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名将宋哲元七十年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7 04:26:12
szy.jpg
宋哲元
宋哲元,字明轩,山东乐陵县人。生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9月23日。幼年家贫,刻苦读书。1908年从军,历任哨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1925年至1933年先后任热河省都统,西路、北路军总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察哈尔省政府主席。1933年春,在喜峰口、罗文峪率二十九军抗击日军。后来,毛泽东在给宋哲元的信中曾赞扬“先生情殷抗日,曷胜仰佩,曩者日寇入关,先生奋力边陲,慨然御侮,义声所播,中外同钦”。1935年后,曾任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1940年4月5日病逝于四川绵阳。

宋哲元幼时就接受家庭教育,7岁随舅父沈兰芬先生读书,从四书读到左传、春秋。1907年,22岁的宋哲元考入北京武卫右军随营武备学堂,受训5年,毕业后分配到第六镇见习。1913年调入京卫军第二团(团长冯玉祥)。从此,在冯玉祥部队,先后任营长、团长等职,在参加讨伐张勋复辟的战斗中,一战击溃了张勋的军队,迫使张退回北京。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宋再建奇功,晋升为旅长。当时冯部辖5旅,旅长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鹿钟麟、刘郁芬,均骁勇善战,时人称之为“五虎将”。

1924年,直奉二次战争,冯部自热河班师回京,完成了“首都革命”。并电请国父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同时冯玉祥、胡景翼、孙岳三人联盟,正式组成国民革命军,冯任总司令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宋哲元任第十一师师长。1925年宋兼任热河都统。

1926年,国民军受奉(张作霖)、吴(佩孚)攻击,冯主祥赴俄,宋任第四路军总司令,由热河退转多伦,旋退绥远。及8月,冯自俄归,宋迎于五原。9月17日誓师入陕,并率全军参加中国国民党,誓为中国革命而效命,这就是著名的五原誓师。

1927年,冯部入陕,宋任北路军总指挥,11月,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宋亲率所部,剿灭匪众十数万,结束了陕西十数年割据之局面,北伐随告成功。

1929-1930年,中原大战,冯、阎败绩,宋率残部入晋,誓言不再参加内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第2日,宋哲元率部下将领通电全国,请缨杀敌,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之壮语。同年十二月,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

1932年8月,宋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率部入察,力除积弊,锐意建设。

1933年春,日军攻我榆关,陷我热河,进迫长城。29军调防北京东线,宋受任第三军团总指挥,率部参加长城抗战。3月10日,大战于喜峰口,歼敌5000余人。18日再捷于罗文峪,杀敌3000人。29军威名大振,全国同胞有“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之歌。

1935年4月,宋哲元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7月,国民政府颁授青天白日勋章。8月,任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市长。11月,受任冀察绥靖主任。12月任冀察政务委员长兼河北省政府主席。同月,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南京,宋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

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宋哲元于7月16日自山东返回北平,主持大计。最初,仍拟作地方事件解决,随发现日敌阴谋,乃奋起抗战。7月28日,平津撤守,奉命赴保定督师,授第一作战。新乡战后,以劳瘁过度,夙疾复发,行履艰难,忾敌忧国,不能自己。

1938年4月,以病辞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职,改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7月疾益重,再辞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专任军事委员会委员,8月释兵权,徒步衡山养病。10月移驻阳朔,病中督建“碧莲新村”于西门外,及去以赠阳朔中学。

1939年6月至灌县养病,并于东关外建“博爱山庄”,及去以赠山东第六中学校。12月,回成都就医,同月25日病笃,食物难进,终于4月5日逝世,享年56岁,安葬于绵阳富乐山。szy.jpg
宋哲元
宋哲元,字明轩,山东乐陵县人。生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9月23日。幼年家贫,刻苦读书。1908年从军,历任哨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1925年至1933年先后任热河省都统,西路、北路军总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察哈尔省政府主席。1933年春,在喜峰口、罗文峪率二十九军抗击日军。后来,毛泽东在给宋哲元的信中曾赞扬“先生情殷抗日,曷胜仰佩,曩者日寇入关,先生奋力边陲,慨然御侮,义声所播,中外同钦”。1935年后,曾任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1940年4月5日病逝于四川绵阳。

宋哲元幼时就接受家庭教育,7岁随舅父沈兰芬先生读书,从四书读到左传、春秋。1907年,22岁的宋哲元考入北京武卫右军随营武备学堂,受训5年,毕业后分配到第六镇见习。1913年调入京卫军第二团(团长冯玉祥)。从此,在冯玉祥部队,先后任营长、团长等职,在参加讨伐张勋复辟的战斗中,一战击溃了张勋的军队,迫使张退回北京。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宋再建奇功,晋升为旅长。当时冯部辖5旅,旅长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鹿钟麟、刘郁芬,均骁勇善战,时人称之为“五虎将”。

1924年,直奉二次战争,冯部自热河班师回京,完成了“首都革命”。并电请国父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同时冯玉祥、胡景翼、孙岳三人联盟,正式组成国民革命军,冯任总司令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宋哲元任第十一师师长。1925年宋兼任热河都统。

1926年,国民军受奉(张作霖)、吴(佩孚)攻击,冯主祥赴俄,宋任第四路军总司令,由热河退转多伦,旋退绥远。及8月,冯自俄归,宋迎于五原。9月17日誓师入陕,并率全军参加中国国民党,誓为中国革命而效命,这就是著名的五原誓师。

1927年,冯部入陕,宋任北路军总指挥,11月,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宋亲率所部,剿灭匪众十数万,结束了陕西十数年割据之局面,北伐随告成功。

1929-1930年,中原大战,冯、阎败绩,宋率残部入晋,誓言不再参加内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第2日,宋哲元率部下将领通电全国,请缨杀敌,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之壮语。同年十二月,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

1932年8月,宋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率部入察,力除积弊,锐意建设。

1933年春,日军攻我榆关,陷我热河,进迫长城。29军调防北京东线,宋受任第三军团总指挥,率部参加长城抗战。3月10日,大战于喜峰口,歼敌5000余人。18日再捷于罗文峪,杀敌3000人。29军威名大振,全国同胞有“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之歌。

1935年4月,宋哲元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7月,国民政府颁授青天白日勋章。8月,任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市长。11月,受任冀察绥靖主任。12月任冀察政务委员长兼河北省政府主席。同月,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南京,宋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

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宋哲元于7月16日自山东返回北平,主持大计。最初,仍拟作地方事件解决,随发现日敌阴谋,乃奋起抗战。7月28日,平津撤守,奉命赴保定督师,授第一作战。新乡战后,以劳瘁过度,夙疾复发,行履艰难,忾敌忧国,不能自己。

1938年4月,以病辞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职,改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7月疾益重,再辞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专任军事委员会委员,8月释兵权,徒步衡山养病。10月移驻阳朔,病中督建“碧莲新村”于西门外,及去以赠阳朔中学。

1939年6月至灌县养病,并于东关外建“博爱山庄”,及去以赠山东第六中学校。12月,回成都就医,同月25日病笃,食物难进,终于4月5日逝世,享年56岁,安葬于绵阳富乐山。
也是一代名将啊。祭。
宋大节无亏,但也没那么伟大。

宋非蒋嫡系,日寇曾诱其反蒋并许以华北的所谓“特权”,宋思量再三,认为“不能做,做了遗臭万年”,从这一点看来,宋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毫不含糊。

但宋毕竟也是军阀派系出身,抗战初期虽然也抵抗,但乏善可陈,“名将”一说,言过其实,29军大刀队的表现的确不错,但那似乎更取决于基层官兵,而比29军更激进、同样来自旧军队的抗日部队,让宋给剿灭了。
英雄满地走,名将多如狗。
西北军阀,在关键的时刻作出了比最糟糕要好一些的决定而已。
宋的抵抗,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舆论逼的
博望侯 发表于 2010-4-5 12:06

 说得好。大节无亏而已,可以入祖坟,不可以竖碑的那种。


军阀嘛,要求不要太高
多数事实证明,给花生米君办事,兵拼完了人就死了----病死只是其中一种而已{:wuyu:}

军阀嘛,要求不要太高
多数事实证明,给花生米君办事,兵拼完了人就死了----病死只是其中一种而已{:wuyu:}
也不容易!
保住大节了!
这个是不是他的后人搞的?这名将也太多了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