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为证:日本为何是中国最大的敌人!!!!!!!!!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48:34
这个观点绝非是因为最近中日钓鱼岛冲突才有的,而是本人很早就有了。
   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的教科书上就开始大讲中日一衣带水,历史上友好交流。于是我们一直沉醉在所谓“中日友好”的官方宣传之中。昔日唐太宗在谈及隋朝灭亡之时,曾经深有感触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还原”中日友好“的历史真相,对于中国人民正确的认识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已是刻不容缓了。
    历史上所谓的“中日友好”是怎么得来的,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根本没有相关的论述。那么历史的真相又是如何呢?让我们重新审视所谓“中日友好”的历史,来揭开事实真相。
    “中日友好”的典范首推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的友好关系,但这个“友好关系”是怎么得来的呢?历史告诉我们,唐朝时期的“中日友好”是通过战争得来的。公元663年,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日本天皇元智二年,日本妄图通过军事力量染指朝鲜半岛,被唐军大破百济及日本援军于白村江口, 战争以中国完胜、日本惨败告终。日本势力迅速收缩回了国内,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军事报复,转而加强沿海防务。白村江口之战的惨败,使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与中国抗衡,于是此后的几百年间,他们一直与中国修好,并派遣十几批“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政治、经济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而其国内了经历了天皇集权、摄关统治(由权臣担任摄政、关白,实际掌权)、院政(由天皇让位于子弟,自己称“上皇”、“法皇”,实际仍行使政治权利)、战国大名纷争等时期,中日的和平一直延续九百余年,其间虽有蒙古入侵,但和平基本上被维持。而这才是日本队唐王朝尊敬有加的根本原因。
     中国万历二十年,日本文禄元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战国时代大名纷争的日本后,自感实力强大,迫不及待地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早在战国纷争阶段,他奉命征伐时,就说过“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1585年时说:“如今为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晋升,邻国在握,财富充裕,已无他求。唯望自己的名声和权势遗留后世。待日本诸事稳定后,将让日本于兄弟,自己为征服朝鲜和中华,决意渡海”。1587年他在给爱妾浅野氏的信中说:“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明)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1590年他致信朝鲜国王,要求借道进攻中国,遭拒绝后,他于1591年把关白职位让给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阁”,在松浦郡建造名护屋城,作为作战大本营。1592年4月,出兵朝鲜,丰臣秀吉宣称官次战争不是对朝鲜而是对明朝,朝鲜只是路过,这从5月18日发布的迁都北京准备令里也有体现,该命令中只公布了中国和日本的官职,对朝鲜未做安排。丰臣秀吉认为两年内就可以迁都北京,自己将定居宁波,然后主持对印度的征服。出兵朝鲜后,丰臣秀吉坐镇名护屋为统帅,宇喜多秀家担任前线总指挥,黑田长政、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兵分三路进击,并迅速攻占朝鲜京城和大片国土,但由于其海战能力弱,被朝鲜将领李舜臣通过两次海战,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致使日本陆军的北进受到牵制。明朝政府派遣的援军李如松部近5万人与朝鲜军队配合,相继收复失地,日军退缩,丰臣秀吉提出议和,第一次战争暂告结束。  
    由于丰臣秀吉无法满足于当时明朝中国在华夷体系内预留给日本的地位,此后两年多的明日和谈最终失败。1597年1月,日军再次进攻,黑田长政在稷山被明朝军队击败,海军也被李舜臣在鸣梁海面重创,明朝援军继续入朝,进击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部队。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忧郁而死,日本撤军,到12月全部撤出朝鲜,第二次侵朝彻底失败。另一位日本封建领主德川家康也了取代丰臣秀吉的势力,建立统一的日本户幕府。这次侵略战争的失败,使日本又意识到与中国作战的时机不成熟,于是江户幕府马上又采取对中国表面上睦邻友好的政策,直到明治维新后。
    至于后来的中日甲午海战就不用我细说,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纵观所谓“中日友好”的历史,中国在中日关系上能战方能言和,这已被历史反复证明,而且既将重新证明且颠覆不破的真理。中国未来的任务就是全面超越日本,实现东亚一体化,让日本成为体系内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体系之外,从而解除日本对体系内的国家形成长期的威胁。如果不能将日本纳入东亚一体化,那么用军事手段彻底根除日本的威胁也许会是中国最好的选择。这个观点绝非是因为最近中日钓鱼岛冲突才有的,而是本人很早就有了。
   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的教科书上就开始大讲中日一衣带水,历史上友好交流。于是我们一直沉醉在所谓“中日友好”的官方宣传之中。昔日唐太宗在谈及隋朝灭亡之时,曾经深有感触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还原”中日友好“的历史真相,对于中国人民正确的认识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已是刻不容缓了。
    历史上所谓的“中日友好”是怎么得来的,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根本没有相关的论述。那么历史的真相又是如何呢?让我们重新审视所谓“中日友好”的历史,来揭开事实真相。
    “中日友好”的典范首推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的友好关系,但这个“友好关系”是怎么得来的呢?历史告诉我们,唐朝时期的“中日友好”是通过战争得来的。公元663年,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日本天皇元智二年,日本妄图通过军事力量染指朝鲜半岛,被唐军大破百济及日本援军于白村江口, 战争以中国完胜、日本惨败告终。日本势力迅速收缩回了国内,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军事报复,转而加强沿海防务。白村江口之战的惨败,使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与中国抗衡,于是此后的几百年间,他们一直与中国修好,并派遣十几批“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政治、经济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而其国内了经历了天皇集权、摄关统治(由权臣担任摄政、关白,实际掌权)、院政(由天皇让位于子弟,自己称“上皇”、“法皇”,实际仍行使政治权利)、战国大名纷争等时期,中日的和平一直延续九百余年,其间虽有蒙古入侵,但和平基本上被维持。而这才是日本队唐王朝尊敬有加的根本原因。
     中国万历二十年,日本文禄元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战国时代大名纷争的日本后,自感实力强大,迫不及待地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早在战国纷争阶段,他奉命征伐时,就说过“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1585年时说:“如今为已征服全日本,地位晋升,邻国在握,财富充裕,已无他求。唯望自己的名声和权势遗留后世。待日本诸事稳定后,将让日本于兄弟,自己为征服朝鲜和中华,决意渡海”。1587年他在给爱妾浅野氏的信中说:“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明)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1590年他致信朝鲜国王,要求借道进攻中国,遭拒绝后,他于1591年把关白职位让给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阁”,在松浦郡建造名护屋城,作为作战大本营。1592年4月,出兵朝鲜,丰臣秀吉宣称官次战争不是对朝鲜而是对明朝,朝鲜只是路过,这从5月18日发布的迁都北京准备令里也有体现,该命令中只公布了中国和日本的官职,对朝鲜未做安排。丰臣秀吉认为两年内就可以迁都北京,自己将定居宁波,然后主持对印度的征服。出兵朝鲜后,丰臣秀吉坐镇名护屋为统帅,宇喜多秀家担任前线总指挥,黑田长政、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兵分三路进击,并迅速攻占朝鲜京城和大片国土,但由于其海战能力弱,被朝鲜将领李舜臣通过两次海战,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致使日本陆军的北进受到牵制。明朝政府派遣的援军李如松部近5万人与朝鲜军队配合,相继收复失地,日军退缩,丰臣秀吉提出议和,第一次战争暂告结束。  
    由于丰臣秀吉无法满足于当时明朝中国在华夷体系内预留给日本的地位,此后两年多的明日和谈最终失败。1597年1月,日军再次进攻,黑田长政在稷山被明朝军队击败,海军也被李舜臣在鸣梁海面重创,明朝援军继续入朝,进击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部队。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忧郁而死,日本撤军,到12月全部撤出朝鲜,第二次侵朝彻底失败。另一位日本封建领主德川家康也了取代丰臣秀吉的势力,建立统一的日本户幕府。这次侵略战争的失败,使日本又意识到与中国作战的时机不成熟,于是江户幕府马上又采取对中国表面上睦邻友好的政策,直到明治维新后。
    至于后来的中日甲午海战就不用我细说,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纵观所谓“中日友好”的历史,中国在中日关系上能战方能言和,这已被历史反复证明,而且既将重新证明且颠覆不破的真理。中国未来的任务就是全面超越日本,实现东亚一体化,让日本成为体系内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体系之外,从而解除日本对体系内的国家形成长期的威胁。如果不能将日本纳入东亚一体化,那么用军事手段彻底根除日本的威胁也许会是中国最好的选择。
家产小,心怪大,只好打别人的注意
11区的资源匮乏注定了其强盗的本性
看历史也不能用僵化的眼光看,古典时代中日之间的国家规模就决定日本并不是中国外部的主要矛盾。明的最大敌人一开始是鞑子,后来是后金。万历援朝那仗顶多是插曲

不错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日本一跃成为中国外部的主要矛盾,但你要看清楚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日本成功转型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而满清仍然是一个政治经济落后的农业帝国,由于地缘因素的隔绝和其他多方面因素中国没有赶上工业革命这班车,日本赶上了,这才创造出日本打赢中国的条件

如今全球化已经打破地缘隔绝,TG已经走向工业化并继续工业化,日本在二战雅尔塔体系被美国废掉,日本是一个对外部资源和市场依赖很大的国家,而自己的国土狭小且人口城市集中,日本不可能再打赢一次同中国的全面战争

中国最大的敌人是美国,这个国家赢得冷战胜利后获得世界霸权,政治经济文化同其他国家的差距不用我一一多说,美国是这个地球上唯一有能力和有意愿掐断中国上升通道的国家,如果连自己最大的敌人都认不清楚那就太可悲了


回复 4# 风♂心灵の息


    私下有不同意见。
   从某种意义而言,发生在明朝期间的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朝鲜作为唯一的战场,蒙受了毁灭性灾难——损失了2/3的耕地和5/6的人口,尤其是流失了许多工匠与技术人员,这些人为日本所用,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朝鲜是战争最大的输家;中国原本因为张居正改革出现了难得一见的起色,但是积攒起来的这点家底很快在战争中消耗殆尽,诱发了新的财政危机,并加剧了国内矛盾,最终断送了政治命运。至于日本,与数百年后的美国人一样,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手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无论是财力物力还是人力,损失都很惨重,丰臣政权也因为战败而迅速垮台。不过,德川家后来居上,却实现了一个和平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对于日本民族而言,也可算是因祸得福。战争最大的赢家,私下看来,恐怕倒是从未参战的建州女真——战争削弱了中国和朝鲜,客观上为它赢得了生存空间与时间——就在这段时间内,努尔哈赤吞并了许多部落,进一步扩大实力,为日后的统一女真以及反明战争积累了资本。
   所以从历史来看,正是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并想借朝鲜进攻中国才是明朝迅速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现在来看,只要有国家跟中国关系不好,必然有日本前去勾搭。并在中国与亚洲邻国的关系中,处处挑拨或以中国为竞争对手。

美国虽然现在确实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阻碍,但不能不说的是,美国也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助力。虽然美国在中国周边有众多军事基地,对中国构成军事威胁。但从另外一面来说,美国在日驻军也遏制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发展,并使亚洲地区有一个相对平稳的周边环境。况且,美国仅靠军事力量是难以遏制中国的发展,反而成为自身经济发展的障碍。从未来发展来看,美国国力衰退是必然的,再等几年这世界谁是老大还不一定呢。

回复 4# 风♂心灵の息


    私下有不同意见。
   从某种意义而言,发生在明朝期间的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朝鲜作为唯一的战场,蒙受了毁灭性灾难——损失了2/3的耕地和5/6的人口,尤其是流失了许多工匠与技术人员,这些人为日本所用,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朝鲜是战争最大的输家;中国原本因为张居正改革出现了难得一见的起色,但是积攒起来的这点家底很快在战争中消耗殆尽,诱发了新的财政危机,并加剧了国内矛盾,最终断送了政治命运。至于日本,与数百年后的美国人一样,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手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无论是财力物力还是人力,损失都很惨重,丰臣政权也因为战败而迅速垮台。不过,德川家后来居上,却实现了一个和平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对于日本民族而言,也可算是因祸得福。战争最大的赢家,私下看来,恐怕倒是从未参战的建州女真——战争削弱了中国和朝鲜,客观上为它赢得了生存空间与时间——就在这段时间内,努尔哈赤吞并了许多部落,进一步扩大实力,为日后的统一女真以及反明战争积累了资本。
   所以从历史来看,正是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并想借朝鲜进攻中国才是明朝迅速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现在来看,只要有国家跟中国关系不好,必然有日本前去勾搭。并在中国与亚洲邻国的关系中,处处挑拨或以中国为竞争对手。

美国虽然现在确实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阻碍,但不能不说的是,美国也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助力。虽然美国在中国周边有众多军事基地,对中国构成军事威胁。但从另外一面来说,美国在日驻军也遏制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发展,并使亚洲地区有一个相对平稳的周边环境。况且,美国仅靠军事力量是难以遏制中国的发展,反而成为自身经济发展的障碍。从未来发展来看,美国国力衰退是必然的,再等几年这世界谁是老大还不一定呢。
小日本从来都不是中国的最大敌人,不管是什么时候,他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决定的。
中国最大的敌人就是美国,如果没有美国,中国所有的边界问题迎刃而解。
美国是个理智的敌人,而日本是个没有理智的敌人,没准就做个什么出人意料的举动出来.
ncxgj 发表于 2010-9-18 22:59


万历援朝战争打了700W两左右,并不足以动摇明廷的根基,而且万历朝有三大征,援朝战争并不是唯一的征伐,万历朝时候土地兼并和封赠无度才是其导致财政危机的根本原因,国库不够就派太监大肆搜刮,倒行逆施竭泽而渔。即使没有援朝战争也挡不住这个王朝的江河日下。
中国与日本的新仇旧恨被他人别有用心的吹捧和无脑愤青的盲目宣张,而背后操控者的恶毒阴谋却被选择性地无视,可悲。
ncxgj 发表于 2010-9-18 22:59


我只看到二战后由于对抗苏联的需要,美国扶植日本才使得日本迅速从战后恢复,日本能有今天的经济成就那是美国的背后推手,且美国是破坏亚洲稳定的主因,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美国打的,97年金融风暴也少不了美国的影子,中日钓鱼岛争端也是美国一手策划出来,阻碍中国同意两岸的幕后势力仍然是美国,银河号事件、撞机事件、在中国周边的军事演习、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等等例子举不完的

是的美国已经过了巅峰,但在可预见未来美国会是中国复兴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大河剧独眼龙政宗总集篇里提到日本和明国的战争,称这是日本历史上三次最愚蠢的战争之一。日本有很深的大陆情节不假,但因此觉得日本的每次战争都是延续性的就太僵化了。历史有历史时期的特定因素在里面,猴子秀吉当时刚刚“统一”日本,信心膨胀所以才会做出入侵大明的愚蠢决定。而中国最大的敌人,日本配不上,谁也配不上,中国最大的敌人一直都是自己。我们有着6000年的历史,每个阶段都会有那么1,2强大的敌人,但最后能瓦解帝国的,都是自己。

大河剧独眼龙政宗总集篇里提到日本和明国的战争,称这是日本历史上三次最愚蠢的战争之一。日本有很深的大陆情节不假,但因此觉得日本的每次战争都是延续性的就太僵化了。历史有历史时期的特定因素在里面,猴子秀吉当时刚刚“统一”日本,信心膨胀所以才会做出入侵大明的愚蠢决定。而中国最大的敌人,日本配不上,谁也配不上,中国最大的敌人一直都是自己。我们有着6000年的历史,每个阶段都会有那么1,2强大的敌人,但最后能瓦解帝国的,都是自己。
零zero 发表于 2010-9-19 00:07


    呵呵!!!非常赞同这一观点,真正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每次王朝的覆灭主因都是自己。
风♂心灵の息 发表于 2010-9-18 23:56


    不错,个人觉得MD才是中国最重要,也是最难处理的一个假想敌,日本是目前可能直接碰撞的角色,今年中国周边的问题貌似和MD都脱不开关系!
        但MD已过巅峰期的观点如何得来?
一个岛国嘛,自身的能源只有从外部环境中拿了,日本的尚武精神可不是没有历史原因的,他与中国比,一个是防御性的一个是进攻性的,历史上的瞄述日本的文章可不什么关于小日本有多么和谐的文章。这是一个民族性格想改也改不了。为什么成吉思汗能把版图扩那么大还不是因为他不 是太“和谐”。我们的大多数人整天想的是别人来了我们怎么防,小日本成天想的可是怎么进攻别人,这就中日关系!
现阶段保钓的最好策略不是反日,而恰恰是中日友好。
尤其是以我海空军的实力和如狼似虎的海自空自逼拼,只能是以卵击石。怕是要重演大东沟海战的悲剧。
多次战争,日本都没有受到根本的伤害,这才是日本一直对扩张念念不忘的原因.当年的德国,土地受到美苏的蹂躏,而日本除了两个城市受到毁灭,其他的也仅仅受到轰炸.
日本当年在大陆的士兵基本上都撤回了本土,也没有受到应有的审判.
对日本的惩罚还是太轻了.否则他就会像德国一样,起码也得老实100年.
{:wuyu:}总有一天灭了他,但是现在要慢慢下棋啊{:jian:}我发现下棋言论可以解决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
。。。泥盘现在只是MD的一条狗而已。。。鸠山才放点口风要搞东亚共同体,就被换下去了。。。天安舰、 钓鱼岛都明显是MD的棋子~把日本作为最大敌人而看不清背后的形势,TG永远被MD耍着玩。。。

现在有些人反对“大棋论”走到另一个极端去了。国际形势算然瞬息万变不好预测,但是你要是缺乏最基本长远规划和判断能力,绝对会输得当底裤。蜀汉虽然最后灭亡了,要没有诸葛亮隆中对的大棋,恐怕刘备连个根据地都建不起来。
其实以未来的历史观来看,日本应该是中国最大的机会所在,仇恨会蒙蔽你的眼睛。
外患终可除 内忧却从未断 兴衰沉浮中 内耗当首冲
因为我们跟日本大打了很多仗,觉得还是和平好,所以说要中日友好
当年军训时教官就说JP是我们永远的敌人
怎么说呢,其实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日本的地理位置——也就是岛链——决定了它是海权与陆权斗争的最前线……
斗争双方都希望将岛链纳入自己的体系,成为前沿,赢得宝贵的纵深。不过对于岛链自身而言,其实罢,不管跟了哪一边,抑或是中立,其实后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作为战场被双方轰至渣……
所以日本的态度其实取决于哪一方实力更强……而已
谢谢楼主,支持楼主。长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