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人民网特约评论员白剑峰:教授之死折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32:08


作者:人民网评论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白剑峰

原地址:http://medicine.people.com.cn/GB/10328136.html

日前,某著名电视台播出了《公益医院非法行医,北大医学教授惨死北大医院》的节目,称“在校学生无证行医导致死亡事故”。记者用大量生动的“事实”,证明了北大医院存在严重的“非法行医”现象,是一家“草菅人命”的医院。

与几年前的哈医二院“天价药费”相比,这条新闻的轰动性毫不逊色。但是,看过节目之后,有人义愤填膺,也有人质疑追问:事实真的如此吗?

众所周知,真实、客观、公正、平衡,是新闻的生命所在,也是媒体的公信力所在。一篇报道能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关键是看其基本事实是否站得住。从这则报道来看,很多事实都有“硬伤”。

例如,该报道称,医学生于峥嵘在参与抢救熊教授时,没有行医资格,属于“非法行医”。这也是整个报道的核心事实和最大“卖点”。但是,记者的调查显然不够扎实,导致报道严重失实。根据北大医院在法庭上出具的证据,在给熊教授诊疗期间,于峥嵘已经于取得了《医师资格证书》,发证日期是2005年12月16日,但其《医师执业证书》当时尚在办理中。根据卫生部规定,“已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并具备申请执业医师注册条件的医师,非本人原因导致未获得《医师执业证书》前,在其受聘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工作时间内的执业活动不属于非法行医。”这就是说,教授之死与“非法行医”没有任何关系。至于一些媒体炒作的“学生治死教授”,更是缺乏事实依据。

新闻播出后,卫生部也给予回应: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在医疗机构的临床实践活动是医学教育中的临床实践活动,而非正式的行医。对这种活动的管理,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我国刑法对于“非法行医”的具体界定,不包括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从事临床实践活动。卫生部和教育部明确规定:“试用期医学毕业生在指导医师的监督、指导下,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应的临床诊疗服务”。事实上,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多医院里也有医学实习生,他们可以协助医生从事临床活动,如书写病历、填写各类检单、对患者实施有关诊疗操作、参加手术等。显然,这是医学教育的特殊规律。而北大医院的医学生参与抢救熊教授,也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没有任何违法之处。

又如,记者引用患者家属的说法,认为医生没有用抗凝药物,导致病人术后发生肺栓塞并发症。其实,病人术后该不该使用抗凝药,是个纯学术问题,目前骨科学界尚存不小争议。抗凝药是把双刃剑,不使用可能肺栓塞,使用了可能大出血,很难有绝对的结论。在临床上,骨科病人由于长时间卧床,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很高,而深静脉血栓又极易引发肺栓塞。而一旦发生肺栓塞,抢救成功率极低。这说明,医学是一门具有复杂性和局限性的科学,只能在探索中爬行。很多病情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的连医学专家也难以预料,或者无能为力。因此,苛求医生的诊治没有任何疏漏,不符合客观规律,无可指责。

记者还引用了另一个说法:抢救过程非常粗暴,病人先是肋骨胸骨骨折,然后刺破心脏,同时又造成肝脏破裂,最终由于大出血而放弃抢救。这显然歪曲了事实。稍有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心肺复苏术一般适用于心跳停止的病人。这至少说明,先有病人心跳停止,后有医生按压胸廓,而这也是绝地求生的唯一正确选择。事实上,心肺复苏时按压胸廓很容易造成肋骨骨折,而肋骨骨折又会损伤脏器。但是,心肺复苏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按压力度,力度越大,心脏泵血越好,但对胸廓的损伤也越大。在紧急抢救中,这样的做法完全符合医学规范。

在这则新闻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记者使用了很多主观性很强的字眼,例如“惨死”、“离奇死亡”、“蹊跷”、“屡伤人命”等,令公众不寒而栗。这样的词句虽然吸引“眼球”,但毕竟不如客观描述更有说服力。因为新闻的最高境界是用事实说话,而非渲染煽情。同时,记者似乎忘记了新闻的“平衡原则”。在医患双方的纠纷中,记者从头到尾都在引用了患方的证词,而缺乏对于医方的采访,尤其是没有医院关键当事人的说法。无论何种原因,这都使报道的客观性大打折扣。

之所以出现这些“硬伤”,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记者调查采访不深入,有的是因为听信了一面之辞,有的是因为缺乏医学常识,还有的则是出于个人的主观臆断。从根本上说,这与记者的新闻素养有关,更与媒体的浮躁之风有关。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出现了一种不良倾向。很多媒体一味追求“吸引眼球”,盲目迎合受众需求,甚至靠不断增加“负面新闻”来提高收视率、收听率和阅读率。其后果是,记者不再靠事实引导公众,而是靠情绪引导公众;媒体不再忠于事实真相,而是忠于公众的情绪。这种错误的新闻价值观,助长了记者的急功近利,催生了大量的失实报道,“纸馅包子”就是一个沉痛教训。

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问题很多、弊端很多,自然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从积极的角度看,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揭露丑恶现象,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但是,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建设性的,出于善意、出于诚意、出于公心、出于良心,其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医患和谐。如果把舆论监督仅仅当成“吸引眼球”的手段,故意制造“轰动效应”,就会使媒体丧失原则,记者丧失良知,最终失去公众的信任。

新闻背景:

事件回顾:北大在校生无证行医致本校医学教授死亡

院方回应:北大医院非法行医之说不实

北大医院否认非法行医 今日二审开庭

卫生部责成北京市卫生局调查“学生治死教授”事件

北大医院“非法行医” 央视回复:事实无可辩驳

"非法行医"案择日宣判 涉案学生称问心无愧

作者:人民网评论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白剑峰

原地址:http://medicine.people.com.cn/GB/10328136.html

日前,某著名电视台播出了《公益医院非法行医,北大医学教授惨死北大医院》的节目,称“在校学生无证行医导致死亡事故”。记者用大量生动的“事实”,证明了北大医院存在严重的“非法行医”现象,是一家“草菅人命”的医院。

与几年前的哈医二院“天价药费”相比,这条新闻的轰动性毫不逊色。但是,看过节目之后,有人义愤填膺,也有人质疑追问:事实真的如此吗?

众所周知,真实、客观、公正、平衡,是新闻的生命所在,也是媒体的公信力所在。一篇报道能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关键是看其基本事实是否站得住。从这则报道来看,很多事实都有“硬伤”。

例如,该报道称,医学生于峥嵘在参与抢救熊教授时,没有行医资格,属于“非法行医”。这也是整个报道的核心事实和最大“卖点”。但是,记者的调查显然不够扎实,导致报道严重失实。根据北大医院在法庭上出具的证据,在给熊教授诊疗期间,于峥嵘已经于取得了《医师资格证书》,发证日期是2005年12月16日,但其《医师执业证书》当时尚在办理中。根据卫生部规定,“已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并具备申请执业医师注册条件的医师,非本人原因导致未获得《医师执业证书》前,在其受聘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工作时间内的执业活动不属于非法行医。”这就是说,教授之死与“非法行医”没有任何关系。至于一些媒体炒作的“学生治死教授”,更是缺乏事实依据。

新闻播出后,卫生部也给予回应: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在医疗机构的临床实践活动是医学教育中的临床实践活动,而非正式的行医。对这种活动的管理,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我国刑法对于“非法行医”的具体界定,不包括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从事临床实践活动。卫生部和教育部明确规定:“试用期医学毕业生在指导医师的监督、指导下,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应的临床诊疗服务”。事实上,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多医院里也有医学实习生,他们可以协助医生从事临床活动,如书写病历、填写各类检单、对患者实施有关诊疗操作、参加手术等。显然,这是医学教育的特殊规律。而北大医院的医学生参与抢救熊教授,也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没有任何违法之处。

又如,记者引用患者家属的说法,认为医生没有用抗凝药物,导致病人术后发生肺栓塞并发症。其实,病人术后该不该使用抗凝药,是个纯学术问题,目前骨科学界尚存不小争议。抗凝药是把双刃剑,不使用可能肺栓塞,使用了可能大出血,很难有绝对的结论。在临床上,骨科病人由于长时间卧床,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很高,而深静脉血栓又极易引发肺栓塞。而一旦发生肺栓塞,抢救成功率极低。这说明,医学是一门具有复杂性和局限性的科学,只能在探索中爬行。很多病情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的连医学专家也难以预料,或者无能为力。因此,苛求医生的诊治没有任何疏漏,不符合客观规律,无可指责。

记者还引用了另一个说法:抢救过程非常粗暴,病人先是肋骨胸骨骨折,然后刺破心脏,同时又造成肝脏破裂,最终由于大出血而放弃抢救。这显然歪曲了事实。稍有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心肺复苏术一般适用于心跳停止的病人。这至少说明,先有病人心跳停止,后有医生按压胸廓,而这也是绝地求生的唯一正确选择。事实上,心肺复苏时按压胸廓很容易造成肋骨骨折,而肋骨骨折又会损伤脏器。但是,心肺复苏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按压力度,力度越大,心脏泵血越好,但对胸廓的损伤也越大。在紧急抢救中,这样的做法完全符合医学规范。

在这则新闻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记者使用了很多主观性很强的字眼,例如“惨死”、“离奇死亡”、“蹊跷”、“屡伤人命”等,令公众不寒而栗。这样的词句虽然吸引“眼球”,但毕竟不如客观描述更有说服力。因为新闻的最高境界是用事实说话,而非渲染煽情。同时,记者似乎忘记了新闻的“平衡原则”。在医患双方的纠纷中,记者从头到尾都在引用了患方的证词,而缺乏对于医方的采访,尤其是没有医院关键当事人的说法。无论何种原因,这都使报道的客观性大打折扣。

之所以出现这些“硬伤”,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记者调查采访不深入,有的是因为听信了一面之辞,有的是因为缺乏医学常识,还有的则是出于个人的主观臆断。从根本上说,这与记者的新闻素养有关,更与媒体的浮躁之风有关。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出现了一种不良倾向。很多媒体一味追求“吸引眼球”,盲目迎合受众需求,甚至靠不断增加“负面新闻”来提高收视率、收听率和阅读率。其后果是,记者不再靠事实引导公众,而是靠情绪引导公众;媒体不再忠于事实真相,而是忠于公众的情绪。这种错误的新闻价值观,助长了记者的急功近利,催生了大量的失实报道,“纸馅包子”就是一个沉痛教训。

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问题很多、弊端很多,自然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从积极的角度看,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揭露丑恶现象,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但是,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建设性的,出于善意、出于诚意、出于公心、出于良心,其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医患和谐。如果把舆论监督仅仅当成“吸引眼球”的手段,故意制造“轰动效应”,就会使媒体丧失原则,记者丧失良知,最终失去公众的信任。

新闻背景:

事件回顾:北大在校生无证行医致本校医学教授死亡

院方回应:北大医院非法行医之说不实

北大医院否认非法行医 今日二审开庭

卫生部责成北京市卫生局调查“学生治死教授”事件

北大医院“非法行医” 央视回复:事实无可辩驳

"非法行医"案择日宣判 涉案学生称问心无愧
相关文章:

《人民日报》记者白剑峰的“三心”

◎程 莉

医疗卫生事业涉及千家万户,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当今时代,在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大健康”前提下,卫生报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名负责的卫生记者不仅要客观、公正地传播卫生政策和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具有不懈追求的事业心和探究精神,善于挖掘新闻现象背后的事实本质;还要在报道中秉持仁爱之心,体现出人性关怀。

作为2007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人民日报》记者白剑峰自从事卫生报道工作以来,始终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关注重大的民生问题,以他的“三心”诠释了一名优秀卫生记者的内涵。

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白剑峰认为,医疗卫生报道必须树立全局观和整体观,要把卫生事业的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视野中,正确认识医疗卫生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好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用科学发展观来报道医疗卫生工作①。他的新闻作品常常高屋建瓴,以犀利的目光和独特的视角,解剖卫生热点话题,对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都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在医疗改革方面,白剑峰的报道《站在全局看医改——剖析“看病难、看病贵”》等,高瞻远瞩又深入浅出地分析和解读了医改政策,使公众对此有了正确的了解。针对近几年我国一些地方以市场化为取向试图破解医改难题,不少公立医院私立化的现象,他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医改不能迷失方向》,指出:“无论是产权制度改革,还是引进民间资本,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患者有其医,这个方向不能迷失,这个目标不能偏离。②”文章观点鲜明,论述精辟,既有指导性又有前瞻性,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使人们在重重迷雾中看清了医改的道路和方向。

在面对非典、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白剑峰始终把握大局、坚守一线,写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作品。如:《“非典:你教会我们什么”》系列、《非常时刻的勇士——献给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护士们》《非典之后再回首 “预防为主”应成今后长期方针》《解读新版〈人禽流感诊疗方案〉》《冷静应对禽流感》等,对于科学防抗公共卫生疾病起到了重要的舆论保障作用。

面对社会上丑化医生形象、炒作医患矛盾的不良倾向,白剑峰写作了多篇新闻评论抨击妖魔化医生的错误舆论,如:《不要丑化医生形象》《宽容医学失败》《“茶水发炎”与媒体责任》等。同时,他还采写了多篇弘扬医疗界先进典型的作品,为提升医务界形象,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提供了舆论支持。如:2006年7月,他采访了北京军区总医院外科专家华益慰,写出长篇通讯《值得托付生命的人》,文章朴实真切、感人至深,让公众见识了一位好医生的崇高精神风范,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还有《江志国:麻风岛的守望者》《病人安危最揪心》《阳光灿烂的微笑》等文章也都感人至深。

白剑峰的责任心还表现在他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上。2003年非典期间,在北京市民出现恐慌的时候,他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中日友好医院一线采访,捕捉到许多真挚感人的细节,写下了《共产党员冲在最前面———来自中日友好医院防治非典一线的报告》的独家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007年4月,他深入采访湖北省人迹罕至的麻风岛,与麻风病人朝夕相处,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写作了长篇通讯《探访最后的麻风岛 零距离感受麻风医患苦乐生活》,成为我国麻风病防治史上的力作,也促进了湖北省政府着手改善了麻风病医生的待遇。

在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前夕,他又走进了昔日的艾滋病“重灾区”——四川资中县公民镇。采写了《艾滋阴霾中的灯塔  四川资中公民镇艾滋生态报告》,报道了作为全国艾滋病社区关怀支持模式试点的资中县,创造出一种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感染者自救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的新成就,为防治艾滋病工作指明了方向。

不懈追求的事业心

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科学,有时现象与本质的差异很大,需要卫生记者具有客观报道的专业精神,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说,一个优秀的卫生记者的工作历程就是一个不断专业化、专家化的追求过程。

白剑峰作为一名卫生记者,一贯本着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精神,针对医疗卫生领域的热点话题,以专家的眼光撰写了大量的深度报道和健康时评,受到读者的广泛肯定和赞誉。前卫生部部长高强对他孜孜以求的事业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强在为他的新书《谁在妖魔化医生》作序时说,他的有些文章是“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具有宏观思维;也有些是“坐在四合院里想问题”,进行微观思索。

近年来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许多与时俱进的卫生政策法规。白剑峰凭借着扎实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素质全面、辩证、准确地为读者解读了《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人禽流感诊疗方案》和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等法规纲领,对于政策的传播和落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社区卫生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一文中,他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告诉读者:在我国城市公共卫生体系中,大医院是“主动脉”,社区卫生是“末梢神经”。长期以来,医疗资源过分向大医院集中,社区卫生资源短缺,造成“末梢神经”萎缩、“主动脉”梗阻。为此,我国将把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市卫生改革的突破口,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③。文章从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位、管理和人才三方面分析了其发展的可行性和必然性,使读者增强了对医疗卫生改革的信心。

在关于“取消中医”的争论中,他的评论《拿什么拯救中医》一文指出,几千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古老传统未能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最后他立场鲜明地提出观点:“当前,中医药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路口。我们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而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整理挖掘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在保持整体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吸取现代科学之长,使之重新焕发生机。④” 表现出了高度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精神。

有人说,只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上深入的理论研究才能造就出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好记者,白剑峰无疑就是这样的典型。除了在采写新闻作品时倾注激情,努力使每一篇文章成为具有思想水平的精品外,他还善于总结卫生报道经验,撰写了多篇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如:《“茶水发炎”与媒体责任》《“冰点”之中有“热点”——有关《〈最后的麻风岛〉的报告》、《为“小人物”树碑立传——长篇通讯〈乡村医生郑子全〉写作体会》、《走出医学“围城”融入大众生活——卫生报道创新与探索》、《新闻传播规律与医院危机处理》等等,为改进和完善卫生报道工作做了理论上的研究和探索。

博大的仁爱之心

医学不仅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性的传递、情感的延伸。医学的本质是人学,抽去了人文精神也就失去了灵魂。新闻工作也是一样,白纸黑字,落笔千钧,一言不慎,谬之流传,记者惟有秉持公心和仁爱之心,才能写出传世的佳作。

作为资深卫生记者,白剑峰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始终坚持良心和善意,尤其在医患关系报道方面,更是体现出一种平等、尊重和仁爱的精神。2007年,他出版了新书《谁在妖魔化医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医学的独特视角。这本书被评论为医务工作者的“人文读本”、“心灵鸡汤”和患者认识医学和医生的“通俗教材”。他认为:“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害。无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医生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经济越是发展,社会越是进步,人民就越是呼唤好医生。而医生也当回应这种期盼,以心换心,主动迈出修复‘医患生态’的第一步。⑤”

在《宽容医学失败》《如果医生不愿冒风险》《不要丑化医生形象》等文章中,他充分表达了对医患双方的人文关怀。他说:“医学是一门探索科学,没有冒险精神,就没有医学突破。一个医生不愿冒风险,也许是个人的问题。而当大多数医生都不愿冒风险时,则是体制的问题。从长远看,患者是最大的‘输家’。因此,面对这一现象,我的内心充满焦灼……” “当大多数医生失去了职业尊严感时,那就意味着社会的文明秩序开始动摇。而个别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充当了推波助澜的角色。他们不再靠事实来引导公众,而是靠情绪来引导公众;他们忠于的不再是事实真相,而是公众的情绪。而不断让公众愤怒,已经成为‘注意力经济’的促销策略。为此,我决心为沉默而压抑的医生们说几句话。”

2007年底,北京发生了“男子拒签字致产妇死亡”的医疗悲剧,白剑峰撰写就此事评论说:“尊重生命是医生的第一道德。因为医学不是一门纯技术,而是人类情感的延伸。技术与人文是医学的两翼,没有技术,医学没有躯干;没有人文,医学没有灵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医生见死不救,都是有悖医学人文精神的。当然,医学也是一门探索科学,而探索则意味着风险。如果医患互信,医生往往不惜代价,铤而走险;如果医患互疑,医生则过度防卫,不愿冒险。”⑥ “在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无论有多少要紧事,治病救人都应是第一位的。也许,我们只需拿出一笔微薄的资金,就能让一个个濒危的生命跨越死亡之门,让一个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情,这难道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吗⑦?”这些真诚朴实的言论表达了他对医患矛盾的担忧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曾说:记者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六个字“无私心,担责任”,记者必须以天下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社会责任⑧。当前,医疗体制改革正处在关键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和”的关键是要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这对于卫生记者来说是一种艰巨的考验,可谓任重道远。

注释:
  ①白剑峰:《医疗卫生报道的整体观和全局观》,《中国记者》,2006年第12期
  ②白剑峰:《医改不能迷失方向》2005-6-22,《人民日报》
  ③白剑峰:《社区卫生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2007-7-30,《人民日报》
  ④白剑峰:《拿什么拯救中医》2006-10-26,《人民日报》
  ⑤白剑峰:《积极看待医患生态》,2006-12-14,《人民日报》
  ⑥白剑峰:《生命的尊严高于一切》,2007-11-27,《人民日报》
  ⑦白剑峰:《为贫困病人留一扇门》,2007-12-13,《人民日报》
  ⑧梁衡:《一个记者的责任与成功》,《当代传播》,2007年第1期
  (作者系福建泉州市仰恩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师,曾从事过多年临床医疗工作)

来源:http://www.jinchuanmei.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06
相关文章之二: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人民网特约评论员白剑峰:医生的黑色六月 5起血腥医闹事件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638568
深入麻风岛和麻风病人一起生活的记者
记者和记者间的差距真是巨大啊
李药师 发表于 2009-11-7 01:27
所以有记者和妓者之说:D
e8098 发表于 2009-11-7 06:38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