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8A1阔刀地雷 阔刀是什么时候叫起来的 原来不是翻译成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23:10
看了 第一滴血四的小青年们 记住了这个港台翻译 然后叫开了
还有翻译成阔剑的
就是一个定向雷 电影翻译真有趣
克莱莫人员杀伤地雷(M18A1 Claymore,又称阔刀地雷)是一种由美军于1960年代越战时期所研发制作的定向人员杀伤地雷(亦称反步兵地雷),其前身为韩战时期的M18 Claymore。长约8.5英寸,宽约1.4英寸,高约3.2英寸,重约3.5磅;而其中包含了约700粒的钢珠以及约1.5磅的C-4塑胶炸药。基本上第二代的M18A1不论在外型或结构上都和第一代的M18大同小异,唯一的不同是美军在M18A1外壳顶上加上了一个简易的瞄准具。

在外观上,弧形、凸面的方形外壳角架等为M18A1的特色之一,另一个特点是具有精准而简易的瞄准具。主要引爆方式为绊发或电缆控制。M18A1内有预制的破片沟痕,因此爆炸时可使破片向一定之方向飞出,再加上其内藏的钢珠,可以极少的数量造成极大的伤害。根据美军《地雷野战手册》(FM23-23),M18A1的爆炸杀伤范围包括前方50米,以60度广角的扇形范围扩散;而高度则为2到2.4米。其钢珠的最远射程甚至可达250米,包含了100米左右的中度杀伤范围。

M18A1有3种引爆方式供选择:控制模式(指令引爆),无控制模式(受害者启动模式),延时模式。

控制模式是由操作员在最佳杀伤区域(20m-30m)内引爆。可以用电子或非电子点火系统完成引爆。遥控模式的Claymore应被当作单独的武器并包含在单位的开火计划内上报,而不是被当作地雷。放置单位必须确认Claymore被撤走,引爆或转交给接防部队。M18A1内含M57点火装置,所以可以使用控制模式引爆。当Claymore被连接在一起时,一个M57点火装置可以引爆数个M18A1。

无控制模式用于被毫无防备的敌人引爆,进入遥控模式的Claymore被报告并纪录为地雷。许多装置可以被用来引爆无控制模式下的M18A1,包括:M142多功能点火装置,M5压力释放装置(老鼠夹),绊线,红外线感应器,声振动感应器。

定时装置可以为短时间定时引信或导火索,使得地雷能够阻吓敌人的追击。

由于M18A1较轻,因此不但可埋设在路面上,更可挂设在树干或木桩上制成诡雷。而其目的主要是使敌方在战场上受伤而不能行动,因而成为敌方的负累。M18A1具有极佳的防水性,浸泡于盐水或淡水2小时之后仍可正常使用。因M18A1拥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吓阻威力,因此在许多其他国家亦不难发现其复制或是仿制品。



中国仿制的加大装药和钢珠数量 还加了一个 5-8秒定时引暴器

中国的“阔刀雷”66式定向雷
  66式定向雷是我国研制的一种反步兵定向破片地雷。
  该地雷的外壳是一个弧形的长方形塑料盒,雷体的前面部分是嵌在一个塑料容器内的钢珠,其后是炸药;雷体顶部是一个铸模而成的照门,供瞄准用,顶部还有两个雷管插孔;地雷架设在两对剪刀形的支架上。 地雷采用手持脉冲引爆器引爆,在30米距离上用电线连接地雷的火帽,引爆器的把手能发出双电脉冲。 地雷引爆时,钢珠破片形成一度60度的水平弧面,并以扇形集束弹道喷射而出,杀伤面积为50米宽、1米高。
  参数
  重量:1.58千克
  长度:216毫米 厚:35毫米
  高:83毫米
  主装药重:0.682千克
M18A1-防步兵地雷
M18A1 又称 Claymore(克莱莫)地雷,是一种用于防御和狙击目的、定向破片型反步兵地雷。壳体用玻璃纤维增强的聚苯乙烯塑料制成,外形呈弯曲的长方形,在雷体的顶部中心有一个简单的瞄准孔,瞄准孔的两边是引信室,用来安装电雷管。布设时,该雷利用连接到地雷底部的一对剪刀形支腿设置于战斗位置。该雷通常采用指令起爆方式,用M57点火机起爆,这是一种手提式脉冲发电机,手起动一次可产生双脉冲电流。用30米电线将M57与地雷中的M4雷管连接便能起爆,也可以设置成拉发或绊发起爆。沿弧面一侧的塑料体中嵌有大约700粒钢珠在雷体的前部,后面装有炸药,其致命杀伤范围为扇形60度,距离50米。克莱莫地雷在越南战场上的良好声誉使它获得了大量订单,除美国有装备外,还装备了澳大利亚、智利、南朝鲜、马来西亚、澳门、泰国、英国等国。我国也通过在越南战争中缴获(克莱莫)地雷仿制出自己的同类产品,即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
研制国家:美国
名称:步兵地雷/Anti-Persornel Mine
型号:M18A1 Anti-Persornel Mine(Claymore,克莱莫)
生产厂商:US/Morton Thiokol Inc,Ordnance Marketing
M18系列反步兵地雷大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定向地雷。韩战期间,联合国军阵营为防备志愿军的夜袭,装备了由加拿大人设计的“phoenix”反步兵定向地雷。该雷根据德国人休伯特·沙尔丁的设计改进而来,结构颇为简单,通过引爆装在钢板后的炸药,使其破碎产生破片,从而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有很多敌人在夜袭时踩上了定向雷被炸死炸残。但由于未采用预制破片技术,地雷爆炸后所产生的有效破片太少,只能在20-30米左右的距离杀伤敌人,而且这个家伙过于笨重,单兵携带颇为吃力。美国人对这个设计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他们把“phoenix”地雷带回美国研究,数年后,美军研制出试验型号为T48的定向地雷。该型地雷是以“phoenix”地雷为基础设计出来的,雷壳材料由钢改成了塑料,重量大大减轻,杀伤单元则是数百枚钢珠。根据军方的要求,批量生产的该反步兵定向地雷做了一个小小的改进——在雷体上增加了一个瞄准孔,使得地雷布设时更加简单方便。美军方很快就将该雷列装部队,并命名为M18反步兵定向地雷。学术界公认M18就是第一种正式装备部队的反步兵定向地雷。
厂商地址:401,Market Street Suite 1120, Shreveport,Louisiana 71101, USA
装备状况:(国家/部队/数量):澳大利亚、智利、南朝鲜、马来西亚、澳门、泰国、英国、美国
性能:全重:1.58kg
外形尺寸:216mm×35mm×83mm
杀伤威力与方式:破片(钢珠)700粒
破片飞散角:60度
有效杀伤半径:50m
安全距离:雷后-16m
使用温度:-40。C~+51.5。C
雷壳材料:聚苯乙烯塑料
主装药种类:C4炸药:682g
引信类别:电点火雷管型号:M4
电源种类:M57式手提式点火机
布设方式:人工M18在各國皆有合法生產及仿製型:

智利 -M18
中國 -66式
南韓 -KM18A1
南韓 -K440,比原版較細,內有770粒鋼珠
以色列 -No 6
巴基斯坦 -P5 Mk1
俄羅斯 -MON-50
南非 -Shrapnel mine No 2
瑞典 -Försvarsladdning 21
越南 -MDH-C40
匈牙利 -IHR-60

但设计师们并没有因为M18地雷性能优异而停滞不前,军方也不断提出更苛刻的改进要求,根据部队使用中的反馈情况,改进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当时部队对M18地雷的不满有几点:威力偏小,在30米左右的射程上不足以覆盖较大的面积;电池盒使用不便,干电池不便保存,时间一长容易“跑电”,致使电压不足,有可能无法引爆地雷,同时其电压不足以支持同时起爆数枚地雷;塑料雷壳强度不足,容易破裂。经过4年努力,改进型号M18A1于1960年正式定型并装备部队。
与原型M18比较,M18A1堪称完美,军方反馈的各种不足都有了满意的解决方案。对于威力问题,设计师们的解决方案是用威力更大的C4炸药代替了原先的TNT炸药,并将药量增加到680克,从而保证了钢珠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杀伤面积。而针对电源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除了兼容原先的电池盒,还增加了一个M57脉冲点火机。至于壳体,M18A1改用了由玻璃纤维增强的聚苯乙烯塑料,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意外破裂,而且重量也没有超出军方规定的上限M18A1地雷可以人工操作引爆,也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拉发、绊发、压发发火具引爆,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数枚地雷并联成一个地雷阵。

       人工操作引爆时,首先要将地雷底部的支架打开,正面向敌,然后拧开雷管室塞,
装上电雷管,将电雷管的脚线从雷管室塞顶部的导线孔中引出,之后将导线与电雷管的脚线连接好,再接到脉冲点火器上。如需同时引爆数枚地雷,还要在M57脉冲点火器上安装增压装置。通过雷壳上方的瞄准孔来调整地雷的射向,这时一般可以在地雷前方50至55米处立一根相当于成年人身高的标尺作为瞄准目标。布设完毕后,再对地雷加以适当的伪装,但用于伪装的物体不能妨碍钢珠的飞散。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地雷后方16米距离、120度角范围内为危险区域,因为地雷爆炸时雷壳碎片会向后飞散,操作手和己方人员不能进入该区域。当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后,操作手必须先打开M57脉冲点火器操作手柄中保险夹(向后掰开即可),然后快速按动操作手柄3次,就能引爆地雷。必要时,M18A1地雷也可以用胶带固定在树干或其他物体上,甚至能布设在水中,其优异的防潮性能可以保证,即便在盐水中浸泡2个小时,仍可正常使用。如使用各种拉发、绊发、压发发火具引爆,须将电雷管换成普通雷管并以导爆索连接,导爆索的另一端连接至发火具上即可M18A1的布设方法灵活多变,使敌人防不胜防。按美军的布雷规范,雷场一般按三角法或直线法布设。按前法布设时,通常设置成绊发雷,每组有3个呈三角形布设的绊发雷。整个雷场由多个地雷组构成。如按直线法设置时,一般使用压发雷,成行布设,每行设置 1~4个地雷,相互间的间隔约1.8米。而M18反步兵定向地雷的布设则比较灵活:既可以布设在阵地正面,对冲击之敌予以正面杀伤;也可以布设在阵地侧面,对敌人侧翼进行打击;这样的布设方法可以保证覆盖其他步兵武器无法覆盖的死角。
正因为其优越的性能,所以美军给这种地雷起了个绰号“Claymore”(克莱默),意为苏格兰双刃大砍刀。M18A1地雷自装备部队以来,深受美军欢迎,也大量向其盟国提供,直到现在还是北约军队装备序列中不可或缺的武器。
20世纪60年代美军入侵越南,同时也将M18A1地雷带到了越南战场,并有广泛使用。如1965年11月发生在越南中部的德浪河谷战役,美军在此战中验证了M18A1地雷的实战性能。(也就是电影《士兵宣言》描写的故事)当时美军第7骑兵团2营乘坐直升机机降至德浪河谷,没想到他们已经进入了越南人民军的包围圈中。毫无戒备的美军在短时间内被兵力占优的三个团越共正规军分割成几股包围起来,只得不依托地形就地顽抗,以等待大部队的救援。其中一小股被围美军以M60机枪持续火力压制着越共的冲击,但没过多久,M60机枪因连续射击时间太长出现枪管过热,趁着美军机枪手更换枪管的间隙,越共步兵已迅速接近阵地前沿。千钧一发之际,一名美军士兵引爆了预先埋设的M18A1地雷的点火机,一排“钢雨”呼啸着飞去,冲在最前面的敌军全部变为漏勺,美军机枪手乘机换上备份枪管,继续射击,彻底粉碎了越共的进攻。(遗憾的是《士兵宣言》中没有表现出这一情节)
仿制和改进型号
M18A1地雷在越南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也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注意,前苏联、以色列、瑞典、越南等许多国家纷纷仿制或引进,甚至连游击队和恐(百毒)怖(百毒)份子也在用各种方法自制土定向雷。
我国仿制的M18A1于1966年定型,因此命名为66式反步兵定向雷,其结构、威力、使用方法均与原品相同,但中国生产的66式反步兵定向雷上增加了一个独特的延期引信装置,该装置为我国独创,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上都没有。该引信的独特之处在于不需要电源,直接将普通雷管装入地雷的雷管室,然后装上延期引信,使用前拔掉保险销,将引信外套筒转动90°,引信即发火,延时5-8秒后起爆。66式反步兵定向雷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深受部队官兵欢迎。如1984年7月12日的“142”高地战斗中,战斗英雄李海欣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连续引爆两枚66式反步兵定向雷,将试图冲上“142”高地的数十名越军炸死,这次战斗整整持续了9个小时,敌人始终无法跨越雷池一步。
也并不全是正面消息。80年代中越围绕两山轮战时,曾有越南特工深夜晚上摸到我军阵地前把定向雷转180度的事,就像他们在越南战争中做过的一样,第二天越共冲锋时,我军起爆地雷,结果钢珠雨点一样打在了露出战壕的自己人脸上.
..
俄罗斯仿制的MON-50定向地雷瑞典以M18A1地雷为原型设计的FFV-013定向雷可谓该家族中的“巨无霸”,重量达到了惊人的24公斤。FFV-013定向雷的杀伤单元不是钢珠,而是一块宽420毫米,高250毫米的钢板,钢板重量约20公斤,并刻槽形成1200块六角形的破片。一旦引爆,在9.5公斤高爆炸药的推动下,碎钢片以每秒1700米的速度袭向目标,在150米距离上形成宽100米、高4米的杀伤弹幕,相当于一个步兵连各种武器同时开火的火力密度。FFV-013定向雷不仅能杀伤人员,还能毁伤轻装甲目标。瑞典军方的实验表明:FFV-013定向雷引爆后,在150米距离上形成宽100米、高4米的杀伤弹幕,相当于一个步兵连所有火器同时开火的火力密度。距离15米时,能有效击穿10毫米厚度的钢板;70米时,能击穿5毫米厚的钢板;即使距离延伸到100米,仍然能击穿3毫米厚的钢板。而且在击穿轻型装甲车辆的钢板后,还能形成数量众多的次级破片,有效的杀伤和破坏车内人员与设备。

FFV-013定向雷由于重量较大,为了能快速调整射击方向,所以通常安装在三脚架上使用。这个笨重的大家伙家族成员中还有个小弟弟——FFV-013R定向雷,虽说它在体积、重量上比FFV-013小了不少,但仍然有10.3公斤。在安哥拉、黎巴嫩等地都曾见过FFV地雷。不过瑞典法律规定不得向交战国家出售军(百毒)火,联想到这两地的连年战乱,所以个人认为在那里出现的巨型定向地雷可能是下面介绍的苏联仿制型号。

苏联MOH-200定向地雷可能是瑞典FFV-013定向地雷的仿制型号,重达25公斤。下面是实验时被弹片打得遍体鳞伤的汽车








看了 第一滴血四的小青年们 记住了这个港台翻译 然后叫开了
还有翻译成阔剑的
就是一个定向雷 电影翻译真有趣
克莱莫人员杀伤地雷(M18A1 Claymore,又称阔刀地雷)是一种由美军于1960年代越战时期所研发制作的定向人员杀伤地雷(亦称反步兵地雷),其前身为韩战时期的M18 Claymore。长约8.5英寸,宽约1.4英寸,高约3.2英寸,重约3.5磅;而其中包含了约700粒的钢珠以及约1.5磅的C-4塑胶炸药。基本上第二代的M18A1不论在外型或结构上都和第一代的M18大同小异,唯一的不同是美军在M18A1外壳顶上加上了一个简易的瞄准具。

在外观上,弧形、凸面的方形外壳角架等为M18A1的特色之一,另一个特点是具有精准而简易的瞄准具。主要引爆方式为绊发或电缆控制。M18A1内有预制的破片沟痕,因此爆炸时可使破片向一定之方向飞出,再加上其内藏的钢珠,可以极少的数量造成极大的伤害。根据美军《地雷野战手册》(FM23-23),M18A1的爆炸杀伤范围包括前方50米,以60度广角的扇形范围扩散;而高度则为2到2.4米。其钢珠的最远射程甚至可达250米,包含了100米左右的中度杀伤范围。

M18A1有3种引爆方式供选择:控制模式(指令引爆),无控制模式(受害者启动模式),延时模式。

控制模式是由操作员在最佳杀伤区域(20m-30m)内引爆。可以用电子或非电子点火系统完成引爆。遥控模式的Claymore应被当作单独的武器并包含在单位的开火计划内上报,而不是被当作地雷。放置单位必须确认Claymore被撤走,引爆或转交给接防部队。M18A1内含M57点火装置,所以可以使用控制模式引爆。当Claymore被连接在一起时,一个M57点火装置可以引爆数个M18A1。

无控制模式用于被毫无防备的敌人引爆,进入遥控模式的Claymore被报告并纪录为地雷。许多装置可以被用来引爆无控制模式下的M18A1,包括:M142多功能点火装置,M5压力释放装置(老鼠夹),绊线,红外线感应器,声振动感应器。

定时装置可以为短时间定时引信或导火索,使得地雷能够阻吓敌人的追击。

由于M18A1较轻,因此不但可埋设在路面上,更可挂设在树干或木桩上制成诡雷。而其目的主要是使敌方在战场上受伤而不能行动,因而成为敌方的负累。M18A1具有极佳的防水性,浸泡于盐水或淡水2小时之后仍可正常使用。因M18A1拥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吓阻威力,因此在许多其他国家亦不难发现其复制或是仿制品。



中国仿制的加大装药和钢珠数量 还加了一个 5-8秒定时引暴器

中国的“阔刀雷”66式定向雷
  66式定向雷是我国研制的一种反步兵定向破片地雷。
  该地雷的外壳是一个弧形的长方形塑料盒,雷体的前面部分是嵌在一个塑料容器内的钢珠,其后是炸药;雷体顶部是一个铸模而成的照门,供瞄准用,顶部还有两个雷管插孔;地雷架设在两对剪刀形的支架上。 地雷采用手持脉冲引爆器引爆,在30米距离上用电线连接地雷的火帽,引爆器的把手能发出双电脉冲。 地雷引爆时,钢珠破片形成一度60度的水平弧面,并以扇形集束弹道喷射而出,杀伤面积为50米宽、1米高。
  参数
  重量:1.58千克
  长度:216毫米 厚:35毫米
  高:83毫米
  主装药重:0.682千克
M18A1-防步兵地雷
M18A1 又称 Claymore(克莱莫)地雷,是一种用于防御和狙击目的、定向破片型反步兵地雷。壳体用玻璃纤维增强的聚苯乙烯塑料制成,外形呈弯曲的长方形,在雷体的顶部中心有一个简单的瞄准孔,瞄准孔的两边是引信室,用来安装电雷管。布设时,该雷利用连接到地雷底部的一对剪刀形支腿设置于战斗位置。该雷通常采用指令起爆方式,用M57点火机起爆,这是一种手提式脉冲发电机,手起动一次可产生双脉冲电流。用30米电线将M57与地雷中的M4雷管连接便能起爆,也可以设置成拉发或绊发起爆。沿弧面一侧的塑料体中嵌有大约700粒钢珠在雷体的前部,后面装有炸药,其致命杀伤范围为扇形60度,距离50米。克莱莫地雷在越南战场上的良好声誉使它获得了大量订单,除美国有装备外,还装备了澳大利亚、智利、南朝鲜、马来西亚、澳门、泰国、英国等国。我国也通过在越南战争中缴获(克莱莫)地雷仿制出自己的同类产品,即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
研制国家:美国
名称:步兵地雷/Anti-Persornel Mine
型号:M18A1 Anti-Persornel Mine(Claymore,克莱莫)
生产厂商:US/Morton Thiokol Inc,Ordnance Marketing
M18系列反步兵地雷大概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定向地雷。韩战期间,联合国军阵营为防备志愿军的夜袭,装备了由加拿大人设计的“phoenix”反步兵定向地雷。该雷根据德国人休伯特·沙尔丁的设计改进而来,结构颇为简单,通过引爆装在钢板后的炸药,使其破碎产生破片,从而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有很多敌人在夜袭时踩上了定向雷被炸死炸残。但由于未采用预制破片技术,地雷爆炸后所产生的有效破片太少,只能在20-30米左右的距离杀伤敌人,而且这个家伙过于笨重,单兵携带颇为吃力。美国人对这个设计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他们把“phoenix”地雷带回美国研究,数年后,美军研制出试验型号为T48的定向地雷。该型地雷是以“phoenix”地雷为基础设计出来的,雷壳材料由钢改成了塑料,重量大大减轻,杀伤单元则是数百枚钢珠。根据军方的要求,批量生产的该反步兵定向地雷做了一个小小的改进——在雷体上增加了一个瞄准孔,使得地雷布设时更加简单方便。美军方很快就将该雷列装部队,并命名为M18反步兵定向地雷。学术界公认M18就是第一种正式装备部队的反步兵定向地雷。
厂商地址:401,Market Street Suite 1120, Shreveport,Louisiana 71101, USA
装备状况:(国家/部队/数量):澳大利亚、智利、南朝鲜、马来西亚、澳门、泰国、英国、美国
性能:全重:1.58kg
外形尺寸:216mm×35mm×83mm
杀伤威力与方式:破片(钢珠)700粒
破片飞散角:60度
有效杀伤半径:50m
安全距离:雷后-16m
使用温度:-40。C~+51.5。C
雷壳材料:聚苯乙烯塑料
主装药种类:C4炸药:682g
引信类别:电点火雷管型号:M4
电源种类:M57式手提式点火机
布设方式:人工M18在各國皆有合法生產及仿製型:

智利 -M18
中國 -66式
南韓 -KM18A1
南韓 -K440,比原版較細,內有770粒鋼珠
以色列 -No 6
巴基斯坦 -P5 Mk1
俄羅斯 -MON-50
南非 -Shrapnel mine No 2
瑞典 -Försvarsladdning 21
越南 -MDH-C40
匈牙利 -IHR-60

但设计师们并没有因为M18地雷性能优异而停滞不前,军方也不断提出更苛刻的改进要求,根据部队使用中的反馈情况,改进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当时部队对M18地雷的不满有几点:威力偏小,在30米左右的射程上不足以覆盖较大的面积;电池盒使用不便,干电池不便保存,时间一长容易“跑电”,致使电压不足,有可能无法引爆地雷,同时其电压不足以支持同时起爆数枚地雷;塑料雷壳强度不足,容易破裂。经过4年努力,改进型号M18A1于1960年正式定型并装备部队。
与原型M18比较,M18A1堪称完美,军方反馈的各种不足都有了满意的解决方案。对于威力问题,设计师们的解决方案是用威力更大的C4炸药代替了原先的TNT炸药,并将药量增加到680克,从而保证了钢珠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杀伤面积。而针对电源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除了兼容原先的电池盒,还增加了一个M57脉冲点火机。至于壳体,M18A1改用了由玻璃纤维增强的聚苯乙烯塑料,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意外破裂,而且重量也没有超出军方规定的上限M18A1地雷可以人工操作引爆,也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拉发、绊发、压发发火具引爆,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数枚地雷并联成一个地雷阵。

       人工操作引爆时,首先要将地雷底部的支架打开,正面向敌,然后拧开雷管室塞,
装上电雷管,将电雷管的脚线从雷管室塞顶部的导线孔中引出,之后将导线与电雷管的脚线连接好,再接到脉冲点火器上。如需同时引爆数枚地雷,还要在M57脉冲点火器上安装增压装置。通过雷壳上方的瞄准孔来调整地雷的射向,这时一般可以在地雷前方50至55米处立一根相当于成年人身高的标尺作为瞄准目标。布设完毕后,再对地雷加以适当的伪装,但用于伪装的物体不能妨碍钢珠的飞散。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地雷后方16米距离、120度角范围内为危险区域,因为地雷爆炸时雷壳碎片会向后飞散,操作手和己方人员不能进入该区域。当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后,操作手必须先打开M57脉冲点火器操作手柄中保险夹(向后掰开即可),然后快速按动操作手柄3次,就能引爆地雷。必要时,M18A1地雷也可以用胶带固定在树干或其他物体上,甚至能布设在水中,其优异的防潮性能可以保证,即便在盐水中浸泡2个小时,仍可正常使用。如使用各种拉发、绊发、压发发火具引爆,须将电雷管换成普通雷管并以导爆索连接,导爆索的另一端连接至发火具上即可M18A1的布设方法灵活多变,使敌人防不胜防。按美军的布雷规范,雷场一般按三角法或直线法布设。按前法布设时,通常设置成绊发雷,每组有3个呈三角形布设的绊发雷。整个雷场由多个地雷组构成。如按直线法设置时,一般使用压发雷,成行布设,每行设置 1~4个地雷,相互间的间隔约1.8米。而M18反步兵定向地雷的布设则比较灵活:既可以布设在阵地正面,对冲击之敌予以正面杀伤;也可以布设在阵地侧面,对敌人侧翼进行打击;这样的布设方法可以保证覆盖其他步兵武器无法覆盖的死角。
正因为其优越的性能,所以美军给这种地雷起了个绰号“Claymore”(克莱默),意为苏格兰双刃大砍刀。M18A1地雷自装备部队以来,深受美军欢迎,也大量向其盟国提供,直到现在还是北约军队装备序列中不可或缺的武器。
20世纪60年代美军入侵越南,同时也将M18A1地雷带到了越南战场,并有广泛使用。如1965年11月发生在越南中部的德浪河谷战役,美军在此战中验证了M18A1地雷的实战性能。(也就是电影《士兵宣言》描写的故事)当时美军第7骑兵团2营乘坐直升机机降至德浪河谷,没想到他们已经进入了越南人民军的包围圈中。毫无戒备的美军在短时间内被兵力占优的三个团越共正规军分割成几股包围起来,只得不依托地形就地顽抗,以等待大部队的救援。其中一小股被围美军以M60机枪持续火力压制着越共的冲击,但没过多久,M60机枪因连续射击时间太长出现枪管过热,趁着美军机枪手更换枪管的间隙,越共步兵已迅速接近阵地前沿。千钧一发之际,一名美军士兵引爆了预先埋设的M18A1地雷的点火机,一排“钢雨”呼啸着飞去,冲在最前面的敌军全部变为漏勺,美军机枪手乘机换上备份枪管,继续射击,彻底粉碎了越共的进攻。(遗憾的是《士兵宣言》中没有表现出这一情节)
仿制和改进型号
M18A1地雷在越南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也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注意,前苏联、以色列、瑞典、越南等许多国家纷纷仿制或引进,甚至连游击队和恐(百毒)怖(百毒)份子也在用各种方法自制土定向雷。
我国仿制的M18A1于1966年定型,因此命名为66式反步兵定向雷,其结构、威力、使用方法均与原品相同,但中国生产的66式反步兵定向雷上增加了一个独特的延期引信装置,该装置为我国独创,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上都没有。该引信的独特之处在于不需要电源,直接将普通雷管装入地雷的雷管室,然后装上延期引信,使用前拔掉保险销,将引信外套筒转动90°,引信即发火,延时5-8秒后起爆。66式反步兵定向雷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深受部队官兵欢迎。如1984年7月12日的“142”高地战斗中,战斗英雄李海欣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连续引爆两枚66式反步兵定向雷,将试图冲上“142”高地的数十名越军炸死,这次战斗整整持续了9个小时,敌人始终无法跨越雷池一步。
也并不全是正面消息。80年代中越围绕两山轮战时,曾有越南特工深夜晚上摸到我军阵地前把定向雷转180度的事,就像他们在越南战争中做过的一样,第二天越共冲锋时,我军起爆地雷,结果钢珠雨点一样打在了露出战壕的自己人脸上.
..
俄罗斯仿制的MON-50定向地雷瑞典以M18A1地雷为原型设计的FFV-013定向雷可谓该家族中的“巨无霸”,重量达到了惊人的24公斤。FFV-013定向雷的杀伤单元不是钢珠,而是一块宽420毫米,高250毫米的钢板,钢板重量约20公斤,并刻槽形成1200块六角形的破片。一旦引爆,在9.5公斤高爆炸药的推动下,碎钢片以每秒1700米的速度袭向目标,在150米距离上形成宽100米、高4米的杀伤弹幕,相当于一个步兵连各种武器同时开火的火力密度。FFV-013定向雷不仅能杀伤人员,还能毁伤轻装甲目标。瑞典军方的实验表明:FFV-013定向雷引爆后,在150米距离上形成宽100米、高4米的杀伤弹幕,相当于一个步兵连所有火器同时开火的火力密度。距离15米时,能有效击穿10毫米厚度的钢板;70米时,能击穿5毫米厚的钢板;即使距离延伸到100米,仍然能击穿3毫米厚的钢板。而且在击穿轻型装甲车辆的钢板后,还能形成数量众多的次级破片,有效的杀伤和破坏车内人员与设备。

FFV-013定向雷由于重量较大,为了能快速调整射击方向,所以通常安装在三脚架上使用。这个笨重的大家伙家族成员中还有个小弟弟——FFV-013R定向雷,虽说它在体积、重量上比FFV-013小了不少,但仍然有10.3公斤。在安哥拉、黎巴嫩等地都曾见过FFV地雷。不过瑞典法律规定不得向交战国家出售军(百毒)火,联想到这两地的连年战乱,所以个人认为在那里出现的巨型定向地雷可能是下面介绍的苏联仿制型号。

苏联MOH-200定向地雷可能是瑞典FFV-013定向地雷的仿制型号,重达25公斤。下面是实验时被弹片打得遍体鳞伤的汽车








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叫的不知道,不过好像只要是游戏里面有这个雷的话,汉化后基本上都是翻译成“阔刀”
PS:好像苏格兰装备的M18A1 翻译过来是阔剑吧?


阔剑,砍刀,克莱默  这些翻译都见过

个人感觉,翻译成阔剑可能比阔刀好点,因为 Claymore 貌似愿意是指那种双刃的长剑,中国人的观念里面,刀是单刃,剑是双刃

11.jpg

阔剑,砍刀,克莱默  这些翻译都见过

个人感觉,翻译成阔剑可能比阔刀好点,因为 Claymore 貌似愿意是指那种双刃的长剑,中国人的观念里面,刀是单刃,剑是双刃

11.jpg
是不是阔剑呀,
 阔剑是有着典型英格兰风味的武器,平行的剑刃,长椭圆的头部,较宽厚的刀身和够双手使用的剑柄,属于非常有特色的武器,但是无论是马上,步战,平时防身,水上战斗都能发挥起作用,是11到15世纪主流的个人武器,传说中的 EXCALIBUR 也是一把阔剑。但是到15世纪,发达的冶金技术,使它的地位逐步让给了大剑。
估计抡圆了一扫一片,基本形象吗。


回复 3# caesar1223
你这图里的两个是标准的单手剑,真正的阔剑应该是《勇敢的心》里面华莱士用的那种。


回复 3# caesar1223
你这图里的两个是标准的单手剑,真正的阔剑应该是《勇敢的心》里面华莱士用的那种。
ghos 发表于 2009-12-21 14:46
EXCALIBUR有剑鞘的,它是长剑但不是阔剑。
duketassadar 发表于 2009-12-21 14:52


    :D现在好了,我也知道了
只知道claymore,你说阔刀我就一下子卡住了。。

阔剑是欧洲的双手大剑。。不是单手十字剑
COD4里面就有,那个回忆狙击关里,一定要多插插
这个
阔剑吧,BF2插这个炸人最爽了!

这个
阔剑吧,BF2插这个炸人最爽了!
86654501 发表于 2009-12-21 22:38



    战地2(联网)已经用这个东西炸死上万人的路过
基本上已经用得出神入化了:D
这个
阔剑吧,BF2插这个炸人最爽了!
86654501 发表于 2009-12-21 22:38



    战地2(联网)已经用这个东西炸死上万人的路过
基本上已经用得出神入化了:D
不如叫开山刀,倍暴力。
Claymore是指代一种双刃剑...因此如果直译的话...叫阔剑也没错...

克莱莫是音译...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Claymore这个名称并非官方名称...只是使用者赋予其的一种昵称...此种地雷正式编号是M18A1...


clawmores是一种双手剑,也叫四环剑,这是因为其两侧护手有四环装饰得名,流行于16世纪和17世纪的苏格兰,楼上贴的勇敢地心中的剑不能叫CLAYMORE,它应该是CLAYMORE的祖先。日本动漫《大剑》名称就是CLAYMORE
我看不到lz的图,但longsword不是随便叫的,正统的长剑是指13世纪后出现的以双手使用为主,单手使用为辅的强化刺击功能的剑,称为half-hand sword,它的出现是由于强化锁甲,板甲取代了盾牌的作用,同时传统的由维京剑演化而来的武装剑不能适应盔甲的发展,将剑尖延长而得,是14世纪后骑士剑的重要分支,和只能步战使用的双手剑有区别,长剑的柄多为15cm,而双手剑为25cm,单手剑为10cm,所以严格的说CLAYMORE不能叫长剑,虽然很多时候长剑可以代替双手剑的称呼,比如英国人就把两者统称,德国人把两者分开

clawmores是一种双手剑,也叫四环剑,这是因为其两侧护手有四环装饰得名,流行于16世纪和17世纪的苏格兰,楼上贴的勇敢地心中的剑不能叫CLAYMORE,它应该是CLAYMORE的祖先。日本动漫《大剑》名称就是CLAYMORE
我看不到lz的图,但longsword不是随便叫的,正统的长剑是指13世纪后出现的以双手使用为主,单手使用为辅的强化刺击功能的剑,称为half-hand sword,它的出现是由于强化锁甲,板甲取代了盾牌的作用,同时传统的由维京剑演化而来的武装剑不能适应盔甲的发展,将剑尖延长而得,是14世纪后骑士剑的重要分支,和只能步战使用的双手剑有区别,长剑的柄多为15cm,而双手剑为25cm,单手剑为10cm,所以严格的说CLAYMORE不能叫长剑,虽然很多时候长剑可以代替双手剑的称呼,比如英国人就把两者统称,德国人把两者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