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葛优同志下一期一定要发表皇军的伙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36:34
看在俺每期都买的份上

提个醒:话说和皇军有关的东西也能塞不少毒牙,现在东亚某(些)国还有不少和皇军一样相信精神压倒物质的无知青年等待着您去挽救他们看在俺每期都买的份上

提个醒:话说和皇军有关的东西也能塞不少毒牙,现在东亚某(些)国还有不少和皇军一样相信精神压倒物质的无知青年等待着您去挽救他们
阴阳怪气的。
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呵呵.
以前讲过md的伙食
特别是灵肉给人印象很深刻
要是写写皇军的、纳粹的、苏联、党国的,就很好了。
通过最简单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细节了解战争的进程,了解战争背后的经济基础、组织能力的高低等等
这样对广大群众一定很有启发,希望葛优能考虑下
LZ兄弟明显在说北棒嘛;P
至于LS兄弟说的党国的伙食。。。《战研》需要这种娱乐题材的文章么?
党国指的是我党。。。。
这个真没兴趣
不支持!鬼子在什么地方就就地解决伙食,各地的驻军伙食情况变化很大,没什么值得大写的,浪费版面还没有彩头,影响销量
鬼子一般吃米饭
没东西吃了的话,琉球百姓也是干粮
咸梅子饭团、冰冻鱼。。。。
多写战争中的后期是不错的内容~~~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没有那么多血雨腥风~
支持
35有了!
楼主面子可真大啊
超甲巡 发表于 2010-5-8 18:17

这个要看怎么写啦

节选几段,你看这么写枯燥不枯燥
   


顺便说一下,一合是一升的十分之一,相当于十勺。战国时代之前日本各地的度量衡标准并不统一,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出于向各地领主征收年贡的需要,逐渐统一了升的标准。在明治时代的日本,一升大约等于1.8039公升,因此一合约等于180.39毫升。按照这个标准换算的话,一合稻谷的重量大约是110克,初碾之后可以得到生糙米0.5合、稻壳0.5合;一合生糙米的重量是156克,再度精碾之后可以得到5/6合的生白米(约125克)和1/6合的糠(约31克);一合生白米为150克,做成白米饭之后的重量在330克左右,折合中国的重量大约是六两六钱。

330克米如今作为普通人一顿饭的主食量是足够的,但是在没有肉类等副食的古代日本,所有营养和热量完全要从主食中吸收,所以军粮当中主食的分量比较大。以一人一天四合五勺糙米计算的话,生米大约是702克,煮成米饭后是1500克左右,相当于三斤多。江户时代以前的日本人一天吃两顿饭,包括战国时代的武将在内,也只是早晚各以两合半的糙米、加上少许盐和味噌为食,但军人在打仗时也有吃三顿、四顿的。即使是以三顿来计算,每顿也要吃一斤左右的米饭。在今天的城市办公室白领看来这是相当大的饭量,但是在古代日本根本算不了什么。文化十四年(1817年)三月二十三日,江户两国柳桥的“万八楼”酒屋店主万屋八郎兵卫曾经举办过一次所谓“大酒•大食大会”比赛,主食部门冠军为41岁来自三河岛的三右卫门,他的记录是一口气吃下米饭六十八碗,外加酱油两合(360毫升);亚军是73岁来自浅草的和泉屋吉藏,一气吃下米饭五十四碗、辣椒五把,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注】。

【注】这场“大食比赛”后来被收入泷泽马琴的《兔园笔记》,以及他人撰写的《文化秘笔》、《藤冈屋日记》等笔记小说,流传至今。看来暴饮暴食也是庶民把自己的名字流传到后世的方式之一啊。据记载,当时果子部门的冠军为56岁的丸屋勘右卫门,吃下馒头50个、羊羹7条、薄皮饼30个、茶19杯;亚军为45岁的安达屋新八,吃下今坂饼30个、煎饼200个、梅干1壶、茶17杯;65岁的伊予屋清兵卫吃下馒头30个、莺饼80个、松风煎饼30个、泽庵五个。荞麦面部门的纪录为来自上野池之端的山口屋吉兵卫, “二八平盛”的碗共计吃下63碗。酒类部门的冠军为30岁的鲤屋利兵卫,饮下三升的大杯清酒约六杯半(约25公升),随即晕死过去,醒过来之后再喝下17杯茶


二战前日本的军马主要产地是东北地区的青森、岩手、山形等县,以及北海道岛的旭川、带广等地。这些地方在幕府时代有大片大片的幕府直辖领地,明治维新后被政府没收,陆军省马政局在这些气候凉爽的地区设有许多军马牧场,陆军以及民间委托经营者放养的无数马匹(都是义和团战争后从西洋国家引入的名种马)在广大的草场上悠闲地吃草、交配。二战后,日本陆军拥有的军马场纷纷由农林省畜产局接收,随后成为民间牧场,改为经营以乳牛饲养为主的奶农、酪农业。由于质量优良的牧草、适宜的凉爽气候和精心繁育等原因,日本的东北地区和北海道至今仍是世界闻名的高品质奶源地。

马这种动物的特点是肠子比较短,将植物蛋白质转化为细菌蛋白质的“发酵桶”位于肠道的主要部分和肛门之间,也就是说,食物到这里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消化吸收的过程,变成富含分解蛋白质的排泄物而已,因此其作用就大打折扣了。这对土壤当然大有好处,但是对于马本身而言却是很大的损失。相对而言,牛吃下的植物蛋白大部分在称作瘤胃的发酵器官内消化,形成的细菌蛋白质进入小肠,在这里转化为氨基酸,被小肠壁吸收,用来制造肌肉蛋白、乳蛋白、血清蛋白,以及用于修补组织、滋养胎儿的各种蛋白质。总的来说,马吃掉的食物中75%的蛋白质都因为无法消化而排泄掉了,而对于牛而言,无法消化而排泄掉的蛋白质仅有25%。所谓“马无夜草不肥”,就是对马的消化功能当中的这种缺陷而言的。

大正三年(1914年)日本陆军确定的马粮标准是每天大麦5升(5.25公斤)、干草1贯(3.75公斤)、藁草1贯。辎重部队挽马的口粮减少了1升大麦。1931年修改后的《陆军战时给与规则》对军马食料的定量与此基本相似,以每天大麦5.25公斤、干草4公斤和藁草3.5公斤为基准,大麦可以用燕麦、高粱、豆饼(5.25公斤),糙米或大豆(4.2公斤),粟、玉米、裸麦、小麦(4.73公斤),米糠(7.88公斤)、干草(15.8公斤)替代;干草可以用牧草(4公斤)、青草(16公斤)、大豆秆(10公斤)替代;藁草可以用秸秆(5.3公斤)替代。此外每匹马每天还要提供食盐40克。

虽然日本的军马按照不同的种类确定不同的定量标准,但总的来说其饲料的品种和数量,比起当时日本国内用于农耕和拉车的土生马匹来说,这些从西洋引入的纯血种军马完全是马中“贵族”。它们在日本国内吃得很好,一旦来到中国大陆,吃不到像日本那样多的优质马料,这些娇养惯了的军马就会生病。日本军马不像中国当地习惯于粗食的大陆马那样富于生命力,短期作战问题还不大,一旦陷入旷日持久的大陆作战,就会大量死亡。由于这种原因,日本陆军粮秣厂开发出了用燕麦、干草、麦皮、草木灰(碳酸钾)、脱脂糖加上鱼肝油和食盐做成的砖状和饼状压缩式马粮,在战时从日本运往大陆,作为军马饲料的补充品。此外,为了预防军马出现软骨症、食欲减退等现象,还开发出了用小麦粉、大豆粉、食盐、碳酸钾和粗糖做成的“军马营养粮”。

日本的军犬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德国引进的狼犬,按照用途来说分为警戒犬、传令犬、卫生犬和搬运犬四大类。大正末年,在陆军步兵学校内设立了“军犬养成所”,负责繁殖、训育军犬,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军犬开始大量服役。根据陆军步兵学校制订的军犬口粮标准,成年犬每天的食物包括半岛米(朝鲜米)150克、押麦(压扁的大麦)250克、白菜200克、牛肉350克、盐10克。第二种犬口粮是高梁400克、豆饼100克、菠菱草(菠菜)200克、牛肉350克、味噌40克。第三种口粮为粟米500克、萝卜200克、沙丁鱼400克、内脏200克、食盐5克和味噌20克。在作战区域的军犬,视当地供应状况,每天增加生肉和脂肪类食物若干。

日本陆军配备的军鸽也有固定的配粮标准,以每36只鸽子为一组,每天配发白豌豆865克、玉米393克、芝麻136克、糙米37克、高梁37克,以及用黄土、砖末、牡蛎壳、石膏和食盐调制的人工盐23.5克。

至于天皇大元帅陛下那些“两足的犬马”的伙食,其水平之高也是不在军马、军犬之下的。在明治、大正年间国力尚属匮乏的日本,军人的伙食同他们老家的家庭伙食相比,标准要高得多。士兵在军营里几乎每天都能吃上鱼、肉和白米饭,而在他们的农村老家,平时以萝卜和杂谷饭充饥,只有中元节和新年,以及婚丧庆吊之日才能吃到鱼和糙米饭,至于肉和鸡蛋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日本军队办伙食的标准是“使士兵的伙食相当于中等国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到甲午战争之后,随着日本经济水平的上升,士兵的伙食水平也随之提高,不过,直到昭和年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相当大,这也是负责训练农村青年新兵的年轻军官们有感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从而发动被称作“无产阶级法西斯主义”的二二六兵变的原因之一。

在古代的日本,人们吃的米是只舂过一次的糙米,由于白米不可多得,因此显得异常珍贵,被老百姓称作“银粒饭”、“银舍利子”,只有贵族和诸侯才能经常吃到经过三次加工的精白米。元禄年间(1688-1704年)连年丰收,稻米多得吃不了,于是人们便把糙米碾成白米吃,吃起来很香,于是在一般武士和普通市民当中也养成了爱吃“银舍利子”的习惯。但是由于只吃白米饭、副食摄入的范围又有限(通常只是干菜、梅子和腌渍咸菜),从而产生了一种意外情况,就是脚气病流行。

脚气病(不能省略这个“病”字)和俗称“脚气”的真菌皮肤病——脚癣不同,其症状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胸腹腔及下肢水肿、膝跳反射消失等等,严重的时候会引起心律不齐、心包水肿(也就是所谓“脚气冲心”)而导致死亡。如今已经知道这种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B族维生素引起的,普通老百姓平时以富含维生素的糙米、麦饭和萝卜饭为主食,当然不会得这种病,所以脚气在古代日本也被看作是贵族专有的富贵病。由于江户是幕府所在地,也是诸侯大名和高级武士云集的地方,所以幕府时代脚气病在江户地区特别多见,因此也被叫做“江户病”,实际上患者当然不限于江户人。

当时日本流行的“汉方医学”(中医)对脚气病的疗法是给患者吃荞麦、小豆、麦饭和各种新鲜蔬菜,比如江户幕府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在得了脚气病后,医生们都束手无策,最后找来阴阳师,占卜说“必须吃西北方向名字里有‘马’字的地方长在泥土里的东西”。江户城西北方是丰岛郡的练马村(如今东京都练马区),当地有名的特产是白萝卜。德川纲吉下令在当地修建了别墅“练马御殿”,每天吃当地用人粪尿做肥料精心栽培的新鲜白萝卜“练马大根”,最后竟然痊愈。但是也有由于脚气病治疗不及时而引发心肌炎等疾病、导致死亡的病例,著名的死者包括樱町天皇、丰臣秀吉、江户幕府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以及十四代将军德川家茂及其夫人和宫内亲王(孝明天皇之妹、明治天皇的姑姑)等人。

这里多说一句,虽然脚气病可以用多摄入各种副食的方式加以预防,但是德川家的将军们在饮食方面受始祖德川家康的影响,在饮食上采取了节制的态度,每餐都是“一汁二菜”或“一汁三菜”,即一道汤加上煮物、烤鱼等两三道菜。家康本人虽然饮食节制,但每月也偶尔有两三次尽情享用美食,不过最后有一次吃到了油炸鲷鱼蘸盐蒜汁这种新奇的料理,觉得味道特别鲜美,竟然因大量食用而丧命(现代医学研究者认为是由于德川家康一次性大量摄入油腻的异体蛋白质,从而刺激并诱发了长期潜伏的胃部癌细胞,因胃癌急性发作而死的)。此后各代将军们以始祖家康公的教训为戒,在饮食上更是循规蹈矩,不敢越界一步。将军餐桌上的食材当然是精挑细选的,但是量却很少,主食只有三杯米,副食通常是“二箸分”的份量(只许吃两筷子便端走);将军正室夫人“御台所”的菜肴虽然出于防毒的需要、每样菜要准备相同的十份,但端上桌的也只是其中的一份,而且和将军一样也是只许吃“二箸分”,夹第三筷子就会被认为“有失御台所尊贵的身份,给人一种寒酸的感觉”。历代将军及夫人常患脚气的原因,自然是常年以精白米为主食、再加上副食不足和偏食。

1958年到1960年,为了给东京塔腾出建设用地,日本考古专家对东京增上寺(1945年毁于美军燃烧弹空袭)境内的德川家数代将军及夫人坟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调查了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六代将军家宣、七代将军家继、九代将军家重、十二代将军家庆、十四代将军家茂、以及三代将军家光之子德川纲重等32人的墓室结构、陪葬物及遗骨。经过测量发现,江户时代的幕府将军平均身高只有157.3厘米左右,和当时一般日本平民的身高相近。除了二代将军秀忠的骨骼比较粗大发达、接近平民之外,其余人的四肢骨骼较细、牙齿磨损少、虫牙非常多,这些都是贵族生活的特征。另外,德川家族的遗传特征包括颅面比较窄、鼻梁较高、眼睛位置比较靠下等等。

明治维新后,来到东京的学生、公务员和陆海军部队的士兵由于以白米为主食,因此患脚气病的情况也很多。在明治末年,日本全国每年患脚气病死亡的人数在6500人到15600人之间,脚气病与结核病合称为当时日本的“两大国民病”。当时法国的巴斯德博士已经发现了致病微生物的存在,“细菌致病说”是医学界的主流思想,因此也认为脚气病、坏血病等等都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但是日本海军军医高木兼宽注意到在军队中士官及士兵患脚气的情况比较多,军官却很少,因此推想其原因可能与两者之间的伙食结构差异有关。当时日本军队已经采用了主食发放大米,副食则发放菜金替代、由军人自行购买副食的方式。军官有自己的食堂,单独开伙或者在家中吃饭,由于薪水较高因而副食比较丰盛;而出身贫穷农村的士官和士兵通常只缴纳最基本的金额,用来购买少量的味噌、盐等调味品,拼命地省下菜金补贴家用。因此士兵的食物大多为白米这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摄入量极低。

1884年,高木兼宽得以在远航的筑波舰上进行试验,在主食中加入大麦,并且向水兵发给牛乳、蔬菜、鱼肉、醋等副食,结果此次航行中士兵的脚气病发作数骤减。此后日本海军改变了伙食供给方式,由配给菜金改为发放实物,并且以掺入20%大麦的胚芽米(碾去粗糠、剩下一部分胚芽层的半糙米)取代精白米作为水兵的主食,脚气病逐渐在海军中绝迹了。高木后来由于营养学方面的成就而被明治天皇授予男爵爵位,被世人称作“麦饭男爵”。值得一提的是,明治天皇晚年也由于常年膳食过精而患上脚气病,并诱发糖尿病。他希望根据海军以及传统汉方医学的疗法,吃大麦饭、萝卜饭等糙食来治疗,但是宫内省那些奉现代西方医学(尤其是德国医学)为圭皋、将汉方医学及针灸视为“封建糟粕”的御医们却群起反对,以致明治最终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二战前日本的军马主要产地是东北地区的青森、岩手、山形等县,以及北海道岛的旭川、带广等地。这些地方在幕府时代有大片大片的幕府直辖领地,明治维新后被政府没收,陆军省马政局在这些气候凉爽的地区设有许多军马牧场,陆军以及民间委托经营者放养的无数马匹(都是义和团战争后从西洋国家引入的名种马)在广大的草场上悠闲地吃草、交配。二战后,日本陆军拥有的军马场纷纷由农林省畜产局接收,随后成为民间牧场,改为经营以乳牛饲养为主的奶农、酪农业。由于质量优良的牧草、适宜的凉爽气候和精心繁育等原因,日本的东北地区和北海道至今仍是世界闻名的高品质奶源地。

马这种动物的特点是肠子比较短,将植物蛋白质转化为细菌蛋白质的“发酵桶”位于肠道的主要部分和肛门之间,也就是说,食物到这里后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消化吸收的过程,变成富含分解蛋白质的排泄物而已,因此其作用就大打折扣了。这对土壤当然大有好处,但是对于马本身而言却是很大的损失。相对而言,牛吃下的植物蛋白大部分在称作瘤胃的发酵器官内消化,形成的细菌蛋白质进入小肠,在这里转化为氨基酸,被小肠壁吸收,用来制造肌肉蛋白、乳蛋白、血清蛋白,以及用于修补组织、滋养胎儿的各种蛋白质。总的来说,马吃掉的食物中75%的蛋白质都因为无法消化而排泄掉了,而对于牛而言,无法消化而排泄掉的蛋白质仅有25%。所谓“马无夜草不肥”,就是对马的消化功能当中的这种缺陷而言的。

大正三年(1914年)日本陆军确定的马粮标准是每天大麦5升(5.25公斤)、干草1贯(3.75公斤)、藁草1贯。辎重部队挽马的口粮减少了1升大麦。1931年修改后的《陆军战时给与规则》对军马食料的定量与此基本相似,以每天大麦5.25公斤、干草4公斤和藁草3.5公斤为基准,大麦可以用燕麦、高粱、豆饼(5.25公斤),糙米或大豆(4.2公斤),粟、玉米、裸麦、小麦(4.73公斤),米糠(7.88公斤)、干草(15.8公斤)替代;干草可以用牧草(4公斤)、青草(16公斤)、大豆秆(10公斤)替代;藁草可以用秸秆(5.3公斤)替代。此外每匹马每天还要提供食盐40克。

虽然日本的军马按照不同的种类确定不同的定量标准,但总的来说其饲料的品种和数量,比起当时日本国内用于农耕和拉车的土生马匹来说,这些从西洋引入的纯血种军马完全是马中“贵族”。它们在日本国内吃得很好,一旦来到中国大陆,吃不到像日本那样多的优质马料,这些娇养惯了的军马就会生病。日本军马不像中国当地习惯于粗食的大陆马那样富于生命力,短期作战问题还不大,一旦陷入旷日持久的大陆作战,就会大量死亡。由于这种原因,日本陆军粮秣厂开发出了用燕麦、干草、麦皮、草木灰(碳酸钾)、脱脂糖加上鱼肝油和食盐做成的砖状和饼状压缩式马粮,在战时从日本运往大陆,作为军马饲料的补充品。此外,为了预防军马出现软骨症、食欲减退等现象,还开发出了用小麦粉、大豆粉、食盐、碳酸钾和粗糖做成的“军马营养粮”。

日本的军犬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德国引进的狼犬,按照用途来说分为警戒犬、传令犬、卫生犬和搬运犬四大类。大正末年,在陆军步兵学校内设立了“军犬养成所”,负责繁殖、训育军犬,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军犬开始大量服役。根据陆军步兵学校制订的军犬口粮标准,成年犬每天的食物包括半岛米(朝鲜米)150克、押麦(压扁的大麦)250克、白菜200克、牛肉350克、盐10克。第二种犬口粮是高梁400克、豆饼100克、菠菱草(菠菜)200克、牛肉350克、味噌40克。第三种口粮为粟米500克、萝卜200克、沙丁鱼400克、内脏200克、食盐5克和味噌20克。在作战区域的军犬,视当地供应状况,每天增加生肉和脂肪类食物若干。

日本陆军配备的军鸽也有固定的配粮标准,以每36只鸽子为一组,每天配发白豌豆865克、玉米393克、芝麻136克、糙米37克、高梁37克,以及用黄土、砖末、牡蛎壳、石膏和食盐调制的人工盐23.5克。

至于天皇大元帅陛下那些“两足的犬马”的伙食,其水平之高也是不在军马、军犬之下的。在明治、大正年间国力尚属匮乏的日本,军人的伙食同他们老家的家庭伙食相比,标准要高得多。士兵在军营里几乎每天都能吃上鱼、肉和白米饭,而在他们的农村老家,平时以萝卜和杂谷饭充饥,只有中元节和新年,以及婚丧庆吊之日才能吃到鱼和糙米饭,至于肉和鸡蛋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日本军队办伙食的标准是“使士兵的伙食相当于中等国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到甲午战争之后,随着日本经济水平的上升,士兵的伙食水平也随之提高,不过,直到昭和年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相当大,这也是负责训练农村青年新兵的年轻军官们有感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从而发动被称作“无产阶级法西斯主义”的二二六兵变的原因之一。

在古代的日本,人们吃的米是只舂过一次的糙米,由于白米不可多得,因此显得异常珍贵,被老百姓称作“银粒饭”、“银舍利子”,只有贵族和诸侯才能经常吃到经过三次加工的精白米。元禄年间(1688-1704年)连年丰收,稻米多得吃不了,于是人们便把糙米碾成白米吃,吃起来很香,于是在一般武士和普通市民当中也养成了爱吃“银舍利子”的习惯。但是由于只吃白米饭、副食摄入的范围又有限(通常只是干菜、梅子和腌渍咸菜),从而产生了一种意外情况,就是脚气病流行。

脚气病(不能省略这个“病”字)和俗称“脚气”的真菌皮肤病——脚癣不同,其症状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胸腹腔及下肢水肿、膝跳反射消失等等,严重的时候会引起心律不齐、心包水肿(也就是所谓“脚气冲心”)而导致死亡。如今已经知道这种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B族维生素引起的,普通老百姓平时以富含维生素的糙米、麦饭和萝卜饭为主食,当然不会得这种病,所以脚气在古代日本也被看作是贵族专有的富贵病。由于江户是幕府所在地,也是诸侯大名和高级武士云集的地方,所以幕府时代脚气病在江户地区特别多见,因此也被叫做“江户病”,实际上患者当然不限于江户人。

当时日本流行的“汉方医学”(中医)对脚气病的疗法是给患者吃荞麦、小豆、麦饭和各种新鲜蔬菜,比如江户幕府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在得了脚气病后,医生们都束手无策,最后找来阴阳师,占卜说“必须吃西北方向名字里有‘马’字的地方长在泥土里的东西”。江户城西北方是丰岛郡的练马村(如今东京都练马区),当地有名的特产是白萝卜。德川纲吉下令在当地修建了别墅“练马御殿”,每天吃当地用人粪尿做肥料精心栽培的新鲜白萝卜“练马大根”,最后竟然痊愈。但是也有由于脚气病治疗不及时而引发心肌炎等疾病、导致死亡的病例,著名的死者包括樱町天皇、丰臣秀吉、江户幕府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以及十四代将军德川家茂及其夫人和宫内亲王(孝明天皇之妹、明治天皇的姑姑)等人。

这里多说一句,虽然脚气病可以用多摄入各种副食的方式加以预防,但是德川家的将军们在饮食方面受始祖德川家康的影响,在饮食上采取了节制的态度,每餐都是“一汁二菜”或“一汁三菜”,即一道汤加上煮物、烤鱼等两三道菜。家康本人虽然饮食节制,但每月也偶尔有两三次尽情享用美食,不过最后有一次吃到了油炸鲷鱼蘸盐蒜汁这种新奇的料理,觉得味道特别鲜美,竟然因大量食用而丧命(现代医学研究者认为是由于德川家康一次性大量摄入油腻的异体蛋白质,从而刺激并诱发了长期潜伏的胃部癌细胞,因胃癌急性发作而死的)。此后各代将军们以始祖家康公的教训为戒,在饮食上更是循规蹈矩,不敢越界一步。将军餐桌上的食材当然是精挑细选的,但是量却很少,主食只有三杯米,副食通常是“二箸分”的份量(只许吃两筷子便端走);将军正室夫人“御台所”的菜肴虽然出于防毒的需要、每样菜要准备相同的十份,但端上桌的也只是其中的一份,而且和将军一样也是只许吃“二箸分”,夹第三筷子就会被认为“有失御台所尊贵的身份,给人一种寒酸的感觉”。历代将军及夫人常患脚气的原因,自然是常年以精白米为主食、再加上副食不足和偏食。

1958年到1960年,为了给东京塔腾出建设用地,日本考古专家对东京增上寺(1945年毁于美军燃烧弹空袭)境内的德川家数代将军及夫人坟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调查了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六代将军家宣、七代将军家继、九代将军家重、十二代将军家庆、十四代将军家茂、以及三代将军家光之子德川纲重等32人的墓室结构、陪葬物及遗骨。经过测量发现,江户时代的幕府将军平均身高只有157.3厘米左右,和当时一般日本平民的身高相近。除了二代将军秀忠的骨骼比较粗大发达、接近平民之外,其余人的四肢骨骼较细、牙齿磨损少、虫牙非常多,这些都是贵族生活的特征。另外,德川家族的遗传特征包括颅面比较窄、鼻梁较高、眼睛位置比较靠下等等。

明治维新后,来到东京的学生、公务员和陆海军部队的士兵由于以白米为主食,因此患脚气病的情况也很多。在明治末年,日本全国每年患脚气病死亡的人数在6500人到15600人之间,脚气病与结核病合称为当时日本的“两大国民病”。当时法国的巴斯德博士已经发现了致病微生物的存在,“细菌致病说”是医学界的主流思想,因此也认为脚气病、坏血病等等都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但是日本海军军医高木兼宽注意到在军队中士官及士兵患脚气的情况比较多,军官却很少,因此推想其原因可能与两者之间的伙食结构差异有关。当时日本军队已经采用了主食发放大米,副食则发放菜金替代、由军人自行购买副食的方式。军官有自己的食堂,单独开伙或者在家中吃饭,由于薪水较高因而副食比较丰盛;而出身贫穷农村的士官和士兵通常只缴纳最基本的金额,用来购买少量的味噌、盐等调味品,拼命地省下菜金补贴家用。因此士兵的食物大多为白米这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摄入量极低。

1884年,高木兼宽得以在远航的筑波舰上进行试验,在主食中加入大麦,并且向水兵发给牛乳、蔬菜、鱼肉、醋等副食,结果此次航行中士兵的脚气病发作数骤减。此后日本海军改变了伙食供给方式,由配给菜金改为发放实物,并且以掺入20%大麦的胚芽米(碾去粗糠、剩下一部分胚芽层的半糙米)取代精白米作为水兵的主食,脚气病逐渐在海军中绝迹了。高木后来由于营养学方面的成就而被明治天皇授予男爵爵位,被世人称作“麦饭男爵”。值得一提的是,明治天皇晚年也由于常年膳食过精而患上脚气病,并诱发糖尿病。他希望根据海军以及传统汉方医学的疗法,吃大麦饭、萝卜饭等糙食来治疗,但是宫内省那些奉现代西方医学(尤其是德国医学)为圭皋、将汉方医学及针灸视为“封建糟粕”的御医们却群起反对,以致明治最终死于糖尿病并发症。
:D这段中疑似的毒牙真够紧跟时事滴........
不错。文笔生动可读性强一直是战研的一大优势。
和美军的大不一样
不错,期盼35.今天深圳还没有到
Sargejia 发表于 2010-6-29 11:53


有毒牙吗?

哪段?

是把留洋派反对汉方医当作了毒牙吗?
歌幽的马甲 发表于 2010-6-29 22:44
恩,觉得您在为张悟本翻案[:a2:]

顺路一问:主账号出狱没有
Sargejia 发表于 2010-6-30 11:58
那个是有感于超大的中西医之争而发的,和张骗子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