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综合数据琏的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03:16
在某网站上看到据说是26所科技成果的文章,里面介绍到该所的电子器件用于全军综合数据链系统,许多人并没有对这几个字太多的关注,但这个东东的在我国军队建设中的作用绝对不亚于歼-10、中华神盾舰这些曾经让人热血沸腾的装备,

   数据链号称现代信息化战场的神经,其出现在上世纪40年代,可以视为敌我识别系统研制出来的副产品,随着二战喷气式飞机的广泛运用,使得空中交战双方的速度和航程大幅增加,历此防空指挥官必须能够迅速的得到更大区域内的空情信息,做出决策,下达给空中战斗机和地面防空系统消灭目标,但传统的防空指挥系统采用人工话音传递信息,如果遇到对方采用多批次、多方向进行攻击时,难免会因为人的紧张而造成漏报和虚报,另外话音传递信息后,接收人员要先转换成了文字,在标注在战术地图上,这样的速度除了容易贻误战机外,在数据更新速度和可靠性非常差,难以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数据链得到广泛的运用,最先运用的就是美国的SAGE系统,其利用数据链将系统内的21个作战中心、214部雷达连接起来,雷达发现目标后,立即通过数据链传递给北美防空司令部,并自动将目标的航迹经计算机自动处理后,显示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面,从而大大提高了防空系统的整体作战效率。在此后,美国在数据链方面的建设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迅速发展,在深度方面,利用SAGE系统研制了自动化截击系统,其利用数据链将防空系统获得的信息传递给截击机,后者飞控系统据此自动操纵飞机飞向目标,飞行员只需要监督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即可,广度方面60年代美国海军利用数据链为基础研制了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使用LINK-11数据链,使舰队内的各舰艇能够通过数据链交换雷达情、导航与指挥控制指令停息。另外为实现水面舰艇对舰载飞机的指挥引导,研制了世界第一个舰空数据链系统LINK-4,该数据链目前还在服役。

    除了美国外,北约也在60年代开始在自己的北约地面防空指挥系统,-NADGE,该系统采用了LINK-1数据链,用于系统内各雷达站、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LINK-1是冷战时期北约及欧洲国家和美国驻欧洲部队的主要数据链,并且服役到冷战后,新加入北约的东欧国家如捷克等国的空中控制作战-ASOC系统也采用LINK-1,为替代已经老化的LINK-1,北约已经决定研制LINK-22,前苏联对于数据链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在50年代末首先发展了代号为蓝天的地空数据链,构成了前苏联第一代半自动化指挥引导系统,该系统只能同时引导3批飞机,机载设备只接收来自地面的信息,60年代在其基础上研制了第二代地空数据链蓝宝石系统,其同时引导飞机的能力从蓝天系统的3批提高到12批,控制命令的更新速率用5、10、20秒三种,为与前苏联第四代战斗机配套,其又发展了代号为彩虹的地空数据链,编号为SPK-68,其与前两代系统相比,采用定向波束天线,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和防窍听的能力,同时数据传递速率也得到大大提高,其引导数据仍旧是12批,之后出现了其改进型SPK-75,其引导能力提高到30批,在这些数据链的基础上,前苏联建立了自己的防空自动化指挥及截击引导系统,但就总体上来讲其系统体现的技术水平与美国的LINK-4/-11差不多,类似LINK-16的数据链AT-2E刚刚在最新服役的苏-35BM型战斗机上装备,还没有大量的配备。

    虽然美国60年代在数据链方面的发展取得较大的成绩,但在越南战场中即显露出各军兵种甚至各军种内部之间的数据链建设各自为政、互不相通的问题,不适用各兵种联合作战,如LINK-11只能用于舰-舰之间的联系,LINK-4A只能用于舰-机之间的联系,而LINK-4C只能用于机-机之间的联系,造成的结果就是往往一件武器装备就要有几种数据链设备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信息交换,如E-2预警机上面就有LINK-11和LINK-4分别与母舰和战斗机进行联系,并且他们与不能和空军的飞机和地面防空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一旦海军飞机脱离E-2预警机或者空军战机飞入E-2控制范围,指挥中心就难以显现对战机情况的掌握。而现代战争的特点就是各军兵种联合作战,敌我双方战线界限模糊,需要各参战单位能够掌握实时的战场态势和传递指挥命令,这种情况显然会经常发生,所以出现了LINK-16,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 JTIDS,其主要特点包括;可以交换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网络成员数量、更高的安全性及抗干扰能力、并且集成有通信、导航、识别等功能,该系统是目前美国及北约C3I系统的标准数据链,1974年开始研制,1980年第1类终端装备部队,主要装备E-3A预警机和地面防空系统,此后根据战斗机等较小型平台的需要,研制了2类终端机,并迅速在美国空、海军及陆军防空系统先是推广,由于JTIDS终端机价格比较昂贵,所以美国联合部分北约盟国推出了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终端,MIDS是新世纪美国及欧洲标准的信息通信终端,有资料介绍仅其装备的飞机就接近1万架,其他如航空母舰、神盾舰、两栖攻击舰、核潜艇、爱国者防空系统及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等平台也装备有MIDS。根据美国军方的说法LINK-16在广阔的战区内成功实现了各参加单位的无缝对接,实现了近实时化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为实现高质量的指挥控制创造了条件,让多国部队获得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能力,是现代战场作战力量的倍增器。


    虽然LINK-16功能强大,不过仍旧未能实现当初确定的统一各军兵种数据链的原定目标,其仅仅在防空作战方面实现了统一,这里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各军种对项目主导权的争夺的因素,如JTIDS最初由于功能要求过多,造成研制难度过大,多次调整技术状态,才算研制成功,但因为体积、重量、成本均较大,只好采用减少工作通道、取消话音及导航功能等办法研制简化的2类终端,另外由于各军种在组网方式、消息格式等方面存在分歧,如美国空军提出TDMA体制,而海军坚持使用DTDMA体制,双方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以至于到最后各军种都放弃了用JTIDS/LINK-16来统一指挥控制系统,实现全面互通的相法,美国陆军研制了基于定位报告系统的陆军数据分发系统-ADDS,陆战队则使用自己的陆战队战术控制控制系统-MTACCS,就对于美国空军本身来说LINK-16也不是包打一切的万能药,虽然其在空中战场态势方面能力较好,但在近距距空中支援方面仍旧能力不足,为此美国空军采用了SADL沟通空军近距空中支援飞机与陆军数字化战场系统之间的联系,双方的武器平台这间的联系由IDM来解决,如E-8可以通过IDM将信息传递给AH-64攻击直升机,而E-8C本身与地面站之间的联系用SCDL数据链,除此之外,美国在部分侦察飞机还安装用通用数据链-CDL,用来传输未经处理的原始传感器图像。所以即便是当今拥有最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美国也未能实现各军兵种数据链技术体制与消息格式的统一,由此可见实施一体化数据链体系建设的难度是十分大的。


  我国各军兵种数据链建设起步较迟,由于当年蓝天系统被前苏联视为国土防空的重要武器,拒绝对外提供,所以我国并没有从前苏联得到相关的系统和技术,到60年代根据国土防空作战发展的需要,空军组建了自动化研究所,在学习国外先进C3I系统的基础上,探索我国防空自动化系统的概念、体制与技术,并进行早期相关系统的研究,70年代末开始研制雷情-1号半自动防空情报指挥系统,该系统利用数据链实现了各雷达站与防空指挥中心的对接,可以实现空情信息的传递和自动处理与显示。提高空军国土防空作战能力,该系统80年代首先装备在河北和广西两地,并成功完成了建国35周年大阅兵的空中机群的指挥引导任务,在此基础上,我国研制了用于地面指挥所与空中截击机之间联系用的481和483两种数据链,用于歼-7C和歼-8B型飞机与地面指挥系统的数据传递和指挥控制,其技术水平与前苏联的蓝天系统相类似,只能支持一些简单的指令的传递如目标航迹、预定拦截点等,可以进行空中交通管制、空中拦截控制等一些简单的功能,与此同时海军也根据近海防御作战的特点,开发出类似LINK-11的战术数据链用于水面编队各舰之间以及陆基指挥所之间的信息交换,同时为支持歼轰-7型飞机的反舰作战研制了483D数据链,可以完成外部探测系统如运-8警戒/引导机与歼轰-7之间的数据交换,将获得的外部目标数据用于导弹火控系统,飞机利用这些数据来修正航向,保持目标处在导弹攻击范围内,到达导弹射程后可以立即跃升发射导弹,从而提高了攻击的隐蔽性和战机的生存能力。不过当时我军在数据链建设方面同样存在着各军兵种各行其是,信息标准和模式统一的问题,难以协同作战,最典型的就是引进的苏-27SK在装备之初因为与空军现有的指挥系统不配套,而相当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因此从整体上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发挥。

    从进入新世纪,着眼于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的需要,我国先后研制了歼-10、神盾舰、红旗-9远程防空系统等先进的武器装备,并列装部队,而这些武器装备需要更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来实现在更为广阔战场的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发挥最大、整体的作战能力,这个可能就是开篇所说的全军综合数据链系统,也就是我国自己的联合战术停息分发系统,这个全军综合应该和LINK-16一样,实现了防空领域的全军综合作战的功能,在指挥控制系统与与作战飞机与导弹等武器系统平台之间,以及各作战单元之间实现了各种战术数据信息的共享,可以让网络内的成员都能够迅速进行位置和状态的报告、并获取整体的战场态势,以做出正确的战术决策和与友邻进行协调,去年有消息指我国已经开始为空中加油机加装数据链综合显示器,这已经意味着国产LINK-16已经完成在主战武器上面的配备,开始向辅助作战单元方面扩展,实际上美英等发达国家在空中加油机加装LINK-16也只是近年来才开始的,可以看出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当然我国数据链建设方面和国外一样也存在军兵种之间的互通与互联的问题,这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某网站上看到据说是26所科技成果的文章,里面介绍到该所的电子器件用于全军综合数据链系统,许多人并没有对这几个字太多的关注,但这个东东的在我国军队建设中的作用绝对不亚于歼-10、中华神盾舰这些曾经让人热血沸腾的装备,

   数据链号称现代信息化战场的神经,其出现在上世纪40年代,可以视为敌我识别系统研制出来的副产品,随着二战喷气式飞机的广泛运用,使得空中交战双方的速度和航程大幅增加,历此防空指挥官必须能够迅速的得到更大区域内的空情信息,做出决策,下达给空中战斗机和地面防空系统消灭目标,但传统的防空指挥系统采用人工话音传递信息,如果遇到对方采用多批次、多方向进行攻击时,难免会因为人的紧张而造成漏报和虚报,另外话音传递信息后,接收人员要先转换成了文字,在标注在战术地图上,这样的速度除了容易贻误战机外,在数据更新速度和可靠性非常差,难以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数据链得到广泛的运用,最先运用的就是美国的SAGE系统,其利用数据链将系统内的21个作战中心、214部雷达连接起来,雷达发现目标后,立即通过数据链传递给北美防空司令部,并自动将目标的航迹经计算机自动处理后,显示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面,从而大大提高了防空系统的整体作战效率。在此后,美国在数据链方面的建设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迅速发展,在深度方面,利用SAGE系统研制了自动化截击系统,其利用数据链将防空系统获得的信息传递给截击机,后者飞控系统据此自动操纵飞机飞向目标,飞行员只需要监督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即可,广度方面60年代美国海军利用数据链为基础研制了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使用LINK-11数据链,使舰队内的各舰艇能够通过数据链交换雷达情、导航与指挥控制指令停息。另外为实现水面舰艇对舰载飞机的指挥引导,研制了世界第一个舰空数据链系统LINK-4,该数据链目前还在服役。

    除了美国外,北约也在60年代开始在自己的北约地面防空指挥系统,-NADGE,该系统采用了LINK-1数据链,用于系统内各雷达站、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LINK-1是冷战时期北约及欧洲国家和美国驻欧洲部队的主要数据链,并且服役到冷战后,新加入北约的东欧国家如捷克等国的空中控制作战-ASOC系统也采用LINK-1,为替代已经老化的LINK-1,北约已经决定研制LINK-22,前苏联对于数据链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在50年代末首先发展了代号为蓝天的地空数据链,构成了前苏联第一代半自动化指挥引导系统,该系统只能同时引导3批飞机,机载设备只接收来自地面的信息,60年代在其基础上研制了第二代地空数据链蓝宝石系统,其同时引导飞机的能力从蓝天系统的3批提高到12批,控制命令的更新速率用5、10、20秒三种,为与前苏联第四代战斗机配套,其又发展了代号为彩虹的地空数据链,编号为SPK-68,其与前两代系统相比,采用定向波束天线,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和防窍听的能力,同时数据传递速率也得到大大提高,其引导数据仍旧是12批,之后出现了其改进型SPK-75,其引导能力提高到30批,在这些数据链的基础上,前苏联建立了自己的防空自动化指挥及截击引导系统,但就总体上来讲其系统体现的技术水平与美国的LINK-4/-11差不多,类似LINK-16的数据链AT-2E刚刚在最新服役的苏-35BM型战斗机上装备,还没有大量的配备。

    虽然美国60年代在数据链方面的发展取得较大的成绩,但在越南战场中即显露出各军兵种甚至各军种内部之间的数据链建设各自为政、互不相通的问题,不适用各兵种联合作战,如LINK-11只能用于舰-舰之间的联系,LINK-4A只能用于舰-机之间的联系,而LINK-4C只能用于机-机之间的联系,造成的结果就是往往一件武器装备就要有几种数据链设备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信息交换,如E-2预警机上面就有LINK-11和LINK-4分别与母舰和战斗机进行联系,并且他们与不能和空军的飞机和地面防空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一旦海军飞机脱离E-2预警机或者空军战机飞入E-2控制范围,指挥中心就难以显现对战机情况的掌握。而现代战争的特点就是各军兵种联合作战,敌我双方战线界限模糊,需要各参战单位能够掌握实时的战场态势和传递指挥命令,这种情况显然会经常发生,所以出现了LINK-16,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 JTIDS,其主要特点包括;可以交换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网络成员数量、更高的安全性及抗干扰能力、并且集成有通信、导航、识别等功能,该系统是目前美国及北约C3I系统的标准数据链,1974年开始研制,1980年第1类终端装备部队,主要装备E-3A预警机和地面防空系统,此后根据战斗机等较小型平台的需要,研制了2类终端机,并迅速在美国空、海军及陆军防空系统先是推广,由于JTIDS终端机价格比较昂贵,所以美国联合部分北约盟国推出了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终端,MIDS是新世纪美国及欧洲标准的信息通信终端,有资料介绍仅其装备的飞机就接近1万架,其他如航空母舰、神盾舰、两栖攻击舰、核潜艇、爱国者防空系统及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等平台也装备有MIDS。根据美国军方的说法LINK-16在广阔的战区内成功实现了各参加单位的无缝对接,实现了近实时化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为实现高质量的指挥控制创造了条件,让多国部队获得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能力,是现代战场作战力量的倍增器。


    虽然LINK-16功能强大,不过仍旧未能实现当初确定的统一各军兵种数据链的原定目标,其仅仅在防空作战方面实现了统一,这里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各军种对项目主导权的争夺的因素,如JTIDS最初由于功能要求过多,造成研制难度过大,多次调整技术状态,才算研制成功,但因为体积、重量、成本均较大,只好采用减少工作通道、取消话音及导航功能等办法研制简化的2类终端,另外由于各军种在组网方式、消息格式等方面存在分歧,如美国空军提出TDMA体制,而海军坚持使用DTDMA体制,双方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以至于到最后各军种都放弃了用JTIDS/LINK-16来统一指挥控制系统,实现全面互通的相法,美国陆军研制了基于定位报告系统的陆军数据分发系统-ADDS,陆战队则使用自己的陆战队战术控制控制系统-MTACCS,就对于美国空军本身来说LINK-16也不是包打一切的万能药,虽然其在空中战场态势方面能力较好,但在近距距空中支援方面仍旧能力不足,为此美国空军采用了SADL沟通空军近距空中支援飞机与陆军数字化战场系统之间的联系,双方的武器平台这间的联系由IDM来解决,如E-8可以通过IDM将信息传递给AH-64攻击直升机,而E-8C本身与地面站之间的联系用SCDL数据链,除此之外,美国在部分侦察飞机还安装用通用数据链-CDL,用来传输未经处理的原始传感器图像。所以即便是当今拥有最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美国也未能实现各军兵种数据链技术体制与消息格式的统一,由此可见实施一体化数据链体系建设的难度是十分大的。


  我国各军兵种数据链建设起步较迟,由于当年蓝天系统被前苏联视为国土防空的重要武器,拒绝对外提供,所以我国并没有从前苏联得到相关的系统和技术,到60年代根据国土防空作战发展的需要,空军组建了自动化研究所,在学习国外先进C3I系统的基础上,探索我国防空自动化系统的概念、体制与技术,并进行早期相关系统的研究,70年代末开始研制雷情-1号半自动防空情报指挥系统,该系统利用数据链实现了各雷达站与防空指挥中心的对接,可以实现空情信息的传递和自动处理与显示。提高空军国土防空作战能力,该系统80年代首先装备在河北和广西两地,并成功完成了建国35周年大阅兵的空中机群的指挥引导任务,在此基础上,我国研制了用于地面指挥所与空中截击机之间联系用的481和483两种数据链,用于歼-7C和歼-8B型飞机与地面指挥系统的数据传递和指挥控制,其技术水平与前苏联的蓝天系统相类似,只能支持一些简单的指令的传递如目标航迹、预定拦截点等,可以进行空中交通管制、空中拦截控制等一些简单的功能,与此同时海军也根据近海防御作战的特点,开发出类似LINK-11的战术数据链用于水面编队各舰之间以及陆基指挥所之间的信息交换,同时为支持歼轰-7型飞机的反舰作战研制了483D数据链,可以完成外部探测系统如运-8警戒/引导机与歼轰-7之间的数据交换,将获得的外部目标数据用于导弹火控系统,飞机利用这些数据来修正航向,保持目标处在导弹攻击范围内,到达导弹射程后可以立即跃升发射导弹,从而提高了攻击的隐蔽性和战机的生存能力。不过当时我军在数据链建设方面同样存在着各军兵种各行其是,信息标准和模式统一的问题,难以协同作战,最典型的就是引进的苏-27SK在装备之初因为与空军现有的指挥系统不配套,而相当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因此从整体上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发挥。

    从进入新世纪,着眼于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的需要,我国先后研制了歼-10、神盾舰、红旗-9远程防空系统等先进的武器装备,并列装部队,而这些武器装备需要更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来实现在更为广阔战场的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发挥最大、整体的作战能力,这个可能就是开篇所说的全军综合数据链系统,也就是我国自己的联合战术停息分发系统,这个全军综合应该和LINK-16一样,实现了防空领域的全军综合作战的功能,在指挥控制系统与与作战飞机与导弹等武器系统平台之间,以及各作战单元之间实现了各种战术数据信息的共享,可以让网络内的成员都能够迅速进行位置和状态的报告、并获取整体的战场态势,以做出正确的战术决策和与友邻进行协调,去年有消息指我国已经开始为空中加油机加装数据链综合显示器,这已经意味着国产LINK-16已经完成在主战武器上面的配备,开始向辅助作战单元方面扩展,实际上美英等发达国家在空中加油机加装LINK-16也只是近年来才开始的,可以看出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当然我国数据链建设方面和国外一样也存在军兵种之间的互通与互联的问题,这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真不容易

想不到TG也趟了一遍数据链各自为政互不联通的弯路
小肥猪,我爱你!HKC,顶死你!
中国通信还是搞的不错d,就是不知道元器件方面,不过既然是军用,应该没有这方面的问题,KC继续H。。。
好文章,第一页前排就座:D
中国的通讯技术应该讲还是比较过硬的吧,不知道巨大中华什么的有没有机会参与一下体系的建设
小肥猪,我爱你!HKC,顶死你!
:D不管你怎么移动,还是需要联通
好东西.............顶
美文。飞猪前辈的文章当然要支持了。
LINK-16[:a2:]
先顶后看。
好文,勤做笔记,勤学习
数据链这东西太重要了,TG加油啊~~~~
体系的较量啊,TG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Link-16:victory:很不错了
好的平台很重要
是力量的倍增器
求科普下数据链的数据传输是通过什么网络和平台进行的?貌似不是通过卫星通信,主要是飞机-地面站-水面舰艇之间的直接连接?
上次看防务新观察,上面说到对数据链的干扰,能介绍一下不
,采用定向波束天线,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和防窍听的能力,
请问啥叫“窍听”啊?赶紧改过来吧。
不错。。这个平台建设好后。。其他新东东新硬件一上接口。。。战斗力利马可以组团刷副本去。。。
上世纪90年代有多少人知道视频会议的?
中央已经用上了,还是国货
顶猪大侠的美文,不过三军联通涉及各军兵种的切身利益,恐怕不会一帆风顺{:3_76:}
数据链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来晚了,后排插入吧
信息就是战斗力!有了信息就好比开了全图的作弊器和别人打啊
力量倍增器啊,tg继续加油!
这个核心。没有他,预警机和四面敦不过是摆设。

给飞猪大虾捧场[:a15:]
前排没有了.....
原来米帝也走过和我们一样的弯路啊:D
当然米帝是先走...
宽带数据链越来越需要器件的支持了,这方面的消息好象不多。
Dr.BT 发表于 2009-10-14 14:13

又发现Dr.BT了;P
猪大好文。数据链的重要性再咋强调都不过分,特别是在强调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背景下。
[:a2:]大大最近的好文章很多喔~
学习了
这玩意儿,不用说了,好
应该找地方实验一下

越南快来占我们的岛啊~~
wujimin 发表于 2009-10-14 13:23
一看就知道是作弊老手,拖出去QJJ。
操了 等的就是这个~!
我国的数据链还真是了解不多,不知道有没有更多的公开资料?
顶科普好帖
这是难逢的机遇啊,TG加油,缩小差距
还是第一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