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接触过的某产业机械设备,感觉到各国产品的差距是....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43:10


以前做过几年与针织设备有关的业务,因国内针织品行业从90年代开始得以迅速的发展,其国内生产链规模与企业厂商的质与量以惊人的速度膨胀,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国各厂商设备行业商家在国内市场大力推广与展开激烈竞争了。

当时做为一刚入门的菜鸟,本人有幸接触过几个不同水平层次的机械设备,做销售业务同时也学过几天操作与试机维修,在此想简单粗略地概括下本菜自己感受到的以及同行之间也得到认可的各层次产品之间的比较,内容有不实之处欲求有高人的指点;

先大概区分一下,针织设备也分很多种,当时接触过的只有带针筒的纬编圆机类型,其它横机或经编机俺是不太了解的。

针织圆机分大中小三种,大的织布,中的织内衣,小的织袜类,每个分类又按各针数不同,分出多种针距规格,从几千针到最少几十针,按产品的要求细分具体针数与针距。

另外按机械构造来区分,有手动机械式(最老的一种)、半电脑式(编织过程靠链条来控制,提花功能用电脑)、全电脑式(编织动作与提花动作以及机械各运作都用电脑程序控制)这样三种。

按各国的产品来区分下,大概是如此的状况;

1. 意大利产:
不管是大中小类,基本上都是针织机械业的老泰斗,而且各家企业的经营规模与技术阵容也非常庞大,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也相当高,高端产品基本上都是意大利产为主。做为有实力厂家投资高端产品的购买设备之首选,意大利设备本身具有机械材质优良、控制系统功能强大、生产效率高与产品质量优秀等最基本的优点,而且全国已经拥有相当大规模的用户群与技术人才团队,其设备厂商的营销战略与服务渠道也非常完善,普遍等到客户的认可。

到目前为止,在最细针数规格上,也只有意大利几个龙头厂家的设备独占鳌头,其它国家还没法追赶过来。对于产品要求不高或者经济实力不强的小型企业来说,购买二手意大利设备也是很好的选择,不过这个基本上局限于细针规格的产品上,因为做粗针规格的设备国产也已经能够达到要求了。

唯一缺点就是价格昂贵,这是自然的现象,不过比早年相比价格已经下降了许多,目前还是不少厂家愿意选择意大利产品,因为也没有其它国家的设备可以与之竞争了,也只有意大利主要三家在互相竞争。

2. 日本产:
做中针与粗针规格上也绝对是一流,不过在最细针方面市场占有率不及意大利产品,但是大圆机全电脑式在国内受到相当高的好评,上百万的设备一下子投资几百台的企业已经不是新鲜事情了。

日本产品的首先第一特点就是钢材耐用,本人曾经在某一NIKE指定厂家看到车间里还有一百台老式机械在运转,一问才知道那些是已经有五十年历史的老古董,目前还在刷刷地印出钱币,当时俺彻底地被震撼掉了。相比之下同样类型的国产设备,能用个十来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事情了。

缺点也一样是价格高,但是自从国内竞争激烈之后价格也下降了许多,另有一点是服务上有些不太方便,这与其用户群规模也有关系。

3. 韩国产:
基本上是从早期几十年前模仿日本机械开始发展起来的,曾经也达到过相当不错的程度,90年代初开始国内的小型机市场可以说是韩国产品的最高热门期,后来有不少厂家没得到后继的发展而被淘汰掉,剩下的基本上都转移到中国来生产了,最大的问题是韩国本国内缺乏能满足需求的技术人才与从事人员,产品的更新换代比较缓慢迟钝,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厂家经营者的战略思想与竞争实力有限,自身独有的技术含量过低,于是后来就慢慢地被中国各民营厂商给排挤掉,目前也只有少数稍有实力的厂商在拼斗当中,其中有个别大圆机品牌的竞争实力比较好,几家中小机前景不太乐观。

4. 中国台湾产:
也有相当部分日本机械的影子,而后来从全电脑式开始慢慢向意大利技术靠拢,目前整体性能已经达到相当好的水平,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高,当初进口小粗针机市场是韩国机与台湾机二虎相争的局面。与韩国各家厂商相比,台湾厂商财力雄厚,技术力量也稍有优势,最大的长处就是能更好地与大陆市场进行接近与达成融洽。台湾产的大圆机也是各集中产业区的热门选择,几乎是到了一扫天下的程度。价格与韩国产相当水平,服务上也比较完善,唯一难处就是来自与日益强大的大陆产品展开竞争的压力。

5. 中国大陆产:
早期发展最晚、整体水平也是最低,但是近年来各民营厂商的踊跃出现,大肆地扭转了市场局面,导致处于中端位置的韩国与台湾产品承受巨大的压力。不过目前来说,虽然大陆产的机械自从完全单纯模仿进口设备的阶段到现在自主开发已有十来年历史,但是技术经验的积累和材料与系统水平的低下,造成目前各厂商生产产品中核心部件还是要依靠进口产品,比如针类、筒和电脑控制系统,目前国产还不能达到进口件的水平,整体性能上存在着不少差距。

现在国产设备的主要攻略市场是中低端产品,对于高端领域目前还只能是望之兴叹。不过也不能否认,近十来年大陆民营产业的发展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想起90年代有几家国营纺机厂购买了几台韩国半电脑机械来做拆机绘图逆向设计,结果过了长长五年也没弄出来个什么东西,后来就不了了之了。相比下浙江一代的民营厂商仅靠三两年的时间就仿制出了全电脑式的设备,经过一段考验期之后在江浙一代庞大的用户当中大受欢迎,目前已经完全掌握了国内中低端产品市场的最高份额,对海外市场也已经开始做出口,说明国人的经营能力是不可小视的。

胡乱讲了这么多,最后想用一句话来概括下;

意大利机械买来之后直接穿线插电开机,就可以生产产品,日本机也差不多,而韩国台湾机要一台一台调试,需要花费些时间。大陆产的机械,需要专业人员花费庞大的精力来一一进行调试运转,甚至部分零件要拆出来重新加工。

俺想,这一点已经足够能说明差距了吧。

以前做过几年与针织设备有关的业务,因国内针织品行业从90年代开始得以迅速的发展,其国内生产链规模与企业厂商的质与量以惊人的速度膨胀,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国各厂商设备行业商家在国内市场大力推广与展开激烈竞争了。

当时做为一刚入门的菜鸟,本人有幸接触过几个不同水平层次的机械设备,做销售业务同时也学过几天操作与试机维修,在此想简单粗略地概括下本菜自己感受到的以及同行之间也得到认可的各层次产品之间的比较,内容有不实之处欲求有高人的指点;

先大概区分一下,针织设备也分很多种,当时接触过的只有带针筒的纬编圆机类型,其它横机或经编机俺是不太了解的。

针织圆机分大中小三种,大的织布,中的织内衣,小的织袜类,每个分类又按各针数不同,分出多种针距规格,从几千针到最少几十针,按产品的要求细分具体针数与针距。

另外按机械构造来区分,有手动机械式(最老的一种)、半电脑式(编织过程靠链条来控制,提花功能用电脑)、全电脑式(编织动作与提花动作以及机械各运作都用电脑程序控制)这样三种。

按各国的产品来区分下,大概是如此的状况;

1. 意大利产:
不管是大中小类,基本上都是针织机械业的老泰斗,而且各家企业的经营规模与技术阵容也非常庞大,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也相当高,高端产品基本上都是意大利产为主。做为有实力厂家投资高端产品的购买设备之首选,意大利设备本身具有机械材质优良、控制系统功能强大、生产效率高与产品质量优秀等最基本的优点,而且全国已经拥有相当大规模的用户群与技术人才团队,其设备厂商的营销战略与服务渠道也非常完善,普遍等到客户的认可。

到目前为止,在最细针数规格上,也只有意大利几个龙头厂家的设备独占鳌头,其它国家还没法追赶过来。对于产品要求不高或者经济实力不强的小型企业来说,购买二手意大利设备也是很好的选择,不过这个基本上局限于细针规格的产品上,因为做粗针规格的设备国产也已经能够达到要求了。

唯一缺点就是价格昂贵,这是自然的现象,不过比早年相比价格已经下降了许多,目前还是不少厂家愿意选择意大利产品,因为也没有其它国家的设备可以与之竞争了,也只有意大利主要三家在互相竞争。

2. 日本产:
做中针与粗针规格上也绝对是一流,不过在最细针方面市场占有率不及意大利产品,但是大圆机全电脑式在国内受到相当高的好评,上百万的设备一下子投资几百台的企业已经不是新鲜事情了。

日本产品的首先第一特点就是钢材耐用,本人曾经在某一NIKE指定厂家看到车间里还有一百台老式机械在运转,一问才知道那些是已经有五十年历史的老古董,目前还在刷刷地印出钱币,当时俺彻底地被震撼掉了。相比之下同样类型的国产设备,能用个十来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事情了。

缺点也一样是价格高,但是自从国内竞争激烈之后价格也下降了许多,另有一点是服务上有些不太方便,这与其用户群规模也有关系。

3. 韩国产:
基本上是从早期几十年前模仿日本机械开始发展起来的,曾经也达到过相当不错的程度,90年代初开始国内的小型机市场可以说是韩国产品的最高热门期,后来有不少厂家没得到后继的发展而被淘汰掉,剩下的基本上都转移到中国来生产了,最大的问题是韩国本国内缺乏能满足需求的技术人才与从事人员,产品的更新换代比较缓慢迟钝,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厂家经营者的战略思想与竞争实力有限,自身独有的技术含量过低,于是后来就慢慢地被中国各民营厂商给排挤掉,目前也只有少数稍有实力的厂商在拼斗当中,其中有个别大圆机品牌的竞争实力比较好,几家中小机前景不太乐观。

4. 中国台湾产:
也有相当部分日本机械的影子,而后来从全电脑式开始慢慢向意大利技术靠拢,目前整体性能已经达到相当好的水平,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高,当初进口小粗针机市场是韩国机与台湾机二虎相争的局面。与韩国各家厂商相比,台湾厂商财力雄厚,技术力量也稍有优势,最大的长处就是能更好地与大陆市场进行接近与达成融洽。台湾产的大圆机也是各集中产业区的热门选择,几乎是到了一扫天下的程度。价格与韩国产相当水平,服务上也比较完善,唯一难处就是来自与日益强大的大陆产品展开竞争的压力。

5. 中国大陆产:
早期发展最晚、整体水平也是最低,但是近年来各民营厂商的踊跃出现,大肆地扭转了市场局面,导致处于中端位置的韩国与台湾产品承受巨大的压力。不过目前来说,虽然大陆产的机械自从完全单纯模仿进口设备的阶段到现在自主开发已有十来年历史,但是技术经验的积累和材料与系统水平的低下,造成目前各厂商生产产品中核心部件还是要依靠进口产品,比如针类、筒和电脑控制系统,目前国产还不能达到进口件的水平,整体性能上存在着不少差距。

现在国产设备的主要攻略市场是中低端产品,对于高端领域目前还只能是望之兴叹。不过也不能否认,近十来年大陆民营产业的发展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想起90年代有几家国营纺机厂购买了几台韩国半电脑机械来做拆机绘图逆向设计,结果过了长长五年也没弄出来个什么东西,后来就不了了之了。相比下浙江一代的民营厂商仅靠三两年的时间就仿制出了全电脑式的设备,经过一段考验期之后在江浙一代庞大的用户当中大受欢迎,目前已经完全掌握了国内中低端产品市场的最高份额,对海外市场也已经开始做出口,说明国人的经营能力是不可小视的。

胡乱讲了这么多,最后想用一句话来概括下;

意大利机械买来之后直接穿线插电开机,就可以生产产品,日本机也差不多,而韩国台湾机要一台一台调试,需要花费些时间。大陆产的机械,需要专业人员花费庞大的精力来一一进行调试运转,甚至部分零件要拆出来重新加工。

俺想,这一点已经足够能说明差距了吧。
俺以前是缝纫机行业的,产品的阵列和楼主说得差不多,最好的是德国、意大利,其次是日本,再次是韩国和台湾,次得不能再次是中国大陆!其实,很正常!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里,我们的方方面面肯定还是处于追随阶段吧!不能因为目前的差距,而丧失斗志;也不能因为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
跟国内机床一样
不管是数控加工中心,车铣镗磨等等
一流当属德国,瑞士产
二流当属日本产
三流当属台湾产
四流就是中国产
中国机床无不模仿,模仿国际同行,模仿国内同行
精度差,可靠性低,使用寿命低,大修期短
但是优点是便宜,和维修方便便捷便宜
而且衍生到各行各业的机器方面基本都如此
比如印刷,印花,注塑等等
我所看到的基本都莫不如此
创新,我觉得是今后中国制造最需要的
但是口头上的创新没有意思
必须是发自骨子里的创新
今天 超大很多帖子都是科研创新嘛  

这东西 - - 至今没戏
质量管理,工业管理,流程管理。。。。。。

表说卖给老外,国产的质量其实大家清楚。

棒子和WW货其实真的不怎样,但是也能卖的不错只能说明国货更差。
这个带有普遍意义,对于绝大多数行业是这样的。欧美日科技水平比韩台要高一个档次
风之洲 发表于 2010-8-21 16:14


    准确的说,欧美一流,日本2流,棒子弯弯三流,我们不入流
价格也是问题,管理根本拼不过人家,要想降低成本除了压人工就只有降材质,减尺寸了。
复印机都是日本的,复印店的人宁愿认日文也不用国产的,,,,当然可能有使用频率有关
纺织机械90年代都垮了..

这几年还不错.
慢慢追。只要低端站住了脚,就有了网上发展的潜力。谁都是先做低端。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万代出的圣斗士星矢的拼装玩具不,我记得当时祖国版的价格是15块,现在还有新生产出来的,价格是8-10块。但是新D的质量和老D的质量已经堪比盗版和正版的区别,难道是现在的加工精度和材料还不如10多年前?显然不光光是技术上的原因。
欧洲设备可怕之处就是,所有零部件与系统本身就已经很早开始标准化设计与制造了,所以只要按照图纸来正确安装的话,直接就可以开始运转。这一点看起来很容易,其实没有个几十年的刻苦钻石与开发研究技术经验积累是做不到的,目前也就是欧洲和日本设备能做到这一点。
不光是机械,再说我接触的电子行业,核心器件,如高功率砷化镓微波场效应管,PIN管管芯等,国内没有可用的,甚至小到微波电容,基本都用ATC或者村田的,国内生产不出
当然,特定行业中的美国技术也是绝对一流,只是在大众产品领域上能碰到的不太多,可能是。
当年经常带韩国技师到客户工厂车间安装调试,这技师看到客户另一车间里的意大利设备之后,就感叹说:“这个才叫机器,哪像咱们这样一天到晚要人弄来弄去。。。。”
最早卖的意大利与日本设备整整是韩国台湾设备的两倍以上价格,照样很多厂家排队购买。。。
chchc 发表于 2010-8-21 15:19

中低端都被中国占了。高端正在进展中。啥叫不入流。
欧洲设备可怕之处就是,所有零部件与系统本身就已经很早开始标准化设计与制造了,所以只要按照图纸来正确安装的话,直接就可以开始运转。这一点看起来很容易,其实没有个几十年的刻苦钻石与开发研究技术经验积累是做不到的,目前也就是欧洲和日本设备能做到这一点。


--------------------------

标准化,本身没啥希奇.

TG的标准化老毛时代还可以.反正是一个图纸全国用.

纺织机械,应该讲没有太大的科技含量.
现在国内高端织布机不是瑞士的就是日本的。
哎,越往高端走就越惆怅。但是,不经历一阵子惆怅是永远不会成为发达国家的
回复 20# 潇声客
哪有什么中端,完全就是低端
无论是论产品品质和价格,国内都只能说是低端
600吨注塑机,台湾产和中国产价格相差在哪了
别说日本产了
压铸机,别说德国日本了,就是韩国和台湾的价格相比国内
也是大大的
而且大吨位的国内还没有
chchc 发表于 2010-8-21 19:05

证据在哪?
比能光有张嘴。谁的嘴我也不信。
好不好的机械,使用下来就见分晓了
这边有家具厂(震旦代工厂)用的自动下料的自动锯床
全是进口的,价格贵点,但是质量好,不会停工,精度也高
这样加工出来的产品一致性好,报废品少,而且产品使用周期长
综合起来,只要先期能拿的出大投资,长时间比国产机械更合算
震旦家具厂在那里啊。
这有个数控机床专题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0-05/28/c_13321240.htm
国产金属加工机床产值市场占有率由上年的61%提高到70%,其中国产数控机床由51.6%提高到62%,

张相木称,“十二五”规划很明确,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和掌握一批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和标准,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化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在装备制造业,重大成套装备和高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自主化率达到80%,基础配套能力,关键零部件、金属件自主化率也要达到80%。


2010年上半年机床工具市场统计数据
http://news.machine365.com/content/2010/0810/259553.html

2009年机床工具进出口分析及2010年展望
http://news.mechnet.com.cn/content/2010-04-20/76907.html
其实发动机近来有个机床帖子,主要内容在后面
http://lt.cjdby.net/thread-959297-1-1.html

比较有内容的帖子一般要到二炮或其他版块。茶馆这里就是口水版块。一般我都不想转资料到这版块。转了也是对牛弹琴,淹没在口水堆里。
我做了十年的设备设计和开发。
包括电子制造设备和自动化装配,包装设备。
我一看到国产设备就伤心,他们为了降成本连最基本的机械设计要求都甩了。
反正能运行多长时间,安全不安全都没关系。
上次一个做国产太阳能电池设备的厂家让我去看看他们的产品,我真想抡个锤子把他们的设备砸了。
回复 25# 潇声客
呵呵,我只能说我所见到基本如此
比如我们有家客户,日本SOLPLUS株式会社在中国独资的
南开曙博模塑上海有限公司,专门做注塑件
包括PS2,PS3,本田汽车,丰田汽车,华硕笔记本
等等外壳基本都做过
在国内投资也超过亿元,在扩建的时候就在国内考察过国内的注塑机
结果基本集中小吨位,大吨位稀少且不理想
不得已又都进口
这玩意要只能说国产的现在有了,能整出来
但是要整的好,甚至说赶超日,德
我个人觉得不花点心思在创新上面
还真不行啊
比如我们去上海小系车灯,这是一家为合资车厂提供车灯的公司
供应商包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福特,四川丰田,等等
也为国内自主品牌提供,比如奇瑞和江淮
但是像高端车的车灯,其喷的油漆都是日本进口的(小系是中日合资)
油漆都是通过JAL空运过来,包括稀释剂等
小系日本在国内有广州小系和上海小系两家公司
本来说要在国内找替代品,不用进口油漆,毕竟价格昂贵
但是后来,国内不少油漆厂都送了试验品
基本都不理想,不得不继续进口油漆
油漆是日本东京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的
回复 29# 潇声客
朋友,整天待在家里,对着数据是没有用的
不过数据确实很乐观,国内这么多机加工,小五金
机床数量确实很庞大,但是一到一个坎国内的就熄火了
而且现在国内的机床其控制系统也基本是外人的
抬杠没意思,你说的也没错,总体是在前进的
我说的也没错,因为我说的都是我自己亲眼所见
chchc 发表于 2010-8-21 19:50

谁谁所见,或者经典的帖子“一个业内人。。。”之类的,换个说法就是盲人摸象,摸到什么说什么。
个例和全体,局部和整体。我想这不难理解吧。

中国跟发达水平还有差距,这没什么好说的。人均GDP就摆在那。如果今天,各种先进全都是中国占据了,人均GDP不可能那个样。而且如果中国这样的工资水平,又把高端全占完了,那其他国家全喝西北风去吧。
但是要客观评价整体情况。我主张拿数据说话,而且不要只看现在一个点,要看发展历程,不要静态看问题,用发展眼光看问题。
回复 34# 潇声客
抬杠,抬杠没意思
信不信拉倒
chchc 发表于 2010-8-21 20:08

摆事实讲道理,摆数据讲逻辑,抬什么杠。
证据有说服力,自然就有人信。没有说服力,怎么赖也没用。
魏秋月 发表于 2010-8-21 19:48


    魏秋月 同学
上次你说中国连8.8级螺栓都造不好,
是不是你说的!!??还问大家知不知道8.8级!
爱普生的打印机我们也用得鬼火冒,康柏笔记本我们也用得七窍生烟,坏了修,修了坏,坏了再修
我是做激光加工设备的
国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还是可以的,就是这个核心技术不知何时才能掌握
hem10 发表于 2010-8-21 20:14
   ---你到中国的一个零部件市场买标有8.8的螺栓,如果能达到8.8级,我把头拿下来当给你当球踢。
我们吃过这个亏,最后只好用德国的伍尔特的紧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