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中小钢企倒戈 与淡水河谷达成协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16:44
  铁矿石谈判 中小钢企集体“倒戈”

  38家企业已与淡水河谷达成5000万吨以上长协矿协议;钢材市场反弹,铁矿石消耗量增加

  高昂的长协矿价格,愁云惨淡的钢材市场———这让我国大中型钢企从去年年底就陷入了集体巨亏之中。因此在今年的长协矿谈判中,降价至少40%以上,成为中钢协的一条底线。但和大型钢企态度迥然的是,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却已经和矿业巨头签署了长协合同。

  中小钢企 达成协议

  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处获悉,目前已经有35家中小钢企和巴西淡水河谷达成长协矿协议,这35家钢企和淡水河谷达成的进货量大约为5000万吨。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去年全年,淡水河谷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也不过是8500万吨左右。5000万吨的大订单让淡水河谷有充分的信心对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不着急”。

  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则给出了一个更新的数据:“35家?那是1月份的旧数据了。现在至少有38家中小企业和淡水河谷签了长协合同。”他所在的公司也属于这38家企业之一。“我们刚刚从淡水河谷买了一船矿石。”

  前几批得以与淡水河谷签约的前提条件都是交纳高昂“入门费”———“按照2008年的长协矿价格从淡水河谷买一船铁矿石”,但是随后淡水河谷放松了条件,连“入门费”也免了,只要企业有一定实力,通过考察即可纳入其长协框架之中。

  山西某钢铁公司,是首批搭上长协资质这条船的中小钢铁企业之一。该公司在去年11月正式和淡水河谷签订了长期铁矿石供货合同。

  “我们是交了入门费的!”该公司一位董事对记者透露,为了加入“长期协议矿体系”,付出的“入门费”是3000万元。“就是因为和小企业签了合同,淡水河谷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4月,至少多卖了35船长协矿。”

  尽管长协矿“入门费”高昂,但中小钢企还是在努力挤入“长期协议矿体系”。

  “我们都是吃过现货矿苦头的”,该董事表示,现货矿涨跌风险过大,去年以来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一度狂涨到1590元/吨左右,然后掉头向下,今年4月跌到550元/吨。“这样大的起伏,让很多在矿价最高点购进铁矿石的钢厂,连交给贸易商的30%到50%的保证金都不要了。”该董事解释,因为“毁约”能够省下的钱,足以再买两三船同样品位的进口矿。

  钢铁行业资深专家徐向春分析,虽然这些长协合同并不直接影响到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但是给三大矿山撑腰增加底气却是无疑的。“这造成一种‘中国钢铁行业繁荣,离不开进口铁矿石’的假象,既然如此,矿山也自有拒绝大幅降价的资本。”

  国内钢企 利益分歧

  5月底,日照成立了国内首个铁矿石国际交易中心。这个由5家民营企业投资2000万元成立的交易中心,获得了日照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并且就是专门针对现货矿的交易,“主要为国内中小钢厂和贸易商提供交易服务”。

  此前,中钢协多次表示,只要中国的大小钢企团结起来,谁也不买进口矿,则三巨头再强硬也要向中国市场低头。但对于中钢协提出的“抱团一起上”,钢协之外的钢铁企业,甚至钢协以内的中小企业都不太积极。

  面对中钢协的指责———中小钢企私自与矿业巨头签下长协矿,扰乱了中方与外方谈判的筹码———一位同样与淡水河谷签订协议的中小型钢企负责人表示。“团结一致对外,首先我们要利益一致!”他说,“我和那些掌握谈判权的大企业,一不共享利益,二无共同‘敌人’。要我们如何响应钢协号召?”

  他对此进一步解释称,往年长协矿都是低于现货矿,大钢企从中获利丰厚,而小钢企却从未从中分一杯羹。这种情况以去年为甚。“去年铁矿石现货价最贵涨到了1590元,比同品位的长协矿价格要高出四、五百元/吨。那时候有长协资质的大企业,并没有拿出矿石来支持我们发展,反而将低价购进的长协矿高价卖给我们。”他甚至指名道姓点出某大型钢企,因为长协矿进口量巨大,光靠卖矿石就从中获利匪浅。

  “这些企业都是从长协矿中得利的。现在市场变了,他们就称价格太高他们承受不了,要求我们也配合。”他说,自己的企业就是要抓住这个时机,打入“长期协议矿体系”。

  贸易商 闻风囤货

  在这些和淡水河谷签约的企业中,既有中小钢厂,也有铁矿石贸易商。“按照三大矿山的规矩,是不会把长协矿卖给不从事生产的贸易商的。但是现在矿山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贸易商只要和小钢厂签一个协议,就能想办法弄到淡水河谷的长协资质。”他所说的“办法”,是小钢厂用自己的名义进口长协矿,实际买矿方是贸易商。而卖方对此并非不知情,只是为了赚钱而装聋作哑。

  记者采访了几家全国排名前十位之内的贸易商,发现这些公司今年都不约而同加大了铁矿石进口力度,不少公司的计划甚至是进口量翻番。

  除了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也不甘落后。一家大型铁矿石贸易商的高管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和必和必拓签署了长协矿协议;现在正在与力拓谈长协资质的事。”他表示,与力拓签约也就在近期,因为不久前力拓已经派人来他的公司做最后考察了。“我们预计一共和这两家公司承诺200万吨到300万吨的进口量。”

  这位高管还透露,与“两拓”签约的贸易商远不止他们这一家。“光是在日照就会签下好几家贸易商吧。”

  “我们现在暂时按照去年长协价的八折进货,等今年长协矿价格定下来之后再多退少补。”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加入长协框架的中小钢厂目前获得的待遇与大钢厂并无两样。

  山东万宝集团在2008年全年进口铁矿石350万吨,但在今年1至4月进口额已超过200万吨,如果加上5月份的量,那么这家贸易商上半年的进口量就已逼近去年全年进口量。日照中瑞集团去年全年进口铁矿石400多万吨,今年1到4月份进口铁矿石300多万吨,预计上半年的进口量会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另一家贸易商今年1到5月份进口了200万吨铁矿石,“全年希望进口量有500万吨。”该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

  但是这些贸易商都否认自己大量囤货。“我们是以期货为主,先和下游钢厂签了售货合同,再向上游矿山订货。运矿船在海上开一个月半个月的,到了港口就运走卖掉了。”上述贸易公司总经理说。

  “我们库存现货也就20万吨,”中瑞集团一位高管说,市场形势不明朗,贸易商“不敢囤货太多”。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囤货的铁矿石贸易商并不在少数,只是未对外公开承认。“进口矿石堆在港口,确实都‘有主’。但很多‘主’都是中间商(即铁矿石贸易商)。这些矿石并不会马上卖给钢厂,而会等到价格大涨时再高价卖出。”穆仲担任董事总经理的一家贸易商,去年才做起铁矿石生意,穆仲本人此前在大型钢企工作数十年。

  “有的企业库存量都是平时的5倍。”日照一多年从事物流和电子交易的公司负责人说,“反正先把货拉到口岸,报关就找托儿。”

  铁矿石 消耗量反弹

  能够代表铁矿石真实需求的,还是钢材市场的表现。

  钢价从4月中旬至今已经迎来6周连阳,随着市场价格的反弹,大批中小钢厂开始复产、增产,自然带来铁矿石消耗量的增加。更关键的在于,进口铁矿石的现货价格现在已经是“最便宜的矿石”,因此许多中小钢厂早已弃国产矿而转投进口矿石。

  “我前几天考察了河北、河南好几家产能在七八百万吨的钢厂,长材、管材都在加班加点生产。有的企业还在新建高炉,预备扩大产能。”中瑞集团常务副总裁王旭日告诉记者。

  山西一家中型钢企高管介绍,自己所在的工厂去年8月开始减产,现在也已全面复产。关键是,从今年起,该钢企用的已经都是进口矿了。“公司遵循的是一条非常市场化的准则———谁家的货好、价格低,我就用谁的。”在进口铁矿石高品位低价格的优势下,国产矿很自然被“抛弃”了。

  虽然复产增产,这名高管却强调:“我们还没敢大干全上呢!”该厂目前是奔着钢铁年产能500万吨的量开工,去年这一数字是350万吨,而该厂如果真的完全释放产能,可达800万吨。也就是说,这家厂子也压缩了近40%的产能。

  这名高管说,他熟悉的中小钢厂都这样,增产了,但没敢完全释放产能。“不能释放,一释放这个市场就塌了。”他说,供大于求的现状,每个生产者也是心中有数的。一般中小钢厂都是“以销定产”,同时保有一定库存量,以此应对风险。

  记者了解到,由于国家的刺激经济计划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再加上四川灾区重建需要大量建筑钢材,因此复产增产的钢企几乎全是以生产长材、管材为主,而其余生产板材、型材的大小钢厂,依然挣扎在“水深火热”中。

  “我们现在就正为南水北调工程、上海高速铁路两个基建项目直供钢材。加起来有一百多万吨,占到我们总销量的30%左右。”山西这家钢企的高管说。

  ■ 记者手记

  亿吨铁矿石流向何处?

  一边是堆积成山的铁矿石,源源不断的入港船只;一边是铁矿石进口量严重供大于求,继续囤积会造成较大风险。

  5月底,记者在全国进口铁矿石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城市山东日照进行了相关调查。

  5月25日的日照港(6.48,0.26,4.18%)一派繁忙景象。离入口还有二里地,拉矿的大卡车已经排起了长队,车队一直延伸至港口的入口处。而港口内,目之所及都是高高堆积的铁矿石,每一堆前面竖着牌子,上书“货主、货名、进出口日期”等信息。一路经过,标榜在“货主”位置上的,既有宝钢、邯钢这些大钢企,也有沙钢等民营钢企,更不乏上海宜钢、中钢货运、北京荣丰等物流公司和贸易商。

  矿粉堆上,随处可见挖掘机来回忙碌;两艘刚刚靠岸的澳大利亚矿船正在卸货,港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压港现象比较严重。“你现在看见的是5万吨码头,进来的都是小吨位的船;那边有10万吨和15万吨的码头,好多船在等着排队进来。”“现在海面上还有十几条船漂着进不了港口呢。”

  日照港副总经理臧东生告诉记者,今年1到5月份,日照港的进口铁矿石已经达到380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现在日照港每天排队进港的船只大约15条,到港船只卸货需要等待七八天左右。

  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4月,我国共进口铁矿石1.87亿吨,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告诉记者,我国钢铁行业每月所需进口铁矿石量只有3000万吨。铁矿石的大量进口,造成了一种假象———中国的钢铁行业正在回暖,中国的铁矿石市场不减反增。

  在这些假象背后,是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量的大幅减少———从钢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1—4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只有655万吨,同比下降59.5%。与此同时,中钢协在5月31日发布声明,称如果接受日本与力拓达成的采购价格降幅,则中国钢铁行业将面临全面亏损,因此中方绝不接受这一首发价。

  贸易商的抄底、中小钢企的跟风、国内矿高成本低品位缺乏竞争力而被进口矿排挤出市场,再加之国内企业心不齐,各为其利,偌大一个市场却不能发出统一的声音……种种因素终于再次将铁矿石谈判引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本报记者 张奕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 ... 0/06526327518.shtml铁矿石谈判 中小钢企集体“倒戈”

  38家企业已与淡水河谷达成5000万吨以上长协矿协议;钢材市场反弹,铁矿石消耗量增加

  高昂的长协矿价格,愁云惨淡的钢材市场———这让我国大中型钢企从去年年底就陷入了集体巨亏之中。因此在今年的长协矿谈判中,降价至少40%以上,成为中钢协的一条底线。但和大型钢企态度迥然的是,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却已经和矿业巨头签署了长协合同。

  中小钢企 达成协议

  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处获悉,目前已经有35家中小钢企和巴西淡水河谷达成长协矿协议,这35家钢企和淡水河谷达成的进货量大约为5000万吨。这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去年全年,淡水河谷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也不过是8500万吨左右。5000万吨的大订单让淡水河谷有充分的信心对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不着急”。

  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则给出了一个更新的数据:“35家?那是1月份的旧数据了。现在至少有38家中小企业和淡水河谷签了长协合同。”他所在的公司也属于这38家企业之一。“我们刚刚从淡水河谷买了一船矿石。”

  前几批得以与淡水河谷签约的前提条件都是交纳高昂“入门费”———“按照2008年的长协矿价格从淡水河谷买一船铁矿石”,但是随后淡水河谷放松了条件,连“入门费”也免了,只要企业有一定实力,通过考察即可纳入其长协框架之中。

  山西某钢铁公司,是首批搭上长协资质这条船的中小钢铁企业之一。该公司在去年11月正式和淡水河谷签订了长期铁矿石供货合同。

  “我们是交了入门费的!”该公司一位董事对记者透露,为了加入“长期协议矿体系”,付出的“入门费”是3000万元。“就是因为和小企业签了合同,淡水河谷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4月,至少多卖了35船长协矿。”

  尽管长协矿“入门费”高昂,但中小钢企还是在努力挤入“长期协议矿体系”。

  “我们都是吃过现货矿苦头的”,该董事表示,现货矿涨跌风险过大,去年以来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一度狂涨到1590元/吨左右,然后掉头向下,今年4月跌到550元/吨。“这样大的起伏,让很多在矿价最高点购进铁矿石的钢厂,连交给贸易商的30%到50%的保证金都不要了。”该董事解释,因为“毁约”能够省下的钱,足以再买两三船同样品位的进口矿。

  钢铁行业资深专家徐向春分析,虽然这些长协合同并不直接影响到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但是给三大矿山撑腰增加底气却是无疑的。“这造成一种‘中国钢铁行业繁荣,离不开进口铁矿石’的假象,既然如此,矿山也自有拒绝大幅降价的资本。”

  国内钢企 利益分歧

  5月底,日照成立了国内首个铁矿石国际交易中心。这个由5家民营企业投资2000万元成立的交易中心,获得了日照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并且就是专门针对现货矿的交易,“主要为国内中小钢厂和贸易商提供交易服务”。

  此前,中钢协多次表示,只要中国的大小钢企团结起来,谁也不买进口矿,则三巨头再强硬也要向中国市场低头。但对于中钢协提出的“抱团一起上”,钢协之外的钢铁企业,甚至钢协以内的中小企业都不太积极。

  面对中钢协的指责———中小钢企私自与矿业巨头签下长协矿,扰乱了中方与外方谈判的筹码———一位同样与淡水河谷签订协议的中小型钢企负责人表示。“团结一致对外,首先我们要利益一致!”他说,“我和那些掌握谈判权的大企业,一不共享利益,二无共同‘敌人’。要我们如何响应钢协号召?”

  他对此进一步解释称,往年长协矿都是低于现货矿,大钢企从中获利丰厚,而小钢企却从未从中分一杯羹。这种情况以去年为甚。“去年铁矿石现货价最贵涨到了1590元,比同品位的长协矿价格要高出四、五百元/吨。那时候有长协资质的大企业,并没有拿出矿石来支持我们发展,反而将低价购进的长协矿高价卖给我们。”他甚至指名道姓点出某大型钢企,因为长协矿进口量巨大,光靠卖矿石就从中获利匪浅。

  “这些企业都是从长协矿中得利的。现在市场变了,他们就称价格太高他们承受不了,要求我们也配合。”他说,自己的企业就是要抓住这个时机,打入“长期协议矿体系”。

  贸易商 闻风囤货

  在这些和淡水河谷签约的企业中,既有中小钢厂,也有铁矿石贸易商。“按照三大矿山的规矩,是不会把长协矿卖给不从事生产的贸易商的。但是现在矿山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贸易商只要和小钢厂签一个协议,就能想办法弄到淡水河谷的长协资质。”他所说的“办法”,是小钢厂用自己的名义进口长协矿,实际买矿方是贸易商。而卖方对此并非不知情,只是为了赚钱而装聋作哑。

  记者采访了几家全国排名前十位之内的贸易商,发现这些公司今年都不约而同加大了铁矿石进口力度,不少公司的计划甚至是进口量翻番。

  除了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也不甘落后。一家大型铁矿石贸易商的高管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和必和必拓签署了长协矿协议;现在正在与力拓谈长协资质的事。”他表示,与力拓签约也就在近期,因为不久前力拓已经派人来他的公司做最后考察了。“我们预计一共和这两家公司承诺200万吨到300万吨的进口量。”

  这位高管还透露,与“两拓”签约的贸易商远不止他们这一家。“光是在日照就会签下好几家贸易商吧。”

  “我们现在暂时按照去年长协价的八折进货,等今年长协矿价格定下来之后再多退少补。”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加入长协框架的中小钢厂目前获得的待遇与大钢厂并无两样。

  山东万宝集团在2008年全年进口铁矿石350万吨,但在今年1至4月进口额已超过200万吨,如果加上5月份的量,那么这家贸易商上半年的进口量就已逼近去年全年进口量。日照中瑞集团去年全年进口铁矿石400多万吨,今年1到4月份进口铁矿石300多万吨,预计上半年的进口量会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另一家贸易商今年1到5月份进口了200万吨铁矿石,“全年希望进口量有500万吨。”该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

  但是这些贸易商都否认自己大量囤货。“我们是以期货为主,先和下游钢厂签了售货合同,再向上游矿山订货。运矿船在海上开一个月半个月的,到了港口就运走卖掉了。”上述贸易公司总经理说。

  “我们库存现货也就20万吨,”中瑞集团一位高管说,市场形势不明朗,贸易商“不敢囤货太多”。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囤货的铁矿石贸易商并不在少数,只是未对外公开承认。“进口矿石堆在港口,确实都‘有主’。但很多‘主’都是中间商(即铁矿石贸易商)。这些矿石并不会马上卖给钢厂,而会等到价格大涨时再高价卖出。”穆仲担任董事总经理的一家贸易商,去年才做起铁矿石生意,穆仲本人此前在大型钢企工作数十年。

  “有的企业库存量都是平时的5倍。”日照一多年从事物流和电子交易的公司负责人说,“反正先把货拉到口岸,报关就找托儿。”

  铁矿石 消耗量反弹

  能够代表铁矿石真实需求的,还是钢材市场的表现。

  钢价从4月中旬至今已经迎来6周连阳,随着市场价格的反弹,大批中小钢厂开始复产、增产,自然带来铁矿石消耗量的增加。更关键的在于,进口铁矿石的现货价格现在已经是“最便宜的矿石”,因此许多中小钢厂早已弃国产矿而转投进口矿石。

  “我前几天考察了河北、河南好几家产能在七八百万吨的钢厂,长材、管材都在加班加点生产。有的企业还在新建高炉,预备扩大产能。”中瑞集团常务副总裁王旭日告诉记者。

  山西一家中型钢企高管介绍,自己所在的工厂去年8月开始减产,现在也已全面复产。关键是,从今年起,该钢企用的已经都是进口矿了。“公司遵循的是一条非常市场化的准则———谁家的货好、价格低,我就用谁的。”在进口铁矿石高品位低价格的优势下,国产矿很自然被“抛弃”了。

  虽然复产增产,这名高管却强调:“我们还没敢大干全上呢!”该厂目前是奔着钢铁年产能500万吨的量开工,去年这一数字是350万吨,而该厂如果真的完全释放产能,可达800万吨。也就是说,这家厂子也压缩了近40%的产能。

  这名高管说,他熟悉的中小钢厂都这样,增产了,但没敢完全释放产能。“不能释放,一释放这个市场就塌了。”他说,供大于求的现状,每个生产者也是心中有数的。一般中小钢厂都是“以销定产”,同时保有一定库存量,以此应对风险。

  记者了解到,由于国家的刺激经济计划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再加上四川灾区重建需要大量建筑钢材,因此复产增产的钢企几乎全是以生产长材、管材为主,而其余生产板材、型材的大小钢厂,依然挣扎在“水深火热”中。

  “我们现在就正为南水北调工程、上海高速铁路两个基建项目直供钢材。加起来有一百多万吨,占到我们总销量的30%左右。”山西这家钢企的高管说。

  ■ 记者手记

  亿吨铁矿石流向何处?

  一边是堆积成山的铁矿石,源源不断的入港船只;一边是铁矿石进口量严重供大于求,继续囤积会造成较大风险。

  5月底,记者在全国进口铁矿石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城市山东日照进行了相关调查。

  5月25日的日照港(6.48,0.26,4.18%)一派繁忙景象。离入口还有二里地,拉矿的大卡车已经排起了长队,车队一直延伸至港口的入口处。而港口内,目之所及都是高高堆积的铁矿石,每一堆前面竖着牌子,上书“货主、货名、进出口日期”等信息。一路经过,标榜在“货主”位置上的,既有宝钢、邯钢这些大钢企,也有沙钢等民营钢企,更不乏上海宜钢、中钢货运、北京荣丰等物流公司和贸易商。

  矿粉堆上,随处可见挖掘机来回忙碌;两艘刚刚靠岸的澳大利亚矿船正在卸货,港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压港现象比较严重。“你现在看见的是5万吨码头,进来的都是小吨位的船;那边有10万吨和15万吨的码头,好多船在等着排队进来。”“现在海面上还有十几条船漂着进不了港口呢。”

  日照港副总经理臧东生告诉记者,今年1到5月份,日照港的进口铁矿石已经达到380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现在日照港每天排队进港的船只大约15条,到港船只卸货需要等待七八天左右。

  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4月,我国共进口铁矿石1.87亿吨,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告诉记者,我国钢铁行业每月所需进口铁矿石量只有3000万吨。铁矿石的大量进口,造成了一种假象———中国的钢铁行业正在回暖,中国的铁矿石市场不减反增。

  在这些假象背后,是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量的大幅减少———从钢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1—4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只有655万吨,同比下降59.5%。与此同时,中钢协在5月31日发布声明,称如果接受日本与力拓达成的采购价格降幅,则中国钢铁行业将面临全面亏损,因此中方绝不接受这一首发价。

  贸易商的抄底、中小钢企的跟风、国内矿高成本低品位缺乏竞争力而被进口矿排挤出市场,再加之国内企业心不齐,各为其利,偌大一个市场却不能发出统一的声音……种种因素终于再次将铁矿石谈判引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本报记者 张奕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 ... 0/06526327518.shtml
中国人搞内讧,窝里斗,那可是强项.
呵呵,行情好时,大鱼大小通吃,行情不好时,要小鱼同甘苦、共患难,难啊,关键是既没有一个能合理保证大小厂矿的利益分配机制,也没有一个全面统筹的部门,让人家各个瓦解.
唯一终止内斗的方法就是冲破地方政府包围网 钢铁业大规模的自由联合、兼并

当整个中国只有6~10家超级钢厂的时候国务院就熬出头了
汉奸是这么炼成的?
风将起兮 发表于 2009-6-10 22:22
继续参照中石油,中石化。利润向国内要!
想想那些大企业向小企业转卖矿石时,今天一幕一点都不奇怪。
始终不看好国营的。
国内期货市场上的头寸如何?
那个出头谈判的中钢协代表的是几个大型国企的利益还是以整个中国钢铁行业的利益?
关注啊
不是说全行业亏损吗?小企业怎么都在上?难道这些人的脑子进水了?
中国继续为世界和谐做贡献
国企“倒爷”大赚国人钱
矿价双轨制推波助澜


作者:勾新雨  发布时间:2008-03-24 13:03 来源:经济观察报



  中国目前钢产量世界第一,但是长期协议铁矿石(简称“长协”)在进口中的比例不到一半,是世界上最低的。在世界重要的产钢国家和地区中,日本和欧洲每年都是进口1亿吨左右的铁矿石,其中长协矿比例占到了95%以上。仅矿石一项,中国钢厂的平均成本就要比日本和欧洲高出50%。

  2005年商务部通过铁矿石进口资质限制,中国国内铁矿石现货价和长协价差,已经从每吨150元,拉大到了最高时的1000元,现货价和长协价的价差最高已超过一倍以上。

  谈到长期协议价的铁矿石,河北武安市新金钢铁厂总经理助理贾金生流露出一种羡慕的表情,“我们也想买长协矿,但是没有资格,一吨也没有买到。”他说。

  新金钢铁厂是一家年产钢200到300万吨左右的中小型民营钢铁企业,拥有一座500立方米和两座300立方米的高炉,按照中国的钢铁产业政策,后者即将遭到强制淘汰,该厂于是计划新建一座能效更高的1000立方米的高炉,希望以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超过对手。

  据贾金生介绍,现货价铁矿石的到厂价是每吨1700元,比长协价高出整整1000元,即使现在长协矿价涨了65%以后,还是比现货价格低500元。

  随着标准的提高,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越来越少。2005年,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达500家,2006年一举削减至120家左右,去年更少。这些有资质的企业大都是国有企业。

  “国企倒卖一吨长协矿能赚500-600元,比生产钢还赚钱”,河北省邯郸市发改委冶金处处长、矿产处副主任王友田说,谁不想买长协矿?现在是除了大型国企以外,无法入围。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介绍,目前中国吨钢平均利润在200到300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国有企业仍然是中国钢铁行业的主力军,产量占行业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现在没有人能够证明,利润率过低和国企比例过高是否存在联系,但至少从铁矿石上可以看出,国企和民企在成本上每吨相差500到1000元,这是国企能够维持现有市场份额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钢股份公司一位高层说,小钢厂不能买长期协议矿,国家就是要限制他们的发展,因为他们能耗太高,产业政策中他们就是要被淘汰的。长协矿的分配问题是和国家产业政策及钢铁行业发展与布局联系到一起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位高层认为,现在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钢厂有70多家,贸易商有40多家,一共是110多家,为什么要限制?就是害怕原来的进口集中度太低,大家都去抢矿,把矿价炒起来。

  政府部门之间也相互竞争,不愿意放弃管制的权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依托国家发改委、中国五矿商会依托商务部,各自制定了进口资质要求。在2005年2月底,五矿商会和钢协共同举办会议,通过了《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和申报程序》,钢协负责登记生产企业,五矿商会负责登记贸易企业。中国这110来家有“特权”进口长协矿的企业和贸易商名单就此敲定。

  灰色地带

  “这是一个很灰色的地带”,全球三大矿山公司之一的力拓公司一位内部人士说,大钢厂确实有倒卖铁矿石的行为,但其中情况比较特殊的是中国中钢集团,其本身在澳洲恰那铁矿占有股份,按长协价格每吨80美元进货,但是给各大钢厂却是按市场定价每吨160美元左右出售。

  就像计划经济时代商品分平价和议价的双轨制容易滋生“官倒”腐败一样,中国在进口铁矿中也形成了一批“国企倒爷”。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倒卖业务繁荣的前几年,仅他接触的几家大型钢铁厂,几乎家家都在倒卖矿石,利润以亿元为计算单位。

  必和必拓中国公司一位高层说,现在中国100多家公司能够进口长协矿,但是只有30家钢厂能够拿到真正便宜的基准价,每年倒卖量达2000万吨左右,其中包括中钢。中小企业都是按现货价格购买,每年铁矿石长协谈判时,中国的中小钢厂反而希望长协矿涨价,因为这样和大企业的竞争就公平一些了。

  为了防止国内大钢厂倒卖,谋取暴利,矿业巨头这几年也收紧了供应,核算其产能和矿石的合理消费量来供应。据了解,一家国内知名的大型钢厂曾经和BHP洽谈过一个澳洲的铁矿石开发项目,要求多出来的部分自己倒卖赚取差价,BHP拒绝了这个要求,合资计划流产,后来力拓公司答应这家钢厂的要求。

  “有了进口许可资质就是有了赚钱的权利”,上述必和必拓人士说。

  首钢股份的一位高层认为国企倒卖铁矿石理所应当,合理合法。因为现在钢厂都是自己的国际贸易公司,这些公司的业务就是做贸易赚钱,其中包括铁矿石,为什么不可以倒?

  他说,这不是特殊的权利,国家给你许可证也不是坏事,就像焦炭出口配额一样,因为你的焦炭好国家才把配额给你。铁矿石现货市场多少年都这么火爆,归根结底还是市场决定的。

  首钢是中国华北地区的一家大型国有钢厂,除了拥有铁矿石长协矿的进口资质以外,还在秘鲁等国家拥有自己的铁矿山。业内人士介绍说,首钢这几年把用不了的铁矿石,加价后卖到现货市场,是华北地区出售铁矿石量比较大的钢厂。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认为大钢厂的倒卖才是铁矿石价格疯长致命伤(详见本报《罗冰生详解铁矿石谈判得失 大企业倒卖是致命伤》)。2006年7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罗冰生在总结铁矿石谈判得失时表示,个别有长期协议的钢铁企业与贸易商在低价进口铁矿后,转手高价倒卖给了那些没有长期协议资格的小企业,造成了“一种产品,两种价格”,中国铁矿石市场价格被抬高,给了供方“中国市场价格高”的口实。当时每吨差10美元以上。

  既然不能阻止倒卖,就正大光明地倒卖,当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力推铁矿石进口的代理制,大家都要到交易中心来交易,长协变现货只能加价5%,而不能漫天要价。对于平抑现货市场价格,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设计可谓用心良苦,但现在这个计划已经不了了之了。

  “推行难度太大,企业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润啊”,新华社行业信息中心总监陆晓明说。

  目前,因为自己的产量扩展等因素,大钢厂的倒卖数量已经大为减少,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一个高层承认,倒卖现象仍然存在。

涨价怪圈

  从2004年开始,每年逢谈必涨的铁矿山长协谈判中,双方剑拔弩张难以达成一致的问题只有一个,市场供求关系,无论中方找出任何理由,供方总是盯着了中国国内现货价格这一点,他们会提出反问:如果供求平衡的话,为什么现货价格仍爆涨呢?

  “长协看现货”,新华社行业信息中心总监陆晓明说,即使现在长协涨价65%以后,还是低于国内的现货价格的,巴西矿现在要涨120%才能追上国内现货价,而澳矿则要涨到200%。

  在每次谈判中,大小钢厂的利益并不一致。大的钢铁企业在指责小钢厂和贸易商炒高了现矿的价格,并由此拉升了长期协议的矿价,但现矿的价格之所以高涨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家对进口企业有资质限制,众多钢厂没有资格购买价格相对便宜的长期协议矿,只能从贸易商手里买高价的现货矿,现货矿于是水涨船高,这就为握有大量长协矿的大钢厂提供了囤积与倒卖的可能。

  每年,中国钢铁业都在上演着这样的涨价怪圈,现货涨后长协涨,长协涨后钢价涨,钢价涨后小钢厂死灰复燃,大钢厂迅速扩张,中国钢产量节节攀升而中国的矿石需求量激增,中国需求的激增,加上国际矿业巨头对市场的垄断并收紧供应、制造短缺,长协自然再涨价,又是一轮涨价怪圈。

  新金钢厂销售处处长左培峰说,这次长协涨了65%之后,当地的现货价格也喊出了涨价的要求,只是钢厂还没有接受。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推算,一般来说长协涨价之后,国内的现货矿价都是要比长协价贵出15%,每吨高出200元左右。

  政府则希望控制钢铁产量,抑制矿产需求,以此平抑进口铁矿石的价格。从中国钢产量不到1亿吨开始,国家发改委就认为钢材产量过剩,严格控制钢铁投资,结果现在中国的钢产量已经接近了5亿吨,也没有滞销和亏损。如此缺乏远见的产业发展方针,令中国钢铁生产企业难以制定和把握企业扩张计划,也就自然无法未雨绸缪,制定铁矿石的长期采购计划。

  另外,国家发改委制定了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需要淘汰的计划,希望由此淘汰落后产能,但业界人士对此争议最大,很多人认为能效系数才是淘汰的关键,而不应该以高炉的大小为标准,很多300立方米高炉的能效系数比1000立方米的还要好。

  新金钢厂的左培峰说,这样下来就是越调控钢产量越高,因为本来小高炉就挣钱,不想扩建,现在要淘汰,大家只能建更大的高炉,产更多的钢。

  上述力拓人士认为,归根结底还是强烈的供求关系导致了矿价飞涨,隐形的进口垄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假设全球的用量每年1亿吨,但是只能供8000万吨,大家就会去抢矿,拿不到长协的就只能去现货市场去买,现货就被炒作得很高了。

  “如果我们手里有3亿吨的矿,他们就会来求我们”,中国冶金规划院的李新创认为,矿价高并且虚高的最大原因就是矿山的垄断,三大家垄断了80%以上的海运矿石市场,说什么价就是什么价,现在中国企业惟一可以做的就是像中铝那样去收购力拓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