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联合国军"与志愿军伤亡交换比初探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5:11:58
这常常是一个引人猜疑与争议的话题,其实报着客观中立的态度研究,结论并不难寻找.
    一:关于战争伤亡承受力的推测
    常常有人猜疑:朝鲜战争志愿军在累计投入240万人参战,平均维持兵力在百万以上,以想象里的共军领导层"不珍惜人命" 官兵"不怕死伤"的风气,怎样也要损失个上百万人,死亡几十万人才会形成平局局面吧?
    其实,这是一个想当然的错误结论.综观中共历史上从经历过的战争,哪怕是没有停战谈判的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也从来看不出如何"不珍惜人命",至少在伤亡承受比例上是如此:比如,整个抗战时期,中共军队一共只有16万人牺牲,平均每年只有2万人,每年牺牲只有可投入兵力数的1/7左右(抗战时期,中共平均保有的枪械只有10万支左右,战兵最多也就十几万,因此才不得不在1942年"精兵简政";抗战末期接收了伪军大批军火物资和抗战结束后从东北获得的枪械才有了几十万支枪,上百万军队)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中共"消极抗战"的表现.解放战争是国共命运之战,中共军不会也"消极作战"吧?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中共军伤亡151万,45万人阵亡或失踪,平均每年最多在15万阵亡失踪左右;中共军在国共内战中维持在一线的部队也就在百万人左右,每年的作战死亡最多也是1/7.可能还有人会说:国共内战那是中共"以巧取胜"的战争,不能拿来说事.那么我们来看看战场长期处于相持阶段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1941.6-1943.12的二战东线德军总可以了吧?
    一战德军:在东西两线的作战死亡总数:177万左右,平均每年41万-42万;前线兵力:300万左右,平均每年阵亡前线兵力1/7,伤亡1/2 二战东线德军:(1944年以前)1941.6-1943.12,共有约150万军队作战死亡(1941年下半年30万,1942年50万,1943年70万;平均每年阵亡60万,平均每年阵亡前线兵力1/5-1/6,伤亡1/2,不过很显然,阵亡超过平均水平的1941年秋冬,1943年秋冬,苏军处于反攻或局部反攻态势;德军则因伤亡过高被迫收缩.

   再来看看20世纪上半叶到50年代初其他一些军队
一战西线协约国军队作战死亡(不计有色人种军队,殖民地军队,意大利军队等)
英军:90.8万
法军:124万
美军:5.3万
加拿大军队:5.5万
新西兰军队:1.6万
澳大利亚:6万
共计233万;西线协约国军队平均每年阵亡约55万人;
前线军队兵力:400万左右,平均每年阵亡前线兵力1/7,伤亡1/2

1950.6-1951.6的朝鲜半岛美国官兵,前线维持的地面战斗部队兵力约14-15万(2.4+1.89*6+0.39*2=14.5万,减去部分缺编或韩人,加上一些师外独立炮兵等技术兵种,大致类似),一年内作战死亡2.2万人,每年阵亡占前线1/7,伤亡占1/2左右

朝鲜前线的中共军队:平均前线8个军左右,35万左前线兵力,估算的平均每年前线作战死亡:5万左右,估算每年伤亡15万左右,也为平均每年阵亡前线兵力1/5-1/6,伤亡1/2

   看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德军也好,共军也罢,这些军队都有不怕牺牲作战勇敢的风气.但是伤亡承受力却往往并不高多少.可见,伤亡承受力不完全是由作战意志决定的,还有保存部队战斗力,维持基本建制上的需求(特别是步兵部队),越是对人员素质依赖高的军队,一名合格士兵的养成所花成本就越珍贵.越是对团队协作和凝聚力需求高的军队,补充新兵的磨合就越费时间,特别是对夜战能力较为重视的中共军队,士兵之间,基层官兵之间的了解与熟悉程度尤为重要,老兵与骨干的作用也由为重要.相反,协约国军队,美英法等大西洋国家军队,从意志上讲战争承受能力不如共军/德军要大,但是部队(特别是步兵部队)却可以迅速的轮换和补充,官兵,士兵之间几乎不需要怎样的磨合程度.(如果说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二战时期的苏军,官兵意志上既拥有很高的伤亡承受力,同时其军事体系对高素质步兵士兵依赖程度又不是很高,强调优秀装甲力量,炮兵,优秀战场协同指挥员的主导作用,在修整补充新兵后的情况下往往不需要多长的"磨合时间"也能迅速拉上战场.因此伤亡承受力往往是其他东西方一般军队的几倍.)

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根据<<韩国战争被害统计集>>的描述,不算海军陆战队,空军,海军;仅仅地面战斗部队编制仅12万人,六个师另若干个炮兵营的美国陆军(全员也就在20万人维持数左右)战争时期竟然补充了近百万人的兵源;而所有参战的中共军队,整个战争只补充及替换了五十万人左右;因此,中共军队往往需要在朝鲜维持类似于前线部队规模的预备队用于轮换作战.

二:战争伤亡推测的辩证思考.
  质疑1:有人会说:说来说去,美军伤亡损失还是只有14.2万人,考虑到参战时间比中共军队长,有约2.7万人伤亡损失于中共军入朝前,而中共军队至少战亡15万,负伤30-33万,另有2万被俘.伤亡损失47万到50万,伤亡损失比很可能高达1:4-5
  答:中共军队并不是仅和美国官兵一家交战.暂先不论在中共军入朝后损失和作用乃至投入前线兵力远远高于朝鲜军队的韩军(不考虑朝鲜军队与韩军所起作用的不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假定比较,朝鲜军队在中共军入朝后,仅有7.9万的战斗伤亡(战亡,负伤等损失的总和),高估损失一些也不会超过10万,联合国军步炮体系支援下的韩军此阶段以最少的估计也有20-30万伤亡,承担近一半的战线).仅联合国军内的其他国家军队就有4.8万到4.9万伤亡损失.除了14.2万的美军伤亡损失,还应包括3.2万的联合国军内韩军伤亡损失(近年韩国有种新的说法:美军内的韩国人只有4万人参战,1.1-1.2万人伤亡,事实上这仅是计算配合到美军建制部队内部的韩国人,没有计算以独立建制形式存在归于联合国军基层建制指挥的独立部队.此外其余14个国家的军队也有1.65万的伤亡损失损失总合.
分别是:
英国:  战亡:1973   伤亡损失:5017
土尔其: 战亡:884    伤亡损失:3347
澳大利亚: 战亡:330    伤亡损失:1591
加拿大: 战亡:339    伤亡损失:1396
法国: 战亡:306    伤亡损失:1135
泰国: 战亡:171    伤亡损失:913
荷兰: 战亡:115    伤亡损失:704
哥伦比亚: 战亡:205    伤亡损失:686
埃塞俄比亚:  战亡:120    伤亡损失:656
菲律宾: 战亡:149    伤亡损失:488
比利时、卢森堡:战亡:102    伤亡损失:453
新西兰:战亡:34     伤亡损失:115
南非:  战亡:36     伤亡损失:42+
共计战亡4883人; 16543+(按通常标准,失踪和阵亡都归于作战原因死亡)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美军内的韩军,还是英国等其他联合国军,大多数后来的参战兵力都错过了与中共军入朝前朝鲜军队交战阶段.例如土耳其旅,新西兰团,英国加拿大的另两个旅,基本是在中共军入朝后才参战的,加上联合国军内的韩军;损失于中共军入朝前的最多只有小几千人.这样看,联合国军在中共军入朝后依然有11.5万+3.2万+1.65万-0.3到0.4=16万的伤亡损失;在前线作战兵力上也与美军单位兵力的作用相当:其他联合国军约2.8万人一个半师的兵力,附属的韩国人约有1个师的作战兵力;共约2.5个师,承受伤亡及兵力都相当于美军作战兵力的1/3.联合国军的全部作战兵力应该折算10个师作用(7.5个美国师,2.5个师的其他国家军队)

   质疑2:那联合国军与中共军伤亡比1:3是否是最可能的(16万伤亡损失对48万)?
  答:前面说了,韩国人的作用比朝鲜大的多.暂不提运动战时期韩军的作用,仅仅看这样一个事实:1952年10月-11月,前线发生了白马山与上甘岭两次重要战事,韩军基本做为主体参战,美军只参与了上甘岭第一周的进攻.1952年10月还是阵地战时期美军阵亡最多的三个月之一(另两个是金城战役所在1953年7月,1951年10月的秋季攻势时期),广泛以技术兵种支援韩军作战,或战事主要集中韩国人的战线是常见的事.
  以1950.10以后的33个月为例:运动战时期的八个月,美军作战死亡1.3万,占这33个月战亡总数的52%,而中共军队前线作战死亡于前八个月的只有4.6万,占33个月13.6万总数的33.8% 因此,如果说总对比是1:3,联合国军与中共军实际交战对比最多只有1:2

    不考虑联合国军外的韩军,看一看前八个月的总对比数字(尽管考虑第五次战役中共军的严重损失,可能对中共军稍显不利)
中共军累计战斗伤亡减员16.54万人(<<运动战若干问题研究>>)
该阶段美国陆军官兵战斗伤亡减员:40233人,陆战队约1.3万人,共约5.3万
其他联合国军至少有一半伤亡损失于该阶段:(3.2+1.65)/2=2.4万-2.5万
联合国军该阶段总计伤亡损失:7.7万到7.8万
伤亡损失比 1:2.13到1:2.14左右


三:双方公布数字真实度的辩证思考:
    中共军队历史上一贯战争伤亡承受特点,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结论和中共公布的大致推测数据接近.但可能还会有有人质疑其长期以来的伤亡数字真实性的问题.特别是温的"几十万烈士"言论以后.那就再举联军宣传上几个例子来证明一下所谓的使"40万中共军死亡"的例子是怎样来的.
1:长津湖战役联军宣称使中共军2.5万死亡,1.25万负伤
按<<冰封长津>>中所列的数据:航空兵使敌1万人死,5000人负伤;地面部队使敌1.5万人死,7500人负伤,合计使敌2.5万人死,1.25万负伤;看一看,多整齐的数据?这就是联军推测时的一种表现;而事实上,关于中共军死亡的各种推测不过在7300人到1.5万之间;
2:白马山战役韩国发布的使中共军死亡数据:"在白马高地展开的10天战斗中,中共军轮番投入了2个师,造成15,332人伤亡(确定死亡8234人,推定死亡为5097人,推定受伤为1001人),57人被俘"--使中共军1.3万人死亡却只有1000人负伤?另外只有57个俘虏?很显然,如果伤亡15000人(更不要说大部死亡了)等于是两个师所有战斗部队(中共军步炮战斗编制只占人数50%出头)全员牺牲或伤亡,一个没剩;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如果说<<抗美援朝战争史>>里伤亡5372人的伤亡数字有缩小嫌疑的话,《抗美援朝大事记》里6700人左右的伤亡应该是相对准确的.死亡最多只有2000人左右;


    当然,这到不是说联军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故意说谎,比如1951年5月的第五次战役:联军宣称使中共军1.7万人左右死亡,中共方的说法是7.5万战斗减员,排除被俘应该有6万左右的伤亡,联军的这个说法应该与事实相去不远.

    又比如中共军宣称战争其间中朝累计歼敌109万人,事实上联军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只有50万左右的战斗减员(按其自身最小说法)志愿军入朝后的运动战时期,宣称歼灭联军18万余人,其中美军9万人;阵地战时期每年宣称的歼敌数字比第一年还要略大些,这也不完全符合事实,按照联军的统计,阵地战时期的伤亡密度应该是减小了的.可见平均而言:中共军宣称往往有原来1倍左右的误差.但也不是完全如此,比如在1950.11/1950.12的第二次战役时期,宣称歼灭美军2.4万,按照美方军种数据库资料,该战役陆军和陆战队的伤亡共计只有1.6万人,加上美军内的韩军也没有2万.虽然不是完全准确,但比往常的数字误差却减小了很多,显然:这也是比平时稍微增多的战俘引起的.美军在此役只有整个战争其间1/4左右的俘虏,而中共军在第五次战役则有战争其间2/3左右的俘虏.

    由此可见:俘获敌人不同,数字估算肯定就有偏差.事实上,在战场上很多情况下不要说技术兵种,就是步兵对战果都不可能完全统计精确,控制战场情况下混淆敌我残缺尸体,防御战时把压制住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冲锋,使敌人退却或卧倒/装死,当成对方真的死亡/伤亡屡见不鲜.航空兵就更是如此,而炮兵很多情况下更是靠推测. 很多情况下,战场指挥官甚至会根据推测的最大限度敌人伤亡承受能力来估测战果.因此,联军估算的使中共军队40万死亡,48万负伤,死伤俘90万的歼敌数必然存在巨大水份.为真实数字两倍的误差并不新鲜(更不说,战时还经常有把志愿军活人当韩军的现象(因为中共军"志愿军"不携带任何身份牌或领章冒徽等标志),更不说尸体了,很多情况下,残缺不全的尸体也很难辨认数量),以其不合理的死伤比例来看,死亡数的估算偏差可能尤为巨大.


四:关于其他联合国军不如美军的观点:
很显然,这种说法缺乏依据,就拿一般人们出于1949年美国人看中国人那种习惯性的优势心理,最看不起的埃塞俄比亚营来说吧.在整个战争该营有121人作战死亡,536人负伤,却没有一个人失踪或者被俘.其他联军大多至少在被俘失踪占死亡比率上也都好于美英军队,这其实并不奇怪.不论那些国家普通军队怎样的不堪一击,被选派参加联合国军的部队往往是其中的优秀,精锐的官兵.比如埃塞俄比亚营就属于该国国王非常看中的皇家精锐禁卫部队.某篇埃塞俄比亚因朝鲜战争而改变对华态度的文章或许有些夸张,甚至认为那是从美国盟国到"东非PLA"的重要原因.但料想,通过"大内高手"的出征,该国国王是能了解到中朝军队的实际作战能力的.其他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军队,在二战历史上的表现也一惯不逊色于美英军队.土耳其军队的表现也很突出.而联合国军中唯一作战能力可能偏底的也许就是韩国官兵了(虽然这些人也涵盖在联合国军作战体系支援内),但前面也提到,联合国军以外韩国官兵相比北共军的多出部分作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所有合理依据和推测都指向这样一个结论:中共军作战死亡大致在15万左右,与联合国军或西方军队交战伤亡比平均至少在2:1左右.


五:附:有些类似朝鲜半岛的二战意大利战场盟军与德军伤亡数据:
1945年以前,德军共在意大利死亡150660人,推测战区总死亡18万人左右,真正意义上的作战死亡数字小于此数,但作战死亡不会少于15万(不计与盟军作战的意大利人)与中共军大致相当.

在二战意大利战区盟军伤亡:美国伤亡119279名,英国伤亡89436名,加拿大伤亡25889名,巴西伤亡2211名,英国殖民部队伤亡448名,法国伤亡27625名,希腊伤亡452名,印度伤亡19373名,意大利伤亡4729名,新西兰伤亡8668名,波兰伤亡11217名,南非伤亡4168名,共计伤亡313495名

作战死亡数字:
美国军战亡20442名,英国军战亡18737名,法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塞内加尔比利时杂牌军5241名,加拿大军队战亡4798名,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战亡4078名,波兰军战亡2028名,新西兰军队战亡1688名,意大利军队战亡917名,南非军战亡800名,巴西军战亡275名,希腊军战亡115名,犹太人战亡32名,共计59151名
另外,盟军中有30849人失踪
负伤数223495名

意大利战场盟军与德军伤亡:盟军死亡估测约8万余人;伤亡31万余人;歼灭轴心国军队60万人左右(使死亡估计在16万到18万)

二战盟军意大利战区航空兵投弹量与朝鲜战争联军的对比
《美国空军在朝鲜》第691页的投弹吨数条形图估算的大略数字:
远东空军:41.8万吨
美国海军: 9.2万吨
美国海陆: 6.7万吨
其他陆航: 1.2万吨
小计:58.9万吨(包括炸弹和燃烧弹,不包括10万吨左右的航空枪炮弹和火箭弹)


World War II第240页表141,Tons of Bombs Dropped in Theaters vs Germany, By Type of Airplane and By Country, 1942-1945 里,给出了美国陆军航空军飞机在地中海战区及意大利战场的投弹量:

年份: 地中海战区  意大利战场   
1942:   4,410吨     0吨     
1943:  98,462吨  46,448吨   
1944: 346,993吨  166,494吨   
1945: 132,836吨   63,370吨   

二战时期盟军在地中海战区(含意大利战场)炸弹使用量是58万吨,其中意大利战场约27.63万吨航空炸弹;

加上二战英国航空兵,这一数字可能略高,但要注意:这包括从地中海地区或意大利战场起飞,对德国本土及欧洲其他地区的战略轰炸,不完全是用于战术目的的轰炸.


地面弹药及其他弹药消耗:
美军朝鲜战争所消耗的航空炸弹外:330-67.8=262万吨,加上航空枪炮弹,约270万余吨;
美军在二战欧洲战区消耗的航空炸弹外所有战术弹药:390-141=249万吨
韩军及其他联合国军在朝鲜战争消耗的非航空炸弹类弹药:约198万吨-199万吨

显然,朝鲜半岛的地面火力密度比二战意大利战场高的多,投入的装甲力量也是如此.这常常是一个引人猜疑与争议的话题,其实报着客观中立的态度研究,结论并不难寻找.
    一:关于战争伤亡承受力的推测
    常常有人猜疑:朝鲜战争志愿军在累计投入240万人参战,平均维持兵力在百万以上,以想象里的共军领导层"不珍惜人命" 官兵"不怕死伤"的风气,怎样也要损失个上百万人,死亡几十万人才会形成平局局面吧?
    其实,这是一个想当然的错误结论.综观中共历史上从经历过的战争,哪怕是没有停战谈判的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也从来看不出如何"不珍惜人命",至少在伤亡承受比例上是如此:比如,整个抗战时期,中共军队一共只有16万人牺牲,平均每年只有2万人,每年牺牲只有可投入兵力数的1/7左右(抗战时期,中共平均保有的枪械只有10万支左右,战兵最多也就十几万,因此才不得不在1942年"精兵简政";抗战末期接收了伪军大批军火物资和抗战结束后从东北获得的枪械才有了几十万支枪,上百万军队)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中共"消极抗战"的表现.解放战争是国共命运之战,中共军不会也"消极作战"吧?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中共军伤亡151万,45万人阵亡或失踪,平均每年最多在15万阵亡失踪左右;中共军在国共内战中维持在一线的部队也就在百万人左右,每年的作战死亡最多也是1/7.可能还有人会说:国共内战那是中共"以巧取胜"的战争,不能拿来说事.那么我们来看看战场长期处于相持阶段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1941.6-1943.12的二战东线德军总可以了吧?
    一战德军:在东西两线的作战死亡总数:177万左右,平均每年41万-42万;前线兵力:300万左右,平均每年阵亡前线兵力1/7,伤亡1/2 二战东线德军:(1944年以前)1941.6-1943.12,共有约150万军队作战死亡(1941年下半年30万,1942年50万,1943年70万;平均每年阵亡60万,平均每年阵亡前线兵力1/5-1/6,伤亡1/2,不过很显然,阵亡超过平均水平的1941年秋冬,1943年秋冬,苏军处于反攻或局部反攻态势;德军则因伤亡过高被迫收缩.

   再来看看20世纪上半叶到50年代初其他一些军队
一战西线协约国军队作战死亡(不计有色人种军队,殖民地军队,意大利军队等)
英军:90.8万
法军:124万
美军:5.3万
加拿大军队:5.5万
新西兰军队:1.6万
澳大利亚:6万
共计233万;西线协约国军队平均每年阵亡约55万人;
前线军队兵力:400万左右,平均每年阵亡前线兵力1/7,伤亡1/2

1950.6-1951.6的朝鲜半岛美国官兵,前线维持的地面战斗部队兵力约14-15万(2.4+1.89*6+0.39*2=14.5万,减去部分缺编或韩人,加上一些师外独立炮兵等技术兵种,大致类似),一年内作战死亡2.2万人,每年阵亡占前线1/7,伤亡占1/2左右

朝鲜前线的中共军队:平均前线8个军左右,35万左前线兵力,估算的平均每年前线作战死亡:5万左右,估算每年伤亡15万左右,也为平均每年阵亡前线兵力1/5-1/6,伤亡1/2

   看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德军也好,共军也罢,这些军队都有不怕牺牲作战勇敢的风气.但是伤亡承受力却往往并不高多少.可见,伤亡承受力不完全是由作战意志决定的,还有保存部队战斗力,维持基本建制上的需求(特别是步兵部队),越是对人员素质依赖高的军队,一名合格士兵的养成所花成本就越珍贵.越是对团队协作和凝聚力需求高的军队,补充新兵的磨合就越费时间,特别是对夜战能力较为重视的中共军队,士兵之间,基层官兵之间的了解与熟悉程度尤为重要,老兵与骨干的作用也由为重要.相反,协约国军队,美英法等大西洋国家军队,从意志上讲战争承受能力不如共军/德军要大,但是部队(特别是步兵部队)却可以迅速的轮换和补充,官兵,士兵之间几乎不需要怎样的磨合程度.(如果说唯一的例外,可能就是二战时期的苏军,官兵意志上既拥有很高的伤亡承受力,同时其军事体系对高素质步兵士兵依赖程度又不是很高,强调优秀装甲力量,炮兵,优秀战场协同指挥员的主导作用,在修整补充新兵后的情况下往往不需要多长的"磨合时间"也能迅速拉上战场.因此伤亡承受力往往是其他东西方一般军队的几倍.)

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根据<<韩国战争被害统计集>>的描述,不算海军陆战队,空军,海军;仅仅地面战斗部队编制仅12万人,六个师另若干个炮兵营的美国陆军(全员也就在20万人维持数左右)战争时期竟然补充了近百万人的兵源;而所有参战的中共军队,整个战争只补充及替换了五十万人左右;因此,中共军队往往需要在朝鲜维持类似于前线部队规模的预备队用于轮换作战.

二:战争伤亡推测的辩证思考.
  质疑1:有人会说:说来说去,美军伤亡损失还是只有14.2万人,考虑到参战时间比中共军队长,有约2.7万人伤亡损失于中共军入朝前,而中共军队至少战亡15万,负伤30-33万,另有2万被俘.伤亡损失47万到50万,伤亡损失比很可能高达1:4-5
  答:中共军队并不是仅和美国官兵一家交战.暂先不论在中共军入朝后损失和作用乃至投入前线兵力远远高于朝鲜军队的韩军(不考虑朝鲜军队与韩军所起作用的不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假定比较,朝鲜军队在中共军入朝后,仅有7.9万的战斗伤亡(战亡,负伤等损失的总和),高估损失一些也不会超过10万,联合国军步炮体系支援下的韩军此阶段以最少的估计也有20-30万伤亡,承担近一半的战线).仅联合国军内的其他国家军队就有4.8万到4.9万伤亡损失.除了14.2万的美军伤亡损失,还应包括3.2万的联合国军内韩军伤亡损失(近年韩国有种新的说法:美军内的韩国人只有4万人参战,1.1-1.2万人伤亡,事实上这仅是计算配合到美军建制部队内部的韩国人,没有计算以独立建制形式存在归于联合国军基层建制指挥的独立部队.此外其余14个国家的军队也有1.65万的伤亡损失损失总合.
分别是:
英国:  战亡:1973   伤亡损失:5017
土尔其: 战亡:884    伤亡损失:3347
澳大利亚: 战亡:330    伤亡损失:1591
加拿大: 战亡:339    伤亡损失:1396
法国: 战亡:306    伤亡损失:1135
泰国: 战亡:171    伤亡损失:913
荷兰: 战亡:115    伤亡损失:704
哥伦比亚: 战亡:205    伤亡损失:686
埃塞俄比亚:  战亡:120    伤亡损失:656
菲律宾: 战亡:149    伤亡损失:488
比利时、卢森堡:战亡:102    伤亡损失:453
新西兰:战亡:34     伤亡损失:115
南非:  战亡:36     伤亡损失:42+
共计战亡4883人; 16543+(按通常标准,失踪和阵亡都归于作战原因死亡)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美军内的韩军,还是英国等其他联合国军,大多数后来的参战兵力都错过了与中共军入朝前朝鲜军队交战阶段.例如土耳其旅,新西兰团,英国加拿大的另两个旅,基本是在中共军入朝后才参战的,加上联合国军内的韩军;损失于中共军入朝前的最多只有小几千人.这样看,联合国军在中共军入朝后依然有11.5万+3.2万+1.65万-0.3到0.4=16万的伤亡损失;在前线作战兵力上也与美军单位兵力的作用相当:其他联合国军约2.8万人一个半师的兵力,附属的韩国人约有1个师的作战兵力;共约2.5个师,承受伤亡及兵力都相当于美军作战兵力的1/3.联合国军的全部作战兵力应该折算10个师作用(7.5个美国师,2.5个师的其他国家军队)

   质疑2:那联合国军与中共军伤亡比1:3是否是最可能的(16万伤亡损失对48万)?
  答:前面说了,韩国人的作用比朝鲜大的多.暂不提运动战时期韩军的作用,仅仅看这样一个事实:1952年10月-11月,前线发生了白马山与上甘岭两次重要战事,韩军基本做为主体参战,美军只参与了上甘岭第一周的进攻.1952年10月还是阵地战时期美军阵亡最多的三个月之一(另两个是金城战役所在1953年7月,1951年10月的秋季攻势时期),广泛以技术兵种支援韩军作战,或战事主要集中韩国人的战线是常见的事.
  以1950.10以后的33个月为例:运动战时期的八个月,美军作战死亡1.3万,占这33个月战亡总数的52%,而中共军队前线作战死亡于前八个月的只有4.6万,占33个月13.6万总数的33.8% 因此,如果说总对比是1:3,联合国军与中共军实际交战对比最多只有1:2

    不考虑联合国军外的韩军,看一看前八个月的总对比数字(尽管考虑第五次战役中共军的严重损失,可能对中共军稍显不利)
中共军累计战斗伤亡减员16.54万人(<<运动战若干问题研究>>)
该阶段美国陆军官兵战斗伤亡减员:40233人,陆战队约1.3万人,共约5.3万
其他联合国军至少有一半伤亡损失于该阶段:(3.2+1.65)/2=2.4万-2.5万
联合国军该阶段总计伤亡损失:7.7万到7.8万
伤亡损失比 1:2.13到1:2.14左右


三:双方公布数字真实度的辩证思考:
    中共军队历史上一贯战争伤亡承受特点,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结论和中共公布的大致推测数据接近.但可能还会有有人质疑其长期以来的伤亡数字真实性的问题.特别是温的"几十万烈士"言论以后.那就再举联军宣传上几个例子来证明一下所谓的使"40万中共军死亡"的例子是怎样来的.
1:长津湖战役联军宣称使中共军2.5万死亡,1.25万负伤
按<<冰封长津>>中所列的数据:航空兵使敌1万人死,5000人负伤;地面部队使敌1.5万人死,7500人负伤,合计使敌2.5万人死,1.25万负伤;看一看,多整齐的数据?这就是联军推测时的一种表现;而事实上,关于中共军死亡的各种推测不过在7300人到1.5万之间;
2:白马山战役韩国发布的使中共军死亡数据:"在白马高地展开的10天战斗中,中共军轮番投入了2个师,造成15,332人伤亡(确定死亡8234人,推定死亡为5097人,推定受伤为1001人),57人被俘"--使中共军1.3万人死亡却只有1000人负伤?另外只有57个俘虏?很显然,如果伤亡15000人(更不要说大部死亡了)等于是两个师所有战斗部队(中共军步炮战斗编制只占人数50%出头)全员牺牲或伤亡,一个没剩;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如果说<<抗美援朝战争史>>里伤亡5372人的伤亡数字有缩小嫌疑的话,《抗美援朝大事记》里6700人左右的伤亡应该是相对准确的.死亡最多只有2000人左右;


    当然,这到不是说联军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故意说谎,比如1951年5月的第五次战役:联军宣称使中共军1.7万人左右死亡,中共方的说法是7.5万战斗减员,排除被俘应该有6万左右的伤亡,联军的这个说法应该与事实相去不远.

    又比如中共军宣称战争其间中朝累计歼敌109万人,事实上联军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只有50万左右的战斗减员(按其自身最小说法)志愿军入朝后的运动战时期,宣称歼灭联军18万余人,其中美军9万人;阵地战时期每年宣称的歼敌数字比第一年还要略大些,这也不完全符合事实,按照联军的统计,阵地战时期的伤亡密度应该是减小了的.可见平均而言:中共军宣称往往有原来1倍左右的误差.但也不是完全如此,比如在1950.11/1950.12的第二次战役时期,宣称歼灭美军2.4万,按照美方军种数据库资料,该战役陆军和陆战队的伤亡共计只有1.6万人,加上美军内的韩军也没有2万.虽然不是完全准确,但比往常的数字误差却减小了很多,显然:这也是比平时稍微增多的战俘引起的.美军在此役只有整个战争其间1/4左右的俘虏,而中共军在第五次战役则有战争其间2/3左右的俘虏.

    由此可见:俘获敌人不同,数字估算肯定就有偏差.事实上,在战场上很多情况下不要说技术兵种,就是步兵对战果都不可能完全统计精确,控制战场情况下混淆敌我残缺尸体,防御战时把压制住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冲锋,使敌人退却或卧倒/装死,当成对方真的死亡/伤亡屡见不鲜.航空兵就更是如此,而炮兵很多情况下更是靠推测. 很多情况下,战场指挥官甚至会根据推测的最大限度敌人伤亡承受能力来估测战果.因此,联军估算的使中共军队40万死亡,48万负伤,死伤俘90万的歼敌数必然存在巨大水份.为真实数字两倍的误差并不新鲜(更不说,战时还经常有把志愿军活人当韩军的现象(因为中共军"志愿军"不携带任何身份牌或领章冒徽等标志),更不说尸体了,很多情况下,残缺不全的尸体也很难辨认数量),以其不合理的死伤比例来看,死亡数的估算偏差可能尤为巨大.


四:关于其他联合国军不如美军的观点:
很显然,这种说法缺乏依据,就拿一般人们出于1949年美国人看中国人那种习惯性的优势心理,最看不起的埃塞俄比亚营来说吧.在整个战争该营有121人作战死亡,536人负伤,却没有一个人失踪或者被俘.其他联军大多至少在被俘失踪占死亡比率上也都好于美英军队,这其实并不奇怪.不论那些国家普通军队怎样的不堪一击,被选派参加联合国军的部队往往是其中的优秀,精锐的官兵.比如埃塞俄比亚营就属于该国国王非常看中的皇家精锐禁卫部队.某篇埃塞俄比亚因朝鲜战争而改变对华态度的文章或许有些夸张,甚至认为那是从美国盟国到"东非PLA"的重要原因.但料想,通过"大内高手"的出征,该国国王是能了解到中朝军队的实际作战能力的.其他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军队,在二战历史上的表现也一惯不逊色于美英军队.土耳其军队的表现也很突出.而联合国军中唯一作战能力可能偏底的也许就是韩国官兵了(虽然这些人也涵盖在联合国军作战体系支援内),但前面也提到,联合国军以外韩国官兵相比北共军的多出部分作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所有合理依据和推测都指向这样一个结论:中共军作战死亡大致在15万左右,与联合国军或西方军队交战伤亡比平均至少在2:1左右.


五:附:有些类似朝鲜半岛的二战意大利战场盟军与德军伤亡数据:
1945年以前,德军共在意大利死亡150660人,推测战区总死亡18万人左右,真正意义上的作战死亡数字小于此数,但作战死亡不会少于15万(不计与盟军作战的意大利人)与中共军大致相当.

在二战意大利战区盟军伤亡:美国伤亡119279名,英国伤亡89436名,加拿大伤亡25889名,巴西伤亡2211名,英国殖民部队伤亡448名,法国伤亡27625名,希腊伤亡452名,印度伤亡19373名,意大利伤亡4729名,新西兰伤亡8668名,波兰伤亡11217名,南非伤亡4168名,共计伤亡313495名

作战死亡数字:
美国军战亡20442名,英国军战亡18737名,法国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塞内加尔比利时杂牌军5241名,加拿大军队战亡4798名,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战亡4078名,波兰军战亡2028名,新西兰军队战亡1688名,意大利军队战亡917名,南非军战亡800名,巴西军战亡275名,希腊军战亡115名,犹太人战亡32名,共计59151名
另外,盟军中有30849人失踪
负伤数223495名

意大利战场盟军与德军伤亡:盟军死亡估测约8万余人;伤亡31万余人;歼灭轴心国军队60万人左右(使死亡估计在16万到18万)

二战盟军意大利战区航空兵投弹量与朝鲜战争联军的对比
《美国空军在朝鲜》第691页的投弹吨数条形图估算的大略数字:
远东空军:41.8万吨
美国海军: 9.2万吨
美国海陆: 6.7万吨
其他陆航: 1.2万吨
小计:58.9万吨(包括炸弹和燃烧弹,不包括10万吨左右的航空枪炮弹和火箭弹)


World War II第240页表141,Tons of Bombs Dropped in Theaters vs Germany, By Type of Airplane and By Country, 1942-1945 里,给出了美国陆军航空军飞机在地中海战区及意大利战场的投弹量:

年份: 地中海战区  意大利战场   
1942:   4,410吨     0吨     
1943:  98,462吨  46,448吨   
1944: 346,993吨  166,494吨   
1945: 132,836吨   63,370吨   

二战时期盟军在地中海战区(含意大利战场)炸弹使用量是58万吨,其中意大利战场约27.63万吨航空炸弹;

加上二战英国航空兵,这一数字可能略高,但要注意:这包括从地中海地区或意大利战场起飞,对德国本土及欧洲其他地区的战略轰炸,不完全是用于战术目的的轰炸.


地面弹药及其他弹药消耗:
美军朝鲜战争所消耗的航空炸弹外:330-67.8=262万吨,加上航空枪炮弹,约270万余吨;
美军在二战欧洲战区消耗的航空炸弹外所有战术弹药:390-141=249万吨
韩军及其他联合国军在朝鲜战争消耗的非航空炸弹类弹药:约198万吨-199万吨

显然,朝鲜半岛的地面火力密度比二战意大利战场高的多,投入的装甲力量也是如此.
原创吗?真是赞一个
是的,这个必须支持下!
女王同志从战沙到SC再到CD不知道会不会再发到天涯啊
爱军习武 发表于 2009-11-16 14:09 确实是作者的原创
写得不错,坐等有良心人士
回复 6# 霏菲飞


    此乃SC大名鼎鼎的独孤雯女侠
久闻独孤女侠大名,似乎很久没来历史区了呀,欢迎发表原创文章。
........(更不说,战时还经常有把志愿军活人当韩军的现象(因为中共军"志愿军"不携带任何身份牌或领章冒徽等标志),.....
怎么不说当朝鲜军队,而说是韩军?
回复 9# 我忘了


    小心女王神威
含南伪军在内的联合国军伤亡总数是多少呢
回复 4# lted


   已经转到天涯了......不过,那里就是一个口水横飞的地方,有多少人会看完
南朝鲜军在志愿军入朝之前就已经整个完蛋了一次,这篇文章没有注意这个问题。
真的很纠结,作者实际是说“苏军的优点是死得比别人多也能打胜仗”。这真不能叫夸苏军。
棒子拖了联合军后退
原创吗?真是赞一个
拿数字说话 仔细看一下
实际上质疑数字的人根本不懂战争 不懂军事
人人 ty上总是有人说志愿军光阵亡就100W 以前还跟他们好好解释 100W的阵亡 总伤亡人数就得500-600W左右了 中共那年头哪有那么多军队?可人家JY会说 中国人多啊 随便拉些壮丁补充进去
我天 如果是这样 那么今天朝鲜还存在么
现在也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了 爱咋咋地吧
qqweee 发表于 2011-1-18 15:26


    朝鲜战争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与志愿军实际伤亡比大致在1:2.5-1:3这个范围是比较可信的,我的一位大学同学的祖父是PLA退役高级将领,赴朝作战时是志愿军一名团级干部,90年代初退休的时候已经是某部中将了,他认为这个统计数据是比较中肯的。
确实很有道理。
祖父。

这八辈子关系的数据? 当年一个团长有全部的数据。

联合国军自己去看一下美国人的朝鲜战争纪念碑,UN死亡52万人。

按照你的说法,中国要牺牲 125-150万人?

你小学毕业了吗?
不是有最新的志愿军伤亡数字嘛。。看看分析的准确不。
iwillbebest 发表于 2011-1-19 23:55

美国人的朝鲜战争纪念碑并不代表美国和韩国最官方和最权威的数字,正如朝鲜战争纪念官那个18.3万并不能做为中方方面战亡依据一样.
中国方面在朝鲜战争中的战伤人次数:卫勤统计资料的38万减去5万非战斗负伤和2万归为战亡的伤死,大致31万人.
中国方面在朝鲜战争中的战死数:18.3万减去1万停战后死亡,减去1.3万病死和1万事故死,0.4万冻伤死,约14.6万;
中国方面还有2.1万人被俘
以上合计伤亡损失47.7万人
按照相同口径和标准,美国官兵伤亡损失14.2万,英国等非美韩其他国家伤亡损失1.65万人,编入美军的韩国人还至少伤亡了1.1万---不包括独立的韩军,联合国军作战伤亡损失17万人

如果无视韩军,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的总伤亡损失比差不多就是2.8:1左右
"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不算韩军确实在1:2.5至3之间
但是考虑到韩国人比朝鲜人更多的作用,实际直接交战中伤亡比应到不了2:1,中美战亡比倒有可能是2.5:1
SC的女王来了.... MY GOD... 拜下:o
iwillbebest 发表于 2011-1-19 23:55


    能够了解到你了解不到的真相,掌握你掌握不了的数据,他入朝作战虽然官不算大,但是所在部队直接隶属于志愿军司令部,专门负责情侦工作,回国后就受到了军委的提拔,80年代末更是邓在部队的心腹之一
比如,整个抗战时期,中共军队一共只有16万人牺牲,平均每年只有2万人
---------------
这个数是从何而来的?不对吧!
暴风烈火 发表于 2011-1-19 19:24

你这个伤亡比俨然没有把即使发明历史以后也伤亡70多万的南棒子当人看啊;P
tr19821201 发表于 2011-1-20 10:10


    统计南韩伪军的话,北韩的部队也要统计,这就不好算了

    所以指出是志愿军与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的伤亡比
支持一下,很有说服力的
回复 29# 暴风烈火

其实只要统计志愿军入朝以后的数字就好 也就是真正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双方的伤亡数字
北朝军队这个时期基本上打酱油 忽略不计也可以
回复 27# mmmmmmm

可能只是正规军 也就是计入编制内的部队
至于民兵组织、一些偏远游击区自己发展起来的部队可能没计入
暴风烈火 发表于 2011-1-20 10:24

北朝鲜军队的伤亡要远小于韩国,作用根本不一样,美国人不缺武器,缺的是人。。。

就是在美军编制内都有大量的韩国人。
qqweee 发表于 2011-1-20 18:19

之前单论死亡数字也不大,9万人的被俘,就10几万人的军队能死几个。。。
哦?日本陆军战史研究室的《朝鲜战争》里引用美军的数据,说南朝鲜军队总损失高达98万人次,怎么没了?
mmmmmmm 发表于 2011-1-20 09:43
抗战时期中共军队(八路军和新四军)共伤亡60余万人,其中八路军34万,新四军20多万;
但是死亡数上,八路和新四各8万
这个数据不难查吧?
为何刻意把南棒军排除在联和国军外?这种刻意的分离出于啥目的? 棒军伤亡被故意疏忽目地性很明确么。无论是志愿军前期进攻战役还是中后期的对峙,南棒军都是联军的超大头当主力用的, 韩国文人政府上台后公布的伤亡数字接近百万。
独狐雯 发表于 2011-1-21 06:07 女王  你这数据自己瞎编的??
独狐雯 发表于 2011-1-21 06:07 你这个自己想出来的吧
独狐雯 发表于 2011-1-21 06:07
没在论坛见过女的,请问阁下是女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