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专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1:00:52
一。三军协力战金城
1953年7月13日入夜,朝鲜金城地区浓云低垂,天地间一片昏暗。中国人民志愿军20兵团已进入预设阵地,完成了进攻准备。20兵团辖60军、67军、68军和54军,三个军来自华北军区,一个军来自四野。除了54军初入朝鲜不久,60军、67军和68军都已在朝鲜征战了二年多。现时的20兵团司令员是杨勇,红三军团出来的,作战以勇猛著称。1937年在平型关战斗中冲锋老爷庙,时为686团副团长的杨勇和日军对劈过军刀。他的枪法也很好,1960年曾在来访的蒙哥马利面前做过精彩的射击表演。杨勇的1纵一直是刘邓的主力部队,可谓军政双全的人才。49年二野整编兵团时王近山就不服杨勇当15兵团司令,引得政委邓小平出来说了一段经典的话:打仗你比杨勇强,但其他的他比你强,所以,你当副司令。
发动金城战役政治上是为了打击李承晚的北进气焰,军事上则以拉直金城以南战线,重点打击韩军为目标。为了这次战役,志愿军总部下了血本,集中了20兵团4个军,加强第21军,共5个军,分为东、中、西三个集团20余万部队。金城以南地区防守之敌是韩军首都师、韩3师、韩6师、韩8师,共4个师8个团5.8万人。兵力对比上志愿军占有3:1以上的优势。志愿军在火力上更是空前,共部署了82迫击炮以上地面火炮1100余门,在20多公里的阵地正面达到平均每公里44.4门,而主要突击阵地则达到每公里120门,这个火力密度已达到了二战中最激烈的苏德战场的一般标准。韩军的支援火力是155榴弹炮3个营、105榴弹炮11个营、8英寸榴弹炮1个营,加一个坦克营,共600余门火炮。火炮对比上志愿军也达到了1.7:1的优势。此外,志愿军还有20辆坦克参战,动用2000辆汽车昼夜抢运物资1.5万吨,其中炮弹就准备了70余万发,炸药120多吨,还有大批各种器材和充足的粮食。
志愿军的作战计划是向南推进10~15公里,歼灭韩军4个师,夺占金城川以北的全部地区,拉直整个战线。之所以选择金城川作为战场,一方面因为志愿军队在夏季反击作战中破坏了联合国军的防御体系,使这里成了阵地突出部而有利于攻歼;另一方面是因为金城地区是在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中被联合国军从20兵团手中夺占的。当时联合国军以强大的火力和兵力全线进攻,20兵团只能机动防御,节节抗击,付出了重大牺牲,还是无法守住阵地,使金城川以北地区的这片土地被联合国军夺占。如今要收复失地,20兵团全军上下早已是摩拳擦掌。
夜里9时整,天空突然被炮火撕裂,1000余门大炮发出震天动地的轰鸣,无数炮弹划破夜空飞向韩国军队阵地。短短28分钟内,韩军阵地上就落下了1900吨钢铁和火药,整个阵地一片狼烟滚滚。《美国第八集团军简史》中记载:“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炮火在头上呼啸,在呼啸声中,他们前仆后继攻击这个地区的大韩民国防线。在共军的猛攻下,前哨阵地一个接一个被打垮了。”
炮火刚一停息,20余万志愿军向4个师的韩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地攻击。12分钟后,西集团首先突破。过了不到一个小时,在25公里的正面上,韩国军队防线就被全线突破。首先遭到打击的的是位于西集团正面的韩国陆军王牌师首都师,这个部队号称韩军最能打的部队,而其中第1团又是韩军中精锐中的精锐,绰号“白虎团”。“白虎团”在前沿阵地展开3个营,位于右翼的第2营很快被西集团打散,前往增援的2个连又被志愿军炮火覆盖,只逃回了不到三分之一,左翼第3营倒是死战不退,结果被志愿军冲了个稀里哗啦。更糟的是,“白虎团”所有的通讯网络都被炮火打掉了,首都师师长联系不上他们,而团长又联系不上自己的营长,部队乱做一团。
紧靠“白虎团”左翼的是首都师第26团,同样,在志愿军的炮火猛攻下,第一线阵地也很快失守,不但炮兵阵地全被打烂,刚上阵地的坦克部队也被打成了一团团火球。一片混乱中,首都师师长急派机甲团前往增援“白虎团”,而26团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午夜时分,26团表面阵地全部失守,全团已不成建制,向后方溃散。“白虎团”急忙收缩部队至二线防御阵地,不料被志愿军西集团部队从1、2营的结合部突破,经过一夜混战,“白虎团”第1、第2营几乎全军覆没,整个“白虎团”成了一个空架子。就在此时,演出了朝鲜战争中极其精彩的一幕,一支精悍的中国小分队奇袭了“白虎团”团部。
这支小分队由志愿军68军203师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带队,精选了12名优秀侦察兵,全都身着韩军军服,每个队员都配备了手枪、冲锋枪、手雷和燃烧手榴弹,在朝鲜向导的带领下,直扑“白虎团”团部所在地二青洞。二青洞在离前沿20多公里的金城川南侧山谷内,地势非常险要。为了保卫团部,“白虎团”团长崔喜寅上校调了1个坦克连和1个装甲连来,1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把团部围得严严实实。事有凑巧,中国侦察兵在路上俘获了一名韩军军官,逼着他带着小分队通过了岗哨,直奔“白虎团”团部。这时,“白虎团”团长崔喜寅和刚赶到督战的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正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团部里挤满了韩军军官。中国侦察兵潜到团部门口,立即展开队形,杨育才一脚踢开团部大门,战士们冲进去二话不说,端起冲锋枪一阵狂扫。崔喜寅和林益淳坐在最后边,见势不妙翻窗逃跑,而屋里70多名韩军军官猝不及防,几十秒内全部被击毙。临出门前,杨育才注意到了墙边挂着的绣有一只白色虎头的“白虎团”团旗,一把扯下带走。如今,这面团旗正保存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展厅中。
杨育才带领小分队趁乱出击,又接着袭击附近的弹药库、油库,炸毁韩军坦克,整个山谷中枪声四起,火光弥漫,韩军警卫部队也不知来了多少中国人,乱成一团,四散逃命。中国侦察小分队在一夜战斗中消灭韩军200余人,自己无一伤亡。杨育才指挥的这次行动后来被改编成了著名的样板戏《奇袭白虎团》。
侥幸逃脱的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并不走运,天亮时刚逃到韩军二线阵地下榛岘,就被穿插进来的志愿军204师活捉,成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活捉的最高级军官。而前来增援“白虎团”的韩军机甲团连续遭到志愿军伏击,团长陆根洙被击毙,全团溃散,至此王牌首都师一败涂地。
在西集团大捷的同时,志愿军中集团也猛攻轿岩山。轿岩山海拔700多米,山势陡峭,易守难攻。韩军第6师在这里布置了2个团兵力和强大的火力。中集团部队有些大意,只进行了6分钟的火力急袭就发起了进攻,结果韩军的许多工事和碉堡没有被摧毁,攻击部队很快就被压在了山下。在伤亡巨大的情况下,志愿军前仆后继,奋力进攻,以手榴弹、炸药包、爆破筒对韩军的坚固火力点和地堡进行爆破,一步一步地攻击前进。战斗到14日凌晨,轿岩山中峰和东峰被志愿军夺占,主峰西峰还在激战之中。中集团的另一路部队突破前沿后,立即沿金城至华川公路向韩6师侧后进行迅猛穿插。至14日早6时,志愿军占领龙渊里、东山里等地,深深割裂了韩6师和韩8师的防御体系。各路志愿军继续猛攻,经过苦战,14日上午10时,轿岩山被攻占,韩军开始溃逃。攻击持续到下午18时,志愿军夺取了巨室里以北的韩军第6师和第8师阵地,歼敌2个团,将韩国军队右翼防御体系撕了个粉碎。
志愿军东集团在突破韩军前沿后,因攻击正面狭窄,以致进攻队形过于密集,遭到了韩军火力的严重杀伤。在龙虎洞地区,双方反复争夺,杀得血肉横飞。在几次攻击无效后,东集团组织了2个营部队,从登大里东北侧一个鞍形高地实现了突破,其后插向纵深,割裂了韩8师和韩3师的防御体系。韩3师部队为防被包围,开始撤退。结果守卫龙虎洞的韩军阵脚大乱,终于被志愿军突破。志愿军形成突破后,立即多路穿插,猛打猛冲,将已现混乱态势的韩军打得落花流水。进攻至7月14日下午18时,东集团部队已冲至金城川北岸,占领全部预定目标,与中集团部队会合,歼灭韩军第3师第23团2个营和第22团一部。
至此,在不到24小时内,志愿军击溃韩军首都师、第6师、第8师、第3师,在联合国军全部由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化阵地内推进了9.5公里,创造了战争双方在阵地战阶段推进率的最高纪录。要知道,就在1年前,联合国军集中6万余兵力,以空前猛烈的炮火进攻志愿军上甘岭阵地,激战43天,也只不过占领了2个小阵地。
7月15日,志愿军继续进攻,以求有限度的扩张战果,向南占领有利地形。前一天被打得惊魂甫定的韩国军队已无还手之力,而时值雨季,浓云不散,联合国军的空军支援也受到很大影响。战至7月16日傍晚,志愿军西集团在打退敌人一部兵力反扑之后,将阵地推进至新木洞、北亭岭和间榛岘公路北侧;中集团部队占领了602.2高地以南无名高地及后洞里;东集团部队勇渡金城川,占领黑云吐岭、白岩山以东至北汉江一线阵地。志愿军最远又推进了8公里,将韩国军队全部赶到了南北交通干线金城至华川公路以南,胜利完成了全部进攻任务,全部占领战略要地金城地区。
此时,被打得焦头烂额的李承晚只好求助于美国人。美国人一方面痛恨李承晚不听摆布,随便破坏停战谈判;一方面为了整个防御体系的安全,又不得不伸出救援之手。联合国军司令官司克拉克上将和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泰勒中将急忙赶到前线,调动美步兵第3师和空降187团接替韩军部分阵地布防,为了不失联合国军的面子,决定组织反攻。
7月17日凌晨,联合国军集中韩军第5师、第7师、第9师和整补后的首都师、第3师、第6师、第8师7个师兵力及部分美军,开始了凶猛地反攻。受到压力最大的是志愿军东集团黑云吐岭和白岩山一线阵地,这里是志愿军推进最远处,且背靠金城川,战略态势很不利。联合国军组织了6个团兵力,在10余辆坦克、100百余架飞机和200余门大炮支援下,进行了轮番持续地进攻。由于志愿军仓促从进攻转入防御,来不及加固防御工事,后方的粮弹也因联合国军的猛烈炮火而运不上来,战斗非常艰苦和惨烈。许多阵地都打成了肉搏战,枪托、石头,甚至牙齿都成了武器,双方反复地厮杀,鲜血染红了阵地和山头。鉴于坚守实在困难,杨勇调整部署,放弃了背水的白岩山一线阵地,部队转移到金城川以北地区继续防御。联合国军企图扩大战果,继续凶猛地向中集团和西集团部队进攻。这次志愿军是寸土不让了,以牙还牙,顽强坚守,战斗打得震天动地。一直打到了7月27日朝鲜停战谈判签字,联合国军先后发起了1000余次反扑,却只夺取了中集团正面巨室里北山的1个阵地。志愿军牢牢控制住了新夺占的地区,整个金城战役取得大胜。
金城战役志愿军向南进攻将阵地前推了15公里,收复土地148平方公里,共歼灭韩军及少量联合国军5.2万余人,缴获坦克、自行火炮35辆,各种炮300多门,击落击伤飞机200余架。志愿军作战伤亡2.3万余人。据《韩国战争史》披露,韩军统计已方共伤亡2.53万余人,其中阵亡5314人,负伤15200人,失踪4791人。杀伤志愿军4.6万余人。一。三军协力战金城
1953年7月13日入夜,朝鲜金城地区浓云低垂,天地间一片昏暗。中国人民志愿军20兵团已进入预设阵地,完成了进攻准备。20兵团辖60军、67军、68军和54军,三个军来自华北军区,一个军来自四野。除了54军初入朝鲜不久,60军、67军和68军都已在朝鲜征战了二年多。现时的20兵团司令员是杨勇,红三军团出来的,作战以勇猛著称。1937年在平型关战斗中冲锋老爷庙,时为686团副团长的杨勇和日军对劈过军刀。他的枪法也很好,1960年曾在来访的蒙哥马利面前做过精彩的射击表演。杨勇的1纵一直是刘邓的主力部队,可谓军政双全的人才。49年二野整编兵团时王近山就不服杨勇当15兵团司令,引得政委邓小平出来说了一段经典的话:打仗你比杨勇强,但其他的他比你强,所以,你当副司令。
发动金城战役政治上是为了打击李承晚的北进气焰,军事上则以拉直金城以南战线,重点打击韩军为目标。为了这次战役,志愿军总部下了血本,集中了20兵团4个军,加强第21军,共5个军,分为东、中、西三个集团20余万部队。金城以南地区防守之敌是韩军首都师、韩3师、韩6师、韩8师,共4个师8个团5.8万人。兵力对比上志愿军占有3:1以上的优势。志愿军在火力上更是空前,共部署了82迫击炮以上地面火炮1100余门,在20多公里的阵地正面达到平均每公里44.4门,而主要突击阵地则达到每公里120门,这个火力密度已达到了二战中最激烈的苏德战场的一般标准。韩军的支援火力是155榴弹炮3个营、105榴弹炮11个营、8英寸榴弹炮1个营,加一个坦克营,共600余门火炮。火炮对比上志愿军也达到了1.7:1的优势。此外,志愿军还有20辆坦克参战,动用2000辆汽车昼夜抢运物资1.5万吨,其中炮弹就准备了70余万发,炸药120多吨,还有大批各种器材和充足的粮食。
志愿军的作战计划是向南推进10~15公里,歼灭韩军4个师,夺占金城川以北的全部地区,拉直整个战线。之所以选择金城川作为战场,一方面因为志愿军队在夏季反击作战中破坏了联合国军的防御体系,使这里成了阵地突出部而有利于攻歼;另一方面是因为金城地区是在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中被联合国军从20兵团手中夺占的。当时联合国军以强大的火力和兵力全线进攻,20兵团只能机动防御,节节抗击,付出了重大牺牲,还是无法守住阵地,使金城川以北地区的这片土地被联合国军夺占。如今要收复失地,20兵团全军上下早已是摩拳擦掌。
夜里9时整,天空突然被炮火撕裂,1000余门大炮发出震天动地的轰鸣,无数炮弹划破夜空飞向韩国军队阵地。短短28分钟内,韩军阵地上就落下了1900吨钢铁和火药,整个阵地一片狼烟滚滚。《美国第八集团军简史》中记载:“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炮火在头上呼啸,在呼啸声中,他们前仆后继攻击这个地区的大韩民国防线。在共军的猛攻下,前哨阵地一个接一个被打垮了。”
炮火刚一停息,20余万志愿军向4个师的韩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地攻击。12分钟后,西集团首先突破。过了不到一个小时,在25公里的正面上,韩国军队防线就被全线突破。首先遭到打击的的是位于西集团正面的韩国陆军王牌师首都师,这个部队号称韩军最能打的部队,而其中第1团又是韩军中精锐中的精锐,绰号“白虎团”。“白虎团”在前沿阵地展开3个营,位于右翼的第2营很快被西集团打散,前往增援的2个连又被志愿军炮火覆盖,只逃回了不到三分之一,左翼第3营倒是死战不退,结果被志愿军冲了个稀里哗啦。更糟的是,“白虎团”所有的通讯网络都被炮火打掉了,首都师师长联系不上他们,而团长又联系不上自己的营长,部队乱做一团。
紧靠“白虎团”左翼的是首都师第26团,同样,在志愿军的炮火猛攻下,第一线阵地也很快失守,不但炮兵阵地全被打烂,刚上阵地的坦克部队也被打成了一团团火球。一片混乱中,首都师师长急派机甲团前往增援“白虎团”,而26团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午夜时分,26团表面阵地全部失守,全团已不成建制,向后方溃散。“白虎团”急忙收缩部队至二线防御阵地,不料被志愿军西集团部队从1、2营的结合部突破,经过一夜混战,“白虎团”第1、第2营几乎全军覆没,整个“白虎团”成了一个空架子。就在此时,演出了朝鲜战争中极其精彩的一幕,一支精悍的中国小分队奇袭了“白虎团”团部。
这支小分队由志愿军68军203师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带队,精选了12名优秀侦察兵,全都身着韩军军服,每个队员都配备了手枪、冲锋枪、手雷和燃烧手榴弹,在朝鲜向导的带领下,直扑“白虎团”团部所在地二青洞。二青洞在离前沿20多公里的金城川南侧山谷内,地势非常险要。为了保卫团部,“白虎团”团长崔喜寅上校调了1个坦克连和1个装甲连来,1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把团部围得严严实实。事有凑巧,中国侦察兵在路上俘获了一名韩军军官,逼着他带着小分队通过了岗哨,直奔“白虎团”团部。这时,“白虎团”团长崔喜寅和刚赶到督战的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正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团部里挤满了韩军军官。中国侦察兵潜到团部门口,立即展开队形,杨育才一脚踢开团部大门,战士们冲进去二话不说,端起冲锋枪一阵狂扫。崔喜寅和林益淳坐在最后边,见势不妙翻窗逃跑,而屋里70多名韩军军官猝不及防,几十秒内全部被击毙。临出门前,杨育才注意到了墙边挂着的绣有一只白色虎头的“白虎团”团旗,一把扯下带走。如今,这面团旗正保存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展厅中。
杨育才带领小分队趁乱出击,又接着袭击附近的弹药库、油库,炸毁韩军坦克,整个山谷中枪声四起,火光弥漫,韩军警卫部队也不知来了多少中国人,乱成一团,四散逃命。中国侦察小分队在一夜战斗中消灭韩军200余人,自己无一伤亡。杨育才指挥的这次行动后来被改编成了著名的样板戏《奇袭白虎团》。
侥幸逃脱的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并不走运,天亮时刚逃到韩军二线阵地下榛岘,就被穿插进来的志愿军204师活捉,成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活捉的最高级军官。而前来增援“白虎团”的韩军机甲团连续遭到志愿军伏击,团长陆根洙被击毙,全团溃散,至此王牌首都师一败涂地。
在西集团大捷的同时,志愿军中集团也猛攻轿岩山。轿岩山海拔700多米,山势陡峭,易守难攻。韩军第6师在这里布置了2个团兵力和强大的火力。中集团部队有些大意,只进行了6分钟的火力急袭就发起了进攻,结果韩军的许多工事和碉堡没有被摧毁,攻击部队很快就被压在了山下。在伤亡巨大的情况下,志愿军前仆后继,奋力进攻,以手榴弹、炸药包、爆破筒对韩军的坚固火力点和地堡进行爆破,一步一步地攻击前进。战斗到14日凌晨,轿岩山中峰和东峰被志愿军夺占,主峰西峰还在激战之中。中集团的另一路部队突破前沿后,立即沿金城至华川公路向韩6师侧后进行迅猛穿插。至14日早6时,志愿军占领龙渊里、东山里等地,深深割裂了韩6师和韩8师的防御体系。各路志愿军继续猛攻,经过苦战,14日上午10时,轿岩山被攻占,韩军开始溃逃。攻击持续到下午18时,志愿军夺取了巨室里以北的韩军第6师和第8师阵地,歼敌2个团,将韩国军队右翼防御体系撕了个粉碎。
志愿军东集团在突破韩军前沿后,因攻击正面狭窄,以致进攻队形过于密集,遭到了韩军火力的严重杀伤。在龙虎洞地区,双方反复争夺,杀得血肉横飞。在几次攻击无效后,东集团组织了2个营部队,从登大里东北侧一个鞍形高地实现了突破,其后插向纵深,割裂了韩8师和韩3师的防御体系。韩3师部队为防被包围,开始撤退。结果守卫龙虎洞的韩军阵脚大乱,终于被志愿军突破。志愿军形成突破后,立即多路穿插,猛打猛冲,将已现混乱态势的韩军打得落花流水。进攻至7月14日下午18时,东集团部队已冲至金城川北岸,占领全部预定目标,与中集团部队会合,歼灭韩军第3师第23团2个营和第22团一部。
至此,在不到24小时内,志愿军击溃韩军首都师、第6师、第8师、第3师,在联合国军全部由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化阵地内推进了9.5公里,创造了战争双方在阵地战阶段推进率的最高纪录。要知道,就在1年前,联合国军集中6万余兵力,以空前猛烈的炮火进攻志愿军上甘岭阵地,激战43天,也只不过占领了2个小阵地。
7月15日,志愿军继续进攻,以求有限度的扩张战果,向南占领有利地形。前一天被打得惊魂甫定的韩国军队已无还手之力,而时值雨季,浓云不散,联合国军的空军支援也受到很大影响。战至7月16日傍晚,志愿军西集团在打退敌人一部兵力反扑之后,将阵地推进至新木洞、北亭岭和间榛岘公路北侧;中集团部队占领了602.2高地以南无名高地及后洞里;东集团部队勇渡金城川,占领黑云吐岭、白岩山以东至北汉江一线阵地。志愿军最远又推进了8公里,将韩国军队全部赶到了南北交通干线金城至华川公路以南,胜利完成了全部进攻任务,全部占领战略要地金城地区。
此时,被打得焦头烂额的李承晚只好求助于美国人。美国人一方面痛恨李承晚不听摆布,随便破坏停战谈判;一方面为了整个防御体系的安全,又不得不伸出救援之手。联合国军司令官司克拉克上将和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泰勒中将急忙赶到前线,调动美步兵第3师和空降187团接替韩军部分阵地布防,为了不失联合国军的面子,决定组织反攻。
7月17日凌晨,联合国军集中韩军第5师、第7师、第9师和整补后的首都师、第3师、第6师、第8师7个师兵力及部分美军,开始了凶猛地反攻。受到压力最大的是志愿军东集团黑云吐岭和白岩山一线阵地,这里是志愿军推进最远处,且背靠金城川,战略态势很不利。联合国军组织了6个团兵力,在10余辆坦克、100百余架飞机和200余门大炮支援下,进行了轮番持续地进攻。由于志愿军仓促从进攻转入防御,来不及加固防御工事,后方的粮弹也因联合国军的猛烈炮火而运不上来,战斗非常艰苦和惨烈。许多阵地都打成了肉搏战,枪托、石头,甚至牙齿都成了武器,双方反复地厮杀,鲜血染红了阵地和山头。鉴于坚守实在困难,杨勇调整部署,放弃了背水的白岩山一线阵地,部队转移到金城川以北地区继续防御。联合国军企图扩大战果,继续凶猛地向中集团和西集团部队进攻。这次志愿军是寸土不让了,以牙还牙,顽强坚守,战斗打得震天动地。一直打到了7月27日朝鲜停战谈判签字,联合国军先后发起了1000余次反扑,却只夺取了中集团正面巨室里北山的1个阵地。志愿军牢牢控制住了新夺占的地区,整个金城战役取得大胜。
金城战役志愿军向南进攻将阵地前推了15公里,收复土地148平方公里,共歼灭韩军及少量联合国军5.2万余人,缴获坦克、自行火炮35辆,各种炮300多门,击落击伤飞机200余架。志愿军作战伤亡2.3万余人。据《韩国战争史》披露,韩军统计已方共伤亡2.53万余人,其中阵亡5314人,负伤15200人,失踪4791人。杀伤志愿军4.6万余人。


二。惊天苦斗上甘岭
    朝鲜战争进入1952年后,战线已基本固定。双方在一些小的地段零敲碎打地争夺,都无法取得大的突破。就在这时,一场仅仅是为了改善防御态势的小规模战斗,却演变成了血流山岭的殊死搏杀。
    1952年夏季,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决定在朝鲜中部铁三角地区打一仗。所谓“铁三角”就是铁原、平康、金化三郡的简称,它刚好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平康位于三角形的北顶点,在中国军队防线内,金化、铁原则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东、西顶点,在联合国军防线内。
    要说范佛里特的资格可够老了,他在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的同班同学艾森豪威尔早早就是美英盟军的总司令,现在正在竞选美国总统。另一个同学布莱德雷也是美国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了。可范佛里特现在才是个第8集团军司令,连他的学弟也没赶上。要知道,上任和现任的联合国军司令官李奇微和克拉克都是低他两级的小学弟!以范佛里特的才智原不至此,只能说命运对他很不公平。范佛里特在陆军服役时,同部队有一个军官也叫范佛里特,此人素以酗酒而闻名。当时的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常来部队视察,对爱喝酒的范佛里特很反感。马歇尔在美军中以知人善任而著称,他经常发现有前途的军官并加以提拔。可是这次他把两个范佛里特当成了同一个人,以致后来推荐范佛里特升职的报告被他屡屡退回,直到二战快结束,范佛里特才是个团长。当马歇尔发现自己的失误时,范佛里特已比同学落下了八级还不止。不过范佛里特后来表现很出色,从诺曼底登陆开始屡立战功,终于在朝鲜战场上被任命为第8集团军司令。在第五次战役时,范佛里特大胆采用了机械化穿插分割战术,一度使中国军队的战线崩溃,并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巨大伤亡,中国人从此记住了范佛里特的名字。
    要说范佛里特这人活得也真够长,1992年去世,正好101岁。在他100岁的时候,美国报界曾鼓捣过给他祝过寿,致敬曰:在自由世界遇到威胁的时候,您去了欧洲,打赢了。您去了朝鲜,又打赢了。。。。。。云云。
    范佛里特在第8集团军可谓雄心勃勃,曾制定了好几个计划上报,但他的上司李奇微考虑到政治因素及控制美军伤亡,都没有同意。后来李奇微调任,克拉克接任联合国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再次把自己的计划送了上去。克拉克本来并不想大动干戈,可是后来考虑了一下也不能太不给老学长面子,而且范佛里特的计划只是一场有限的小攻势,可以打击一下中国人而不至于影响全局。最后,克拉克批准了范佛里特的计划。
    范佛里特的计划叫“摊牌作战”,目标是夺取“铁三角”五圣山前沿的“三角形山”和“狙击兵岭”。只需动用2个营兵力,最多只要5天时间,付出200人左右的伤亡代价,就可以完成这次攻势。范佛里特准备动用的部队是“三角形山”对面的美军第7师和“狙击兵岭”对面的韩军第2师。联合国军立即进行了准备,并预定于10月14日发动进攻。
    五圣山是当时朝鲜中部地区“铁三角”最靠北的顶点。“铁三角”是位于朝鲜东西海岸之间交通枢纽的咽喉地区,而五圣山又是“铁三角”的制高点,谁控制了五圣山,谁就掌握了“铁三角”地区,也就掌握了中部战线攻守的主动权。范佛里特所要进攻的“三角形山”和“狙击兵岭”,中国方面称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位于五圣山南麓,深深楔入联合国军阵地,直接威胁金化防线,范佛里特早就想拔掉这二个钉子。在二个小山头的北侧有一个小山村,叫上甘岭,后来这场战役就被称为上甘岭战役而闻名于世。
    守卫平康地区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第15军,军长是秦基伟。秦基伟这人也挺传奇,早年从家乡湖北红安出来投奔革命,一个村子一起参加红军70多人,解放后就他一个还活着。长征的时候秦基伟是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后又征战河西走廊,在祁连山突围时被俘,押解途中乘隙逃脱,叫化子一样走到陕北,重回红军队伍。1955年,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时为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是阅兵总指挥,以一口浓重的湖北口音向军委主席邓小平报告。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秦基伟又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部长。
    秦基伟把15军最强的向守志的44师布置在五圣山以西易攻难守的平康谷地方向,守卫五圣山的则是相对较弱的崔建功的45师。15军原是中野9纵,是游击队打出来的,并不是主力部队,用老政委邓小平的话说,是个“敲边鼓的角色”。秦基伟的防御重点是平康谷地方向,主要炮兵部队都放在这里。他认为五圣山地形陡峭,不利于联合国军机械化部队行动,所以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谁也没想到范佛里特恰恰就选择了易守难攻的五圣山作为攻击目标。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30分,上甘岭地区突然笼罩于浓烟烈火之中。联合国军集中了320门大口径火炮和27辆坦克同时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猛烈轰击,远东空军的30多架轰炸机也飞到战区上空轮番轰炸,平均每秒钟有6发炮弹1颗炸弹落在中国军队2个连据守的阵地上。坚硬的岩石被炸成了粉末碎屑,弹片如雨,沙石横飞,凝固汽油弹烧得山头烈火熊熊,浓烟冲起了几百米高,山顶阵地一时间成了人间地狱。中国军队躲在山顶的地下坑道里,像是坐在暴风雨中摇晃的小船里,几乎所有的战士都震得咬破嘴唇,还有一个小战士竟被活活的震死了。坑道部队马上用步话机和后方联系,可炮火太猛烈了,刚一架起天线就被炸没了,一会功夫,13根储备天线就炸光了。后方也联系不上前方,战前铺设的电话线被炸成了几千几百截,根本无法接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上甘岭战役开始了。
    整整90分钟的炮击过后,联合国军开始发起了冲锋。在597.9高地,美7师31团的2个营迅速向山顶扑去。这31团号称“北极熊团”,和中国军队有着血海深仇。在第二次战役中,美7师31团战斗群在长津湖地区的新兴里遭到志愿军27军的毁灭性打击,团长麦克莱恩和继任团长费思阵亡,团旗被志愿军缴获,整个31团战斗群伤亡近3000人。此次攻击三角形山,31团是志在必得。
    597.9高地共分12个阵地,密集的炮火已将所有的表面阵地摧毁,山顶上的积土能没膝。中国士兵摇摇晃晃地从坑道里钻出来,立即开始了反击。一时间,冲锋枪、机枪子弹和手榴弹雨点般地向冲上来的美军砸去。美军没想到山顶上还有人,哗啦啦倒下了一大片,剩下的立即散开队形,用机枪冲锋枪向山上猛烈扫射,然后继续向上冲。不多时,很多阵地上就打开了血肉模糊的白刃战。在打退美军4次冲锋后,11号阵地失守了。2号阵地上的中国士兵马上向11号阵地反击,美军的炮火凶猛地打过去,中国士兵纷纷倒下,美军冲上去又占领了2号阵地。7号阵地上的中国士兵与美军殊死肉搏,全部战死。这样,打到下午1时,597.9高地上的中国守军连续打退了美军11次进攻,但也伤亡巨大,只剩下了主峰周围的几个阵地还在坚守。美军继续发起进攻。中国军队顽强守住597.9高地的主峰门户9号阵地,以小分队多集群地不断发起反冲锋,一次又一次地将美军打了下去。一直血战到黄昏,终于守住了主峰阵地,中国军队1个加强连几乎打光。
    在537.7高地北山,韩2师第32团的1个加强营也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了攻击。这个高地形同驼峰,主峰南山在韩军手里,志愿军扼守北山,共有9个阵地,其中7号和8号阵地离南山只有50米,韩军居高临下一溜小跑就能冲上来。因此,这里的战斗更为残酷。韩军一群一群不顾死活地猛烈冲锋,中国军队机枪手榴弹爆破筒刮风般地砸过去,韩军一片一片倒下,没死的接着往上冲。很快,许多韩军扑上阵地与中国军队展开了肉搏。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孙子明被十几个韩军包围,他毫不犹豫地拉响了3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孙子明成为了上甘岭战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第一人。中国军队拼死将韩军反击下去,韩军马上再冲上来,血战一直持续到了中午,韩军终于冲上了主阵地。立时,阵地上刀劈枪刺,血肉横飞,双方士兵疯了一般地扭打在一起。到了下午2时,坚守537.7高地北山的45师1个连连续打退了韩军16次冲锋,最后只剩下20多人,被迫退入坑道坚守,表面阵地全部丢失。
    在14日一整天的战斗中,美韩军投入3个步兵营、18个炮兵营和200余架次飞机,对中国军队2个连又1个排据守的阵地发起凶猛攻击,仅炮弹就打出了30万发,航空炸弹投下500多枚。2个高地上的中国守军则打掉了40多万发子弹,扔出了近万颗手雷、手榴弹,打坏了10挺苏式机枪、62支冲锋枪和90支步枪,战况之惨烈可想而知。而这一天,15军的几乎所有火炮都不在五圣山方向,所以并未加以支援。45师师长崔建功从早上开始就一直关注着战势,可是和前敌通讯中断,迟迟搞不清详细战况。直到当天黄昏,前沿才传来大致情况,597.9高地大部分阵地失守,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全部失守。崔建功一听就火了,阵地怎么能在45师的手里丢掉!他马上就调整部署,命令部队连夜反击。
    14日晚19时,45师135团4个步兵连在没有任何炮火掩护的情况下,向2个高地发动偷袭。美韩军已在山上修起了临时碉堡,发现中国军队后立即用密集的火力阻击。偷袭变成强攻,这一场夜战打得惊心动魄。中国军队不顾伤亡地冲锋,一个阵地一个阵地与美韩军争夺。美韩军的照明弹把战场照得亮如白昼,阵地上到片都是双方士兵厮杀的身影。在攻占597.9高地2号阵地的战斗中,45师135团7连一个排长孙占元拉响手雷就滚进了增援的美军人群中,战后被志愿军总部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在537.7高地北山上,韩军不顾死活地端着刺刀杀出阵地,双方拼杀得血肉横飞。残酷地战斗整整进行了2个半小时,中国军队终于夺回了2个高地,4个连的部队一下打掉了2个连。在当天的战斗中,45师部队共伤亡550余人。而参加进攻的美7师31团2个营战死96人,负伤337人,加上韩军伤亡达千人之多,远远超过了战前的伤亡200人的估计。
整个14日的战斗志愿军守住了阵地,美韩军伤亡惨重却一无所得。但从整个态势来看,志愿军凭据的是筑有坚固坑道工事的阵地,战前也储备了大量弹药,却在一天之内人员伤亡殆尽,武器弹药基本打光,阵地大半丢失。不得不又组织部队进行反击,因没有炮火掩护,不熟悉阵地情况,虽然反击成功却伤亡过大,未能巩固阵地又轮到美韩军进攻,难以抵挡,就又会丢失阵地。这样打下去就成为恶性循环,美韩军越来越熟悉阵地,攻击动作也越来也熟练,炮火打得准,志愿军反击就越艰难,伤亡就越大。上甘岭之战,注定是一场惨战。
15日凌晨5时,联合国军又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起了猛烈炮击,300多门大口径火炮和30多架轰炸机将2个山头反复犁了一个多小时。轮换上来的美7师32团2个营和韩2师17团2个营再次发起了冲锋。快要接近山顶时,碎土残骸里突然跳出了成群的中国士兵,机枪子弹、手榴弹雨点般地砸向了美韩军。美韩军退了下去,没过多久又冲上来。就这样,双方反复地进行着拉踞战。
    战斗进行至15日中午,在优势美韩军的反复冲击下,山顶上的中国军队伤亡殆尽,只好撤出大部分表面阵地,再次退守坑道。45师哪里肯干,又拉上去4个步兵连进行反击。联合国军的炮火严密封锁了五圣山后方的开阔地带,反击部队在运动途中遭到了严重杀伤,但中国军队仍然顽强向山顶发起了攻击。经过3个小时的血战,至黄昏时再次夺回了阵地。可是,4个连队又伤亡大半。
    16日,美7师换上17团2个营,韩2师以17团2个营再次发起了攻击。山上的中国军队因伤亡太大,只坚守到中午就丢光了阵地。到了晚上,45师部队再次发起强攻,一夜激战恢复了阵地。打到这个时候,45师已经在2个高地上投入了15个步兵连,每天都要拼掉2、3个连队,伤亡最重的连队只剩下了几个人,崔建功已经感到打得吃力了。而美韩军的攻势还没有停止的意思,尽管伤亡也很大,但每天都换上来经过补充的4个营生力军,攻势越来越凶猛。据志愿军情报侦察,联合国军已在前沿集结了7个团兵力,足足有2个加强师。崔建功不敢再滥用兵力了,因为他已经在动用预备队了。
此时秦基伟终于反应了过来,意识到在上甘岭地区要打大仗了。他马上命令炮兵部队全部转用于五圣山方向,并迅速组织预备队和弹药、给养。同时命令45师,坚决守住阵地!

二。惊天苦斗上甘岭
    朝鲜战争进入1952年后,战线已基本固定。双方在一些小的地段零敲碎打地争夺,都无法取得大的突破。就在这时,一场仅仅是为了改善防御态势的小规模战斗,却演变成了血流山岭的殊死搏杀。
    1952年夏季,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决定在朝鲜中部铁三角地区打一仗。所谓“铁三角”就是铁原、平康、金化三郡的简称,它刚好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平康位于三角形的北顶点,在中国军队防线内,金化、铁原则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东、西顶点,在联合国军防线内。
    要说范佛里特的资格可够老了,他在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的同班同学艾森豪威尔早早就是美英盟军的总司令,现在正在竞选美国总统。另一个同学布莱德雷也是美国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了。可范佛里特现在才是个第8集团军司令,连他的学弟也没赶上。要知道,上任和现任的联合国军司令官李奇微和克拉克都是低他两级的小学弟!以范佛里特的才智原不至此,只能说命运对他很不公平。范佛里特在陆军服役时,同部队有一个军官也叫范佛里特,此人素以酗酒而闻名。当时的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常来部队视察,对爱喝酒的范佛里特很反感。马歇尔在美军中以知人善任而著称,他经常发现有前途的军官并加以提拔。可是这次他把两个范佛里特当成了同一个人,以致后来推荐范佛里特升职的报告被他屡屡退回,直到二战快结束,范佛里特才是个团长。当马歇尔发现自己的失误时,范佛里特已比同学落下了八级还不止。不过范佛里特后来表现很出色,从诺曼底登陆开始屡立战功,终于在朝鲜战场上被任命为第8集团军司令。在第五次战役时,范佛里特大胆采用了机械化穿插分割战术,一度使中国军队的战线崩溃,并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巨大伤亡,中国人从此记住了范佛里特的名字。
    要说范佛里特这人活得也真够长,1992年去世,正好101岁。在他100岁的时候,美国报界曾鼓捣过给他祝过寿,致敬曰:在自由世界遇到威胁的时候,您去了欧洲,打赢了。您去了朝鲜,又打赢了。。。。。。云云。
    范佛里特在第8集团军可谓雄心勃勃,曾制定了好几个计划上报,但他的上司李奇微考虑到政治因素及控制美军伤亡,都没有同意。后来李奇微调任,克拉克接任联合国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再次把自己的计划送了上去。克拉克本来并不想大动干戈,可是后来考虑了一下也不能太不给老学长面子,而且范佛里特的计划只是一场有限的小攻势,可以打击一下中国人而不至于影响全局。最后,克拉克批准了范佛里特的计划。
    范佛里特的计划叫“摊牌作战”,目标是夺取“铁三角”五圣山前沿的“三角形山”和“狙击兵岭”。只需动用2个营兵力,最多只要5天时间,付出200人左右的伤亡代价,就可以完成这次攻势。范佛里特准备动用的部队是“三角形山”对面的美军第7师和“狙击兵岭”对面的韩军第2师。联合国军立即进行了准备,并预定于10月14日发动进攻。
    五圣山是当时朝鲜中部地区“铁三角”最靠北的顶点。“铁三角”是位于朝鲜东西海岸之间交通枢纽的咽喉地区,而五圣山又是“铁三角”的制高点,谁控制了五圣山,谁就掌握了“铁三角”地区,也就掌握了中部战线攻守的主动权。范佛里特所要进攻的“三角形山”和“狙击兵岭”,中国方面称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位于五圣山南麓,深深楔入联合国军阵地,直接威胁金化防线,范佛里特早就想拔掉这二个钉子。在二个小山头的北侧有一个小山村,叫上甘岭,后来这场战役就被称为上甘岭战役而闻名于世。
    守卫平康地区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第15军,军长是秦基伟。秦基伟这人也挺传奇,早年从家乡湖北红安出来投奔革命,一个村子一起参加红军70多人,解放后就他一个还活着。长征的时候秦基伟是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后又征战河西走廊,在祁连山突围时被俘,押解途中乘隙逃脱,叫化子一样走到陕北,重回红军队伍。1955年,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时为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是阅兵总指挥,以一口浓重的湖北口音向军委主席邓小平报告。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秦基伟又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部长。
    秦基伟把15军最强的向守志的44师布置在五圣山以西易攻难守的平康谷地方向,守卫五圣山的则是相对较弱的崔建功的45师。15军原是中野9纵,是游击队打出来的,并不是主力部队,用老政委邓小平的话说,是个“敲边鼓的角色”。秦基伟的防御重点是平康谷地方向,主要炮兵部队都放在这里。他认为五圣山地形陡峭,不利于联合国军机械化部队行动,所以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谁也没想到范佛里特恰恰就选择了易守难攻的五圣山作为攻击目标。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30分,上甘岭地区突然笼罩于浓烟烈火之中。联合国军集中了320门大口径火炮和27辆坦克同时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猛烈轰击,远东空军的30多架轰炸机也飞到战区上空轮番轰炸,平均每秒钟有6发炮弹1颗炸弹落在中国军队2个连据守的阵地上。坚硬的岩石被炸成了粉末碎屑,弹片如雨,沙石横飞,凝固汽油弹烧得山头烈火熊熊,浓烟冲起了几百米高,山顶阵地一时间成了人间地狱。中国军队躲在山顶的地下坑道里,像是坐在暴风雨中摇晃的小船里,几乎所有的战士都震得咬破嘴唇,还有一个小战士竟被活活的震死了。坑道部队马上用步话机和后方联系,可炮火太猛烈了,刚一架起天线就被炸没了,一会功夫,13根储备天线就炸光了。后方也联系不上前方,战前铺设的电话线被炸成了几千几百截,根本无法接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上甘岭战役开始了。
    整整90分钟的炮击过后,联合国军开始发起了冲锋。在597.9高地,美7师31团的2个营迅速向山顶扑去。这31团号称“北极熊团”,和中国军队有着血海深仇。在第二次战役中,美7师31团战斗群在长津湖地区的新兴里遭到志愿军27军的毁灭性打击,团长麦克莱恩和继任团长费思阵亡,团旗被志愿军缴获,整个31团战斗群伤亡近3000人。此次攻击三角形山,31团是志在必得。
    597.9高地共分12个阵地,密集的炮火已将所有的表面阵地摧毁,山顶上的积土能没膝。中国士兵摇摇晃晃地从坑道里钻出来,立即开始了反击。一时间,冲锋枪、机枪子弹和手榴弹雨点般地向冲上来的美军砸去。美军没想到山顶上还有人,哗啦啦倒下了一大片,剩下的立即散开队形,用机枪冲锋枪向山上猛烈扫射,然后继续向上冲。不多时,很多阵地上就打开了血肉模糊的白刃战。在打退美军4次冲锋后,11号阵地失守了。2号阵地上的中国士兵马上向11号阵地反击,美军的炮火凶猛地打过去,中国士兵纷纷倒下,美军冲上去又占领了2号阵地。7号阵地上的中国士兵与美军殊死肉搏,全部战死。这样,打到下午1时,597.9高地上的中国守军连续打退了美军11次进攻,但也伤亡巨大,只剩下了主峰周围的几个阵地还在坚守。美军继续发起进攻。中国军队顽强守住597.9高地的主峰门户9号阵地,以小分队多集群地不断发起反冲锋,一次又一次地将美军打了下去。一直血战到黄昏,终于守住了主峰阵地,中国军队1个加强连几乎打光。
    在537.7高地北山,韩2师第32团的1个加强营也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了攻击。这个高地形同驼峰,主峰南山在韩军手里,志愿军扼守北山,共有9个阵地,其中7号和8号阵地离南山只有50米,韩军居高临下一溜小跑就能冲上来。因此,这里的战斗更为残酷。韩军一群一群不顾死活地猛烈冲锋,中国军队机枪手榴弹爆破筒刮风般地砸过去,韩军一片一片倒下,没死的接着往上冲。很快,许多韩军扑上阵地与中国军队展开了肉搏。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孙子明被十几个韩军包围,他毫不犹豫地拉响了3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孙子明成为了上甘岭战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第一人。中国军队拼死将韩军反击下去,韩军马上再冲上来,血战一直持续到了中午,韩军终于冲上了主阵地。立时,阵地上刀劈枪刺,血肉横飞,双方士兵疯了一般地扭打在一起。到了下午2时,坚守537.7高地北山的45师1个连连续打退了韩军16次冲锋,最后只剩下20多人,被迫退入坑道坚守,表面阵地全部丢失。
    在14日一整天的战斗中,美韩军投入3个步兵营、18个炮兵营和200余架次飞机,对中国军队2个连又1个排据守的阵地发起凶猛攻击,仅炮弹就打出了30万发,航空炸弹投下500多枚。2个高地上的中国守军则打掉了40多万发子弹,扔出了近万颗手雷、手榴弹,打坏了10挺苏式机枪、62支冲锋枪和90支步枪,战况之惨烈可想而知。而这一天,15军的几乎所有火炮都不在五圣山方向,所以并未加以支援。45师师长崔建功从早上开始就一直关注着战势,可是和前敌通讯中断,迟迟搞不清详细战况。直到当天黄昏,前沿才传来大致情况,597.9高地大部分阵地失守,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全部失守。崔建功一听就火了,阵地怎么能在45师的手里丢掉!他马上就调整部署,命令部队连夜反击。
    14日晚19时,45师135团4个步兵连在没有任何炮火掩护的情况下,向2个高地发动偷袭。美韩军已在山上修起了临时碉堡,发现中国军队后立即用密集的火力阻击。偷袭变成强攻,这一场夜战打得惊心动魄。中国军队不顾伤亡地冲锋,一个阵地一个阵地与美韩军争夺。美韩军的照明弹把战场照得亮如白昼,阵地上到片都是双方士兵厮杀的身影。在攻占597.9高地2号阵地的战斗中,45师135团7连一个排长孙占元拉响手雷就滚进了增援的美军人群中,战后被志愿军总部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在537.7高地北山上,韩军不顾死活地端着刺刀杀出阵地,双方拼杀得血肉横飞。残酷地战斗整整进行了2个半小时,中国军队终于夺回了2个高地,4个连的部队一下打掉了2个连。在当天的战斗中,45师部队共伤亡550余人。而参加进攻的美7师31团2个营战死96人,负伤337人,加上韩军伤亡达千人之多,远远超过了战前的伤亡200人的估计。
整个14日的战斗志愿军守住了阵地,美韩军伤亡惨重却一无所得。但从整个态势来看,志愿军凭据的是筑有坚固坑道工事的阵地,战前也储备了大量弹药,却在一天之内人员伤亡殆尽,武器弹药基本打光,阵地大半丢失。不得不又组织部队进行反击,因没有炮火掩护,不熟悉阵地情况,虽然反击成功却伤亡过大,未能巩固阵地又轮到美韩军进攻,难以抵挡,就又会丢失阵地。这样打下去就成为恶性循环,美韩军越来越熟悉阵地,攻击动作也越来也熟练,炮火打得准,志愿军反击就越艰难,伤亡就越大。上甘岭之战,注定是一场惨战。
15日凌晨5时,联合国军又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起了猛烈炮击,300多门大口径火炮和30多架轰炸机将2个山头反复犁了一个多小时。轮换上来的美7师32团2个营和韩2师17团2个营再次发起了冲锋。快要接近山顶时,碎土残骸里突然跳出了成群的中国士兵,机枪子弹、手榴弹雨点般地砸向了美韩军。美韩军退了下去,没过多久又冲上来。就这样,双方反复地进行着拉踞战。
    战斗进行至15日中午,在优势美韩军的反复冲击下,山顶上的中国军队伤亡殆尽,只好撤出大部分表面阵地,再次退守坑道。45师哪里肯干,又拉上去4个步兵连进行反击。联合国军的炮火严密封锁了五圣山后方的开阔地带,反击部队在运动途中遭到了严重杀伤,但中国军队仍然顽强向山顶发起了攻击。经过3个小时的血战,至黄昏时再次夺回了阵地。可是,4个连队又伤亡大半。
    16日,美7师换上17团2个营,韩2师以17团2个营再次发起了攻击。山上的中国军队因伤亡太大,只坚守到中午就丢光了阵地。到了晚上,45师部队再次发起强攻,一夜激战恢复了阵地。打到这个时候,45师已经在2个高地上投入了15个步兵连,每天都要拼掉2、3个连队,伤亡最重的连队只剩下了几个人,崔建功已经感到打得吃力了。而美韩军的攻势还没有停止的意思,尽管伤亡也很大,但每天都换上来经过补充的4个营生力军,攻势越来越凶猛。据志愿军情报侦察,联合国军已在前沿集结了7个团兵力,足足有2个加强师。崔建功不敢再滥用兵力了,因为他已经在动用预备队了。
此时秦基伟终于反应了过来,意识到在上甘岭地区要打大仗了。他马上命令炮兵部队全部转用于五圣山方向,并迅速组织预备队和弹药、给养。同时命令45师,坚决守住阵地!
17日,美7师17团第3个营投入597.9高地战斗。两军再次在2个高地上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攻防战,到处都是炮轰弹炸、刀劈枪刺,漫山遍野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和残肢断臂。白天,美韩军攻占了阵地,夜晚,中国军队拉上去2个连再次夺回阵地。而美韩军重新攻击更快,趁着中国反击部队伤亡惨重,立足未稳,不到天亮就又一个猛攻,再次夺占了阵地。山上的中国军队集合起来,反复拼杀,可还是没能把敌人赶下去。18日天亮后,美7师17团和韩2师17团,依托已占领的阵地向四周扩展,将残余的中国军队全都赶进了坑道里。至此,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
    范佛里特这时已打红了眼,预备200人的伤亡,没想到却填进去了几千人,他命令联合国军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将中国人从2个高地上赶出去。崔建功此时也横下了一条心,将45师能动用的步兵连都拿出来填上去。18日白天中国军队做了积极的准备,为了避免在运动途中大量伤亡,当天夜里5个连队悄悄隐蔽进入了2个高地前的坑道里。经过了一个白天的静静潜伏后,19日夜,中国军队集中了46门90毫米以上火炮和24门16管132毫米火箭炮,对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进行了猛烈的火力突袭。这是上甘岭战役开战以来15军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炮击,一举摧毁了美韩军75%的防御工事。紧接着45师的5个步兵连连同坑道里剩下的2个连队一起向2个高地发起了攻击。
    537.7高地北山的反击很成功,韩军的阵地还未巩固就被炮火打了个落花流水,中国士兵攻势迅猛,很快扑上高地。经过20分钟嘁哩咔嚓的白刃战,中国军队全部夺回北山阵地。597.9高地却打得异常艰难与惨烈。美军在这2天里已在山顶修起了数十个碉堡,阻击火力极为凶猛。中国士兵不顾伤亡,一个碉堡一个碉堡地爆破,一个阵地一个阵地的争夺。在3号阵地和9号阵地,分别有叫赖发钧和龙世昌的2个战士,手持手雷和爆破筒扑上了美军的碉堡,以自己的身体打开了部队的攻击道路。经过大半夜激战,597.9高地大部分阵地被收复。朝鲜夏天天亮得早,却还剩0号阵地没有攻下来,美军一个暗堡火力点猛烈扫射,将中国军队压得抬不起头来。眼看天一亮美军的增援部队和炮火就要打过来了,这时,45师135团2营6连通讯员黄继光凌空一跃,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机枪眼,为部队攻克阵地开辟了道路。战后,黄继光和杨根思一样,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仅有的2名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之一,他生前所在的连队也被命名为“黄继光连”。
    20日凌晨5时,美韩军的大炮和飞机又对2个小山头进行了狂轰滥炸,之后美韩军士兵潮水一样又向山上扑来。双方反反复复地厮杀,山头上弹雨四溅,尸体横飞。一直打到傍晚,中国军队在打退了美韩军40多次冲锋后,伤亡巨大,无法补充,终于坚持不住。除597.9高地西北山梁的4个阵地外,其余阵地再次失守。当日夜,志愿军司令部下令,前沿部队全部退入坑道坚守。
    战斗到这时,上甘岭战役的第一个高潮过去了。在7天的血战中,双方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2个高地上投入了大量部队进行争夺。45师先后投入了21个步兵连,伤亡达3500余人,其中134团和135团都打得只剩几百人,几乎将45师的步兵连队消耗殆尽;美韩军也投入了17个步兵营,先后整补过2至3次。45师估计杀伤美韩军7000人。
    至此,45师因伤亡过大,已无力发起反击,只能靠山顶坑道中的部队顽强坚守。这时,志愿军总部的决心已经下定。3兵团紧急调上来李德生的第12军31师作为预备队,并将大量炮兵调往上甘岭方向,同时日夜抢运弹药、物资,全力支援上甘岭的战斗。秦基伟急从15军机关、后勤抽调了1200余人补充到45师,又将张显扬的29师中先后抽出13个步兵连集结到上甘岭地区,随时准备战斗。按预定计划,利用山顶的坑道拖住美韩军,消耗其力量,然后发动决定性的大反击。
    山顶的坑道战进行得极为残酷。美韩军已发现了中国军队打不光的秘密,因为中国军队的坑道口都在反斜面的山脚,美军炮火打不着。只有在占领阵地后, 才能用步兵破坏。美韩军想尽了各种方法破坏坑道,开始时是向里面冲锋,然后是曲射炮吊射,用喷火器烧,用硫磺弹熏,用炸药包炸,用巨石堵住洞口,用碉堡和铁丝网封住洞口。中国军队也不甘困守挨打,白天时刻防范敌人破坏坑道,夜里就爬出来干掉哨兵,用手榴弹炸碉堡,不让美韩军安宁。到25日,范佛里特觉得攻势已差不多了,就将美7师撤了下去,命韩2师接防597.9高地。
    坚守的时间长了,坑道里的情况越来越困难。士兵、伤员、弹药、物资、烈士遗体,所有东西都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温度足足超过了40度,连氧气都不够吸,味道更是想像不出的难闻。更要命的是还缺乏给养,缺粮食、缺弹药、缺医药、还缺水。人没有粮食能支撑着活7天,可没水却只能活3天。坑道里少量的水早就喝光了,战士们开始吃牙膏,然后是舔潮湿的洞壁,甚至喝自己的尿,最后只能不顾生命地摸出去抢几壶水。秦基伟等15军领导也急得不行,派出了大量的运输队向山顶运送物资。联合国军的炮火把来回的路封得死死的,大量的运输员伤亡在路上。往往派出去几十人,最后只能有2、3个冲进坑道里,连秦基伟的警卫连都大部分牺在了炮火封锁线上。运水容易在路上被打漏,那就运苹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只有几个苹果送进了坑道。焦渴难耐的战士们你推我让,20几个人轮了一圈也没把苹果吃完。就是在这样万分艰难的情况下,坑道中的部队顽强撑住了,为大部队发起反击赢得了时间。
    秦基伟决定先集中兵力反击597.9高地,巩固后再争夺537.7高地北山。从10月30日中午开始,中国军队就对597.9高地进行了猛烈炮击,像报仇似的,也将韩军的阵地犁了几个来回,摧毁了大量的工事和暗堡。整整半天,中国军队的炮火不间断发射,令韩军无法动弹,不能整修工事。黄昏时,中国军队停止炮击。韩军慌忙进入阵地准备迎击中国军队的进攻。可中国军队却没有动静,韩军折腾一天疲劳至极,渐渐放松了戒备。夜里21时,中国军队的133门大口径火炮,30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和24门132火箭炮对597.9高地再次猛烈齐射,大量杀伤了阵地上的韩军。22时25分,45师8个步兵连和29师的2个步兵连迅猛地向山上杀去,坚守坑道的45师3个连也冲出来参加了反击。反击部队一个波次一个波次向上冲,前面倒下后面跟上,一个连队打光了再上去一个连队,与韩军逐个阵地的肉搏厮杀,渐渐冲上主峰。韩军也拼命反击,双方面对面地打成了你死我活的近战。血战至凌晨2时,除一部分韩军据守2个阵地抵抗外,反击部队夺下了597.9高地主峰和大部分表面阵地,歼灭韩军4个连,胜利结束了反击战斗。15军立即趁夜向山上运送了大量弹药和给养,光手雷和手榴弹就成麻袋地运上去几万颗。“三角形山”的丢失令范佛里特大发雷霆,他马上命韩2师发起反击。
10月31日凌晨4时,韩2师31团向597.9高地发起了反扑,埃塞俄比亚营也参加了这次进攻。经一夜战斗,中国军队的阵地还没有巩固,立即就和敌军打成了交手仗。中国军队步炮协同,顽强防御。志愿军战士每人怀抱一大堆手雷和手榴弹,劈头盖脸地向下甩,硬是用手榴弹打退了韩军的数次进攻。苦斗了7个小时,韩军的进攻终于垮掉了,中国军队第一次白天守住了阵地。这一天战斗韩2师31团伤亡惨重,埃塞俄比亚营也伤亡达600余人。15军则创造了在上甘岭战役中弹药日消耗量的最高记录:子弹30余万发,手榴弹和手雷3万余枚,爆破筒260根,炮弹2.1万发。
    11月1日,白马山成功击退了志愿军38军的韩9师第30团接替韩2师31团加入战场,反攻597.9高地。这个团战斗力确实很强,连、营规模地猛攻了23次,真有2个排攻上了597.9高地主峰,但很快被守备部队赶了下来。经一天激战,韩9师30团被击退。当日晚,15军29师2个连乘胜发起攻击,将最后2个阵地上负隅顽抗的残余韩军歼灭,夺回了597.9高地的全部表面阵地。此时45师的部队打到了极限,只能控制5个阵地。秦基伟不得不又投入配属15军的12军31师91团进入597.9高地协防其他7个阵地。
11月2日凌晨5时,在300多门火炮的火力急袭后,韩9师30团2个营、美7师17团1个营、美军空降187团1个营和哥伦比亚营,共5个营兵力分多路向597.9高地冲来。其中哥伦比亚营和美军空降187团参战未获美军战史证实。这一天的战斗志愿军唱主角的已是12军31师91团,15军45师伤亡得打不动了。韩军还是老一套,端着刺刀集团冲锋。中国军队此时的炮火支援已十分猛烈了,而12军的战斗技艺非常出色,以小的代价大量杀伤了敌军。11月2日一天的激战中,联合国军共发动了40次攻击,却一个阵地也没有夺取。中国军队统计歼敌1500余人,自己伤亡190人。
    11月3日,美韩军又以1个营至1个团的兵力攻击597.9高地。而31师91团在团长李长生指挥下,一个连一个连轮换着打,即减少了伤亡,又避免了指挥上的混乱。打到下午17时,美韩军伤亡数百人,被迫收手。
11月4日凌晨,李长生指挥火箭炮团24门火箭炮实行突射,猛烈打击了美韩军每天进攻前的集结地域。美韩军的伤亡不详,但当天的进攻一直推迟到中午,而且攻击力度明显减弱。当天,12军第31师91团正式接管15军45师在597.9高地的防务。
    11月5日凌晨,美韩军再次以炮火猛轰597.9高地,然后韩2师31团和韩9师30团的8个步兵连向山头猛扑。12军91团守卫部队充分利用了迫击炮的威力,准确地轰击进攻敌军。迫击炮弹密集得像下雨一样,紧跟着韩军的冲锋部队打,连续打垮了敌人的数次大规模攻势。一群韩军冲上了3号阵地,一个叫胡修道的战士在迫击炮的支援下,孤身用手雷、爆破筒和冲锋枪接连打退敌人41次冲锋,一个人歼敌280余人,战后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中国军队的后方支援炮火也猛烈压制联合国军的进攻,在双方炮火最激烈的时候,出现了炮弹凌空相撞的情景。一架支援美军冲锋的强击机在低空飞行时,与中国军队发射的一颗弹道很低的榴弹炮弹相撞,炸开了满天火红的碎屑,一时成为战场奇观。这天,打到下午15时联合国军就停止了进攻。当日夜,12军31师93团1营拉上了597.9高地和91团共同进行防卫,92团也接替了15军45师在537.7高地北山的防务,至此,英雄的15军45师胜利退出了上甘岭战斗。45师在20天的血战中,牺牲3076人,负伤5676人,1万多人的步兵师几乎打光。
    打到这里,597.9高之战接近尾声,范佛里特不再争夺这个山头了。11月6日,第8集团军新闻发布官向外界宣布:“到此为止,联合国军在三角形山是打败了。”不过,好在“狙击兵岭”还在韩军手里,算是保住点面子。
    历史证明,中国军队这点面子也没给他。11月11日,上甘岭地区已是雨雪交加,飞机不能出动,坚守的韩军也纷纷躲进了地堡。下午16时,中国军队近百门火炮向537.7高地北山猛烈轰击1个多小时,发射炮弹万余发,创造了战役期间每小时发射炮弹的最高记录。随后31师92团1个加强营的步兵冒着纷飞的雨雪向山上猛扑过去。此时坚守在高地坑道中的45师部队已困难万分,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望着友邻部队冲上来,幸存的战士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攻击部队身上缠满了手榴弹,一边投弹一边冲锋,将韩军炸得血肉横飞,生生用手榴弹炸下了阵地。激战一个半小时,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全部恢复。中国军队也伤亡300余人,损失过半。
    537.7高地北山不同于597.9高地,不但高度低于韩军据守的主峰南山,而且侧面注字洞南山的韩军也能打来炮火进行压制,防御态势十分恶劣。10月20日后,15军45师133团和29师87团多次反击,虽夺回537.7高地北山的表面阵地,却不能全部守住阵地,而且伤亡甚重。
    11月12日,整补过的韩2师第32团再次在炮火掩护下亡命攻上来。537.7高地北山的防御工事已全部打坏,92团守备部队三面遭敌火力射击仍顽强应战。双方来回厮杀打红了眼,不止一个的中国士兵抱着爆破筒滚进敌群。因在11日反击时伤亡过大,打到下午17时,92团伤亡300余人,丢失了大部分阵地,只能守住几个小的立脚点。
    13日又是一天恶战,92团投入战斗的2个营已损失惨重,不得不等着后方原承担火线运输任务的第3个营赶过来。当晚,92团的最后一个营在时间紧而缺乏武器的情况下突上山顶,大部夺回阵地,韩2师32团又垮了。至此,31师92团2000余兵员已伤亡1400余人,无力再战斗下去了。12军副军长李德生马上又将31师93团2营、3营拉了上去。
    93团的前身是八路军总部赫赫有名的“朱德警卫团”,曾参加过抗日战争中著名的“黄烟洞保卫战”,是支很能打的部队。韩军从11月11日至今也伤亡达2900余人,但兵力充足,火力凶猛,部队不断整补轮番上阵,因而攻势不减。14日天一亮,韩2师预备队17团又向537.7高地北山扑来。这一天的战斗极其惨烈,韩军在数十架轰炸机支援下不要命地往上冲,93团守备部队几乎打坏了所有的枪支,全靠手榴弹一次次把韩军打下去。到了晚上,93团丢掉了最难守的7号、8号2个阵地,守住了大部分阵地。此时537.7高地北山已完全打成了一座光秃秃的山,满山全是虚土,随便抓起一把就能挑出十几块弹片。93团拼死作战3天,守住了大部分阵地,却没能夺回7号和8号阵地。这2个阵地距韩军据守的主峰太近,根本守不住,放多少兵死多少兵。为了能给朝鲜多争一点国土,牺牲了很多中国士兵。战斗到17日,93团几乎打光了2个营,伤亡800余人,不得不撤出战斗。
    李德生无奈之下又将34师的106团拉了上去,他向106团团长武效贤点将:“这场仗要让106团收尾,打到底,再也不派部队了!”武效贤二话不说:“坚决完成任务!”李德生这是激将法,他手里还捏着34师的100团作为预备队。下了狠心的李德生特别加强了1个营给106团,达到了4个营兵力。上阵地前,李德生还专门指示:7、8号阵地不放部队,用炮火控制它。
    11月18日,106团接防537.7高地北山。武效贤一上阵地才知道这仗不好打,山头上无险可守,坑道也几乎全炸塌了。当天,韩军就夺取了6号阵地。双方打得完全是你死我活的交手仗,连打了3天,106团虽然夺回了6号阵地,但打光了3个连,伤亡达600余人。武效贤马上改变战法,大挖坑道和屯兵洞,避弹坑,然后采用小兵群“添油战术”,几个几个的向阵地上摆兵,力争以少胜多。集中兵力坚守关键的6号、2号阵地,其他阵地白天用炮火控制,夜晚就组织小部队发动袭扰和反击。这样一直打到11月25日,韩2师终于无力再战,不得不撤出战场。整个537.7高地北山,除了7号和8号阵地外,全部掌握在中国军队手中。在中国军队战史上,将这一天作为上甘岭战役的结束日。
    不过537.7高地北山的战斗还在进行,刚打完白马山的韩9师28团和29团又拉了上来。106团以灵活的战法频频反击,和韩9师一直打到12月15日,歼敌2000余人,除7、8号阵地外,终于巩固了537.7高地北山大部分阵地的防务。武效贤实现了打到底的诺言,12月15日,106团固守阵地28天,胜利地将537.7高地北山移交给15军29师,自己伤亡1200余人。
    12军胜利收了摊子。至此,惊天动地的上甘岭大战终于结束。
    中方统计,在43天的激烈战斗中,联合国军在只有4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内先后投入3个师部队的11个团另2个营,共计6万余人,105毫米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150余辆,飞机3000余架次。伤亡2.5万余人,其中美军5200余人;中国军队先后投入2个军的4个师部队计10个步兵团,共4.3万余人,各种火炮185门。15军阵亡5200余人,伤6200余人,共1.14万人;12军阵亡1900余人,伤2300余人,共4200余人。合计阵亡7100余人,伤8500余人,共伤亡1.56万人。
    美方战史资料则称,共投入美7师8个营7000人、韩2师4个团19000人,再加补充兵员,地面步兵共3万余人。美7师阵亡393人,负伤1174人,被俘1人,加附编韩军伤亡,共2000余人;韩2师伤亡7000余人,其中阵亡1127人。共伤亡9000余人。杀伤志愿军1.9万人。。
    整个战役中,联合国军发射炮弹190多万发,投掷航空炸弹5000余枚,最多的一天发射炮弹30万发,投掷炸弹500余枚;中国军队共发射炮弹40余万发,也创造了中国军队火力发射之最。2个高地山头被削平近2米,到处一片焦土,在这片狭小地域双方倒下了几万名士兵。当时,美联社就称其为“朝鲜战场的凡尔登”。
     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只夺取了537.7高地北山的2个小阵地,完全没有实现夺占整个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作战目标。此后,联合国军再未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中国军队因为在上甘岭之战中顶住了美军高密度火力的猛攻,极大的增强了寸土必争的决心,士气更加高昂。15军也一战成名,从一支二流部队一跃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劲旅。日后,15被改编为中国军队中唯一的一支空降军,辖3个空降师,装备精良,素质优秀,驻防中原要地,成为了军委手中的“杀手锏”。
支持原创。先顶后读。。。
尊严是靠自己打出来的,不是别人施舍的
顶起,最近历史翻案风刮得厉害,污蔑抗美援朝,需要楼主这样的文章以正视听
都是后期了嘛
回复 3# 沈晨曦

楼主觉得如果第二次战役之后,麦克阿瑟固守平壤一线,后面会怎样?
一直不明白,这个二战老将为什么会一泻千里奔三八,是否有点三八了?
1950年12月1日——2日间,美第8集团军各部陆续退入“平壤防线”的西半段,在肃川——顺川——成川——阳德一线占领了阵地。目前,美第8集团军的总体态势是:南朝鲜第2军的三个师、美2师和土耳其旅已经基本丧失战斗力;其他各部除美24师外也都已身被重创。集团军以美1军(美25师、南朝鲜第1师、英29旅)确保肃川,以美9军主力(辖美24师、美骑兵1师、英27旅;由于美2师已身受重创,美24师被调入美9军的战斗序列,代替了美2师)确保顺川,并以南朝鲜第2军的一小部分残兵封锁成川——阳德公路,完成了新的部署。美2师和土耳其旅退至平壤东面的中和进行休整,南朝鲜第2军的残兵则正在向平壤东南面、礼成江边的新溪集结。这样,顺川以东的成川就无人防守了。成川位于平壤东北面50公里处,是通往平壤的门户,也是“平壤防线”的中点。一旦这里落入中国军队手中,中国大军就能不受阻拦地杀向平壤了。
  如此一来,目前西线的形势就对中国军队极为有利了:现在,成川已基本成为中国第13兵团的囊中之物。在成川一带,活跃着大量北朝鲜游击队。这些游击队不但能够给中国军队带路,还能提供补给,中国军队可以放手向成川进攻,而无需担心给养问题。12月1日,察觉到了这一点的中国第13兵团开始以最东翼的第42军向成川进击。在之前的作战中,42军没有完成向顺川穿插的任务。现在,该军雪耻心切,士气高昂。寒风中,全军以覆盖着白雪的群山为掩护,在北朝鲜游击队的带领和接济下悄无声息地踏上了向成川前进之路。在中国第42军南下的第一天里,联合国军的空中侦察竟然没有发现该军部队的迹象。
  12月1日,在中国第42军开始南下的同时,西线中国军队的另外五个军(50、66、39、40、38军)却没有继续南下的意图。这些部队仅仅陈兵于清川江边,按兵不动。这样,在肃川——顺川一线的美第8集团军一下子和中国大军脱离了接触,集团军里开始蔓延起侥幸的气氛。集团军的官兵们纷纷猜测:中国军队会不会和11月初“第一次战役”结束时一样,在予美第8集团军以猛烈一击后突然回撤了?如果真的如此,中国军队的目的应该只是想确保一块清川江和鸭绿江之间的缓冲带而已。刚刚经历了清川江之败的美第8集团军崩紧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充斥军中。
  在一片大呼安全之声中,整个美第8集团军只有一小部分人依旧保持着情形。集团军司令沃克就是其中之一。12月1日,根据对之前几天战况的分析,沃克得出了如下结论:目前,第8集团军正面的中国军队数量为6个军,兵力约16.5万人(这样的一个估计是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沃克明白,如果人数在16万以上的中国第13兵团倾巢南下,以第8集团军目前的战力和士气是难以确保平壤的。中国军队绝对不会如此善罢甘休。现在的平静只是暂时的,中国军队很快就将继续前进,向平壤发起强大的攻势。目前,沃克手中能够使用的预备队不多,只有在平壤美187空降团、菲律宾第10营、泰国营可以使用。另外,南朝鲜第3军(南朝鲜2、5、9、11师)正在南朝鲜中南部清剿游击队,荷兰营和刚刚到达的法国营(12月1日在釜山登陆)则远在釜山。这些部队都无法在短时间内调用。一旦防线出现缺口,沃克根本不能派出足够的二线部队将其补好。
  12月2日,联合国军的空中侦察在成川以北的山中发现了大批南下的中国42军部队和北朝鲜游击队。这一发现不但使美第8集团军中仅仅持续了一天的乐观气氛一扫而空,也证实了沃克的推断:中国军队果然有向平壤进攻的打算。以美第8集团军的现有实力,成川是无论如何都防守不住的。若成川易手,则“平壤防线”也将完全失去拱卫平壤的作用。沃克现在所剩的办法只有一途:立即放弃“平壤防线”,整个集团军向平壤收缩。
  于是,联合国军依托“平壤防线”坚守平壤的构想就彻底垮掉了。算起来,联合国军只在所谓的“平壤防线”上呆了两天,就不战而退。12月2日,在沃克的命令下,美第8集团军在肃川、顺川以及成川——阳德公路上的官兵们带着失望的心情再次踏上了南退之路。同时,位于中和的美2师和土耳其旅立即分别撤往三八线边的汶山里和开城进行休整;在新溪的南朝鲜第2军残部则暂时留在原地,负责确保平壤的东侧后。
  1950年12月的头两天,伴随着联合国军在前线情况的恶化,远在华盛顿的美国决策层也变得更加紧张和慌乱。12月1日,一场讨论朝鲜局势、主要由美国政府军政顾问出席的会议在华盛顿召开。会上,足智多谋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也变得手足无措,并提出了一个疯狂的计划:美国政府应呼吁中国军队撤出中国东北。同时,作为对等交换,联合国军将撤出朝鲜半岛。这显然是一个不可能的方案:东北是中国的领土,而朝鲜则不是美国领土。这样的交换对中国来说是不等价的,中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答应。次日(12月2日),一筹莫展的华盛顿方面决定派出陆军参谋长克林斯将军即日飞往东京与麦克阿瑟会面,以确切了解前线形势和麦克阿瑟的想法,然后再做定夺。
  12月3日,美第8集团军已完全退出肃川、顺川。集团军以美1军封锁平壤——肃川公路,美9军封锁平壤——顺川公路,南朝鲜第2军的少量残兵封锁平壤——成川公路,在平壤以北约80公里处建立了新的防线。同日,中国第42军的洪流涌入成川,随后一刻不停地继续南下,避开公路,在北朝鲜游击队的指引下向平壤东南面迂回而去。联合国军的空中侦察发现,从成川向平壤东南侧进击的中国军队在大白天排成数路似乎无穷无尽的纵队,正在马不停蹄地以惊人的速度南进。由于中国第42军以山地为隐蔽前进,联合国军的空中打击根本无法有效地阻挡其前进的步伐。对这支飞射平壤的利箭,美第8集团军纵然收缩防线,也完全无法阻挡。换言之,平壤已经毫无保留地暴露在中国第42军面前。
  同日,美陆军参谋长克林斯飞抵东京。麦克阿瑟则向华盛顿方面提交了战况报告。此时的麦克阿瑟已不再是9天前那个高叫“圣诞节前凯旋”的战神了。现在,面对神速涌向平壤的中国军队,麦克阿瑟惊慌失措,毫无办法,情绪沮丧到了极点。在战况报告中,麦克阿瑟称:
  “第10军正在向咸兴撤退,第8集团军则越来越危险……确保平壤是不可能的……就算将第10军和第8集团军合并也几乎不可能……中国军队投入前线的兵力已经达到26个师,另外还有超过20万中国大军和正在整编的北朝鲜军在满洲待命……(中国军队在山地中推进)因为地形的关系,空军和海军已经无法发挥效力……如果不增加大量兵力,我军就会被迫进行一系列撤退,进而被逼入滩头阵地……早晚,我军将在消耗战中陷入全军覆没的境地……韩国军队作为警察尚可使用,作为战斗队则不行……我请求作出与现实相应的政治决断,制订新的战略计划……”
  总之,麦克阿瑟战况报告可以归结为以下一句话:放弃平壤,要求增援。面对麦克阿瑟异常沮丧的报告,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于同一天(12月3日)举行了会议,商议联合国军是否应当放弃平壤的问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将军、海军参谋长谢尔曼将军首先鲜明地表达了观点:联合国军绝对不能后退。如果后退,将使美国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国际威信一扫而空。美国应该和中国对抗到底。然而,他们很快就被国务卿艾奇逊泼了一盆冷水——艾奇逊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苏联才是美国的头号敌人。如果美军把所有精力都花到和中国作战上,那将正和苏联的心意。
  与会者们又讨论了是否应当增兵朝鲜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一致认为:目前美国已经在朝鲜投放了太多的兵力。如果再向朝鲜增兵,将可能会造成战争的扩大和美苏之间的全面冲突。这样,参加会议的美国高官们悲哀就地发现,既然不能增兵朝鲜,那他们就只有批准麦克阿瑟放弃平壤一条路可走了。于是,麦克阿瑟在向华盛顿发出战况报告的同一天就收到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回复。这是一道批准美第8集团军弃守平壤的命令,内容如下:“我们认为,目前应当首先保存兵力。同意您将部队撤到滩头阵地。”
  12月4日拂晓,沃克接到从东京发来的命令:放弃平壤,后退35——80公里。于是,美第8集团军的平壤大撤退正式开始了。在这一天白天,集团军的后方机关单位整点行装,首先秩序井然地鱼贯向南撤出了平壤。随着联合国军撤退消息的传开,整个平壤陷入一片恐慌中。平壤和平壤附近的居民纷纷打好包裹,扛起各种各样比自己的身体还大的家当,尾随着联合国军后方机关的撤退队伍蜂拥南去。难民们有的赶着牛车,有的推着装满行李的小车,有的骑着自行车,其他的则背着行李步行,情景一片凄惨混乱。还有少数幸运的难民被联合国军南撤的车队收容,坐上了联合国军的卡车。一时间,冒着寒风向南涌去的人流和车流挤满了平壤以南的公路;在平壤市内,成千上万的难民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向火车站,争先恐后地挤向一列列站台上的火车,站内混乱的情景简直堪比如今中国的春运。这些火车往往已被联合国军的撤退人员和物资占据,但大批难民仍然义无反顾地趴进列车,像沙丁鱼罐头里的鱼一样把火车塞得满满当当。在如此大规模的平民逃难中,最悲惨的往往是挤不过青壮年的老弱病残。为了便于他们的撤出,联合国军以6艘英国驱逐舰驶至平壤的外港镇南浦(平壤以西),运走了8700名老弱病残。结果,每艘驱逐舰狭窄的甲板都被上千名难民挤满了。难民们只有一个挨一个地站在甲板上,连坐下和活动四肢的空间都没有。
  黄昏时分,凄惨的平壤大撤退在持续进行;在平壤以东,利箭般的中国第42军继续向平壤东南面快速迂回。与此同时,根据42军侦察队的报告,中国军队判断出了平壤之敌正在南撤这一情况。远在平壤以北100多公里处的中国第13兵团主力立即以39军116师作为先锋向南进击,计划一举夺取平壤。这样,中国第13兵团开始如铁拳般向平壤砸去。中国军队占领平壤已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同日,在东京,美国陆军参谋长克林斯将军会晤了麦克阿瑟。这次会面,麦克阿瑟表现得异常悲观。麦克阿瑟说,他估计目前在朝的中国军队有50万人,北朝鲜军则有10万人。这显然是一个过高的数字。而讽刺的是,在这之前,麦克阿瑟一直对中朝军队的数量估计过低。麦克阿瑟还说,以中朝军队的现有实力,他们完全能将联合国军压缩进几个小小的滩头阵地。面对麦克阿瑟描述的悲观战局,克林斯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克林斯预计两天后亲自前往朝鲜前线视察美第8集团军,以实地了解美第8集团军的真实情况。
  12月5日,平壤大撤退进入了第二天。由于美第8集团军的后方机关单位已经撤退完毕,集团军的战斗部队开始撤离。集团军战斗部队的撤退方式是:美1军收缩至平壤北郊,自西向东呈弧形部署美25师、英29旅、南朝鲜第1师,负责掩护撤退。与此同时,南朝鲜第2军一部、美9军退入平壤,与美187空降团、泰国营、菲律宾第10营彻底破坏平壤的所有军用设施和主要民用设施,并在完成破坏后与之一同南退。部队的伤员、死者尸体和一部分装备则在镇南浦港搭船撤至仁川港。待友军全部南撤后,美1军方可撤退。
  彻底破坏平壤无疑是一项非常残忍的计划。它的实施意味着北朝鲜首都将变成一座死城。随着美9军退入平壤,联合国军对北朝鲜首都无情的毁灭开始了。在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中,平壤市内的军事设施和民用工业设施全被炸毁,成为一片废墟;平壤市区里的各大军用、民用仓库也被联合国军毫不留情地尽数烧掉。整个平壤燃起了几十处冲天大火,大量烟柱直冲云端,构成了一副极其可怕的景象。火光中,难以计数的联合国军弹药、冬装、帐篷、取暖器、炊具在街上被成吨地付之一炬——这些东西都来不及运走。为了不让它们落进中国军队手里,联合国军只好把它们全都销毁。此外,联合国军还掠走了大批平壤市内的公共财物,连金日成图书馆里的所有书籍都被装箱运走。午后,美9军等部基本上完成了对平壤的破坏,部队开始撤出平壤。不久,由一支美军运输舰队和约100艘朝鲜民船组成的船队在镇南浦搭载死伤人员完毕,驶离镇南浦港口。随后,该港的港口设备被联合国军干脆利索地炸毁。这样,到12月5日黄昏时分,就只有负责掩护撤退的美1军还留在平壤附近了。该军随即以英29旅为殿后部队,也开始向南退去。
  天色将暗,满怀失望的美25师和南朝鲜第1师官兵向南穿城而过,离开平壤。走在平壤火光冲天的街道上,面对着已被友军破坏得不成样子的平壤城,身为平壤人的南朝鲜第1师师长白善烨百感交集:46天前(1950年10月20日),他带领南朝鲜第1师率先攻入平壤,以胜利者的姿态衣锦还乡。现在,他却只有痛心疾首地眼睁睁看着友军大肆破坏他的家乡,并亲自把他的家乡拱手让给中国军队。作为一名失败者,白善烨只能默默地接受残酷的现实。此时,他根本不能想到,这将是他和家乡见的最后一面。从此之后,白善烨再也没回过平壤。
  最后一批穿城而过撤离的部队是为美1军殿后的英29旅。该旅官兵进入平壤后没有急于撤退,而是分散开来在各个火场中疯狂地抢救各种尚未被烧掉的物资,以供自己使用。经过一番不要命的抢救,这些有点可爱的英国兵们“搜刮”到了大批冬装、帐篷、取暖器、食物,还有一吉普车被遗弃的洋酒。此外,该旅还将一些被美军遗弃在街上,尚能使用的卡车和吉普车收归旗中。这样,英29旅靠“捡洋落”发了“大财”,带着一大堆从火场里抢出来的东西“阔气”地撤出了平壤。英29旅撤离后,平壤市区内传来一声剧响:联合国军引爆了市内的大同江大桥(大同江横穿平壤市区,将平壤市区分为南北两部分)。为时两天的平壤大撤退终于结束了。至此,平壤被联合国军完全放弃。
  这样,在1950年12月5日,美第8集团军破坏了平壤的主要军民用设施,不战而退地放弃了北朝鲜首都平壤。若从10月21日联合国军攻陷平壤算起,美第8集团军仅仅对平壤维持了45天的占领。从这以后直到今天,再也没有一名西方或韩国的士兵踏入北朝鲜首都一步。
  遭到严重破坏的平壤在无主状态下度过了一夜。1950年12月6日上午10点,经过一天半的急行军,中国39军116师终于从北面进入无人防守的平壤市区,随即受到当地华侨和一部分亲共者的热烈欢迎。中国军队兵不血刃,占领了被联合国军破坏得满目疮痍的平壤。这样,时隔50多年,中国士兵的足迹再次踏上北朝鲜首都平壤街头。和50多年前的甲午平壤惨败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国军人是以追赶败逃之敌的胜利者的姿态进占平壤的。这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个历史性时刻。


12月4日——6日间,在美第8集团军放弃平壤的同时,美英两国首脑的会晤也在美国进行着。12月4日,为了兑现对下议院的承诺,英国首相艾德礼飞抵美国(见上一章),开始和美国总统杜鲁门举行为期五天的会谈。早在12月2日,艾德礼首相曾与访英的法国总理勒内•普莱文举行会谈,就朝鲜问题上的认识达成了共识。此次访美,艾德礼是带着英法两国的主张一起来的。杜鲁门和艾德礼在12月4日、5日、6日三天各举行了一次正式会谈,又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举行了两次非正式会谈。在这五次会谈中,双方讨论了应当如何应当中国介入的对策,以及是否应当使用原子弹的问题。在是否应当对中国妥协的问题上,双方发生了分歧。杜鲁门认为,中国北京政府完全是苏联的傀儡,中美在朝鲜的对抗其实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如果联合国方面在中国大军的攻势下表现出太多的忍让,那将是“自由世界”对苏联的妥协。艾德礼则提出,尽管中苏都是GCD国家,但两国之间绝对并非铁板一块。联合国理应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确保台湾不落入GCD之手的底线下进行妥协,和中国实现有条件停火。双方争论激烈,却无法达成共识。于是,这一分歧就被搁置下来了。此外,如前所述,两国首脑还讨论了西欧各国最担心的原子弹的问题,并达成如下共识:美国不应轻率动用核武器。若真要动用,必须要事先告知英国,和英国进行磋商。艾德礼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最后,双方于12月8日发表美英首脑联合公报,向全世界表明了西方世界世界针对中国介入所采取的态度:
  “1、继续抵抗(中国)侵略(原文如此)。
  “2、尽量把战争限制于朝鲜半岛,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核武器。
  “3、支持联合国的朝鲜政策。
  “4、联合国不与中国和解。但如果中国同意联合国在朝鲜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政权,联合国方面将考虑和中国进行停火谈判。”
  这是一个把美英双方的分歧掩盖起来的公报。从第四条可以看出,在是否向中国妥协的问题上,公报采取了美英首脑主张的折衷点。但是,无论如何,这一公报也明确地表示:尽管联合国军放弃了平壤,但联合国军将继续在朝鲜战斗下去,而不会撤出朝鲜半岛。12月8日,在发表完这份公报后,艾德礼结束了美国之行,返回英国。
  12月6日,美国陆军参谋长克林斯飞抵朝鲜前线,亲自视察了南撤中的美25师和美骑兵1师。克林斯发现,尽管前线官兵的士气因为联合国军放弃了平壤而变得异常低落,但几乎所有中下层官兵都没有绝望。前线将士们几乎人人都怀有雪耻和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克林斯意识到,也许麦克阿瑟已经被中国军队的强大攻势吓破了胆,前线的局势并没有像麦克阿瑟口中所描述的那么不堪。12月7日,克林斯在汉城郊外的金浦机场搭乘飞机离开朝鲜。在登上飞机前,有记者问他:“请问美国是否会使用原子弹?”克林斯坚决地回答道:“尽管局势很严峻,但第8集团军尚能坚持下去。目前的局势还没有到恶化到必需使用原子弹的地步。”12月8日,克林斯飞回美国,向华盛顿方面报告了他在朝鲜的所见所闻。在得知前线将士并没有完全绝望后,华盛顿方面更加坚定了在朝鲜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
  这样,到12月8日,经过美英首脑会晤和克林斯视察朝鲜,美国高层终于从惊慌失措中冷静下来,并确定了接下来的方针:继续在朝鲜战斗,短时间内不使用原子弹。然而,在东京,麦克阿瑟却依然没有冷静下来——现在,朝鲜的局势已经令曾经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完全丧胆了。
   平壤易手后,美第8集团军各部陆续撤向海州——新溪——伊川——平康——金化一线占领阵地。该线总体上呈一个向北凸的弧形,西端的海州在三八线以北,紧帖该线。防线的西半段,即海州以东——平康一线基本依托减恶山脉南麓而建;防线的东半段,即平康——金化一线正是北朝鲜游击队“铁三角”根据地(平康——金化——铁原三角区)的东北边。这样,整个平壤平原就全被美第8集团军放弃了。到12月7日,该集团军开始陆续进入这一防线。由于美第8集团军的迅速撤退,该集团军已经把从正面向南进攻的中国第13兵团主力远远抛在了北面。集团军在撤退途中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向北进行短距离的战斗侦察,但都没有遭到什么顽强抵抗,只和小股北朝鲜游击队发生了交火。在12月6日和12月7日,美骑兵1师的侦察部队甚至两次进入新溪以北30公里处的谷山进行了侦察。在这两天里,美第5航空队倾巢出动,发挥全部空中力量对南下的中国第13兵团进行了最大限度的空中打击。在美第8集团军战线以北的所有桥梁、村庄和移动的军队都遭到了无情的猛烈空袭。暴露在平壤平原上的南下中国大军因而遭受严重损失。部队的南进举步维艰,速度异常缓慢。这样,美第8集团军中再一次响起一片侥幸之声。集团军的官兵们普遍认为,中国第13兵团的主力已经被迟滞在平壤一带了。集团军已暂时和中国军队脱离接触。
   然而,12月7日,空中侦察所传来的消息却如同晴天霹雳般砸在了美第8集团军的头上:大量从平壤以东南下的中国军队正在迅速穿越北朝鲜中南部的崇山峻岭,其前锋已逼近平康、伊川(位于平康西南面),声势相当浩大。这支中国军队即是早在12月1日就开始南下进行穿插行动的中国第42军。在39军占领平壤后,该军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马不停蹄地南下,直向“铁三角”地区逼去。42军越向南走,就能遇到越多的北朝鲜游击队。在北朝鲜游击队的指引和补给下,该军越走越快,士气也越来越旺盛。此外,空中侦察还发现,有一股相当数量的北朝鲜正规军在向市边里(位于新溪以南)逼近。这些北朝鲜军大概是由“铁三角”中的游击队编成的——“铁三角”根据地中的北朝鲜游击队前身就是正规军,他们完全能够集结起来以正规军的形式发起进攻。这支北朝鲜军的威胁更甚于中国第42军——市边里处于美第8集团军战线以南。如果北朝鲜军攻占此地,将会切断整个集团军的退路。到时候,美第8集团军大概就要在礼成江边的新溪再次上演一场“清川江之败”了。
  这样,麦克阿瑟和沃克无奈地发现:美第8集团军已经无法平安地呆在目前的战线上。集团军务必继续撤退才能保证安全。12月7日,麦克阿瑟下令西线的美第8集团军向三八线靠拢、东线的美10军和南朝鲜第1军则立即走海路撤离北朝鲜。东线的部队在撤到南朝鲜后,将统归美第8集团军节制。根据这条命令,沃克于12月8日对美第8集团军下达了新的撤退令:整个集团军后撤30——80公里不等,占领开城以西——市边里——铁原——华川一线。该线依然是一条向北凸出的弧线,只是比目前的战线更靠南:战线的西端点开城和东端点华川都位于三八线上,在战线中部的市边里和铁原也只不过处在三八线以北约80——90公里处。为了防止中朝军队向东绕过华川,威胁该战线的东侧后,沃克又命令南朝鲜军队防守华川——襄阳(一座三八线以北,紧靠三八线的东海岸城市)一线,也就是三八线的整个东半段。为了守住漫长的三八线东半段,沃克从南朝鲜东南部调出了南朝鲜第3军的2、5、9师防守该线,仅留南朝鲜第11师继续在南朝鲜中南部与游击队战斗。此外,沃克下令即日将南朝鲜第2军解散,把该军尚存一定兵力的南朝鲜第6、第8师并入南朝鲜第3军,一同防守华川——襄阳一线。于是,一条有一半和三八线重合、横贯朝鲜半岛的战线便被规划出来了。该线被命名为“A线”。
  然而,在沃克拟定的集团军撤退计划中,“A线”只是一条供部队短暂停留、调整态势的战线,而并不是撤退的终点。12月8日,在美第8集团军开始向“A线”撤退的同时,沃克又在地图上划出了一条“B线”——“B线”的东半段和“A线”相同,也是由五个南朝鲜师防守的华川——襄阳一线;其西半段则为汶山里——华川一线,大体上位于临津江南岸、三八线以南约5——20公里一带。可以说,“B线”是基本上沿三八线而建的,该线因而也被称为“边境阵地”。由于麦克阿瑟在12月7日命令美第8集团军向三八线靠拢,“B线”(三八线一带)因而成为美第8集团军的撤退终点。
  这样,在麦克阿瑟的命令下,整个北朝鲜南部的广大土地就被美第8集团军几乎一枪未放地不战而弃。东线,美10军和南朝鲜第1军也被完全孤立在敌后了。面对中国第13兵团和北朝鲜军的进攻洪流,美第8集团军完全是在望风而逃。12月10日前后,美第8集团军各部陆续退入“A线”进行了短暂的调整,随即向三八线蜂拥而去。12月11日,麦克阿瑟低调地飞抵朝鲜,视察了南退中的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并通过沃克详细了解了集团军撤向“B线”的具体方案。和麦克阿瑟于11月24日在清川江畔的安州机场无限风光地走下飞机时相比,此时的他完全判若两人。面对南下的中国军队,麦克阿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已完全丧失了和中国军队在北朝鲜战斗下去的勇气。在麦克阿瑟看来,只要美第8集团军晚退一步,就会在礼成江和临津江之间陷入重围,乃至遭到全歼。然而,事实其实远没有麦克阿瑟想象得那么严重:毕竟,联合国军是靠车轮子撤退的,而中国军队则要一边靠双脚追赶,一边提防联合国军的空中打击。此时,中国第13兵团主力已经被美第5航空队的猛烈空中打击迟滞在平壤一带,南下得极其缓慢;真正能够对美第8集团军构成威胁的,实际上只有在北朝鲜中南部山区进行穿插的中国第42军和“铁三角”一带的北朝鲜军队而已。美第8集团军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踏步的撤退。以集团军所拥有的火力、制空权和优势兵力,是可以将中国第42军和北朝鲜军的威胁击破的。但是,丧失理智的人看世界往往是偏激的。现在,只要一出现中国军队的影子,麦克阿瑟就已经魂飞胆破,根本不敢撄其锋锐。在麦克阿瑟眼中,中国军队的威胁被几何指数地放大了。
  12月15日,美第8集团军的部队开始如潮水般退入“B线”。可笑的是,此时中国第13兵团主力尚距三八线100公里以上。7天后,也就是12月22日,美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第3军的五个师全部完成在三八线上的部署,完成了“边境阵地”的构筑。跟随美第8集团军涌入三八线以南的,还有数量庞大的北朝鲜难民,人数多达300万之巨,占北朝鲜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难民的成分非常复杂,有的是被南朝鲜军强拉到北朝鲜的民夫和技工、有的是曾与联合国军合作或持反共政见,害怕遭到报复的人、有的是因害怕中国军队而逃跑的平民、有的是家园毁于战火,无处可去的流民、还有的是为了躲避战火的百姓。这些难民涌入南朝鲜后,有一部分投奔了住在南方的亲戚。还有的则进入南朝鲜腹地,在寒冬中流离失所,或悲惨地冻饿而死,或被南朝鲜的难民收容所收容。
  中朝军队方面,中国第13兵团和“铁三角”地区的北朝鲜军冒着联合国军的空中打击,星夜兼程地顽强南下,历尽艰辛,终于在12月20日前后陆续进入三八线以北的位置,和“B线”上的联合国军形成对峙。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除了在三八线上进行一些零星的小规模交火外,并没有再进行更大的行动。这样,到1950年12月下旬,除襄阳一地外,三八线以北的全部土地都已回到北朝鲜一方的掌控之中。从12月5日联合国军放弃平壤到12月下旬联合国军撤至三八线以南,美第8集团军在短短十几天内不战而退地南撤了大约200公里。这完全是被吓破胆的麦克阿瑟所一手造成的结果。斗志并未丧失的美第8集团军中下层官兵们对此感到了深深的耻辱——他们身为军人的尊严被严重地挫伤了。在美国国内,美第8集团军的200公里狂退引起一片哗然。人们纷纷对麦克阿瑟和美第8集团军施以无情的口诛笔伐,称“麦克阿瑟只要看到朝鲜的狗尾巴草就会吓得浑身打战”。在美国军队的陆战史中,1950年12月美第8集团军在北朝鲜的200公里的狂退在是绝无仅有的。《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评论,毫不客气地称这样的败退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12月4日——6日间,在美第8集团军放弃平壤的同时,美英两国首脑的会晤也在美国进行着。12月4日,为了兑现对下议院的承诺,英国首相艾德礼飞抵美国(见上一章),开始和美国总统杜鲁门举行为期五天的会谈。早在12月2日,艾德礼首相曾与访英的法国总理勒内•普莱文举行会谈,就朝鲜问题上的认识达成了共识。此次访美,艾德礼是带着英法两国的主张一起来的。杜鲁门和艾德礼在12月4日、5日、6日三天各举行了一次正式会谈,又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举行了两次非正式会谈。在这五次会谈中,双方讨论了应当如何应当中国介入的对策,以及是否应当使用原子弹的问题。在是否应当对中国妥协的问题上,双方发生了分歧。杜鲁门认为,中国北京政府完全是苏联的傀儡,中美在朝鲜的对抗其实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如果联合国方面在中国大军的攻势下表现出太多的忍让,那将是“自由世界”对苏联的妥协。艾德礼则提出,尽管中苏都是GCD国家,但两国之间绝对并非铁板一块。联合国理应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确保台湾不落入GCD之手的底线下进行妥协,和中国实现有条件停火。双方争论激烈,却无法达成共识。于是,这一分歧就被搁置下来了。此外,如前所述,两国首脑还讨论了西欧各国最担心的原子弹的问题,并达成如下共识:美国不应轻率动用核武器。若真要动用,必须要事先告知英国,和英国进行磋商。艾德礼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最后,双方于12月8日发表美英首脑联合公报,向全世界表明了西方世界世界针对中国介入所采取的态度:
  “1、继续抵抗(中国)侵略(原文如此)。
  “2、尽量把战争限制于朝鲜半岛,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核武器。
  “3、支持联合国的朝鲜政策。
  “4、联合国不与中国和解。但如果中国同意联合国在朝鲜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政权,联合国方面将考虑和中国进行停火谈判。”
  这是一个把美英双方的分歧掩盖起来的公报。从第四条可以看出,在是否向中国妥协的问题上,公报采取了美英首脑主张的折衷点。但是,无论如何,这一公报也明确地表示:尽管联合国军放弃了平壤,但联合国军将继续在朝鲜战斗下去,而不会撤出朝鲜半岛。12月8日,在发表完这份公报后,艾德礼结束了美国之行,返回英国。
  12月6日,美国陆军参谋长克林斯飞抵朝鲜前线,亲自视察了南撤中的美25师和美骑兵1师。克林斯发现,尽管前线官兵的士气因为联合国军放弃了平壤而变得异常低落,但几乎所有中下层官兵都没有绝望。前线将士们几乎人人都怀有雪耻和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克林斯意识到,也许麦克阿瑟已经被中国军队的强大攻势吓破了胆,前线的局势并没有像麦克阿瑟口中所描述的那么不堪。12月7日,克林斯在汉城郊外的金浦机场搭乘飞机离开朝鲜。在登上飞机前,有记者问他:“请问美国是否会使用原子弹?”克林斯坚决地回答道:“尽管局势很严峻,但第8集团军尚能坚持下去。目前的局势还没有到恶化到必需使用原子弹的地步。”12月8日,克林斯飞回美国,向华盛顿方面报告了他在朝鲜的所见所闻。在得知前线将士并没有完全绝望后,华盛顿方面更加坚定了在朝鲜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
  这样,到12月8日,经过美英首脑会晤和克林斯视察朝鲜,美国高层终于从惊慌失措中冷静下来,并确定了接下来的方针:继续在朝鲜战斗,短时间内不使用原子弹。然而,在东京,麦克阿瑟却依然没有冷静下来——现在,朝鲜的局势已经令曾经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完全丧胆了。
   平壤易手后,美第8集团军各部陆续撤向海州——新溪——伊川——平康——金化一线占领阵地。该线总体上呈一个向北凸的弧形,西端的海州在三八线以北,紧帖该线。防线的西半段,即海州以东——平康一线基本依托减恶山脉南麓而建;防线的东半段,即平康——金化一线正是北朝鲜游击队“铁三角”根据地(平康——金化——铁原三角区)的东北边。这样,整个平壤平原就全被美第8集团军放弃了。到12月7日,该集团军开始陆续进入这一防线。由于美第8集团军的迅速撤退,该集团军已经把从正面向南进攻的中国第13兵团主力远远抛在了北面。集团军在撤退途中不断派出小股部队向北进行短距离的战斗侦察,但都没有遭到什么顽强抵抗,只和小股北朝鲜游击队发生了交火。在12月6日和12月7日,美骑兵1师的侦察部队甚至两次进入新溪以北30公里处的谷山进行了侦察。在这两天里,美第5航空队倾巢出动,发挥全部空中力量对南下的中国第13兵团进行了最大限度的空中打击。在美第8集团军战线以北的所有桥梁、村庄和移动的军队都遭到了无情的猛烈空袭。暴露在平壤平原上的南下中国大军因而遭受严重损失。部队的南进举步维艰,速度异常缓慢。这样,美第8集团军中再一次响起一片侥幸之声。集团军的官兵们普遍认为,中国第13兵团的主力已经被迟滞在平壤一带了。集团军已暂时和中国军队脱离接触。
   然而,12月7日,空中侦察所传来的消息却如同晴天霹雳般砸在了美第8集团军的头上:大量从平壤以东南下的中国军队正在迅速穿越北朝鲜中南部的崇山峻岭,其前锋已逼近平康、伊川(位于平康西南面),声势相当浩大。这支中国军队即是早在12月1日就开始南下进行穿插行动的中国第42军。在39军占领平壤后,该军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马不停蹄地南下,直向“铁三角”地区逼去。42军越向南走,就能遇到越多的北朝鲜游击队。在北朝鲜游击队的指引和补给下,该军越走越快,士气也越来越旺盛。此外,空中侦察还发现,有一股相当数量的北朝鲜正规军在向市边里(位于新溪以南)逼近。这些北朝鲜军大概是由“铁三角”中的游击队编成的——“铁三角”根据地中的北朝鲜游击队前身就是正规军,他们完全能够集结起来以正规军的形式发起进攻。这支北朝鲜军的威胁更甚于中国第42军——市边里处于美第8集团军战线以南。如果北朝鲜军攻占此地,将会切断整个集团军的退路。到时候,美第8集团军大概就要在礼成江边的新溪再次上演一场“清川江之败”了。
  这样,麦克阿瑟和沃克无奈地发现:美第8集团军已经无法平安地呆在目前的战线上。集团军务必继续撤退才能保证安全。12月7日,麦克阿瑟下令西线的美第8集团军向三八线靠拢、东线的美10军和南朝鲜第1军则立即走海路撤离北朝鲜。东线的部队在撤到南朝鲜后,将统归美第8集团军节制。根据这条命令,沃克于12月8日对美第8集团军下达了新的撤退令:整个集团军后撤30——80公里不等,占领开城以西——市边里——铁原——华川一线。该线依然是一条向北凸出的弧线,只是比目前的战线更靠南:战线的西端点开城和东端点华川都位于三八线上,在战线中部的市边里和铁原也只不过处在三八线以北约80——90公里处。为了防止中朝军队向东绕过华川,威胁该战线的东侧后,沃克又命令南朝鲜军队防守华川——襄阳(一座三八线以北,紧靠三八线的东海岸城市)一线,也就是三八线的整个东半段。为了守住漫长的三八线东半段,沃克从南朝鲜东南部调出了南朝鲜第3军的2、5、9师防守该线,仅留南朝鲜第11师继续在南朝鲜中南部与游击队战斗。此外,沃克下令即日将南朝鲜第2军解散,把该军尚存一定兵力的南朝鲜第6、第8师并入南朝鲜第3军,一同防守华川——襄阳一线。于是,一条有一半和三八线重合、横贯朝鲜半岛的战线便被规划出来了。该线被命名为“A线”。
  然而,在沃克拟定的集团军撤退计划中,“A线”只是一条供部队短暂停留、调整态势的战线,而并不是撤退的终点。12月8日,在美第8集团军开始向“A线”撤退的同时,沃克又在地图上划出了一条“B线”——“B线”的东半段和“A线”相同,也是由五个南朝鲜师防守的华川——襄阳一线;其西半段则为汶山里——华川一线,大体上位于临津江南岸、三八线以南约5——20公里一带。可以说,“B线”是基本上沿三八线而建的,该线因而也被称为“边境阵地”。由于麦克阿瑟在12月7日命令美第8集团军向三八线靠拢,“B线”(三八线一带)因而成为美第8集团军的撤退终点。
  这样,在麦克阿瑟的命令下,整个北朝鲜南部的广大土地就被美第8集团军几乎一枪未放地不战而弃。东线,美10军和南朝鲜第1军也被完全孤立在敌后了。面对中国第13兵团和北朝鲜军的进攻洪流,美第8集团军完全是在望风而逃。12月10日前后,美第8集团军各部陆续退入“A线”进行了短暂的调整,随即向三八线蜂拥而去。12月11日,麦克阿瑟低调地飞抵朝鲜,视察了南退中的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并通过沃克详细了解了集团军撤向“B线”的具体方案。和麦克阿瑟于11月24日在清川江畔的安州机场无限风光地走下飞机时相比,此时的他完全判若两人。面对南下的中国军队,麦克阿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已完全丧失了和中国军队在北朝鲜战斗下去的勇气。在麦克阿瑟看来,只要美第8集团军晚退一步,就会在礼成江和临津江之间陷入重围,乃至遭到全歼。然而,事实其实远没有麦克阿瑟想象得那么严重:毕竟,联合国军是靠车轮子撤退的,而中国军队则要一边靠双脚追赶,一边提防联合国军的空中打击。此时,中国第13兵团主力已经被美第5航空队的猛烈空中打击迟滞在平壤一带,南下得极其缓慢;真正能够对美第8集团军构成威胁的,实际上只有在北朝鲜中南部山区进行穿插的中国第42军和“铁三角”一带的北朝鲜军队而已。美第8集团军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踏步的撤退。以集团军所拥有的火力、制空权和优势兵力,是可以将中国第42军和北朝鲜军的威胁击破的。但是,丧失理智的人看世界往往是偏激的。现在,只要一出现中国军队的影子,麦克阿瑟就已经魂飞胆破,根本不敢撄其锋锐。在麦克阿瑟眼中,中国军队的威胁被几何指数地放大了。
  12月15日,美第8集团军的部队开始如潮水般退入“B线”。可笑的是,此时中国第13兵团主力尚距三八线100公里以上。7天后,也就是12月22日,美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第3军的五个师全部完成在三八线上的部署,完成了“边境阵地”的构筑。跟随美第8集团军涌入三八线以南的,还有数量庞大的北朝鲜难民,人数多达300万之巨,占北朝鲜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难民的成分非常复杂,有的是被南朝鲜军强拉到北朝鲜的民夫和技工、有的是曾与联合国军合作或持反共政见,害怕遭到报复的人、有的是因害怕中国军队而逃跑的平民、有的是家园毁于战火,无处可去的流民、还有的是为了躲避战火的百姓。这些难民涌入南朝鲜后,有一部分投奔了住在南方的亲戚。还有的则进入南朝鲜腹地,在寒冬中流离失所,或悲惨地冻饿而死,或被南朝鲜的难民收容所收容。
  中朝军队方面,中国第13兵团和“铁三角”地区的北朝鲜军冒着联合国军的空中打击,星夜兼程地顽强南下,历尽艰辛,终于在12月20日前后陆续进入三八线以北的位置,和“B线”上的联合国军形成对峙。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除了在三八线上进行一些零星的小规模交火外,并没有再进行更大的行动。这样,到1950年12月下旬,除襄阳一地外,三八线以北的全部土地都已回到北朝鲜一方的掌控之中。从12月5日联合国军放弃平壤到12月下旬联合国军撤至三八线以南,美第8集团军在短短十几天内不战而退地南撤了大约200公里。这完全是被吓破胆的麦克阿瑟所一手造成的结果。斗志并未丧失的美第8集团军中下层官兵们对此感到了深深的耻辱——他们身为军人的尊严被严重地挫伤了。在美国国内,美第8集团军的200公里狂退引起一片哗然。人们纷纷对麦克阿瑟和美第8集团军施以无情的口诛笔伐,称“麦克阿瑟只要看到朝鲜的狗尾巴草就会吓得浑身打战”。在美国军队的陆战史中,1950年12月美第8集团军在北朝鲜的200公里的狂退在是绝无仅有的。《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评论,毫不客气地称这样的败退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麦克阿瑟指挥官前期头脑发热,对明显中国军入朝迹象不加理睬,才有了第二次战役我们的辉煌,如果当时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美军稳扎稳打,第二次战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取得那样的战绩。而后被一棍子打晕,以为天兵下凡,指挥官的个人判断已成了疯子的梦魇。接着就开始想着翻本,甚至在美国在欧洲的军力已不足苏联的一半的当时还想再在亚洲来一场大战来挽回自己的个人威望。真的觉得他的人品在仁川用尽了。
good
沈晨曦 发表于 2010-10-4 17:00

所以,读史读到此处就想给麦帅授勋。奖励他对中华民族崛起作出的突出贡献。
SeaBrown 发表于 2010-10-4 22:25


    麦帅在菲律宾被日本人教训后,害怕再次重道覆辙
抗美援朝...让中美两国都真正领教到了对方的厉害,也给毛子送了投名状

这才有了之后几十年里相对安全的国内环境和大批苏援

站在执政党的立场上说, 这战打的很值
经历了朝鲜战争的解放军才真正成为一支钢铁军队!
1111XM 发表于 2010-10-10 17:54

几十万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的鲜血是为了大批苏援,是为了执政党?

真够恶心的!
wwss123 发表于 2010-10-10 20:09
不经历朝鲜战争解放军就不是钢铁军队了?

真是够搞笑的!
旋转水星 发表于 2010-10-10 23:19
肠胃不好吧, 这么容易恶心..还是有那啥了:D
1111XM 发表于 2010-10-10 23:22

无耻的人总是会认为别人太敏感,要不然怎么叫无耻了
旋转水星 发表于 2010-10-10 23:34
说无耻就对了, 政治嘛,本来就是无耻者才能玩的东东

党国党国, 谁在前你以为你是白叫的么
1111XM 发表于 2010-10-10 23:46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通常无耻是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
旋转水星 发表于 2010-10-10 23:50
呵呵, 你真可爱,也真有知..
楼主加油,多写点
  53年停战对中国更有利,继续打下去,付出的代价会急剧上升。
三。清川江畔万岁军
1950年10月25日到11月8日,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第一次战役,打了长驱北犯的联合国军一个措手不及,歼灭美韩军1.5万人,将敌人赶回了清川江以南,然后主动撤退。
麦克阿瑟认为中国军队不过是虚张声势,参战的中国军队并不多,完全不能对联合国军统一朝鲜构成威胁。他命令联合国军继续北进,预定于圣诞节之前占领全朝鲜结束战争。11月22日,联合国军再次越过清川江,看到没有中国军队的影子,更加骄狂,加快速度向北推进。
麦克阿瑟不知道,彭德怀已在前面给他布下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中国军队主动后撤为的就是诱敌深入,然后在预定战场给联合国军以致命一击。此时的战场形势是,美军分东西两路北上。西路是沃克中将率领的美第8集团军,所辖美骑1师、美2师、美24师、美25师和空降187团,以及韩国军队第1师、第6师、第7师、第8师,加上英军第27旅和土耳其旅,共约13万人,渡过清川江北上;东路是阿尔蒙德少将指挥的美第10军,辖陆战第1师、美3师、美7师,以及韩国首都师、韩3师,共约10万人,向长津湖地区推进。美军非常骄狂,以行军速度沿交通线多路北上,可谓轻敌冒进。因朝鲜北部南北走向的狼林山脉阻隔,在东西二路之间形成了一个100多公里宽的巨大缝隙。
彭德怀敏锐地抓住了美军的破绽,决心各个击破。他当即下令,西线集中志愿军13兵团第38、第39、第40、第42、第50、第66军共6个军23万人,以4个军从正面进攻,38军和42军则从德川、宁远方向突破韩军防线,然后实行大纵深迂回,插向联合国军后方,抢占三所里和顺川、肃川,将美第8集团军合围歼灭;东线宋时轮指挥9兵团第20军、26军和27军3个军共15万人,在长津湖地区秘密设伏,将美第10军分割歼灭。彭德怀的作战风格以勇猛见长,善打攻坚战与遭遇战。此次部署明显可见,就是要与美军打一场硬碰硬的攻防战。
11月25日正是西方的感恩节,在美军士兵们嚼着香喷喷的火鸡肉,喝着热咖啡的时候,几十万中国士兵正潜伏在朝鲜北部的茫茫雪原中,磨利了刺刀,装好了弹药,用工兵锹烙好了一张张面饼,用脸盆炒熟了一盆盆黄豆。他们准备用这些美军认为当饲料都不配的食物吃出浑身力气,用美军认为扔进炼钢炉都不值的武器打出中国军队的威风。
11月25日黄昏,在清川江以北整个西线的宽大正面上,中国军队向美军和韩国军队发起了全线攻击。西线的特点是美军速度快,突出在前,而其右翼的韩国军队前进速度慢,致使兵力处于分散状态。中国军队取得战役胜利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突破韩国军队防线,然后插向美军后方,一举兜住联合国军主力。担任突破穿插的是38军和42军,以德川和宁远为突破口。
38军猛攻德川的韩军第7师,军长梁兴初以114师正面强攻,112和113师从侧后迂回,另派了一支精干的突击队,偷渡大同江,炸毁了武陵里的公路桥,切断了南逃和北援敌人的通路。112师官兵一路猛进,沿途打散阻击之敌,并不恋战。先头部队缴获了敌军补给队的上万只活鸡,许久没沾过油水的战士们咽了咽口水扔掉了,连俘虏也顾不上抓,猛冲急赶,终于在26日凌晨5时占领了德川西面的云松里,切断了韩7师的西逃退路。113师也迅猛穿插,抢渡大同江。韩军一个营前来阻击,光着屁股浑身结冰的中国士兵端着刺刀从江水中冲来,韩军以为看花了眼,结果瞬间就被击溃,几分钟内就有140人成了俘虏。113师官兵连打带跑,打散了韩军第7师的搜索连和警卫连,于26日早8时占领了遮日峰和葛洞,切断了韩7师的南逃之路。114师从正面猛攻韩军防线,很快实现了突破,打掉了韩军炮兵阵地,将韩军压缩在德川城内。26日下午15时,38军向德川发起了最后攻击,经4小时激战,韩军第7师大部被歼,38军共毙伤俘敌3100余人,其中俘虏2000余人,缴获火炮156门,汽车218辆。
在38军进攻德川的同时,吴瑞林率42军也向宁远的韩军第8师发起攻击。11月25日23时,42军125师从正面猛攻韩军阵地,中国士兵冲上宁远城外的屏障566高地,与守敌展开了眼花缭乱的白刃战。韩军不敌,败退而去,中国士兵一路追进了宁远城,双方开始了整整一夜的混战。天亮后,守卫宁远的韩8师第10团坚持不住了,向四处逃散。42军124师向宁远东南穿插,歼灭韩8师第21团一部,于午夜到达石幕里。42军126师插向孟山,把韩8师第16团打了个稀哩哗啦。至此,宁远守敌韩军第8师完全溃败,武器装备几乎全部抛弃。
德川、宁远突破后,西线联合国军的右翼已完全暴露,形成了极有利的战机。彭德怀命38军实行内层迂回,向纵深猛插,114师插向戛日岭和军隅里,113师插向三所里,112师插向价川。特别是113师,如能抢占三所里,将一举堵住美2师的南逃道路。与此同时,42军实行外层迂回,插向顺川,得手后继续插向肃川,如果成功就可将西线美军全部截住。
在西线美军正面,中国军队4个军发起了全面进攻。40军猛攻美2师,美军借助强大的火力进行顽强抵抗,中国军队一波又一波地顽强猛攻。中国军队火力薄弱,手榴弹就是重武器,每次进攻都会抛出下雨一样的手榴弹,美军士兵为此胆战心惊。40军120师359团徒涉冰冷的清川江,插向鱼龙浦,准备截断美2师的退路。美军拼命阻击,中国军队不顾伤亡奋勇登岸。双方在江边展开激战。2个排的中国士兵插向公路桥,与美2师师部宪兵队遭遇,经过激战全部壮烈牺牲。后来掩埋尸体的战友看到,几十名中国士兵的遗体满身冰甲,持枪卧地前仆,全部保持着战斗姿态。359团继续猛攻219高地,经过激烈的手榴弹战,守卫高地的美军伤亡惨重,仓皇溃退。战斗到天亮,美2师在40军的凶猛攻击下,面临全线崩溃。
美军第25师遭到了中国军队39军的攻击,双方在上龙洞高地展开了激烈地争夺战。中国军队一部穿插到上龙洞以南公路,堵住了部分美军的退路。美军以坦克冲击,中国士兵举着成捆的手榴弹和炸药包冲上来进行爆破,公路上混战成一团。战斗一直持续至深夜,美军终于支持不住了,四散奔逃而去。天亮后,中国军队继续进攻,攻占上草洞、龙头洞等地。在场战斗中,中国军队重创美25师第24团,并成功地迫使美25师24团C连148个黑人士兵成建制投降。美25师军心动摇,不断后撤。39军冲过清川江,攻进至价川以西地区。
中国军队第50军猛攻英第27旅和美24师,迫敌撤逃,于30日攻至清川江。第66军击溃韩军第1师,攻下宁边,并在宁边以东与美25师一部激战,战斗至30日,共歼敌1300多人,攻至博川以北地区。
此时,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已意识到了右翼面临的严重威胁,马上派出骑1师1个团和土耳其旅去堵住缺口。时间就是胜利,实行内层迂回的38军官兵拼命了!
38军114师猛冲向戛日岭。戛日岭位于德川以西20公里处,有一道仅10余米宽的险峻垭口,是穿插部队的必经之路。此时,沃克派出的土耳其旅已乘汽车先一步占领了垭口。入夜时,中国军队赶到,当即向敌军发起偷袭。土耳其军队作战很有一股蛮劲,军官们手持弯刀,把帽子一扔,以此为线,不许士兵们后退一步。两军在山口展开了你死我活的白刃战。激战到第二天,土耳其旅支持不住,只好后退到夏日里与美2师保持联系。114师突破戛日岭并继续向军隅里猛插。38军112师也连夜突进到戛日岭西南渔木站一带,配合114师从东面封堵美2师南逃之路。
38军113师跑疯了!全师关闭了电台,猛打猛冲,沿路击垮无数韩军溃兵,一步也不停地向三所里狂奔。有的战士跑着跑着就倒在路中间睡着了,后面的战友把他们踩醒再接着跑。中国军队连夜翻越海拔1250米的长安山,又于白天冒险扔掉伪装沿大路前进,以致于空中的美军飞机还误以为他们是退下来的韩国军队。28日早7时,113师14小时急行军145里,终于抢占三所里。此时,北边公路上已是烟尘滚滚,联合国军大部队退下来了。
三所里是一个小山村,周围是山地和江河,一条南北方向的公路穿过这里直达平壤,是北上南下的一道“闸门”。中国军队立即进入阵地,113师的指挥官发现在三所里以西还有一条公路由北向南贯通,马上派1个团抢占公路正中的小镇龙源里,而112师335团也插到了松骨峰。至此,美2师、土耳其旅、韩军第3团等部退到顺川的两条主要道路已被卡住。彭德怀下令,要像钢钉一样钉在那里!接下来,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
38军113师及112师335团占据公路两侧的高地,集中所有火力封锁公路。美军全是机械化部队,只能依靠公路行动,打不开这里,就只有死路一条。美军集中了空前猛烈的炮火轰炸中国军队阵地,美远东空军的几百架飞机也飞来轮番轰炸,美2师则一面向两侧高地进攻,一面拼命沿公路向前闯。而封锁线南面守卫顺川的美骑1师和部分英军也向北侧进攻,企图打开缺口为美2师解围。38军所部向北,向南二面阻击美军,一次又一次地打退美军的进攻,战斗打得残酷异常。在最激烈的龙源里阵地和松骨峰阵地上,美军的炮火从天上到地下犁了几遍,坦克配合步兵成百上千地集团冲锋,可6个多小时却不能前进一步。中国士兵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砸,石头砸光了就端着刺刀,举着工兵锹冲出阵地和美军展开肉搏。双方士兵刀捅枪刺,挖耳抠眼,什么都没有了就用牙齿咬,有的就抱在一起烧死在一起。美军使出了全部力气可还是攻不下阵地,当面南北之敌最近处只相距1公里,被围的美军已经可以看到北上救援的骑1师坦克上的白色星徽,可就这短短的路程却永远没有冲过去。松骨峰上的短兵相接战后更是被作家魏巍写入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选中学课本,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精神读物。而“最可爱的人”这一称谓,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
由于美军攻不下公路两侧的高地,在居高临下的火力打击下,公路上的美军人仰车翻,横尸淤道,渐显溃不成军。而正面的中国军队39军、40军、38军114师也不断压来,对联合国军进行分割围歼,整个价川地区成了一个巨大的肉搏战场。38军副军长江拥辉登上山头,眼前的情景让征战几十年的他都感到惊心动魄:“我站在高处,放眼南望,冷月寒星辉映的战地,阵阵炸雷撕裂天空,‘轰隆隆,轰隆隆’连绵不断。几十公里长的战线上,成串成串的曳光弹,照明弹,信号弹在空中交织飞舞,炮弹的尖啸,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发出的闷哑的爆炸声,在峡谷回响不息。敌我双方在公路沿线犬牙交错地激烈战斗,那是我从戎几十年,从未见过的雄伟,壮阔的场面。敌人遗弃的大炮,坦克,装甲车和各种大小汽车,绵延逶迤,一眼望不到头。到处是散落的文件、纸张、照片、炮弹、美军军旗、伪军‘八卦旗’以及其它军用物资。。。。。。”
在几番苦战之后,美2师主力历经打击,仗着兵器火力优势,付出巨大代价后终于狼狈不堪地冲过龙源里公路逃向顺川。美2师断后的残部无法冲过公路,抛弃重装备,翻山越岭向西逃至安州一带沿海公路,会合美第1军南逃。这一段公路上的遭遇,战后被美军战史称为“印地安苔刑场”。
整个第二次战役中,38军重创美2师和土耳其旅,以阵亡415人,负伤5005人的代价,毙伤俘敌1.1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239门,汽车1500余辆,歼敌总数占西线全军歼敌总数的33%。而美2师自己统计,全师伤亡在5000人以上,失去了包括46门榴弹炮在内的几乎所有重装备,单兵装备则损失了40%。战报呈递志司,彭德怀大喜,当即去电嘉奖,亲笔疾书“38军万岁”!”梁兴初和他的部队终于一战成名,奠定了中国陆军中的老大地位。
非常遗憾的是,外层迂回的42军穿插部队在新仓里遭到了美骑1师的阻击,指挥员临阵犹豫,攻击决心不坚决,没能按时攻占顺川,以致美军一部及时西撤。后又未向肃川坚决攻击前进,使西线美军抢先夺路而逃。
整个西线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韩军第7师和第8师大部,土耳其旅和韩6师一部,重创美军骑1师、美2师和美25师,共计歼敌2.3万余人,缴获与击毁各种火炮500余门,坦克100余辆,汽车2000余辆,各种枪支5000余支。中国军队自身战斗减员1.1万余人。
旋转水星 发表于 2010-10-10 23:19

是为了不让老美的刀顶到你的下巴底下,明白了?不恶心了?
旋转水星 发表于 2010-10-10 23:50

嗯,一帮精神上的美国干儿无视美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无视美军炸弹扔到中国领土,无视美国一再撕毁自己的宣言,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却大叫抗美援朝不是为了保家卫国,
这帮无耻的美国干儿不是因为无知导致无耻--因为如果相同的事发生在苏联身上他们肯定会叫骂得比谁都欢--只是因为他们已经精神上成为了老美的干儿子或干狗子,所以自食其粪而觉味美,你说是不是啊?;P;P;P
金城战役,志愿军还有20辆坦克参战

真是感叹,当年志愿军穷疯了,有20辆坦克参战,就牛得不行了
右倾翻案风越刮越烈,不说2句TG的坏话似乎就不文明了就老土了似的。
麦克阿瑟给打得心胆俱裂,草木皆兵,大家不要忘了国军的功劳,就因麦克阿瑟对国军太了解了将志愿军当成国军,这样国军就帮志愿军完成了完美的战略欺骗.可以想像,本来是想去打绵羊,谁知绵羊变成老虎,是人都会吓破胆的.美军的溃退是可以理解的.
喔,按照果粉的逻辑,原话奉还。
“几十万英勇的远征军军战士的鲜血是为了大批美援,是为了执政党?

真够恶心的!”
忘记顶楼主了,好贴要顶顶!!!!!!!!!!!!!!!!!!
在6。25后的韩军大溃退中,白善烨率韩1师多次击退了朝鲜人民军的进攻,逐渐打出了威名。联合国军北进反攻时,美军还在为如何渡过大同江犯难时,白善烨已经率军过江攻入了平壤,因而受到联合国军总部的器重。第三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白善烨的部队都顶住了当面志愿军的进攻,为联合国军稳定防线起到了重要作用。此人岂可小视?
如今白善烨已90高龄,成为韩国军界的“活化石”。2009年,被韩国国防部推举为“名誉元帅”。


楼上、楼下注意讨论纪律。注意讨论语言。请尊重作者劳动成果,不要再歪楼谈及其它。

楼上、楼下注意讨论纪律。注意讨论语言。请尊重作者劳动成果,不要再歪楼谈及其它。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尊严是打出来的...
楼主辛苦了,从您文中来看,志愿军即使与南韩军交手也打得较为艰难,从军队素质来看南韩军应该差了不是一两个档次,是否美军火力支援够给力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