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首批护航特战队员 将继续参加第二批任务 [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2:20:42

“海口”舰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驱离小艇 孙利 摄

    中国海军第二批护航编队“深圳”号导弹驱逐舰、“黄山”号导弹护卫舰即将到达亚丁湾,执行接替护航任务。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武汉”号导弹驱逐舰、“海口”号导弹驱逐舰也将完成护航使命,踏上返回祖国的航程。

    记者了解到,首批护航编队广大官兵发扬“勇闯大洋、连续作战、依法行动、为国争光”的护航精神,不怕疲劳、恪尽职守。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39批商船的护航任务,被护船只的安全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前期护航任务。通过首次护航行动实践,随编队执行任务的数十名特战队员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军事技能得到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首次护航行动对特战队员的多重考验—心理更加成熟

    “海口”号导弹驱逐舰特战队指挥员李贤德少校是海南洋浦人,曾执行过多次重大军事任务。他说,通过参加首次护航行动,官兵们经受了多重考验,同时也有几点收获:

    一是在护航行动中锻炼了心理素质。


2009年3月12日,在商船完成随船护卫任务的特战队员即将登上直升机返回“海口”舰。(陈亿摄)

    虽然特战队员都是经过层层挑选和严格训练的精英,但首次护航行动毕竟与以往的演习、演练不同,是具有实战背景的任务,其艰巨性、复杂性对官兵来说是一次巨大考验。护航行动中,曾多次出现数十次海盗小艇同时袭击商船、多国军舰商船共同面对海盗的复杂局面。无论是伴随护航,还是随船护卫,特战官兵都表现得沉着、冷静,多次成功驱离海盗。官兵们的情绪从激动到紧张,从紧张到平静的过程,这是心理成熟的过程。

    二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有所提高。

    过去,特战队员在陆地或近海进行过很多高难度课目训练,但是,首次护航任务中,很多课目都是全新的。如航行间滑降、航行间吊放特战队员至商船、空中射击、航行间对移动目标射击等,官兵们在练中战,战中练,摸索出一些新战法。首次护航行动使官兵的技战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远航适应性进一步增强。

    首次护航任务中,编队正在创造人民海军最长时间的不靠港补给、不抛锚休整的连续航行纪录。特战队员们克服了不间断高度戒备、长期处于封闭空间、淡水蔬菜受限等困难,针对远航特点,开展拳术、格斗、体操、慢跑等适应性训练,保持旺盛的体力。

    四是特战队与水面舰艇和机组人员的协同配合更加默契。

    李贤德透露,护航之初,就兵力配备、工作流程等问题,各兵种之间也曾有争论,但通过一段时间磨合,大家的相互了解彼此特点,配合非常默契。特战队员根据反海盗行动特点,认真学习水面舰艇、航空兵的技战术要求,修改了人员编组、输送方式和兵力行动、通信联络、火力支援等方案,实行了定人、定枪、定岗制度,构筑远、中、近火力打击体系,确保反海盗部署一声令下,人员立即到位。

    挑战最大的护航方式---随船护卫

    当记者问特战队员,哪种护航方式挑战最大时,得到的大部分答案是随船护卫。李贤德少校告诉记者,每一次随船护卫,火力配备都是不同的,要根据商船结构配置武器装备和夜视器材。在军舰上,特战队员是战斗员,在商船上,特战队员是反海盗部署的指挥员。应该说,随船护卫方式是对特战队员综合能力素质的检验。

    李贤德说,自己对2月4日那次随船护卫印象最深。当天,李贤德带领6名特战队员赴“东方勘探一号”执行随船护卫任务。这艘商船干舷离海面仅有50公分,航速仅有7.5节。根据以往护航的经验得知,这类干舷低、航速慢的船只最易受到海盗攻击。机降至商船后,李贤德和战友们精心设防,合理安排官兵船员值班。6日,先后有3艘小艇袭击了商船,最近一次,海盗船已经突袭到0.5海里处。特战队员两次改变战术,发射了多枚信号弹,成功将海盗驱离。

    惊心动魄两分钟---40米高空吊放特战队员

    特战队员唐玻中尉告诉记者,以特战队员输送至商船这个课目,看似简单,其实在大海中是很危险的。

    4月4日那天,特战队员接到命令,到“新荣耀”号商船执行随船护卫任务。由于商船结构复杂,无法实施滑降。机组人员只能把特战队员吊在救生缆绳上,从40米的高空吊放至被护商船。当时,直升机在商船上空悬停,唐玻系好安全带走出机舱后,立刻感觉风力强劲。吊放过程中,吊绳随风飘动,一会儿飘到海面,一面飘到甲板上,身体不停地在空中打转。唐玻说,那是惊心动魄的两分钟。

    据了解,第二批护航编队到达任务区,首批护航编队部分特战队员将留下,继续执行第二批护航任务。
“海口”舰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驱离小艇 孙利 摄

    中国海军第二批护航编队“深圳”号导弹驱逐舰、“黄山”号导弹护卫舰即将到达亚丁湾,执行接替护航任务。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武汉”号导弹驱逐舰、“海口”号导弹驱逐舰也将完成护航使命,踏上返回祖国的航程。

    记者了解到,首批护航编队广大官兵发扬“勇闯大洋、连续作战、依法行动、为国争光”的护航精神,不怕疲劳、恪尽职守。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39批商船的护航任务,被护船只的安全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前期护航任务。通过首次护航行动实践,随编队执行任务的数十名特战队员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军事技能得到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首次护航行动对特战队员的多重考验—心理更加成熟

    “海口”号导弹驱逐舰特战队指挥员李贤德少校是海南洋浦人,曾执行过多次重大军事任务。他说,通过参加首次护航行动,官兵们经受了多重考验,同时也有几点收获:

    一是在护航行动中锻炼了心理素质。


2009年3月12日,在商船完成随船护卫任务的特战队员即将登上直升机返回“海口”舰。(陈亿摄)

    虽然特战队员都是经过层层挑选和严格训练的精英,但首次护航行动毕竟与以往的演习、演练不同,是具有实战背景的任务,其艰巨性、复杂性对官兵来说是一次巨大考验。护航行动中,曾多次出现数十次海盗小艇同时袭击商船、多国军舰商船共同面对海盗的复杂局面。无论是伴随护航,还是随船护卫,特战官兵都表现得沉着、冷静,多次成功驱离海盗。官兵们的情绪从激动到紧张,从紧张到平静的过程,这是心理成熟的过程。

    二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有所提高。

    过去,特战队员在陆地或近海进行过很多高难度课目训练,但是,首次护航任务中,很多课目都是全新的。如航行间滑降、航行间吊放特战队员至商船、空中射击、航行间对移动目标射击等,官兵们在练中战,战中练,摸索出一些新战法。首次护航行动使官兵的技战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远航适应性进一步增强。

    首次护航任务中,编队正在创造人民海军最长时间的不靠港补给、不抛锚休整的连续航行纪录。特战队员们克服了不间断高度戒备、长期处于封闭空间、淡水蔬菜受限等困难,针对远航特点,开展拳术、格斗、体操、慢跑等适应性训练,保持旺盛的体力。

    四是特战队与水面舰艇和机组人员的协同配合更加默契。

    李贤德透露,护航之初,就兵力配备、工作流程等问题,各兵种之间也曾有争论,但通过一段时间磨合,大家的相互了解彼此特点,配合非常默契。特战队员根据反海盗行动特点,认真学习水面舰艇、航空兵的技战术要求,修改了人员编组、输送方式和兵力行动、通信联络、火力支援等方案,实行了定人、定枪、定岗制度,构筑远、中、近火力打击体系,确保反海盗部署一声令下,人员立即到位。

    挑战最大的护航方式---随船护卫

    当记者问特战队员,哪种护航方式挑战最大时,得到的大部分答案是随船护卫。李贤德少校告诉记者,每一次随船护卫,火力配备都是不同的,要根据商船结构配置武器装备和夜视器材。在军舰上,特战队员是战斗员,在商船上,特战队员是反海盗部署的指挥员。应该说,随船护卫方式是对特战队员综合能力素质的检验。

    李贤德说,自己对2月4日那次随船护卫印象最深。当天,李贤德带领6名特战队员赴“东方勘探一号”执行随船护卫任务。这艘商船干舷离海面仅有50公分,航速仅有7.5节。根据以往护航的经验得知,这类干舷低、航速慢的船只最易受到海盗攻击。机降至商船后,李贤德和战友们精心设防,合理安排官兵船员值班。6日,先后有3艘小艇袭击了商船,最近一次,海盗船已经突袭到0.5海里处。特战队员两次改变战术,发射了多枚信号弹,成功将海盗驱离。

    惊心动魄两分钟---40米高空吊放特战队员

    特战队员唐玻中尉告诉记者,以特战队员输送至商船这个课目,看似简单,其实在大海中是很危险的。

    4月4日那天,特战队员接到命令,到“新荣耀”号商船执行随船护卫任务。由于商船结构复杂,无法实施滑降。机组人员只能把特战队员吊在救生缆绳上,从40米的高空吊放至被护商船。当时,直升机在商船上空悬停,唐玻系好安全带走出机舱后,立刻感觉风力强劲。吊放过程中,吊绳随风飘动,一会儿飘到海面,一面飘到甲板上,身体不停地在空中打转。唐玻说,那是惊心动魄的两分钟。

    据了解,第二批护航编队到达任务区,首批护航编队部分特战队员将留下,继续执行第二批护航任务。
特种兵果然不是一般人干的.要疯了.是坐艇还是直升机搬家?
一看到护航,就让我想起了某次一个170的舰员在军事群里被冷落。。。
就算是继续参加也不会持续到第三批换防的,应该是留一些骨干带一带新人,过个把月就趁靠岸的机会飞回去了,要人家海上待大半年,特种兵也吃不消了。
以老带新
土共的传统
95枪挂榴弹只有爆震弹么?有杀伤弹种么?
第一张戴墨镜仁兄挺酷,第二张黑衣服,蓝盔罩,看着还真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