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懂佛教的人吗?帮忙看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01:39
在“解读持镰者的关键词”MU条目下看到关于佛教禅宗

  禅宗是佛教流传到中国后形成的一个宗派。东土禅宗的祖师是菩提达摩,传到六祖慧能后逐渐发扬光大。
  禅宗对人类的思维意识有很深的研究。人类的意识,是一个符号的综合体。大脑中的符号,是神经元在长期学习刺激下形成的触发模式。从婴儿期开始,人类通过感官从外界接受讯息,相关连的讯息综合形成意义符号。比如,父母指着花朵告诉孩子这是“花”,孩子在一遍遍重复下就将花的视觉形象和听到的“花”这个字联系起来。今后一次次不断强化这个印象,“花”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感官引发的神经元反应模式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强有力的意义符号。当人看到一朵花时,大脑中出现花这个符号,并将其与真实的花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模式。
  而禅宗认为,只有破除了这种后天建立的符号模式,才能领悟到蕴藏在大脑本源深处的终极真理。
  因此,禅宗的修行中有一种奇妙的方法:参公案。公案常常是一些全无逻辑的话,令外人摸不找头脑,而禅宗就希望通过这样的公案,打破人类头脑中固有的逻辑概念,破除符号间的逻辑联系。当一个禅宗的修行者最终体悟到破除大脑中的符号时,他的意识将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状态,解脱于语言和意义之外,世间万物对他来说都不再是一堆神经元信号的综合。此时他便领悟了佛法大道。
  领悟了大道的高僧,当你问他们悟到了什么时,他们通常会回答:
  “无(MU)。”

这些说法可信吗?在“解读持镰者的关键词”MU条目下看到关于佛教禅宗

  禅宗是佛教流传到中国后形成的一个宗派。东土禅宗的祖师是菩提达摩,传到六祖慧能后逐渐发扬光大。
  禅宗对人类的思维意识有很深的研究。人类的意识,是一个符号的综合体。大脑中的符号,是神经元在长期学习刺激下形成的触发模式。从婴儿期开始,人类通过感官从外界接受讯息,相关连的讯息综合形成意义符号。比如,父母指着花朵告诉孩子这是“花”,孩子在一遍遍重复下就将花的视觉形象和听到的“花”这个字联系起来。今后一次次不断强化这个印象,“花”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感官引发的神经元反应模式被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强有力的意义符号。当人看到一朵花时,大脑中出现花这个符号,并将其与真实的花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模式。
  而禅宗认为,只有破除了这种后天建立的符号模式,才能领悟到蕴藏在大脑本源深处的终极真理。
  因此,禅宗的修行中有一种奇妙的方法:参公案。公案常常是一些全无逻辑的话,令外人摸不找头脑,而禅宗就希望通过这样的公案,打破人类头脑中固有的逻辑概念,破除符号间的逻辑联系。当一个禅宗的修行者最终体悟到破除大脑中的符号时,他的意识将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状态,解脱于语言和意义之外,世间万物对他来说都不再是一堆神经元信号的综合。此时他便领悟了佛法大道。
  领悟了大道的高僧,当你问他们悟到了什么时,他们通常会回答:
  “无(MU)。”

这些说法可信吗?
比较复杂。。。等高人评论
无佛可成,无法可得,无烦恼可除,无涅磐可住,无真无俗,本分为人,呵佛骂祖,得大解脱。
都没有符号模式,怎么沟通啊?

超越还得建立在原来的基础上,没有相对哪来的超脱
禅宗中人常说的一个例子是
广场上旗帜被风吹动,两个人在争.
一人说:旗在动
另一人说:风在动
禅师说:是你们的心在动

LZ你看得明这个例子就"悟"了
禅宗的悟是指参悟到世间一切事物的真谛,楼主所说的是现代解构主义心理学对禅宗理论的一种解释,其实并不准确。
LS说地故事是‘风动还是心动。其实,答案分两种,如果是自然科学体系里,结果只能是风动。但是,在社会科学体系里,结果就只能是心动,宗教就属于这个学科范畴。佛教禅宗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基本也就是一脉相成。按现在地流行地大白话,解说就是‘我是打酱油地,光我屁事‘
禅机在流行之初有一定意义,但到后来必然地堕落成了徒具形式的扯淡。
原因很简单,这个东西一方面太深奥,广大基层信众(包括僧人)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又太容易照猫画虎了。


我也给楼主说个故事,仅仅是故事:
从前有一位高僧,不戒荤腥,肉食来者不拒;徒众也有样学样:你看大师也吃肉嘛。后来高僧带着徒弟们去野林子里刨出一具腐尸,割下肉吃了,说:“谁能跟着我吃这个肉,谁就可以随便吃肉。”
对佛门的说法不是很了解。

不过道家的说法是这样的:那,“道”是包罗万有、无所不在的,所以他先天的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中,灵魂内。但是,被后天知识、记忆所覆盖。要想找着“道”你就得“坠肢体,黔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也就是说,当你把后天所得到的一切完全屏蔽以后,先天的道就显现了(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然后你就得道了。只要得道了,那这个宇宙对你来说就不再有任何秘密,宇宙间的一切规律全都了若指掌。这也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包罗万有,可以应用于所有领域的原因。
我的感觉,这种东西研究起来邪门。。。
弄不好还真就走火入魔了。
这时世俗学者对禅宗隔靴搔痒式的解读,没啥意义,你要拿这个当佛法来研究就走上邪路了
季羡林研究了一辈子梵文,但是他对佛法的理解在佛门的人看来根本不值一评
按这个 意思 是 把自己搞成脑瘫 就悟了?


道是相通的,佛法也是一种道,楼上说训练NC的说法是大错.
事物的联系本来就是后天加上的.关于这个原理,我可以跟楼主说下.
人类的条件反射是由经验积累起来的,但是经验的积累反过来束缚了人的条件反射.人被火烫了之后,反射是痛,是马上脱离火焰.
建立这个逻辑之后,即使不烫的火,人手伸进去也会觉得烫.告诉一个人,要拿火烫他,把他眼睛蒙住,然后用冰去刺激他,皮肤一样会出现被火烫的痕迹.
这些都证明一点,人的感官世界对外界经验的积累会形成一种套路,导致人不能正确的分辨外界的客观实际.
所谓眼见不一定为实,看花不一定是花.
但是,我们知道,人的经验反射的建立,目的是为了更快的处理信息.这个反射虽然有以上的坏处,但是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现在我们要达到的境界是,找到最快捷通用的经验反射,但不是最终的经验反射,以达到不错误,但快速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得斩断所有的经验反射.然后重新去建立它.
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能真正无招似有招,才能真正参透自然界的本质奥秘.
我们知道,人的知识,认识是一个由原点出发到四周的分叉树,这个分叉树导致人对某个事情的反映总是朝着一个主干去思考,然后到末梢,分支,最后再分支.
现在我们需要的境界是斩断这些分支,在原点融汇贯通,然后逐渐把原点扩大.从而似的思考能最快速度的到达最准确的本质事实,从而使得人的思考准确,完美.
这个原理其实跟道教斩尸的原理差不多,关键是被花花世界迷惑的人很难做到.而且即使做到又能怎样呢?有时候,世界上的事情,并不需要那么准确的判断.
即使有时候需要那么准确的判断,去找专家好了,何必自己达到这个境界.见仁见智了.事实上,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要修行,最好是在特定的时候,能达到这个境界,以用来解决日常遇到的事情.不必追求高深,够用就成.

道是相通的,佛法也是一种道,楼上说训练NC的说法是大错.
事物的联系本来就是后天加上的.关于这个原理,我可以跟楼主说下.
人类的条件反射是由经验积累起来的,但是经验的积累反过来束缚了人的条件反射.人被火烫了之后,反射是痛,是马上脱离火焰.
建立这个逻辑之后,即使不烫的火,人手伸进去也会觉得烫.告诉一个人,要拿火烫他,把他眼睛蒙住,然后用冰去刺激他,皮肤一样会出现被火烫的痕迹.
这些都证明一点,人的感官世界对外界经验的积累会形成一种套路,导致人不能正确的分辨外界的客观实际.
所谓眼见不一定为实,看花不一定是花.
但是,我们知道,人的经验反射的建立,目的是为了更快的处理信息.这个反射虽然有以上的坏处,但是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现在我们要达到的境界是,找到最快捷通用的经验反射,但不是最终的经验反射,以达到不错误,但快速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得斩断所有的经验反射.然后重新去建立它.
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能真正无招似有招,才能真正参透自然界的本质奥秘.
我们知道,人的知识,认识是一个由原点出发到四周的分叉树,这个分叉树导致人对某个事情的反映总是朝着一个主干去思考,然后到末梢,分支,最后再分支.
现在我们需要的境界是斩断这些分支,在原点融汇贯通,然后逐渐把原点扩大.从而似的思考能最快速度的到达最准确的本质事实,从而使得人的思考准确,完美.
这个原理其实跟道教斩尸的原理差不多,关键是被花花世界迷惑的人很难做到.而且即使做到又能怎样呢?有时候,世界上的事情,并不需要那么准确的判断.
即使有时候需要那么准确的判断,去找专家好了,何必自己达到这个境界.见仁见智了.事实上,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要修行,最好是在特定的时候,能达到这个境界,以用来解决日常遇到的事情.不必追求高深,够用就成.
禅机的表述多了,就逐渐流俗成文字游戏,反而忽略了世人真正的苦难.
遥远的星空 发表于 2009-8-3 08:27
围观。你用的例子就不对。

围观。你用的例子就不对。
jiandingzhe 发表于 2009-8-3 09:16


你觉得不对就不对吧,无所谓的事情,这个本身就是唯心学问.你心,我心,本就不同,同一样东西,你我看到的就不同.科学的东西,可以实践证明,而形而上学的东西,永远只能接近真理,而不可能就等于真理.因此也许各人的认识可以交流,但空洞的对错的评论是无意义的.
围观。你用的例子就不对。
jiandingzhe 发表于 2009-8-3 09:16


你觉得不对就不对吧,无所谓的事情,这个本身就是唯心学问.你心,我心,本就不同,同一样东西,你我看到的就不同.科学的东西,可以实践证明,而形而上学的东西,永远只能接近真理,而不可能就等于真理.因此也许各人的认识可以交流,但空洞的对错的评论是无意义的.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处立功课?
大概对了吧,禅是中心思想是般若,而般若的思想,简单的粗略的讲,就是“打破矛盾”,不立不废,非是非非。以不执著,了流转意。(这个是超越世间法的,用世间法的名相无法直接描述,所以禅宗才有“指月”一说)

但是,用一些现代词汇去解释禅,往往又会沦入到又一轮的“名相”中。

禅是靠修的,不是靠说的。

能说的不是真禅,是口头禅、文艺禅,与真修行没多少相干。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我以前写的~~~~~~~~~~~~~~~~~
物质规律决定人类社会
提醒:你学了什么,本身的你就被你学的东西限制,你接受思想的时候,本身的就是思维被限制的时候

从意识说起
意识本身就是物质的,所以物质是决定意识的,物质规律是决定了意识的产生,发展,变化的。
意识的实质就是物质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所以,书上说的,意识能动的作用于物质是有问题的,意识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就是物质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人类的意识一定是符合物质规律的。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人本身也是物质的,也可以说,物质规律决定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变化。也可以说你的行为是被物质规律规定了的,是在物质变化范围内的,是被限制了的,人的活动规律不能超出物质规律范围,人只有不超过物质规律范围内的自由。比如你奔跑的速度受到化学反应速度的限制,你反应的速度受到电传递速度的限制等。
意识能够能动的作用于物质是带有唯心主义思想的,大家一定要注意下,大炼钢铁,大跃进就是这个思想的负面影响。

意识形成过程
既然意识是物质的,那么,它一定有一个对应的形成过程。
外界信息通过感受器,眼睛,鼻子,耳朵,手等,把对应的频率,信号传递给大脑(这些信息都是模拟信号,不是数字信号,所以计算机是模拟不了大脑的)。大脑形成对应的通路,并反馈。如果建立的条件反射是符合自己利益的,那么这个条件反射过程会被固定下来,并且强化,如果这个条件反射是不符合自己利益的话,那么这个条件反射过程会产生新的过程。条件反射是个复杂过程,是个多信号多反射的过程,不是单一的过程,人对信号的反射过程是强化符合利益的反射,淘汰不符合利益的反射。经过大量的条件反射过程后形成的条件反射过程就是意识,意识也是去掉了大量垃圾后的精华产品。这一过程,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人的行为只对利益做出反应,符合利益的就强化,不符合的就抛弃。人的行为只会因为利益而改变,不影响人利益的事物不会影响人的行为,比如我写的这个文章,能够影响你的利益的话,那么就能够影响你的行为,如果对你的利益不影响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不会改变。

人的意识形成基本是从无到有的,从简单到复杂的
举个例子,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大山,一直下雨,于是形成了水渠,大山就是没有意识的大脑(婴儿),雨就是大量的各种信号,形成的水渠就是对应的条件反射(意识)过程,水渠会从小变大,从不畅到通畅,从而形成完整的意识形态。下什么雨就决定产生什么样的水渠,或者说,意识是环境决定的,对应的环境产生对应的意识。当然,得有合适的物质基础(人脑),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时间越长,形成的条件反射过程(意识)越固定,这些可以看出,要改变自己的意识(生活习惯等)是非常困难的,除非遇到洪水(重大利益改变),才能改变水渠走向。条件反射的通路基本都是通过物质的形式固定下来的(传导通路,信号通路等),是带有物质的惯性的,也就是说,意识是有惯性的,生活习惯其实也是物质惯性的延续,比如一个人到了新地方,原来的习惯不是那么好改的,因为已经形成固定模式了。既形成固定模式,又不形成固定模式,能够提高人的生存适应性。

意识的特点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实际就是大脑模拟了大量的物质反映出的信号。
我们意识的过程实际就是大量模拟的信号连续变化组合的过程。
这些包括物质的可见光部分,声音频率部分,温度部分,物质分子与感觉系统反应产生信号的部分(嗅觉,味觉)等等,也就是说,我们的意识是有范围的,是在我们感觉器官能力范围内的,而且都是经过感觉器官处理过的信号。也就是说,我们的意识是间接,部分反映客观事物的,和具体的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还是有距离的,比如,我们的意识信号都是经过感觉器官等处理过的,和实际的一定是有区别的,还有非常多的信号是在我们意识范围外的,比如紫外线等。所以,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眼见不为实!人类认识客观事物从来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这也可以说明真理是不存在的。不同的人看同一事物也是有不同的,因为人和人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比如角度的区别,是否近视眼的区别等,所以对同一事务,每个人的意识都是不同的。
人的意识实际基本都是不同频率的各种信号,声音是频率的,光也是,热也是频率的,传导都是用不同频率,强度的电波传导(很多脑死亡实际就是脑电路短路)。人的语言是声音频率信号,文字的光学信号,这些信号是反映具体事物信息的,这些是简化思维用的,没有语言,文字,人一样是有意识的,比如聋哑人。不同的声音频率组合代表不同的意思,汉语有汉语的声音频率组合,法语有法语的声音频率组合,英语有英语的声音频率组合等,所以,一般的,每个人的思考都是这些声音频率组合的变化,当这些变化符合利益的时候,会被强化继续使用,不符合的时候,会被自然的淘汰掉。这也是人类进步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 比如喊妈妈这个频率的声音有糖吃,就会强化,重复,并形成意识(妈妈是好的,有利益的等)喊出的声音不是妈妈这个频率的就没利益,就会被抛弃丢掉,如果喊出不是妈妈这个频率,但仍然得到了利益,那么就属于创新行为,比如喊成了爸爸,这样的偶尔有变异的频率因为获得利益保存下来,这也可以理解为“创造性”。慢慢的吗妈这个声音的频率就变得准确了,其他变异的频率被抛弃。当喊成妈妈爸爸的时候,得到更多利益,语言复杂化了,预示着人类在进步。
人会对特定的模式产生特定的行为。比如你看这篇文章的反应,实际你并不清楚这篇文章是人写的还是计算机?不管是谁写的,这些特定的组合符号影响你特定的利益,你相对应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也可以理解为人的行为是可影响的,也可以说是被决定的,在了解你的信息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你的行为以及意识,或者说,能够控制环境的人能够控制人的行为和意识,环境主导者对人类的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毛泽东。假如这文章是德语的,你看不懂,这个环境的改变对你的利益没影响,那么你的意识,行为也不受影响。
任何的意识都是有物质基础的,是不可能凭空产生的,意识里面的任何东西都会有具体的事物相对应,意识不能够超出你认识的范围,山里人没见过汽车是想不出汽车是什么样的,城里人很多吃猪肉的人也是不知道到底猪是什么个情况的。就算是想像,也都是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个人意识以经历为基础,任何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所以任何人的认识都是有限的,所以能力也都是有限的,每个人的观念也都是有限经历下的观念,经历变化了,这些都会变化。
意识本身就是物质对物质的模仿
实际上就是大脑对环境的作用力产生的反作用力的结果,当然这一结果本身也是物质化的。任何的意识都是对应于相对环境的,任何的意识的过程都是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一定是一个能量消耗的过程,或者说任何的意识都是有方向性的。这一方向性是什么意思呢?它实际就是对任何一个人它本身的行为来说,都是“对”的。也就是人只做他认为“对”的事,只做对自己有利益的事,当然,这些事实际是否正确是另一回事。当然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利益选择的结果,是一个进行了利益比较后选择的结果,是一个“平衡”的过程。要注意的是,人的行为都是利益优先的,认为工作能够获得最大利益就会去工作,认为赌博能够获得最大利益就去赌博,认为杀人能够获得最大利益,那么就会去杀人,法律,道德等东西属于选择的时候考虑的因素。
意识是自然的能量流动,当然这一过程是相当的精彩,很高兴能够参与这一过程。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579681
遥远的星空 发表于 2009-8-3 09:20
你提出的例子八成是读者类杂志编来消遣人的。以这类东西作为文章的引子,自己就在故意往沟里跳。
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感受是无法真正理解禅的。
其实概括起来就一句话:俗人就是生活在矩阵的代码里的,得道成佛就是拔了脑袋后边的管子的~
和其他宗教相比,佛教的哲学内涵要深厚得多...
少林本是禅宗祖庭,现在搞的,唉。。。。
文盲 发表于 2009-8-3 22:50
今年去过南华寺,那里搞的还不错。
建议楼主去看看金刚经,和六祖坛经,那是禅宗的根。金刚经中不是说了吗,“实无有法如来所说,亦无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禅,很要悟性的,一点一滴都是,看你感觉,有感觉,就是悟禅,但是最高境界就是没感觉也是一种感觉,所以说:“mo ”

你提出的例子八成是读者类杂志编来消遣人的。以这类东西作为文章的引子,自己就在故意往沟里跳。
jiandingzhe 发表于 2009-8-3 21:10


事实如此,信不信在你.胆大就自己去做试验.胆小就尊重别人的试验结果.盲目喷口水,只能被人看轻.
你提出的例子八成是读者类杂志编来消遣人的。以这类东西作为文章的引子,自己就在故意往沟里跳。
jiandingzhe 发表于 2009-8-3 21:10


事实如此,信不信在你.胆大就自己去做试验.胆小就尊重别人的试验结果.盲目喷口水,只能被人看轻.
最大的特点是是中国人都可以说二句,
最大的缺点是是中国人都可以说二句,
最大的魅力是是个中国人都可以说二句,
最可悲的是是个中国人都可以说二句,
......


以下为《宗镜录》序言对佛学的概括描述,供大家参考:
《宗镜录》:http://www.hhfg.org/xxsz/f179_1.html

宗镜录序:
  大宋吴越国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伏以。真源湛寂。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成业诚之由。为觉明之咎。因明起照。见分俄兴。随照立尘。相分安布。如镜现像。顿起根身。次则随想。而世界成差。后即因智。而憎爱不等。从此遗真失性。执相徇名。积滞着之情尘。结相续之识浪锁真觉于梦夜。沉迷三界之中。瞽智眼于昏衢。匍匐九居之内。遂乃縻业系之苦。丧解脱之门。于无身中受身。向无趣中立趣。约依处则分二十五有。论正报则具十二类生。皆从情想根由。遂致依正差别。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如春蚕作茧。似秋蛾赴灯。以二见妄想之丝。缠苦聚之业质用无明贪爱之翼。扑生死之火轮。用谷响言音。论四生妍丑。以妄想心镜。现三有形仪然后。违顺想风。动摇觉海。贪痴爱水。资润苦芽。一向徇尘。罔知反本。发狂乱之知见。翳于自心。立幻化之色声。认为他法。从此。一微涉境。渐成戛汉之高。滴水兴波。终起吞舟之巨浪。迩后将欲反初复本。约根利钝不同。于一真如界中。开三乘五性。或见空而证果。或了缘而入真。或三祇熏炼。渐具行门。或一念圆修。顿成佛道。斯则克证有异。一性非殊。因成凡圣之名。似分真俗之相。若欲穷微洞本究旨通宗。则根本性离。毕竟寂灭。绝升沉之异无缚脱之殊。既无在世之人。亦无灭度之者。二际平等。一道清虚。识智俱空。名体成寂。迥无所有。唯一真心。达之名见道之人。昧之号生死之始。复有邪根外种小智权机。不了生死之病原。罔知人我之见本。唯欲厌喧斥动破相析尘。虽云味静冥空。不知埋真拒觉。如不辩眼中之赤眚。但灭灯上之重光。罔穷识内之幻身。空避日中之虚影。斯则劳形役思丧力捐功。不异足水助冰投薪益火。岂知重光在眚虚影随身。除病眼而重光自消。息幻质而虚影当灭。若能回光就已。反境观心。佛眼明而业影空。法身现而尘迹绝。以自觉之智刃。剖开缠内之心珠。用一念之慧锋。斩断尘中之见网。此穷心之旨。达识之诠。言约义丰。文质理诣。揭疑关于正智之户薙妄草于真觉之原。愈入髓之沉痾。截盘根之固执。则物我遇智火之焰。融唯心之炉。名相临慧日之光释一真之海。斯乃内证之法。岂在文诠。知解莫穷。见闻不及。今为未见者演无见之妙见。未闻者入不闻之圆闻。未知者说无知之真知。未解者成无解之大解。所冀因指见月。得忘。抱一冥宗。舍诠检理。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可谓搜抉玄根磨砻理窟。剔禅宗之骨髓。标教网之纪纲。余惑微瑕。应手圆净。玄宗妙旨。举意全彰。能摧七慢之山。永塞六衰之路。尘劳外道。尽赴指呼。生死魔军。全消影响。现自在力。阐大威光。示真宝珠。利用无尽。倾秘密藏。周济何穷。可谓。香中爇其牛头。宝中探其骊颔。华中采其灵瑞。照中耀其神光。食中啜其乳糜。水中饮其甘露。药中服其九转。主中遇其圣王。故得法性山高。顿落群之峻。醍醐海阔。横吞众派之波。似夕魄之腾辉。夺小乘之星宿。如朝阳之孕彩。破外道之昏蒙。犹贫法财之人值大宝聚。若渴甘露之者遇清凉池。为众生所敬之天。作菩萨真慈之父。抱膏肓之疾。逢善见之药王。迷险难之途。偶明达之良导。久居闇室。忽临宝炬之光明。常处裸形。顿受天衣之妙服。不求而自得。无功而顿成。故知。无量国中。难闻名字。尘沙劫内。罕遇传持。以如上之因缘。目为心镜。现一道而清虚可鉴。辟群邪而豪发不容。妙体无私。圆光匪外。无边义海。咸归顾眄之中。万像形容。尽入照临之内。斯乃曹溪一味之旨。诸祖同传。鹄林不二之宗。群经共述。可谓万善之渊府。众哲之玄源。一字之宝王。群灵之元祖遂使离心之境。文理俱虚。即识之尘。诠量有据。一心之海印。揩定圆宗。八识之智灯。照开邪闇。实谓。含生灵府万法义宗。转变无方。卷舒自在。应缘现迹。任物成名。诸佛体之号三菩提。菩萨修之称六度行。海慧变之为水。龙女献之为珠。天女散之为无著华。善友求之为如意宝。缘觉悟之为十二缘起。声闻证之为四谛人空外道取之为邪见河。异生执之作生死海。论体则妙符至理。约事则深契正缘。然虽标法界之总门。须辩一乘之别旨。种种性相之义在大觉以圆通。重重即入之门。唯种智而妙达。但以根羸靡鉴学寡难周。不知性相二门是自心之体用。若具用而失恒常之体。如无水有波。若得体而阙妙用之门。似无波有水。且未有无波之水。曾无不湿之波。以波彻水源水穷波末。如性穷相表相达性原。须知体用相成性相互显今则细明总别。广辩异同。妍一法之根元。搜诸缘之本末。则可称宗镜以鉴幽微。无一法以逃形。则千差而普曾。遂则编罗广义。撮略要文铺舒于百卷之中……


以上为《宗镜录》序言,以下为南怀瑾《宗镜录略讲》的评价,供大家参考:

《宗镜录略讲》:http://www.quanxue.cn/CT_NanHuaiJin/ZongJing/ZongJing01.html

宋代有两部名著在文化上具有卓越的贡献。一部属于史学方面的,即司马光历经十九年时间所编撰的《资治通鉴》,另一部为哲学的著作,即永明延寿禅师(904~975)所撰写的《宗镜录》。

《资治通鉴》为大众所熟知的,《宗镜录》则不然,因此想对它作一番研究,这是我们这次开讲《宗镜录》的第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大家不管学显、学密,对于佛学理论还是搞不清楚,都在这盲修瞎炼,因此必须加强研究,而《宗镜录》概括了整个大、小乘经典的精华,是六十部大经论与三百多部显密思想的集中,非常应机。

现在一般流通的《佛学概论》,很多都有问题,因此我常建议同学们要看真正的概论。什么是真正的佛学概论?如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那是指印度的著述而言。

在中国,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永明寿禅师的《宗镜录》和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无论在学术思想或修持方面,这些古典论著,才是真正的《佛学概论》,可是现代的人没法子啃它。中国文化的病根到了现代真是越来越严重了。


以下为《宗镜录》序言对佛学的概括描述,供大家参考:
《宗镜录》:http://www.hhfg.org/xxsz/f179_1.html

宗镜录序:
  大宋吴越国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伏以。真源湛寂。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成业诚之由。为觉明之咎。因明起照。见分俄兴。随照立尘。相分安布。如镜现像。顿起根身。次则随想。而世界成差。后即因智。而憎爱不等。从此遗真失性。执相徇名。积滞着之情尘。结相续之识浪锁真觉于梦夜。沉迷三界之中。瞽智眼于昏衢。匍匐九居之内。遂乃縻业系之苦。丧解脱之门。于无身中受身。向无趣中立趣。约依处则分二十五有。论正报则具十二类生。皆从情想根由。遂致依正差别。向不迁境上。虚受轮回。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如春蚕作茧。似秋蛾赴灯。以二见妄想之丝。缠苦聚之业质用无明贪爱之翼。扑生死之火轮。用谷响言音。论四生妍丑。以妄想心镜。现三有形仪然后。违顺想风。动摇觉海。贪痴爱水。资润苦芽。一向徇尘。罔知反本。发狂乱之知见。翳于自心。立幻化之色声。认为他法。从此。一微涉境。渐成戛汉之高。滴水兴波。终起吞舟之巨浪。迩后将欲反初复本。约根利钝不同。于一真如界中。开三乘五性。或见空而证果。或了缘而入真。或三祇熏炼。渐具行门。或一念圆修。顿成佛道。斯则克证有异。一性非殊。因成凡圣之名。似分真俗之相。若欲穷微洞本究旨通宗。则根本性离。毕竟寂灭。绝升沉之异无缚脱之殊。既无在世之人。亦无灭度之者。二际平等。一道清虚。识智俱空。名体成寂。迥无所有。唯一真心。达之名见道之人。昧之号生死之始。复有邪根外种小智权机。不了生死之病原。罔知人我之见本。唯欲厌喧斥动破相析尘。虽云味静冥空。不知埋真拒觉。如不辩眼中之赤眚。但灭灯上之重光。罔穷识内之幻身。空避日中之虚影。斯则劳形役思丧力捐功。不异足水助冰投薪益火。岂知重光在眚虚影随身。除病眼而重光自消。息幻质而虚影当灭。若能回光就已。反境观心。佛眼明而业影空。法身现而尘迹绝。以自觉之智刃。剖开缠内之心珠。用一念之慧锋。斩断尘中之见网。此穷心之旨。达识之诠。言约义丰。文质理诣。揭疑关于正智之户薙妄草于真觉之原。愈入髓之沉痾。截盘根之固执。则物我遇智火之焰。融唯心之炉。名相临慧日之光释一真之海。斯乃内证之法。岂在文诠。知解莫穷。见闻不及。今为未见者演无见之妙见。未闻者入不闻之圆闻。未知者说无知之真知。未解者成无解之大解。所冀因指见月。得忘。抱一冥宗。舍诠检理。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可谓搜抉玄根磨砻理窟。剔禅宗之骨髓。标教网之纪纲。余惑微瑕。应手圆净。玄宗妙旨。举意全彰。能摧七慢之山。永塞六衰之路。尘劳外道。尽赴指呼。生死魔军。全消影响。现自在力。阐大威光。示真宝珠。利用无尽。倾秘密藏。周济何穷。可谓。香中爇其牛头。宝中探其骊颔。华中采其灵瑞。照中耀其神光。食中啜其乳糜。水中饮其甘露。药中服其九转。主中遇其圣王。故得法性山高。顿落群之峻。醍醐海阔。横吞众派之波。似夕魄之腾辉。夺小乘之星宿。如朝阳之孕彩。破外道之昏蒙。犹贫法财之人值大宝聚。若渴甘露之者遇清凉池。为众生所敬之天。作菩萨真慈之父。抱膏肓之疾。逢善见之药王。迷险难之途。偶明达之良导。久居闇室。忽临宝炬之光明。常处裸形。顿受天衣之妙服。不求而自得。无功而顿成。故知。无量国中。难闻名字。尘沙劫内。罕遇传持。以如上之因缘。目为心镜。现一道而清虚可鉴。辟群邪而豪发不容。妙体无私。圆光匪外。无边义海。咸归顾眄之中。万像形容。尽入照临之内。斯乃曹溪一味之旨。诸祖同传。鹄林不二之宗。群经共述。可谓万善之渊府。众哲之玄源。一字之宝王。群灵之元祖遂使离心之境。文理俱虚。即识之尘。诠量有据。一心之海印。揩定圆宗。八识之智灯。照开邪闇。实谓。含生灵府万法义宗。转变无方。卷舒自在。应缘现迹。任物成名。诸佛体之号三菩提。菩萨修之称六度行。海慧变之为水。龙女献之为珠。天女散之为无著华。善友求之为如意宝。缘觉悟之为十二缘起。声闻证之为四谛人空外道取之为邪见河。异生执之作生死海。论体则妙符至理。约事则深契正缘。然虽标法界之总门。须辩一乘之别旨。种种性相之义在大觉以圆通。重重即入之门。唯种智而妙达。但以根羸靡鉴学寡难周。不知性相二门是自心之体用。若具用而失恒常之体。如无水有波。若得体而阙妙用之门。似无波有水。且未有无波之水。曾无不湿之波。以波彻水源水穷波末。如性穷相表相达性原。须知体用相成性相互显今则细明总别。广辩异同。妍一法之根元。搜诸缘之本末。则可称宗镜以鉴幽微。无一法以逃形。则千差而普曾。遂则编罗广义。撮略要文铺舒于百卷之中……


以上为《宗镜录》序言,以下为南怀瑾《宗镜录略讲》的评价,供大家参考:

《宗镜录略讲》:http://www.quanxue.cn/CT_NanHuaiJin/ZongJing/ZongJing01.html

宋代有两部名著在文化上具有卓越的贡献。一部属于史学方面的,即司马光历经十九年时间所编撰的《资治通鉴》,另一部为哲学的著作,即永明延寿禅师(904~975)所撰写的《宗镜录》。

《资治通鉴》为大众所熟知的,《宗镜录》则不然,因此想对它作一番研究,这是我们这次开讲《宗镜录》的第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大家不管学显、学密,对于佛学理论还是搞不清楚,都在这盲修瞎炼,因此必须加强研究,而《宗镜录》概括了整个大、小乘经典的精华,是六十部大经论与三百多部显密思想的集中,非常应机。

现在一般流通的《佛学概论》,很多都有问题,因此我常建议同学们要看真正的概论。什么是真正的佛学概论?如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那是指印度的著述而言。

在中国,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永明寿禅师的《宗镜录》和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无论在学术思想或修持方面,这些古典论著,才是真正的《佛学概论》,可是现代的人没法子啃它。中国文化的病根到了现代真是越来越严重了。
32# 碧波小鲨鱼

一本《圣经》闯天涯!

事实如此,信不信在你.胆大就自己去做试验.胆小就尊重别人的试验结果.盲目喷口水,只能被人看轻.
遥远的星空 发表于 2009-8-4 10:44

还事实如此……:D
1:这个事情我无法亲自做实验。因为按照实验要求,受试者需要坚信自己身上的冰块是某种高温的东西。但我已经预知实验内容。
2:以我卑微的生理学与免疫学知识,以及我贫乏的大脑,不能想象存在这样一个通路:由大脑通过神经控制正在受冻的那个范围的皮肤,使其呈现烫伤的损害状。
3:这个实验的原型应当是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蒙上受试者的眼睛,用冷/热源作短暂刺激,然后让受试者判断自己是在挨烫还是挨冻。然后经过各闷骚杂志社、网站编辑的加工、挥发,变成挨冻可以导致烫伤……
综上所述:我乃是在有条理、有原因地喷口水。
事实如此,信不信在你.胆大就自己去做试验.胆小就尊重别人的试验结果.盲目喷口水,只能被人看轻.
遥远的星空 发表于 2009-8-4 10:44

还事实如此……:D
1:这个事情我无法亲自做实验。因为按照实验要求,受试者需要坚信自己身上的冰块是某种高温的东西。但我已经预知实验内容。
2:以我卑微的生理学与免疫学知识,以及我贫乏的大脑,不能想象存在这样一个通路:由大脑通过神经控制正在受冻的那个范围的皮肤,使其呈现烫伤的损害状。
3:这个实验的原型应当是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蒙上受试者的眼睛,用冷/热源作短暂刺激,然后让受试者判断自己是在挨烫还是挨冻。然后经过各闷骚杂志社、网站编辑的加工、挥发,变成挨冻可以导致烫伤……
综上所述:我乃是在有条理、有原因地喷口水。
即永明延寿禅师(704~775)所撰写的《宗镜录》。 这个会是宋代的?
中国哲学,天人合一。道,虚空,无中生有,探寻宇宙本质。禅的特色大概如此。悟道不落常套,是禅的一大特色,强调亲历亲为,六祖有云,一切有相,都为虚妄。
中国哲学,天人合一。道,虚空,无中生有,探寻宇宙本质。禅的特色大概如此。悟道不落常套,是禅的一大特色,强调亲历亲为,六祖有云,一切有相,都为虚妄。
军事委员会1 发表于 2009-8-4 17:20
        ”一切有相,都为虚妄”,那和尚尼姑们疯狂修建豪华寺庙做什么?!

还事实如此……:D
1:这个事情我无法亲自做实验。因为按照实验要求,受试者需要坚信自己身上的冰块是某种高温的东西。但我已经预知实验内容。
2:以我卑微的生理学与免疫学知识,以及我贫乏的大脑,不能想象存在 ...
jiandingzhe 发表于 2009-8-4 15:10


人家实验者说的是人的感觉与皮肤的反应痕迹相同,而不是有烫伤的伤口。貌似你自己才是那个搞笑的传播者。你自己都是那种人,有怎么资格嘲笑你口中谈论的记者呢?
还事实如此……:D
1:这个事情我无法亲自做实验。因为按照实验要求,受试者需要坚信自己身上的冰块是某种高温的东西。但我已经预知实验内容。
2:以我卑微的生理学与免疫学知识,以及我贫乏的大脑,不能想象存在 ...
jiandingzhe 发表于 2009-8-4 15:10


人家实验者说的是人的感觉与皮肤的反应痕迹相同,而不是有烫伤的伤口。貌似你自己才是那个搞笑的传播者。你自己都是那种人,有怎么资格嘲笑你口中谈论的记者呢?
沉睡的人 发表于 2009-8-4 17:58
佛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大兴庙宇,尘世中终生未必看过半本佛经的善男信女们到哪里参拜、去哪里布施?跟他们谈理论,讲”一切有相,都为虚妄”,那才是虚妄。

宗教和生物一样,也是一要生存二要繁衍。生存要有钱,延续要有信众。邓公说发展是硬道理,那些无法在中国吸引文盲老百姓的宗教或者宗教分支早早就都淘汰出局了,能活到今天的必然务实。

有个特例是儒家,儒家成了儒教是中央政府力挺的结果,国家垄断,不受自由竞争影响。

——————————————————————————————————————————
印度那种托钵行乞鹑衣百结居无定所的修行者倒是真修行,不过那是建立在全民信仰基础上的,学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