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缘何对“维基解密”没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0:33:33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8/01/c_12395392.htm

白宫缘何对“维基解密”没辙
2010年08月01日 07:38:49  来源: 新京报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资料图片:7月26日,伦敦,“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召开新闻发布会。

  资料图片:7月26日,英国伦敦,“维基泄密”网站创立者澳大利亚记者朱利安·阿桑奇在记者会上手持一份英国《卫报》。“维基泄密”网站公布了长达20万页的9.2万份美国军方机密报告。这些军方报告记录了驻阿富汗美军不愿公开于众的“秘密”,包括联军144次“意外”杀死平民,美军全力掩盖塔利班已获得地对空导弹的事实,美军如何组织秘密“暗杀或俘虏”某名册上在列塔利班班级领导人等。

--------------------------------

   时至今日,恐怖威胁已不再是美国民众最关注的问题,公民权再次成为美国民众和舆论关注的首要问题。

    近日,一个专事公布政府“隐私”的神秘组织“维基解密”突然在网络上发布了揭露美国与其盟友在阿富汗滥杀平民的9万多份材料,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为“受害者”的美国政府,反应却相对温和,他们除表示担心美军在阿富汗的安全以外,又满不在乎地宣称这些消息已经过时。由此引发疑问:难道美国自9·11事件以来,“安全至上”的理念已风光不再?

    此次泄密事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触痛”有限。这次公开材料的主要内容并未涉及核心军事机密,且针对目标主要是小布什执政期间的决策。泄密事件令美国震惊的是文件的规模和涵盖范围,而不是内容本身。在美国政府眼里,“维基解密”充其量算得上一个“信息恐怖组织”,只有损其国家形象而无碍于其他。

    理亏的政府需要低调。面对民间组织的挑战,奥巴马政府这次显得比较尴尬:文件揭示的丑行正是其一贯反对的,而政府又不能过度超然,以防揭秘揭出更多麻烦。由于这些文件揭露出了美军对人权的漠视,这不仅可能激起美国民众对政府的声讨,还可能在国会引发更多关注,从而使整个事态变得复杂。因此他们只能蜻蜓点水,既需要做出反应,又不能太过于强硬。

白宫缘何对“维基解密”没辙
2010年08月01日 07:38:49  来源: 新京报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实际上,“维基解密”触怒美国已不是第一次,但由于其主管人居无定所、收料途径均秘而不宣,爆料手段也不断变换,它的实体不在美国公开活动,只在能保护其权益的国家设立服务器,因此“维基解密”就像一个网络幽灵,美国政府依靠传统手段均无法阻止其运行。

    此次网络公开政府秘密事件,也引发对安全与公民权孰轻孰重的讨论。在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把安全视为压倒一切的优先目标,尤其是《爱国者法》的通过,标志着布什政府以公共安全为名挤压公民权利的成功。不过时至今日,恐怖威胁已不再是美国民众最关注的问题,公民权也就再度成为天平上偏重的一端。从历史上看,美国宪法有关捍卫公民权的规定,始终是一条基轴。尽管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形势以及舆论导向的影响,对安全的关注可能会导致保护公民权标准偏离那条基轴,但这一偏离一定不会太远,并最终会回到原点。

    美国社会具有悠久深厚的自由主义传统,而负有宪法解释特权的司法系统总的来说对公民权的支持也超过安全。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维基解密”才能在这一个回合的较量中成功胜出。

    □刘卫东(学者)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8/01/c_12395392.htm

白宫缘何对“维基解密”没辙
2010年08月01日 07:38:49  来源: 新京报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资料图片:7月26日,伦敦,“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召开新闻发布会。

  资料图片:7月26日,英国伦敦,“维基泄密”网站创立者澳大利亚记者朱利安·阿桑奇在记者会上手持一份英国《卫报》。“维基泄密”网站公布了长达20万页的9.2万份美国军方机密报告。这些军方报告记录了驻阿富汗美军不愿公开于众的“秘密”,包括联军144次“意外”杀死平民,美军全力掩盖塔利班已获得地对空导弹的事实,美军如何组织秘密“暗杀或俘虏”某名册上在列塔利班班级领导人等。

--------------------------------

   时至今日,恐怖威胁已不再是美国民众最关注的问题,公民权再次成为美国民众和舆论关注的首要问题。

    近日,一个专事公布政府“隐私”的神秘组织“维基解密”突然在网络上发布了揭露美国与其盟友在阿富汗滥杀平民的9万多份材料,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为“受害者”的美国政府,反应却相对温和,他们除表示担心美军在阿富汗的安全以外,又满不在乎地宣称这些消息已经过时。由此引发疑问:难道美国自9·11事件以来,“安全至上”的理念已风光不再?

    此次泄密事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触痛”有限。这次公开材料的主要内容并未涉及核心军事机密,且针对目标主要是小布什执政期间的决策。泄密事件令美国震惊的是文件的规模和涵盖范围,而不是内容本身。在美国政府眼里,“维基解密”充其量算得上一个“信息恐怖组织”,只有损其国家形象而无碍于其他。

    理亏的政府需要低调。面对民间组织的挑战,奥巴马政府这次显得比较尴尬:文件揭示的丑行正是其一贯反对的,而政府又不能过度超然,以防揭秘揭出更多麻烦。由于这些文件揭露出了美军对人权的漠视,这不仅可能激起美国民众对政府的声讨,还可能在国会引发更多关注,从而使整个事态变得复杂。因此他们只能蜻蜓点水,既需要做出反应,又不能太过于强硬。

白宫缘何对“维基解密”没辙
2010年08月01日 07:38:49  来源: 新京报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实际上,“维基解密”触怒美国已不是第一次,但由于其主管人居无定所、收料途径均秘而不宣,爆料手段也不断变换,它的实体不在美国公开活动,只在能保护其权益的国家设立服务器,因此“维基解密”就像一个网络幽灵,美国政府依靠传统手段均无法阻止其运行。

    此次网络公开政府秘密事件,也引发对安全与公民权孰轻孰重的讨论。在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把安全视为压倒一切的优先目标,尤其是《爱国者法》的通过,标志着布什政府以公共安全为名挤压公民权利的成功。不过时至今日,恐怖威胁已不再是美国民众最关注的问题,公民权也就再度成为天平上偏重的一端。从历史上看,美国宪法有关捍卫公民权的规定,始终是一条基轴。尽管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形势以及舆论导向的影响,对安全的关注可能会导致保护公民权标准偏离那条基轴,但这一偏离一定不会太远,并最终会回到原点。

    美国社会具有悠久深厚的自由主义传统,而负有宪法解释特权的司法系统总的来说对公民权的支持也超过安全。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维基解密”才能在这一个回合的较量中成功胜出。

    □刘卫东(学者)
一个硬币的两面罢了
胡扯一气,美国没辙是因为人和服务器在英国。试试看在美国,光布什的爱国者法案就要他吃不了兜着走。{:jian:}
好象是服务器在英国,人在瑞典。
你让美国怎么有辙。总不能来个跨国追捕?


就算设在美国国内也没辙吧,林达的书里面说得很清楚,老美要保住自己的秘密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千方百计别让机密流出去,只要出去了就不是机密了,媒体有发布权。70年代有一个所谓氢弹制造揭秘的案件,最后还是行政口败诉,所谓列为机密的相关内容还是在公开学报上发表了。

就算设在美国国内也没辙吧,林达的书里面说得很清楚,老美要保住自己的秘密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千方百计别让机密流出去,只要出去了就不是机密了,媒体有发布权。70年代有一个所谓氢弹制造揭秘的案件,最后还是行政口败诉,所谓列为机密的相关内容还是在公开学报上发表了。
就算设在美国国内也没辙:handshake,真要出事了,就在瑞典也有办法。
服务器和人都是到处游走, 还专门去不太理美国法律的地方.;P
美国人不会把维基墙了吗?估计这个时候美国ZF可能很羡慕中国ZF
正要有事,你就是服务器设在俄罗斯,也照样拿你;P
邦德 发表于 2010-8-3 16:48


    美国《爱国者法案》发来贺电
ship2007 发表于 2010-8-3 17:12

这种事,既然平时不设宣传部、不设猴蛇局,对于报纸、电视什么的都放任自流,那么出事时光墙网络是没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