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冲压发动机技术专家刘兴洲院士:学者本色平常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05:20
在连绵起伏的燕山脚下,汇聚了我国飞航导弹设计、研究的一批科技精英,他们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用默默奉献的精神,铸起了共和国坚固的海上长城。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专家刘兴洲便是其中的一员。作为发动机方面的院士,刘兴洲在艰辛的路上走过了40多年,为导弹发动机的研制、对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了对发动机技术的追求中,40年如一日,保持一颗平常心。每当人们提起他,都对他所具备的这种优秀品格充满敬佩。
少年不志短
  出生在天津的刘兴洲4岁那年第一次见到飞机,但那是日本轰炸中国的飞机。在随家人逃难的路上,刘兴洲就想,中国也有自己的飞机该多好啊!儿时的刘兴洲用硬纸片剪成小飞机,用橡皮筋弹射,希望它能像真飞机一样飞起来。  
  1945年,美国的轰炸机飞过天津上空,日本人对美国的到来极为恐慌,不久美国用飞机向日本投放了两枚原子弹,日本投降二战结束。刘兴洲再次感到飞机的威力,他暗下决心:我要让中国的飞机飞上天。当时他做的飞机模型已有模有样,配有螺旋桨。  
  伴随着这个理想,刘兴洲高中毕业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入学一年后,国家对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航空学院与国内其他几个航空系合并,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兴洲被划归到航空发动机工艺专业,虽然他没能让飞机飞上天,但他参与研制的发动机却让不同型号的导弹飞上了蓝天。  
学习不受扰
  年过古稀的刘兴洲在航天领域工作40多年了,这40多年他的研究经历了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研究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发动机,而刘兴洲一生的苦乐、荣辱也全部系于发动机的研究。  
  1956年,刘兴洲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一年后,他同许多科技人才一道,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被秘密召集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开始了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冲压发动机的研制。他的直接领导便是航天老专家梁守 。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冲压发动机,一时摸不着头脑。怎么办?横下一条心:学习。于是他想办法把有用的书弄到手。经过一段时间自学,他逐渐开窍了。当时不仅研制人员少,连最起码的设计和试验条件都没有,他们就从发动机和试验设备设计开始着手。从不懂到逐渐掌握,后来慢慢地,他也可以向年轻人传授经验了。  
  1958年“大跃进”开始了,航天科技人员也一样被卷进了“革命洪流”。刘兴洲和他的同事们白天搞运动,写大字报、大炼钢铁、比赛诗歌,晚上搞设计。他们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谁也不肯回去。有一次,刘兴洲拉着拉着计算尺竟毫无知觉地倒在地上睡了过去,那时全凭精神力量在支持,他们硬是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发动机试验台。  
  1961年至1965年刘兴洲被派到苏联学习。1965年,回国的他满怀抱负,准备大干一场,但谁也没想到,仅仅一年之后,“文革”开始了,科研生产陷于瘫痪。在那混乱的日子里,刘兴洲与同事们冒着政治压力和人身迫害的危险,坚持进行了100多次试验。当时在无政府状态很严重的情况下,不久担任研究室主任的刘兴洲也靠边站了,他不愿大好时光就这样白白流走,于是牵头组织了七八个人,用了一年左右时间,将俄文版的《冲压发动机与火箭发动机原理》一书翻译成中文,这本书后来成为研制冲压发动机经常被参考的重要资料。  
攻关不畏难
  粉碎“四人帮”后,科学的春天真正到来,再也没有了干扰和阻挠科学进步的动乱因素。刘兴洲放开手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冲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中。他参与组织了某型号的全弹试车。在领导的支持及全体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下,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全弹试车技术方案,按日排出了计划进度,试车台日新月异,进展神速。作为现场技术指挥,刘兴洲在试车台前竟连续工作了50多个小时。三四个月的齐心努力,换来了全弹试车的成功:冲压发动机工作可靠,弹上各系统工作协调,全弹试车为以后的飞行试验做了重要准备。  
  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刘兴洲为代表的科研人员攻克了低温起动、提高燃烧效率、火焰稳定器烧蚀等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两种型号的低空超音速冲压发动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冲压发动机技术的国家,装有冲压发动机的低空超音速飞航导弹也获得了飞行试验的成功。美国冲压发动机专家应邀来我国讲学,参观了刘兴洲他们的生产设备后,觉得自己的讲稿拿不出手了,当即风趣地对刘兴洲说:“或许该邀请你们去美国做报告了。”  
  1992年,年近花甲的刘兴洲已是两鬓染霜,国家重点新型发动机的研制任务又落在了他的肩上,他以充沛的精力和加倍的努力开始了新的征程。  
  从部件的设计、生产到串装、试验,他都悉心指导,精益求精。外协件质量控制是个难题,腿脚不好的刘兴洲和年轻人一样东奔西跑,每到一处他都是一下飞机、火车就直奔生产现场。在进气道研究中,他提出了新思路,经过了反复的设计和试验,使得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研制进入关键阶段,他又提出扩大合作,借用院校力量加强研制工作。同事们都说刘兴洲是一部“清障车”,每当研制道路上出现了“拦路石”,工作受阻,刘兴洲总能利用自己的学识及时清除。  
  说起刘兴洲,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无论老的少的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在技术会上,大家总是为了一个技术问题吵得昏天黑地,可一旦刘兴洲一二三条地总结后,马上有了结果,统一了大家的思路。刘兴洲很忙,他的日程总是排到几个星期外,常常是几个单位、几个人同时等着向他汇报,他就像一个超级象棋大师,挥洒自如地同时下几盘棋,妙招频出,指挥若定。  
  士兵成长为将军,要经过战场的考验。从大学毕业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也要“身经百战”,刘兴洲就是在科学试验中,在一次次解决技术难题中逐步成为发动机研制专家的。  
授业不保留  
  刘兴洲从1983年开始带研究生,他对带过的十多个学生要求都很严。不仅教他们专业知识,还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他将自己终生的学习体会传授给学生,就是先将厚书读薄,再将薄书读厚。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不要好高务远,不管做什么都要塌下心来做,做出成绩,不虚度时光。他的学生中,有获得德国红堡奖学金的,有论文获奖参加国际会议的,众多的弟子扎根航天,很大一部分成为技术上的骨干。  
  “刘老师像一本打开的书,对我们毫不保留。”这是学生们对刘兴洲的一致评价。选择论文题目对研究生非常重要,刘兴洲总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与学生认真研究推敲,题目确定后,他又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帮助学生论证,无私地提供大量研究数据和成果。有位学生在确定课题时,刘兴洲建议他把题目集中在“侧面突扩燃烧室冷态流场可视化研究”上,并指导他用二元模型方法显示流场,这位学生采纳了老师的建议后,该论文在1993年维也纳国际宇航协会年会上发布,受到各国专家的好评。  
  在刘兴洲的倡导和主持下,北京机械动力研究所先后举办了十多届青年科技论文报告会,产生了一批具有应用价值的成果,也使一大批青年科技人员脱颖而出,成为科研生产的骨干。刘兴洲担任《推进技术》杂志编委会主任,该杂志最近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连续13年被《美国工程索引》[EI]、《国际宇航文摘》[IAA]和《化学文摘》[CA]所收录。  
奋斗不言老  
  从1987年至1997年,刘兴洲院士曾担任国家“863”航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题专家组成员和专家委员会委员。在经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他和专家组一起提出了我国以载人飞船起步,以空天飞机为发展方向,模块式地发展我国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建议。  
  当年钱学森曾说过,奋斗50年,发挥航空航天的优势,中国的空天飞机是有希望的。这是一项需大资金投入的工程,刘兴洲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又提出了他主张的具体研究方向:研制要从小到大,从无人到有人,声速从低速到高速飞机,直到空天飞机,逐步实现中国先进的、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系统研制计划。  
  研制高性能发动机是以上所有计划的基础。1998年,由刘兴洲院士倡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范围的有关技术研讨会,会上形成了一份专家建议书,详细阐述了研制高超声速发动机及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战略意义。这份建议书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组织多方面专家对这份建议书进行了技术论证,从此高性能发动机的研制进入了实质阶段。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经过几年的技术论证准备,国家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研究的有关课题正在进行,并取得重要进展。刘兴洲又将面对新的“拦路石”的挑战,在古稀之年,他知道自己虽为老者,但他一生为发动机事业而奋斗的历程将继续下去。在连绵起伏的燕山脚下,汇聚了我国飞航导弹设计、研究的一批科技精英,他们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用默默奉献的精神,铸起了共和国坚固的海上长城。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专家刘兴洲便是其中的一员。作为发动机方面的院士,刘兴洲在艰辛的路上走过了40多年,为导弹发动机的研制、对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了对发动机技术的追求中,40年如一日,保持一颗平常心。每当人们提起他,都对他所具备的这种优秀品格充满敬佩。
少年不志短
  出生在天津的刘兴洲4岁那年第一次见到飞机,但那是日本轰炸中国的飞机。在随家人逃难的路上,刘兴洲就想,中国也有自己的飞机该多好啊!儿时的刘兴洲用硬纸片剪成小飞机,用橡皮筋弹射,希望它能像真飞机一样飞起来。  
  1945年,美国的轰炸机飞过天津上空,日本人对美国的到来极为恐慌,不久美国用飞机向日本投放了两枚原子弹,日本投降二战结束。刘兴洲再次感到飞机的威力,他暗下决心:我要让中国的飞机飞上天。当时他做的飞机模型已有模有样,配有螺旋桨。  
  伴随着这个理想,刘兴洲高中毕业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入学一年后,国家对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航空学院与国内其他几个航空系合并,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兴洲被划归到航空发动机工艺专业,虽然他没能让飞机飞上天,但他参与研制的发动机却让不同型号的导弹飞上了蓝天。  
学习不受扰
  年过古稀的刘兴洲在航天领域工作40多年了,这40多年他的研究经历了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研究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发动机,而刘兴洲一生的苦乐、荣辱也全部系于发动机的研究。  
  1956年,刘兴洲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一年后,他同许多科技人才一道,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被秘密召集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开始了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冲压发动机的研制。他的直接领导便是航天老专家梁守 。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冲压发动机,一时摸不着头脑。怎么办?横下一条心:学习。于是他想办法把有用的书弄到手。经过一段时间自学,他逐渐开窍了。当时不仅研制人员少,连最起码的设计和试验条件都没有,他们就从发动机和试验设备设计开始着手。从不懂到逐渐掌握,后来慢慢地,他也可以向年轻人传授经验了。  
  1958年“大跃进”开始了,航天科技人员也一样被卷进了“革命洪流”。刘兴洲和他的同事们白天搞运动,写大字报、大炼钢铁、比赛诗歌,晚上搞设计。他们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谁也不肯回去。有一次,刘兴洲拉着拉着计算尺竟毫无知觉地倒在地上睡了过去,那时全凭精神力量在支持,他们硬是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发动机试验台。  
  1961年至1965年刘兴洲被派到苏联学习。1965年,回国的他满怀抱负,准备大干一场,但谁也没想到,仅仅一年之后,“文革”开始了,科研生产陷于瘫痪。在那混乱的日子里,刘兴洲与同事们冒着政治压力和人身迫害的危险,坚持进行了100多次试验。当时在无政府状态很严重的情况下,不久担任研究室主任的刘兴洲也靠边站了,他不愿大好时光就这样白白流走,于是牵头组织了七八个人,用了一年左右时间,将俄文版的《冲压发动机与火箭发动机原理》一书翻译成中文,这本书后来成为研制冲压发动机经常被参考的重要资料。  
攻关不畏难
  粉碎“四人帮”后,科学的春天真正到来,再也没有了干扰和阻挠科学进步的动乱因素。刘兴洲放开手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冲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中。他参与组织了某型号的全弹试车。在领导的支持及全体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下,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全弹试车技术方案,按日排出了计划进度,试车台日新月异,进展神速。作为现场技术指挥,刘兴洲在试车台前竟连续工作了50多个小时。三四个月的齐心努力,换来了全弹试车的成功:冲压发动机工作可靠,弹上各系统工作协调,全弹试车为以后的飞行试验做了重要准备。  
  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刘兴洲为代表的科研人员攻克了低温起动、提高燃烧效率、火焰稳定器烧蚀等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两种型号的低空超音速冲压发动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冲压发动机技术的国家,装有冲压发动机的低空超音速飞航导弹也获得了飞行试验的成功。美国冲压发动机专家应邀来我国讲学,参观了刘兴洲他们的生产设备后,觉得自己的讲稿拿不出手了,当即风趣地对刘兴洲说:“或许该邀请你们去美国做报告了。”  
  1992年,年近花甲的刘兴洲已是两鬓染霜,国家重点新型发动机的研制任务又落在了他的肩上,他以充沛的精力和加倍的努力开始了新的征程。  
  从部件的设计、生产到串装、试验,他都悉心指导,精益求精。外协件质量控制是个难题,腿脚不好的刘兴洲和年轻人一样东奔西跑,每到一处他都是一下飞机、火车就直奔生产现场。在进气道研究中,他提出了新思路,经过了反复的设计和试验,使得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研制进入关键阶段,他又提出扩大合作,借用院校力量加强研制工作。同事们都说刘兴洲是一部“清障车”,每当研制道路上出现了“拦路石”,工作受阻,刘兴洲总能利用自己的学识及时清除。  
  说起刘兴洲,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无论老的少的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在技术会上,大家总是为了一个技术问题吵得昏天黑地,可一旦刘兴洲一二三条地总结后,马上有了结果,统一了大家的思路。刘兴洲很忙,他的日程总是排到几个星期外,常常是几个单位、几个人同时等着向他汇报,他就像一个超级象棋大师,挥洒自如地同时下几盘棋,妙招频出,指挥若定。  
  士兵成长为将军,要经过战场的考验。从大学毕业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也要“身经百战”,刘兴洲就是在科学试验中,在一次次解决技术难题中逐步成为发动机研制专家的。  
授业不保留  
  刘兴洲从1983年开始带研究生,他对带过的十多个学生要求都很严。不仅教他们专业知识,还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他将自己终生的学习体会传授给学生,就是先将厚书读薄,再将薄书读厚。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不要好高务远,不管做什么都要塌下心来做,做出成绩,不虚度时光。他的学生中,有获得德国红堡奖学金的,有论文获奖参加国际会议的,众多的弟子扎根航天,很大一部分成为技术上的骨干。  
  “刘老师像一本打开的书,对我们毫不保留。”这是学生们对刘兴洲的一致评价。选择论文题目对研究生非常重要,刘兴洲总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与学生认真研究推敲,题目确定后,他又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帮助学生论证,无私地提供大量研究数据和成果。有位学生在确定课题时,刘兴洲建议他把题目集中在“侧面突扩燃烧室冷态流场可视化研究”上,并指导他用二元模型方法显示流场,这位学生采纳了老师的建议后,该论文在1993年维也纳国际宇航协会年会上发布,受到各国专家的好评。  
  在刘兴洲的倡导和主持下,北京机械动力研究所先后举办了十多届青年科技论文报告会,产生了一批具有应用价值的成果,也使一大批青年科技人员脱颖而出,成为科研生产的骨干。刘兴洲担任《推进技术》杂志编委会主任,该杂志最近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连续13年被《美国工程索引》[EI]、《国际宇航文摘》[IAA]和《化学文摘》[CA]所收录。  
奋斗不言老  
  从1987年至1997年,刘兴洲院士曾担任国家“863”航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题专家组成员和专家委员会委员。在经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他和专家组一起提出了我国以载人飞船起步,以空天飞机为发展方向,模块式地发展我国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建议。  
  当年钱学森曾说过,奋斗50年,发挥航空航天的优势,中国的空天飞机是有希望的。这是一项需大资金投入的工程,刘兴洲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又提出了他主张的具体研究方向:研制要从小到大,从无人到有人,声速从低速到高速飞机,直到空天飞机,逐步实现中国先进的、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系统研制计划。  
  研制高性能发动机是以上所有计划的基础。1998年,由刘兴洲院士倡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范围的有关技术研讨会,会上形成了一份专家建议书,详细阐述了研制高超声速发动机及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战略意义。这份建议书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组织多方面专家对这份建议书进行了技术论证,从此高性能发动机的研制进入了实质阶段。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经过几年的技术论证准备,国家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研究的有关课题正在进行,并取得重要进展。刘兴洲又将面对新的“拦路石”的挑战,在古稀之年,他知道自己虽为老者,但他一生为发动机事业而奋斗的历程将继续下去。
感谢这些科学家![em17][em17][em17]
老科学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以他们为动力,刻苦钻研,开创性局面
这些人都是国宝啊!
<P>理论知识一流!!!!</P><P>可叹工程师水平太次!!!!!</P>
[em04]
我去年考北航差一分没进!我填的是飞行器动力工程!现在在合肥工业大学,以后还是要考北航的研究生的·!!!
<P> 楼上的你可以考刘院士所在的研究所的研究生的。</P><P>不一定非要考北航啊。</P><P>据我所知他今年还在带硕士研究生。</P>
冲压发动机我们还不如WW,就不要吹了吧!
<B>以下是引用<I>xlc</I>在2004-6-7 14:11:00的发言:</B>
冲压发动机我们还不如WW,就不要吹了吧!

<P>胡说吧?!WW啥也没有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