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无“耻”的纪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9:25:24
<P>因为有了纪念,历史才不只是故纸堆。

  各种各样的纪念,穿透了历史不可复制的墙,使得昨日、今日、未来在瞬间“大一统”,也“大开合”,这时,“纪念”的概念开始模糊,代替它的是“纪念价值”。

  “纪念价值”有别于泛泛的“纪念主义”。但是,“纪念主义”随处可见。

  6月6日,诺曼底,一个离我们很远的名字抑或符号“覆盖”了我们的视线。成都一群“军迷”纪念二战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一位女士穿戴当时美军制服的照片还刊登在不少报章上。

  有人评说,这种纪念表现出一种国际主义精神。没错,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国际”中,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打着“国际”的烙印。

  尽管只是一群人数不多的“军迷”,但以他们为代表的纪念者在国内还是掀起了一股热浪。不得不承认,尽管诺曼底登陆是一场推迟了的战役,但仍然是一场伟大的、艰苦卓绝也是牵动国际命运格局的大战。

  在这场战役中,敌人几乎没有给“我们”带来耻辱,这有别于我们对于过去一些特定历史的记忆的性质。所以,“纪念主义”对这场正义之役颇为青睐,那么,对一场结果令“我们”皆大欢喜的战役的纪念引起国内广泛的兴奋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因为,在“我们”的“纪念主义”中,“纪念价值”意味着无“耻”。

  无“耻”即纪念的对象没有耻辱。然而,这是一种选择和眼光。

  在南京发生的一些事情,验证了这种选择和眼光。

  一是利济巷慰安所的拆迁风波。二是菊花台日军碉堡的拆迁风波。

  作为一个有资格分享抗战胜利荣誉的城市,这两个地方和南京似乎有点“格格不入”,因为,那里留下的是二战中日本侵略者的淫威和浪笑。为了建造这座碉堡,多名南京人死去;为了来宁认慰安所,韩国那名慰安妇用尽了一生的忍耐力,却仍然在瞬间失态异常.

  这是南京人内心深处的耻辱之地,也是国人的耻辱之地。“耻辱”的历史要不要纪念?耻辱物要不要保留,以做形象教材?有关方面和百姓、专家处在相反的方向:一个要拆,或正在拆,但百姓和专家竭力反对,有市民甚至“公然阻挠”拆菊花台碉堡,还好,这两件事都暂停下来。

  但是,这两起风波留在人们心头的阴影永远无法抹去。

  纪念,不该是仅有秧歌和鞭炮,纪念,更该有默哀、励志、宣誓,甚至允许黯然神伤。包容了对耻辱历史、耻辱之地、耻辱之物刻骨感受的纪念才是有完全的价值。

  我们有太多的耻辱印迹被人刻意遗忘。同样那批军迷,刻意的模仿尽管也是一种纪念,但更是一种崇洋的宣传,成熟的纪念当然也包括适度的宣传,比如宣传历史(包括耻辱),但是它的出发点不该是一场秀。还是那批军迷,换作一座城市的耻辱地,他们还能“军迷”得那么热情洋溢吗?

  一座耻辱的碉堡、慰安所的拆迁风波只是表象,它鲜明地暴露出我们内心隐含的脆弱,就像有人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只是为了踏青和“猎奇”,不想痛苦地“浸”入历史一样,许多纪念主义总要唯美、唯无“耻”,从而失之于浅薄和概念化、仪式化,从而远离真正的纪念价值——纪念价值更多地体现为知耻尤勇或知耻而后勇的从容和大度!

  不谈“耻”,回避“耻”,所以利济巷总是失陷于飘摇风雨,或者失陷于商人的买卖吆喝声中,所以菊花台那座碉堡几十年来我们从没“看见”,它“躲”在一座大楼的阴影里不见天日,直到大楼被拆,直到活着的参建者终于“看见”了它。

  无“耻”的纪念是无耻的。

  承认这一点然后改变这一点,比暂停拆迁更重要 </P>
<P>转自爬爬大陆jackhy
</P><P>因为有了纪念,历史才不只是故纸堆。

  各种各样的纪念,穿透了历史不可复制的墙,使得昨日、今日、未来在瞬间“大一统”,也“大开合”,这时,“纪念”的概念开始模糊,代替它的是“纪念价值”。

  “纪念价值”有别于泛泛的“纪念主义”。但是,“纪念主义”随处可见。

  6月6日,诺曼底,一个离我们很远的名字抑或符号“覆盖”了我们的视线。成都一群“军迷”纪念二战盟军诺曼底登陆60周年,一位女士穿戴当时美军制服的照片还刊登在不少报章上。

  有人评说,这种纪念表现出一种国际主义精神。没错,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国际”中,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打着“国际”的烙印。

  尽管只是一群人数不多的“军迷”,但以他们为代表的纪念者在国内还是掀起了一股热浪。不得不承认,尽管诺曼底登陆是一场推迟了的战役,但仍然是一场伟大的、艰苦卓绝也是牵动国际命运格局的大战。

  在这场战役中,敌人几乎没有给“我们”带来耻辱,这有别于我们对于过去一些特定历史的记忆的性质。所以,“纪念主义”对这场正义之役颇为青睐,那么,对一场结果令“我们”皆大欢喜的战役的纪念引起国内广泛的兴奋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因为,在“我们”的“纪念主义”中,“纪念价值”意味着无“耻”。

  无“耻”即纪念的对象没有耻辱。然而,这是一种选择和眼光。

  在南京发生的一些事情,验证了这种选择和眼光。

  一是利济巷慰安所的拆迁风波。二是菊花台日军碉堡的拆迁风波。

  作为一个有资格分享抗战胜利荣誉的城市,这两个地方和南京似乎有点“格格不入”,因为,那里留下的是二战中日本侵略者的淫威和浪笑。为了建造这座碉堡,多名南京人死去;为了来宁认慰安所,韩国那名慰安妇用尽了一生的忍耐力,却仍然在瞬间失态异常.

  这是南京人内心深处的耻辱之地,也是国人的耻辱之地。“耻辱”的历史要不要纪念?耻辱物要不要保留,以做形象教材?有关方面和百姓、专家处在相反的方向:一个要拆,或正在拆,但百姓和专家竭力反对,有市民甚至“公然阻挠”拆菊花台碉堡,还好,这两件事都暂停下来。

  但是,这两起风波留在人们心头的阴影永远无法抹去。

  纪念,不该是仅有秧歌和鞭炮,纪念,更该有默哀、励志、宣誓,甚至允许黯然神伤。包容了对耻辱历史、耻辱之地、耻辱之物刻骨感受的纪念才是有完全的价值。

  我们有太多的耻辱印迹被人刻意遗忘。同样那批军迷,刻意的模仿尽管也是一种纪念,但更是一种崇洋的宣传,成熟的纪念当然也包括适度的宣传,比如宣传历史(包括耻辱),但是它的出发点不该是一场秀。还是那批军迷,换作一座城市的耻辱地,他们还能“军迷”得那么热情洋溢吗?

  一座耻辱的碉堡、慰安所的拆迁风波只是表象,它鲜明地暴露出我们内心隐含的脆弱,就像有人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只是为了踏青和“猎奇”,不想痛苦地“浸”入历史一样,许多纪念主义总要唯美、唯无“耻”,从而失之于浅薄和概念化、仪式化,从而远离真正的纪念价值——纪念价值更多地体现为知耻尤勇或知耻而后勇的从容和大度!

  不谈“耻”,回避“耻”,所以利济巷总是失陷于飘摇风雨,或者失陷于商人的买卖吆喝声中,所以菊花台那座碉堡几十年来我们从没“看见”,它“躲”在一座大楼的阴影里不见天日,直到大楼被拆,直到活着的参建者终于“看见”了它。

  无“耻”的纪念是无耻的。

  承认这一点然后改变这一点,比暂停拆迁更重要 </P>
<P>转自爬爬大陆jackhy
</P>
看不明白说什么。好像是骂日本人得?那我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