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尸要价》照片作者公布全套照片回应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13:35


《挟尸要价》照片作者公布全套照片回应质疑
http://news.qq.com/a/20100821/000066.htm
2010年08月21日02:59
红网周清树我要评论(30)


(2009年10月24日16:43,王守海(船上穿白衣服者)坐在船头等着钱到位。图/记者 张轶) (1/7)



隐藏
查看图注


  • 1 / 7
  • 2 / 7
  • 3 / 7
  • 4 / 7
  • 5 / 7
  • 6 / 7
  • 7 / 7






进入新闻图片站



红网长沙8月21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周清树)8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颁出,照片《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最佳新闻照片奖,此前,这幅照片已获华赛中国作品初评的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等几项大奖。第二天,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李玉泉发文称,照片《挟尸要价》被误读,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

网络沸腾了。

《挟尸要价》照片作者张轶在得知颁奖消息后,就做好了接受质疑的心理准备,只不过,因为站在了最高领奖台、照片内容对社会现实极具冲击性,质疑来的比较猛烈。

《挟尸要价》的照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时因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而打捞公司打捞尸体时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元的捞尸费。

这个颇具浪漫英雄主义色彩情节中的三个英雄想不到,他们的逝去会带来针对社会公德、媒介素养等方面的尖锐争议。

20日下午,处于舆论焦点位置的张轶从青岛坐飞机赶回武汉,给记者发来当时现场拍下的全套照片,“我将用公布真相的办法,来结束一切有关照片真假的争议”。

这张获奖照片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在于真实生命逝去的背后,利益至上的观念给人极大的冲击,这个照片反映了社会的矛盾。”“金镜头”奖的评委、京华时报社图片总监骆永红说。

有评论者指出,事实上,有一点不容忽略:不管事后的新闻照片如何解读,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件令人惊悸、难忘而又悲哀的事件,留在公众心中的记忆和悲痛是长久的!这份悲痛一直没有淡化过。



《挟尸要价》照片被指造假

8月19日,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发文称,《挟尸要价》的解读是错误的。有媒体对这张获奖照片的解读是:船头着白色衬衫者陈某与老师、学生牵着尸体谈价。事实是:在打捞中,两条船共同作业,捞到后要迅速地用绳子拴着尸体的手或脚,避免再次滑落水中,船太小,在深水处不容易把尸体捞上来,要牵引到岸边再捞起。

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但误读的结果使“牵尸靠岸”在部分媒体报道中变成了“牵尸谈价”。

李玉泉称,因为对“渔民见死不救”的误传,已经使本来应该列入“救人集体”的两个老人现在不敢出江,不敢见人,不敢与人打招呼。

长江大学宣传部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通报作者的弄虚作假做法,以杜绝以后评奖中类似情况的出现。

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得知,早在2009年11月16日,李就以《“牵尸谈价”:不能不说的事实真相》为题对此幅照片提出过相同质疑。在《挟尸要价》照片获得全国摄影艺术展银质奖之后,长江大学宣传部也向该评委会发出了“公开信”。



照片显示“挟尸交流”

20日,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重读有关“挟尸要价”的相关材料和新闻报道,确认以下事实:为打捞三名救人遇难的学生,长江大学一共支付了36000元钱;这些钱不是一次性支付的,而是分批交给了一个名叫陈波的人;在钱没有完全到位的过程中,陈波曾打电话要求捞尸者暂停打捞。2009年11月3日发表在《华商报》上的这幅照片获得了若干奖项,正是建立在以上事实的基础之上。

20日晚,《挟尸要价》照片作者张轶给记者发来署名“时任《江汉商报》摄影记者”的图片说明,称该图片是见报的单幅图片,只是整个“挟尸要价”过程的一个瞬间。

张轶回忆,实际上在2009年10月24日16:41:25前,第二具尸体已经打捞上来,王守海(船上穿白衣服者)他们等着钱到位,坐在船头上等;

16:46:10开始将第二具尸体从水里拉起来将右臂栓牢;

16:47:34学校来人了,专门协商要尸体的事宜;

16:50:46看到学校来人了,王守海和其他捞尸者开始向学校的人说钱还没到位之类的话(“……说好的三万六,钱到位了再往上拉……我只听老板的。”),并说老板要钱,他们要烟酒抽喝,是常理;

16:51:57在师生们一再的求助抗议下,并声称一定给钱,王守海一行才将尸体交给岸上的师生们;

16:52:46早已在岸上等待的师生们立刻将打捞上来的遇难学生紧急运往医院;

2009年10月24日17:08:28,王守海等人因3.6万元还没到手,就在船上抽烟喝水(这些都是江岸上送上的),停止打捞;

17:37分,岸上的陈波拿到3.6万元。

20日晚,潇湘晨报记者拿到了当时现场拍摄的近百张图片。整套照片清晰显示,现场学生、老师、群众、打捞者的惊愕、慌忙、痛苦、淡定在夕阳余晖下一目了然。

这套照片中,有关引起广泛争议的白衣老者的图片共5张,包括这幅屡获大奖的照片,照片原始时间显示从2009年10月24日16点49分18秒始,至2009年10月24日16点50分57秒止。可以看出,白衣老者确实在跟岸上的人用手势在交流。

记者手中照片与张轶发来的图片说明一致。



首发记者确认照片信息无误

20日,“挟尸要价”首发媒体《华商报》记者郝建国回忆采访时说:捞上来的这个遗体叫方招,捞完了以后,这个捞尸者和另外一个穿蓝色衬衫的男子,把方招的右手用一条绳子绑起来打了个死结,然后用另外一条绳子,把他的遗体拉出来,就是两条绳子把方招的遗体已经固定了。

“一个绳子是那个人拉着,另外绳子的一端是穿蓝色衬衫的男子拉着,当时是完全有条件把遗体拖到岸,轻轻一拉就上来了,他们为什么把这个遗体横在水上不拉上岸呢?原因是当时他们要的3.6万元还没有全部到手。当时岸上的同学们讲,女生都下跪了,喊着你们干嘛这样,不把他捞上来呢?然后就有这个图片的动作。”

20日,郝建国在个人博客发表一篇名为《郝建国对“挟尸要价”相关报道的最新声明——兼回复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的博文,博文详述了现场情况及《挟尸要价》图片中的信息,“当时并不在现场的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称记者误读照片,制造假新闻,无疑是继挟尸要价事件之后又一大丑闻!”





《挟尸要价》照片作者公布全套照片回应质疑
http://news.qq.com/a/20100821/000066.htm
2010年08月21日02:59
红网周清树我要评论(30)


(2009年10月24日16:43,王守海(船上穿白衣服者)坐在船头等着钱到位。图/记者 张轶) (1/7)



隐藏
查看图注


  • 1 / 7
  • 2 / 7
  • 3 / 7
  • 4 / 7
  • 5 / 7
  • 6 / 7
  • 7 / 7






进入新闻图片站



红网长沙8月21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周清树)8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颁出,照片《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最佳新闻照片奖,此前,这幅照片已获华赛中国作品初评的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等几项大奖。第二天,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李玉泉发文称,照片《挟尸要价》被误读,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

网络沸腾了。

《挟尸要价》照片作者张轶在得知颁奖消息后,就做好了接受质疑的心理准备,只不过,因为站在了最高领奖台、照片内容对社会现实极具冲击性,质疑来的比较猛烈。

《挟尸要价》的照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时因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而打捞公司打捞尸体时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元的捞尸费。

这个颇具浪漫英雄主义色彩情节中的三个英雄想不到,他们的逝去会带来针对社会公德、媒介素养等方面的尖锐争议。

20日下午,处于舆论焦点位置的张轶从青岛坐飞机赶回武汉,给记者发来当时现场拍下的全套照片,“我将用公布真相的办法,来结束一切有关照片真假的争议”。

这张获奖照片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在于真实生命逝去的背后,利益至上的观念给人极大的冲击,这个照片反映了社会的矛盾。”“金镜头”奖的评委、京华时报社图片总监骆永红说。

有评论者指出,事实上,有一点不容忽略:不管事后的新闻照片如何解读,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件令人惊悸、难忘而又悲哀的事件,留在公众心中的记忆和悲痛是长久的!这份悲痛一直没有淡化过。



《挟尸要价》照片被指造假

8月19日,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发文称,《挟尸要价》的解读是错误的。有媒体对这张获奖照片的解读是:船头着白色衬衫者陈某与老师、学生牵着尸体谈价。事实是:在打捞中,两条船共同作业,捞到后要迅速地用绳子拴着尸体的手或脚,避免再次滑落水中,船太小,在深水处不容易把尸体捞上来,要牵引到岸边再捞起。

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但误读的结果使“牵尸靠岸”在部分媒体报道中变成了“牵尸谈价”。

李玉泉称,因为对“渔民见死不救”的误传,已经使本来应该列入“救人集体”的两个老人现在不敢出江,不敢见人,不敢与人打招呼。

长江大学宣传部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通报作者的弄虚作假做法,以杜绝以后评奖中类似情况的出现。

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得知,早在2009年11月16日,李就以《“牵尸谈价”:不能不说的事实真相》为题对此幅照片提出过相同质疑。在《挟尸要价》照片获得全国摄影艺术展银质奖之后,长江大学宣传部也向该评委会发出了“公开信”。



照片显示“挟尸交流”

20日,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重读有关“挟尸要价”的相关材料和新闻报道,确认以下事实:为打捞三名救人遇难的学生,长江大学一共支付了36000元钱;这些钱不是一次性支付的,而是分批交给了一个名叫陈波的人;在钱没有完全到位的过程中,陈波曾打电话要求捞尸者暂停打捞。2009年11月3日发表在《华商报》上的这幅照片获得了若干奖项,正是建立在以上事实的基础之上。

20日晚,《挟尸要价》照片作者张轶给记者发来署名“时任《江汉商报》摄影记者”的图片说明,称该图片是见报的单幅图片,只是整个“挟尸要价”过程的一个瞬间。

张轶回忆,实际上在2009年10月24日16:41:25前,第二具尸体已经打捞上来,王守海(船上穿白衣服者)他们等着钱到位,坐在船头上等;

16:46:10开始将第二具尸体从水里拉起来将右臂栓牢;

16:47:34学校来人了,专门协商要尸体的事宜;

16:50:46看到学校来人了,王守海和其他捞尸者开始向学校的人说钱还没到位之类的话(“……说好的三万六,钱到位了再往上拉……我只听老板的。”),并说老板要钱,他们要烟酒抽喝,是常理;

16:51:57在师生们一再的求助抗议下,并声称一定给钱,王守海一行才将尸体交给岸上的师生们;

16:52:46早已在岸上等待的师生们立刻将打捞上来的遇难学生紧急运往医院;

2009年10月24日17:08:28,王守海等人因3.6万元还没到手,就在船上抽烟喝水(这些都是江岸上送上的),停止打捞;

17:37分,岸上的陈波拿到3.6万元。

20日晚,潇湘晨报记者拿到了当时现场拍摄的近百张图片。整套照片清晰显示,现场学生、老师、群众、打捞者的惊愕、慌忙、痛苦、淡定在夕阳余晖下一目了然。

这套照片中,有关引起广泛争议的白衣老者的图片共5张,包括这幅屡获大奖的照片,照片原始时间显示从2009年10月24日16点49分18秒始,至2009年10月24日16点50分57秒止。可以看出,白衣老者确实在跟岸上的人用手势在交流。

记者手中照片与张轶发来的图片说明一致。



首发记者确认照片信息无误

20日,“挟尸要价”首发媒体《华商报》记者郝建国回忆采访时说:捞上来的这个遗体叫方招,捞完了以后,这个捞尸者和另外一个穿蓝色衬衫的男子,把方招的右手用一条绳子绑起来打了个死结,然后用另外一条绳子,把他的遗体拉出来,就是两条绳子把方招的遗体已经固定了。

“一个绳子是那个人拉着,另外绳子的一端是穿蓝色衬衫的男子拉着,当时是完全有条件把遗体拖到岸,轻轻一拉就上来了,他们为什么把这个遗体横在水上不拉上岸呢?原因是当时他们要的3.6万元还没有全部到手。当时岸上的同学们讲,女生都下跪了,喊着你们干嘛这样,不把他捞上来呢?然后就有这个图片的动作。”

20日,郝建国在个人博客发表一篇名为《郝建国对“挟尸要价”相关报道的最新声明——兼回复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的博文,博文详述了现场情况及《挟尸要价》图片中的信息,“当时并不在现场的长江大学宣传部长李玉泉称记者误读照片,制造假新闻,无疑是继挟尸要价事件之后又一大丑闻!”



  • 1
  • 2
  • 3
  • 上一页
  • 下一页
(之所以引起争议)最关键的(信息)在于,一个事件所透露的社会背景,一种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现状。在真实生命逝去的背后,利益至上的观念给了人们极大的冲击,这个照片反映了社会的矛盾。

2010年8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颁奖盛典在青岛举行。《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了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

热泪盈眶:')为什么不打死那些鸡零狗碎!
再次证明了某宣传部门的愚蠢。。。
f22 发表于 2010-8-21 07:45


    因为这是在天朝
为了河蟹社会,长江大学的李部长应该玩蒸发了。

因为背后可能有更重要的故事。甚至是丑闻。


《挟尸要价》作者公布全套照片
发表日期:2010年08月21日03:57潇湘晨报

  8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颁出,《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最佳新闻照片奖。第二天,长江大学李玉泉发文称该照片被误读,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一时间,网络沸腾。20日下午,作者张轶从青岛赶回武汉,给潇湘晨报发来全套照片,希望结束一切有关照片真假的争议。 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照片作者张轶到达现场后并没有立即投入拍摄。经过观察,在长江大学校方付出4000元后打捞者将第一名遇难学生遗体已经给了学校。实际上在16:41前,第二名遇难学生遗体也已经打捞上来。2009年10月24日16:43,王守海(船上穿白衣服者)坐在船头等着钱到位。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2009年10月24日16:45,打捞人员将第二名遇难学生遗体从水里拉起,并用绳子栓牢右臂。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2009年10月24日16:47,长江大学派来人员专门协商打捞学生事宜。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2009年10月24日16:48,岸边焦急等待的师生。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作者公布全套照片
发表日期:2010年08月21日03:57潇湘晨报

  8月18日,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颁出,《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最佳新闻照片奖。第二天,长江大学李玉泉发文称该照片被误读,建议组委会和评委会撤销该照片的获奖资格。一时间,网络沸腾。20日下午,作者张轶从青岛赶回武汉,给潇湘晨报发来全套照片,希望结束一切有关照片真假的争议。 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照片作者张轶到达现场后并没有立即投入拍摄。经过观察,在长江大学校方付出4000元后打捞者将第一名遇难学生遗体已经给了学校。实际上在16:41前,第二名遇难学生遗体也已经打捞上来。2009年10月24日16:43,王守海(船上穿白衣服者)坐在船头等着钱到位。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2009年10月24日16:45,打捞人员将第二名遇难学生遗体从水里拉起,并用绳子栓牢右臂。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2009年10月24日16:47,长江大学派来人员专门协商打捞学生事宜。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2009年10月24日16:48,岸边焦急等待的师生。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看到学校来人了,王守海和其他打捞者开始向学校的人说钱还没到位之类的话。“……说好的三万六,钱到位了再往上拉……我只听老板的!”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从这个连续的手势看,并不像是在商量如何靠岸。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在师生们的求助和抗议下,并声称一定给钱,王守海一行才示意将第二名遇难学生的遗体交给岸上的师生。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2009年10月24日16:51,王守海一行将第二名遇难学生的遗体交给岸上的师生。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这脸抽的、、、、、
2009年10月24日17:08,王守海等人因3.6万元还没到手停止打捞,在船上抽烟、喝水。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那个啥宣传部长
平时要多上网啊。。。。
那啥。。。

居然不知道有“套图”这种东西的存在,被鄙视了吧
2009年10月24日18:03,师生们与警察将打捞上来的第三名遇难学生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图/记者 张轶


挟尸要价

挟尸要价
  大家看清楚了吧?
  长江大学的学生勇敢救人,死后被勒索,学校宣传部是知情的,而为什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李玉泉发文称,照片《挟尸要价》被误读??
  还有,记者张秩,在当地受到了什么压力,不得不远走他乡呢……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0-8-21 08:44


    河蟹大神板载嘛

我真的对某些人受够了
早点滚蛋去领退休金吧
这就是当下的CHINA,这就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

不是我冷血,而是已经无话可说
为什么不在现场的人要装的比在场的人还了解实际情况?
越扯越大,脸都丢到姥姥家了
一般来说,主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和主管宣传口的领导都是同一个人……
真是悲哀啊,自己学校的学生见义勇为牺牲了,还被挟尸要价,被敲诈勒索的还出来洗地……
莫名其妙,无语,,脑子怎么长的,
我倒是有个阴谋论的看法,这个是某大学领导部门利用事件来炒作自身
希望那几个老不死的,直接下地狱,永世不得超身
我给部长洗个地吧,其实吧,是这么回事儿,咱李部长心地实在是太善良了,所以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咱李部长推己及人,认为这个社会还是讲道德的、有良知的、人民群众还是好人多呀,所以咱李部长才会质疑哪些无良妓者们的嘛,可以理解
哇靠,连这个都有套图啊。

果然是神奇的国度。[:a2:]
天煞的  没有悲哀只有愤怒
这组照片看的我真是无话可说,脑门充血……这个记者拍到这组照片,无论是实时性,摄影,画面结构,还是内涵,都无愧拿到那个奖,直接拷问灵魂。

这件事,当时记得也是上过网的,两方当事人,或丑陋或英勇,早已自有分说。另我郁闷的,是怎么还有这么无耻的学者,怎么还有这么愚昧的所谓当地势力,难到这些人心都不是肉长的?

仿佛活在一百年前的无力感。
在这个帖子里以无比睿智俯视记者的伟人们请出来继续洗地:

http://lt.cjdby.net/thread-972713-1-1.html
做宣传无耻到这个份上,也算是极品中的极品了
估计这个无耻部长也是收到什么指令才这么干的,一个无耻的人背后站着一群更加无良心,无耻的人
李玉泉这人渣收了黑钱了
我YY一下,要是封建帝王时期出现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人应该怎么样处理?
这位宣传部长接下来怎么回应呢?沉默吧,
e8098 发表于 2010-8-21 07:45


    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

死的是你的学校的学生,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十足让人寒心
这叫给脸不要脸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0-8-21 08:44


    因为打捞尸体在当地是个产业,牵涉一整条利益链条,和谐万岁的天朝!

出离的愤怒了
专门为这事逛了好几个网站看评论,总体来说还是CD的理智客观一些。

可能是某几个ID没出现的原因吧。
2000wcw 发表于 2010-8-21 08:57


    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