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析核心價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16:41
<P>李嘉誠基金會主席李嘉誠,今天在此間呼籲社會上下同心協力,積極、真心、決心在這個世界散播最好的種子,並肩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和富有同情心的社會。期間,李嘉誠重提較早前在香港談及的核心價值問題,他不僅說出他自己堅持的核心價值就是公平、正直、真誠與同情心,更鼓勵從商的人要共同打造奉獻的文化。 </P>
<P> 李嘉誠今天在汕頭大學出席由長江商學院主辦的「與大師同行」講座系列時,以「奉獻的藝術」為題,與千多位修讀長江商學院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學員、汕大學生與中外嘉賓講述他對奉獻的看法。與會者反應熱烈,與李先生深入討論達兩個多小時。 </P>
<P>六十載奉獻壯志未已 </P>
<P> 期間,李嘉誠重提較早前在香港談及的核心價值問題,他不僅說出他自己堅持的核心價值,就是公平、正直、真誠與同情心,更鼓勵從商的人,要共同打造奉獻的文化。 </P>
<P> 「過去六十多年的工作,滄海桑田,但我始終堅持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直、真誠、同情心,憑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顧,循正途爭取到一定的成就,我相信,我已創立的一定能繼續發揚;我希望,財富的能力可有系統地發揮。我們要同心協力,積極、真心、決心、在這個世上散播最好的種子,並肩建立一個較平等及富有同情心的社會,亦為經濟、教育及醫療作出貢獻;希望大家抱著慷慨寬容的胸懷,打造奉獻的文化,實現我們人生最有意義的目標,為我們心愛的民族和人類創造繁榮和幸福。」 </P>
<P>基金會「是我第三個兒子」 </P>
<P> 「我最近常常對人說,我有了第三個兒子,朋友們聽說後都一臉不好意思的恭喜我。我是很高興,我不僅愛他,我的兒子也將愛他,我的孫兒也將愛他。我的基金會就是我第三個兒子。」 </P>
<P> 李嘉誠說他很害怕被人單純定位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因為他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個人,再而是一個商人。他並勉勵與會者說,每個人一生中都要扮演著很多不同的角色,沒有原則的人會漂流不定,而最關鍵的成功方法就是尋找得到導航人生的坐標,有正確的坐標可讓我們在保持真我的同時,亦能扮演不同的角色,揮灑自如。 </P>
<P> 李嘉誠以范蠡和富蘭克林兩位中外政治家的人生歷程去講述他對貢獻社會的感受和看法。范蠡和富蘭克林在他們人生某個階段都扮演相同的角色,但他們設定的人生坐標完全不同,儘管有能力的人都可以為社會服務,但有奉獻心的人才可以推動社會進步。 </P>
<P>以范蠡富蘭克林事蹟談貢獻 </P>
<P> 他說:「范蠡只想過他自己的日子,富蘭克林利用他的智慧、能力和奉獻精神建立未來的社會。就如他們從商所得,雖然一樣毫不吝嗇饋贈別人,但方法成果卻有天淵之別。范蠡贈給鄰居,富蘭克林用於建造社會能力,推動人們更有遠見、能力、動力和衝勁。」 </P>
<P> 李嘉誠認為,今天的中國人是幸福的,因為不再需要披著「無我」的外衣去追求「自我」,不必像范蠡一樣受制於春秋時代的社會價值觀。 </P>
<P>今日中國應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P>
<P> 李嘉誠說,今天的中國人經歷著中國歷史從來沒有見過的制度工程,努力建設持續開放和法治的社會,擁抱經濟動力和健康自我概念的發展。儘管工作未盡完善,但今天的中國人可像富蘭克林一樣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P>
<P> 「在今天,停滯的思想模式已完全不合時宜。這不是要棄舊立新,採取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思維,而是要鼓勵傳統的更生力,使中國文化更適用於層次多元的世界。 </P>
<P>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要懂得比較歷史,觀察現在和夢想未來。從商的人,應更積極、更努力、更自律,建立公平公正、有道德感、自重和守法精神的社會,才可為穩定、自由的原則賦予真正的意義。」 </P>
<P>范蠡富蘭克林的啟示 </P>
<P> 從小我就很喜歡聽故事,從別人的生活可以有所領悟。 </P>
<P> 范蠡一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成了他傳世的主軸,說盡了當時社會制度的缺憾。范蠡是太史公司馬遷所撰的《史記.貨殖列傳》中所記載的第一位貨殖專家,他曾拜計然為師,研習治國治軍方略,博學多才,有「聖賢之明」,是春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他不僅工於謀略,還有淵博及系統化的經濟思想,而且他本人亦憑藉其經濟智慧贏得了巨大的財富。 </P>
<P>范蠡成就大並深知妒忌危害 </P>
<P> 我覺得范蠡一生可算無憾:有文種這等知心相重的知交;有西施可共渡艱難、共渡辰光的伴侶,最重要的是有智慧守護終生。我相信他是快樂的,因為他清楚知道在不同時候,自己要擔當什麼角色,而且都這麼出色,這麼誠懇有節。 </P>
<P> 范蠡沒有日記,沒有回憶錄;只有他行動的記錄,故無法分析他的心態。他歷盡艱辛協助勾踐復國,又看透勾踐不仁不義的性格,他建立制度,卻又害怕制度;他雄才偉略,但又厭倦社會的爭辯和無理;他成就偉大,卻深刻體會到世間上最強最有殺傷力的情緒是妒忌,范蠡為什麼會有如此消極的抗拒?(不參與本身就是一種抗拒) </P>
<P> 說完我國著名歷史人物范蠡,我想談一談一個美國的偉人。 </P>
<P>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他墓碑上只簡單刻上「富蘭克林,印刷工人」。他是個哲學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科學家、商家、發明家和音樂家,聞名於世,像他這樣在各方面都展現卓越才能的人是少見的。 </P>
<P>富蘭克林不管多難勇於承擔 </P>
<P> 富蘭克林1706年生於波士頓,家境清貧,完全是靠自學獲得了廣泛的知識。他12歲當印刷學徒,1730年接辦賓州公報,期間,他《可憐李察的日記》一紙風行,成為除聖經外最暢銷的書。富蘭克林在美國費城從事印刷事業,刊行歷書,出版報紙,為政府印刷紙幣,實業上獲得了很大成功。富蘭克林超越年齡的智慧,對別人的關心,健全的思維,富於美德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對公共事業的熱心和能力很快贏得了當地居民的信任。後來,居民們推舉富蘭克林擔任該地區許多重要職務。他曾經立下志願,凡是對公眾有益的事情,不管多麼困難,都要努力承擔。自1748年始,他開展了不同的公共項目,包括建立圖書館、學校、醫院等等。 </P>
<P> 富蘭克林是一個很積極的人,做好事、做好人,是驅動富蘭克林終生的核心思想,他極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均有益於社會,或有用於社會,身體力行為後人謀取幸福。 </P>
<P> 1790年,這位為教育、科學、為公務獻出了自己一生的人,平靜地與世長辭。他獲得了很高的榮譽,美國人民稱他為「偉大的公民」,歷代世人都給予他很高的評價。 </P>
<P> 人類歷史碑上永遠會銘刻著富蘭克林的名字。 (註:李嘉誠演說全文刊於本報網頁) </P>
<P>李嘉誠基金會簡介 </P>
<P> 國際知名企業家李嘉誠先生一向熱心公益,以「推動教育醫療」為其終生不渝的職志,累計捐款逾港幣50億元。為使其捐款能更有計劃及有系統地投入支援各項公益事業,李先生於1980年成立了李嘉誠基金會。基金會支援的核心項目包括教育、醫療護理、文化藝術以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 </P>
<P> 有關基金會詳情,請瀏覽網站:www.lksf.org </P>
<P>資助內地教育(部分) </P>
<P> 汕頭大學 20億港元 </P>
<P> 西部中小學現代 3億港元 </P>
<P> 遠程教育工程 (西部教育醫療計劃) </P>
<P>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7,000萬港元 </P>
<P> 清華大學未來互聯網絡技術研究中心 約9,500萬港元 </P>
<P> 北京工業大學綜合科學樓 1,200萬元人民幣 </P>
<P>李嘉誠演講:奉獻的藝術 The Art of Giving </P>
<P>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EMBA教授、同學們: </P>
<P> 多謝大家常稱讚我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對於這些支持、鼓勵,我內心是感激的。 </P>
<P> 很多時傳媒訪問我,都會問及如何可以做一個成功的商人,其實我很害怕被人這樣定位。我首先是一個人,再而是一個商人。每個人一生中都要扮演著很多不同的角色;也許最關鍵的成功方法就是尋找得到導航人生的座標。沒有原則的人會飄流不定,正確的座標可讓我們在保持真我的同時,亦能扮演不同的角色,揮灑自如;在不同的崗位上擁有不同程度上的成就,就活得更快樂更精彩。 </P>
<P> 不知從那時開始,「士農工商」這樣的社會等級概念,深深紮根在中國人傳統思想內。幾千年來,從政治家到學者,在評價「商」的同時幾乎都異口同聲帶著貶意。他們負面看待商人經濟的推動力,在制度上各種有欠公允的法令歷代層出不窮,把司馬遷《貨殖列傳》所說從商人士「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資源互通有無、理性客觀的風險意識、資本運作技巧、生生不息的創意貢獻等等正面的評價,曲解為唯利是圖的表徵,貶為「無商不奸」,或是「熙熙攘攘,都是為利而來,為利而往」的唯利主義者。 </P>
<P> 當然,在「商」的行列裡,也確實不乏滿腦袋只知道賺錢,甚至在道德上有所虧欠亦在所不惜,幹出惡劣行為的人。他們傷害到企業本身及整個行業的形象。亦有一些企業只懂鑽營於道德標準和法律尺度中尋找灰色地帶。更多商人卻知道今天商業社會的進步不僅要靠個人勇氣,勤奮和堅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誠實、慷慨,從而創造出一個更公平、更公正的社會。 </P>
<P>
范蠡與富蘭克林 </P>
<P> 從小我就很喜歡聽故事,從別人的生活可以有所領悟。當然,這不只限於名人或歷史人物,我們周遭的各人各事言行舉止,常常會帶來?發,在商言商,有些時候,更會帶來巨利的機會。洛克菲勒(Rockefeller)與擦鞋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當一九二九年華爾街股市崩潰前,一個街邊擦鞋童替洛克菲勒擦鞋時,給予他一項炒賣股票的所謂秘密消息,當時洛克菲勒領悟到當擦鞋童亦參與股票市場時,便可能是應該離場的時候,他隨即將股票兌現,此舉令他得以保存財富。 </P>
<P> 范蠡一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成了他傳世的主軸,說盡了當時社會制度的缺憾。范蠡是太史公司馬遷所撰的《史記‧貨殖列傳》中所記載的第一位貨殖專家,他曾拜計然為師,研習治國治軍方略,博學多才,有「聖賢之明」,是春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他不僅工於謀略,還有淵博及系統化的經濟思想,而且他本人亦憑藉其經濟智慧贏得了巨大的財富。老實說,現代經濟學很多供求機制的理論,我國歷史中也有記載。范蠡「積著之理」目的是務求貨物完好,沒有滯留的貨幣和資金,容易變壞的貨物不要久藏,切忌冒險囤居以求高價。研究商品過剩或短缺的情況,就會懂得物價漲跌的道理。物價貴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賤;物價賤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貴。當貨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貨物、錢幣的流通周轉要如同流水那樣生生不息。 </P>
<P> 范蠡的「計然之術」,還試圖從物質世界出發,探索經濟活動水平起落波動的根據;其「待乏」原則則闡明了如何預計需求變化並做出反應。他主張平價出售糧食,並平抑調整其他物價,使關卡稅收和市場供應都不缺乏,才是治國之道,更提出了國家積極調控經濟的方略。 </P>
<P> 「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戰備;要瞭解貨物,就要明白何時出現需求」,「旱時,要備船以待澇;澇時,要備車以待旱。」強調人們不僅要尊重客觀規律,而且要運用和把握客觀規律,應用在變化萬千的經濟現象之中。 </P>
<P> 我覺得范蠡一生可算無憾,有文種這等知心相重的知交;有西施可共渡艱難,共渡辰光的伴侶,最重要的是有智慧守護終生。我相信他是快樂的,因為他清楚知道在不同時候,自己要擔當什麼角色,而且都這麼出色,這麼誠懇有節。勾踐敗國,范蠡侍於身後,不被夫差力邀招攬所動。 </P>
<P> 范蠡助勾踐復國後,又看透時局,離越赴齊,變名更姓為夷子皮。他與兒子們耕作於海邊,由於經營有方,沒有多久,產業竟然達數十萬錢。 </P>
<P> 齊國人見范蠡賢明,欲委以大任。范蠡卻相信「久受尊名,終不是什么好事」。於是,他散其家財,分給親友鄉鄰,然後懷帶少數財物,離開齊到了陶,再次變易姓名,自稱?陶朱公。 </P>
<P> 他繼續從商,每日買賤賣貴,沒過多久,又積聚資財巨萬,成了富翁。 </P>
<P> 范蠡老死於陶。一生三次遷徙,皆有英名。 </P>
<P> 書中沒有記載范蠡終歸是否無憾。我們的中國心有很多包袱,自我概念未能完善發展。范蠡沒有日記,沒有回憶錄;只有他行動的記錄,故無法分析他的心態。他歷盡艱辛協助勾踐復國,又看透勾踐不仁不義的性格,他建立制度,卻又害怕制度;他雄才偉略,但又厭倦社會的爭辯和無理;他成就偉大,卻深刻體會到世間上最強最有殺傷力的情緒是妒忌,范蠡為什麼會有如此消極的抗拒?(不參與本身就是一種抗拒) </P>
<P> 說完我國著名歷史人物范蠡,我想談一談一個美國的偉人。 </P>
<P>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他墓碑上只簡單刻上「富蘭克林,印刷工人」。他是個哲學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科學家、商家,發明家和音樂家,聞名於世,像他這樣在各方面都展現卓越才能的人是少見的。 </P>
<P> 富蘭克林一七○六年生於波士頓,家境清貧,沒有接受全面完整的科學理論教育,他一直努力彌補這一遺憾,完全是靠自學獲得了廣泛的知識。他十二歲當印刷學徒,一七三○年接辦賓州公報,期間,他《可憐李察的日記》一紙風行,成為除聖經外最暢銷的書。富蘭克林在美國費城從事印刷事業,刊行歷書,出版報紙,為政府印刷紙幣,實業上獲得了很大成功。富蘭克林超越年齡的智慧,對別人的關心,健全的思維,富於美德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對公共事業的熱心和能力很快贏得了當地居民的信任。後來,居民們推舉富蘭克林擔任該地區許多重要職務。他曾經立下志願,凡是對公眾有益的事情,不管多麼困難,都要努力承擔。自一七四八年始,他開展了不同的公共項目,包括建立圖書館、學校、醫院等等。 </P>
<P> 富蘭克林是一個很積極的人,通過出版,他不斷吸收學習,通過科研來滿足他對自然的好奇。做好事、做好人是驅動富蘭克林終生的核心思想,他極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均有益於社會,或有用於社會,身體力行為後人謀取幸福。 </P>
<P> 他名成利就後不忘幫助年輕人找到自己增值的方法,在他「給一個年輕商人的忠告」(Advice to a Young Tradesman)文章內他很實際的名句「Time is money,credit is money」,將時間和誠信作為錢能生錢(Money begets money)可量化的投資,在「財富之路」(The Way to Wealth)一文內,富蘭克林清楚簡單地說明,勤奮、小心、儉樸、穩健是致富之核心態度。勤奮為他帶來財富,儉樸讓他保存產業。富蘭克林十三個人生信條他都寫得簡明扼要,生動活潑,很受當時人們的歡迎:節制、緘默、秩序、決心、節儉、勤勉、真誠、正義、中庸、清潔、平靜、貞節、謙遜,幾乎全可作為年輕人的座右銘。 </P>
<P> 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他曾出使法國,爭取法國的支持。他的傑出工作,贏得了法國人民對美國人民的同情與支持,為獨立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直到八十三歲高齡,他才辭去一切公務。制憲會議一開始,德高望重的富蘭克林就表現出了一個政治家的博大胸懷。一七八七年五月二十五日那天,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代表團提議由華盛頓擔任大會主席,並得到了一致同意。雖然那天富蘭克林因故沒有出席,可是提名華盛頓將軍的,卻是富蘭克林本人。後來當上美國總統的麥迪遜在他的筆記裏寫道:「這項提名來自賓夕法尼亞,實為一種特殊禮遇,因為富蘭克林博士一直被認為是唯一可與華盛頓競爭的人。」此時的富蘭克林已經八十一歲。雖然年事已高,富蘭克林堅持留給制憲會議的絕非是名譽高位,而是胸襟、智慧和愛國精神。 </P>
<P> 一七九○年,這位為教育,科學、為公務獻出了自己一生的人,平靜地與世長辭。他獲得了很高的榮譽,美國人民稱他為「偉大的公民」,歷代世人都給予他很高的評價。 </P>
<P> 人類歷史碑上永遠會銘刻著富蘭克林的名字。 </P>
<P> 范蠡和富蘭克林,兩個不同的人,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放在一起說好像互不相干,然而他們的故事值得大家深思。范蠡改變自己遷就社會,而富蘭克林推動社會的變遷。他們在人生某個階段都扮演過相同的角色,但他們設定人生的座標完全不同。范蠡只想過他自己的日子,富蘭克林利用他的智慧、能力和奉獻精神建立未來的社會。就如他們從商所得,雖然一樣毫不吝嗇饋贈別人,但方法成果卻有天淵之別;范蠡贈給鄰居,富林克林用於建造社會能力(Capacity building),推動人們更有遠見、能力、動力和衝勁。有能力的人可以為社會服務,有奉獻心的人才可以帶動社會進步。 </P>
<P> 今天的中國人是幸運的,我們經歷著中國歷史從來未見的制度工程,努力建設持續開放及法治的社會,擁抱經濟動力和健康自我概念的發展,儘管未盡完善,亦不必像范蠡一樣受制於當時社會價值觀,只能以「無我」為外衣,追求「自我」,今日我們可以像富蘭克林建立自我,追求無我。在今天,停滯的思想模式已變得不合時宜,這不是要棄舊立新,採取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思維,而是要鼓勵傳?的更生力,使中國文化更適用於層次多元的世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要懂得比較歷史,觀察現在和夢想未來。從商的人,應更積極、更努力、更自律,建立公平公正,有道德感,自重和守法精神的社會,才可為穩定、自由的原則賦予真正的意義。儘管沒有外在要求,我們要願意利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為自己、企業和社會創造財富和機會,各適其適。最近我閱到一段故事《三等車票》,在印度一位善心的富孀,臨終遺願要將她的金錢,留給同村的貧困小孩分批搭乘三等火車,讓他們有機會見識自己的國家,增長知識之餘,更可體會世界的轉變和希望。「栽種思想,成就行為;栽種行為,成就習慣;栽種習慣,成就性格;栽種性格,成就命運。」這不知道是誰說的話,但我覺得適用於個人和國家。 </P>
<P> 我最近常常對人說,我有了第三個兒子,朋友們聽說後都一臉不好意思的恭喜我。我是很高興,我不僅愛他,我的兒子也將愛他,我的孫兒也將愛他。我的基金會就是我第三個兒子。過去的六十多年,滄海桑田,但我始終堅持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直、真誠、同情心,憑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顧,循正途爭取到一定的成就,我相信,我已創立的一定能繼續發揚;我希望,財富的能力可有系統地發揮。我們要同心協力,積極、真心、決心,在這個世上散播最好的種子,並肩建立一個較平等及富有同情心的社會,亦為經濟、教育及醫療作出貢獻;希望大家抱著慷慨寬容的胸懷,打造奉獻的文化,實現我們人生最有意義的目標,為我們心愛的民族和人類創造繁榮和幸福。 </P>
<P> 謝謝大家。 </P>
<P> 二○○四年六月廿八日 </P>
<P>     —李嘉誠
</P><P>李嘉誠基金會主席李嘉誠,今天在此間呼籲社會上下同心協力,積極、真心、決心在這個世界散播最好的種子,並肩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和富有同情心的社會。期間,李嘉誠重提較早前在香港談及的核心價值問題,他不僅說出他自己堅持的核心價值就是公平、正直、真誠與同情心,更鼓勵從商的人要共同打造奉獻的文化。 </P>
<P> 李嘉誠今天在汕頭大學出席由長江商學院主辦的「與大師同行」講座系列時,以「奉獻的藝術」為題,與千多位修讀長江商學院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學員、汕大學生與中外嘉賓講述他對奉獻的看法。與會者反應熱烈,與李先生深入討論達兩個多小時。 </P>
<P>六十載奉獻壯志未已 </P>
<P> 期間,李嘉誠重提較早前在香港談及的核心價值問題,他不僅說出他自己堅持的核心價值,就是公平、正直、真誠與同情心,更鼓勵從商的人,要共同打造奉獻的文化。 </P>
<P> 「過去六十多年的工作,滄海桑田,但我始終堅持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直、真誠、同情心,憑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顧,循正途爭取到一定的成就,我相信,我已創立的一定能繼續發揚;我希望,財富的能力可有系統地發揮。我們要同心協力,積極、真心、決心、在這個世上散播最好的種子,並肩建立一個較平等及富有同情心的社會,亦為經濟、教育及醫療作出貢獻;希望大家抱著慷慨寬容的胸懷,打造奉獻的文化,實現我們人生最有意義的目標,為我們心愛的民族和人類創造繁榮和幸福。」 </P>
<P>基金會「是我第三個兒子」 </P>
<P> 「我最近常常對人說,我有了第三個兒子,朋友們聽說後都一臉不好意思的恭喜我。我是很高興,我不僅愛他,我的兒子也將愛他,我的孫兒也將愛他。我的基金會就是我第三個兒子。」 </P>
<P> 李嘉誠說他很害怕被人單純定位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因為他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個人,再而是一個商人。他並勉勵與會者說,每個人一生中都要扮演著很多不同的角色,沒有原則的人會漂流不定,而最關鍵的成功方法就是尋找得到導航人生的坐標,有正確的坐標可讓我們在保持真我的同時,亦能扮演不同的角色,揮灑自如。 </P>
<P> 李嘉誠以范蠡和富蘭克林兩位中外政治家的人生歷程去講述他對貢獻社會的感受和看法。范蠡和富蘭克林在他們人生某個階段都扮演相同的角色,但他們設定的人生坐標完全不同,儘管有能力的人都可以為社會服務,但有奉獻心的人才可以推動社會進步。 </P>
<P>以范蠡富蘭克林事蹟談貢獻 </P>
<P> 他說:「范蠡只想過他自己的日子,富蘭克林利用他的智慧、能力和奉獻精神建立未來的社會。就如他們從商所得,雖然一樣毫不吝嗇饋贈別人,但方法成果卻有天淵之別。范蠡贈給鄰居,富蘭克林用於建造社會能力,推動人們更有遠見、能力、動力和衝勁。」 </P>
<P> 李嘉誠認為,今天的中國人是幸福的,因為不再需要披著「無我」的外衣去追求「自我」,不必像范蠡一樣受制於春秋時代的社會價值觀。 </P>
<P>今日中國應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P>
<P> 李嘉誠說,今天的中國人經歷著中國歷史從來沒有見過的制度工程,努力建設持續開放和法治的社會,擁抱經濟動力和健康自我概念的發展。儘管工作未盡完善,但今天的中國人可像富蘭克林一樣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P>
<P> 「在今天,停滯的思想模式已完全不合時宜。這不是要棄舊立新,採取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思維,而是要鼓勵傳統的更生力,使中國文化更適用於層次多元的世界。 </P>
<P>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要懂得比較歷史,觀察現在和夢想未來。從商的人,應更積極、更努力、更自律,建立公平公正、有道德感、自重和守法精神的社會,才可為穩定、自由的原則賦予真正的意義。」 </P>
<P>范蠡富蘭克林的啟示 </P>
<P> 從小我就很喜歡聽故事,從別人的生活可以有所領悟。 </P>
<P> 范蠡一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成了他傳世的主軸,說盡了當時社會制度的缺憾。范蠡是太史公司馬遷所撰的《史記.貨殖列傳》中所記載的第一位貨殖專家,他曾拜計然為師,研習治國治軍方略,博學多才,有「聖賢之明」,是春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他不僅工於謀略,還有淵博及系統化的經濟思想,而且他本人亦憑藉其經濟智慧贏得了巨大的財富。 </P>
<P>范蠡成就大並深知妒忌危害 </P>
<P> 我覺得范蠡一生可算無憾:有文種這等知心相重的知交;有西施可共渡艱難、共渡辰光的伴侶,最重要的是有智慧守護終生。我相信他是快樂的,因為他清楚知道在不同時候,自己要擔當什麼角色,而且都這麼出色,這麼誠懇有節。 </P>
<P> 范蠡沒有日記,沒有回憶錄;只有他行動的記錄,故無法分析他的心態。他歷盡艱辛協助勾踐復國,又看透勾踐不仁不義的性格,他建立制度,卻又害怕制度;他雄才偉略,但又厭倦社會的爭辯和無理;他成就偉大,卻深刻體會到世間上最強最有殺傷力的情緒是妒忌,范蠡為什麼會有如此消極的抗拒?(不參與本身就是一種抗拒) </P>
<P> 說完我國著名歷史人物范蠡,我想談一談一個美國的偉人。 </P>
<P>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他墓碑上只簡單刻上「富蘭克林,印刷工人」。他是個哲學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科學家、商家、發明家和音樂家,聞名於世,像他這樣在各方面都展現卓越才能的人是少見的。 </P>
<P>富蘭克林不管多難勇於承擔 </P>
<P> 富蘭克林1706年生於波士頓,家境清貧,完全是靠自學獲得了廣泛的知識。他12歲當印刷學徒,1730年接辦賓州公報,期間,他《可憐李察的日記》一紙風行,成為除聖經外最暢銷的書。富蘭克林在美國費城從事印刷事業,刊行歷書,出版報紙,為政府印刷紙幣,實業上獲得了很大成功。富蘭克林超越年齡的智慧,對別人的關心,健全的思維,富於美德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對公共事業的熱心和能力很快贏得了當地居民的信任。後來,居民們推舉富蘭克林擔任該地區許多重要職務。他曾經立下志願,凡是對公眾有益的事情,不管多麼困難,都要努力承擔。自1748年始,他開展了不同的公共項目,包括建立圖書館、學校、醫院等等。 </P>
<P> 富蘭克林是一個很積極的人,做好事、做好人,是驅動富蘭克林終生的核心思想,他極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均有益於社會,或有用於社會,身體力行為後人謀取幸福。 </P>
<P> 1790年,這位為教育、科學、為公務獻出了自己一生的人,平靜地與世長辭。他獲得了很高的榮譽,美國人民稱他為「偉大的公民」,歷代世人都給予他很高的評價。 </P>
<P> 人類歷史碑上永遠會銘刻著富蘭克林的名字。 (註:李嘉誠演說全文刊於本報網頁) </P>
<P>李嘉誠基金會簡介 </P>
<P> 國際知名企業家李嘉誠先生一向熱心公益,以「推動教育醫療」為其終生不渝的職志,累計捐款逾港幣50億元。為使其捐款能更有計劃及有系統地投入支援各項公益事業,李先生於1980年成立了李嘉誠基金會。基金會支援的核心項目包括教育、醫療護理、文化藝術以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 </P>
<P> 有關基金會詳情,請瀏覽網站:www.lksf.org </P>
<P>資助內地教育(部分) </P>
<P> 汕頭大學 20億港元 </P>
<P> 西部中小學現代 3億港元 </P>
<P> 遠程教育工程 (西部教育醫療計劃) </P>
<P>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7,000萬港元 </P>
<P> 清華大學未來互聯網絡技術研究中心 約9,500萬港元 </P>
<P> 北京工業大學綜合科學樓 1,200萬元人民幣 </P>
<P>李嘉誠演講:奉獻的藝術 The Art of Giving </P>
<P>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EMBA教授、同學們: </P>
<P> 多謝大家常稱讚我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對於這些支持、鼓勵,我內心是感激的。 </P>
<P> 很多時傳媒訪問我,都會問及如何可以做一個成功的商人,其實我很害怕被人這樣定位。我首先是一個人,再而是一個商人。每個人一生中都要扮演著很多不同的角色;也許最關鍵的成功方法就是尋找得到導航人生的座標。沒有原則的人會飄流不定,正確的座標可讓我們在保持真我的同時,亦能扮演不同的角色,揮灑自如;在不同的崗位上擁有不同程度上的成就,就活得更快樂更精彩。 </P>
<P> 不知從那時開始,「士農工商」這樣的社會等級概念,深深紮根在中國人傳統思想內。幾千年來,從政治家到學者,在評價「商」的同時幾乎都異口同聲帶著貶意。他們負面看待商人經濟的推動力,在制度上各種有欠公允的法令歷代層出不窮,把司馬遷《貨殖列傳》所說從商人士「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資源互通有無、理性客觀的風險意識、資本運作技巧、生生不息的創意貢獻等等正面的評價,曲解為唯利是圖的表徵,貶為「無商不奸」,或是「熙熙攘攘,都是為利而來,為利而往」的唯利主義者。 </P>
<P> 當然,在「商」的行列裡,也確實不乏滿腦袋只知道賺錢,甚至在道德上有所虧欠亦在所不惜,幹出惡劣行為的人。他們傷害到企業本身及整個行業的形象。亦有一些企業只懂鑽營於道德標準和法律尺度中尋找灰色地帶。更多商人卻知道今天商業社會的進步不僅要靠個人勇氣,勤奮和堅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誠實、慷慨,從而創造出一個更公平、更公正的社會。 </P>
<P>
范蠡與富蘭克林 </P>
<P> 從小我就很喜歡聽故事,從別人的生活可以有所領悟。當然,這不只限於名人或歷史人物,我們周遭的各人各事言行舉止,常常會帶來?發,在商言商,有些時候,更會帶來巨利的機會。洛克菲勒(Rockefeller)與擦鞋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當一九二九年華爾街股市崩潰前,一個街邊擦鞋童替洛克菲勒擦鞋時,給予他一項炒賣股票的所謂秘密消息,當時洛克菲勒領悟到當擦鞋童亦參與股票市場時,便可能是應該離場的時候,他隨即將股票兌現,此舉令他得以保存財富。 </P>
<P> 范蠡一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成了他傳世的主軸,說盡了當時社會制度的缺憾。范蠡是太史公司馬遷所撰的《史記‧貨殖列傳》中所記載的第一位貨殖專家,他曾拜計然為師,研習治國治軍方略,博學多才,有「聖賢之明」,是春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他不僅工於謀略,還有淵博及系統化的經濟思想,而且他本人亦憑藉其經濟智慧贏得了巨大的財富。老實說,現代經濟學很多供求機制的理論,我國歷史中也有記載。范蠡「積著之理」目的是務求貨物完好,沒有滯留的貨幣和資金,容易變壞的貨物不要久藏,切忌冒險囤居以求高價。研究商品過剩或短缺的情況,就會懂得物價漲跌的道理。物價貴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賤;物價賤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貴。當貨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貨物、錢幣的流通周轉要如同流水那樣生生不息。 </P>
<P> 范蠡的「計然之術」,還試圖從物質世界出發,探索經濟活動水平起落波動的根據;其「待乏」原則則闡明了如何預計需求變化並做出反應。他主張平價出售糧食,並平抑調整其他物價,使關卡稅收和市場供應都不缺乏,才是治國之道,更提出了國家積極調控經濟的方略。 </P>
<P> 「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戰備;要瞭解貨物,就要明白何時出現需求」,「旱時,要備船以待澇;澇時,要備車以待旱。」強調人們不僅要尊重客觀規律,而且要運用和把握客觀規律,應用在變化萬千的經濟現象之中。 </P>
<P> 我覺得范蠡一生可算無憾,有文種這等知心相重的知交;有西施可共渡艱難,共渡辰光的伴侶,最重要的是有智慧守護終生。我相信他是快樂的,因為他清楚知道在不同時候,自己要擔當什麼角色,而且都這麼出色,這麼誠懇有節。勾踐敗國,范蠡侍於身後,不被夫差力邀招攬所動。 </P>
<P> 范蠡助勾踐復國後,又看透時局,離越赴齊,變名更姓為夷子皮。他與兒子們耕作於海邊,由於經營有方,沒有多久,產業竟然達數十萬錢。 </P>
<P> 齊國人見范蠡賢明,欲委以大任。范蠡卻相信「久受尊名,終不是什么好事」。於是,他散其家財,分給親友鄉鄰,然後懷帶少數財物,離開齊到了陶,再次變易姓名,自稱?陶朱公。 </P>
<P> 他繼續從商,每日買賤賣貴,沒過多久,又積聚資財巨萬,成了富翁。 </P>
<P> 范蠡老死於陶。一生三次遷徙,皆有英名。 </P>
<P> 書中沒有記載范蠡終歸是否無憾。我們的中國心有很多包袱,自我概念未能完善發展。范蠡沒有日記,沒有回憶錄;只有他行動的記錄,故無法分析他的心態。他歷盡艱辛協助勾踐復國,又看透勾踐不仁不義的性格,他建立制度,卻又害怕制度;他雄才偉略,但又厭倦社會的爭辯和無理;他成就偉大,卻深刻體會到世間上最強最有殺傷力的情緒是妒忌,范蠡為什麼會有如此消極的抗拒?(不參與本身就是一種抗拒) </P>
<P> 說完我國著名歷史人物范蠡,我想談一談一個美國的偉人。 </P>
<P>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他墓碑上只簡單刻上「富蘭克林,印刷工人」。他是個哲學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科學家、商家,發明家和音樂家,聞名於世,像他這樣在各方面都展現卓越才能的人是少見的。 </P>
<P> 富蘭克林一七○六年生於波士頓,家境清貧,沒有接受全面完整的科學理論教育,他一直努力彌補這一遺憾,完全是靠自學獲得了廣泛的知識。他十二歲當印刷學徒,一七三○年接辦賓州公報,期間,他《可憐李察的日記》一紙風行,成為除聖經外最暢銷的書。富蘭克林在美國費城從事印刷事業,刊行歷書,出版報紙,為政府印刷紙幣,實業上獲得了很大成功。富蘭克林超越年齡的智慧,對別人的關心,健全的思維,富於美德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對公共事業的熱心和能力很快贏得了當地居民的信任。後來,居民們推舉富蘭克林擔任該地區許多重要職務。他曾經立下志願,凡是對公眾有益的事情,不管多麼困難,都要努力承擔。自一七四八年始,他開展了不同的公共項目,包括建立圖書館、學校、醫院等等。 </P>
<P> 富蘭克林是一個很積極的人,通過出版,他不斷吸收學習,通過科研來滿足他對自然的好奇。做好事、做好人是驅動富蘭克林終生的核心思想,他極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均有益於社會,或有用於社會,身體力行為後人謀取幸福。 </P>
<P> 他名成利就後不忘幫助年輕人找到自己增值的方法,在他「給一個年輕商人的忠告」(Advice to a Young Tradesman)文章內他很實際的名句「Time is money,credit is money」,將時間和誠信作為錢能生錢(Money begets money)可量化的投資,在「財富之路」(The Way to Wealth)一文內,富蘭克林清楚簡單地說明,勤奮、小心、儉樸、穩健是致富之核心態度。勤奮為他帶來財富,儉樸讓他保存產業。富蘭克林十三個人生信條他都寫得簡明扼要,生動活潑,很受當時人們的歡迎:節制、緘默、秩序、決心、節儉、勤勉、真誠、正義、中庸、清潔、平靜、貞節、謙遜,幾乎全可作為年輕人的座右銘。 </P>
<P> 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他曾出使法國,爭取法國的支持。他的傑出工作,贏得了法國人民對美國人民的同情與支持,為獨立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直到八十三歲高齡,他才辭去一切公務。制憲會議一開始,德高望重的富蘭克林就表現出了一個政治家的博大胸懷。一七八七年五月二十五日那天,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代表團提議由華盛頓擔任大會主席,並得到了一致同意。雖然那天富蘭克林因故沒有出席,可是提名華盛頓將軍的,卻是富蘭克林本人。後來當上美國總統的麥迪遜在他的筆記裏寫道:「這項提名來自賓夕法尼亞,實為一種特殊禮遇,因為富蘭克林博士一直被認為是唯一可與華盛頓競爭的人。」此時的富蘭克林已經八十一歲。雖然年事已高,富蘭克林堅持留給制憲會議的絕非是名譽高位,而是胸襟、智慧和愛國精神。 </P>
<P> 一七九○年,這位為教育,科學、為公務獻出了自己一生的人,平靜地與世長辭。他獲得了很高的榮譽,美國人民稱他為「偉大的公民」,歷代世人都給予他很高的評價。 </P>
<P> 人類歷史碑上永遠會銘刻著富蘭克林的名字。 </P>
<P> 范蠡和富蘭克林,兩個不同的人,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放在一起說好像互不相干,然而他們的故事值得大家深思。范蠡改變自己遷就社會,而富蘭克林推動社會的變遷。他們在人生某個階段都扮演過相同的角色,但他們設定人生的座標完全不同。范蠡只想過他自己的日子,富蘭克林利用他的智慧、能力和奉獻精神建立未來的社會。就如他們從商所得,雖然一樣毫不吝嗇饋贈別人,但方法成果卻有天淵之別;范蠡贈給鄰居,富林克林用於建造社會能力(Capacity building),推動人們更有遠見、能力、動力和衝勁。有能力的人可以為社會服務,有奉獻心的人才可以帶動社會進步。 </P>
<P> 今天的中國人是幸運的,我們經歷著中國歷史從來未見的制度工程,努力建設持續開放及法治的社會,擁抱經濟動力和健康自我概念的發展,儘管未盡完善,亦不必像范蠡一樣受制於當時社會價值觀,只能以「無我」為外衣,追求「自我」,今日我們可以像富蘭克林建立自我,追求無我。在今天,停滯的思想模式已變得不合時宜,這不是要棄舊立新,採取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思維,而是要鼓勵傳?的更生力,使中國文化更適用於層次多元的世界。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要懂得比較歷史,觀察現在和夢想未來。從商的人,應更積極、更努力、更自律,建立公平公正,有道德感,自重和守法精神的社會,才可為穩定、自由的原則賦予真正的意義。儘管沒有外在要求,我們要願意利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為自己、企業和社會創造財富和機會,各適其適。最近我閱到一段故事《三等車票》,在印度一位善心的富孀,臨終遺願要將她的金錢,留給同村的貧困小孩分批搭乘三等火車,讓他們有機會見識自己的國家,增長知識之餘,更可體會世界的轉變和希望。「栽種思想,成就行為;栽種行為,成就習慣;栽種習慣,成就性格;栽種性格,成就命運。」這不知道是誰說的話,但我覺得適用於個人和國家。 </P>
<P> 我最近常常對人說,我有了第三個兒子,朋友們聽說後都一臉不好意思的恭喜我。我是很高興,我不僅愛他,我的兒子也將愛他,我的孫兒也將愛他。我的基金會就是我第三個兒子。過去的六十多年,滄海桑田,但我始終堅持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直、真誠、同情心,憑仗努力和蒙上天的眷顧,循正途爭取到一定的成就,我相信,我已創立的一定能繼續發揚;我希望,財富的能力可有系統地發揮。我們要同心協力,積極、真心、決心,在這個世上散播最好的種子,並肩建立一個較平等及富有同情心的社會,亦為經濟、教育及醫療作出貢獻;希望大家抱著慷慨寬容的胸懷,打造奉獻的文化,實現我們人生最有意義的目標,為我們心愛的民族和人類創造繁榮和幸福。 </P>
<P> 謝謝大家。 </P>
<P> 二○○四年六月廿八日 </P>
<P>     —李嘉誠
</P>
李嘉诚——————————————华人之楷模!!!!!![em01][em01][em01]
<P>他花钱包李嘉欣还用了2千5百万~~呵呵~~</P>[em02][em02][em02][em02]
看标题还以为是说俺们党的核心呢。。。。。。。。。。。。。。
我不认为
<B>以下是引用<i>zhenaiguo</i>在2004-6-30 11:55:00的发言:</B>
<P>他花钱包李嘉欣还用了2千5百万~~呵呵~~</P>[em02][em02][em02][em02]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