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的飞行器------飞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30:01


兴登堡号 

 在‘R101号’飞艇坠毁以及1933年美国飞艇‘阿克伦号’失事以后,只有德国继续建造载客飞艇。1936年,德国飞艇‘兴登堡’号进行了其数次横越大西洋飞行中的第一次。这架飞艇长二百四十多米,是当时所造的最大飞艇。乘客坐在非常舒适和设备豪华的机舱内,以每小时二百九十千米的速度飞行。
  1937年5月6日,大约下午七时三十分,‘兴登堡’号飞艇正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总站上空准备着陆时,仅几分钟时间就被烧毁。灾难在八百零三英尺的高空中发生,一千多名观众目击‘兴登堡’号瞬间烧成了一个空架子,这就好像军方进行
  定点爆破的试验一样。起火原因不明,其中一种说法是地电通过绳索传到艇身,使凝聚在气囊蒙布上的一层水点导电,把整个艇体变成一个巨大的电容器;雷电交加之际,暴雨点燃了集结在飞艇后部的氢气,引起大火。
  直到事故发生为止,‘兴登堡’号飞艇已十次安全地往返大西洋两岸之间,共载客一千零二人次。在最后这次飞行当中,由于是在大西洋上空逆风飞行,‘兴登堡’号迟到了十二小时。它在东海岸上空缓慢飞行徐徐下降,以便在傍晚到达,因为这是降落的最佳时间。晚七时二十分,飞艇掷下两根着陆絬,并准备着陆。这时,长九百七十二英尺、重一百一十吨的飞艇在离地面三百英尺的空中,突然起火燃烧。地面上的人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七百万立方英尺的氢气囊几乎立即被烈焰吞没,燃着的骨架落地跌得粉碎,‘兴登堡’号在浓烟之中焚毁。经过海军人员和乘务人员的努力,许多人被抢救出来,然而,九十七名乘客和乘务人员中至少有二十三人死亡。
  据说,‘兴登堡’号的设计师胡戈·埃春纳曾要求飞艇的‘气球’用较氢气为安全的氦气充气。可是氦气只有美国生产,而美国人又怕德国可能用它来制造武器,结果外泄的氢气终于引起‘兴登堡’号的巨灾。

兴登堡号 

 在‘R101号’飞艇坠毁以及1933年美国飞艇‘阿克伦号’失事以后,只有德国继续建造载客飞艇。1936年,德国飞艇‘兴登堡’号进行了其数次横越大西洋飞行中的第一次。这架飞艇长二百四十多米,是当时所造的最大飞艇。乘客坐在非常舒适和设备豪华的机舱内,以每小时二百九十千米的速度飞行。
  1937年5月6日,大约下午七时三十分,‘兴登堡’号飞艇正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总站上空准备着陆时,仅几分钟时间就被烧毁。灾难在八百零三英尺的高空中发生,一千多名观众目击‘兴登堡’号瞬间烧成了一个空架子,这就好像军方进行
  定点爆破的试验一样。起火原因不明,其中一种说法是地电通过绳索传到艇身,使凝聚在气囊蒙布上的一层水点导电,把整个艇体变成一个巨大的电容器;雷电交加之际,暴雨点燃了集结在飞艇后部的氢气,引起大火。
  直到事故发生为止,‘兴登堡’号飞艇已十次安全地往返大西洋两岸之间,共载客一千零二人次。在最后这次飞行当中,由于是在大西洋上空逆风飞行,‘兴登堡’号迟到了十二小时。它在东海岸上空缓慢飞行徐徐下降,以便在傍晚到达,因为这是降落的最佳时间。晚七时二十分,飞艇掷下两根着陆絬,并准备着陆。这时,长九百七十二英尺、重一百一十吨的飞艇在离地面三百英尺的空中,突然起火燃烧。地面上的人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七百万立方英尺的氢气囊几乎立即被烈焰吞没,燃着的骨架落地跌得粉碎,‘兴登堡’号在浓烟之中焚毁。经过海军人员和乘务人员的努力,许多人被抢救出来,然而,九十七名乘客和乘务人员中至少有二十三人死亡。
  据说,‘兴登堡’号的设计师胡戈·埃春纳曾要求飞艇的‘气球’用较氢气为安全的氦气充气。可是氦气只有美国生产,而美国人又怕德国可能用它来制造武器,结果外泄的氢气终于引起‘兴登堡’号的巨灾。


兴登堡号

兴登堡号
1936 年 3 月,德国的齐柏林飞艇公司完成了梦幻般的飞艇 LZ129“兴登堡”号的建造,她是齐柏林飞艇为德国政府建造的飞艇舰队中的最先进也是最大的一艘,人们以当时的德国总统兴登堡的名字为其命名。她是 20 世纪 30 年代“空中的豪华客轮”,曾经连续 34 次满载乘客和货物横跨狂暴的大西洋,到达北美和南美。
“兴登堡”号绝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也是最豪华的,它所搭载的旅客也都是成功商人和社会名流。所有的旅客和飞艇高级军官都居住在飞艇的中部客舱中,其他的飞艇乘员则居住在飞艇的尾舱中。旅客的卧室里配备了热自来水;豪华的吸烟室铺着坚实的梨木地板(这么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防止火灾),高档的餐厅里铺着白的亚麻桌布的餐桌上摆放着闪闪发光的玻璃器皿。在令人心旷神怡的眺望台里,透过巨大的观景窗,人们可以居高临下的欣赏 250 米下波涛汹涌的大西洋。
“兴登堡”号是当时,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器,它巨大的身躯令人难忘。它全长达 248.6 米,几乎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轮“玛莉皇后”号一样长, 最大直径 41.4 米。为了建造“兴登堡”号,一共用了 128.8 公里长的钢丝,101.43 公里长的钢筋,五百多万颗铆钉。最后用巨大的纤维蒙皮将它包裹成一个巨大的“雪茄”(德国人称之为“香肠”)。这么大的飞艇装上燃料和发动机也仅仅只有 100 吨重,但它却可以装载 363 吨的旅客和货物。同时“兴登堡”号还是齐柏林系列飞艇中第一艘采用柴油发动机的飞艇,她装有 4 台 1,100 匹马力的梅巴赫柴油发动机。比起以前的飞艇所采用的汽油发动机来柴油发动机不但震动更小而且更经济。而当“兴登堡”号满载燃料时它可以载着 110 名旅客和乘员以 130 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行 16,100 公里!相比较 20 世纪 30 年代的其它许多飞艇,“兴登堡”号巨大的艇身被分割成 16 个相互独立的气囊,这些气囊能够装载令人难以置信的 203,760 立方米的易燃的氢气。
前往纽约

  1937 年 5 月 3 日 0800 时,“兴登堡”号载着 97 名旅客和飞艇乘员离开法兰克福前往纽约,同行的还有一位公司的资深艇长恩斯特•莱曼,但在此行中他仅仅是以顾问的身份随行。一路上风平浪静,“兴登堡”号飞艇的扩音器里传出马克斯•普鲁斯艇长的声音,他宣布飞艇预计将在美国东部标准时间 5 月 6 日的 0600 时抵达纽约,并祝愿旅客们旅途愉快。但是,5 月 5 日接近美国东岸的时候遇到了一股来自纽芬兰的强对流空气,“兴登堡”号的抵达时间被迫比原定的推后 12 个小时,预计于 5 月 6 日 1800 时才能到达莱克赫斯特。

  飞艇系泊时需要大量的人手,所以除了相关的技术人员之外,还有 230 个系泊人员——其中包括 90 个受过训练的海军官兵——驻扎在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站。他们用系泊塔顶的绞车将“兴登堡”号上抛下的系泊绳系牢靠,以固定住飞艇。尾部的系泊绳也被固定在一个安放在环形轨道上的滑车上,这样风来的时候飞艇就可以通过变换位置来减小迎风面。

  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站准许的飞艇进泊时间每天只有两次,即 0600 时和 1800 时。这样规定的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基于所谓的“成本因素”考虑。因为除了地面的海军人员外,40 个地勤人员的工资是按照小时结算的。他们每等待 1 小时,就必须付给他们一美元的工资!

  当“兴登堡”号优美的曲线出现在纽约市上空时,该市的交通顿时陷于瘫痪,人们纷纷像中了咒语一般离开自己的汽车去感受这个伟大的工业奇迹所带来的震撼,而飞艇尾鳍上的巨大纳粹标志此刻则显得尤为惹眼。数以万计的人疯狂的涌向楼顶,消防出口,以及其它一切可以看到飞艇的地方仰视这个雄踞天空的庞然大物。5 月 6 日 1530 时,飞艇缓缓的经过布鲁克林区的艾伯兹球场上空时,那里正在举行的纽约道奇队(该队于 1957 年移师洛杉矶,成为现在的洛衫矶道奇队)对匹兹堡海盗队的棒球比赛也被迫中断,双方的球员以及观众都怀着敬畏的心情仰视头顶上遮住了太阳的“乌云”。毫无疑问,此刻指挥这个成为整个纽约焦点的飞艇的艇长,普鲁斯这个时候一定是全世界最感自豪的人。

  根据事后的推测也许正是在进场前的这 45 分钟,当飞艇上所有的人都在俯视地面景色的时候,一个定时炸弹已经被设定在了 2 小时之后引爆,因为那个时候除了一部分必要的艇员外,大部分的艇员和所有的旅客都已经下艇了。但是,这个装炸弹的人没有料到飞艇抵达的时间不是原定的美国东部时间 1800 时,而是意外的往后推迟了。

  1720 时,当“兴登堡”号接近莱克赫斯特时,不巧又遇上了暴风雨,地面控制官雷蒙德•F•特里少尉建议“兴登堡”号规避暴风雨。这样,预定半个小时的航程又被迫往后推延了 2 个小时。

  1922 时,“兴登堡”号终于在蒙蒙细雨中抵达莱克赫斯特的海军航空站。普鲁斯艇长下令放下系泊绳,但这时“兴登堡”号像是突然失去了平衡,1.1 吨压载水从尾部如注般泻到飞艇坪上,失去压载水的飞艇如风筝般飘荡,她的尾鳍随后擦到了地面,飞艇的尾部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里面的火球瞬间变成熊熊大火。这时整个飞艇几乎竖了起来,几秒钟之后,整个飞艇就被火焰吞没,蒙皮被烧光,合金铝龙骨爆裂,最后,燃烧着的飞艇残骸轰然落地。地勤人员迅速跑到了安全地带,除了一个叫埃伦•哈格曼的人——他被从飞艇上落下的燃烧着的龙骨残骸困住而遇难。

  地面人员不顾天上纷纷落下的燃烧着的碎片和地面上的大火,一次又一次的冲进火场,英勇的抢救从正在坠落的飞艇上跳窗逃生的旅客和乘员,把他们带到安全的地方。


当时地面有 22 架摄像机捕捉到了“兴登堡”的坠毁惊心动魄的瞬间。这张著名的照片也成为了“震撼世界的照片”之一。同时,这一事件也让德国的国家尊严受损
这场空难震惊了世界。在“兴登堡”号的诞生地——德国最南部博登湖畔的弗雷德里希特沙芬,人们聚在一起焦急的等待着最新的消息。这场灾难中的许多的幸存者都被严重的烧伤,普鲁斯艇长和顾问莱曼艇长被严重烧伤,情况危急,其中莱曼在被送到医院不久后就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这场灾难共造成 13 名旅客和 21 名乘员以及 1 名地勤人员丧生。

  芝加哥 WLS 电台的播音员赫伯•莫里森当时正在直播“兴登堡”号抵达的情况,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大西洋两岸之间直播的节目。那段著名的广播记录了他的声音在短短的十多秒内由兴奋转为惊恐,最后归于痛苦的呜咽,其中还夹杂着周围女人恐惧的尖叫声,将现场的恐怖迅速的传播到了全世界。

  在飞艇失事以后,有许多种版本的事故原因开始流传,有的说是“兴登堡”号引擎的回火引燃了泄漏的氢气,有的说是雷雨引起的静电,也有不少人认为“兴登堡”号是在放下系泊绳时产生静电火花引爆了氢气。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起蓄意破坏,其中包括 齐柏林公司总裁雨果•埃克纳博士,他声称:

  “这很像是一起由人为破坏导致的灾难。我曾经收到一些匿名恐吓信,不断的警告我‘兴登堡’号不要在莱克赫斯特降落。”他说道,“也许当时在飞艇的尾舱中就安置有炸弹。”齐柏林公司创始人的侄子 C•G•冯•齐柏林伯爵当时正在芝加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对埃克纳博士的观点表示了支持。

  而关于这次空难的全部调查报告现在都存放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档案馆里。无论是美国方面还是德国方面的调查组都有意无意的排除了人为蓄意破坏这样一种明显的可能。因为这样一种那怕仅仅只是个推论也将会引发一场两国争端而导致两国关系紧张。德国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派遣到美国去调查空难的技术小组最后认定这次空难是“由静电引起的”。美国方面也认可了德国方面的调查结果,并为这次空难定了案。而此前纽约市警察局炸弹处理小组的乔治•麦考特利从灾难现场收集的所有物证试图重建现场——其中包括那个定时器!——这一切都被官方的调查小组有意的“忽略”了。

  尽管调查报告最终也没有能给出一个十分确定的结论,但它却有意掩盖人为破坏这一可能。正如赫尔曼•戈林所说:“这是上帝的旨意,没有人可以违抗。”也许,真相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永远无法窥探那被掩盖的秘密。


未来的飞艇

未来的飞艇
飞艇为什么没有做为一种交通工具发展起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是飞艇发展较快的时期,英国和法国使用小型软式飞艇执行反潜巡逻任务。德国则建立了齐析林飞艇队,用于海上巡逻、远程轰炸和空运等军事活动。飞艇体积大、速度低、不灵活、易受攻击,同时由于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因而军用飞艇逐渐被飞机所取代。但飞艇的商业飞行仍有发展。1929年德国制成的大型飞艇 兴登堡号,长245米,直径超过41米,总重206吨,曾10次往返飞行于美国和德国之间,运送旅客1000多人。英国和法国也先后参照齐伯林式飞艇制造了本国的大型飞艇R—100号和阿克隆号。这时的飞艇大都使用氢气作为浮升气体,易燃易爆,很不安全。1937年, “兴登堡”号在着陆时因静电火花引起氢气爆炸,35人遇难。英、美也有多艘大型飞艇大都相继失事,此后飞艇的发展陷于停滞状态。

飞艇被飞机取代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高昂的造价和过低的速度。虽然飞艇的使用费用十分的低廉,但其造价却是个天文数字。飞艇的价格一般依据其外形尺寸的大小而不同,例如一个 40 米长的小型软式飞艇的价格约为 200 万美元。如果使用飞艇作为大型军事运输工具,就注定了其初期建造数量一定不会很多,最初运载货物的成本也将急剧增加。如果抛去其造价,现代工程材料和航空电子设备将使现代飞艇要比其半个世纪前的祖先先进了许多,但其速度仍然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要知道,现代喷气飞机的速度至少是飞艇的 6 倍以上。当然,军用飞艇的速度慢只是相对飞机来说的,而对于水面舰艇来说飞艇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然而近些年,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飞艇又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同飞机相比,飞艇显得大而笨,操纵不便,速度也较慢,易受风力影响;但飞艇也有其突出的优点,如垂直起降,留空时间长,可长时间悬停或缓慢行进,且不因此消耗燃料,噪音小,污染小,经济性好,而且随着飞艇广泛使用了氦气填充,安全性也大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