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革命遗孀拾荒度日 无钱付车费14年没回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2:06:03
http://news.qq.com/a/20100116/000643.htm

■抚摸着老伴的奖状和勋章,74岁的贺家碧老人说:“总想回家,死后去陪他。”
已过古稀之年,但为了生计,不得不随子女漂泊异乡打工。垂垂暮年,思乡之情愈加深重,每每抚摸着老伴儿谢正伦的军功章,74岁的贺家碧老人都会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以待百年之后与老伴儿同穴共眠。然而,眼下的困顿生活似乎让这一切成了奢望。

屋里很冷,水桶里结着厚厚的冰

1月12日,正定县南牛乡东邢庄村一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位穿着厚重衣服的老人正在屋子里忙碌着。她,就是74岁的贺家碧,来自重庆城口县一个偏僻山村。她的老伴儿谢正伦,曾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作战,参加过抗美援朝。老伴儿去世后,贺家碧随着儿子谢显凯来到正定打工度日。

屋里没有炉子,更没有暖气。水缸的旁边,两只水桶内的水已冻成了实心。

两个咸菜罐儿,摆放在屋子一角。一个里面是萝卜,一个里面是泡菜。老人说,这两个咸菜罐儿,陪伴她度过了10多个年头。

养头残疾猪,一家好过年

老人和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孙女,目前所住的房子是租村民的。“村民看我们比较困难,所以房租很低,一个月30元。”谢显凯说。

在贺家碧老人的厨房里,吊着几块猪肉。快到年关了,老人想让孩子们过个好年。但考虑到买肉太贵,早在去年年初,老人就买了一头小猪仔,养了起来。

“那是头残疾猪仔,很便宜,花了50块钱。买回来后,我妈就养了起来。老人说养好了可以让一家子过个好年,没想到,还真养成了。今年过年,我们家有肉吃了。”谢显凯乐呵呵地说。

军功章、立功奖状相伴余生

抚摸着老伴儿的军功章和立功奖状,贺家碧老人如数家珍:“这是淮海战役作战纪念章,这是渡江胜利纪念章,这是抗美援朝作战的立功奖状。”

贺家碧的老伴儿谢正伦1996年去世后,贺家碧随儿子来到正定打工度日。这一来,就是14年。

谢显凯介绍,身处异乡,尽管有子女在身边,但毕竟年岁大了,加上坐骨神经痛和心脏病,母亲常常想回老家。他说,每到节假日和纪念日,母亲都会将这些军功章拿出来,然后一遍又一遍地看个不停。每次看完,老人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出来十几年了,还没到老伴儿的坟前烧过纸,想他啊!”贺家碧动情地说。

数次给家乡去信请求援助收效微

因为思乡心切,加之处境艰难,贺家碧多次托人给家乡去信,希望家乡政府部门能帮她实现叶落归根,百年后与丈夫同葬的愿望,但因为她的家乡城口县也是边远县,经济条件困难,所以在政策范围内能够给予的帮助有限。

“我们很想回家,尤其是母亲这么大年纪了。可家里的房屋都已经不成样子了,听说家里不少人在国家高山移民的政策下,搬到了他处安家,我妈也就向当地提出了申请。”谢显凯说。

2006年,贺家碧第一次向家乡提出了救助申请。当年,城口县民政局在了解了她的实际情况后,给了她1000元的生活补助。之后每年贺家碧都会向家乡发去求助信,但很多都没有明确答复。

老革命生前盼望能领到残废证

据贺家碧介绍,谢正伦1948年3月参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突击先锋队、济南战役、挺进大别山以及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立功四次。解放后,谢正伦到中央直属部队空军某飞行团工作,1952年转业回城口县卫生部门工作。

贺家碧提供给记者的一份申请书,是谢正伦1992年写的,当时谢正伦因疾病缠身而丧失劳动能力,向当地政府部门申请发放残废证。

“他一辈子都不愿向政府伸手,直到实在走不动了,也只是向组织申请一个残废证。”贺家碧说。

总想回家,死后去陪他

记者注意到,在一张奖状的说明部分,有这样一段话:“本奖状立功人如光荣牺牲病殁时,应交立功人之至亲属收存,各级部队政府机关对持有本奖状之烈属应特别照顾。”

贺家碧说,正是看到这段说明,她才想到了向家乡政府部门求助。“我就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帮我在老家安个家,可家里的房子实在是太破了,我们修不起。”贺家碧说,“人老了,总想回家,死了也好去陪他。”

重庆:只能给予一次性补助

重庆市城口县民政局优抚科秦科长表示,他了解贺家碧的情况,民政局也曾在前几年给贺家碧汇过1000元的生活补助。

秦科长说,贺家碧作为老革命遗孀,不具备优抚标准,但其本人提出申请后,民政部门可以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对于贺家碧提出的回乡安家一事,他说城口县是个贫困县,经济不发达,如果贺家碧老人愿意,他可以与老人所在乡的敬老院联系,安排老人到敬老院免费安度晚年。“敬老院的条件十分有限,老人或许不一定愿意。”秦科长说。

对于高山移民政策,秦科长说需要她本人向当地乡政府提出申请。http://news.qq.com/a/20100116/000643.htm

■抚摸着老伴的奖状和勋章,74岁的贺家碧老人说:“总想回家,死后去陪他。”
已过古稀之年,但为了生计,不得不随子女漂泊异乡打工。垂垂暮年,思乡之情愈加深重,每每抚摸着老伴儿谢正伦的军功章,74岁的贺家碧老人都会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以待百年之后与老伴儿同穴共眠。然而,眼下的困顿生活似乎让这一切成了奢望。

屋里很冷,水桶里结着厚厚的冰

1月12日,正定县南牛乡东邢庄村一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位穿着厚重衣服的老人正在屋子里忙碌着。她,就是74岁的贺家碧,来自重庆城口县一个偏僻山村。她的老伴儿谢正伦,曾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作战,参加过抗美援朝。老伴儿去世后,贺家碧随着儿子谢显凯来到正定打工度日。

屋里没有炉子,更没有暖气。水缸的旁边,两只水桶内的水已冻成了实心。

两个咸菜罐儿,摆放在屋子一角。一个里面是萝卜,一个里面是泡菜。老人说,这两个咸菜罐儿,陪伴她度过了10多个年头。

养头残疾猪,一家好过年

老人和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孙女,目前所住的房子是租村民的。“村民看我们比较困难,所以房租很低,一个月30元。”谢显凯说。

在贺家碧老人的厨房里,吊着几块猪肉。快到年关了,老人想让孩子们过个好年。但考虑到买肉太贵,早在去年年初,老人就买了一头小猪仔,养了起来。

“那是头残疾猪仔,很便宜,花了50块钱。买回来后,我妈就养了起来。老人说养好了可以让一家子过个好年,没想到,还真养成了。今年过年,我们家有肉吃了。”谢显凯乐呵呵地说。

军功章、立功奖状相伴余生

抚摸着老伴儿的军功章和立功奖状,贺家碧老人如数家珍:“这是淮海战役作战纪念章,这是渡江胜利纪念章,这是抗美援朝作战的立功奖状。”

贺家碧的老伴儿谢正伦1996年去世后,贺家碧随儿子来到正定打工度日。这一来,就是14年。

谢显凯介绍,身处异乡,尽管有子女在身边,但毕竟年岁大了,加上坐骨神经痛和心脏病,母亲常常想回老家。他说,每到节假日和纪念日,母亲都会将这些军功章拿出来,然后一遍又一遍地看个不停。每次看完,老人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出来十几年了,还没到老伴儿的坟前烧过纸,想他啊!”贺家碧动情地说。

数次给家乡去信请求援助收效微

因为思乡心切,加之处境艰难,贺家碧多次托人给家乡去信,希望家乡政府部门能帮她实现叶落归根,百年后与丈夫同葬的愿望,但因为她的家乡城口县也是边远县,经济条件困难,所以在政策范围内能够给予的帮助有限。

“我们很想回家,尤其是母亲这么大年纪了。可家里的房屋都已经不成样子了,听说家里不少人在国家高山移民的政策下,搬到了他处安家,我妈也就向当地提出了申请。”谢显凯说。

2006年,贺家碧第一次向家乡提出了救助申请。当年,城口县民政局在了解了她的实际情况后,给了她1000元的生活补助。之后每年贺家碧都会向家乡发去求助信,但很多都没有明确答复。

老革命生前盼望能领到残废证

据贺家碧介绍,谢正伦1948年3月参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突击先锋队、济南战役、挺进大别山以及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立功四次。解放后,谢正伦到中央直属部队空军某飞行团工作,1952年转业回城口县卫生部门工作。

贺家碧提供给记者的一份申请书,是谢正伦1992年写的,当时谢正伦因疾病缠身而丧失劳动能力,向当地政府部门申请发放残废证。

“他一辈子都不愿向政府伸手,直到实在走不动了,也只是向组织申请一个残废证。”贺家碧说。

总想回家,死后去陪他

记者注意到,在一张奖状的说明部分,有这样一段话:“本奖状立功人如光荣牺牲病殁时,应交立功人之至亲属收存,各级部队政府机关对持有本奖状之烈属应特别照顾。”

贺家碧说,正是看到这段说明,她才想到了向家乡政府部门求助。“我就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帮我在老家安个家,可家里的房子实在是太破了,我们修不起。”贺家碧说,“人老了,总想回家,死了也好去陪他。”

重庆:只能给予一次性补助

重庆市城口县民政局优抚科秦科长表示,他了解贺家碧的情况,民政局也曾在前几年给贺家碧汇过1000元的生活补助。

秦科长说,贺家碧作为老革命遗孀,不具备优抚标准,但其本人提出申请后,民政部门可以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对于贺家碧提出的回乡安家一事,他说城口县是个贫困县,经济不发达,如果贺家碧老人愿意,他可以与老人所在乡的敬老院联系,安排老人到敬老院免费安度晚年。“敬老院的条件十分有限,老人或许不一定愿意。”秦科长说。

对于高山移民政策,秦科长说需要她本人向当地乡政府提出申请。
大别山不是47年么?记者日期写错了??
kaka22 发表于 2010-1-16 13:30

估计记者是随手乱写的。也许是老人自己随口说的。老太太自己当年还是小孩,13、14岁,可能也实在搞不清楚。
流血有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