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苏游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1:32:38
1. 步行线路图



2. 本站目的地:盘门和文庙

远眺人民桥



3. 往西走,来到蟠龙桥。原先附近有座“枣市桥”,后被拆除。若干年前放大仿建,取名“蟠龙桥”。




1. 步行线路图



2. 本站目的地:盘门和文庙

远眺人民桥



3. 往西走,来到蟠龙桥。原先附近有座“枣市桥”,后被拆除。若干年前放大仿建,取名“蟠龙桥”。




4. 对面是吴门桥。是苏州市区现存最高的一座古桥。建于北宋后期,现在的石桥为1872年重建,与邻近的盘门城楼、瑞光塔组成苏州城南的一组风景。号称“盘门三景”之一。



5. 5月28号那天下午气温高达35度,但游人依然兴致不减。



6. 城墙一角。

7.远观



8.盘门在苏州老城最南端,其风头不亚于北端的北寺塔、拙政园、狮子林等。



9.给叶子来张特写

10.原路返回,依然来到吴门桥附近。背景为城墙



11.穿过密林来到人迹罕至深幽之处看城头旗



12.背景为瑞光塔,始建于三国孙吴政权,重建于北宋。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砖砌塔身由外壁、回廊和塔心三部分构成,外壁以砖木斗拱挑出木构腰檐和平座。1988年就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13.若无烈阳炙烤,凉风习习望瑞光倒是很惬意。



14.也算是双桥吧。左手那桥已经被封闭了,也不知其由来,望知情者赐教。



15.吴门桥上。

16.吴门桥上望盘门水门。左下方的桥建于清同治年间,为一水利枢纽。名字忘了。



17. 城墙另一角。



18.盘门陆门内。

19. 离开盘门,中间绕过吴宫喜来登来到文庙。文庙,就是纪念孔夫子的庙。



20.文庙又叫苏州碑刻博物馆,为全国首座碑刻博物馆。内有四大宋碑,较有价值。分别为“天文图”、“坠(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和“平江图”碑。



21. “思无邪公生明”碑。上款"司马文正公书",下款"淳佑元正摹刻",右上角已残缺。文字为司马光手书。“思无邪”语出《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是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精神,可以说是‘所思所想没有邪念’。 “公生明” 语出荀子《不苟》篇:“公生明,偏生暗”。意为“公正使你明察,偏私使你愚闇”,有人称这六字为“万世之导引”。

22. 里内为大成殿,建于南宋。中间为孔夫子像,由一香港人士捐建。“大成”就是指把诸多圣贤之精华经过整合形成一种至高的理念。



23.牌坊一角。



24.即将入殿。

25.在殿内。正中为孔夫子像。



26.复制的苏州府学之图。记载的是乾隆五十五年的情况。



27.仿制的击打乐器也有唐宋风格。

28. 不斯文的人在看“斯文”,于是打算离开。



29.出大成殿,此处为大成殿后连接出口处。



30.出了殿,开始看碑刻。叫歇碑是很有代表的一块碑刻。叫歇就是叫停的意思,全名为“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当时没BA工的说法,就叫“叫歇”。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苏州城内的机匠大规模BA工。影响非常大,以至惊动了朝廷。

32.真正的坠理图(地理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刻中国全国性地图之一。作者也是黄裳(天文图的作者),天文图的复制版本在“游记三”忠王府内拍过。并列的“帝王绍运图”没有拍。“绍”就是继承的意思。它是一张以帝王为中心的历史图表。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到南宋宋理宗为止,共有一百九十五君,经历了三千五百多年。绘制这幅图的人依然是黄裳。作为太子讲授官,水平自然很高。



31.真正的“平江图”碑,没有也不敢开闪光灯,怕伤着它。平江图算是苏州地图的祖本。



33.看完碑刻,来到崇圣祠。它在孔庙大成殿后。供奉并祭祀孔子先人牌位的地方。现在卖很多的赝品古玩。

34.崇圣祠看大成殿。








第二站:苏博、忠王府

1.早饭,随便找了家店来了碗面条。



2. 左手便是名声赫赫的拙政园。没搞到园林卡,自然也就不进去了。

3.快到苏博门口了。



4.能看出我在干什么么?



5.原来是安检,据说含糖饮料不得带入。

6.馆内一角。



7.如果房间能这样布置,也蛮好的。



8.屋顶的造型及颜色的布局很内敛,也很随和。

9.游客们观赏得都很投入。



10. 小楷。很秀气。



11.这笔筒也不错。

12.角落里面那个断头佛像是文革“破四旧”时被弄坏的,塔利班炸巴米扬大佛,是不是得到了我朝真传?



13.据说要用很多丝。不敢开闪光灯,比较晃。



14.来到馆外。贝聿铭的设计总体不错的,只是不解为何略带日式风格。

15.非对称建筑风格自有其个性。



16.锦鲤,专用做观赏。在日本这样的品种很多。



17.睡莲已开。

18.总体来说,建筑风格流畅、舒适、典雅、内敛。



19.围墙的窗是典型的园林设置。



20.来到一墙之隔的忠王府。忠王,即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破坏力无穷的太平天国政权在我朝如此受推崇,自然有其受推崇的原因。

21.那四个鎏金大字很显眼



22.当年李秀成的宝座。据说李秀成是除了天王洪秀全之外唯一一个冠帽上镶有黄金的“王”。



23.桑宁清风。

24.庭院内。



25.池内生机勃勃。



26.古戏台,昆曲排练。

27.古戏台出来。



28.墙外甚至传来蝉鸣。



29.芭蕉望梧桐。

30.天文图。碑石刻于南宋淳佑七年(公元1247年),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王致远建。原图作者为普成(今四川剑阁附近)人黄裳。他于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向宋太子赵扩献八图,称为“绍熙八图”。其中之一即天文图。



31.出门。忠王府大门为苏州博物馆的实际出口。



32.继续往东走,拙政园附近街上。

第三站: 山塘,平江路

1.这样的游船貌似很多,左侧的桥洞里有姑苏繁华图,没拍。



2.老宅视觉。



4.这样的河滩头,不管在哪个城市,如今是越来越少了。

5.当时我的一只脚差点踩在水里,青泥苔比较滑。



6.斑驳。



7.我在拍,她也在拍。

8.有人说晒衣服煞风景,其实自然一些有何不可。



9.对面是星桥。为山塘“横七竖八”中“七横”之一。只可惜“横七竖八”如今早已不完整。



10.放生官河。官河,即政府管理的河;放生,就是要行善事。放生官河,遍布于各地。

11.远处虎丘清晰可见。



12.星桥底下。



13.左手的山塘雕花楼原名许宅,是清代名医许鹤丹的私宅。二落五进,有“姑苏城外第一宅”之称。

14.远处的桥貌似为“横七竖八”之通贵桥。



15.梅花糕,小时候常吃,现在在会社主义市场经济下很少看见了。



16.珍珠及其附属产品在苏州的市场规模或许已经超越不太景气的丝绸了。

17.乾隆到处留下笔墨,就像其到处沾花惹草一样。此处“山塘寻胜”,亦为乾隆所作。



18.走出山塘,不远就是阊门。



19.现在的阊门,是1934年改建的,仿金门罗马式建筑改建城门。解放后又有很大改动。明朝初期周边人口大规模迁徙至苏北,这些移民都自称来自苏州阊门。

后来天平天国运动波及苏州,苏州清军为固守城防,下令烧毁城外商业区。《姑苏哀》:“清军十万仓皇来,三日城门闭不开。抚军下令烧民屋,城外万户成寒灰。健儿应募尽反颜,弃甲堆积如丘山。” 战后,苏州的经济中心地位已经为上海所取代,所以阊门商业区只有小规模的恢复,其地位甚至不及城内的观前街。

20.出阊门,来到西中市。雷允上算是苏州响当当的老字号了。六神丸,想必大家都吃过。



21.民国风格的建筑在苏州其实不少,但是总会被风头很盛的仿明清式建筑压下去。

位于德馨里的裕苏官银钱局真正始建于咸丰年间,但建筑已经有了西洋的影子,光绪三十二年又在上海、镇江、无锡、平望开设了四个分局。民国元年又在这里面设立了江苏银行。



22.这店铺即使不说,看上去也是老字号了。

23.白塔东路上,左手小路进去就是拙政园和苏博。这里的车站(右手)很有特色。



24.来到平江路,已经是下午5时左右。步行很耗时,但一路走走看看也蛮有乐趣。下为平江路口一建筑。



25.夏天的气息。

26.空灵,空音,空鸣。



27.平江路的双桥。其实在江南一带这种布局的双桥很多,只因昆山的周庄名气太响。



28.在这里吃了一个冰激淋,味道还行吧。

29.依然是双桥,第二处了。



30.远处是粉刷一新,近处是斑驳沧桑,各有各的味道。



31.上一张左手亭子一角特写。

32. 天色黑了,机器也糊了。



33.静看人来人往。平江路过客居多。



34.鱼食稻饭土灶馆门口。井很有特色。

35.傍晚平江路较为热闹的一处。



36.再来一处。



37. 饿了,晚饭,性价比很高。

38.补两张29号清晨拍的白塔西路,这里也有民国风格的建筑。








第四站:

1. 街景、校园



2.十全街傍晚

图不错
3.喧嚣并非每个人都喜欢,何不走入临近十全街的阡陌小巷?



4.夜未临,却已阑珊。



5.喧嚣的背后。

6.凤凰街和十全街的交叉口。



7.新开的钱塘茶人。



8.十全街一角。看车来车往,人去人留。

9.雨果书店,曾经很早就去过。气氛很小资,咖啡也不错,就是一份价钱一分货有点吃不消。



10.书院巷一处,车水马龙,流光溢彩。右手边是江苏巡抚衙门旧址。



11.苏科石湖校区夜景。

12.读好书,好读书,书读好。



13.第二天途径观前街,咱不购物,只是雁过留名。



14.干将河。此处是少数因造轻轨而未被抽干或污染的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