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自杀人数比率”与“人群自杀时间频率”之辨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01:16
我们看到一个社群,比如F,在短时间内有多名该社群人士自杀身亡。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定该社群F的人员普遍存在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最终导致自杀倾向增高呢?

我不这么看。其实“自杀”是可以传染的-----“按杀人模式杀人”也是可以传染的。因此,要考虑一个社群的“自杀人数比率”时,必须要跨足够时限。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短时间内的“自杀传染”现象给蒙蔽。实际上这个问题有两个考察维度。一个是“自杀人数比率”,一个是“自杀时间频率”。

我们做比较时,应该寻找一个在年龄,性别等等跟社群F相类似的“社群Y”。然后比较,在某个固定时间段内,社群F的“自杀人数比率”。再跟社群Y的“自杀人数比率”做比较。因为是人数百分比,属于计数资料,可以考虑使用卡方检验。

同时,也可以这样比较。同样寻找一个社群Y,在上述跟自杀相关的基本因素跟社群F类似。然后计算两个社群的“自杀时间频率”。注意,这是计量资料。所以适用t检验。

前者比较有什么意义呢?后者比较又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我们考察一个社群的“自杀人数比率”可以看出一个社群是否导致了自杀倾向增高。

而考察一个社群的“特定某个时间段”的“自杀时间频率”只能看出这个社群的“情绪传染性有多强”,但不能看出“该社群导致人的自杀倾向增高”。
我们看到一个社群,比如F,在短时间内有多名该社群人士自杀身亡。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定该社群F的人员普遍存在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最终导致自杀倾向增高呢?

我不这么看。其实“自杀”是可以传染的-----“按杀人模式杀人”也是可以传染的。因此,要考虑一个社群的“自杀人数比率”时,必须要跨足够时限。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短时间内的“自杀传染”现象给蒙蔽。实际上这个问题有两个考察维度。一个是“自杀人数比率”,一个是“自杀时间频率”。

我们做比较时,应该寻找一个在年龄,性别等等跟社群F相类似的“社群Y”。然后比较,在某个固定时间段内,社群F的“自杀人数比率”。再跟社群Y的“自杀人数比率”做比较。因为是人数百分比,属于计数资料,可以考虑使用卡方检验。

同时,也可以这样比较。同样寻找一个社群Y,在上述跟自杀相关的基本因素跟社群F类似。然后计算两个社群的“自杀时间频率”。注意,这是计量资料。所以适用t检验。

前者比较有什么意义呢?后者比较又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我们考察一个社群的“自杀人数比率”可以看出一个社群是否导致了自杀倾向增高。

而考察一个社群的“特定某个时间段”的“自杀时间频率”只能看出这个社群的“情绪传染性有多强”,但不能看出“该社群导致人的自杀倾向增高”。
有意思,楼主挺着急用心的,用心良苦。

要是在国企发生一起这样的事,领导早就急的乱跳,FSK不一样,,,,!为什么?呵呵。

管理者绝对要付主要责任的。
在现象与现象之间确立因果联系是很困难的。甚至,我们认定一个现象是否存在----比如,富士康公司的人的“自杀倾向”是否比其他公司的人高?这恐怕还不能仅仅根据表面的现象而下结论。
不要说这么多,“主因”很明确的。你要这么说等同于恐龙是因为放屁太多而灭绝的一样好笑。:D
茶馆打手 发表于 2010-5-30 13:42


    你怎么知道富士康公司的领导层不着急?再说,着急也不见得有效呀。
茶馆打手 发表于 2010-5-30 13:49


    连现象是否存在都值得探讨,你还“主因很明确”?
着急??人第几跳才来的??没意思的 ,真的,你我在这里说的口水一地,说的是什么??是人命啊!
茶馆打手 发表于 2010-5-30 13:56


    我们是在自杀干预。但是自杀如何干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短时间内很多人自杀?你连这个原因都没有弄清楚,那如何干预?
人群心理事先没有问题,但因为情绪传染而导致自杀人数增加”?

那么如何比较?这需要看两个指标“自杀人数比率”,以及“自杀时间频率”!前者可以总体上反映“自杀倾向”,后者不能反映“自杀倾向”,只能反映“情绪传染性”有多强。
我很喜欢辩论。通过辩论可以让我理清思路。如果没有zhigangd 等朋友的批评,我也不会思考的那么清晰明了。
我们看到一个社群,比如F,在短时间内有多名该社群人士自杀身亡。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定该社群F的人员普遍存在负面情绪和心理结构问题,最终导致自杀倾向增高呢?
  
我不这么看。其实“自杀”是可以传染的-----“按杀人模式杀人”也是可以传染的。因此,要考虑一个社群的“自杀倾向”时,必须要跨足够时限。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短时间内的“自杀传染”现象给蒙蔽。

综上所述,“人群自杀频发”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两个:1,社群心理状况不佳,导致自杀倾向高;2,社群心理单一,情绪容易相互传染,一个自杀带动很多人自杀!
  
现在要探究的是,富士康公司这个社群的“群体是否存在心理问题”。我们知道,哪怕我们自己很乐观,但因为亲戚朋友出了意外等等,我们也会情绪波动。那么这波动前我们的心理是否有问题?未必吧。如果不波动,那才可能有问题。现在是问“人群心理事先存在问题而导致自杀倾向增高”?还是“人群心理事先没有问题,但因为情绪传染而导致自杀人数增加”?
  
那么如何比较?这需要看两个指标“自杀人数比率”,以及“自杀时间频率”!

什么叫“人群自杀人数比率”?什么叫“人群自杀时间频率”

我们做比较时,应该寻找一个在年龄,性别等等跟社群F相类似的“社群Y”。然后比较,在某个固定时间段内,社群F的“自杀人数比率”。再跟社群Y的“自杀人数比率”做比较。因为是人数百分比,属于计数资料,可以考虑使用卡方检验。
  
同时,也可以这样比较。同样寻找一个社群Y,在上述跟自杀相关的基本因素跟社群F类似。然后计算两个社群的“自杀时间频率”。注意,这是计量资料。所以适用t检验。
  
前者比较有什么意义呢?后者比较又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我们考察一个社群的“自杀人数比率”可以看出一个社群是否导致了自杀倾向增高。
  
而考察一个社群的“特定某个时间段”的“自杀时间频率”只能看出这个社群的“情绪传染性有多强”,但不能看出“该社群导致人的自杀倾向增高”。

再看富士康公司的自杀现象。我没有说富士康公司没有问题。问题是,富士康公司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到底是富士康公司导致了“员工自杀倾向增高”?还是,“富士康公司员工群体心理结构单一,所以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如果,我们发现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富士康公司的“人群自杀人数比率”比较低,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的“自杀倾向不高”。但是回顾这个短时间内多个人自杀的现象呢?我们可以认为,“富士康公司员工群体心理结构单一,所以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由此看,要减少富士康公司的自杀人数。我们要做的是尽快切割富士康公司的员工社会工作交际圈子。这样创造一个多元化的社群心理结构状态。从而减少这种“一人自杀,很多人跟着自杀”的严重情绪传染现象。

当然,长远来说,降低自杀倾向是最佳选择。即在现在的“自杀人数比率”的基础上再降低!但,这就有点困难了。因为实践表明,自杀的因素不仅仅是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也很重要。而这点并非人力可以为所欲为的。

回复  梦想去飞翔
我觉得你还不如说是探讨到底是要解决负面情绪还是要解决心理单一。
这个其实也就是你对于FSK员工跳楼原因的结论。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精神压力大,容易造成效仿。你认为就是简单的自杀效仿。

简单的自杀效仿我只听说过未成年的孩子有。
xjlaughing 发表于 2010-5-30 14:34

最简单的“效仿自杀”行为往往发生的心理年龄极其幼稚的人身上。他们不能分辨自杀的意义和后果。处于一种好玩的角度去效仿,并最终酿成悲剧。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全或者无”的心理年龄问题。对于个人而言,对于自杀的认识各不相同。很多人在面临很多困难和压力下,他并没有想过去自杀逃避。而是选择去迎接和挑战。很多人稍微有些困难就退缩逃避,但没有勇气选择自杀。什么情况下选择自杀?不得不说,其实很多自杀者是处于“激情”。一时的冲动带来了自杀行为。

而自杀现象的确会相互传染。这可以解释一个人自杀带动很多存在心理障碍的人自杀的现象。但那些人如果没有人带头,恐怕就没有人自杀了。

“效仿自杀”严格的说在成年人身上也是存在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社群会出现短时间内很多人接二连三的自杀。然后很久却没有人自杀。

如果,一个社群,在较长的时间内,“自杀人数比率”比较低。但是在特定时间段的“自杀时间频率高”,那么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该社群的人心理问题导致了“自杀倾向高”,而是在“较低的自杀倾下”的前提下,因为情绪传染性强而导致“自杀现象的频发”。
回复  梦想去飞翔
我觉得你还不如说是探讨到底是要解决负面情绪还是要解决心理单一。
这个其实也就是你对于FSK员工跳楼原因的结论。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精神压力大,容易造成效仿。你认为就是简单的自杀效仿。

简单的自杀效仿我只听说过未成年的孩子有。
xjlaughing 发表于 2010-5-30 14:34

最简单的“效仿自杀”行为往往发生的心理年龄极其幼稚的人身上。他们不能分辨自杀的意义和后果。处于一种好玩的角度去效仿,并最终酿成悲剧。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全或者无”的心理年龄问题。对于个人而言,对于自杀的认识各不相同。很多人在面临很多困难和压力下,他并没有想过去自杀逃避。而是选择去迎接和挑战。很多人稍微有些困难就退缩逃避,但没有勇气选择自杀。什么情况下选择自杀?不得不说,其实很多自杀者是处于“激情”。一时的冲动带来了自杀行为。

而自杀现象的确会相互传染。这可以解释一个人自杀带动很多存在心理障碍的人自杀的现象。但那些人如果没有人带头,恐怕就没有人自杀了。

“效仿自杀”严格的说在成年人身上也是存在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社群会出现短时间内很多人接二连三的自杀。然后很久却没有人自杀。

如果,一个社群,在较长的时间内,“自杀人数比率”比较低。但是在特定时间段的“自杀时间频率高”,那么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该社群的人心理问题导致了“自杀倾向高”,而是在“较低的自杀倾下”的前提下,因为情绪传染性强而导致“自杀现象的频发”。
梦想去飞翔 发表于 2010-5-30 14:50

有一定道理,如果有更丰富的关于富士康内部的信息的话,分析可以更加完善
damo56030 发表于 2010-5-30 16:09


    是的。其实,我们需要理性思维习惯。
梦想去飞翔 发表于 2010-5-30 14:46


    楼主,这里面有个问题。你说自杀可以传染,但什么是基础?总的有个基础?那会不会是普遍存在消极情绪呢?
z6335795 发表于 2010-5-30 17:51


    当我们的亲戚朋友遭遇不幸,你会不会心痛难受?
z6335795 发表于 2010-5-30 17:51


    另外我也不认为自杀这种主观性极强的行为会容易发生传染。因为自杀是行为,而不是不可控的情绪。而人是有极强辨知能力的动物,对于自杀这种行为自杀者本身都有清醒认识,若没有强烈的负面情绪催动,人很难产生自杀行为。所以自杀行为本身被传染的可能性很低。
梦想去飞翔 发表于 2010-5-30 17:53


    当然心痛啊,可这和咱俩讨论的问题有什么关系?
z6335795 发表于 2010-5-30 17:59


    问题就出来了。你现在心痛,是不是说你没有得到这个消息前也是“心痛”的呢?
没有啊,楼主。我是在回答你的问题。我如果心痛了,我会问你:我家谁出事了,赶紧告诉我啊。是这样。
z6335795 发表于 2010-5-30 18:05


    我的意思是,你心痛并不是因为你此之前的心情糟糕。
LZ最大的失误就是忘记了去证明那个郭姓台商什么时候会被传染上,或许他永远都不会被传染上,因为他根本就不属于你探讨的这个社群,他对于这个社群来说就是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
如果自杀真的可以传染,请LZ做个数学分析模型,需要跳几个才有可能传染到郭姓台商身上,如果这个分析是又概率表示的,请问他可能被传染的概率是几分之几?
正宗沧浪客 发表于 2010-5-30 18:19


    你太激动了。
梦想去飞翔 发表于 2010-5-30 18:16


    对,我心痛是因为出了事嘛。但这与负面情绪长期积累是并行的两个导致极端行为的原因,是不能否定前者存在的可能的。
   另外,我们如果推演一下这个过程,接收到不好的消息,是不是通常还要经过一个负面情绪的积累才会做出极端反应。
自杀一般来说是一种释放行为,自杀者认为只有死才是宣泄出去、逃脱出去等最好的方式。所以我觉得负面情绪长期积累是大多数自杀行为的原因。
z6335795 发表于 2010-5-30 18:33


    其实我们设定一个合适的时间段,然后调查这个时间段内的“自杀人数比率”,再跟社会同时期“自杀人数比率”做比较。统计学分析看是否有差别。如果有差别,是高?还是低?
恩,我觉得你说的方法是对的。
但是,我狂妄一句,我认为这次富士康跳楼的事情主要是在于它短期、小范围内集中发生了。这个真是很奇怪的。
坦白说;富士康员工跳楼一点不稀罕,郭台铭是黑心资本家世人皆知。我们的同学学了理工科的没有一个愿意去富士康的。
但是奇怪的是为什么如此集中到了这几天呢?这个我觉得必须搞清楚,我猜测一下富士康应该对外隐瞒了最近出台的某种不合理政策,如果真的如此。那新闻界也绝对包庇了富士康。
有心理问题的人占总人口比例是相当高的,也不只有80后、90后有此问题,只是以前压力没这么大,很少表现出来。
某群体的问题在某种环境下被激发,导致总体发生率偏高。这并不是说该群体有心理问题的人比例偏高,只能说心理问题被激发的比例偏高。
很显然,减少该环境的影响,才是降低心理问题被激发的根本途径,光靠心理疏导,不能治本。
dxq-330 发表于 2010-5-30 19:44


    有一定道理。
梦想去飞翔 发表于 2010-5-30 18:23

LZ对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就冠以“你太激动了”这类主观用语回避么,试问你如何看到我激动的?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被剥削者对于资本家的群体消极反抗,而LZ忽略本质却试图从细节上找出问题的答案,让人感觉有点舍本求末。
假如你在广州要到北京去,已经有人告诉了你要朝北走才能到,你却试图往东走到北京去,还试图论证自己走不到北京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船。
自杀有传染现象,但不等于自杀都是传染的。

同样的事情连续发生,怎么能简单一句传染就掩饰过去了呢。

我没去过FSK,不知道实际情况。但我知道连续跳了13个年轻人,这个地方绝对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