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钢雨----M18A1反步兵定向地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23:40



    喜欢军事动作题材电影的读者恐怕对1996年香港拍摄的动作片《飞虎》不会陌生,影片中叛逃的海豹部队为逃脱飞虎队追击,在必经之路上埋设了地雷,造成多名飞虎队员伤亡,这种地雷就是M18A1。这种武器在美军中经常被称为“Claymore”,原意是指苏格兰阔剑——冷兵器时代苏格兰人曾经使用的一种带护手的双刃重剑,大概美军士兵期望这种武器能象苏格兰阔剑一样横扫一切敌人。
02.jpg
源起与发展
  M18A1反步兵定向地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武器专家休伯特·沙尔丁(Hubert  Schardin)和匈牙利人米斯奈(Misznay)几乎同时发现,在一块带弧度的钢板后引爆炸药,炸药在起爆时大部分冲击力垂直作用于钢板上,爆炸过程中钢板凹面就会形成一个高速侵彻体,其破坏能力非常惊人。当时人们将这个发现命名为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Misznay-Schardin effect)。休伯特·沙尔丁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种定向地雷,不过还没等他的设计投入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伴随着纳粹德国的迅速崩溃,这项技术最终流入当时的同盟国手中,但战后相对和平的环境使得该技术暂时被束之高阁。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用这句话来形容休伯特·沙尔丁的设计也很贴切,因为数年后爆发了举世瞩目的朝鲜战争,使得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原理很快在战场上得到了应用。
  为援助朝鲜人民、保卫国家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援助。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联合打击下丢城失地,节节败退,特别是志愿军的夜袭战和穿插包围,让美国士兵们惶惶不可终日,担心神出鬼没的志愿军战士会突然杀到他们的阵地上。为了固守阵地、挽回失败局面,“联合国军”阵营迫切希望能得到一种可由单兵携带并使用的有效武器,重量轻、结构简单的反步兵地雷因此成了各国武器设计师眼中的香饽饽,但传统地雷不能很好满足需要,于是有人想到了休伯特·沙尔丁设计的地雷,加拿大人手脚比较快,没多久就设计生产出一种名“phoenix”的地雷,这种地雷成功地应用了“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原理,结构也颇为简单,通过引爆装在钢板后的炸药,使其破碎产生破片,从而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但由于未采用预制破片技术,地雷爆炸后所产生的有效破片太少,只能在20-30米左右的距离杀伤敌人,而且这个家伙过于笨重,单兵携带有点勉为其难,因此没能满足设计要求,但饥不择食的加拿大军队还是采购了一些用于阵地防御。不久,与加拿大人蹲在同一战壕里的美国人也对这项技术发生了兴趣,从加拿大人手里弄了几个回去研究,希望通过改进原始设计,得到一种体积更小杀伤威力更大的反步兵定向地雷。数年后,美国人的努力才有了结果——虽然慢了半拍,但美国设计师诺曼麦·克劳德(Norman MacLeod)的成果显然更加实用,这种实验型号为T48的地雷以钢珠代替了钢板,使其有效杀伤破片大大增加,有效杀伤距离与加拿大的“phoenix”地雷相当,同时雷壳材料由钢改成了塑料,使其重量大大减轻了,只有1.1千克重,单兵就可以携带和布设。T48地雷的优异表现打动了美国国防部的采购官员,很快进入了美军的装备序列,并被正式命名为M18反步兵定向地雷。根据军方的要求,批量生产的M18反步兵定向地雷做了一个小小的改进——在雷体上增加了一个瞄准孔,使得地雷布设时更加简单方便。学术界公认M18就是第一种正式装备部队的反步兵定向地雷。
03.jpg
  但设计师们并没有因为M18地雷性能优异而停滞不前,军方也不断提出更苛刻的改进要求,根据部队使用中的反馈情况,改进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当时部队对M18地雷的不满有几点:威力偏小,在30米左右的射程上不足以覆盖较大的面积;电池盒使用不便,干电池不便保存,时间一长容易“跑电”,致使电压不足,有可能无法引爆地雷,同时其电压不足以支持同时起爆数枚地雷;塑料雷壳强度不足,容易破裂。经过4年努力,改进型号M18A1于1960年正式定型并装备部队。
  与原型M18比较,M18A1堪称完美,军方反馈的各种不足都有了满意的解决方案。对于威力问题,设计师们的解决方案是用威力更大的C4炸药代替了原先的TNT炸药,并将药量增加到680克,从而保证了钢珠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杀伤面积。而针对电源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除了兼容原先的电池盒,还增加了一个M57脉冲点火机,后者其实是个小型发电装置,连续按压操作手柄3次,就能产生3V的电压,足以引爆地雷中的电雷管。同时增加的还有一个可谓神来之笔的增压装置,当脉冲点火机和增压装置组合使用时,其电压就能保证同时引爆数枚地雷的需要。至于壳体,M18A1改用了由玻璃纤维增强的聚苯乙烯塑料,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意外破裂,而且重量也没有超出军方规定的上限。
04.jpg
结构与使用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阔剑”地雷的结构吧!
  从外观上看,M18A1地雷只是一个简单的圆弧形塑料盒子,长216毫米,高86毫米,厚35毫米,总质量1.6千克。瞄准孔位于雷壳的上方,瞄准孔两侧为雷管室,并配有防潮的雷管室塞。为了方便布设,其雷壳下方装有两对剪刀形的简易支架。
  真正的奥妙隐藏在雷壳内,雷体正面装有700枚总重650克的钢珠,而背面则是680克的C-4炸药。一旦地雷引爆,在其正面60-120度角范围内,如雨点般密集的钢珠能有效杀伤50-100米范围内的敌人,破片甚至能飞散到250米以外。在其有效杀伤范围内,无论敌人是站立还是卧倒,都很难逃脱这700枚钢珠所形成的“钢雨”。
  M18A1地雷的组成部分还包括了一个脉冲点火机、一个增压装置、电雷管和约91米的导线和一个帆布携行袋,携行袋内有一张使用说明书,即使以前没有使用过M18A1地雷的士兵也很容易通过说明书学会如何使用。携行袋分成两部分,一半装地雷,另一半装着点火机、增压装置、电雷管和导线。
07.jpg
08.jpg
09.jpg
  M18A1地雷可以人工操作引爆,也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拉发、绊发、压发发火具引爆,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数枚地雷并联成一个地雷阵。
05.jpg
  人工操作引爆时,首先要将地雷底部的支架打开,正面向敌,然后拧开雷管室塞,
装上电雷管,将电雷管的脚线从雷管室塞顶部的导线孔中引出,之后将导线与电雷管的脚线连接好,再接到脉冲点火器上。如需同时引爆数枚地雷,还要在M57脉冲点火器上安装增压装置。通过雷壳上方的瞄准孔来调整地雷的射向,这时一般可以在地雷前方50至55米处立一根相当于成年人身高的标尺作为瞄准目标。布设完毕后,再对地雷加以适当的伪装,但用于伪装的物体不能妨碍钢珠的飞散。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地雷后方16米距离、120度角范围内为危险区域,因为地雷爆炸时雷壳碎片会向后飞散,操作手和己方人员不能进入该区域。当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后,操作手必须先打开M57脉冲点火器操作手柄中保险夹(向后掰开即可),然后快速按动操作手柄3次,就能引爆地雷。必要时,M18A1地雷也可以用胶带固定在树干或其他物体上,甚至能布设在水中,其优异的防潮性能可以保证,即便在盐水中浸泡2个小时,仍可正常使用。如使用各种拉发、绊发、压发发火具引爆,须将电雷管换成普通雷管并以导爆索连接,导爆索的另一端连接至发火具上即可。

M18A1内部细节。上方是朝前一面,固定有大量杀伤钢珠,上方的两个银白色物体是雷管。下方是雷体的背面,带有 ...

M18A1内部细节。上方是朝前一面,固定有大量杀伤钢珠,上方的两个银白色物体是雷管。下方是雷体的背面,带有 ...

10.jpg
  M18A1的布设方法灵活多变,使敌人防不胜防。按美军的布雷规范,雷场一般按三角法或直线法布设。按前法布设时,通常设置成绊发雷,每组有3个呈三角形布设的绊发雷。整个雷场由多个地雷组构成。如按直线法设置时,一般使用压发雷,成行布设,每行设置 1~4个地雷,相互间的间隔约1.8米。而M18反步兵定向地雷的布设则比较灵活:既可以布设在阵地正面,对冲击之敌予以正面杀伤;也可以布设在阵地侧面,对敌人侧翼进行打击;这样的布设方法可以保证覆盖其他步兵武器无法覆盖的死角。
  1960年代美军入侵越南,同时也将M18A1地雷带到了越南战场,并有广泛使用。如1965年11月发生在越南中部的德浪河谷战役,美军在此战中验证了M18A1地雷的实战性能。当时美军第7骑兵团2营乘坐直升机机降至德浪河谷,没想到他们已经进入了越南人民军的包围圈中。毫无戒备的美军在短时间内被兵力占优的三个团人民军分割成几股包围起来,只得不依托地形就地顽抗,以等待大部队的救援。其中一小股被围美军以M60机枪持续火力压制着人民军的冲击,但没过多久,M60机枪因连续射击时间太长出现枪管过热,趁着美军机枪手更换枪管的间隙,人民军战士已迅速接近阵地前沿。千钧一发之际,一名美军士兵引爆了预先埋设的M18A1地雷的点火机,一排“钢雨”向应声飞去,冲在最前面的人民军战士全部被打倒在地,美军机枪手乘机换上备份枪管,继续射击,最终逃脱了被全歼的命运。

  


    喜欢军事动作题材电影的读者恐怕对1996年香港拍摄的动作片《飞虎》不会陌生,影片中叛逃的海豹部队为逃脱飞虎队追击,在必经之路上埋设了地雷,造成多名飞虎队员伤亡,这种地雷就是M18A1。这种武器在美军中经常被称为“Claymore”,原意是指苏格兰阔剑——冷兵器时代苏格兰人曾经使用的一种带护手的双刃重剑,大概美军士兵期望这种武器能象苏格兰阔剑一样横扫一切敌人。
02.jpg
源起与发展
  M18A1反步兵定向地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武器专家休伯特·沙尔丁(Hubert  Schardin)和匈牙利人米斯奈(Misznay)几乎同时发现,在一块带弧度的钢板后引爆炸药,炸药在起爆时大部分冲击力垂直作用于钢板上,爆炸过程中钢板凹面就会形成一个高速侵彻体,其破坏能力非常惊人。当时人们将这个发现命名为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Misznay-Schardin effect)。休伯特·沙尔丁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种定向地雷,不过还没等他的设计投入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伴随着纳粹德国的迅速崩溃,这项技术最终流入当时的同盟国手中,但战后相对和平的环境使得该技术暂时被束之高阁。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用这句话来形容休伯特·沙尔丁的设计也很贴切,因为数年后爆发了举世瞩目的朝鲜战争,使得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原理很快在战场上得到了应用。
  为援助朝鲜人民、保卫国家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援助。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联合打击下丢城失地,节节败退,特别是志愿军的夜袭战和穿插包围,让美国士兵们惶惶不可终日,担心神出鬼没的志愿军战士会突然杀到他们的阵地上。为了固守阵地、挽回失败局面,“联合国军”阵营迫切希望能得到一种可由单兵携带并使用的有效武器,重量轻、结构简单的反步兵地雷因此成了各国武器设计师眼中的香饽饽,但传统地雷不能很好满足需要,于是有人想到了休伯特·沙尔丁设计的地雷,加拿大人手脚比较快,没多久就设计生产出一种名“phoenix”的地雷,这种地雷成功地应用了“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原理,结构也颇为简单,通过引爆装在钢板后的炸药,使其破碎产生破片,从而达到杀伤敌人的目的。但由于未采用预制破片技术,地雷爆炸后所产生的有效破片太少,只能在20-30米左右的距离杀伤敌人,而且这个家伙过于笨重,单兵携带有点勉为其难,因此没能满足设计要求,但饥不择食的加拿大军队还是采购了一些用于阵地防御。不久,与加拿大人蹲在同一战壕里的美国人也对这项技术发生了兴趣,从加拿大人手里弄了几个回去研究,希望通过改进原始设计,得到一种体积更小杀伤威力更大的反步兵定向地雷。数年后,美国人的努力才有了结果——虽然慢了半拍,但美国设计师诺曼麦·克劳德(Norman MacLeod)的成果显然更加实用,这种实验型号为T48的地雷以钢珠代替了钢板,使其有效杀伤破片大大增加,有效杀伤距离与加拿大的“phoenix”地雷相当,同时雷壳材料由钢改成了塑料,使其重量大大减轻了,只有1.1千克重,单兵就可以携带和布设。T48地雷的优异表现打动了美国国防部的采购官员,很快进入了美军的装备序列,并被正式命名为M18反步兵定向地雷。根据军方的要求,批量生产的M18反步兵定向地雷做了一个小小的改进——在雷体上增加了一个瞄准孔,使得地雷布设时更加简单方便。学术界公认M18就是第一种正式装备部队的反步兵定向地雷。
03.jpg
  但设计师们并没有因为M18地雷性能优异而停滞不前,军方也不断提出更苛刻的改进要求,根据部队使用中的反馈情况,改进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当时部队对M18地雷的不满有几点:威力偏小,在30米左右的射程上不足以覆盖较大的面积;电池盒使用不便,干电池不便保存,时间一长容易“跑电”,致使电压不足,有可能无法引爆地雷,同时其电压不足以支持同时起爆数枚地雷;塑料雷壳强度不足,容易破裂。经过4年努力,改进型号M18A1于1960年正式定型并装备部队。
  与原型M18比较,M18A1堪称完美,军方反馈的各种不足都有了满意的解决方案。对于威力问题,设计师们的解决方案是用威力更大的C4炸药代替了原先的TNT炸药,并将药量增加到680克,从而保证了钢珠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杀伤面积。而针对电源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除了兼容原先的电池盒,还增加了一个M57脉冲点火机,后者其实是个小型发电装置,连续按压操作手柄3次,就能产生3V的电压,足以引爆地雷中的电雷管。同时增加的还有一个可谓神来之笔的增压装置,当脉冲点火机和增压装置组合使用时,其电压就能保证同时引爆数枚地雷的需要。至于壳体,M18A1改用了由玻璃纤维增强的聚苯乙烯塑料,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意外破裂,而且重量也没有超出军方规定的上限。
04.jpg
结构与使用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阔剑”地雷的结构吧!
  从外观上看,M18A1地雷只是一个简单的圆弧形塑料盒子,长216毫米,高86毫米,厚35毫米,总质量1.6千克。瞄准孔位于雷壳的上方,瞄准孔两侧为雷管室,并配有防潮的雷管室塞。为了方便布设,其雷壳下方装有两对剪刀形的简易支架。
  真正的奥妙隐藏在雷壳内,雷体正面装有700枚总重650克的钢珠,而背面则是680克的C-4炸药。一旦地雷引爆,在其正面60-120度角范围内,如雨点般密集的钢珠能有效杀伤50-100米范围内的敌人,破片甚至能飞散到250米以外。在其有效杀伤范围内,无论敌人是站立还是卧倒,都很难逃脱这700枚钢珠所形成的“钢雨”。
  M18A1地雷的组成部分还包括了一个脉冲点火机、一个增压装置、电雷管和约91米的导线和一个帆布携行袋,携行袋内有一张使用说明书,即使以前没有使用过M18A1地雷的士兵也很容易通过说明书学会如何使用。携行袋分成两部分,一半装地雷,另一半装着点火机、增压装置、电雷管和导线。
07.jpg
08.jpg
09.jpg
  M18A1地雷可以人工操作引爆,也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拉发、绊发、压发发火具引爆,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数枚地雷并联成一个地雷阵。
05.jpg
  人工操作引爆时,首先要将地雷底部的支架打开,正面向敌,然后拧开雷管室塞,
装上电雷管,将电雷管的脚线从雷管室塞顶部的导线孔中引出,之后将导线与电雷管的脚线连接好,再接到脉冲点火器上。如需同时引爆数枚地雷,还要在M57脉冲点火器上安装增压装置。通过雷壳上方的瞄准孔来调整地雷的射向,这时一般可以在地雷前方50至55米处立一根相当于成年人身高的标尺作为瞄准目标。布设完毕后,再对地雷加以适当的伪装,但用于伪装的物体不能妨碍钢珠的飞散。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地雷后方16米距离、120度角范围内为危险区域,因为地雷爆炸时雷壳碎片会向后飞散,操作手和己方人员不能进入该区域。当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后,操作手必须先打开M57脉冲点火器操作手柄中保险夹(向后掰开即可),然后快速按动操作手柄3次,就能引爆地雷。必要时,M18A1地雷也可以用胶带固定在树干或其他物体上,甚至能布设在水中,其优异的防潮性能可以保证,即便在盐水中浸泡2个小时,仍可正常使用。如使用各种拉发、绊发、压发发火具引爆,须将电雷管换成普通雷管并以导爆索连接,导爆索的另一端连接至发火具上即可。

M18A1内部细节。上方是朝前一面,固定有大量杀伤钢珠,上方的两个银白色物体是雷管。下方是雷体的背面,带有 ...

M18A1内部细节。上方是朝前一面,固定有大量杀伤钢珠,上方的两个银白色物体是雷管。下方是雷体的背面,带有 ...

10.jpg
  M18A1的布设方法灵活多变,使敌人防不胜防。按美军的布雷规范,雷场一般按三角法或直线法布设。按前法布设时,通常设置成绊发雷,每组有3个呈三角形布设的绊发雷。整个雷场由多个地雷组构成。如按直线法设置时,一般使用压发雷,成行布设,每行设置 1~4个地雷,相互间的间隔约1.8米。而M18反步兵定向地雷的布设则比较灵活:既可以布设在阵地正面,对冲击之敌予以正面杀伤;也可以布设在阵地侧面,对敌人侧翼进行打击;这样的布设方法可以保证覆盖其他步兵武器无法覆盖的死角。
  1960年代美军入侵越南,同时也将M18A1地雷带到了越南战场,并有广泛使用。如1965年11月发生在越南中部的德浪河谷战役,美军在此战中验证了M18A1地雷的实战性能。当时美军第7骑兵团2营乘坐直升机机降至德浪河谷,没想到他们已经进入了越南人民军的包围圈中。毫无戒备的美军在短时间内被兵力占优的三个团人民军分割成几股包围起来,只得不依托地形就地顽抗,以等待大部队的救援。其中一小股被围美军以M60机枪持续火力压制着人民军的冲击,但没过多久,M60机枪因连续射击时间太长出现枪管过热,趁着美军机枪手更换枪管的间隙,人民军战士已迅速接近阵地前沿。千钧一发之际,一名美军士兵引爆了预先埋设的M18A1地雷的点火机,一排“钢雨”向应声飞去,冲在最前面的人民军战士全部被打倒在地,美军机枪手乘机换上备份枪管,继续射击,最终逃脱了被全歼的命运。

仿制和改进型号
  M18A1地雷在越南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也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注意,前苏联、以色列、瑞典、越南等许多国家纷纷仿制或引进,甚至连游击队和恐怖份子也在用各种方法自制土定向雷。
  我国仿制的M18A1于1966年定型,因此命名为66式反步兵定向雷,其结构、威力、使用方法均与原品相同,但中国生产的66式反步兵定向雷上增加了一个独特的延期引信装置,该装置为我国独创,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上都没有。该引信的独特之处在于不需要电源,直接将普通雷管装入地雷的雷管室,然后装上延期引信,使用前拔掉保险销,将引信外套筒转动90°,引信即发火,延时5-8秒后起爆。66式反步兵定向雷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深受部队官兵欢迎。如1984年7月12日的“142”高地战斗中,战斗英雄李海欣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连续引爆两枚66式反步兵定向雷,将试图冲上“142”高地的数十名越军炸死,这次战斗整整持续了9个小时,敌人始终无法跨越雷池一步。
11.jpg
  瑞典以M18A1地雷为原型设计的FFV-013定向雷可谓该家族中的“巨无霸”,宽420毫米,高250毫米,重量达到了惊人的24公斤。一旦引爆,在9.5公斤高爆炸药的推动下,杀伤钢珠以每秒1700米的速度袭向目标,在150米距离上形成宽100米、高4米的杀伤弹幕,相当于一个步兵连的步/机枪火力同时开火的火力密度。FFV-013定向雷不仅能杀伤人员,还能毁伤轻装甲目标。这个笨重的大家伙威力虽大,却不便于携带,所以它的家族成员中还有个小弟弟——FFV-013R定向雷,虽说它在体积、重量上比FFV-013小了不少,但仍然有10.3公斤。安哥拉、黎巴嫩等国家都曾经引进该型地雷装备部队。
12.jpg
未来前景
  时间脚步迈进21世纪之后,随着美军由单纯机械化向网络化、信息化的转型,在军中服役了将近半个世纪的M18A1地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除了原有的引爆模式,美军希望能应用红外传感引信,声振动传感引信等现代化手段,提高M18A1的性能,许多军火公司为了争夺这张订单而推出各种各样的改进型号。例如一家美国军火公司开发的带有摄像头的定向地雷,操作手可以通过戴在手臂上的显示器对目标进行识别,然后再决定是否发射,整套系统可由单兵背负,通过小型计算机可以同时监视和控制多枚定向地雷,还能与军内无线及有线网络相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监控与打击网络。而著名的防暴武器生产厂家泰瑟国际公司则推出了泰瑟区域拒止装置(Taser Area Denial Device,简称TADD),它是在M18A1地雷基础上研制的,但它发射的不是致命的钢珠,而是发射一种“电镖”,每个区域拒止装置带有多支“电镖”,操作手通过监视器发现目标后,决定一齐或单独发射,接触到目标时,镖体会释放高达5万伏的电流,能穿透5厘米厚的衣服,直接作用于人体,在瞬间使目标全身痉挛,完全丧失行为能力达10分钟之久。这种非致命定向地雷还处于研制阶段,但已经受到警方、保安公司和维和部队的关注。相信通过不断的改进,M18A1地雷和它的衍生型号,将会继续出现在现代战争中,也必然会在未来的战场上大放光彩!
13.jpg
14.jpg
15.jpg
这个看起来和散弹枪的原理差不多,以前在兵器知识上还看过由国家研制了专门对付直升机的定向雷。
M18A1不太熟悉,Claymore就很熟悉了
(Claymore的3种引爆方式)
(遥控引爆是Claymore地雷的一种最为主要引爆方式,此种引爆方式多数被用于阵地防御战上。遥控引爆的时候,需要将M57脉冲电机通过金属导线与地雷相连,当需要引爆时,压下M57的手柄,电机会产生一股脉冲电流引爆雷管,进而引爆整个地雷。根据FM23-23野战条令的规定:处于遥控模式的M18A1 Claymore应被当作单独的武器并包含在单位的开火计划内上报,而不是被当作地雷,布设单位必须确认遥控引爆模式下的Claymore被撤走,引爆或转交给接防部队。而在20-30米内,Claymore的爆炸后所形成的破片密度最大,因此这个距离也被认为是战斗中最适宜引爆Claymoer地雷的距离。)
  
(被动模式)
(Claymore地雷除遥控引爆外,还可以通过被动作用模式引爆,通常在这个模式下,地雷的雷管通常会连接上绊线、M5型触发装置、或者红外、声音、震动传感器等任意一种或几种被动触发装置。一旦敌人触动被动装置,地雷同样会被引爆。被动模式下布设的Claymore地雷,则作为一般地雷记录上报。)

(延时模式)
(延时模式是通过延时引信和导火索实现的。同时也是应用比较少的一种布设模式,这种模式下的Claymore更多当作阻吓的手段存在。如果将CS催泪剂和Claymore一起引爆,催泪剂发散后还能起到阻吓、迟缓敌人进攻的作用。Claymore地雷本身装有接近700g的C4炸药,用沙袋或者别的物体压住雷体以后,Claymoer还可以用于爆破障碍物。在好莱坞影片《SWAT》中,就有片中主角利用反派留下的Claymore炸开铁门的场景。)

美军在使用Claymore地雷的时候,多数是以遥控起爆方式布设,因为遥控状态下的Claymore地雷是作为独立的开火单位存在并记录上报,因此并不违反《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诱杀装置和其他装置的议定书》中第6条关于限制使用遥控布设地雷的条款,但是在被动模式下,则违反了这个条款的规定。为此,国际禁雷组织也多次尝试将Claymore地雷列入条约中禁止其生产和使用。有趣的是,尽管美国签订了1996年《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诱杀装置和其他装置的议定书》,但却并非渥太华公约的缔约国,因此美军可以合法使用Claymore地雷,而且不少美军士兵和USMC队员懂得应该如何设置Claymore地雷引爆方式,使其在使用时符合《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诱杀装置和其他装置的议定书》之规定。
我知道它的危力还是不错的。。正前方50M高度2M。我记得那部影片一句台词是很经典的。好像是。它不会要你的命。但它会让你成为你伙伴的累赘,负担。
66雷可真是在对越战斗中立了大功, 估计越军的密集冲锋都是被这小家伙打软的
看着壳体上那密密麻麻的钢珠就头皮发麻.....
此面向敌

那钢珠看得人毛毛的
M18我们山寨后原来是66啊,我一直以为是65呢。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有没有吃过这东西的苦头?有相关的记录吗?
一楼第四张图里的夹子,不是cod4里用来引爆炸药包的吗?:o
wyz1025a 发表于 2009-4-13 17:11
那个东西是M57脉冲点火机,其实就是个小型发电装置,连续按压操作手柄3次,就能产生3V的电压,引爆电雷管。
cod4里的M18A1还能识别敌我呢,自己装的东西自己踩不爆:D不过三角洲里的M18A1没这么聪明不管敌我都照炸:D
具体看野战排里就是,一般都是连按3下起爆。
游戏MEN OF VALOR里也是连按3下。
用这玩意贴在坦克表面遥控攻击来袭的反坦克导弹也许可以。
此面向敌
我还以为是我们山寨后的创新呢
原来原版也有啊
还有cod4里面的有两道激光
是什么引爆的?
从林之狼 发表于 2009-4-13 15:42
是《飞虎》里的,当时那个教官说克雷默的爆炸高度是2点4米
17# jokery1985


参见合金装备1里的同类物品,:D
cod4时踩上这个还真能给我啧声“Shit”的时间……
对这玩意很感兴趣:P
补图............

版主精贴, 长知识啊:D
80年代两山轮战时,曾有越南特工晚上摸到阵地前把定向雷转180度的事,第二天冲锋时,我军起爆.........;
惨.........;
记得老毛子也有个像这个瑞典FFV-013定向雷的“大”杀器,样子是个竖起来的内凹的圆盘,型号记不得了。

谁贴出来给大家看看?



另,

除了M18A1这个小家伙外,米帝为什么不也学老毛子和瑞典佬那样,整个大个头的,一炸就覆盖百十米范围的“大”杀器呢?
魔刀2 发表于 2009-4-15 09:52


其实,“金属风暴”的原理,也可用在定向雷上。打起来更可怕!
16# pizzaaa


那得保证坦克周围N米范围内没有己方步兵和装甲车之类得东西。
16# pizzaaa

如果没有步兵伴随或许可以。
苏制МОН-100型定向地雷,这个东西重5公斤,还有个兄弟МОН-200,МОН-200重量达到25公斤!
苏式地雷挂图
2008_9_12_97648_7897648.jpg
问一下人要躲在它后面的多少距离才能安全引爆?
黄金双抢 发表于 2009-4-15 13:47

地雷后方16米距离、120度角范围内为危险区域,因为地雷爆炸时雷壳碎片会向后飞散,操作手和己方人员不能进入该区域。
有一个情节, 防守方来不及布设 直接将阔剑定向雷放凯夫拉头盔里面,双手举起在胸前引爆, ---人没死, 手也没断---这可能吗? (<<弹痕>>的情节?)
BENGA 发表于 2009-4-15 14:55
《狼群》?不过那可是小说
BENGA 发表于 2009-4-15 14:55

在必要的时候~~克莱莫定向雷甚至可以充当爆破工具~~

放在凯夫拉头盔里面引爆~~会先把自己炸碎~~

1356709387745777328.jpg
M1A2城市战改装套件中有在车体两侧埋入CLAYMORE的,不过那是为了防火箭筒手。
FM 23-23 Antipersonnel Mine M18A1 and M18 (Claymore) 训练手册
那阵子还找到过一个联合国禁雷文件的附录,指明大约是02年前世界各国仿制M18A1和类似M18A1地雷的型号。
这图也很有趣,首书:禁止食用。
jokery1985 发表于 2009-4-14 06:41
“除了原有的引爆模式,美军希望能应用红外传感引信,声振动传感引信等现代化手段,提高M18A1的性能."  
游戏里一般做的都很超前,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