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舰队擦亮“天眼” 我海上警戒机出动能力大幅提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01:43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3/25/content_168100.htm

2010年03月25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斌富 李德 张万辉 本报记者 张强

    2009年11月底,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高级工程师杨玉田担纲的国产某型战机“最低放飞标准清单”课题主项目通过海军专家组鉴定。此举标志着该师战机的任务出动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
  该师被称为“海空天眼”,有着“信息化第一师”美誉。而这一课题就是被誉为“机务维护首席专家”的该师高级工程师群体的又一次杰作。
  该师师长赵纪成、政委马任远告诉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始,该师先后完成了某型巡逻机、警戒机、侦察机等4型信息化战机的改装任务,他们用毕生心血助推新型战机快速形成战斗力,开创了海军航空兵历史上的30多项第一。

  鸟瞰海疆,忧患助雏鹰零点起飞

  南海某演兵场,一支“敌”舰艇编队正悄然向我驶来,“某号海区发现‘敌’舰艇,立即实施引导攻击!”此时,“敌”舰艇编队早已被我警戒机率先发现,数据随即传输到我海上、空中和陆地部队,多波次立体攻击随即展开,海面上升起一团团浓烟。
  “蓝军”指挥官大惊失色,以往的安全距离上为什么会被“红军”发现并遭到攻击?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如今的海战场因警戒机的首次成功投入使用,我作战群前出作战半径成倍提高,标志着我军海上作战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让“千里眼”更明的就是被称为该型雷达“保障之父”的该师高工刘跃光。
  2004年2月,由刘跃光等创建的某新型雷达机房正式投入使用。外国专家组验收完该型雷达“维修测试系统”后,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因为该系统比他们国家的测试系统整整多了10项测试内容,而且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加优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这只是该师高工群体的一次“亮剑”。
  早在20多年前,当全军仅有的几架某新型信息化战机降落在该师机场的那一刻,几名高工就明白,一场新的征程开始了。
  由于国外技术封锁,部队机载电子设备可靠性不高,许多部件、教案和规程不是空白就是短缺。没有完备的维修资料和成熟的维修经验,修理二线资料几乎是空白,地面维修设备为零,所有零部件都是返厂维修,可谓是困难重重。为了保障任务的顺利进行,该师经常只能东拼西凑,勉强保证一架飞机起飞。
  强烈的忧患意识逼着高工们自己动手研制维修设备。当时没有地面测试设备,他们根据机上设备的原理,照着管线路图和工作中的技术参数自己组织研制。没有资料,他们就找熟人,软磨硬泡收集。最终,他们自己研制出地面测试设备7台,为部队节约经费200多万元。

  透视海战,使命托鲲鹏突破重围

  俗话说:人过40不学艺。然而,年过半百的高工们仍然冲锋在学习新装备的第一线。
  几十年来,航空兵机务部队一直沿用“以预防为中心”的维修模式,飞机经常定检、机件频繁校修,这种过度维修导致机件寿命缩短,飞机完好率降低。
  为解决这些难题,从该师成长起来的现北航装备部总工程师陈福华担纲的课题组,确定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杨玉田、李兆秋两位高工带领20名业务骨干,向这个中国航空业不愿尝试、军内不敢涉足的课题发起了挑战。
  小到锁扣、油泵,大到发动机、起落架,他们对机身上数万个零件的维修周期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他们将某型警戒机工厂给定的定寿部件由300多项减少到60多项,飞机完好率提高12.5%,翻修周期延长三分之一,单机定检维修费用节约300多万元。
  该师装备部部长王延浩说:“过去,某新型飞机中修需用时46天,通过维修方式改革,如今仅用28天就可完成。这标志着我师维修保障能力取得历史性突破。”
  维修模式改革的硝烟未散,高工们又投入到新的战斗。
  小飞机大都有机库,大飞机防台风却没有那么简单。该师装备的是螺旋桨式飞机。过去,台风登陆前,战士们总要将战机来个五花大绑进行固定,但最多只能抵抗8级以下的风,巨大的风力还会造成螺旋桨反转严重损坏发动机。随着使命任务的拓展,该师常年飞往东南沿海执行任务,往往一次台风过境,前后要停训多天。
  时任师装备部部长、现南航装备部总工程师的王胜军带领曹大芳、王文军两位高工冲锋在前。他们就在修理厂的车间里加工出一套轻巧简易的刹车试用系统,较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环顾海空,奉献为银燕翱翔提速

  接受采访时,高工李兆秋每10分钟总要起身揉揉腰,性格开朗的他开玩笑说:“我们这些高工,成绩是不是突出,我不敢乱说,但要是说腰椎间盘突出,绝对人人有份。”
  记者留意到,在他的办公桌上伸手可及的区域内,除了一摞摞的技术资料,还有一瓶速效救心丸。2009年的4月23日,当警戒机编队呼啸着第一个通过海上阅兵场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时,机组的同志们都知道,李兆秋是口袋里揣着那瓶药送飞机上天的。
  据统计,这个曾使67架飞机重返蓝天的高工群体,平均年龄超过50岁,从事机务工作时间最少的都有25年,人人都因常年劳累而身患各种职业病。
  他们常挂在嘴上的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选择了机务这个行当,就等于选择了清贫和奉献,无怨无悔。”
  那年腊月二十九,高工曹大芳突然接到远在家乡姐姐的电报:房塌,妻儿病,速归!忙得团团转的曹大芳顿时慌了神,立即请假往老家赶。看到匆忙赶到医院的丈夫,病床上的妻子顿时泪如雨下:“老曹,你都5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既然回来了,我们就回家过个年吧!”他背起妻子就往家走,妻子的泪水浸透厚厚的棉衣,一直流到了他的心里。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几乎席卷一切,社会上一些人用“房子、车子、票子”来彰显自己的个人价值时,这些高工们却说:“我们工作的价值,不在地上,在天上!”

  仰望海天,责任让神雕锐不可当

  随着信息化战机的列装,人才奇缺成为制约战斗力的“瓶颈”。但该师却有这样一组不平凡的数字:装备人员的满编率、对口率和称职率均达到95%以上,居全海军之首。
  一次民主生活会上,高工们联名提出:把优秀年轻干部在最佳年龄段提拔、重用起来,放到关键岗位和“风口浪尖”上去摔打磨练。这一建议马上得到了师领导的大力支持。当年,具有本科学历、出国培训过的业务师杨志勇破格提升,连跳两级,由修理厂雷达师直接担任该团机务大队雷达主任。
  某新型雷达维护人才过去是空白,高工刘跃光通过国外学习“反哺”的方式,培养出以陈智谋、杨智勇等10多名维护专家为首的人才队伍。
  为了培养人才,高工们就像一块块无私的“垫脚石”,热心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每当掌握一门新技术时,都会第一时间讲给身边的人,而自己却没有任何索求。
  该师政治部主任浦照东高兴地告诉记者:“目前,我师已形成了以高工群体为核心攻关创新队伍、以连排以上领导干部为中心的指挥协调队伍、以各类专业技师为龙头的技术把关队伍、以士官为主体的操作骨干队伍。‘四支队伍’均实现了由岗位配套向素质配套的转变、由编制配套向责任配套的转变。”
  人才是第一资源,储备人才就是储备战斗力。这已成为高工们的共识。
  如今,该师有28名装备干部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指技合一、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涌现,先后有50多人次获得军队科技成果奖60多项,其中30多项成果填补了全军、海军战机维护规程和维修工艺的空白。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3/25/content_168100.htm

2010年03月25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李斌富 李德 张万辉 本报记者 张强

    2009年11月底,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高级工程师杨玉田担纲的国产某型战机“最低放飞标准清单”课题主项目通过海军专家组鉴定。此举标志着该师战机的任务出动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
  该师被称为“海空天眼”,有着“信息化第一师”美誉。而这一课题就是被誉为“机务维护首席专家”的该师高级工程师群体的又一次杰作。
  该师师长赵纪成、政委马任远告诉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始,该师先后完成了某型巡逻机、警戒机、侦察机等4型信息化战机的改装任务,他们用毕生心血助推新型战机快速形成战斗力,开创了海军航空兵历史上的30多项第一。

  鸟瞰海疆,忧患助雏鹰零点起飞

  南海某演兵场,一支“敌”舰艇编队正悄然向我驶来,“某号海区发现‘敌’舰艇,立即实施引导攻击!”此时,“敌”舰艇编队早已被我警戒机率先发现,数据随即传输到我海上、空中和陆地部队,多波次立体攻击随即展开,海面上升起一团团浓烟。
  “蓝军”指挥官大惊失色,以往的安全距离上为什么会被“红军”发现并遭到攻击?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如今的海战场因警戒机的首次成功投入使用,我作战群前出作战半径成倍提高,标志着我军海上作战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让“千里眼”更明的就是被称为该型雷达“保障之父”的该师高工刘跃光。
  2004年2月,由刘跃光等创建的某新型雷达机房正式投入使用。外国专家组验收完该型雷达“维修测试系统”后,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因为该系统比他们国家的测试系统整整多了10项测试内容,而且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加优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这只是该师高工群体的一次“亮剑”。
  早在20多年前,当全军仅有的几架某新型信息化战机降落在该师机场的那一刻,几名高工就明白,一场新的征程开始了。
  由于国外技术封锁,部队机载电子设备可靠性不高,许多部件、教案和规程不是空白就是短缺。没有完备的维修资料和成熟的维修经验,修理二线资料几乎是空白,地面维修设备为零,所有零部件都是返厂维修,可谓是困难重重。为了保障任务的顺利进行,该师经常只能东拼西凑,勉强保证一架飞机起飞。
  强烈的忧患意识逼着高工们自己动手研制维修设备。当时没有地面测试设备,他们根据机上设备的原理,照着管线路图和工作中的技术参数自己组织研制。没有资料,他们就找熟人,软磨硬泡收集。最终,他们自己研制出地面测试设备7台,为部队节约经费200多万元。

  透视海战,使命托鲲鹏突破重围

  俗话说:人过40不学艺。然而,年过半百的高工们仍然冲锋在学习新装备的第一线。
  几十年来,航空兵机务部队一直沿用“以预防为中心”的维修模式,飞机经常定检、机件频繁校修,这种过度维修导致机件寿命缩短,飞机完好率降低。
  为解决这些难题,从该师成长起来的现北航装备部总工程师陈福华担纲的课题组,确定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杨玉田、李兆秋两位高工带领20名业务骨干,向这个中国航空业不愿尝试、军内不敢涉足的课题发起了挑战。
  小到锁扣、油泵,大到发动机、起落架,他们对机身上数万个零件的维修周期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他们将某型警戒机工厂给定的定寿部件由300多项减少到60多项,飞机完好率提高12.5%,翻修周期延长三分之一,单机定检维修费用节约300多万元。
  该师装备部部长王延浩说:“过去,某新型飞机中修需用时46天,通过维修方式改革,如今仅用28天就可完成。这标志着我师维修保障能力取得历史性突破。”
  维修模式改革的硝烟未散,高工们又投入到新的战斗。
  小飞机大都有机库,大飞机防台风却没有那么简单。该师装备的是螺旋桨式飞机。过去,台风登陆前,战士们总要将战机来个五花大绑进行固定,但最多只能抵抗8级以下的风,巨大的风力还会造成螺旋桨反转严重损坏发动机。随着使命任务的拓展,该师常年飞往东南沿海执行任务,往往一次台风过境,前后要停训多天。
  时任师装备部部长、现南航装备部总工程师的王胜军带领曹大芳、王文军两位高工冲锋在前。他们就在修理厂的车间里加工出一套轻巧简易的刹车试用系统,较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环顾海空,奉献为银燕翱翔提速

  接受采访时,高工李兆秋每10分钟总要起身揉揉腰,性格开朗的他开玩笑说:“我们这些高工,成绩是不是突出,我不敢乱说,但要是说腰椎间盘突出,绝对人人有份。”
  记者留意到,在他的办公桌上伸手可及的区域内,除了一摞摞的技术资料,还有一瓶速效救心丸。2009年的4月23日,当警戒机编队呼啸着第一个通过海上阅兵场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时,机组的同志们都知道,李兆秋是口袋里揣着那瓶药送飞机上天的。
  据统计,这个曾使67架飞机重返蓝天的高工群体,平均年龄超过50岁,从事机务工作时间最少的都有25年,人人都因常年劳累而身患各种职业病。
  他们常挂在嘴上的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选择了机务这个行当,就等于选择了清贫和奉献,无怨无悔。”
  那年腊月二十九,高工曹大芳突然接到远在家乡姐姐的电报:房塌,妻儿病,速归!忙得团团转的曹大芳顿时慌了神,立即请假往老家赶。看到匆忙赶到医院的丈夫,病床上的妻子顿时泪如雨下:“老曹,你都5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既然回来了,我们就回家过个年吧!”他背起妻子就往家走,妻子的泪水浸透厚厚的棉衣,一直流到了他的心里。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几乎席卷一切,社会上一些人用“房子、车子、票子”来彰显自己的个人价值时,这些高工们却说:“我们工作的价值,不在地上,在天上!”

  仰望海天,责任让神雕锐不可当

  随着信息化战机的列装,人才奇缺成为制约战斗力的“瓶颈”。但该师却有这样一组不平凡的数字:装备人员的满编率、对口率和称职率均达到95%以上,居全海军之首。
  一次民主生活会上,高工们联名提出:把优秀年轻干部在最佳年龄段提拔、重用起来,放到关键岗位和“风口浪尖”上去摔打磨练。这一建议马上得到了师领导的大力支持。当年,具有本科学历、出国培训过的业务师杨志勇破格提升,连跳两级,由修理厂雷达师直接担任该团机务大队雷达主任。
  某新型雷达维护人才过去是空白,高工刘跃光通过国外学习“反哺”的方式,培养出以陈智谋、杨智勇等10多名维护专家为首的人才队伍。
  为了培养人才,高工们就像一块块无私的“垫脚石”,热心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每当掌握一门新技术时,都会第一时间讲给身边的人,而自己却没有任何索求。
  该师政治部主任浦照东高兴地告诉记者:“目前,我师已形成了以高工群体为核心攻关创新队伍、以连排以上领导干部为中心的指挥协调队伍、以各类专业技师为龙头的技术把关队伍、以士官为主体的操作骨干队伍。‘四支队伍’均实现了由岗位配套向素质配套的转变、由编制配套向责任配套的转变。”
  人才是第一资源,储备人才就是储备战斗力。这已成为高工们的共识。
  如今,该师有28名装备干部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指技合一、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涌现,先后有50多人次获得军队科技成果奖60多项,其中30多项成果填补了全军、海军战机维护规程和维修工艺的空白。
运八高新鸡。。。
再接再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