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怀集聚集唐皇“李世民”四万后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23:51:45
    广东怀集聚集唐皇“李世民”四万后裔

2009年05月12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肇庆五月十二日电 (黄耀辉 谭扬汉)一个小镇聚集着唐皇李世民后裔四万之众,但在人前却不提及“皇亲国戚”的“高贵”。十二日,广东怀集冷坑镇的李初爱以《珠堂李氏族谱》为证表示,他是李世民的第五十七代嫡孙。

  李初爱居住在冷坑镇谭福村委会谭拱村民小组,也是该镇李氏理事会推选出来的“官伞”保管人。他向记者展示《珠堂李氏族谱》称,上祖是谁,全有记载。
  据《珠堂李氏族谱》记载,从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贞算起来,唐朝第一位皇帝唐高祖李渊、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及至高宗李治、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宣宗李忱、懿宗李漼、昭宗李晔、哀帝李拀,分别是李氏第五十七至七十世祖,而怀集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则是第九十世祖。
  在去年新复修建起来的李氏大宗祠里,中新社记者见到,祠堂墙上有一大理石雕刻的序言榜:“始祖李什八,原籍福建上杭,乃陇西堂大唐皇帝世民三十二代嫡孙”。
  李初爱说,从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算起来,他是第二十五世,从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贞算起来,是第一百一十五世了。他称,从唐太宗李世民算下来,他是李世民的第五十七代嫡孙。
  依据《珠堂李氏族谱》李什八二十三代裔孙、谭福村八十七岁的李朝纲老人告诉记者,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乃元朝末年名将,曾与明朝军作战转战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一三七二年败退至怀集冷坑,化装成当地放鸭村民,遂在此解甲归田,立户开籍,繁衍后代。
  李初爱保管的“官伞”是明帝赐官伞。《珠堂李氏族谱》记载,李什八第七代裔孙李永通在明朝天顺六年(一四六二年)朝廷降旨敕封永通为征叛主帅,并赐帅旗一面、大小凉伞(即官伞)、战袍、战马一批,“凉伞”被后人保存,至今五百余年完好。
  记者仔细辨认,两顶官伞里衬均是纯麻布,外层分别用白、红、黄三种优质绸布缝制而成,外表绣有狮子、龙、凤和牡丹花等物;伞撑开时,高约一点二米,直径零点八米,伞面每隔一指头宽缀有一直径约一厘米的金属镜饰物组成一圈。
  据了解,冷坑镇是怀集县人口最多的一个镇,而李氏后人却有四万之多,是该镇人口最多的姓氏。但对大唐皇帝后裔的显赫没人提及。(完)
    广东怀集聚集唐皇“李世民”四万后裔

2009年05月12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肇庆五月十二日电 (黄耀辉 谭扬汉)一个小镇聚集着唐皇李世民后裔四万之众,但在人前却不提及“皇亲国戚”的“高贵”。十二日,广东怀集冷坑镇的李初爱以《珠堂李氏族谱》为证表示,他是李世民的第五十七代嫡孙。
  李初爱居住在冷坑镇谭福村委会谭拱村民小组,也是该镇李氏理事会推选出来的“官伞”保管人。他向记者展示《珠堂李氏族谱》称,上祖是谁,全有记载。
  据《珠堂李氏族谱》记载,从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贞算起来,唐朝第一位皇帝唐高祖李渊、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及至高宗李治、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宣宗李忱、懿宗李漼、昭宗李晔、哀帝李拀,分别是李氏第五十七至七十世祖,而怀集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则是第九十世祖。
  在去年新复修建起来的李氏大宗祠里,中新社记者见到,祠堂墙上有一大理石雕刻的序言榜:“始祖李什八,原籍福建上杭,乃陇西堂大唐皇帝世民三十二代嫡孙”。
  李初爱说,从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算起来,他是第二十五世,从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贞算起来,是第一百一十五世了。他称,从唐太宗李世民算下来,他是李世民的第五十七代嫡孙。
  依据《珠堂李氏族谱》李什八二十三代裔孙、谭福村八十七岁的李朝纲老人告诉记者,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乃元朝末年名将,曾与明朝军作战转战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一三七二年败退至怀集冷坑,化装成当地放鸭村民,遂在此解甲归田,立户开籍,繁衍后代。
  李初爱保管的“官伞”是明帝赐官伞。《珠堂李氏族谱》记载,李什八第七代裔孙李永通在明朝天顺六年(一四六二年)朝廷降旨敕封永通为征叛主帅,并赐帅旗一面、大小凉伞(即官伞)、战袍、战马一批,“凉伞”被后人保存,至今五百余年完好。
  记者仔细辨认,两顶官伞里衬均是纯麻布,外层分别用白、红、黄三种优质绸布缝制而成,外表绣有狮子、龙、凤和牡丹花等物;伞撑开时,高约一点二米,直径零点八米,伞面每隔一指头宽缀有一直径约一厘米的金属镜饰物组成一圈。
  据了解,冷坑镇是怀集县人口最多的一个镇,而李氏后人却有四万之多,是该镇人口最多的姓氏。但对大唐皇帝后裔的显赫没人提及。(完)
该不会又是拿着一本明代甚至清代的《珠堂李氏族谱》出来认唐朝的亲戚吧?
族谱这东西见得多了,明代的算是最古老的了,只不过上认600年,这族谱也太牛了。
突然想起了我爱我家里的一段......
偶家族的族谱和合肥的宗谱,明代县志都对上号.
深涧悠蓝 发表于 2009-5-13 06:47
       明代传下来的族谱很多,我就见过不少,但是都不构成用来认唐代及以前祖宗的证据。
深涧悠蓝 发表于 2009-5-13 06:47
       悠蓝该不会是包公的后人吧...
冷坑开基始祖李什八,
明朝开基始祖朱重八。
如果真是就该感到悲哀了,看看后世子孙混的!
伍德先生 发表于 2009-5-13 08:46

谁说的?有钱的至少有两个嘛
zh020 发表于 2009-5-13 08:43

因为他们都是元朝时候出生的,那时候穷人家起名字就这个规矩。
李家?不都被武则天改姓什么蝮,虺之类的?
红色近卫军 发表于 2009-5-13 00:48
哈哈哈《名门之后》
xbill 发表于 2009-5-13 07:04
:lol :lol 偶和老祖宗还是一个生日哦.
zulook 发表于 2009-5-13 11:54
兄台说的是哪个时空的历史?
深涧悠蓝 发表于 2009-5-13 22:30
:D 蓝兄的族谱没水份把?我看过外公家那边的...都上溯到周去了
15# zwf1020

和合肥的明代县志对上号.至少证明是从合肥迁徙而来.
能沾点光吗?为何独提李世民?
胡氏家族在绩溪县是大姓望族,故民间有“七胡故里”之说。所谓“七胡故里”,是说绩溪乃七位胡姓名人的家乡,即胡舜陟、胡宗宪、胡松、胡雪岩、胡开文、胡适、胡书记。胡舜陟是北宋名臣,金紫光禄大夫,绩溪县的“金紫胡氏”,便是因他而冠名的;胡宗宪,明代抗倭名将,兵部尚书;胡雪岩,清代红顶巨贾;胡开文,清季徽墨巨匠;胡适,现代国学大师、教育家。这七位名人,分属绩溪胡氏的“金紫胡”家族和“明经胡”(李改胡)家族。而绩溪胡氏家族,历史上还有“四胡”之分。其实,绩溪真正的胡姓在汉唐之际,应是一家。只是南宋入徽之中原人,又多于前朝,各姓之间,依中原南下时间先后,各起“炉灶”,按氏溯源,修谱续牒,以作为宗法祭祀之根本。到了明代,由于程朱理学的影响,徽州各姓的谱牒,已经成为徽州地方聚族而居的一种统治制度了。在老徽州,胡姓、汪姓、程姓、章姓、黄姓、周姓等均为大姓,各姓内部,又有分支派系。据宋名臣胡舜陟《金紫胡氏宗谱》序云:“虞舜之后,有遏父者,为周陶正,武王克纣,封舜裔满于陈,溢胡,因得姓。”以胡满作为远祖,是绩溪各胡姓宗谱包括明经胡(李改胡)之昌翼公父亲胡三公上溯源流,都共同认定的。明经胡(李 改胡)只是从胡昌翼公才开始的。绩溪四胡,实际上便是由此繁衍而来。所谓“四胡”即“金紫胡”、“龙川胡”、“遵义胡”和“明经胡”。“金紫胡”又与“龙川胡”同源于山东濮阳,并在历史上曾经联合一起出过《统宗源流谱》,为同姓同宗。只是来绩时间不同,始迁祖不同,居住地不同。且历史上早已分祠而立,故“龙川胡”宜应与其它三胡并列,故为之“四胡”。

明经胡 是后唐同光三年(925)明经科进士胡昌翼的后人。宗胡昌翼为始祖,胡昌翼(905—999),字宏远,号眉轩,其父胡清(又名胡三)原为江西婺源人,因避朱温叛乱,临危受命,将李唐王朝的遗孤李昌翼(李世民直系后裔)带到婺源家乡,养育成人,改姓胡氏,并中明经科进士,后人遂以“明经”冠其姓氏。此胡乃“李改胡”,民间谓“假胡”,绩溪及其它各县民间(老徽州)的假胡后代,均遵循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胡李不通婚”。胡昌翼生有三个儿子,长子胡延政,任绩溪令,迁居绩溪湖里,始建祠,因名“明经胡”即李改胡(另子迁黟县西递)。其后迁岭北宅坦、上庄另建宗祠,称明经胡上庄宗。
现当代中,胡氏人才辈出,胡主席,即明经胡第48代人。
不顶白不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