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19年再回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06:35
核心提示

  19年前,1991年1月17日爆发的海湾战争,我们这代人都印象深刻吧?它改变了海湾地区的政治版图,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军事发展进程。今天我们回顾这场战争中各方的得失,对我们学习新军事变革有重大的意义。


战争缘起——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耗时8年的两伊战争让伊拉克背上800亿美元债务,国内危机严重,于是萨达姆开始转移矛盾。伊拉克南部鲁迈拉油田自然延伸到科威特境内,萨达姆声称科威特“在科威特境内打井偷伊拉克油达24亿美元(什么强盗逻辑啊)”,并伙同阿联酋国超产,使得伊拉克损失140亿美元。科威特连呼冤枉,声称超产利润大部分都援助了伊拉克、巴基斯坦解放阵线和阿拉伯事业。伊拉克要求把欠科威特和沙特350亿美元债务一风吹。科威特和沙特坚决拒绝。科威特原是伊拉克一个省,1968年独立以后有尚未明确划分的边境,本来太平无事,因为债务争端,伊军屡次在边境挑衅。阿盟曾经多次斡旋,只得到萨达姆的保证: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争端不会以武力解决。

  1990年8月2日凌晨,屡称不会开战的伊拉克突然对科威特不宣而战,科威特军队溃败,国王埃米尔仓惶逃到沙特,胞弟法赫德亲王战死,一日之内科威特亡国。8月8日,萨达姆宣布“应科威特人民的强烈要求,接纳科威特为伊拉克一个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吞并债主行径让阿盟各国愤怒,纷纷表态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决议表示谴责。


美国的反应

  美国在两伊战争期间曾为了反伊朗而支持伊拉克,拉姆斯菲尔德曾经作为特使访问过伊拉克,双手紧握萨达姆称呼其为“自由世界的朋友”(真讽刺啊,老布什当中央情报局局长时候还向伊拉克走私了化学武器)。战后伊拉克军力膨胀,让美国十分紧张。1990年春,美国国防部接到大量情报告警,开始着手制定出一份名为“901002 阿拉伯半岛防御”的参谋预案。7月,国防部进行代号为“内部观察90”的司令部推演。

  美国总有疲于应付的热点,总有冗长详细的参谋预案,最高层却没能做出伊拉克必然入侵科威特的判断。因为来自沙特国王等高层渠道的情报是:萨达姆不会开战。

  8月2日的突然入侵,让美国高层慌乱了两天,8月4日,白宫即协调了内部立场,国防部长切尼携带部署25万人的“901002”预案和伊拉克吞并沙特边境的卫星照片去说服沙特国王法赫德。沙特只有7万军队,王室生怕萨达姆再杀债主,7日决定:允许美军进驻!当日,美国立即宣传82空降师已经飞往沙特协防(其实只有一个先遣队进驻前进基地,引导后续部队)。8日,下午1时,切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宣称“我们第一批部队已经抵达”且“非常安全”,同时为了保证前线士兵的安全,切尼要求记者务必严格保密——当时,美军82师值班旅2300人才刚登机出发,所有人员都只携带了轻武器,如果萨达姆突然攻入沙特,该部要么逃命要么投降。



http://video.pomoho.com/ent/485733

尴尬视频:1983年萨达姆和拉姆斯菲尔德亲切握手



战前部署

  多国部队的部署

  和电影所演的一样,美国总统听说入侵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航母在哪里?此时,“独立”号航母群在从迪戈加西亚开往阿拉伯海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群正准备从东地中海进入红海,在波斯湾仅仅只有中东联合特遣舰队的6艘军舰。美国唯有大力宣扬“我们的航母已经在途中”!

  从8月2日伊拉克入侵到8月6日,整整5天美军都未能进驻。7日,沙特允许美军进驻以后,空军第1联队的F15C战斗机和预警机开始转场,抢先前往沙特执行掩护、战场遮断任务。“沙漠盾牌”行动正式开始。

  美军有良好的危机意识,在8月2日当日,各部门不等总统下令已经动员起来。最快的运兵方式当然是空运。美第18空降军的“空降”仅是块镀金招牌,并不是全军都能空降,其真正拥有空运投放能力只有82空降师、101空中突击师,而军属24机械化步兵师、第3装甲骑兵团,第1骑兵师装备的装甲车辆又大又重,必须海运。必须海运的部队还有海军陆战队所属的第1、4、7陆战远征旅、第3陆战航空联队和第1支援勤务大队。美国距离沙特尚有1.5万公里的海运里程,前方只有轻装部队,所急需重装备在慢腾腾的船队上,让美国高层为之心慌,内部称此轻重不接的时期为“易受攻击之窗”。此时此刻,国防部唯有大力宣扬美军部队已经“源源不断而来”,各大新闻媒体也极力配合,营造出美军强大的假象。

  9月23日,第24机械化步兵师M1坦克和M2步兵战车经过了1个半月的海上“爬行”终于爬到了安曼,随即他们与第1陆战远征特遣队的陆战1、4、7旅组一起在沙特北部进入了阵地,美国强大的装甲部队终于爬到位,空军海军也已经建立起强大的战场遮断体系,“易受攻击之窗”关闭了。

  重装备部队到位其实也不意味着具备战斗力。

  美军在9月23日重装甲部队进入阵地时,还不能算完成防御:部队刚到,需要整编、训练、熟悉战场。大量人员要吃饭、喝水——高温下人员得不停补充水分;大量车辆要加油、更换配件——在沙漠中,各类车辆磨损极大。直至11月8日,美军“沙漠盾牌”行动第一阶段24万人部署任务才算真正完成。

  此时伊拉克不撤军反而继续向科威特增兵,美军对此早有准备,不断增兵。到11月底,终于部署了总共43万人的美军,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其他37个国家出兵7万人,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医疗队。

  这么多部队需要一个统一、协调的指挥。经过一番艰苦的扯皮,8月中旬,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设立了两个并立的总指挥:哈立德和施瓦茨科普夫。沙特军只有败战教训,但是哈立德中将每次出入都要大摆排场压倒施瓦茨科普夫上将,一副大牌模样。

  鉴于伊拉克的生化武器实力和实战经验,美军等多国部队不断进行三防演习。暑天沙漠中头戴防毒面具是非常遭罪的,常有士兵中暑倒下。

  为防生物武器,多国部队全面接种疫苗,因为疫苗反应,有数人死亡。

  沙特禁酒,美国大兵想出用土豆酿酒的馊主意。土法酿酒导致中毒喝死数人,约一百人被紧急后送抢救。

  频繁的运输、调动,因为车祸等事故,也有伤亡。


  伊拉克的部署

  伊拉克拒不撤军,并且绑架了数千名外国人质,经过斡旋才释放。萨达姆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1990年的伊拉克拥有一支阿拉伯国家中最强大的军队,总兵力包括95万正规军、48万预备役部队,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7500辆、火炮3800门、作战飞机770架。从90年8月开始,伊拉克军队主力逐步往伊南部与科威特战区调动。在91年1月17日战争最终爆发前,伊拉克陆军77个师(含恢复和新建的24个师)、120万人中有43个师、约54万人被调往科威特战区(含6个共和国卫队师),在战区拥有4200辆坦克、2800辆装甲车和3100门火炮。在科威特战区按三道防线部署。这被称为“萨达姆防线”的防御阵地从科威特沿海开始,直到伊沙边境东段的沙漠为止,总长265公里。在其阵地最前方,是由沙墙、反坦克壕、火沟、铁丝网与雷场组成的障碍带,纵深为800~6400米,其后方设置有坦克发射点、高炮、堑壕和单兵掩体;在第一道防线后方20公里是伊拉克军队主阵地,由一系列边长2~3公里的三角阵地组成,阵地外围以深沟、雷区、铁丝网,阵地内有炮兵阵地、防空阵地、反坦克火力点、掩蔽部和生活设施等,阵地与阵地之间有堑壕相连。

  考虑到以美第7装甲军为主力的联军装甲部队强大冲击力,伊拉克军队呈3线布置。隶属于第3、4、7军的20个步兵师防守一、二道防线,通过层层阻截吸收进攻者的冲击力;由9个装甲与机械化师共1500辆坦克组成了战术与战役预备队,准备反突击;而由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则部署在第3线,担负战略预备队;在科威特城与科威特沿海,伊拉克第2军的步兵准备进行反登陆战。

  
战前舆论

  战前,萨达姆不断增加宗教和民族宣传。曾受到科威特大力援助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明显偏袒伊拉克。虽然多数阿拉伯国家联合美军出兵,但是阿拉伯民众反美情绪高涨。在沙特,宗教警察到处抓不戴面纱的美军女兵。出现了警察抓美军,美军殴打警察的多起混乱。沙特宗教势力对美军进驻有严重的对立情绪,一些组织和个人积极煽动反美情绪。中央情报局曾支持的“自由战士”本拉登,不断向沙特王室抗议进驻。

  战前,由于对伊拉克百万大军的恐惧,全球舆论界弥漫着恐战情绪。在英美,对伤亡的担心是主流舆论。就是施瓦茨科普夫等高级军官也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伤亡的忧虑。战前美军采购了四千个收尸袋,并做好大规模战地抢救的准备。

  战前,中国人民普遍希望美军碰个头破血流。火车站、汽车站、邮电局的书报摊上都是紧急出版的各类小报、增刊,铺天盖地是:“萨达姆的王牌”、“飞毛腿”、“生化武器”、“美军面临重大伤亡”、“血流成河”等耸人听闻大标题。配图多是雄赳赳气昂昂的萨达姆和干瘪猥琐的老布什。

  
战争进程——势如破竹的胜利

  1990年11月29日,安理会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过期不撤,允许会员国动武。1月15日(美国东部时间)晚,美国CNN报导白宫一派平静,仅有寥寥几间房间有灯火。笔者看完新闻感觉就是:只有决心开战的白宫才会熄灯掩人耳目。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开战命令。

  第一阶段:38天空袭

  1月17日(巴格达时间)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F117悄然深入腹地,伊拉克电信大楼等重要目标被精确击中。空袭从1月17日到2月23日持续了38天,每日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由于伊拉克空军远不是美军对手,只有消极避战,甚至有一百多架飞机逃亡伊朗(成功逃到伊朗109架)。

  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因为空袭,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在美军的持续打击下,伊军每天运输往科威特前线的补给下降到正常补给水平的10%,前线伊军出现了严重的断水断油断粮问题,不堪忍受的伊军零散越过边境向多国部队投降。

  第二阶段:100小时地面战斗

  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美军18军和7军分别从原驻地向西面进攻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和300多公里。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诸军兵种联合进攻。美第18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后方的联系;美第7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7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包围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部队的阿拉伯部队负责解放科威特市。美军并没有发动登陆作战,仅仅是使用战列舰和海豹队在沿海发动佯攻吸引伊军。由于之前美国空军凶猛,地面部队多数单位悲剧性的沦为“空军战果观摩团”、“战俘收容队”,有些单位甚至苦于投降伊军太多影响冲锋速度。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成了各自任务。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日当地时间8时暂时停火的命令。整个地面进攻历时100小时。随后,联合国表决通过687号停火决议,伊拉克全面接受,战争结束。


战果——打靶归来

  伊军在战区有43个师,有4200辆坦克、2800辆装甲车和3100门火炮,战争中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或缴获。伊军在科威特战区有54万人,即使战死、被俘虏14.6万人,也有大部分人都在停火以后回到伊拉克。有约350辆坦克逃回伊拉克,参与重建共和国卫队师。

  关于海湾战争的伤亡数字有严重的出入。比较可能的说法是:盟军11人失踪(2009年前为12人),死382人,其中美军战死149人(2009年1失踪飞行员确认死亡),事故死145人(车祸、疫苗反应、酒精中毒等)。英军死47人,阿拉伯军队死40人,法军死2人。盟军受伤人数可能少于1000人。伊军伤亡人数的出入最大。大多数学者认为死亡人数在2.5万到7.5万之间。被美军俘虏的伊拉克人为7.1万。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数不详。地面战斗以后,大量伊拉克侵略性移民和伊拉克军队要逃回本土,而美军飞机在这条事后被称为“死亡公路”上空见车就炸,形成36公里残骸的地狱景观。

  特别指出,100小时地面战中,多国部队死亡70余人,其中美军死亡56人(包括25日飞毛腿导弹击中兵营炸死28人),M1A1HA坦克损失8辆(通用动力公司说没有任何乘员阵亡,恐怕有点假)。

  从战果和伤亡对比上看,更像美军去科威特打了一次大活靶。


再回首——海湾战争的影响

  海湾战争影响非常深远。本来不团结的阿拉伯国家战后更加分裂。战争中,西德在二战后首次参战,日本派遣自卫队为美军提供后勤服务(不参战),提升了国际地位。战后,由于日本等国支持了美国,分摊了军费,美国非但不因战贫困,反而通过战争推销了军火,战后美国军火充斥海湾地区。由于伊拉克战败但还有实力,海湾国家欢迎美国长期驻扎,共同防御萨达姆复仇,从此美军牢牢驻进海湾地区。战后,美国在伊拉克南北两端划分了禁飞区,长期掌握伊拉克领空,屡次以伊拉克违规为由发动空袭,伊拉克军从此被彻底压制。1991年萨达姆挨了老布什的打,2003年又被小布什打,萨达姆两个儿子一个孙子被打死,自己被绞死,真正断子绝孙了。美军长驻海湾,也让伊朗如芒在背,刺激伊朗研究核武器和远程导弹。

  海湾战争当年末,苏联解体,美国一家独大。8年后,美军空军再次把“空军制胜论”发挥到极致,78天轰炸活生生迫使南联盟人民推翻政府!直到沙特人本拉登组织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发动911袭击,美国才发现,恐怖分子更难对付。迄今美国还深陷反恐泥潭不能自拔。

  战前科威特富庶且慷慨。战争让科威特损失了至少450亿,油井全部被点燃、破坏,银行被掠夺,从此和伊拉克结下血海深仇。战前科威特援助的巴解、伊拉克,让科威特很受伤,战后从此不当凯子。战后,科威特与中国关系更加密切,付费请中国灭火队去灭油井大火,请中国参与重建,也购买了中国的PLZ45自行火炮系统。

  战前,中国人普遍因反美而同情萨达姆,更对伊拉克保有希望。海湾战争特别是100小时地面战斗,彻底打碎了中国人的希望。苏联/中国坦克表现尤其像个大汽油桶,一打就着火,一着火就爆炸,身首异处。战后,中国出现了两类严重分化的人群:一类人群继续在媒体上、街头上揭露“美军其实没有那么强”,“伊拉克是人不行不是武器不行”,“换上我们的战士试试!”他们在海湾战争中普遍预测失败;1999年南联盟战争中,又普遍预测失败;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面对中国人的直播中预测又失败。另一类人群看到差距,埋头发展,积极发展中国武器,在坦克、战斗机、导弹和反导系统上都取得重大进展。“爱国者大战飞毛腿”以及美国后续的TMD、NMD计划,也极大地刺激中国军工。就在本文写作时,新华网快讯:“中国11日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外交部很无辜地表示,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后记——海湾战争之谜(欢迎讨论)

  1.萨达姆为什么不动用生化武器?

  2.萨达姆为什么不利用美军立足未稳攻击沙特,消灭美军的立足点?

  3.海湾战争中贫铀弹使用最多的地方是科威特,为什么反而伊拉克说自己的儿童发病率高?

  4.苏联/中国坦克真的不如美国坦克么?





新侨联委员读书笔记,本人无知浅薄,整理这些资料仅相当于网络搬运。博文供网易军事频道,发表期未满请勿转帖。转帖之前请联系xinqiaolianweiyuan@gmail.com授权。


核心提示

  19年前,1991年1月17日爆发的海湾战争,我们这代人都印象深刻吧?它改变了海湾地区的政治版图,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军事发展进程。今天我们回顾这场战争中各方的得失,对我们学习新军事变革有重大的意义。


战争缘起——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耗时8年的两伊战争让伊拉克背上800亿美元债务,国内危机严重,于是萨达姆开始转移矛盾。伊拉克南部鲁迈拉油田自然延伸到科威特境内,萨达姆声称科威特“在科威特境内打井偷伊拉克油达24亿美元(什么强盗逻辑啊)”,并伙同阿联酋国超产,使得伊拉克损失140亿美元。科威特连呼冤枉,声称超产利润大部分都援助了伊拉克、巴基斯坦解放阵线和阿拉伯事业。伊拉克要求把欠科威特和沙特350亿美元债务一风吹。科威特和沙特坚决拒绝。科威特原是伊拉克一个省,1968年独立以后有尚未明确划分的边境,本来太平无事,因为债务争端,伊军屡次在边境挑衅。阿盟曾经多次斡旋,只得到萨达姆的保证: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争端不会以武力解决。

  1990年8月2日凌晨,屡称不会开战的伊拉克突然对科威特不宣而战,科威特军队溃败,国王埃米尔仓惶逃到沙特,胞弟法赫德亲王战死,一日之内科威特亡国。8月8日,萨达姆宣布“应科威特人民的强烈要求,接纳科威特为伊拉克一个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吞并债主行径让阿盟各国愤怒,纷纷表态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决议表示谴责。


美国的反应

  美国在两伊战争期间曾为了反伊朗而支持伊拉克,拉姆斯菲尔德曾经作为特使访问过伊拉克,双手紧握萨达姆称呼其为“自由世界的朋友”(真讽刺啊,老布什当中央情报局局长时候还向伊拉克走私了化学武器)。战后伊拉克军力膨胀,让美国十分紧张。1990年春,美国国防部接到大量情报告警,开始着手制定出一份名为“901002 阿拉伯半岛防御”的参谋预案。7月,国防部进行代号为“内部观察90”的司令部推演。

  美国总有疲于应付的热点,总有冗长详细的参谋预案,最高层却没能做出伊拉克必然入侵科威特的判断。因为来自沙特国王等高层渠道的情报是:萨达姆不会开战。

  8月2日的突然入侵,让美国高层慌乱了两天,8月4日,白宫即协调了内部立场,国防部长切尼携带部署25万人的“901002”预案和伊拉克吞并沙特边境的卫星照片去说服沙特国王法赫德。沙特只有7万军队,王室生怕萨达姆再杀债主,7日决定:允许美军进驻!当日,美国立即宣传82空降师已经飞往沙特协防(其实只有一个先遣队进驻前进基地,引导后续部队)。8日,下午1时,切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宣称“我们第一批部队已经抵达”且“非常安全”,同时为了保证前线士兵的安全,切尼要求记者务必严格保密——当时,美军82师值班旅2300人才刚登机出发,所有人员都只携带了轻武器,如果萨达姆突然攻入沙特,该部要么逃命要么投降。



http://video.pomoho.com/ent/485733

尴尬视频:1983年萨达姆和拉姆斯菲尔德亲切握手



战前部署

  多国部队的部署

  和电影所演的一样,美国总统听说入侵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航母在哪里?此时,“独立”号航母群在从迪戈加西亚开往阿拉伯海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群正准备从东地中海进入红海,在波斯湾仅仅只有中东联合特遣舰队的6艘军舰。美国唯有大力宣扬“我们的航母已经在途中”!

  从8月2日伊拉克入侵到8月6日,整整5天美军都未能进驻。7日,沙特允许美军进驻以后,空军第1联队的F15C战斗机和预警机开始转场,抢先前往沙特执行掩护、战场遮断任务。“沙漠盾牌”行动正式开始。

  美军有良好的危机意识,在8月2日当日,各部门不等总统下令已经动员起来。最快的运兵方式当然是空运。美第18空降军的“空降”仅是块镀金招牌,并不是全军都能空降,其真正拥有空运投放能力只有82空降师、101空中突击师,而军属24机械化步兵师、第3装甲骑兵团,第1骑兵师装备的装甲车辆又大又重,必须海运。必须海运的部队还有海军陆战队所属的第1、4、7陆战远征旅、第3陆战航空联队和第1支援勤务大队。美国距离沙特尚有1.5万公里的海运里程,前方只有轻装部队,所急需重装备在慢腾腾的船队上,让美国高层为之心慌,内部称此轻重不接的时期为“易受攻击之窗”。此时此刻,国防部唯有大力宣扬美军部队已经“源源不断而来”,各大新闻媒体也极力配合,营造出美军强大的假象。

  9月23日,第24机械化步兵师M1坦克和M2步兵战车经过了1个半月的海上“爬行”终于爬到了安曼,随即他们与第1陆战远征特遣队的陆战1、4、7旅组一起在沙特北部进入了阵地,美国强大的装甲部队终于爬到位,空军海军也已经建立起强大的战场遮断体系,“易受攻击之窗”关闭了。

  重装备部队到位其实也不意味着具备战斗力。

  美军在9月23日重装甲部队进入阵地时,还不能算完成防御:部队刚到,需要整编、训练、熟悉战场。大量人员要吃饭、喝水——高温下人员得不停补充水分;大量车辆要加油、更换配件——在沙漠中,各类车辆磨损极大。直至11月8日,美军“沙漠盾牌”行动第一阶段24万人部署任务才算真正完成。

  此时伊拉克不撤军反而继续向科威特增兵,美军对此早有准备,不断增兵。到11月底,终于部署了总共43万人的美军,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其他37个国家出兵7万人,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医疗队。

  这么多部队需要一个统一、协调的指挥。经过一番艰苦的扯皮,8月中旬,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设立了两个并立的总指挥:哈立德和施瓦茨科普夫。沙特军只有败战教训,但是哈立德中将每次出入都要大摆排场压倒施瓦茨科普夫上将,一副大牌模样。

  鉴于伊拉克的生化武器实力和实战经验,美军等多国部队不断进行三防演习。暑天沙漠中头戴防毒面具是非常遭罪的,常有士兵中暑倒下。

  为防生物武器,多国部队全面接种疫苗,因为疫苗反应,有数人死亡。

  沙特禁酒,美国大兵想出用土豆酿酒的馊主意。土法酿酒导致中毒喝死数人,约一百人被紧急后送抢救。

  频繁的运输、调动,因为车祸等事故,也有伤亡。


  伊拉克的部署

  伊拉克拒不撤军,并且绑架了数千名外国人质,经过斡旋才释放。萨达姆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1990年的伊拉克拥有一支阿拉伯国家中最强大的军队,总兵力包括95万正规军、48万预备役部队,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7500辆、火炮3800门、作战飞机770架。从90年8月开始,伊拉克军队主力逐步往伊南部与科威特战区调动。在91年1月17日战争最终爆发前,伊拉克陆军77个师(含恢复和新建的24个师)、120万人中有43个师、约54万人被调往科威特战区(含6个共和国卫队师),在战区拥有4200辆坦克、2800辆装甲车和3100门火炮。在科威特战区按三道防线部署。这被称为“萨达姆防线”的防御阵地从科威特沿海开始,直到伊沙边境东段的沙漠为止,总长265公里。在其阵地最前方,是由沙墙、反坦克壕、火沟、铁丝网与雷场组成的障碍带,纵深为800~6400米,其后方设置有坦克发射点、高炮、堑壕和单兵掩体;在第一道防线后方20公里是伊拉克军队主阵地,由一系列边长2~3公里的三角阵地组成,阵地外围以深沟、雷区、铁丝网,阵地内有炮兵阵地、防空阵地、反坦克火力点、掩蔽部和生活设施等,阵地与阵地之间有堑壕相连。

  考虑到以美第7装甲军为主力的联军装甲部队强大冲击力,伊拉克军队呈3线布置。隶属于第3、4、7军的20个步兵师防守一、二道防线,通过层层阻截吸收进攻者的冲击力;由9个装甲与机械化师共1500辆坦克组成了战术与战役预备队,准备反突击;而由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则部署在第3线,担负战略预备队;在科威特城与科威特沿海,伊拉克第2军的步兵准备进行反登陆战。

  
战前舆论

  战前,萨达姆不断增加宗教和民族宣传。曾受到科威特大力援助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明显偏袒伊拉克。虽然多数阿拉伯国家联合美军出兵,但是阿拉伯民众反美情绪高涨。在沙特,宗教警察到处抓不戴面纱的美军女兵。出现了警察抓美军,美军殴打警察的多起混乱。沙特宗教势力对美军进驻有严重的对立情绪,一些组织和个人积极煽动反美情绪。中央情报局曾支持的“自由战士”本拉登,不断向沙特王室抗议进驻。

  战前,由于对伊拉克百万大军的恐惧,全球舆论界弥漫着恐战情绪。在英美,对伤亡的担心是主流舆论。就是施瓦茨科普夫等高级军官也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伤亡的忧虑。战前美军采购了四千个收尸袋,并做好大规模战地抢救的准备。

  战前,中国人民普遍希望美军碰个头破血流。火车站、汽车站、邮电局的书报摊上都是紧急出版的各类小报、增刊,铺天盖地是:“萨达姆的王牌”、“飞毛腿”、“生化武器”、“美军面临重大伤亡”、“血流成河”等耸人听闻大标题。配图多是雄赳赳气昂昂的萨达姆和干瘪猥琐的老布什。

  
战争进程——势如破竹的胜利

  1990年11月29日,安理会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过期不撤,允许会员国动武。1月15日(美国东部时间)晚,美国CNN报导白宫一派平静,仅有寥寥几间房间有灯火。笔者看完新闻感觉就是:只有决心开战的白宫才会熄灯掩人耳目。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开战命令。

  第一阶段:38天空袭

  1月17日(巴格达时间)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F117悄然深入腹地,伊拉克电信大楼等重要目标被精确击中。空袭从1月17日到2月23日持续了38天,每日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由于伊拉克空军远不是美军对手,只有消极避战,甚至有一百多架飞机逃亡伊朗(成功逃到伊朗109架)。

  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因为空袭,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在美军的持续打击下,伊军每天运输往科威特前线的补给下降到正常补给水平的10%,前线伊军出现了严重的断水断油断粮问题,不堪忍受的伊军零散越过边境向多国部队投降。

  第二阶段:100小时地面战斗

  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美军18军和7军分别从原驻地向西面进攻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和300多公里。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诸军兵种联合进攻。美第18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后方的联系;美第7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7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包围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部队的阿拉伯部队负责解放科威特市。美军并没有发动登陆作战,仅仅是使用战列舰和海豹队在沿海发动佯攻吸引伊军。由于之前美国空军凶猛,地面部队多数单位悲剧性的沦为“空军战果观摩团”、“战俘收容队”,有些单位甚至苦于投降伊军太多影响冲锋速度。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成了各自任务。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日当地时间8时暂时停火的命令。整个地面进攻历时100小时。随后,联合国表决通过687号停火决议,伊拉克全面接受,战争结束。


战果——打靶归来

  伊军在战区有43个师,有4200辆坦克、2800辆装甲车和3100门火炮,战争中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或缴获。伊军在科威特战区有54万人,即使战死、被俘虏14.6万人,也有大部分人都在停火以后回到伊拉克。有约350辆坦克逃回伊拉克,参与重建共和国卫队师。

  关于海湾战争的伤亡数字有严重的出入。比较可能的说法是:盟军11人失踪(2009年前为12人),死382人,其中美军战死149人(2009年1失踪飞行员确认死亡),事故死145人(车祸、疫苗反应、酒精中毒等)。英军死47人,阿拉伯军队死40人,法军死2人。盟军受伤人数可能少于1000人。伊军伤亡人数的出入最大。大多数学者认为死亡人数在2.5万到7.5万之间。被美军俘虏的伊拉克人为7.1万。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数不详。地面战斗以后,大量伊拉克侵略性移民和伊拉克军队要逃回本土,而美军飞机在这条事后被称为“死亡公路”上空见车就炸,形成36公里残骸的地狱景观。

  特别指出,100小时地面战中,多国部队死亡70余人,其中美军死亡56人(包括25日飞毛腿导弹击中兵营炸死28人),M1A1HA坦克损失8辆(通用动力公司说没有任何乘员阵亡,恐怕有点假)。

  从战果和伤亡对比上看,更像美军去科威特打了一次大活靶。


再回首——海湾战争的影响

  海湾战争影响非常深远。本来不团结的阿拉伯国家战后更加分裂。战争中,西德在二战后首次参战,日本派遣自卫队为美军提供后勤服务(不参战),提升了国际地位。战后,由于日本等国支持了美国,分摊了军费,美国非但不因战贫困,反而通过战争推销了军火,战后美国军火充斥海湾地区。由于伊拉克战败但还有实力,海湾国家欢迎美国长期驻扎,共同防御萨达姆复仇,从此美军牢牢驻进海湾地区。战后,美国在伊拉克南北两端划分了禁飞区,长期掌握伊拉克领空,屡次以伊拉克违规为由发动空袭,伊拉克军从此被彻底压制。1991年萨达姆挨了老布什的打,2003年又被小布什打,萨达姆两个儿子一个孙子被打死,自己被绞死,真正断子绝孙了。美军长驻海湾,也让伊朗如芒在背,刺激伊朗研究核武器和远程导弹。

  海湾战争当年末,苏联解体,美国一家独大。8年后,美军空军再次把“空军制胜论”发挥到极致,78天轰炸活生生迫使南联盟人民推翻政府!直到沙特人本拉登组织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发动911袭击,美国才发现,恐怖分子更难对付。迄今美国还深陷反恐泥潭不能自拔。

  战前科威特富庶且慷慨。战争让科威特损失了至少450亿,油井全部被点燃、破坏,银行被掠夺,从此和伊拉克结下血海深仇。战前科威特援助的巴解、伊拉克,让科威特很受伤,战后从此不当凯子。战后,科威特与中国关系更加密切,付费请中国灭火队去灭油井大火,请中国参与重建,也购买了中国的PLZ45自行火炮系统。

  战前,中国人普遍因反美而同情萨达姆,更对伊拉克保有希望。海湾战争特别是100小时地面战斗,彻底打碎了中国人的希望。苏联/中国坦克表现尤其像个大汽油桶,一打就着火,一着火就爆炸,身首异处。战后,中国出现了两类严重分化的人群:一类人群继续在媒体上、街头上揭露“美军其实没有那么强”,“伊拉克是人不行不是武器不行”,“换上我们的战士试试!”他们在海湾战争中普遍预测失败;1999年南联盟战争中,又普遍预测失败;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面对中国人的直播中预测又失败。另一类人群看到差距,埋头发展,积极发展中国武器,在坦克、战斗机、导弹和反导系统上都取得重大进展。“爱国者大战飞毛腿”以及美国后续的TMD、NMD计划,也极大地刺激中国军工。就在本文写作时,新华网快讯:“中国11日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外交部很无辜地表示,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后记——海湾战争之谜(欢迎讨论)

  1.萨达姆为什么不动用生化武器?

  2.萨达姆为什么不利用美军立足未稳攻击沙特,消灭美军的立足点?

  3.海湾战争中贫铀弹使用最多的地方是科威特,为什么反而伊拉克说自己的儿童发病率高?

  4.苏联/中国坦克真的不如美国坦克么?





新侨联委员读书笔记,本人无知浅薄,整理这些资料仅相当于网络搬运。博文供网易军事频道,发表期未满请勿转帖。转帖之前请联系xinqiaolianweiyuan@gmail.com授权。


海湾战争结结实实的给PLA上了一堂课,让大家认识到什么是高科技环境下的现代战争,终于从陆战为王的梦里认识到空军、海军和导弹的力量.......
那一战,算是第一次有机会看到M1和阿帕奇的实战,新闻节目也够震撼的
萨达姆为什么不动用生化武器,有惧怕核平的可能;
萨达姆没有认清形式,误判形势,以为占领科威特不会造成国际上的重大反弹,想成为既成事实,可惜的是中东的石油是MD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生命血液。
PLA简直看得虎躯一震
当时苏联乱的挠墙 人家不表态 老萨也不敢乱动 并且心存侥幸 万一苏联要支持他 你看MD起码熄火半年 我要打了沙特 苏联也不好说话嘛

谁知道人家老戈是个走资派 马上就倒了
配上点死亡公路的图片:
这个让人毛骨悚然,美军下手也忒狠了,明显是在杀人作乐。
看看毛子打格子,好歹留条路让人走了,没必要下杀手。










一个文明国家在20世纪末居然还能如此肆无忌惮地进行这样的杀戮!


新侨联委员,按色俩目阿来一库目!
我来简单的试答一下吧:
1、因为当时美国已经明确表态,如果萨达姆敢用化学武器,美国将实施大规模的化学报复。这并不仅仅是口头威胁,当时美国已经开始着手为从本土和驻德基地向沙特调运化学武器做准备。须知,伊拉克的所谓“化学武器优势”仅仅是相对于伊朗而言的,对美国这个当时仅次于苏联的世界第二号化学战强国,如果萨达姆敢于使用化学武器,那就等于自杀。
2、这是因为萨达姆对与美国和谈一直抱有幻想,而且这种幻想甚至持续到海湾战争之后,他后来十分配合的销毁了伊拉克所有的飞毛腿导弹就是明证。他似乎完全不知道,他对美国的意义仅仅在于阻止伊朗什叶派革命南下,1988年两伊停战后,他对美国就完全失去了价值,美国是不会有兴趣和他和谈的。
3、宣传需要。
4、中国和苏联要分开来谈。二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伊拉克使用的中国坦克是80年代两伊战争期间中国出口的69系列坦克。当时中国决策层认真总结了十年浩劫的极“左”教训,认为“世界大战暂时打不起来”,“世界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和平是可能的”。基于这一判断,中央要求军队(包括军工企业)要“暂时忍耐”,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让路。因此中国的出口型69式坦克的实际性能仅仅与50年代的苏制T-55相当,与美国80年代的M1系列交手,结果当然可以想见。
苏联的情况与中国不同。伊拉克当时装甲部队的骨干是苏制T-72坦克,但问题是,这种坦克是基于苏联的战术要求设计的。苏联60到70年代的军事战略一直立足于打核战争,强调在战争中要先发制人,以大规模的核突击开路,用核武器将敌人的装甲部队全部汽化,然后大量的T-62、T-72、T-64蜂拥而上,用“车海战术”聚歼敌人残余的零星坦克。也就是说,苏联坦克的设计是立足于拥有绝对数量优势的集群作战,而这种条件是伊拉克所不可能具备的。这就是为什么苏制坦克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不佳的根本原因。

新侨联委员,按色俩目阿来一库目!
我来简单的试答一下吧:
1、因为当时美国已经明确表态,如果萨达姆敢用化学武器,美国将实施大规模的化学报复。这并不仅仅是口头威胁,当时美国已经开始着手为从本土和驻德基地向沙特调运化学武器做准备。须知,伊拉克的所谓“化学武器优势”仅仅是相对于伊朗而言的,对美国这个当时仅次于苏联的世界第二号化学战强国,如果萨达姆敢于使用化学武器,那就等于自杀。
2、这是因为萨达姆对与美国和谈一直抱有幻想,而且这种幻想甚至持续到海湾战争之后,他后来十分配合的销毁了伊拉克所有的飞毛腿导弹就是明证。他似乎完全不知道,他对美国的意义仅仅在于阻止伊朗什叶派革命南下,1988年两伊停战后,他对美国就完全失去了价值,美国是不会有兴趣和他和谈的。
3、宣传需要。
4、中国和苏联要分开来谈。二者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伊拉克使用的中国坦克是80年代两伊战争期间中国出口的69系列坦克。当时中国决策层认真总结了十年浩劫的极“左”教训,认为“世界大战暂时打不起来”,“世界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和平是可能的”。基于这一判断,中央要求军队(包括军工企业)要“暂时忍耐”,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让路。因此中国的出口型69式坦克的实际性能仅仅与50年代的苏制T-55相当,与美国80年代的M1系列交手,结果当然可以想见。
苏联的情况与中国不同。伊拉克当时装甲部队的骨干是苏制T-72坦克,但问题是,这种坦克是基于苏联的战术要求设计的。苏联60到70年代的军事战略一直立足于打核战争,强调在战争中要先发制人,以大规模的核突击开路,用核武器将敌人的装甲部队全部汽化,然后大量的T-62、T-72、T-64蜂拥而上,用“车海战术”聚歼敌人残余的零星坦克。也就是说,苏联坦克的设计是立足于拥有绝对数量优势的集群作战,而这种条件是伊拉克所不可能具备的。这就是为什么苏制坦克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不佳的根本原因。
莫須有 发表于 2010-1-28 23:15

而且美军还一直后悔低空协调没协调好,放了共和国卫队一些主力跑回去了。
zlaser 发表于 2010-1-29 08:39

贵宾啊,美国表态用化学武器报复这个应该没谱吧。。。
美国从来都是不承认自己拥有化学武器的吧
莫須有 发表于 2010-1-29 09:05

楼上搞笑吧,最高端的二元化学武器(两种材料在弹头中分隔储藏,发射后混合搅拌,快速生成毒剂,就是会损失30%药效,好处是平时基本无害,农药厂都能生产,经济性、安全性达到化学武器的巅峰)就是美国发明的啊。

现在都还有啊,废弃仓库堆积如山,还没销毁完呢。
{:3_89:}果然是大流氓

新侨联委员,按色俩目阿来一库目!
我来简单的试答一下吧:
1、因为当时美国已经明确表态,如果萨达姆敢用 ...
zlaser 发表于 2010-1-29 08:39



    关于第一条,我记得美国当时说如果傻大木用化学武器,美国就用核武器报复,不是化学武器,当时推测应该就是美国用来给苏联重装集群准备的战术核武器。

关于第4条,其实主要原因不是T72本身的问题,而是伊拉克的T72猴的优点太厉害了,穿甲弹根本不行,而装甲基本就是纸糊的,T72在苏军中本来就是低端凑数量的坦克,在如此猴一把基本就是一个套着T72外壳的T55了。在加上阿拉伯军队一贯低劣的人员素质。苏联曾对中东战争中的埃及军队说,你们的那些坦克如果都能开上一炮估计战争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新侨联委员,按色俩目阿来一库目!
我来简单的试答一下吧:
1、因为当时美国已经明确表态,如果萨达姆敢用 ...
zlaser 发表于 2010-1-29 08:39



    关于第一条,我记得美国当时说如果傻大木用化学武器,美国就用核武器报复,不是化学武器,当时推测应该就是美国用来给苏联重装集群准备的战术核武器。

关于第4条,其实主要原因不是T72本身的问题,而是伊拉克的T72猴的优点太厉害了,穿甲弹根本不行,而装甲基本就是纸糊的,T72在苏军中本来就是低端凑数量的坦克,在如此猴一把基本就是一个套着T72外壳的T55了。在加上阿拉伯军队一贯低劣的人员素质。苏联曾对中东战争中的埃及军队说,你们的那些坦克如果都能开上一炮估计战争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这场战争是我对军事和兵器的启蒙……
个人认为,海湾战争对PLA的思想上的冲击相当于当年的朝鲜战争。当时的PLA几乎是第一次接触到一场完整的、系统的战争,对PLA的思想造成了巨大冲击。


海湾战争亦是如此。建国后PLA在一系列边境战争的胜利让少数高层人士飘飘然起来,这种感觉在南疆自卫反击战后达到了顶峰。海湾战争的爆发,它的武器,它的作战方式等等,对PLA而言又是一次巨大的冲击,曾经的大陆军主义在现代战争中是那么的不堪一击,这又一次使PLA的理念发生了改变,真正下大力气去发展空、海、天、电,当然也包括陆。之后的科索沃战争,大使馆被炸,伊拉克战争等等,都是一支支的清醒剂,也是兴奋剂,让PLA在正确的建军道路上"小步快跑"起来。
所以说,"对手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几乎永远是正确的

海湾战争亦是如此。建国后PLA在一系列边境战争的胜利让少数高层人士飘飘然起来,这种感觉在南疆自卫反击战后达到了顶峰。海湾战争的爆发,它的武器,它的作战方式等等,对PLA而言又是一次巨大的冲击,曾经的大陆军主义在现代战争中是那么的不堪一击,这又一次使PLA的理念发生了改变,真正下大力气去发展空、海、天、电,当然也包括陆。之后的科索沃战争,大使馆被炸,伊拉克战争等等,都是一支支的清醒剂,也是兴奋剂,让PLA在正确的建军道路上"小步快跑"起来。
所以说,"对手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几乎永远是正确的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MD的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以及轰炸大使馆和南海撞机,这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使人们更清楚战争的尊严是靠实力取得,我们更加正视自己的不足,更加清晰认识到,经济不是一切,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做为后盾,和平及经济的高速持续的发展必须有强大的武力来保障,所以以后10来年我们的军费增长没有低于10%,国防军费每次通过也没什么阻碍。
这次战争之后,“打赢战争的关键是人,而不是装备。”这句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落下深深的烙印。之后谢力夫出的那本《海湾战争》把我带进了现代战争,从此开始看航空知识和兵器知识。
‘对手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几乎永远是正确的。

深深的认同。

希望我们不要成为别人学习的反面教材。

危机感必须保持。
好文

btw 第二段 巴基斯坦解放阵线 笔误吧 应该是巴勒斯坦解放阵线
感觉伊拉克没在MD立足未稳下手,纯粹是被MD忽悠了。。。。。
那时候同学们兴奋哪,在回校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都是看戏的心情
当时好像刚读中学,学校在闭路电视 科普节目里连续放了好几天的海湾战争专题。。震撼不已,怀疑是不是哪个负责放片的老师是军事爱好者。。。。不过,我也从此喜欢了这个话题
  我们当中很多人经历过这场电视广播中的战争……
呵呵,当年那个热血啊
天天看新闻联播,好多场景现在还记得,简直是武器大展览啊
当年第一次看md的飞机f15\f16的,感觉样子挺怪,不像脑海中的形象,银色外观、平头。呵呵
当时感觉那些飞机有点像眼镜蛇,其实后来见到苏27,那才像眼镜蛇呢
还有就是伊拉克从科威特缴获了md造的导弹,忘什么型号了
还有欧洲一些人超市大抢购、科威特一些医护人员联合国痛诉伊拉克军人强奸女护士之类的
时间过得真快啊,感谢海湾战争给tg、pla上了一课
回复 26# khyd


    不是吧,开打的时候,航空知识上连B-2和YF--22的介绍和照片都有了。。。咋会是第一出现F15/F16呢。。。

     记得当时航空知识还出了一期海湾战争特刊。
一定要吸取教训
honglingg 发表于 2010-1-29 12:45
谢谢,确实是贻笑大方了。
回复 27# GG1234

唉,老兄啊
俺是农村的,没见过那些杂志,连地方党报都没看过
唯一的看世界就是ccav
那时上初中,很多同学也都很兴奋,男同学
呵呵
是不是男人天性就是好战与好色啊
回复 26# khyd


    应该是科威特军的隼式导弹落入伊军手中。美军的电子侦察机发现伊军在调试这些导弹。
打海湾战争的时候我才6岁,那时候村里电视机都没有。真正对军事敢兴趣是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时候,B2.F117,JDM什么的,一下子把我震撼了,这跟当年先辈打鬼子完全是两个概念啊。那时候开始就关注武器了。
一大早起来上学,听到广播里的消息,回家一开电视那个震撼啊,记得第一次看到F117带的夜视攻击片段 震撼啊。那时候震撼的就沙漠盾牌和马拉多纳在世界杯的表演了。
美国的反应 那段说的不靠谱

美国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萨达姆要进攻. 萨达姆不跟主子通报一下敢进攻科威特吗.
GG1234 发表于 2010-1-29 21:01

1991年3月号,唉,可惜保存不善,丢了
bigtian 发表于 2010-1-30 00:58


    清剧看多了的后遗症就是经常“主子,主子”的。
91海湾战争打醒了TG,原来战争可以这样玩,如果别人这样打我们怎么办,只有挨打的分
91年以前TG穷呀,没有多少钱给军工单位搞研发,军队也没有太多装备计划,好多研究单位搞民品自救,人才流失严重。我们单位还是靠小巴的钱撑了几年,有点类似成飞和小巴合作。
92以后,TG开始重视了,人力,物力开始投入,没有海湾战争,TG估计还要睡个十年八年
看不出海湾战争对中国有多少真正的触动。

压缩军工不过是原有的那些条块已经没法运作周转了,只能另摸石头了。。。而进入新世纪之后重新“注重”军工重装备制造业,更多的是经济产业自然升级,国家财力更有余地,自然的过度。实际上,海湾战争之后, 从地缘政治和世界经政格局来看,中国无疑是大大的赢家,从这些年来的中美贸易的增长,产业转移到中国大陆的进程看,可以同朝鲜战争之后的日本相比。而美国呢,此战引发的YSL世界更大的分裂,更激烈的反美情绪,让美国付出更大的安全成本,在资源配置上出现问题,中美间实力此消彼长。。。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一直是偏向军事,偏向重工业的,上世纪末的那十几年更象是权宜之计,不得以为之,更象是个插曲。
海湾战争用一句话总结的话~~这是一场一面倒的屠杀!
从战术层面总结海湾战争的话~~在现代正面战场上,空军就是战场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