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传记获加拿大文学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03:23
凤凰博报

美国前外交官陶涵(Jay Taylor)所著的《委员长:蒋介石和现代中国的奋斗》,获得加拿大2010年Lionel Gelber 文学奖。

1990年设立的此一奖项是颁给报道、纪实文学作品。第一位获得Gelber 文学奖的作品是汉学家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

陶涵本人曾经担任美国驻华外交官,也曾经担任美国国务院情报处副处长,现在是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功过评说


在接受BBC中文网采访的时候,陶涵说他写这本书主要就是重新来评价被西方世界视为腐败、中国大陆视为战犯、剥削者、台湾视为独裁者的蒋介石。

陶涵表示,其实蒋介石的“功绩”包括统一中国、领导抗战、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租界、以及让中国跻身世界强国。

他说,连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也显示中共在抗战期间,除了“百团大战”之外,并没有真正地投入对日抗战。

而蒋介石当年没有在“九一八事变”就宣布对日抗战,陶涵则认为当年国民政府的武装力量与日本的军事实力相比,犹如2003年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面对美国一般,无法抗衡。

陶涵觉得,蒋介石领导抗战,所以受到了西方世界的尊重。而且蒋介石在抗战之前说,日本将会威胁亚洲的安全和后来的“共产主义威胁世界”论点,让陶涵在书中评价蒋介石能“洞烛先机”。

“败于谗言”

至于为何西方世界后来却在国共内战的时候,抛弃了蒋介石呢?

对这个问题,陶涵回答说,主要是二战期间,蒋介石和美国派驻的军事顾问、盟军中国战区指挥官史迪威交恶,而史迪威则是相信了周恩来告诉他的一切。

所以后来西方国家看蒋介石,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到了史迪威看法的影响。

蒋介石撤退到台湾之后的执政,陶涵也说,起码蒋介石为台湾奠定了后来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有限地开放了政治上的限制,为台湾日后的民主化培养了一定的条件。

不过,陶涵也不否认,这一切或许都不是蒋介石有心的计划,但是从结果来看,台湾的今天和蒋介石都是息息相关的。

他说,虽然这可能是出于中国的政治需要,近年来中国也开始“扶正”蒋介石的形象、重新给蒋介石历史定位。

不同史观

对海峡两岸的华人而言,可能陶涵写蒋介石略为浅显了点,而且写蒋介石传记又很难不论其功过。

两岸的历史学者可能也很难同意《委员长:蒋介石和现代中国的奋斗》书中隐约透出的“蒋介石有先见之明”的意涵。

写有关蒋介石的著作似乎注定难以讨好华人,但是其中的原因并不见得与陶涵本人有关。

在中国大陆诠释蒋介石必须按照官方的轴线;而台湾则因蓝绿分野,两派对蒋介石的评价更是天差地别。

或许就像一个台湾网上书评所说的“陶涵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反而能够跳脱政治立场的束缚,以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蒋介石”。

如今海峡两岸年轻的一代,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去世近35年的蒋介石。陶涵认为无论如何评价蒋介石,都不能忽视他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扮演的角色。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458036.html凤凰博报

美国前外交官陶涵(Jay Taylor)所著的《委员长:蒋介石和现代中国的奋斗》,获得加拿大2010年Lionel Gelber 文学奖。

1990年设立的此一奖项是颁给报道、纪实文学作品。第一位获得Gelber 文学奖的作品是汉学家史景迁的《追寻现代中国》。

陶涵本人曾经担任美国驻华外交官,也曾经担任美国国务院情报处副处长,现在是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功过评说


在接受BBC中文网采访的时候,陶涵说他写这本书主要就是重新来评价被西方世界视为腐败、中国大陆视为战犯、剥削者、台湾视为独裁者的蒋介石。

陶涵表示,其实蒋介石的“功绩”包括统一中国、领导抗战、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租界、以及让中国跻身世界强国。

他说,连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也显示中共在抗战期间,除了“百团大战”之外,并没有真正地投入对日抗战。

而蒋介石当年没有在“九一八事变”就宣布对日抗战,陶涵则认为当年国民政府的武装力量与日本的军事实力相比,犹如2003年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面对美国一般,无法抗衡。

陶涵觉得,蒋介石领导抗战,所以受到了西方世界的尊重。而且蒋介石在抗战之前说,日本将会威胁亚洲的安全和后来的“共产主义威胁世界”论点,让陶涵在书中评价蒋介石能“洞烛先机”。

“败于谗言”

至于为何西方世界后来却在国共内战的时候,抛弃了蒋介石呢?

对这个问题,陶涵回答说,主要是二战期间,蒋介石和美国派驻的军事顾问、盟军中国战区指挥官史迪威交恶,而史迪威则是相信了周恩来告诉他的一切。

所以后来西方国家看蒋介石,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到了史迪威看法的影响。

蒋介石撤退到台湾之后的执政,陶涵也说,起码蒋介石为台湾奠定了后来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有限地开放了政治上的限制,为台湾日后的民主化培养了一定的条件。

不过,陶涵也不否认,这一切或许都不是蒋介石有心的计划,但是从结果来看,台湾的今天和蒋介石都是息息相关的。

他说,虽然这可能是出于中国的政治需要,近年来中国也开始“扶正”蒋介石的形象、重新给蒋介石历史定位。

不同史观

对海峡两岸的华人而言,可能陶涵写蒋介石略为浅显了点,而且写蒋介石传记又很难不论其功过。

两岸的历史学者可能也很难同意《委员长:蒋介石和现代中国的奋斗》书中隐约透出的“蒋介石有先见之明”的意涵。

写有关蒋介石的著作似乎注定难以讨好华人,但是其中的原因并不见得与陶涵本人有关。

在中国大陆诠释蒋介石必须按照官方的轴线;而台湾则因蓝绿分野,两派对蒋介石的评价更是天差地别。

或许就像一个台湾网上书评所说的“陶涵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反而能够跳脱政治立场的束缚,以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蒋介石”。

如今海峡两岸年轻的一代,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去世近35年的蒋介石。陶涵认为无论如何评价蒋介石,都不能忽视他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扮演的角色。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458036.html
要发军饷,说别人不过是民兵;
  抢起地盘,当别人是敌军;
  打起仗来,又要别人像正规军;
  自己输了,说日军是野战师团输还光彩;
  别人赢了,笑日军是治安师团赢也丢人。
  说起成绩,国府乃中华
  说起失败,国府变军阀
  说起国府,当仁不让乃黄金十年
  可是造不成炮来造不成舰
  国军北伐,打倒北洋,此乃革命
  共军南下,赶跑老蒋,此乃叛逆
  国军拿大把苏援美援,是深谋远虑,借敌人手发展壮大
  共军拿了,是无父无君,卖国求荣
  国军一溃千里,屡战屡败,是战略撤退,以空间换时间
  共军敌后抗战,乃大抢地盘
  国军挖堤花园口,火烧长沙,乃焦土抗战
  共军游击,乃祸国殃民,拿百姓做替罪羊
  国军投降无数,乃曲线救国
  共军被扫荡,就是游而不击,避而不战
  国军贪污腐败,就说总裁苦来总裁难,各路军阀没好脸
  共军纪律严明,就说马列主义太凶残,贪了不往外面传
  国军拉丁为抗战,共军敌后为了金銮殿
  国军屠共为民主,共军土改为敛财
  国军破坏双十,首先进攻,乃统一中华
  共军夺取大陆,所向披靡,乃苏联前锋
  说起蒙古,国府一把协议签来老共去把罪名担
  所谓青天白日一张嘴,党国领袖意志。
  只需一本日记,三民光耀神州
地图开疆,日记强国
党国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此乃镇压共匪理所应当。

土共提倡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家说了:和谐社会路线是蒋公提出来的,发明权应归蒋公。
地图开疆,日记强国
太祖有没有日记。
武昌首义,基本在看;八年抗战,基本在窜;黄金十年,基本在喊;百姓生存,基本不管;党内乱战,基本不断;国军胜利,基本靠编;米英外交,基本在盼;党国威武,日记里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