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周年回顾-我国科学技术何时可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50:12
本来想写个比较长篇的论述,但实在没有时间,手头又有些资料(包括网络上其他人总结的很多资料)。所以打算把这贴变成资料贴。

首先让我想起这个话题的是看到一个比较中美教育的帖子。说起来就是美国人的教育有创造性,中国人的教育“毁人不倦”之类。然后哀叹中国可能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之类。

之后又看了一个大大夸赞日本科技领先中国的帖子,大意就是中国产业层级差日本很多,可能很多年也很难赶上之类。

当时我就在想了,如果中国赶不上美国,是因为教育制度不行,不培养创造性,可难道日本人的教育就有多培养这个所谓的“创造性”了?看过几部日本的电视动画漫画,其中描写的日本高中生好像也是跟国内那些也没什么大区别,为了上东京大学也是埋头苦读那类。好像也是应试教育那一套。至少看起来也不是像美国那样的模式。

于是我就在想了,就算比不上美国吧,既然都是东亚的,智商调查中国跟日本人差不多,而教育制度上好像也差不太多,而且都是东方式思维习惯,假使中国能够成为一个超大型的日本(以中国10倍日本人口,假使有3-5倍的科学技术成果),那科学技术总体而言也算可以了。

可跟很多人交流,许多人根本不认为中国可以成为“大号日本”,也对中国产业升级没有信心。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

首先要说明,科学跟技术还是不同。一项科学成果最后要转化成技术成果,一般都要不少时间,所以有的时候存在科学上赶上了,技术上还落后的情况。另一方面,有时候技术又可以引进,所以存在在产业技术上已经领先,但后续发展不足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

所以首先来看一看中国什么时候可以赶上日本的科学水平,再看看什么时候可以赶上日本的技术水平。


我们大概把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为两类型。

第一种是那种重大的原创型。这种往往依靠天才。说起来,就是那种依靠美国人的所谓“创造性思维”的那种。由于被批评甚多的国内教育制度,导致这方面中国在未来也不会改善太多。

第二种类型就是试错改进型。即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就可以取得成果的那种。这种并不需要太多的天才,但需要积累以及投入。这是中国未来可以大大改善的。

那么日本是哪种类型的?如果跟美国比较,日本人的科学技术进步显然主要是第二类。按照一位网友说的,凡是日本擅长的行业,都是发展成熟的行业,日本人善于把它改进。但却对原创不太内行。

以上说法并不是要贬低第二类科研的重要性,而是要说明,对于第二类型,在科学上只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技术上保持积累,有市场需求,那就一定会进步。就算中国维持现在的教育制度,包括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普通科研成员。而对于第一类型,也许需要在教育,社会文化上大改进不可,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创造性天才出来。就算日本也达不到美国欧洲的水平。

对于整个人类的科技进步而言,以上两类都很重要,往往是一些科学家有天才的想法,然后其他科研人员迅速跟进,扩大了科学研究的整个积累,并为下一个天才想法奠基。比如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普朗特,伽罗瓦 等等。但是此类天才想法,就算是人类中著名的科学家,一生中有那么一两个也是很了不起了。占据主要地位的还是第二类型。

英文里面研究就是"research",熟悉英语的就知道了,这是"re"-"search"。就是“重复搜索”,搜索啥?搜索答案,从种种迷雾中找到正确的答案。科研的本来面目就是不断试验,把不对的道路排除掉。在绝大部分研究中,“天才一现”都是比较少的,都是反复做,找到最佳的。爱迪生改进电灯,据说找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找到了竹丝,再后来又找到了钨丝。这里没有太多天才想法,就是慢慢试出来的。任何一种错误的结果,其基础是要投入 人力,物力,财力。

再举例来说,假如某个科研人员发现了 纳米铁粉末 有某种特别的属性。由于他是第一个做到把金属做成 纳米 这个尺度,所以他这算“灵光一下”。但接下来,很快其他科研人员跟进了,把他的方法稍稍改进一下,就做了 纳米金,纳米银,纳米铜。。。等等等等。这就主要属于第二类。那日本人的科技进步,看上去主要还是第二类型多点。杨振宁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倒是天才的想法。

---------------------------------------------------------------

说了那么多,核心就是 如果我们投入跟 日本 一样的或者更多的科研经费,我们的科研成果就可以超过日本。至少在第二类科研上。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这已经很够了,足以保证中国的产业升级到现在日本的水平。

那就来看一看各方面的情况吧。本来想写个比较长篇的论述,但实在没有时间,手头又有些资料(包括网络上其他人总结的很多资料)。所以打算把这贴变成资料贴。

首先让我想起这个话题的是看到一个比较中美教育的帖子。说起来就是美国人的教育有创造性,中国人的教育“毁人不倦”之类。然后哀叹中国可能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之类。

之后又看了一个大大夸赞日本科技领先中国的帖子,大意就是中国产业层级差日本很多,可能很多年也很难赶上之类。

当时我就在想了,如果中国赶不上美国,是因为教育制度不行,不培养创造性,可难道日本人的教育就有多培养这个所谓的“创造性”了?看过几部日本的电视动画漫画,其中描写的日本高中生好像也是跟国内那些也没什么大区别,为了上东京大学也是埋头苦读那类。好像也是应试教育那一套。至少看起来也不是像美国那样的模式。

于是我就在想了,就算比不上美国吧,既然都是东亚的,智商调查中国跟日本人差不多,而教育制度上好像也差不太多,而且都是东方式思维习惯,假使中国能够成为一个超大型的日本(以中国10倍日本人口,假使有3-5倍的科学技术成果),那科学技术总体而言也算可以了。

可跟很多人交流,许多人根本不认为中国可以成为“大号日本”,也对中国产业升级没有信心。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

首先要说明,科学跟技术还是不同。一项科学成果最后要转化成技术成果,一般都要不少时间,所以有的时候存在科学上赶上了,技术上还落后的情况。另一方面,有时候技术又可以引进,所以存在在产业技术上已经领先,但后续发展不足的情况。不可一概而论。

所以首先来看一看中国什么时候可以赶上日本的科学水平,再看看什么时候可以赶上日本的技术水平。


我们大概把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为两类型。

第一种是那种重大的原创型。这种往往依靠天才。说起来,就是那种依靠美国人的所谓“创造性思维”的那种。由于被批评甚多的国内教育制度,导致这方面中国在未来也不会改善太多。

第二种类型就是试错改进型。即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就可以取得成果的那种。这种并不需要太多的天才,但需要积累以及投入。这是中国未来可以大大改善的。

那么日本是哪种类型的?如果跟美国比较,日本人的科学技术进步显然主要是第二类。按照一位网友说的,凡是日本擅长的行业,都是发展成熟的行业,日本人善于把它改进。但却对原创不太内行。

以上说法并不是要贬低第二类科研的重要性,而是要说明,对于第二类型,在科学上只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技术上保持积累,有市场需求,那就一定会进步。就算中国维持现在的教育制度,包括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普通科研成员。而对于第一类型,也许需要在教育,社会文化上大改进不可,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创造性天才出来。就算日本也达不到美国欧洲的水平。

对于整个人类的科技进步而言,以上两类都很重要,往往是一些科学家有天才的想法,然后其他科研人员迅速跟进,扩大了科学研究的整个积累,并为下一个天才想法奠基。比如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普朗特,伽罗瓦 等等。但是此类天才想法,就算是人类中著名的科学家,一生中有那么一两个也是很了不起了。占据主要地位的还是第二类型。

英文里面研究就是"research",熟悉英语的就知道了,这是"re"-"search"。就是“重复搜索”,搜索啥?搜索答案,从种种迷雾中找到正确的答案。科研的本来面目就是不断试验,把不对的道路排除掉。在绝大部分研究中,“天才一现”都是比较少的,都是反复做,找到最佳的。爱迪生改进电灯,据说找了1600多种材料,最后找到了竹丝,再后来又找到了钨丝。这里没有太多天才想法,就是慢慢试出来的。任何一种错误的结果,其基础是要投入 人力,物力,财力。

再举例来说,假如某个科研人员发现了 纳米铁粉末 有某种特别的属性。由于他是第一个做到把金属做成 纳米 这个尺度,所以他这算“灵光一下”。但接下来,很快其他科研人员跟进了,把他的方法稍稍改进一下,就做了 纳米金,纳米银,纳米铜。。。等等等等。这就主要属于第二类。那日本人的科技进步,看上去主要还是第二类型多点。杨振宁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倒是天才的想法。

---------------------------------------------------------------

说了那么多,核心就是 如果我们投入跟 日本 一样的或者更多的科研经费,我们的科研成果就可以超过日本。至少在第二类科研上。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这已经很够了,足以保证中国的产业升级到现在日本的水平。

那就来看一看各方面的情况吧。
首先看一看中国的GDP情况,大概今年可以赶上日本。

以下是中美日德1980-2008年的GDP比较:
简单来说,中国的GDP在1999年只有日本的24%,少于1/4。今年就不相上下了。那么10年后,大概会是日本的3倍。

那么投入科研的经费呢?资料表明,日本的科研经费大概在GDP的3.2%,美国2.62%,德国2.53%和法国2.11%。

那么我国呢?从R&D经费投入的强度来看,上世纪90年代,我国R&D/GDP增长缓慢,1999年以后这一比值开始迅速提高,2007年,我国的R&D经费强度为1.49%,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首位。



这里预测了未来中国的R&D强度。大概2020年低限是2.23%,高限是2.65%。考虑到到时候中国的GDP大概是日本的3倍,也就是到时候大概在研发经费上是日本的2倍多。



很多人觉得中国现在产业升级慢,其实看看过去那些年份的科研经费就知道了。就那么点钱,能做出多少东西来,产业升级也是需要钱的。但未来还是很乐观的。

具体来说,2007年,美国、日本和德国分别以3437亿美元、1485亿美元和738亿美元的R&D经费支出额高居世界前三位;中国487.9亿美元,法国和英国分别以475亿美元、427亿美元排在我国之后,分列世界第五和第六位;韩国和加拿大分别以286亿美元和247亿美元处在世界第七和第八位。

2008年中国科研经费大概4570亿元(大概660亿美元)。其他国家恐怕没有增长这么快的。

这里要注意一点,并不是说你今年的经费超过了,然后你的产业层次就超过了,就跟开头说的,技术成果到实际占据市场还有好几年时间。而科学成果转化成产品就更慢了。所以需要时间来积累。另一方面,也要看铺的摊子够不够大,比如就算中国科研经费超过法国,英国,并不是说中国的产业就超过他们了,因为中国铺的摊子大,在具体行业的强度也许还不够。至少也要比个10年的投入总量吧。

今后10年,中国的科研经费将逐步超过日本并达到两倍,考虑到历史积累因素,大概2020年左右,中国的科研水平应该可以超过日本了。

由于这两年科研经费的大进步,事实上中国的科研也有了相当快的增长。
先看科学研究的情况:

从1996年到2006年各国/地区SCI论文总数

Total papers in all fields from 1996 to 2006  
  
Country   Total Papers, 1996-2006
United States  2,907,592
Japan  790,510
Germany  742,917
England  660,808
France  535,629
China  422,993
Canada  394,727
Italy  369,138
Spain  263,469
Australia  248,189
India  211,063
South Korea  180,329
Taiwan   124,940
-----------------------------------------------

中国的论文增长的非常迅速,事实上,中国从2000年的全球SCI论文总数中3.9%上升到2008年的9.9%。

当然很多人会说,这是中国科研人员大量“灌水”,炮制垃圾文章的缘故。这里我要说明,在任何国家,那些精品都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此类灌水文章。但这并不说明这些灌水文章就不重要。就跟开头说的,很多第二类型的科研文章就是把错误的路堵上,或者改个思路,换种材料再做。也许没有很多重大创新,但这就是积累。

假如爱迪生写论文的话,找到竹丝的文章无疑可以获得高引用率,但其他1600种材料,也就是所谓的灌水文章了。问题是如果没有这些灌水文章打底,精品也就缺乏来源。

在国际上评价好论文,重要标准就是引用率了。各个领域引用率排在前1%的,应该可以算是“精品文章”了。就是"highly cited papers"。这是世界各国的的排名:

Total papers among top one per cent most cited in all fields  
  
Country   Papers among top one per cent most cited
United States  54,516
England  10,090
Germany  9,427
France  5,967
Japan  5,662
Canada  5,301
Italy  3,825
Australia  2,804
China  2,189
Spain  2,155
South Korea  929
India  694
Taiwan  550
-------------------------------------------
Percentage of total papers in all fields among top one per cent most cited   
  
Country   Percentage of papers among top one per cent
United States  1.87
England  1.53
Canada  1.34
Germany  1.27
Australia  1.13
France  1.11
Italy  1.04
Spain  0.82
Japan  0.72
China  0.52
South Korea  0.52
Taiwan  0.44
India  0.33
--------------------------------------------

这个就是所谓“精品率”,别光说中国的论文中垃圾多,事实上,全世界的论文中,有重大价值的也不多。大家都在“灌水”。
现在看来,中国100篇论文中有0.52篇精品,美国1.87篇,大概3.6倍。美国不愧是世界超级大国。
但科研不光靠精品率,有时候精品数量也很重要。如果中国的论文数量能是美国的3.6倍的话,也许两国的总精品量就差不多了。
从综合国力的角度看,精品的总量最重要。考虑的一来中国现处于工业化追赶阶段,二来毕竟英语不是母语,影响了中国人的论文表现。

从上面的精品率来看,日本其实也并不比中国好多少。之所以日本的总精品是中国的2.6倍,跟这个统计是从1996-2006年这个时间段有关。中国之前的表现不佳拖了后腿。那个时候中国的论文总数都不多。但这两年进步飞快。
那么这两年进步如何呢?

Among physical science fields, the relative citation impact for China for 2004-08 ranged from 68 per cent to 90 per cent of the world average, with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at the top.

在所有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国论文的篇均引用率从世界平均水平的68%(04年)进步到90%(08年),可见跟中国论文数量的大增长同步,中国论文的水平也提高了。

换句话说,就算是灌水,这些水的质量也高了。起码基本上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了。

从1999-2008年的所有科学跟社会科学领域,中国发表了4.3%的“高引用文章”(就是上面说的精品级文章)。在这两年的“热点论文”中,中国占有7.3% (热点论文定义为两年内引用率前0.1% 的文章,热点不一定代表精品,有些成果需要时间积淀,但也说明中国开始跟上潮流了)。
美国是日本人的亲爹。咋怎么了亲爹也要给干儿子点甜头啊。要不干儿子也不干。
再看一下中国科研的人力积累情况:

——1983年,正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达37,100人
——1981年到1983年,共授予29人博士学位,授予18,143人硕士学位。
——1987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万人,在学研究生12万人,毕业研究生2.8万人。
——1997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735个,招生6.4万人,在学研究生18万人。
——2001年,全国招收研究生17万人,比上年增加4万人,在学研究生39万人。
——2005年,全国招收研究生37万人,在学研究生98万人。
——200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4.6万人,在学研究生128.3万人,毕业生34.5万人。
——2009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7.5万人,其中博士生6万,硕士生41.5万。
-------------------------------------------------------------------
要知道美国每年毕业博士5万人,而且积累了那么多年了。中国的博士水平是差点,而且很多都是“假博士”。但不管如何,起码整体上数量提高了。相比于自身,还是进步很多的。今天的博士跟10年前的博士相比,到底水平谁高谁低,还很难讲。这也是一种积累了。


这张图表明中国的科研投入强度不算低,至少是超越了现在的经济表现的。
数据当顶
困了,先留名呵呵睡醒再看~~~~~~
China        France         FRG         Japan        Korea        UK         USA         EU-15         EU-25
1993        1.69        5.98        7.45        8.49        0.48        8.89        34.73        33.78        35.04
1994        1.7        5.99        7.54        8.57        0.58        8.97        33.66        34.12        35.9
1995        2.05        6.09        7.62        8.65        0.79        8.88        33.54        34.36        36.21
1996        2.31        6.18        7.93        8.94        0.99        9.02        32.29        35.59        37.08
1997        2.66        6.31        8.32        8.98        1.16        8.73        31.94        35.72        37.6
1998        2.9        6.48        8.82        9.42        1.41        9.08        31.63        36.85        38.82
1999        3.44        6.44        8.67        9.52        1.58        9.08        31.24        36.72        38.68
2000        3.89        6.31        8.69        9.49        1.76        9.22        30.93        36.55        38.67
2001        4.3        6.33        8.68        9.52        2.01        8.9        31.01        36.55        38.77
2002        4.98        6.1        8.5        9.43        2.17        8.6        30.75        34.89        38.16
2003        5.51        6.1        8.35        9.4        2.43        8.46        30.68        35.96        38.02
2004        6.52        5.84        8.14        8.84        2.7        8.33        30.48        35.18        37.59
-------------------------------------------

世界各国在论文上的表现
除了这个前1%的“精品论文”以外,还有一种分类是采用“一区论文”,所谓一区论文,就是指发表在各个领域排名前5%的杂志上的文章。算是不错的论文,2007年的数据如下:

台大        144
清华        139
浙大        124
北大        108
科大        94
复旦        84
南大        80
上交        68
南开        50
--------------------------------

可见那个时候国内最好的大学还差台大不少
那今年的情况如何呢?到目前为止(2009/9/17):
---------------------------
港大        57
台大        124
北大        147
清华        126
浙大        104
复旦        109
科大        109
上交        83
南大        65
武大        55
厦大        58
南开        59
吉大        52
----------------------------------
可见各大学全面超越了2007年(还有3各月呢)。而且相比于台湾的大学,已经开始有所超越了。
---------------------------------
当然这个成绩相比于哈佛的793篇。还是差距巨大。
数据当顶
数据反应了近几年中国的进步与差距,谢谢LZ
如果不改变教育方式,啥时都达不到.

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于创造力,创造力首先来自于想象力。只有想得到,才有可能去做;去做,才有可能做得到。而中国人的想象力在童年的教育中就被磨灭了,所以中国没有可能引领世界科学技术。

中国人的智商不低,所以中国的山寨功夫很强。山寨不需要想象力,只需要模仿。中国的高层次人才也能够攻克已有的课题。


不过要注意哈佛的这近800篇文章里面,360篇是医学的,100篇是生化的。而国内大学在这两方面研究水准确实不高,极少一区文章。就仅仅其他类而言,跟哈佛的差距已经从“望不可及”到可以看到背影了。

中国在5大杂志: Cell, The Lancet, Natur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and Science 上每份杂志发表文章从2000年平均7篇,增长到2009年上半年的25篇。到2009年7月,中国大陆的科学家已经在Nature 上发表了81篇,在Science上59篇。以及少量的NEJM文章(5篇)。这5大杂志每年总共大概有3000篇文章,大陆的文章已经从2000年的1.2% 上升到2009年上半年的8.3%。我有点怀疑这个数据,好像进步太快了,比例也过高了,也许这里不光第一作者,把第二第三作者也统计进来了,但不管怎么统计,只要标准是统一的,那中国学者的进步很明显。

能在这5大顶尖杂志上发的文章,绝对不属于“灌水文章”。

不过要注意哈佛的这近800篇文章里面,360篇是医学的,100篇是生化的。而国内大学在这两方面研究水准确实不高,极少一区文章。就仅仅其他类而言,跟哈佛的差距已经从“望不可及”到可以看到背影了。

中国在5大杂志: Cell, The Lancet, Natur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and Science 上每份杂志发表文章从2000年平均7篇,增长到2009年上半年的25篇。到2009年7月,中国大陆的科学家已经在Nature 上发表了81篇,在Science上59篇。以及少量的NEJM文章(5篇)。这5大杂志每年总共大概有3000篇文章,大陆的文章已经从2000年的1.2% 上升到2009年上半年的8.3%。我有点怀疑这个数据,好像进步太快了,比例也过高了,也许这里不光第一作者,把第二第三作者也统计进来了,但不管怎么统计,只要标准是统一的,那中国学者的进步很明显。

能在这5大顶尖杂志上发的文章,绝对不属于“灌水文章”。
中国制造短时间内就品质而言还很难追上日本,这东西就像人均gdp一样,中国gdp总量就算达到日本的3倍,人均也是比日本低,人均GDP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均购买力,就商品而言品质越高,成本越高,价格就要高,当购买力没日本高的时候必然导致购买的商品品质没有日本的高,这就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当然作为军工,航天一些特殊行业国家可以拿出钱来特殊照顾超过日本倒是有可能的。
看完了科学方面,看下技术方面,首先看专利情况 (感谢 notheal的统计):
-------------------------------------------------------------------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09年6月发布的统计数据,2007年世界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量前四名的国家是美国、日本、中国和韩国,受理发明专利申请件数分别是456154、396291、245161和172469。

2007年世界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量前五的国家为日本(164954)、美国(157283)、韩国(123705)、中国(67948)、加拿大(18550)。

2007年世界国外发明专利授权量前五的国家为美国(77756)、中国(36003)、韩国(32060)、日本(19914)、加拿大(16741)。

2008年,中国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为289838件,其中国内194579件,国外95259件,比2007年分别增长18.2%、27.1%和3.4%;发明专利授权量为93706件,其中国内46590件,国外47116件,分别比2007年同比增长37.9%、45.8%和30.9%。





2009年上半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平稳增长。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申请42.6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3.1%其中国内申请37.5万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8.9%;国外申请5.1万件,比上年同期下降7.3%。

可以看到中国这两年来的急剧增长势头。再来比较金砖四国的专利统计:




数据党,赞一个!
毫无疑问,这些专利中绝大部分也是垃圾专利,但不要紧。当年日本人就采用过“专利池战术”, 在没有核心专利的情况下,把应用的相关专利申请了个遍。欧美的核心专利拥有企业也就只好妥协了。这些专利,在未来10年将逐渐发挥作用,帮助中国的产业升级。

从以上各项科研成果,专利申请,研发强度来看,跟现在中国现在的人均GDP是不相称的。换而言之,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当前是超越了人均GDP水平的。完全可以保证现在的产业升级到下一步,就是人均1万美元的水平,即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没问题的。

至于能不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要看是平均还是总体了。看上面的“精品论文数量”,如果中国的精品论文总数能够超越英国,那么就算这个“精品率”不是很高(现在是0.52%),从综合国力的角度来看,你说科研水平超过英国也是可以的。看上面亚洲的日本韩国台湾,精品率都不是很高,说明东方式思维确实在创造性上有缺失。但不要紧,质量不够很多时候可以用数量来补充,而且看上去中日之间科研差距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巨大。谁都承认日本是科研大国强国。所以如果中国可以赶上日本的话,说中国的科学技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也未尝不可。
数据流当顶
感谢楼主的数据帖。
楼主如果花上1个月时间整理一下数据,发一个类似于学术论文的帖子,将更有说服力。期待楼主有时间……

另:2020年中国科技赶上日本,我觉得还是不太可能的。中国在基础科学上差得还是太多,没有20年的积累恐怕难以实现。


再来看PCT专利:
------------------------------------------------------------
1995-2004, 中国共申请PCT专利7299件, 此时间段,世界共82万件。中国占0.9%。
其中,95年,中国106件,0.3%。 99年240件,0.3%,02年1124件,1.0%。
04年1782件,1.5%。
-----------------------------------------------------------
WIPO网站报道,2005年全球PCT专利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共计134,073件,较上年增长9.4%。其中美国以45,111件列第一,占33.6%;其次是日本、德国和法国。中国以2,452件超越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首次跻身十强,增幅为43.7%。日本25,145件,德国 15,870 法国 5,522
-----------------------------------------------------------
2006年全球《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国际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在2005年首次跻身十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飞跃,以全年3910件的申请量,超越瑞士、瑞典,排名居世界第八位,同去年相比增幅为58.6%,增幅居国际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之首。

  WIPO数据显示,从各国情况来看,PCT申请量居前三位的国家与上一年度相比没有改变。美国以49,555件的申请量,稳居第一位,日本以26,984件,继续居第二位,德国以16,929件,排在第三位,其后依次为韩国、法国、英国、荷兰、中国、瑞士、瑞典。
----------------------------------------------------------
2007年全球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的总量达到15.6万件,比上年增长4.7%。根据WIPO的统计,我国200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达到5456件,同比增长38.1%,增速居世界各主要国家之首,排名从2006年的第8位升至第7位,占全球的比重从2006年的2.6%升至3.5%。
-----------------------------------------------------------
2008年,中国企业和机构PCT申请比2007年增加11.9%,总数为6089件,居世界第6位。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美国(5.3521万件)、日本(2.8774万件)、德国(1.8427万件)、韩国(7908件)和法国(6867件)。
----------------------------------------------------------
9月1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向媒体透露,初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的PCT申请数量增加了19%。而美国的申请数则下降14%。同时,他预测,今年全年全球的PCT申请总数会减少5%左右。
---------------------------------------------------------
可以看出中国的PCT申请量从2005年的美国的5.4%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5.7%。四年时间快三倍了。进步相当快。如果上面这样的上升势头可以再持续5,6年,达到美国的一半。再说中国不是科研大国就说不过去了。

再来看PCT专利:
------------------------------------------------------------
1995-2004, 中国共申请PCT专利7299件, 此时间段,世界共82万件。中国占0.9%。
其中,95年,中国106件,0.3%。 99年240件,0.3%,02年1124件,1.0%。
04年1782件,1.5%。
-----------------------------------------------------------
WIPO网站报道,2005年全球PCT专利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共计134,073件,较上年增长9.4%。其中美国以45,111件列第一,占33.6%;其次是日本、德国和法国。中国以2,452件超越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首次跻身十强,增幅为43.7%。日本25,145件,德国 15,870 法国 5,522
-----------------------------------------------------------
2006年全球《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国际申请量再创历史新高。中国在2005年首次跻身十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飞跃,以全年3910件的申请量,超越瑞士、瑞典,排名居世界第八位,同去年相比增幅为58.6%,增幅居国际申请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之首。

  WIPO数据显示,从各国情况来看,PCT申请量居前三位的国家与上一年度相比没有改变。美国以49,555件的申请量,稳居第一位,日本以26,984件,继续居第二位,德国以16,929件,排在第三位,其后依次为韩国、法国、英国、荷兰、中国、瑞士、瑞典。
----------------------------------------------------------
2007年全球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的总量达到15.6万件,比上年增长4.7%。根据WIPO的统计,我国200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达到5456件,同比增长38.1%,增速居世界各主要国家之首,排名从2006年的第8位升至第7位,占全球的比重从2006年的2.6%升至3.5%。
-----------------------------------------------------------
2008年,中国企业和机构PCT申请比2007年增加11.9%,总数为6089件,居世界第6位。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美国(5.3521万件)、日本(2.8774万件)、德国(1.8427万件)、韩国(7908件)和法国(6867件)。
----------------------------------------------------------
9月1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向媒体透露,初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的PCT申请数量增加了19%。而美国的申请数则下降14%。同时,他预测,今年全年全球的PCT申请总数会减少5%左右。
---------------------------------------------------------
可以看出中国的PCT申请量从2005年的美国的5.4%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5.7%。四年时间快三倍了。进步相当快。如果上面这样的上升势头可以再持续5,6年,达到美国的一半。再说中国不是科研大国就说不过去了。
楼主整理这些数据和附加自己看法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我顶你

另外,我觉创新是建立在循规蹈矩的基础至少得,没有积累哪里有创新,为什么信息革命发生在美国,因为美国在这个方面的投入最早力度最大,现有先前的投入后来才会有甲骨文、微软、谷歌这类新时代的世界级巨头。

创新需要足够的耐心,不要简单的把这个问题归咎于教育体制,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更多的是出现在研究生和博士生这个阶段,虽说中小学是基础,可别忘了中国社会要接纳欧美那种教育理念三四十年里是不可能的,完全推翻那是不可取的,现阶段还是抓好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教育体制,本科阶段可以适度改革
顶数据党~
比廉价民工更可怕的“廉价科研民工潮”即将出现,伟大的“山寨高科技”将前所未有地普及天顶星技术,期待啊~[:a2:]
顶楼上……
差距还是不小。希望能赶上。
支持数据说话:victory::victory:
支持数据说话:victory::victory:
支持数据党
老子就是玩人海战术,咋地?
大学扩招100倍,哪怕里面有70%是滥竽充数的网游族,剩下的也是原来的30倍[:a2:]
赞~
CD就是应该有数据流,数据党来当道。
CD民科的特征就是谈感受,谈感觉,一看到不行了最后就是全盘否定。搞多了,来CD都没有意思了。
23# assiss

我相信你在说日本的时候,心里面其实想的是美国。
日本的基础科学没那么强,看上面的“精品论文”统计,也就是中国的2.6倍。
再看每100篇论文中的“精品率”,日本是0.72%,中国是0.52%,日本也没高明到哪里去。

主要还是历史积累问题。再看今年在5大杂志上的文章数,这算是比较顶级的基础科研了吧,我不知道日本的数据,但中国占了8.3%,日本怎么也不可能领先太多吧。毕竟还有美国欧洲列国都在,美国怎么也得占个30-40%的,欧洲比例少点,也有30%,日本难道能有15%?不太可能。

再看日本的几个诺贝尔奖好了,主要还是第二类科研做出来了。几个做材料的,运气好碰到他那块。还是投钱的结果。
日本的主要优势是“职人”
而贫穷已久的中国社会,显得有些浮躁了。
我认为中国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循规蹈矩
打好基础然后再谈创新
日本的教育和中国一样是应试教育
把啥都扯到教育上就是扯淡
看了LZ的数据,觉得我们这些年还是很多人在做实事。希望我们看到社会黑暗面同时,也要看看干事的同胞们,这些人才是我们的希望。即使有不同看法,也希望做到有里有据,而不是只有感受!
我很讨厌一种说法,就是说起中国的教育,就是什么填鸭式,然后把孩子都教育的没有“想象力”了。这些专家到美国走马观花一回,然后看着中国的科学落后,就把原因都推到中小学教育上。

可是说起来,中国的教育模式也不是自己开创的,传统的教育是私塾啥的,肯定跟现代教育不搭界。中国的教育模式还不是学的苏联。可苏联的科技多强啊,也算超级大国吧。好像那时候没人批评苏联教育把人教的没想象力了的。

再说二战之前的德国吧,也不是现在美国那种模式。中小学都是强调纪律啥的,很有军事训练的味道,可那时候德国的教育多强。很多原创成果,也没人说德国教育毁灭想象力的。

如果说苏联教育毁灭想象力,那现在俄罗斯算是学习美国了吧,社会也开放了,可以随便“思想”了,按说应该比苏联的科研成果还多了吧?可事实不但没多,反而科研水平下降了吧。

再说台湾香港好了,制度够先进了,这两年最好的大学也都被北大清华超越了,难道中国的教育制度突然改了?最近几年中国在Nature, Science上发论文大幅增长,难道中国人的想象力突然变好了?好像也没有。

所以说来说去,对于东亚欧洲北美这种人群平均智商水平在100以上的国家,科研水平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还是钱。

1988年前后,全香港的科研经费只有100万美元,所以那时候香港的大学没什么名气。后来有钱了,大力建了香港科技大学,全世界请人。短短几年时间,科研水平就上去了,一度超过北大清华。现在北大清华有钱了,也请回来不少人。现在又反超了,今年北大肯定可以超过台大。

现在很多人怀念毛时代,那时候科研很猛啊,但你实际看一下就知道了,那时候国家经费里有多大比例都是投在这上面的,考虑到社会主义国家,很多东西都不算钱,实际上用现在的标准投入的经费更多。但还是那个体制,也许比现在还“禁锢想象力”?

正如上面说的,第二类科学研究,不管应用型也好,基础科研也好。主要的就是要投入经费,才有人力,物力保证。否则就跟爱迪生研究电灯一样,1600种材料,你只能做200种,你再天才,有想象力也干不出来。这就是硬功夫。

所以很多人不要被美国人现在的教育制度(其实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制度)忽悠了。
这玩艺和官员的学历一样。如果熟悉科技史,没有异端的生存空间怎么可能突破?中国流行的是刘项原来不读书。
kernel 发表于 2009-9-30 12:02


倒,投入就有产出?现在的情况是,能为国内多少养一些人,少流失些就不错了。
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要市场化,国内的VC好像做的还不错。
顺道看看创业板都是啥公司。
tong256yi 发表于 2009-9-30 12:08



刘项原来不读书是说的是思想禁锢没有用。

压制思想和言论,小民该闹事还是要闹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