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扼杀学生灵性的统编教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9:44:13
<P>作为一位执教20年的中学教师,作者以亲身体验表示不解:"统一"加上"集体"编写,再加上"层层审定",这种教材如何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见解?如何跟得上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俗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在中国,应当说"教材中才有黄金屋,教材中才有颜如玉"--教材才能给你学士、硕士、博士、职称,给你社会地位。教材用掉了读书人相当长的生命,而且是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在中国,教材这样重要,然而没什么人真正喜欢教材。人们去书店买书和藏书,不会想到教材;每年高考结束,总有一些考上了大学的学生烧教材,一副决绝的样子。笔者在中学任教,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问他们喜欢哪一学科的教材?学生们的回答惊人一致:没一本喜欢,而且最不喜欢语文教材。语文本该是最实用、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学科。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该有多少精华可纳入教材?

   最令人不解的是,人们普遍感到教材似乎是考过就忘的读物,真正的收获往往来自课外的读书和自学。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没有漫画?

   曾经有一位女中学生问我,教材中为什么不插一些漫画?这让我如梦初醒:我们为什么不按学生喜欢的样子来编教材呢?中国的教材编写权长期以来垄断在少数人手中,编教材的专家们往往年纪偏大,虽然他们是本学科的权威,但是他们离教学第一线较远,如何了解今天的学生之身心状况与喜好,如何对接网络时代的学生思维?

   美国经济学家、曾任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斯蒂格利茨写了一套《经济学》教材,列出许多有趣的案例,配上大量漫画,语言幽默风趣,妙趣横生,老师还没讲课,许多学生已经读完而且爱不释手。这套教材已成为西方经济学的名著。可是当中国人把这套教材翻译过来时,却把那些案例和漫画全部删掉,使它更像中国的统编教材。这套化神奇为腐朽的功夫,真让人叹为观止!

   执掌教材生杀大权的人似乎认为,教材是用来教育下一代的,要让下一代服膺,教材就得像个教材样儿,树立权威标准,每个例子千锤百炼,写法体例标准统一,层层把关审定,一经编定便不可轻易改动,俨然中央文件。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怎么能容忍漫画、幽默风趣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进入教材?

   其实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许多读物都很轻松活泼,比如儒家经典《论语》就是一本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也是一本轻松的对话集,这两本"教材"影响了人类几千年。

统编+集体+层层审定:教材编写似行政过程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材绝大部分都是"统编"的,中小学教材更是全国统一兼集体编写。现在稍有变化,开始提倡一纲多本了,但那"多本"也并不太多。更因为种种原因,"多本"的编写思路也未必多样。

   一个"统"字何其了得!西藏的学生和深圳的学生用完全一样的教材,照理西藏的学生应当了解一些藏传佛教,深圳的学生应当了解一些港澳文化,但一个"统"字,便将地域文化特色从教材中一笔勾销了。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地域文化特色越来越弥足珍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不遗余力地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文化遗产,我们的教育却主动地让下一代远离地域文化。这无异于一种文化自杀。

   为什么一定要"统编"呢?中国传统政治思路是最强调"统一"的,延伸至经济领域时,曾经产生了计划经济--复杂无比的经济竟让少数人去"计划";而延伸至文化领域,教材也被要求统一了。

   然而政治和文化教育是根本不同的,政治上应强调政令统一,文化教育却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统和政统应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学统甚至应当超越政统。教育应更多从人性完善、人类进步的长远角度考虑问题,不应为一时的政治服务,应多让学生接触具有永恒和普世价值的文化。可我们的教育却反过来,把政令统一和计划经济的一套搬进学校,政统全面覆盖学统,把编教材更多地变成了一种行政过程,强调统一和稳定,教材也渗透了意识形态因素,语文教材尤为突出。有人说国民教育是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看看那些计划出来的统编教材,便知此言不虚。

   对待教材,我们似乎还嫌"统一"不够,还要加上"集体"编写,有些大学教材竟然是十多所大学集体编写出来的。最后再来个"层层审定",这种每章每节甚至每个标点符号都要集体讨论层层把关的教材,怎么会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见解?哪里还有一丝生气?哪里还跟得上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这种"统一"加"集体"再加"审定"的做法,是对教材个性的三重扼杀。把这样的教材用到学生身上,最终的结果是对学生灵性的扼杀。没有灵性、缺乏创造性的学生,怎么在全球化时代参与国际竞争?

统编教材五大弊端

   把教材编写政治化并扼杀其个性,众多弊端便由此产生了。

   首先,教材回避一些历史真实,意识形态色彩浓郁。翻开中小学的统编教材,你难以看出中国曾经发生过的反右、大跃进、文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怎样的意义,它们在教材中少有反映或反思,致使现在的学生对历史缺乏最基本的了解。而语文教材中选了不少领导人的讲话,似乎语文教材主要按政治标准选材,文化标准反而是次要的。

   第二,教材选择视野狭窄,缺乏新时代急需的多元价值。比如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内容根本没有,类似像现代人权意识、契约意识、维护自身权益意识、平等自由民主意识等内容尚不在教材编写者的视野内。而像陈寅恪、顾准等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他们的文章不可能入选教材。

   美国给中学生的推荐书目中有《共产党宣言》,倒真有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气度,而在中国的教材中,类似法国《人权宣言》、《联合国宪章》、美国《独立宣言》等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本都不会入选。似乎中国的教育界对人类进步和普世认同的价值不屑一顾,这其实有悖于全球化时代要求的国际视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价值判断不是多元的,容易缺乏独立人格和判断力,他们在飞速变化、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容易失去方向。

   第三,教材更新极慢。我上小学时学的大部分课文,我的儿子还在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学术领域都有了长足进步,可是我们的教材里却没多少反映,好像这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教育界无关。中国不少大学里用的计算机教材是三到五年前编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计算机世界尚且如此,可见教材更新与社会发展脱节到什么程度。

   原来编写教材有一套极为严格的组织写作、层层审定、选点适用、逐步推广的程序,一套教材推广最快也得三年以上。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模式,已经根本无法适应高速变化的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了。

   第四,教材与当代实际生活脱节,重视"向后看",忽视"向前看"。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都是老师们在企业里亲身实践和深入考察的结果,而且随时更新,保证教材始终最新、实用、具启发性。因此哈佛的"案例教学"才成了世界顶级教育名牌。

   而我们的教材编写者似乎与世隔绝,对飞速变化的时代麻木不仁,极其重视前人经验和历史定论,喜欢向后看,而对当代和未来漠不关心,于是教材与当代实际生活基本脱节,充满了历史陈迹,使人读了大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此类教材再配合学校的封闭式教学,对学生起了双重窒息作用。教材的编写要更新,必须有一个与科技经济文化第一线密切联系、反应敏捷的机制,否则将永远落后于时代。

   第五,教材与学生的身心成长极不协调,最突出表现的是教材太难。教材太难,曾经是传统教育的共同特点,全世界都曾经存在过这个问题。以测不准原理震惊世界的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当年也感到大学教材太难。爱因斯坦也认为大学学习太苦、太累、太难,以至于曾发誓不再从事任何与物理学有关的工作。

   然而,西方发达国家教材的难度早已大大降低,转而在教材的综合化上下工夫。中国却在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下,学习内容越来越难。近年虽然降低了教材难度,但高考和课外辅导资料并未减低难度。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这种负担极重的"高、精、尖"学习,不但没有使学生变得"深刻",反而会使学生变得"肤浅",因为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闲暇和机会。

打破体制坚冰的个性化教材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语文好的学生都是上课偷看课外书而学会写文章的,林语堂甚至认为教材不算"书",根本不入流。上海育才中学在教育家段力佩先生当校长时曾经把《西游记》作为语文教材,让学生自己先读,上课时进行茶馆式的讨论,学生语文水平比别的学校反而更好。语文课就应当引导学生直接大量地读精品和名著。

   我曾问过一些从美国、英国、加拿大留学回来的学生,国外是怎样上母语课的。他们往往只有一个教学大纲,规定学生每学期应当读多少书,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达到什么知识水平,却没有统编教材,教学材料老师可以任意选。同是上母语课,有些老师选莎士比亚,有些老师选荷马史诗,每个老师都不一样。教学完全是开放式的,随时可以选用最新的知识,高度的个性化。

   今年九月,中学将会推出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老师的要求包括能开三到五门选修课。届时,将急需大量有独特见解的个性化教材。然而,如果不彻底改变那种统一、集体、层层审定的编教材体制,不彻底打破编教材的少数人垄断局面,中国的教材还是无法被学生喜欢,真正的教学改革也无法启动。


  解放前,许多学者都是自己独立编写教材,那时的教育水平反而更高,像朱光潜写的《审美心理学》等教材成为名著。最近,深圳育才中学教师严凌君花了十年时间,以一己之力,编出了一套广受赞誉的《青春读书课》教材,这充分说明只要体制的坚冰被打破,那种高度个性化、充满生气的教材,就会从民间涌现,中国的教育就会充满希望。</P><P>作为一位执教20年的中学教师,作者以亲身体验表示不解:"统一"加上"集体"编写,再加上"层层审定",这种教材如何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见解?如何跟得上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俗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在中国,应当说"教材中才有黄金屋,教材中才有颜如玉"--教材才能给你学士、硕士、博士、职称,给你社会地位。教材用掉了读书人相当长的生命,而且是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在中国,教材这样重要,然而没什么人真正喜欢教材。人们去书店买书和藏书,不会想到教材;每年高考结束,总有一些考上了大学的学生烧教材,一副决绝的样子。笔者在中学任教,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问他们喜欢哪一学科的教材?学生们的回答惊人一致:没一本喜欢,而且最不喜欢语文教材。语文本该是最实用、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学科。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该有多少精华可纳入教材?

   最令人不解的是,人们普遍感到教材似乎是考过就忘的读物,真正的收获往往来自课外的读书和自学。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没有漫画?

   曾经有一位女中学生问我,教材中为什么不插一些漫画?这让我如梦初醒:我们为什么不按学生喜欢的样子来编教材呢?中国的教材编写权长期以来垄断在少数人手中,编教材的专家们往往年纪偏大,虽然他们是本学科的权威,但是他们离教学第一线较远,如何了解今天的学生之身心状况与喜好,如何对接网络时代的学生思维?

   美国经济学家、曾任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斯蒂格利茨写了一套《经济学》教材,列出许多有趣的案例,配上大量漫画,语言幽默风趣,妙趣横生,老师还没讲课,许多学生已经读完而且爱不释手。这套教材已成为西方经济学的名著。可是当中国人把这套教材翻译过来时,却把那些案例和漫画全部删掉,使它更像中国的统编教材。这套化神奇为腐朽的功夫,真让人叹为观止!

   执掌教材生杀大权的人似乎认为,教材是用来教育下一代的,要让下一代服膺,教材就得像个教材样儿,树立权威标准,每个例子千锤百炼,写法体例标准统一,层层把关审定,一经编定便不可轻易改动,俨然中央文件。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怎么能容忍漫画、幽默风趣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进入教材?

   其实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许多读物都很轻松活泼,比如儒家经典《论语》就是一本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也是一本轻松的对话集,这两本"教材"影响了人类几千年。

统编+集体+层层审定:教材编写似行政过程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材绝大部分都是"统编"的,中小学教材更是全国统一兼集体编写。现在稍有变化,开始提倡一纲多本了,但那"多本"也并不太多。更因为种种原因,"多本"的编写思路也未必多样。

   一个"统"字何其了得!西藏的学生和深圳的学生用完全一样的教材,照理西藏的学生应当了解一些藏传佛教,深圳的学生应当了解一些港澳文化,但一个"统"字,便将地域文化特色从教材中一笔勾销了。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地域文化特色越来越弥足珍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不遗余力地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文化遗产,我们的教育却主动地让下一代远离地域文化。这无异于一种文化自杀。

   为什么一定要"统编"呢?中国传统政治思路是最强调"统一"的,延伸至经济领域时,曾经产生了计划经济--复杂无比的经济竟让少数人去"计划";而延伸至文化领域,教材也被要求统一了。

   然而政治和文化教育是根本不同的,政治上应强调政令统一,文化教育却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统和政统应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系统,学统甚至应当超越政统。教育应更多从人性完善、人类进步的长远角度考虑问题,不应为一时的政治服务,应多让学生接触具有永恒和普世价值的文化。可我们的教育却反过来,把政令统一和计划经济的一套搬进学校,政统全面覆盖学统,把编教材更多地变成了一种行政过程,强调统一和稳定,教材也渗透了意识形态因素,语文教材尤为突出。有人说国民教育是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看看那些计划出来的统编教材,便知此言不虚。

   对待教材,我们似乎还嫌"统一"不够,还要加上"集体"编写,有些大学教材竟然是十多所大学集体编写出来的。最后再来个"层层审定",这种每章每节甚至每个标点符号都要集体讨论层层把关的教材,怎么会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见解?哪里还有一丝生气?哪里还跟得上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这种"统一"加"集体"再加"审定"的做法,是对教材个性的三重扼杀。把这样的教材用到学生身上,最终的结果是对学生灵性的扼杀。没有灵性、缺乏创造性的学生,怎么在全球化时代参与国际竞争?

统编教材五大弊端

   把教材编写政治化并扼杀其个性,众多弊端便由此产生了。

   首先,教材回避一些历史真实,意识形态色彩浓郁。翻开中小学的统编教材,你难以看出中国曾经发生过的反右、大跃进、文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怎样的意义,它们在教材中少有反映或反思,致使现在的学生对历史缺乏最基本的了解。而语文教材中选了不少领导人的讲话,似乎语文教材主要按政治标准选材,文化标准反而是次要的。

   第二,教材选择视野狭窄,缺乏新时代急需的多元价值。比如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内容根本没有,类似像现代人权意识、契约意识、维护自身权益意识、平等自由民主意识等内容尚不在教材编写者的视野内。而像陈寅恪、顾准等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他们的文章不可能入选教材。

   美国给中学生的推荐书目中有《共产党宣言》,倒真有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气度,而在中国的教材中,类似法国《人权宣言》、《联合国宪章》、美国《独立宣言》等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本都不会入选。似乎中国的教育界对人类进步和普世认同的价值不屑一顾,这其实有悖于全球化时代要求的国际视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价值判断不是多元的,容易缺乏独立人格和判断力,他们在飞速变化、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容易失去方向。

   第三,教材更新极慢。我上小学时学的大部分课文,我的儿子还在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学术领域都有了长足进步,可是我们的教材里却没多少反映,好像这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教育界无关。中国不少大学里用的计算机教材是三到五年前编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计算机世界尚且如此,可见教材更新与社会发展脱节到什么程度。

   原来编写教材有一套极为严格的组织写作、层层审定、选点适用、逐步推广的程序,一套教材推广最快也得三年以上。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模式,已经根本无法适应高速变化的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了。

   第四,教材与当代实际生活脱节,重视"向后看",忽视"向前看"。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都是老师们在企业里亲身实践和深入考察的结果,而且随时更新,保证教材始终最新、实用、具启发性。因此哈佛的"案例教学"才成了世界顶级教育名牌。

   而我们的教材编写者似乎与世隔绝,对飞速变化的时代麻木不仁,极其重视前人经验和历史定论,喜欢向后看,而对当代和未来漠不关心,于是教材与当代实际生活基本脱节,充满了历史陈迹,使人读了大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此类教材再配合学校的封闭式教学,对学生起了双重窒息作用。教材的编写要更新,必须有一个与科技经济文化第一线密切联系、反应敏捷的机制,否则将永远落后于时代。

   第五,教材与学生的身心成长极不协调,最突出表现的是教材太难。教材太难,曾经是传统教育的共同特点,全世界都曾经存在过这个问题。以测不准原理震惊世界的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当年也感到大学教材太难。爱因斯坦也认为大学学习太苦、太累、太难,以至于曾发誓不再从事任何与物理学有关的工作。

   然而,西方发达国家教材的难度早已大大降低,转而在教材的综合化上下工夫。中国却在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下,学习内容越来越难。近年虽然降低了教材难度,但高考和课外辅导资料并未减低难度。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这种负担极重的"高、精、尖"学习,不但没有使学生变得"深刻",反而会使学生变得"肤浅",因为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闲暇和机会。

打破体制坚冰的个性化教材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语文好的学生都是上课偷看课外书而学会写文章的,林语堂甚至认为教材不算"书",根本不入流。上海育才中学在教育家段力佩先生当校长时曾经把《西游记》作为语文教材,让学生自己先读,上课时进行茶馆式的讨论,学生语文水平比别的学校反而更好。语文课就应当引导学生直接大量地读精品和名著。

   我曾问过一些从美国、英国、加拿大留学回来的学生,国外是怎样上母语课的。他们往往只有一个教学大纲,规定学生每学期应当读多少书,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达到什么知识水平,却没有统编教材,教学材料老师可以任意选。同是上母语课,有些老师选莎士比亚,有些老师选荷马史诗,每个老师都不一样。教学完全是开放式的,随时可以选用最新的知识,高度的个性化。

   今年九月,中学将会推出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老师的要求包括能开三到五门选修课。届时,将急需大量有独特见解的个性化教材。然而,如果不彻底改变那种统一、集体、层层审定的编教材体制,不彻底打破编教材的少数人垄断局面,中国的教材还是无法被学生喜欢,真正的教学改革也无法启动。


  解放前,许多学者都是自己独立编写教材,那时的教育水平反而更高,像朱光潜写的《审美心理学》等教材成为名著。最近,深圳育才中学教师严凌君花了十年时间,以一己之力,编出了一套广受赞誉的《青春读书课》教材,这充分说明只要体制的坚冰被打破,那种高度个性化、充满生气的教材,就会从民间涌现,中国的教育就会充满希望。</P>
昏倒,如果文字都认不完,还谈得上什么课外读物?教材其实体现了社会对于个人修养的要求;如果是个人能够编写教材的话,那就是体现了这个人对于阅读教材的人的要求了;当然对于圣人又是两样。
<P>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说是彻底失败的</P>
<P>俺国教育制度完善和改革的路子,还需要有一段挺长地路要走.</P>
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我们还不是民主社会,the Party总是想要控制国人的思想,最便利的手段就是利用教育——焚书坑儒、四书五经的科举考试就是先例。
新形势下的现代科举,所以说培养不出研究型人才,准确点,是较少的培养出
<P>教育问题何其多,教材只是一点点</P>
看完了,做为一个学生的感觉是:无语!
<P>说别的我还真说不上,说到语文可真是感慨万千!</P><P>中学语文课本,为什么不注明学生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为什么不注明所要求的知识结构?这些东西能写进老师的教学参考书,而学生的课本却中没有。而我呢,最反感当年我们的老夫子,每次考试,作文成绩都很不错,但基本知识上总是没多少得分,晕!</P><P>说起来这些年写东西,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得益确实不多,它没辞海、成语字典的参考价值、甚至比不上公文行书规范类书籍的使用价值,会写个报告什么的,写作知识大多来自看了些“闲书”吧。</P>
教育要奴化,要产业化,这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们的崇高理想,经常上CCTV的专家没几个是好东西
<P>大家的语文水平都还不错嘛!思想也没有被扼杀嘛!看来都没有学过统编教材。</P>
基本上都是学着统便教材长大的,学到最后就剩一个词:麻木
我就是這種教育制度下培養出來的垃圾。
<B>以下是引用<I>AK王</I>在2004-7-27 16:47:00的发言:</B>
我就是這種教育制度下培養出來的垃圾。

<P>哈哈,客气客气,彼此彼此</P>
[em06]
培养出的也靠的自学,学教材能学出人材吗?新时代的科举罢了,好在中国人口基数大,少数成材的也够用了.
我的灵性已被扼杀了,有时觉得自己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B>以下是引用<I>cy1222</I>在2004-7-27 9:41:00的发言:</B>
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我们还不是民主社会,the Party总是想要控制国人的思想,最便利的手段就是利用教育——焚书坑儒、四书五经的科举考试就是先例。

<P>请注意你的言论</P>
<B>以下是引用<I>ytgk9999</I>在2004-7-28 23:49:00的发言:</B>


<P>请注意你的言论</P>

<P>他的言论怎么了?我看很中肯呀!</P>
<P>没有统一教材,老师教什么?还是一个学生配一个教师?</P><P>没有考试选拔,怎么分优劣?难道去比谁的后台更神通?</P><P>发表意见之前先动动脑子,不要人云亦云,打烂一个制度容易得很,想建立一个却不是是人就能的。</P>
<P>没有办法啊,我国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一切为了考试上大学</P>
<P>不搞统编教材,全国高考怎么组织?出题怎么办?怎么招生?</P><P>不愿意学习的,怎么都白搭。愿意学习的,怎么都愿意学!想想华罗庚,哪个时候连现在的教材都没有。人家还是成为了数学家。</P><P>楼主的观点纯属“拉不出屎怨矛侧”!</P>
这么搞下去不是成新八股?
在中国,有良心的教育者,不得志。有良心的教育管理者,如凤毛麟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