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0中型坦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52:47
该文刊于《兵器》2010年第3期,转载请保留

前言
1967年7月,分管国防科技与工业的苏共中央书记乌斯季诺夫命令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设计局以219工程为研制代号,开发一种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Т-64坦克,要求发动机功率达到735千瓦,油耗率不超过327克•千瓦/小时,坦克行程不小于450千米,大修前寿命500小时。踌躇满志的设计师和装甲兵将领们可能没有想到,它居然是这个牢不可破的联盟开发的最后一型坦克了。

发展概况
苏联人对燃气轮机动力坦克的追求可以上溯到二十世纪四年代末。当时在世界航空工业界内正掀起一场用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传统活塞发动机的革命。把燃气轮机运用在坦克上会不会也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基洛夫厂设计局斯塔罗琴科领导的小组于1949年开始了燃机动力坦克的研究,结论是令人丧气的,当时的技术和经验不可能组装出能够装车供行驶试验的燃机。探索的工作仍然在继续,1956~57年间,基洛夫厂和专攻直升机用涡轮轴发动机的克里莫夫设计局联合设计组装了苏联第一台车用燃气轮机ГТД-1,它的额定功率为735千瓦。ГТД-1马上被装在278工程重型坦克上,它推动53.5吨的坦克达到了57.3千米/小时的最大速度。278工程被认为有一定前途,但1960年赫鲁晓夫命令停止了所有重型坦克的发展。
对燃机坦克的研究并没有结束,自1963年起,苏联的几个坦克设计局拿出了各自的样车,下塔吉尔的167Т工程、车利亚宾斯克的775Т工程、列宁格勒的288Т工程和哈尔科夫的434Т工程。装车试验结果令人沮丧,这些车辆的发动机均改自现成的直升机涡轮轴发动机,由于航空和车用机型的实际使用工况差别较大,简单移植的直升机发动机在坦克上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动力-传动不匹配、油耗率是柴油机的2.5倍、故障率高、保养困难,没有一种车辆达到了实用的地步。

1967年问世的Т-64被苏军选做标准坦克,但是它的5ТДФ 515千瓦五缸对置活塞发动机可靠性太差,迟迟不能行成战斗力。这种情况下苏军决定研制Т-64的备份型号, 其中Т-72是低档型号,而高档型号就是燃气轮机动力的219工程。
1968年4月17日,苏共中央委员会、部长会议、国防工业部和航空工业部举行会议,要求在1968~1971年间完成车用燃气轮机的设计制造,技术上必须达到实用水平。1970年中,克里莫夫设计局终于拿出比较完善的ГТД-1000型燃机,1970年底基洛夫厂的219工程сп-1号样车组装完毕,它其实就是安装ГТД-1000的Т-64А。由于原设计以柴油机油耗率为基准设计的油箱容量太小,сп-1号的油量从Т-64А的1150升增加到1700升,其中内组油箱容量从738升增加到1093升,还可以携带Т-64上没有的2个附加油桶。样车实验证明Т-64全钢履带和钢制轮缘内挂胶负重轮减震效果不理想,又重新设计了全新的跑道挂胶履带和挂胶轮缘负重轮,新车被称为219工程сп-2号。


1973年冬,219工程сп-2和Т-64А在西伯利亚军区进行了对比测试,219工程在越野和低温启动性能上优势明显,坦克便于操作,219工程以连建制队形每天能够在无路面地形行驶100~150千米。坦克可以冲开2~3米高的风积雪堆,克服1米深的道路积雪。燃气轮机在零下18度的情况下2~3分钟便完全启动,及时环境温度低至负45度,也只需25~32分钟便可启动至全速。

但是219工程的的实际燃油消耗率是Т-64的1.7倍左右。燃气轮机仍不完善,寿命较短。例如,1969年出厂的25台发动机只有1台达到300小时的保险期,1970年组装的12台有4台达到,1971年出厂的25台有8台达到,1972年出厂的27台中则有19台达到。由于发动机技术状态不稳定,坦克的大修前寿命无法确定。不过燃机寿命的逐步改善,还是给基洛夫人和苏联军方带来了新的希望。
1974~75年间,一个装备219工程的试验坦克营在伏尔加军区进行了车辆耐久性考核,每辆坦克的野外行使里程达10000~11000千米。大部分燃气轮机没能通过初期测试,原因是空气清洁度不够导致高压压气机轴承过度磨损。基洛夫厂迅速作出反应,1974年12月15日,10辆空气清洁装置经过改进的所谓“80”式坦克配属给了试验营。随后该营在天气干燥的土耳其斯坦军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试验,燃气轮机使用了煤油柴油等各种燃料,证明改进装置运行可靠,坦克能够达到实战运用的水平。
该营总结,219工程坦克可以在任意地貌下跟上БМП步兵战车,能够以20~30千米/小时的速度发起冲击,减少了暴露在敌火力下的时间,坦克可以在20~25千米/小时的运动条件下可靠的打击敌人。坦克在不同地面环境下的行军和战斗速度分别为18~32和20~40千米/小时,燃油消耗为百公里463~838升。唯一不满的是行程太短,无附加油箱时为220~386千米,携带三个附加油箱后增加到270~456千米,勉强能够接受。
据此,苏军决定生产装备219工程坦克,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做完火力、弹道和地雷爆破防御测试,同时基洛夫厂应拿出解决燃气轮机寿命问题的切实可靠的方案,并许诺批量生产中逐步解决问题。最终燃气轮机在定型前完成了总里程超过一百万千米的行驶试验。
1976年8月6日,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命令219工程以Т-80的制式编号正式列入苏军装备。苏联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和国防工业部随后组织联席会议,专门研究了基洛夫厂扩大生产和在哈尔科夫第75厂和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制造厂转产Т-80的问题。鄂木斯克当时正靠组装少量供出口的Т-55АМ维持生机,自然是求之不得。而设计了Т-34/54/64的哈尔科夫人无论是从荣誉感上还是从单位利益上都不愿意复制别人的东西。他们设法说服国防工业部,暂缓Т-80的生产,继续发展自己的476工程,这是Т-64的一个改进型号,使用6ТД 735千瓦二冲程柴油机和全新的火控系统。
有趣的是,Т-80油耗率过高的缺点又促使人们反过来研究它的柴油机型号。列宁格勒推出了使用А-32-2的219РД工程,鄂木斯克推出了使用В-46-6的644工程,但因机动性和可靠性均比不上燃气轮机型,项目取消。最终哈尔科夫厂将476工程发展成478工程获得成功,该车采用Т-80的底盘,动力装置和炮塔是照搬476工程的。与此同时,基洛夫厂利用476工程的炮塔研制出燃气轮机驱动的219А工程,又称Т-80А。
苏联国防工业部获知情况后,要求列宁格勒和哈尔科夫合作研制Т-80的改进型,于是以波波夫为总设计师,75厂的什明为炮塔武器系统设计师分别以219А和478工程搞出219АС工程和478В工程,后来发展成Т-80У和УД型,У型使用燃气轮机,УД型使用6ТД-1 735千瓦柴油机,变速箱也改为Т-64的7档,其余部分相差很小。

1985年1月Т-80БВ(219РВ工程)开始装备部队,它与Б型的区别在于披挂了爆炸反应装甲。许多Т-80Б在大修时升级到БВ型。1985年9月,Т-80У/УД型列入装备,初期生产型于年底开始考核试验,1987年正式服役,1988年起У/УД型用“接触-5”重型反应装甲替换了原有的披挂装甲。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又推出了УМ-1和“黑鹰”型,乌克兰则在УД的基础上搞了完全国产化的Т-84。该文刊于《兵器》2010年第3期,转载请保留

前言
1967年7月,分管国防科技与工业的苏共中央书记乌斯季诺夫命令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设计局以219工程为研制代号,开发一种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Т-64坦克,要求发动机功率达到735千瓦,油耗率不超过327克•千瓦/小时,坦克行程不小于450千米,大修前寿命500小时。踌躇满志的设计师和装甲兵将领们可能没有想到,它居然是这个牢不可破的联盟开发的最后一型坦克了。

发展概况
苏联人对燃气轮机动力坦克的追求可以上溯到二十世纪四年代末。当时在世界航空工业界内正掀起一场用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传统活塞发动机的革命。把燃气轮机运用在坦克上会不会也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基洛夫厂设计局斯塔罗琴科领导的小组于1949年开始了燃机动力坦克的研究,结论是令人丧气的,当时的技术和经验不可能组装出能够装车供行驶试验的燃机。探索的工作仍然在继续,1956~57年间,基洛夫厂和专攻直升机用涡轮轴发动机的克里莫夫设计局联合设计组装了苏联第一台车用燃气轮机ГТД-1,它的额定功率为735千瓦。ГТД-1马上被装在278工程重型坦克上,它推动53.5吨的坦克达到了57.3千米/小时的最大速度。278工程被认为有一定前途,但1960年赫鲁晓夫命令停止了所有重型坦克的发展。
对燃机坦克的研究并没有结束,自1963年起,苏联的几个坦克设计局拿出了各自的样车,下塔吉尔的167Т工程、车利亚宾斯克的775Т工程、列宁格勒的288Т工程和哈尔科夫的434Т工程。装车试验结果令人沮丧,这些车辆的发动机均改自现成的直升机涡轮轴发动机,由于航空和车用机型的实际使用工况差别较大,简单移植的直升机发动机在坦克上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动力-传动不匹配、油耗率是柴油机的2.5倍、故障率高、保养困难,没有一种车辆达到了实用的地步。

1967年问世的Т-64被苏军选做标准坦克,但是它的5ТДФ 515千瓦五缸对置活塞发动机可靠性太差,迟迟不能行成战斗力。这种情况下苏军决定研制Т-64的备份型号, 其中Т-72是低档型号,而高档型号就是燃气轮机动力的219工程。
1968年4月17日,苏共中央委员会、部长会议、国防工业部和航空工业部举行会议,要求在1968~1971年间完成车用燃气轮机的设计制造,技术上必须达到实用水平。1970年中,克里莫夫设计局终于拿出比较完善的ГТД-1000型燃机,1970年底基洛夫厂的219工程сп-1号样车组装完毕,它其实就是安装ГТД-1000的Т-64А。由于原设计以柴油机油耗率为基准设计的油箱容量太小,сп-1号的油量从Т-64А的1150升增加到1700升,其中内组油箱容量从738升增加到1093升,还可以携带Т-64上没有的2个附加油桶。样车实验证明Т-64全钢履带和钢制轮缘内挂胶负重轮减震效果不理想,又重新设计了全新的跑道挂胶履带和挂胶轮缘负重轮,新车被称为219工程сп-2号。


1973年冬,219工程сп-2和Т-64А在西伯利亚军区进行了对比测试,219工程在越野和低温启动性能上优势明显,坦克便于操作,219工程以连建制队形每天能够在无路面地形行驶100~150千米。坦克可以冲开2~3米高的风积雪堆,克服1米深的道路积雪。燃气轮机在零下18度的情况下2~3分钟便完全启动,及时环境温度低至负45度,也只需25~32分钟便可启动至全速。

但是219工程的的实际燃油消耗率是Т-64的1.7倍左右。燃气轮机仍不完善,寿命较短。例如,1969年出厂的25台发动机只有1台达到300小时的保险期,1970年组装的12台有4台达到,1971年出厂的25台有8台达到,1972年出厂的27台中则有19台达到。由于发动机技术状态不稳定,坦克的大修前寿命无法确定。不过燃机寿命的逐步改善,还是给基洛夫人和苏联军方带来了新的希望。
1974~75年间,一个装备219工程的试验坦克营在伏尔加军区进行了车辆耐久性考核,每辆坦克的野外行使里程达10000~11000千米。大部分燃气轮机没能通过初期测试,原因是空气清洁度不够导致高压压气机轴承过度磨损。基洛夫厂迅速作出反应,1974年12月15日,10辆空气清洁装置经过改进的所谓“80”式坦克配属给了试验营。随后该营在天气干燥的土耳其斯坦军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试验,燃气轮机使用了煤油柴油等各种燃料,证明改进装置运行可靠,坦克能够达到实战运用的水平。
该营总结,219工程坦克可以在任意地貌下跟上БМП步兵战车,能够以20~30千米/小时的速度发起冲击,减少了暴露在敌火力下的时间,坦克可以在20~25千米/小时的运动条件下可靠的打击敌人。坦克在不同地面环境下的行军和战斗速度分别为18~32和20~40千米/小时,燃油消耗为百公里463~838升。唯一不满的是行程太短,无附加油箱时为220~386千米,携带三个附加油箱后增加到270~456千米,勉强能够接受。
据此,苏军决定生产装备219工程坦克,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做完火力、弹道和地雷爆破防御测试,同时基洛夫厂应拿出解决燃气轮机寿命问题的切实可靠的方案,并许诺批量生产中逐步解决问题。最终燃气轮机在定型前完成了总里程超过一百万千米的行驶试验。
1976年8月6日,苏联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命令219工程以Т-80的制式编号正式列入苏军装备。苏联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和国防工业部随后组织联席会议,专门研究了基洛夫厂扩大生产和在哈尔科夫第75厂和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制造厂转产Т-80的问题。鄂木斯克当时正靠组装少量供出口的Т-55АМ维持生机,自然是求之不得。而设计了Т-34/54/64的哈尔科夫人无论是从荣誉感上还是从单位利益上都不愿意复制别人的东西。他们设法说服国防工业部,暂缓Т-80的生产,继续发展自己的476工程,这是Т-64的一个改进型号,使用6ТД 735千瓦二冲程柴油机和全新的火控系统。
有趣的是,Т-80油耗率过高的缺点又促使人们反过来研究它的柴油机型号。列宁格勒推出了使用А-32-2的219РД工程,鄂木斯克推出了使用В-46-6的644工程,但因机动性和可靠性均比不上燃气轮机型,项目取消。最终哈尔科夫厂将476工程发展成478工程获得成功,该车采用Т-80的底盘,动力装置和炮塔是照搬476工程的。与此同时,基洛夫厂利用476工程的炮塔研制出燃气轮机驱动的219А工程,又称Т-80А。
苏联国防工业部获知情况后,要求列宁格勒和哈尔科夫合作研制Т-80的改进型,于是以波波夫为总设计师,75厂的什明为炮塔武器系统设计师分别以219А和478工程搞出219АС工程和478В工程,后来发展成Т-80У和УД型,У型使用燃气轮机,УД型使用6ТД-1 735千瓦柴油机,变速箱也改为Т-64的7档,其余部分相差很小。

1985年1月Т-80БВ(219РВ工程)开始装备部队,它与Б型的区别在于披挂了爆炸反应装甲。许多Т-80Б在大修时升级到БВ型。1985年9月,Т-80У/УД型列入装备,初期生产型于年底开始考核试验,1987年正式服役,1988年起У/УД型用“接触-5”重型反应装甲替换了原有的披挂装甲。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又推出了УМ-1和“黑鹰”型,乌克兰则在УД的基础上搞了完全国产化的Т-84。
技术状况
Т-80初期型号的火控系统比较简陋,炮长装备1具ТПД-2-49瞄准镜,该瞄准镜配用的还是老式的合像式光学测距仪,测距时间为15~30秒,误差达3~5%.瞄准镜在高低方向上独立稳定,水平方向上仍与火炮随动。只有少数老练的乘员才能在行进间射击运动目标。Т-80只生产了80辆便被1978年出现的Т-80Б(219Р工程)取代。Т-80Б是Т-80系列的第一个成熟型号,下文将以它为基础介绍Т-80系列坦克的技术情况。   

  
Т-80Б是典型的三人制炮塔式坦克。车体为全焊接结构,采用U字型车底。从前到后依次是驾驶舱、战斗舱和动力舱。驾驶员在车体前部中央,舱口装有有3具ТНПО-3白光潜望镜,中央的1具可以换为ТВНЕ-4Б主动红外夜视仪,与ФГ-125探照灯配合,夜视距离为60~80米,晴好天气下为120米。座椅两侧布置了内组油箱。Т-80Б的车体为全焊接结构,炮塔座圈处局部加宽,1984年后出厂的车辆首上附加了一层30毫米厚的硬化装甲板,驾驶员座椅固定点也从底甲板挪到顶甲板,以减少地雷爆炸对驾驶员的冲击。炮塔基体为铸造式,但带炮长舱口座的顶盖是冲压加工后和炮塔焊在一起,车长回转指挥塔基座也是铸造后焊接的。潜渡用通气管挂在炮塔尾部以平衡炮塔重量。炮塔侧后挂架上挂有高射机枪弹药箱和АТ-1防毒面具盒。
Т-80Б的武器和Т-64和Т-72坦克相同,都是2А46系列滑膛炮、ПКТ7.62毫米并列机枪和НСУТ12.7毫米高射机枪的组合。早期型号的Т-80Б装的是身管和炮尾用连接筒结合的2А46-2炮,更换炮身时需要吊起炮塔,从后部抽出身管。自1982年起改为2А46М-1,身管使用断隔螺纹连接,可以直接从防盾前抽出炮身而不必大费干戈起吊炮塔了。2А46М-1的成本为55000卢布,大概是Т-54用Д-10Т 100毫米坦克炮的2.5倍,寿命为600~1000发,发射穿甲弹的当量寿命只有150发。火炮的高低射界为+17度至-5度(炮向前)和—4度(炮向后),火炮稳定器接入后,最大仰角减少到+15度。
Т-80Б的可以发射所有125毫米弹药,穿甲弹是最要的弹种。最早的125毫米穿甲弹是3БМ-9,它是115毫米弹的派生性,采用全钢杆体,仅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245毫米厚垂直装甲板,在Т-80出现前即被淘汰。 随后又在其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改进型。与常规的分装弹药不同,由于125穿甲弹弹丸还有附加装药,因此飞行体、弹丸、半可燃药筒和完整的炮弹各有其代号,为防止混淆将Т-80的主用弹种基本情况列入下表:
飞行体编号    3БМ           12        15        22        26        32        42        46
弹头编号3БМ        13        16        23        27        33        44        48
炮弹编号      3ВБМ        6        7        9        11        13        17        不详
主发射药筒        4Ж40                                     4Ж52
飞行体结构        带风帽、被帽和钨芯的钢杆体,适口径尾翼        贫铀,适口径尾翼        带风帽、被帽、缓冲体和两段钨合金弹芯的钢杆,适口径尾翼        带次口径尾翼的贫铀杆体
尺寸(毫米)   杆长X平均直径        410X36        435X36        400X36        395X36        380X30        452X31        546X25
杆体质量(千克)        3.6        4.485        4.8                        4.85
弹托                  钢/2.2千克                铝合金/2.2千克         鞍型聚合物/不详
初速 米/秒        1800        1780        1760                        1700
2000米威力(毫米)90/60度        350/140        380/150        400/170        410/200        500/250        450/220        580/260
穿甲杆体批发 单价(卢布)        318        237        506        不详        2288                            不详
3ВБМ-11及之前的苏制125毫米穿甲弹均采用钨芯钢套结构,弹体由是马氏体合金钢制成,装有一个小质量(267~274克)钨合金穿甲芯。采用三片单层饼型弹托和5片大直径尾翼,尾翼在膛内运动时部分地起后支撑点的作用。尾翼前缘开有偏刃,飞行体出膛后,正面迎风高速冲刷偏刃,给尾翼一个右旋力矩,使弹体高速旋转,弹托遂在离心作用下分离。与使用马鞍型弹托的现代全钨/贫铀弹相比,苏制穿甲弹的优势在于用较少的重金属消耗和加工成本获得了还算不错的对倾斜装甲的侵彻威力,弹托质量小寄生能量消耗少,脱壳过程简单对弹体扰动小。但它的突出缺点是发展潜力小,弹体质量轻,存速性能差,飞行体在内弹道运动仅有一个可靠支点,出口章动大,射击精度不好。另外适口径尾翼容易划伤膛内表面,钢套弹体整体强度差,撞击硬化和复合装甲目标后易折断。80年代中期苏军才装备了3ВБМ-13贫铀穿甲弹。Т-72坦克在海湾战争中的全面崩溃引发了对苏/俄制装甲车辆战斗性能的严重质疑。此后俄罗斯又在各种武器展会推出几种钨/贫铀穿甲弹,试图挽回俄制武器的声誉,目前这些弹种缺乏来自多方面的弹道考验,也没有发现俄军大规模装备的迹象。
Т-80Б的1А33火控系统是苏联第一种完善的车用火控系统。它包括1具带激光测距仪和双向稳定器的1Г42炮长昼间瞄准具(倍率3.9~9X可调,视场相应为20~8.4度)、1台带自动和手动数据输入器的1В517弹道计算机、1Г43射击门装置、2Э26М火炮双向稳定器、耳轴倾斜传感器、横风传感器和坦克速度传感器,另外还包括带变频和变压功能的控制电源。系统启动时间不超过3分钟,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过火炮稳定器的稳定精度达水平方向0.6密位、高低方向0.4密位,水平方向稳定速度极限为8度/秒,约等于最大炮塔回转速度的1/3,高低方向稳定速度18度/秒,能够满足坦克炮在中等起伏路面的稳定要求。1А33允许坦克在30千米/小时的速度内,在任意方位角方向上射击速度在75千米/小时以下、距离5000米内的各种地面目标。
炮长有一具ТПН3-49主动红外夜视仪(倍率5.5X、视场6.7度),它与火炮右侧的Л-4А“月亮”红外探照灯品配合使用,在晴好的夜晚能够达到1300米的有效可视距离。夜视仪还可以通过接受其他探照灯的红外线工作,最大距离为800米。ТПНЗ-49没有激光测距通道,也没有独立的稳定器,通过连杆机构在高低方向上与火炮随动,探照灯也通过平行四连杆装置与火炮随动。这样Т-80Б在夜间作战时,不能使用1А33火控,也无法使用炮射导弹射击,战斗效能大打折扣。这种昼、夜间火控完全分开的设计,是下反射镜稳定式火控的固有缺陷。海湾战争证明Т-72的主动红外夜视仪完全不能与美军坦克的热像仪抗衡。根据车臣战争的经验,苏制坦克的夜视仪主要被乘员用作夜间警戒瞭望,极少依靠其进行战斗。Т-80Б的夜战能力并不比Т-62强多少。苏联时代没有一种苏制坦克使用了红外热像仪,直到1993Т-80УК指挥坦克才装备了“龙舌兰”-2热像仪。

车长旋转指挥塔前盖上有1具ТКН-3В昼夜两用观察镜,与ОУ-3ГКУ探照灯配合,夜视距离约300~400米。昼夜放大倍率车为5和4.2X,视场分别为10度和8度。车长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操作炮塔旋转为炮长指示目标,但没有操炮超越射击的能力。Т-80炮塔上安装的潜望镜为ТЛНО-160型,水平视场达78度,车长有2具,炮长有3具。

瞄具和武器间的平行度是精确射击的前提,而实弹射击或长距离越野行军传递给炮塔的冲击可能引起武器系统的紧固件松动,瞄准具光轴和武器火线间的角偏差增大后,再精确的瞄准和稳定也没有意义。因此Т-80坦克在进行实弹射击或越野行军后,或发生了任何可能引起松动的情况(如意外摔车),都要对整套武器系统进行校正。方法很简单,即在白漆底木靶板上,以1:1尺寸准确的标出出瞄准具、火炮、机枪等部件在炮塔正面投影上的相对位置。将坦克停在水平硬地面上,然后把木板垂直放置在坦克25米前,再逐个将武器火线和瞄具光轴的水平投影点调到靶板上相应的十字中心线指标上。

Т-80Б坦克有1台Р-173带调频的超短波跳频电台,预置10个频道,可以使用1、2、3米高的天线,正常通信距离20千米。车内联系通过ТПУ Р-124通话器实现,还有一部手机允许车外用户与车内通话。

Т-80Б安装了9К112“眼镜蛇”炮射导弹系统,使用主炮发射的无线电指令制导的9М112导弹。系统允许坦克在30千米的时速下,对4000米距离内、高度500米以下、速度300千米/小时的任何目标进行射击。2辆坦克可以对同一目标射击,但水平间距需大于30米,且不能使用同一频率发射指令信号。导弹的接受器频率有5个频道,设定比较麻烦,如不采用默认频率,需在装填前手动转动弹体上的频率调节螺母。系统的无线电指令发射天线9С461-1装在炮塔顶部车长指挥塔前、原光学测距仪右入射窗的位置。

导弹发射后,炮长通过1Г42瞄准镜跟踪目标,将十字线稳定地压在目标中心。瞄准镜跟踪弹尾发光管的光迹,9В387导弹控制系统自动算出导弹飞行实际轨迹与瞄准线的坐标偏差后传给控制盒,控制组件再将指令转成无线电编码通过天线发送给导弹,导弹根据指令修正飞行弹道直至命中,命中率达90%。导弹静破甲厚度650毫米,速度为400米/秒,有三种弹道模式可选。正常情况下坦克炮以3度仰角发射导弹,导弹出膛后急跃升5米以便于跟踪系统捕捉、跟踪发光管光迹,然后导弹下降到瞄准线附近直至击中目标。当坦克附近灰尘较大时,导弹急跃升完成后并不立即下降,而是在瞄准线上方3~5米高度飞行,防止烟尘遮住弹尾光源,在距目标600~800时导弹再次下降高度回到瞄准线上。当对1000米的目标射击时,导弹的跃升高度只有2米左右,被火控系统捕捉后立即下降高度飞向目标。

Т-80Б还可以发射3ВБК系列尾翼稳定破甲弹和3ВОФ系列尾翼稳定榴弹,除导弹使用9Ж减装药筒外,其他各弹种药筒通用。备弹38发,除装填机内的28发外,另有7发放置在驾驶舱内,3发放置在战斗舱内。
Т-80Б的自动装填机为液压电动转盘式,是Т-64坦克的改进型,弹药匣分内外两圈,药筒在外圈垂直放置,弹丸在内圈弹头朝向中心水平放置,装填机容量28发。火炮在自动状态下射击后自动回到3.5度仰角(可调,一般选择3.5度)锁定。在手动状态下需要炮长手动锁住火炮后才能实施装填。推弹杆是一根特殊结构的推拉链条,展开时链节之间互相锁住,链条成为一根刚性杆,撤收时能够像普通链条一样卷成一盘。当输弹机将弹匣扬至炮尾时,弹丸和药筒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只需推弹机一次动作便可完成装填。Т-72坦克则需两次动作才能完成。全部装填动作完成、各运动机件复位后,火炮解除仰角和击发机锁定,稳定器自动恢复工作,射击后的金属药筒底由抛壳机接住后抛出炮塔。乘员容易接近的某些部位装有安全护栏和限位开关,防止运动中的装填机造成人员的肢体机械伤害。装填机的理论供弹速度可达12发/分,将捕捉目标和火控装置计算的时间算在内,Т-80的实际射速在4发/分左右。

Т-80的自动装填机在车臣经受了战斗考验,证明其工作可靠。但是由于药筒布置在外侧,一旦车体侧下甲板被击穿,药筒极易被引燃导致殉爆。而Т-72坦克的弹药放在水平转盘装填机里,车体外侧的大直径负重轮能够提供额外的防护,生存能力比Т-80的高些。另外Т-80装填机的液压密封件磨损后容易泄露液压油,不仅装填机无法正常工作还可能诱发火灾。更换密封件是乘员最不喜欢的工作,因为机件之间设计的极为紧凑难以接近,清理渗出的液压油也是又脏又麻烦的活。
Т-80Б的车体前上甲板和炮塔正面使用了复合装甲,穿甲弹防御能力约400毫米,在整车弹道检验中能够抵御3ВБМ-9穿甲弹的射击,破甲弹防御能力约550毫米。其他部位均采用均质装甲,厚度从30~120毫米不等,能被60年代后任一专用反坦克武器击穿。坦克在炮塔上装有烟幕弹发射筒,排气管配有热烟幕装置,车体侧面挂有橡胶裙板。Т-80БВ的爆炸反应装甲,能够有效的抵御以РПГ-7为代表的轻型反坦克火箭筒的攻击,但对二级串列破甲战斗部和动能弹没有多少作用。也许是对Т-80Б的基础防护特别有信心,Т-80БВ只披挂了128块反应装甲,Т-72Б装了228块而Т-64БВ则安装了265块。


Т-80У的爆炸反应装甲对动能弹也有一定防御作用,测试结果表明它几乎完全可以抵御以3ВБМ-9为代表的苏制70年代水平穿甲弹的攻击,但是对现代穿甲弹的防御效果还未发现明确的弹道检验结果。








Т-80Б装有整体式三防系统,内部有以锂聚合物为基干的衬里,能防中子辐射和防崩落。另外Т-80布置乘员外围的油箱内的燃料被认为也有吸收射线功能。当然从车臣实战来看,未能隔舱化的油箱是引起坦克爆炸全毁的重要因素。

Т-80Б的发动机是1台ГТД-1000Т燃气轮机,该机为开式循环、三轴、无回热器结构。有两级离心式轴套压气机,高压级的管轴套装在低压级的实心轴上,两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以平衡转动惯量。低高压压气机压缩比分别为3.76和2.5,燃料在环形燃烧室燃烧后产生的燃气依次推动高压压气机涡轮、低压压气机涡轮和动力涡轮做功后直接排入大气。压气机涡轮是空气压缩机的动力元件,而动力涡轮的功率经齿轮减速后引入变速箱。涡轮最大转速26650转/分,并装有限速装置,防止发动机因超速过热损坏。在ГТД-3试验型燃机上就出现过涡轮因飞车烧毁的现象。


1980年改进型ГТД-1000ТФ投产,1986年ГТД-1250开始在T-80У上试用。两种改进型在高温部件上使用新型合金,压缩比和涡轮前温度有所提高降低了燃油消耗率,ГТД-1250的高压压气机涡轮增加了冷却空气喷嘴,除此之外基本结构相差不大。ГТД-1250的大修前寿命从ГТД-1000Т的300小时提高到500小时,全寿命为1000小时。通过与1983年美国M-1坦克的AGT-1500燃气轮机性能对比不难看出,苏联坦克用燃气轮机虽然起步较早,但技术水平仍较美国落后:

        ГТД-1000Т        ГТД-1000ТФ        ГТД-1250        AGT-1500
功率/ 千瓦        736        810        919        1103
质量/ 千克        1050        1120
总压缩比        9.5:1        10.2:1        10.5:1        14.5:1
高压压气机涡轮前温度/ ℃        950        1000        1070        1193
单位体积功率/ 千瓦/米3        532        776        882        954
标定燃油消耗率/克/千瓦•小时        326        319        306        306
   由于燃气轮机没有柴油机那样多的摩擦面和曲轴连杆等一大套运动变换机构,它的起动阻力较小。ГТД-1000ТФ在零下50℃时只需8~10分钟即可顺利启动至全功率输出;而Т-72的В-46柴油机需要加温2.5个小时左右才能起动,此后还需暖车30~40分钟方可正常使用。
除耗油率高外,燃气轮机的另一个重要缺点是清洁空气消耗量大。这是因为燃气轮机的冷却空气必需引入核心机,这就需要把冷却空气处理到和助燃空气相当的洁净度。所以ГТД系列无法使用传统的过滤式空气滤清器,只能改为流量大的旋风分离系统,它只能把进气中97%左右的固体微粒去除,而油芯过滤式可达99.5%。在干燥无硬化路面道路上,Т-80以纵队行驶时的速度还比不过Т-72,就是因为必需降低速度防止过分扬尘和发动机吸入过多灰尘。有些Т-80的乘员平时也把潜渡用通气管安装基座接在发动机进气口上,就是为了提升进气口的高度,以增加初始进气的清洁度延长发动机寿命。


ГТД系列燃气轮机可以使用多种燃料,包括ТС-1和ТС-2火箭发动机用煤油、РТ和Т-1航空煤油和Л、А或З型坦克柴油,它还能燃烧А-72牌汽油或以航煤和柴油构成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燃料。但是由于各种燃料的雾化性能和热值均不相同,更换燃料前必需对发动机的控制和燃烧系统进行动态整定。将发动机调整到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工作并不容易。换油前,必须将坦克的燃油供给系全部放尽,再用待加燃料将系统内的死油置换两到三次方可加注新燃料。因此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Т-80才更换燃油牌号。这次中俄军演Т-80БВ之所以在油箱半满的情况下拒绝接受柴油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应该说明,Т-80的主用燃料是ТС-1、РТ和Т-1。

Т-80Б有8个在装甲壳体内部的内组油箱和5个装在履带侧翼子板上的外组油箱,内外组油箱容量分别为1100和700升。油箱底部有电导水份报警装置,电导超标则说明油箱内有积水。另外还可以在车尾带2个,发动机顶盖上带1个容量为200升的附加油桶。发动机舱上的油桶严重影响坦克的后方射界,1983年后出厂的车辆取消了这个油箱座。Т-80的附加油桶没有用压缩空气管和配套的油管引入车内燃油系统,只能在停车状态下由乘员手动将由抽出。Т-80Б的公路和越野行程分别335和410千米,加挂附加油箱后增加到500和600千米。
       
Т-80的变速箱为双侧机械行星式,包括分动箱、两个双侧变速箱以及侧减速器和刹车装置等,总重1745千克。由于燃气轮机的扭矩特性较好,变速箱仅有4个前进挡和1个倒档,转向时转向内侧的变速箱降低一档,没有独立的转向机,各档位坦克标准运动状态如下:
档位        传动比        效率        转向半径(米)        直线速度      (千米/小时)
倒档        6.353        0.95        2.78米        11
1档        4.37        0.97        2.78米        16
2档        2.159        0.968        5.56米        32.3
3档        1.46        0.99        8.63米        48
4档        1(直接档)        接近1        8.8米        70
Т-80的操纵装置还是传统的液压助力双操纵杆式,但它的制动装置动作比较特殊。当驾驶员踩踏刹车踏板的前1/4行程时,制动装置以改变涡轮燃气流向、降低发动机转速的方式减速。驾驶员继续踩踏时,机械式摩擦刹车才会动作共同降低车速。采用此装置延长了制动装置摩擦片的使用寿命。自1985年起,Т-80У在苏联坦克上首次使用液力制动器。Т-80的传动有结构紧凑、机械效率高的特点,但是也存在不能进行中枢和无极转向、没有模块化设计、不能整体吊装等缺点。

Т-80坦克的行动装置使用了铝合金双轮缘挂胶负重轮和双销跑道衬胶履带,履带板宽580毫米,每条履带由80块板连接而成。履带诱导齿是空心的,防止积泥过多,主动轮颈部装有和M-1坦克类似的环形刮泥器。采用独立扭杆悬挂,每侧第1、2、6负重轮处有双作用筒式液压减震器,负重轮动行程达330毫米。像其他苏联坦克一样,Т-80也可以潜渡。由于燃气轮机排气压力小,除进气管外还需要在加一根垂直的排气管。




由于Т-80坦克采用了功率强大的动力系统和缓冲性能良好的悬挂行走装置,允许乘员使用高速档通过垂直墙和壕沟等障碍物,再加上档位比Т-64少3个,方便驾驶员操作。因此Т-80在公路速度较Т-64提高5%的情况下,越野速度提高了25%左右,达40~45千米/小时。
Т-80У及后续型号的情况已为读者详知,这里不做赘述。


服役和作战情况
Т-80坦克从1976年8月起开始装备苏军国内部队,首先配备给列宁格勒军区,以便于基洛夫厂随时对车辆情况进行跟踪调试。Т-80Б出现后开始在驻德西部军队集群试装备。Т-80良好的机动性受到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1988年6月,10辆Т-80在演习结束后开上柏林高速公路,以80千米/小时的极限速度超过了通行的客车。Т-80曾在演习的剧情设定中被想假定成在苏军发动突击后第5天便抵达英吉利海峡东岸。因此苏军内部也有人把它称为英吉利海峡坦克。燃气轮机优异的起动性也得到了部队的青睐。但由于燃气轮机以航空煤油为首选燃料,燃油消耗率较Т-64坦克显著提高,必需对部队的燃油后勤规范体系进行大的变更,燃气轮机的使用和维修与柴油机完全不同,坦克分队经常需要直升机分队技术人员的协助才能完成对发动机的调整和保障。尽管存在这些困难,苏军仍然认为在6~8年内完成西部军队集群的换装是可能的。


苏联坦克的采购和使用成本随着技术水准的提升快速上升:
型号        批发成本
(卢布)        大修间隔里程(千米)        大修成本
(卢布)        小修间隔里程(千米)        行驶成本
(卢布/千米)
Т-55АМ        160752        10000~11000        30455        650        15.8
Т-62М        170583                31030                16.3
Т-64Б        569708                59860        1500        55.1
Т-72Б        468000       
12000~14000        74670                30.9
Т-80        918667                96000        700        45.7
Т-80Б        1040000                106530                54.3
Т-80УД        1270533                119665                69
可以看出为了给国防力量装备现代化的坦克并使军队保持足够的训练强度,政府要在财政上付出多大代价。


1986-87年间,苏军驻德作战部队装备的Т-64和Т-80坦克如下表所列。
部队番号        司令部驻地        Т-64/AБ        Т-80
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        符斯滕堡        94(注)        16
近坦第16师        新施特雷利茨        328        21
摩步第21师        佩勒堡        271        94
近摩第94师        什未林        271        27
摩步第207师        施滕达尔        271         
突击第3集团军        马格德堡        94        7
近坦第7师        罗斯劳        328        10
近坦第10师        旧格拉堡        328        12
近坦第12师        新鲁平        328        47
近坦第47师        哈尔登斯莱本        328       
近卫第20集团军        埃伯斯瓦尔德        94        25
近摩第6师        柏林        271       
近摩第12师        卡姆佩茨        271        90
近摩第35师        文斯道夫        271        32
近坦第90师        贝尔瑙        328        25
近卫第8集团军        努赫拉        94        79
近摩第27师        哈勒        271        39
近摩第39师        奥尔德鲁夫        271        57
近摩第57师        瑙姆堡        271       
近坦第79师        耶拿        328        27
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        德累斯顿        94        9
近坦第9师        雷萨        328        11
近坦第11师        德累斯顿        328        20
近摩第20师        格里马        271       
注:每个集团军都有1个独立坦克团。
西部军队集群所有的坦克师和集团军属独立坦克团、大部分的摩步师都开始在编制外装备Т-80,逐渐熟悉新坦克的战斗和后勤保障特性,为全面换装做准备。除作战部队外,在东德的各训练基地另有约400辆Т-80。这是对西德装备豹2和美国在西德部署M-1坦克的回应。

但江河日下的苏联经济无法继续支撑这个计划。1988年12月戈尔巴乔夫破天荒地宣布苏军将单方面裁军50万,同时开始与北约商谈在欧洲限制常规军备的问题。

1990年8月19日,莫斯科发生了以副总统亚纳耶夫和国防部长亚佐夫为首的剥夺戈尔巴乔夫总统权力的事件,史称819事件。装备Т-80У的坎特米罗夫近卫坦克第4师和装备Т-72的塔曼近卫摩步第2师按照亚佐夫的命令进入莫斯科市区,企图控制包括苏联最高苏维埃大厦在内各关键要点。但是塔曼师很快临阵倒戈加入叶利钦一派,不过莫斯科街头并没有发生Т-80和Т-72对射的情况,事件平息后坦克返回驻地。



    根据1990年11月19日签署的《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苏军在地域上应按四个层次进行军备限制,各区域范围及限定装备的作战坦克数量如下:

坦克型号        第一层次(苏联的全部欧洲部分和其他华约国家)        第二层次(莫斯科军区、伏尔加-乌拉尔军区和第三层次地区)        第三层次(波罗的海沿岸军区、白俄罗斯军区、喀尔巴阡军区、基辅军区和第四层次地区)        第四层次(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和原东德地区)        侧翼地区(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列宁格勒军区、敖德萨军区、外高加索军区和北高加索军区)
ПТ-76        602        174        168        0        428
Т-80        112        93        81        0        19
Т-80Б        3518        3015        2885        2885        503
Т-80БК        217        219        208        182        0
Т-80БВ        594        594        569        569        0
Т-80БВК        23        23        22        22        0
Т-80У        410        410        3        0        0
Т-72        1437        747        702        279        690
Т-72К        64        55        51        0        9
Т-72А        906        748        689        0        158
Т-72АК        53        32        18        9        21
Т-72Б        1162        1109        1036        0        53
Т-72БК        49        33        21        0        16
Т-72Б1        1342        1148        973        0        194
Т-72Б1К        79        78        71        0        0
Т-64А        1386        1247        1109        704        139
Т-64АК        220        220        202        142        0
Т-64Б        1192        1247        841        612        303
Т-64БУ        159        159        157        0        0
Т-64Б1        420        384        367        35        36
Т-64Б1К        20        10        10        7        10
Т-64БВК        7        7        7        0        0
Т-64        578        574        574        0        4
Т-62        1555        1322        798        11        233
Т-62К        110        57        50        0        53
Т-62М        181        126        115        0        55
Т-62МК        2        2        2        0        0
Т-62МБ        113        113        112        0        0
Т-62М1        60        60        60        0        0
Т-54        0        250        248        0        25
Т-54К        1        1        0        0        0
Т-54В        901        296        244        0        330
Т-54ВК        24        16        10        0        S
Т-54М        642        243        31        0        359
Т-54МК        26        8        3        0        17
Т-55        468        301        231        0        167
Т-55К        74        6        5        0        68
Т-55А        877        709        477        0        16S
Т-55АД        237        177        176        0        60
Т-55АК        80        72        20        0        8
Т-55АМ        0        0        79        0        67
Т-55АМ1        21        21        21        0        0
Т-55АМК        1        1        1        0        0
Т-55АМД        39        39        36        0        0
Т-55М        1006        496        342        0        517
Т-55МК        0        18        13        0        2
Т-55МД        143        143        115        0        0
Т-55МУК        2        2        2        0        0
苏联的全部欧洲部分和其他华约国家所占地域涵盖了其他四个层次的绝大部分地域,但不包括亚欧分界线周边的苏联亚洲地区。条约对苏军部署在欧洲的坦克数量进行了总的限制,允许苏军在条约允许的框架内,调整各地区各型坦克数量,但任意单独项均不得超过规定的上限。按要求苏联应在条约生效40个月内将坦克数量调整完毕。

40个月期限还没到期,倒是苏联于1991年年底解体了,各加盟共和国以独立身份重新加入《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苏联解体前夕,苏军在苏联的欧洲部分和欧洲其他国家一共有4839辆各型Т-80坦克。到2002年元旦,俄军在俄罗斯欧洲部分共装备有2818辆T-80。2003年1月1日的数字显示,白俄罗斯有Т-80坦克92辆,乌克兰拥有271辆T-80和6辆T-84。在苏联时代既没有出口也没有参加过实战。某些资料宣称曾有2辆Т-80被派往阿富汗进行战斗测试,但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实它。

90年代初的俄罗斯在经济和政治上延续了苏联解体时期的脆弱和多变。俄总统叶利钦和议会因权力分配问题长期对峙,到1993年10月叶利钦和议会之间的矛盾终于酿成武装冲突。10月4日,近坦第4师第12坦克团出动6辆Т-80УД,开到俄议会大厦正对面,隔着莫斯科河炮击了“白宫”,共发射了2发穿甲弹和10发榴弹。6辆坦克一直呆到傍晚议会反对派领导人哈斯布拉托夫和鲁兹科伊投降才撤回驻地。




炮打白宫事件不过是俄政府面子上的小伤疤,相比之下遥远的车臣才是一块难以治愈的溃疡。俄政府为了拖延危机来临的时机,对车臣采取了极端怀柔的政策。1992年5月28日,国防部长格拉乔夫签署命令将车臣境内俄联邦部队50%的装备移交给杜达耶夫的地方武装,包括约20辆Т-72坦克,50辆装甲车和40000具单兵火箭(РПГ-22,РПГ-26和РПГ-27)在内的大批武器落入车臣地方武装之手。从这时开始,杜达耶夫认准俄联邦政府软弱可欺,有恃无恐的做起了独立结算的石油出口和非法制贩毒品生意,所获得的巨额资金被用来培训武装分子和购买更多的武器装备。车臣已经变成俄联邦内的名副其实的独立王国。
到1994年中,叶利钦稳固了国内政权后,把注意力逐步集中到车臣问题上来。同年10月,格拉乔夫决定以北高加索军区部队解决车臣问题,重点是占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从10月28日起,俄内务部队和近卫摩步第33团花费4周时间清除了格罗兹尼远郊外围的120个车臣非法武装据点,孤立了格罗兹尼市区。结果头脑发昏的内务部队试图以布达佩斯和布拉格的方式解决问题。11月26日,内务部队从北高加索军区的待修武器存放区借了35辆Т-72А坦克,从3个方向冲入格罗兹尼,试图闪电般的消灭以杜达耶夫。结果陷入车臣武装人员的合围,除4辆坦克突围外,其余皆被击毁或缴获,约100名俄军坦克兵被俘。
西方电视台马上播放了俄军坦克在格罗兹尼内身首异处的画面。格拉乔夫事后故作轻松的说:”我对此毫无兴趣。我才不会傻到让坦克开进市区,如果允许联邦军队介入,1个空降团可以在2个小时内拿下格罗兹尼。” 但背地里俄政府对这次行动失败极为恼火。11月29日,俄联邦安全会议作出了在车臣恢复法律和秩序的决议。可军事行动却比一道行政命令困难的多。12月15日,决定由北高加索军区司令马丘金上将担任车臣军事行动总司令。但是仅仅4天后,为了更好的协调各部队,又更换为威望高的陆军副司令沃罗比约夫上将。但沃罗比约夫反对进行军事行动,干脆一并辞去了陆军副司令的职务。捱到20日,焦头烂额的格拉乔夫只能任命曾担任过北高加索军区副司令的总参谋部作战局第一副局长科瓦什宁中将担任总指挥。俄国防部的如意算盘是用3天时间在格罗兹尼附近集结兵力,12月31日总攻格罗兹尼,在新年将其拿下,献礼。
12月30日,俄军总兵力为37972人,230辆坦克,轻型装甲车辆879辆,各型火炮333门,其中直接攻打格罗兹尼的部队编入4个突击集群。北部集群由独立第131摩步旅,近卫摩步第81团和第276摩步团组成。东北集群包括近摩第255团和摩步第33团等部队,预备队是独立近摩第74旅。 东部集群由近摩第129团,独立近卫第133坦克营,第328空降团和近卫空降第98师的一个混成营组成。 西部集群以第693和第503摩步团为主力,另外还配属了第237空降团,第106空降师的一个混成团和另外2个空降兵营。 装备Т-80坦克的部队有两支。近摩第81团坦克营装备Т-80Б和Т-80БВ 坦克31辆。 独坦第133营装备了36辆Т-80БВ,3辆Т-80Б和1辆Т-80К指挥坦克,营长是卡希林中校。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两支部队的战斗情况。

   在发起总攻前,俄军首先于12月28日夺取了格罗兹尼东南罕卡拉机场。近摩129团出动2个摩步营参战,近坦133营给每个摩步连配属了1个坦克排。车臣叛军的守卫兵力约600人,还得到了坦克的加强。 当天上午11时30分,俄军开始进攻。Т-80的第一个损失记录让人啼笑皆非,第1坦克连的521号车转向时不慎跌入一个15米深的坑中,武器系统损坏,撤离的乘员遭到车臣武装机枪,火箭筒和Т-72坦克的射击,炮长苏达伦科阵亡,车长和驾驶员均被击伤。车臣武装5辆Т-72和1辆Т-62集中射击近摩129团的1辆炮兵观察指挥车,将其击毁。第517号Т-80БВ坦克的传动装置也被1辆T-72坦克击中,乘员撤离后坦克油箱和弹药先后爆炸。坦1连连长卡其科洛夫斯基大尉的510号Т-80БВ被火箭筒命中了3次后仍然坚持战斗,掩护517号乘员撤离,并击毁了2辆车臣武装的Т-72А坦克。另1辆实施反冲击的车臣Т-72也被俄军Т-80БВ击毁。引导摩步2连的536号车在清除机场南侧的武装分子时,车体左侧被火箭筒击中,驾驶员和炮长脱离时负重伤,车长格洛巴洛夫中士阵亡,坦克随后在弹药殉爆中解体。532号Т-80БВ也遭车臣武装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的击中射击,被击毁后爆炸。坦克3连的佐夫基京中尉的Т-80Б前装甲右牵引钩附近挨了1发破甲弹,但未击穿。战至下午4时左右,车臣武装撤离机场退回格罗兹尼市区。俄军获得了一个宝贵的直升机起降场和后勤补给地域,在此部署的火炮还可以切断格罗兹尼与位于其东部15千米的阿尔贡之间的陆路联系。
俄军损失为9死15伤,3辆Т-80和1辆指挥车全毁、2辆Т-80和2辆БТР-70被击伤。车臣武装已经显示出了较强的反坦克作战技巧和能力,但未引起俄军指挥层的重视。
   各集群于12月30日统计的兵力兵器配置情况如下表。
集群        坦克        步兵战车        空降战车        装甲运兵车        装甲侦察车        火炮         人员                 指挥官
北部        82        211        -        -        -        64        4100        普林少将
东北        7        42        -        106        -        27        2200        罗赫宁中将
东部        43        6        68        70        11        11        3000        斯塔斯科夫少将
西部        32        35        92        32        -        84        6000        佩特洛克少将
合计        164        294        160        208        11        208        15300       
俄军企图从4个方向的向心突击迅速占领格罗兹尼市内主要建筑要点,再次以苏军在布拉格和喀布尔的模式取得对车臣的胜利。但与布拉格和喀布尔不同的是,杜达耶夫领导的武装分子具备训练有素的作战技巧、精良的武器装备和狂热的战斗热忱,很多人曾在原苏军服役,有的还是从阿富汗招募来的老“圣战者”,装备有大量反坦克火箭筒,对苏制装甲车辆的薄弱部分了如指掌。他们熟悉格罗兹尼的每条大街小巷和地下管网,对俄军即将发起的突击做好了准备。
俄罗斯国防部的战争计划搞的一塌糊涂。原计划用3天时间集结兵力结果花费了15天。直到总攻日前一天,总参谋部才把格罗兹尼及其周边地区的大比例地图紧急下发到各部队。这批地图还是1983年印刷的,有许多之后完工的建筑物和方向变更了的道路均未在图上标出。对格罗兹尼的航空照相侦察因天气原因未能进行。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制定详细的统一计划,只是简单为各集群指定了目标,作战和后勤由各集群单独制定方案并负责实施。部队的来源五花八门,例如近摩81团是伏尔加军区的,独摩131旅是北高加索军区的,近摩129团和独坦133营又是从列宁格勒军区开过来的。由于国防部对在格罗兹尼附近集结兵力的准备不足,各级指挥员只顾忙着联系后勤保障,各分队还没来得及进行图上推演和战术合练便被匆忙推上火线。

1994年12月31日6时,北集群的突击兵力首先开始进攻,目标是格罗兹尼火车站。近摩81团以摩步1、2营为主力群,摩步3营为一群,分两路向市区突击。每个摩步连加强了3辆Т-80,每个摩步营加强了2辆2С6通古斯卡30毫米四管高炮,每辆БМП-2步兵战车都多带了500发30毫米炮弹。 该团沿波格丹•赫梅利尼斯基大街向南穿插,一路未遇抵抗,速度一度达到了35-40千米/小时。11时该团驶抵马雅可夫斯基大街和佩沃梅斯基大街交叉路口,摩步3营按计划在这里拐向佩沃梅斯基大街,近摩81团在这里分成两个队形向火车站进发。摩步3营进至医院路和佩沃梅斯基大街十字路口时,车臣非法武装突然从周围的楼房开火。2辆Т-80БВ被击中起火,2辆通古斯卡高炮急忙向两侧实施压制射击,但车臣武装又将队形尾部的1辆БМП-2击毁。摩步3营完全被阻截在约1200米上的路段上,进退两难。

近摩81团的主力继续向西南方向穿插,在狄那摩体育场附近首次与车臣武装交火,损失了2辆БМП-2。该团随后占领重要的交通枢纽——捷尔仁斯基广场,布置好包括2辆Т-80БВ,2辆通古斯卡和3辆БМП-2的留守兵力后,余部于12时30分继续向火车站进攻,于15时10分在火车站与独摩131旅的2个摩步营回合,并迅速构筑了环形防御阵地等待其他几个集群。
同日早上7时,东集群的近摩129团、独坦133营和配属的空降兵也开始行动,目标是位于格罗兹尼西部的列宁广场。每辆Т-80坦克都携带了6发穿甲弹、12发破甲弹和18发榴弹,还有5辆ЗСУ-23-4 23毫米四管高炮伴随。部队刚开出罕卡拉机场不久,就有2辆坦克触雷抛锚。11时左右,东集群在接近城郊结合部时遭遇车臣武装分子的猛烈射击,先顺着铁路,继而又绕到基洛夫大街与车臣武装分子展开激烈的巷战。
坦克2连连长克伊斯里亚上尉的523号Т-80БВ在图哈切夫斯基大街路口突遭车臣武装Т-72坦克的反冲击。车臣坦克首先开炮,但没有击中。坐在炮长席上的是独坦133营参谋长库格申科大尉,他不用火控装置手动操炮快速瞄准击发,接连击毁了2辆Т-72А。
坦克排长乌达切夫中尉探出身子向步兵指示目标时被打死,坦克也被3枚火箭弹击毁。战至20时,东集群在格罗兹尼市区只前进了约1500~2000米后便在“俄罗斯”电影院附近转入防御,独坦133营损失了3辆Т-80,分别为1连的515和516号以及3连的551号车。
被堵截的近摩129团摩步3营于17时集中全部有生力量向火车站方向突围,3辆Т-80БВ冲了出去,打头的随即被击毁。剩下2辆在接近火车站时又遭车臣武装伏击,1辆坦克右侧被击中了8发火箭弹,几乎炸光了坦克右边所有的反应装甲,车长阵亡。另1辆坦克的底盘右侧装甲被杜达耶夫分子的Д-30 122毫米榴弹炮击中。但好在2辆坦克均能开动,最后于独摩131旅会合。驻守在捷尔仁斯基广场的俄小分队被歼灭,东北和西集群的进攻也被击退了。

杜达耶夫阻挡其他几路俄军,放一路进入格罗兹尼纵深,聚而歼之的目的达到了。入夜后,车臣武装开始对据守火车站的俄军发起总攻。武装分子以装备火箭筒、自动步枪、机枪和电台的5~8人为一小组,沿地下管网向火车站集中。他们从钢铁和石化企业搞来了全身石棉防护服,这样就可以从俄军预料不到的、非常狭窄的空间、例如下水道井口和半地下室的窗口发射火箭弹。车臣武装的МТ-12 100毫米反坦克炮也参加了战斗,击毁俄军1辆Т-72。狡猾的武装分子首先打击威胁最大的自行高炮,到1日5时,困守火车站北集群的4辆自行高炮全部被击毁。天亮后,俄军外围火力向火车站周围实施拦阻射击,围困的车臣武装分子逐渐散去。独摩131旅和近摩81团趁机进行修整,从被打坏的车辆上放出燃油,移出弹药,拆下未爆的反应装甲块,补充给还能动的坦克。下午4时,趁着杜达耶夫分子正在准备武器再次夜袭的时机,北集群突然向西突围,最终于17时40分与西集群的空降兵部队回合。仅独摩131旅就在火车站附近扔掉了17辆Т-72,俄军对格罗兹尼的第一次突击以惨败告终。

1日凌晨,东集群的军官们在“俄罗斯”电影院门前讨论作战计划时突遭己方飞机误击,库格申科大尉和近摩139团值班军官谢苗伦科少校和其他20余名官兵被炸死,约80人负伤包括2名坦克排长。在此情况下继续进攻毫无意义,指挥部命令撤回罕卡拉机场。该群遂以坦克3连和摩步1营3连为后卫,Т-80拖着打坏的装甲车,向机场撤退。殿后的542号Т-80БВ在通过一座铁路桥时发动机熄火无法启动,乘员被迫将其放弃,后被车臣武装缴获。
1995年新年的失败粉碎了俄国防部的一枕黄梁。俄军暂停了对格罗兹尼市区的直接进攻,独摩131旅和近摩81团残部被撤回二线补充。由于此前俄军没有完成对格罗兹尼的完全封锁,车臣武装得以继续向市内补充人员武器弹药,潜伏在俄军基地外围的车臣侦察兵甚至可以用肉眼观察到俄进攻队形的行进方向和兵力构成。为此俄军决定把装甲部队的主力放在格罗兹尼外围的清剿战斗上来,坦克的任务由直接冲击改为编入第二梯队实施火力支援。
车臣武装也意识自己的坦克与俄军硬碰硬占不到便宜,决定更加珍惜的利用手头为数不多的装甲车辆。于是炮塔漆成白色的车臣Т-72的主要用途变更为在电视镜头上炫耀武力。Т-72大战Т-80同门相残的情景再也没有出现过。
独坦133营仍然与近摩129团一起作战。由于车辆损失,独坦133营于1月4日将可以使用的Т-80编入第1连和第3连,每连11辆坦克,修理中的坦克部署在罕卡拉机场做固定火力点用。1月6日,摩步1营和坦1连在没有损失的情况合力拿下了车臣武装的一个重要补给基地——第86号营地。这次战斗中俄军采用了合成小群战术,取得成功。每个小群由1个带枪挂榴弹发射器的摩步排、2辆Т-80(其中1辆带扫雷器)、1辆自行高炮和2辆БТР-70组成。自行高炮和装甲车在距火线400米以外停止冲击,以游动射击压制隐显目标支援步兵。坦克在距火线100米处停车,以原地射击的方式消灭车臣武装的坚固发射点,同时在墙上开洞为步兵打开通道。俄军在第86号营地缴获了包括2门Д-30榴弹炮、1辆Т-62、2辆БТР-80和5吨炸药在内的作战物资。不过最让俄国人高兴的是他们还找到了200升未开封的白兰地酒。6日终,独坦133营的实力为坦克1连10辆,坦克2连8辆,坦克3连12辆;指挥排1辆Т-80К。失足跌入深坑的521号也被3辆Т-80拉了上来,但火炮仍未修复,只能暂时当作牵引车使用。当天从列宁格勒军区补充的军官和乘员也抵达罕卡拉机场驻地。
1月14日,北集群从独坦133营借调了1个排3辆Т-80БВ攻打总统府。皮实的Т-72Б冲在前面,而Т-80只敢停留在周边建筑物被彻底清剿的街道上。此外每辆坦克还配备了由2名自动步枪手、1名机枪手、1名狙击手和1名榴弹发射器手组成的警戒小组,专门负责寻歼车臣反坦克手。Т-80БВ主要以倒三角形两前一后的队形支援步兵战斗,距火线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50米,以防单兵反坦克武器的突袭。即便如此,神出鬼没的车臣武装还是让俄军防不胜防。1月17日排长安东诺夫中尉的座车被3发火箭弹击中,打坏了指挥塔的观察组件。19日,另1辆坦克的炮塔被火箭弹击穿,射流击穿了Р-173电台后将车长维克洛夫中士的大腿打断。19日北集群完全占领总统府后,该排将损坏的2辆坦克留在总统府对面的损毁车辆集中区修理,人员于20日回归建制。
在后方地域的俄军坦克兵也在车臣武装的火力威胁之中,阿尔贡市内流窜的杜达耶夫分子经常用各型武器袭扰俄装甲部队的后勤基地。1月18日晚,独坦133营3连的车长尤佐夫和驾驶员卢切尼科夫坐在自己坦克的动力舱上聊天,突遭122榴弹炮的冷炮袭击,尤佐夫当场被炸死,卢切尼科夫则被烧伤。还有一次一发车臣武装打来的迫击炮弹直接飞入1辆正在补充弹药的Т-72的炮塔舱门,将坦克完全炸毁。
1月27日上午,坦1连支援近摩129团对格罗兹尼工业区发起进攻。10时30分,510号车在通过1座桥梁时底盘右侧第1、2拖带轮之间被СПГ-9火箭筒击穿;随后第二发火箭弹又击中右侧履带上翼子板油箱。坦克起火燃烧,卡奇科洛夫连长和日里津炮长跳出炮塔后坦克爆炸,驾驶员潘科夫阵亡。俄军占领工业区后,在酒厂发现了1.5吨未及转移的海洛因。

2月2日夜,坦克3连3辆停在停车场里的Т-80遭到车臣武装反坦克导弹的袭击。559号车右裙板挨了一发,红外探照大灯被炸坏,驾驶员仪表盘震落,坦克起火但马上被扑灭。561号车炮塔右侧被击中,打坏了指挥塔。最惊险的当属560号车,导弹钻进它的车长舱口爆炸,车炮长工作站被炸的一塌糊涂,但幸未引起火灾和殉爆。这次袭击后,独坦133营联系工兵部队为每辆坦克挖掘了三个停车掩体,深度达2.4米能够把Т-80完全遮盖起来;车辆停放时一律以正面装甲对敌。人员也构筑了地下掩蔽部,用交通壕与坦克掩体连接;入夜后严禁人员无故在坦克附近逗留聊天。此后虽然每晚车臣武装都按惯例用各种武器袭扰独坦133营驻地,但该营却没有遭受任何损失。
2月8日,东集群解救了数百名支持俄罗斯政府的车臣平民,隐藏在其中的3名隶属近摩129团的俄军士兵归队,他们是在12月31日夜间与部队失去联系的。当日下午17时30分,坦克排长雅克夫列夫中尉的坦克被车臣武装的反坦克导弹击中。导弹正好打在指挥塔前没有爆炸装甲覆盖的炮塔右侧顶部,射流从炮塔内两名乘员之间穿过。炮长雷波恰科夫头部被破片击中阵亡,雅克夫列夫左手负伤。2月11日,573号Т-80БВ在一次阻击车臣武装撤往阿尔贡市的战斗中被击毁,无法回收。
1995年3月5日和6日,近坦133营首次实战使用9К112炮射导弹系统。坦克3连559号连长车和该连3排561号排长车的武器系统状况最好,因此用这2辆车对阿尔贡市车臣武装盘踞的建筑物进行了试射。两辆坦克总共发射了15枚导弹,仅有2枚导弹命中目标。从飞行轨迹上看,有的导弹甚至完全没有接受火控系统信号的迹象,一出膛就打飞了。俄军检查后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导弹存储时间过长,期间没有进行必需的维护和检测,制导系统技术状态不佳。近坦133营抵达车臣后,导弹一直存放在简陋的野战弹药库里,环境温度过低,可能造成9М112М导弹的电子元器件损坏。另外车臣战场环境的电磁污染程度远比9М112М炮射导弹的设计年代恶劣,城市作战时,建筑物反射的电磁波容易干扰过时的无线电指令制导导致实效。
对车辆和导弹再一次进行检查后,559号和561号车于3月8日至12日之间对阿尔贡市的车臣武装阵地进行了第二次导弹攻击。两辆坦克把该连其余的45枚导弹全部打光,坦克以原地发射的方式发射5-6枚导弹后变换阵地。大部分导弹失的,但正常飞行的导弹还是显示了精准的命中率。有一枚导弹射击一个4000米外的升降机轿箱,结果从50厘米X100厘米的窗口穿入爆炸。这个距离上无制导武器是无法达到这种命中精度的。
1994年12月27日至1995年3月2日间,独坦133营永久损失了12辆Т-80БВ,另有12辆坦克需要大修。在此期间俄官方发布的近摩81团Т-80坦克的永久损失为6辆,但这个数字很值得怀疑,真实的损失可能在12-18辆之间,不过目前仍没有公开的确切的情况来证实它。
1996年8月10日,独坦133营3连的2辆Т-80БВ和近摩166旅的1个连参加了解救一支被围的俄内务部队的行动。连长冈察洛夫大尉在转移伤员时双腿被手榴弹弹片击中不能行动,554号车车长费希洛夫准尉接替指挥,他的坦克击毙了10余名武装分子。准尉本人在观察敌情时被车臣狙击手打中头部阵亡。两辆坦克最终带着幸存人员和平民冲了出来。这是迄今为止Т-80坦克参加的最后一次战斗。1996年12月,根据与车臣方面达成的和平协议,俄联邦军队全部撤出车臣。
俄军在格罗兹尼的行动重复了苏军在布雷斯劳悲惨经历。当年苏军也试图以坦克部队的行进间冲击迅速占领布雷斯劳市区,结果在前3天的战斗中便损失了7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994年12月31日至1995年4月1日间,俄军的损失包括1426死、4630伤和96被俘,永久损失了49辆中型坦克、132辆步兵战车和98辆装甲人员输送车。
其实苏军对于城市战斗早就有所研究。1941年6月出版的《赠坦克兵》一书中就说明:“对敌坚固设防的居民点,不宜以坦克纵队冲击,应在合适地点展开队形压制消灭敌火力配系。”在苏德战争后期,苏军更是积累了丰富的坦克兵城市作战经验。1946年8月的《战斗中的坦克》指出:“现代城市的坚固建筑物便于防御方用作坚固支撑点……进入城市前应进行周密的侦察,坦克指挥员必需了解突击方向上的各通道和出口的准确位置……威胁最大的是敌人的“铁拳”反坦克手……坦克队形侧翼在得到步兵、工兵和炮兵分队的可靠保障后方可继续前进……各分队应在战前规定好联络信号和方式……”
俄军最高指挥阶层不顾既有的作战经验和格罗兹尼实际情况,开战前一味以迅速解决战斗的政治前提为指导,最终导致了不应该的严重损失。好在俄军重新总结了教育教训。在1999年6月爆发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和2008年8月的格鲁吉亚战争期间,人们发现老旧的Т-55和Т-62重新披挂上阵,Т-80却被认为不值得冒险进行街巷战和山地战而被束之高阁。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设计制造的武器装备不能在需要的时候为国效力,Т-80坦克大概也会忿忿不平吧。
题目改改 红色贵族咋成了中型的呢?
回复 6# sunlibo1986


    9494,而且是铁幕下最后的红色贵族
0.jpg
1.jpg
辛苦了,俄罗斯的坦克不复当年之勇了 在国际市场上除了阿三已经没什么客户了
还有一次一发车臣武装打来的迫击炮弹直接飞入1辆正在补充弹药的Т-72的炮塔舱门,将坦克完全炸毁。


........

这点也太背了。
T80还是很漂亮实用的坦克,可惜它落在二毛子而不是大毛子手里
打错了吧,重型
楼主就是SC的科京么
顺便把阿三的T90那篇也发上来吧,实在是太有喜感了
红色帝国的铁马啊.......[:a5:]
T80是主战坦克吧
好坦克啊
太棒了,我最喜欢的苏制坦克{:wu:}
回复 14# bbsoicq2


    就是
回复 13# pocp


    40吨级的重型。。。。。恩恩。。。。。二战的时候可以算重型
回复 1# 科金懦夫死鸡


    那期兵器正好买了
回复 21# damo56030


    40T,你看错了吧
战斗全重:46吨
pocp 发表于 2010-8-20 12:57

40吨级。。。。有什么问题吗?
pocp 发表于 2010-8-20 12:57

当年的豹子,M1,挑战者,哪个不是50吨以上的
原创么?
现在没有中型这个分法了吧? 按照二战 40吨不也是重型?
毛毛熊从来没有采纳主战坦克这个名称,一直坚持使用中型坦克。
兵器的原文,配图倒是很不错{:hao:}
回复 15# bbsoicq2 麻烦问一下,刊载在哪期什么杂志上?题目叫什么?本菜去找找
不错的文章
兵器-201003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146450.html
帅气坦克啊
好贴
回复 15# bbsoicq2


           T-90坦克   

       有趣的是,T-80不仅在车臣战场上遭遇严重挫折,而且还被同门兄弟T-90彻底打败。目前 T-80УМ等五花八门的型号仅供出口,而T-90已俄罗斯陆军选为持续订购的标准坦克。那么T-90究竟有什么渊源能够压倒T-80呢?
       T-90是由苏联的一个重要的坦克生产中心乌拉尔铁路车辆厂研制生产的。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该厂与从哈尔科夫疏散来的共产国际工厂合并,在1941~45年间有19913辆T-34坦克开下生产线,是当时苏联坦克产量最大的一个厂。战后,乌拉尔厂逐渐从一个单纯的坦克生产厂家提升为具有独立研制能力,并能够与哈尔科夫和列宁格勒相抗衡的大型军工联合体,它的产品包括著名的T-55、62和72坦克,苏军和国外用户均有大量装备。特别是T-72坦克,在问世的头几年,几乎被西方炒作成不可战胜的坦克。
      1982年黎巴嫩战争期间,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用105毫米穿甲弹击毁了9辆叙利亚军队的T-72。而且同期西方120坦克炮已陆续开始服役,对T-72的威胁比105炮还要高一个层次。苏联立即对被击毁的坦克进行了研究,决定对T-72进行改进。1987年,披挂接触-5反应装甲的T-72БМ坦克问世,该车正面对穿甲弹的防御要比T-72Б强20%左右,但是在火力方面没有什么变化,火控还是老式的1А40-1式。
       时任乌拉尔厂设计局总设计师弗拉基米尔•波特金决定利用 T-80У的1A45火控系统继续改进 T-72БМ。由于T-72的自动装填机系统与T-80У不同,因此对1А45系统进行了适应性改动后装上 Т-72БМ,新车称为188工程,并于1989年1月起开始进行国家试验。
  由于各部件总成本身就是成熟的,而且 Т-72、80又是同一个级别的坦克,188工程在超过14000千米的行驶试验中没有出现大的问题。1991年3月27日,苏联国防部和国防工业部决定将188工程列入苏军装备。不过苏联后来的政治动乱和最终解体延误了188工程的服役。由于海湾战争期间 Т-72遭受美英各种制导武器和坦克直射火力的沉重打击,乌拉尔厂又为188工程装上了窗帘-1红外干扰系统,并进行了补充试验。
  1992年9月30日第一批改进型188工程通过国家试验,10月5日俄联邦政府通过第759-58决议决定将188工程以T-90的制式型号装备部队,并且允许其出口型号T-90С向国外销售。本来188工程按序列应命名为 T-72БУ,但俄总统叶利钦亲自下令改名为T-90。
作为T-72的改进型,T-90坦克的车体与Т-72БМ坦克完全相同,采用焊接结构。早期炮塔为铸造式,自1999年起出现焊接炮塔型号,新坦克称为Т-90А。车底甲板采用冲压成型。车体前上装甲板为多层复合结构,并附加反应装甲。车体每侧橡胶侧裙板上安装3块长方形钢屏蔽板,俄方资料宣称其内镶嵌有反应装甲元件,但是如此薄的钢板内部还有反应装甲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T-90坦克的战斗全重46±0.3吨,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间位置,座椅固定在车体顶甲板上,减少地雷爆炸带来的冲击。驾驶员舱口前有1具ТНР0-168潜望镜。在夜间驾驶车辆时,ТНР0-168潜望镜可用主-被动式ТУН-5驾驶员夜视仪替换。还可安装ТУК-2驾驶员昼夜两用观察镜。
       车长和炮长位于炮塔内,车长在右,炮长在左。炮塔为复合装甲结构,炮塔正面倾斜角度为35度。除车长旋转指挥塔外,炮塔结构与T-72БМ坦克的炮塔完全相同。
武器
       Т-90坦克采用的武器与Т-80У相同,主武器是1门2А46М-4型125毫米滑膛炮。火炮采用了内置校正装置,缩短了火炮校正时间,仅需1分钟,并提高了校正精度。火炮采用段隔螺纹连接结构能保证在野战条件下从炮塔前方快速更换火炮身管。辅助武器是1挺ПКТ或ПКТМ型7.62毫米并列机枪和遥控机电操纵的12.7毫米НСВТ或КОРД高射机枪。高射机枪装置改自T-80УД,安装在可以旋转的车长指挥塔前部,除更换弹链外,全部操作由车长在车内进行,可在自动、半自动和手动三种工况下射击。
弹药
  T-90携带43发125毫米弹药,弹种与T-80У完全相同。有炮射导弹、穿甲弹、破甲弹和杀伤爆破弹。辅助武器的弹药基数包括2000发7.62毫米和300发12.7毫米枪弹。除此之外, 坦克配备的弹药还有450发5.45毫米冲锋枪弹,12发信号枪弹,10枚Р-1(或КС20) 手榴弹,12枚光电干扰系统的902У烟幕弹发射装置发射的3Ш7烟幕弹。如果车上不装"窗帘"-1光电干扰系统,烟幕弹发射装置则发射306M烟幕弹。
  T-90坦克上安装的自动装弹机Т-72坦克上的类似。其用途是放置炮弹、存储炮弹的数量和种类信息、为坦克火炮自动装弹、收集射击后退出的弹底壳,并将弹底壳抛出车外。自动装弹机由下列主要部件组成旋转输弹机、弹匣提升机构、推弹机、对接机构、火炮电机闭锁器、操纵装置、配电盒、附加配电盒、操纵台、装弹操纵台、弹匣位置传感器、全套电气系统安装件。自动推弹机在固定的角度进行装填,其旋转输弹机上的待发弹为22发。向火炮装弹的程序是分两步进行,先装弹丸,后装药筒。在自动装弹工况时,车长也可以操纵装弹。
  22发待发弹 (包括导弹) 位于炮塔下方的旋转输弹机中,与T-80坦克不同,弹丸和药筒都是水平放置在弹匣内,弹头向内,弹丸在下药筒在上,装填时推弹机动作两次分别将弹丸和药筒推入膛内,T-80只需一次推弹动作。另外21发炮弹放置在车体和炮塔内的弹架中,分布如下:3发弹丸放置在炮塔内,其中2 发放在车长座椅后面旋转地板上,1 发穿甲弹放在火炮下面前方旋转地板上。另18发弹丸放置在车体内,其中3发杀伤爆破榴弹或空心装药破甲弹的弹丸放在前油箱-弹药架内;4 发弹丸从右侧放在动力舱隔板上的弹药架内;4发弹丸从左侧放在动力舱隔板上的弹药架内;3发杀伤爆破榴弹或空心装药破甲弹的弹丸,或穿甲弹弹丸放在炮长座椅后方左侧;1发穿甲弹弹丸放在蓄电池支架后方;3发杀伤爆破榴弹或空心装药破甲弹的弹丸,或穿甲弹弹丸放在蓄电池支架后方左侧。
  3个药筒放在炮塔内旋转输弹机地板上,其中1个药筒放在炮长座椅前面,2个药筒放在车长座椅的后面。另18个药筒放在车体内,其中1 个放在前油箱-弹药架右侧,3个放在前油箱-弹药架内,12个放在动力舱隔板旁边中组油箱-弹药架内,2个放在蓄电池支架后方,无法自动输弹。向车内补充弹药时,严禁将穿甲弹和导弹放置在前面油箱-弹药架中。
战斗时,乘员需视情况将弹架的弹药转移到旋转输弹机中,也可以直接将弹药架的炮弹对火炮进行人工装弹。手动装填时射速将从7发/分下降到1发/分左右,而且由于没有专职装填手,此时坦克的对外观察能力将大打折扣。
火控系统
      T-90的1А45T火控系统包括1А42炮长瞄准系统、1В528-1弹道计算机、1Г46炮长昼间激光测距瞄准镜、 TПН-4-49炮长夜间瞄准镜、 TКН-4С车长昼夜指挥镜、2Э42-4炮塔双向稳定器、9К119炮射导弹制导系统和横风传感器等弹道修正传感器组成。它允许 T-90在昼间在小于50千米/小时速度下,射击5000米距离内速度小于75千米/小时的地面目标;好天气夜间停止状态下射击1300米内的静止地面目标;昼间载车时速小于30千米的情况下,用9М119导弹攻击5000米内的地面目标和低空低速目标。
       1Г46单目瞄准镜的倍率为2.7~12X,视界为20~4.5度,测距范围为400~5000米,瞄准镜是双向独立稳定的。TПН-4-49夜视瞄准镜采用主动红外体制,没有独立稳定装置随动与火炮和炮塔,倍率为6.8X,射界5.4度,天气晴好的夜间对坦克侧面的最大识别距离1200米。TКН-4С车长指挥镜昼间观察有1X和6.7X两个倍率,夜间观察倍率分别是5.1X和7.5X,夜视坦克类目标的识别距离不超过700米。车长指挥装置不能在行进间进行超越射击,只能在停止状态下操纵火炮。
防护系统
T-90坦克的防护系统以装甲车体和炮塔为基础,并在主要迎弹面加强了附加反应装甲,覆盖了坦克车体和炮塔正面、侧部和顶部50%以上的面积。它的正面防穿甲弹能力约600~700毫米,防破甲弹能力约900毫米左右。近年来俄罗斯着力在宣传了其反应装甲的效能,称其能够保证降低破甲弹的效率达50〜60%,次口径穿甲弹的效率20%。俄官方宣称 Т-90的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相结合实际上能防绝大多数聚能弹药的攻击,降低动能穿甲弹药的穿甲效果。T-90有俄国坦克标准的三防系统,驾驶舱和战斗舱内装有添加锂、硼和铅的氢聚合物防护层,吸收核爆炸产生的各种辐射。
  T-90坦克安装有"窗帘-1"光电干扰系统来提高坦克防护能力。光电干扰系统用于防护反坦克导弹对坦克的攻击,对激光测距的反坦克弹药和弹药的瞄准系统产生干扰。光电干扰系统包括由布置在炮塔顶部的2个精确确定方向的探头和2个粗略确定方向的探头的激光告警器、与控制盒和操纵台连通的控制系统、由发射装置和12枚烟幕弹组成的烟幕弹发射系统。光电干扰系统配备有镶嵌式检测系统和自动检测系统。光电干扰系统能有效的干扰采用半自动激光导引头、利用接受目标反射回的激光束工作的反坦克导弹,能有效干扰使用激光目标指示器和激光测距仪的反坦克导弹和激光制导炮弹("铜斑蛇''),以及能释放烟幕掩护坦克。
  光电干扰系统能够提供坦克被激光器照射的方向光信号和声信号,自动向受到敌方威胁的方向发射烟幕弹,削弱和部分反射激光线,破坏来袭弹药导引头的工作。
  干扰系统有自动和半自动两种工作方式。3017烟幕弹的发射距离为50〜80米。一枚烟幕弹发射3秒种后可形成高15米、宽10米的烟幕墙。“窗帘”-1的两个ОТШУ-1-7探照灯布置在炮塔前部炮管两侧,用平行四边形装置与火炮实现同步俯仰,能够自动指向敌激光探测方向,实施红外压制或干扰。有趣的是,夜间该探照灯同时也是坦克上各主动红外夜视仪的光源。当激光告警器检测到激光照射后,会超越火控系统自动将装甲最厚的炮塔前部转向敌激光入射方向,同时启动探照灯压制敌红外指导系统。
     窗帘-1红外压制系统能够降低以某些制导武器对坦克的毁伤效率,但是打开的探照灯是明显的红外辐射源,是热像仪和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最佳瞄准目标。且探照灯的位置是炮塔中弹概率最大的地方,由于无法在此安装附加装甲势必削弱炮塔前部的防护。因此出口印度的T-90取消了探照灯。
灭火抑爆系统
T-90坦克上安装的灭火系统为二次作用式。为了扑灭发生的火灾,车上配有4个装有"哈隆"114У2和"13У1"灭火剂的灭火瓶。车上配备的10个光传感器、5个热传感器(位于动力传动室内)能保证在150毫秒内发现火灾,并同时启动快速作用灭火瓶喷出90%的灭火剂,扑灭火灾。灭火系统可自动和手动灭火。手动灭火时由车长按动操纵台上的启动按钮或驾驶员按动操纵台上的按钮。
由于苏制坦克在车臣战争中的生命力遭到质疑,俄罗斯于1999年底进行了一次对 Т-90的实车弹道防御试验,后来宣称在面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炮射破甲弹、火箭破甲弹和反坦克导弹的攻击下,T-90经受了考验并仍能够开动。但是这次试验明显是在没有车载弹药的情况下进行的,且命中的弹种、部位、角度、着速和距离等关键信息并未披露。不过与T-90装甲基本相当的T-72БМ则有多次被击毁的记录,因此T-72БМ的战斗经历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T-90的实际防护水平。
T-72БМ则参加了第一次车臣战争和格鲁吉亚战争。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独立近卫摩托化步兵第74旅坦克营装备的T-72Б和T-72БМ参加了格罗兹尼市南部地区的战斗,1995年1月3日,该旅在夺取苏察河东岸桥头堡时损失了2辆 T-72БМ,有一名因伤无法撤离的列兵里宾肯留在坦克里坚持战斗直至牺牲,后来被追授勇敢勋章。该旅在车臣战争期间总共损失5辆T-72БМ,但没有永久损失,坦克后来都修复了。格鲁吉亚战争期间,俄军第58集团军也有T-72БМ参战,独立坦克第141营的1辆T-72БМ在茨欣瓦利市区的战斗中被1辆格鲁吉亚的Т-72击中,车内弹药被引爆,炮塔脱离圈座,坦克完全报废。对俄方宣称的明显带有广告性质的信息应予以保留。
推进系统
   T-90沿用了T-72БМ的整套推进和行走系统。它的发动机是1台车里亚宾斯克拖拉机厂生产的В-84МС12缸水冷机械增压柴油机,转速2000转/分时额定功率为617.6千瓦,它仍然是T-34用В-2发动机的改进型。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与多级燃油泵连通,燃油泵又借助高压管与发动机的喷油嘴连接在一起。包括2个外燃油箱中的燃油在内,燃油系统燃料总量为1600升,其中装甲板保护的车内油箱容量为750升。2002年后出厂的 T-90换装В-92С2柴油机,增压器改为废气涡轮驱动,功率增加到735千瓦。使用В-92С2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口截面较小。到2004年,车里亚宾斯克拖拉机厂又推出了В-99发动机,功率进一步强化到882千瓦,但是在燃烧室冷却和曲轴连杆系统耐久性上出现了不稳定的现象,目前仍然处于单机调试改进阶段,上车试验尚需时日。
传动装置
       T-90坦克采用了机械式传动装置,由一个齿轮传动箱、两个行星变速箱及两个行星式侧传动组成。齿轮传动箱将发动机的功率传递到左、右变速箱。变速箱有7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每个变速箱有4个行星排,6个行星排操纵元件。各档时的传动比为:1档为8.173, 2档为4.4, 3档为3.485, 4档为2.787, 5档为2.027, 6档为1.467, 7档为1,倒档为14.35。变速箱具有变速和转向双重功能,转向依靠转向的那一侧变速箱调低一个挡位实现。直线行驶变速时,双侧变速箱同时变换相同的排挡当变速箱处于第2〜7挡,转向时,保持高速侧变速箱排挡不变,另一侧变速箱的排挡降低一挡。当变速箱处于1挡或倒挡,转向时,制动低速侧履带,实现原地转向。操纵系采用液压助力双操纵杆式,拉杆力约3千克力,由于档位较多,越野驾驶需频繁换挡,驾驶员负担较重。
      T-90开始使用的是销耳挂胶单销履带,90年代末期改为T-80的双销式,自2007年又开始使用РМШ双面挂胶双销履带,每条履带由81块履带板链接而成。悬挂系统采用单扭杆式,在每侧第1、2和6负重轮的平衡肘上装有旋转叶片式液压减震器,负重轮的动行程为320毫米。
       T-90备有制式潜渡装置,В-84МС发动机的平均排气背压为2.2个大气压,使用该发动机的坦克能够克服5米的水障碍。В-92С2使用涡轮增压器后,由于废气驱动增压做功,平均排气背压下降到1.5个大气压,因此若不使用排气通气管,只能克服3.5~4米的水障碍。
服役
俄军西伯利亚军区第21坦克团第一个装备T-90,后来又配备给“顿河”近卫坦克第5师。莫斯科军区的“塔曼”近卫第2摩托化旅也开始装备T-90A。目前装备的T-90坦克仍非常有限。截止2007年,陆军共有334辆,海军陆战队有7辆T-90在役。从2004年起铸造炮塔T-90停产,T-90A的产量也不大,04至08年的产量分别为14、17、31、31和62辆,09年的产量估计将超过100辆。俄军计划以每年2个营,每营31辆的速度装备T-90A。
       2009年5月,俄国防部宣布即将把T-90部署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军事基地。网络上的照片证实,在阿布哈兹的独立摩托化第131旅已拥有了约10辆T-90A。如果再次与格鲁吉亚爆发军事冲突,Т-90极可能在这里获得首次参战经历。
       2009年12月8日,俄总理普京视察了下塔吉尔市的乌拉尔厂,并视察了 T-90A和БРМТ 战场支援车的实弹射击表演。他强调俄政府关注用T-90和БМП-3等先进装甲武器来提升陆军的战斗力,并宣布将在2010年度为乌拉尔厂拨款100亿卢布。据陪同视察的乌拉尔厂设计局总设计师弗拉基米尔 •多米宁披露,截至2009年12月,乌拉尔厂已生产了850辆供出口的T-90(包括散件)。
阿尔及利亚于2006年6月购买了180辆T-90С,到2008年已有102辆开始服役,并将于2011年全部交付。2009年1月塞浦路斯希腊族政府同意购买41辆T-90,该国此前还装备有T-80У。委内瑞拉也表现了出进口50~100辆T-90С的意愿。 
       Т-90最大和最坚定的用户是印度。1999年巴基斯坦从乌克兰购买T-80УД后,印俄于2001年签署协议首批购买310辆T-90С,其中114辆直接从乌拉尔厂进口,另外186辆在生产“阿琼”坦克的印度阿瓦迪的重型车辆厂利用俄制散件组装。俄制坦克于2003年底全部交付完毕,2004年1月,阿瓦迪厂组装的第1辆T-90С下线。2006年10月26日,俄印又签署协议向印度出口330辆T-90М,这批坦克将采用焊接炮塔,并利用某些印度能够自行生产的部件如反应装甲等在国内组织生产。同时还将使用法国的凯瑟琳FC热像仪和以色列制造的空调系统。2007年11月30日,俄印间的又一项新协议确定,印度将再购买347辆T-90М,其中124辆整体出口,其余的车辆将由印度按许可证引进技术对各关键系统进行国产化,再由阿瓦迪进行总装。其中,火控系统在德哈的光电制造厂生产,火炮由里希科什兵工厂负责,B-92С2发动机由布哈塔推土机有限公司进行仿制。印度在仿制 T-90М期间遇到了较多的技术难题,主要集中在弹药质量差、火控系统稳定性不好和发动机不合格上。不过到2009年8月24日,首批印度自产10辆T-90M终于出厂,印度军方用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英雄、恒河之子的名字将其命名为“毗湿摩”式,对它寄托的强烈期望不言而喻。
  
2009年初,印度军方决定在5~6月间举行T-90М和阿琼坦克的性能对比试验,计划由于两个各装备40辆坦克的团首先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独立的任务演练,然后再进行对抗演习。但是由于印军装备和成员训练不足推迟到8月,到现在又进行了推迟。显然,演习结果或公布的结果将对印度的坦克发展带来决定性影响。
印度总共需要1650辆T-90来替换现有的T-55和T-72。印度希望到2020年共拥有21个T-90坦克团和40个改进型T-72М1坦克团共3800辆现代化坦克,以压倒西部边境巴基斯坦的MB T-2000和 T-80УД,并抗衡肯定会在10年后大大加强的中国在中印边境的国防力量和兵力投送、支持能力。
       印度咄咄逼人的势头自然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警觉。当然也应清楚,Т-90是一种为了压缩采购和使用维护成本,在设计结构上与Т-72没有根本差别的改进型坦克,它代表的还是苏联80年代中后期的技术水平,比如它的炮长夜视装置还是老式的主动红外,也没有完全与火控系统完全整合;Т-90在夜间战斗时无法使用炮射导弹;车长没有行进间超越射击能力;穿甲弹侵彻威力不大;动力系统虽然紧凑,但是功能不如现代一体化坦克用动力包。与邻国坦克相比,Т-90略强于96A,与Т-80УД相当,肯定比不上MBT-2000和99A坦克。Т-90的车内空间太有限,发展潜力受到很大限制,若对它进行根本性的技术提升,则必须改变底盘和炮塔结构。从“阿琼”坦克计划来看,印度短时间内还不具备这种能力。印度加强装甲部队实力的举措,和该国的其他重大国防项目一样,会受到本国经济和技术实力的牵制,对于它的实际执行进程,我们将拭目以待。
回复 35# 科金懦夫死鸡

谢谢分享,辛苦了。
红外6904 发表于 2010-8-20 16:39
就是10年第3期兵器杂志,讲T-80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就是专门讲三哥买T90的故事的,最后总结的那句三哥的大修厂总是把好坦克修坏的那个非常喜感
回复 35# 科金懦夫死鸡


    你这个文章在兵器上被删掉了不少吧
不错的资料,要马克
90年代中后期在一期坦装上看到篇介绍T-80У的文章后,就迷上了这个毛子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