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陆战重武器装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13:33
坦克和装甲车


  台湾陆军使用的战斗车辆主要有M48H坦克、M48A3坦克、M60A3坦克、M41坦克、M24坦克、M21装甲输送车、M113型导弹发射车、M733装甲登陆车、M998战斗车、M116两栖运输车、LVTP5型两栖装甲突击车、LVTH6型两栖装甲突击炮车、CM24装甲弹药输送车、M88A1装甲修理车等。
1.坦克

M60A3主战坦克


  M60A3主战坦克是美国在M48H型坦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战坦克,1978年开始生产,1979年入役。台湾从1995年起开始购入,现役460辆。其重量为52.617吨,乘员4人,车体长6.946,车长9.436米,宽3.631米,车高3.270米,时速为每小时48.3公里,作战里程480公里,爬坡60°,越壕2.59米,主要武器有105毫米火炮一门(配弹63发)、7.62毫米机枪一艇(配弹5950发)、12.7毫米高射机枪一挺(配弹900发)。装备有先进的扰动式激光测距火控系统和被动观瞄仪,火炮威力较大。它与M48H坦克相配合,是台湾目前的主要作战坦克。

  M48A3/A5型(也称CM12坦克)

  M48系列坦克是美军当年为了对付苏军大量的T-54/55坦克而快速研制的,M48A3中型坦克是美国1964年在M48A1的基础上改装的,是台湾陆军1991年以前的主战坦克。其主要战术性能为:全重47.2吨,乘员4人,车长8.7米,高3.07米,火炮口径90毫米,一挺12.7毫米机枪,炮弹基数62发,单位功率11.86千瓦/吨,车上有红外线瞄准仪,最大速度48公里/小时。1991年后,台湾对部分M48A3中型坦克进行改造,定型为M48A5型坦克,也称CM12。

  M48H主战坦克(也称CM11)

  M48H"勇虎"坦克是台湾于1990年正式装备服役的主战坦克,是台湾与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自1984年始共同研制的。它采用美国M60A3坦克的底盘加装自行改进的M48A5炮塔而成。动力装置选用泰莱达因·大陆汽车(Teledyne Continental Motors)公司的750马力AVDS-1790-2C柴油机和底特律柴油机公司阿里逊分部(Detroit Diesel Allison)的CD-850型传动装置。坦克上还安装了美国乌尔旦工业(Urdan Industies)公司的低矮外型指挥塔。该坦克采用了M48A3坦克上曾使用的扭杆式悬挂装置。火控系统为指挥仪式,双向稳定式瞄准具上带有1个与美国M1坦克上相同的热成像通道。共生产450辆,每辆坦克的成本约300万美元。

  该坦克采用M68式105毫米主炮(配弹60发),一挺7.62毫米机枪,装有激光测距仪,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最大速度48公里/小时,最大行程480公里。车重50吨,乘员4人。2组(每组6具)烟幕发射器。坦克长(炮向前)9.306米,宽3.631米,高3.086米。爬坡31°。过垂直墙0.9米,越壕2.4米,涉水1.2米,装甲厚度:车体前上101毫米,侧前76毫米,侧后51毫米,顶57毫米,底12.7~63毫米,后44毫米,炮塔前110毫米,侧76毫米,后50毫米,顶25毫米 。

  M24型坦克

  M24轻型坦克是美国1944年服役的轻型坦克。台湾装备此坦克后,进行了改进,目前现役275辆。该坦克机动性好,可空投作战。坦克全重18.37吨,乘员4人,车长4.99米,车高2.475米,车宽2.97米,最大时速5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281公里,爬坡31°,越壕2.44米。主要武器为备弹48发的75毫米火炮,以及备弹4125发的7.62毫米机枪一挺、备弹440发的12.7毫米机枪一挺。

  M41D轻型坦克

  M41D轻型坦克是美国1950年代生产的M41型坦克的改进型。因美国M41型坦克是在M24坦克的基础上改进的,所以M41型坦克与M24型坦克在外形上很接近。

  1980年代以来,台湾军方多次试探从国外引进先进轻型坦克。一直未能如愿,于是便开始在现有M41轻型坦克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改造,即为M41D轻型坦克。M41D的单辆改进费用高达2000万新台币,改进后的M41D将可以使用10-15年,用以填补台湾第三代主战坦克问世前的空白。

  M41D轻型坦克重点改进了原车火力和动力系统,装备了改进的76毫米火炮,尽管火炮口径仍然保持原状,炮弹出口初速达到1400米/秒,可以在 2000米距离上穿透倾斜45度的250毫米钢板。M41D的火控系统采用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和激光瞄准仪,命中率大幅提高,其夜视观瞄系统可以保证在1000米距离上瞄准目标。但由于未采用火炮稳定系统,仍不具备行进间射击能力。M41D的动力系统换用了405马力的两冲程8V-71T柴油发动机,同时采用了新型的悬挂系统,越野机动能力仍有提高。新型柴油机油耗较低,加上油箱容量由530升扩至760升,所以M41D的最大行程由原来的160公里提高到450公里。

  坦克全重25吨,乘员4人,车长8.2米,宽3.2米,高2.7米,最大车速每小时72公里,有76毫米火炮一门、12.7毫米高射机枪与7.62毫米机枪各一门,载炮弹57发、机枪子弹7000多发。T85型烟幕发射器一具。

  2.装甲车

  M113系列装甲输送车

  M113系列装甲运输车是台湾1960-1970年代自美国陆续引进和改装的,有多种变种车型,如:81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自行迫击炮、126毫米多管火箭炮、20或30毫米机关炮的步兵战车、"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昆吾"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等。另外,还有火力支援车、侦察车、喷火车、运货车、水陆输送车及救护车等。

  该车驾驶员在车体前部左侧,动力舱在其右侧,载员舱在车体后部。车体彩铝装甲焊接结构,前部、两侧和后部均有附加钢装甲,并用螺栓固定。在附加装甲与主装甲之间填有网状聚氨酯泡沫塑料,用以提高车辆在水中行驶时的浮力。动力舱有灭火装置,装有1台英国珀金斯(Perkins)公司的TV8.640柴油机,功率215马力。与之匹配的传动装置系台湾工业大学研制,与M113A1相似。车长在驾驶员后面,其指挥塔上有观察镜、1挺12.7毫米的M2 HB机枪和护板。观察镜的配置便于车长环形观察;护板使指挥塔的前部和两侧能防枪弹,护板两侧各有1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3具,用电操纵。 载员舱位于车体后部,人员通过车后动力操纵的跳板上下车。左侧有安全门,顶部有顶舱门。全车有5个射孔,每侧2个,后部1个,每个均有1个潜望镜或观察镜。由于有射孔,步兵可用5.56毫米步枪从车内射击。除车长兼射手以及驾驶员外,可容纳6~8人。 行动部分采用扭杆悬挂,有5对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无托带轮。 电气系统与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相似,标准设备有排水泵和红外夜视器材。

  M113装甲输送车战斗全重8.9吨,车长4.86米,车宽2.68米,车高2.19米,乘员2人, 载员10人,爬坡31°,越壕1.68米,制式武器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最大时速64公里, 最大行程321公里。

  M113"陶"式导弹发射车是在M113底盘上安装了可伸缩的M220型"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架。车长4.87长,高2.22米,除"陶"式导弹外,还有一挺12.7毫米机枪,最大速度为每小时67.6公里。

  CM31轮式装甲车

  CM31轮式装甲车首次公开曝光是在1997年台北国际航天展览会上。它是台湾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六轮式装甲车。

  CM31具有低矮的流线型车身,类似于国际流行的瑞士"剪刀鱼"装甲车。车身采用匀质钢板焊接结构,正面装甲可以承受14.5毫米穿甲弹射击。车内是宽敞的载员舱,可以搭载1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乘员每边5人面对面乘坐,步兵舱与驾驶座椅之间还可额外容纳3名士兵或1名携带通讯装备的人员。据说该车设计时十分强调乘员舒适性,车内每名乘员均有独立的个人座椅。从外形看,每侧只有3个观察射击孔。车尾部配有2具水上推进螺旋桨,具有两栖作战能力。除了作为设计原型的人员输送型外,CM31宽敞的内部空间使其拥有良好的改进潜力,可以加装多种武器改装成轻型战斗车。装甲救护车、迫击炮车、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等多种车型。

  CM31采用350马力柴油发动机,配合16吨的战斗重量,单位重量功率达21.87马力/吨,最大爬坡率达75%,最大公路速度100公里/小时,持续作战时间长达18个小时。CM31配备有独立的6轮悬挂装置,单轮垂直行程400毫米,轮胎胎压由中央电脑自动控制,可根据各种不同的路况自动调节胎压。在胎压全部丧失后,仍可行驶一段距离。

  CM21步兵战车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

  CM21装甲输送车是台湾1979年以美国M113装甲输送车为蓝本研制的,1984年首次公开,目前共有225辆。车重11.34吨,乘员2人,可载员11人,车长4.87米,宽2.68米,高2.22米,最大时速65公里,舱门有一挺12.7毫米机枪,弹药基数2000发,装有夜间红外线观察仪。台湾还在此车的基础上改装成M22型107毫米迫击炮车、M29型81毫米迫击炮车、M24装甲弹药运输车、M25拖式导弹车及M26装甲指挥车。
V150轮式装甲车


  V-150是美国1962年研制的多用途(4×4)轮式装甲车。台湾于1980年代初引进此型车300余辆,主要装备机械化步兵师的装甲步兵战斗群和独立装甲旅的装甲步兵营,也装备宪兵部队。主要特点:车型小,机动能力强;一车多型,车族庞大,如装甲战斗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装甲救护车、"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具有水、陆两栖能力;装甲防护弱,火力弱。

  V150装甲人员输送车车重9.55吨,车长5.689米,车宽2.6米。最大时速88.54公里(公路),4.8公里(水上),最大行程965公里。爬坡31°,越障高0.60米。乘员1人,载员11人。载重量2.268吨。装备机枪12.7毫米机枪1挺,车首装有1具绞盘,可拖拉4535公斤重物。装甲均质12毫米(最大)。
M733装甲登陆车


  M733装甲登陆车是台湾从美国购买的两栖作战装甲车,可载7名登陆士兵。它与M116使用相同底盘,车速每小时60公里,车上有3挺机枪。与此相同的有M733"小槲树"导弹发射车。
M998"悍马"战斗车


  M998"悍马"战斗车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于1983年研制定型,台湾1986年开始引进,共购买了2000辆,并改装成许多种战斗车,如配有导弹发射车、106毫米无后座力炮车、救护车、指挥车等。
M116两栖运输车


  M116两栖运输车是台湾从美国购买的货物登陆运输车。载员14人,其底盘与M733相同,车上无武器,水中速度为每小时68公里,行程480公里。

  LVTP5两栖装甲突击车

  LVTP5两栖装甲突击车系台湾购自美国的登陆作战人员输送车,曾于1980年代改进了动力系统。车重37.4吨,乘员3人,载员34人,车长9.07米,宽3.57米,高2.92米,陆上最大速度每小时48.3公里,陆上最大行程300公里,水上时速10.9公里,最大行程91公里,车上有一挺7.62毫米机枪,弹药基数2000发,可载一辆0.25吨的吉普车。台湾在此基础上改装出了LVTH6两栖装甲突击炮车、LVTE1登陆工兵车、陆战队两栖车辆、LVTR1抢修车等各型车辆。

  LVTH6两栖装甲突击炮车

  LVTH6两栖装甲突击炮车是台湾装备的美国LVTP5两栖装甲突击车的演变型。车上装有M49型105毫米榴弹炮(备弹100发)、7.62毫米机枪(备弹1000发)及12.7毫米高射机枪(备弹1050发),载员34人,最大陆上速度每小时48.3公里,水上10.9公里。

  CM24装甲弹药输送车

  CM24装甲弹药输送车是台湾自行研制的弹药运输车,1988年开始服役。其底盘采用M113型装甲车底盘,车重20吨,乘员23人,货舱一次可携带90枚155毫米炮弹或42枚203毫米炮弹,车上武器为一挺12.7毫米机枪。

  M88A1装甲修理车

  M88A1装甲修理车是台湾1986年研制成功的。其主要任务是将在战场上发生故障、中雷、陷入壕沟或受损的战车拖回抢修。该车能吊拖M48、M60坦克,车上装有一挺12.7毫米机枪及12具烟雾发射器,行程450公里。

  火炮

  台湾陆军使用的火炮包括大炮、榴弹炮、高射炮、火箭炮、迫击炮等,主要品种有M109A2自行榴弹炮、M110A2自行榴弹炮,M108自行榴弹炮、M42双管自行高射炮、"工蜂"4型多管火箭、"工蜂"6型多管火箭、雷霆2000多管火箭、"六五"式155毫米榴弹炮、"六四"式105毫米榴弹炮、Mll0榴弹炮、M59型大炮、M166型野战炮及几种型号的迫击炮。在众多火炮中,以榴弹炮为主,重型远程加农炮较少,火箭炮品种比较单一。

  1.榴弹炮

  M109A2/A5自行榴弹炮

  M109A2自行榴弹炮,口径155毫米。美国1973年开始装备 M109A1型自行炮,台湾后来购进并仿制成M109A2榴弹炮,目前装备了250辆(门)。战斗全重24吨,炮管长6.67米,最大射速3发/分,最大射程18.1公里(榴弹)、24公里(增程弹),装弹50发,半自动装弹。最大时速53公里/小时,最大行程354公里。炮班人数6人。

  M109A5自行榴弹炮是M109A2的改进型,装有8V-71T405马力柴油机,全重24吨,速度56公里/小时,155毫米火炮1门,12.7毫米机枪1挺。

  XT86/A1型155毫米榴炮

  XT86型155毫米榴弹炮是T65式的改进型,将炮管长度由原来的23倍口径换为6米长的39倍口径,并加大了发射药室容量,可容纳更多的发射药。XT86型155毫米榴炮全长10米,火炮全重7300公斤,发射普通榴弹时最大射程18.1公里,使用增程弹时最大射程30公里。XT86榴炮的另一项改进是缩短了反应时间,火炮尾架上加装了液压助力装置和辅助轮,火炮发射时间减为3分钟,炮班人数也由11人减为7人。

   XT86Al型155毫米榴炮是XT86的改进型。火炮加装了国际流行的液压辅助动力系统,使火炮可作360°旋转,炮班人数也减为4人。火炮长度则减为7米,全重10400公斤,最大射程与XT86相同。

  M116型75毫米野战炮

  美军1920年代研制的榴弹炮,二战后命名为M116式75毫米驮载榴炮。台湾军队引进后,主要用于为步兵山地作战提供直接火力支援。该炮全重仅653公斤,可分解空投或者骡马驮运。火炮配件标准化程度高,便于维护、维修。操作简便,行军状态和战斗状态转换快速。

  该炮口径75毫米,初速(榴弹)381米/秒,最大射程8790米(有效7500米),最大射速6发/分钟,持续射速3发/分钟。身管长1195毫米,高低射界-5°~+45°,方向射界6°。配用榴弹、破甲弹、发烟弹。行军状态长3658毫米,宽1194毫米,高940毫米。运动方式为吉普车牵引或骡马驮运。炮班人数5人。

  M110 A2型203毫米自行榴弹炮(60门)

  美国于1950年代末开始研制,1961年定型并命名为M1l0式,1963年开始装备美军。台湾军队于 1980年代后期引进此炮,主要装备机械化步兵师和独立装甲旅。 Mll0A2炮在作战中,需一辆供弹车伴随。该炮射程远,威力大,采用火箭增程弹最大射程可达29公里,榴弹杀伤面积达72×18平方米;采用履带式驱动,越野机动性能好;行军状态和战斗状态相互转换快速。

  该炮口径203毫米,炮管长6.09米,最大射程,榴弹21300米、火箭增程弹29100米。初速747米/秒,最大射速2发/分,持续射速1发/分,高低射界-2°~+65°,方向射界左右各20°。配备榴弹、火箭增程弹、榴霰弹、化学弹。战斗全重28.4吨,车长5.72米,车宽3.15米,车高1.47米,最大时速54.7公里,最大行程523公里。爬坡31°,越壕1.90米,涉水1.066米,越障高1.016米。炮班5人。

  T65式155毫米榴弹炮

  "六五"式155毫米榴弹炮,是台湾1980年代获美国许可证后生产的 155毫米Mll4A1牵引式榴弹炮,主要装备联兵旅炮兵分队,用于实施直接火力支援。该炮结构较简单,机械性能可靠,故障率低;配用弹种多,可用于执行多种射击任务;可进行高射界射击,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作战。

  该炮口径155毫米,全重5吨,初速(榴弹)563.9米/秒,最大射程14600米,最大射速2发/0.5分钟、8发/4分钟、10发/10分钟,持续射速40发/小时。身管长23.4倍口径,齐发射药重5.9公斤。高低射界-2°~+63°,方向射界左24°,右25°。配用榴弹、杀伤子母弹、发烟弹、照明弹、化学弹。坦克和装甲车


  台湾陆军使用的战斗车辆主要有M48H坦克、M48A3坦克、M60A3坦克、M41坦克、M24坦克、M21装甲输送车、M113型导弹发射车、M733装甲登陆车、M998战斗车、M116两栖运输车、LVTP5型两栖装甲突击车、LVTH6型两栖装甲突击炮车、CM24装甲弹药输送车、M88A1装甲修理车等。
1.坦克

M60A3主战坦克


  M60A3主战坦克是美国在M48H型坦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战坦克,1978年开始生产,1979年入役。台湾从1995年起开始购入,现役460辆。其重量为52.617吨,乘员4人,车体长6.946,车长9.436米,宽3.631米,车高3.270米,时速为每小时48.3公里,作战里程480公里,爬坡60°,越壕2.59米,主要武器有105毫米火炮一门(配弹63发)、7.62毫米机枪一艇(配弹5950发)、12.7毫米高射机枪一挺(配弹900发)。装备有先进的扰动式激光测距火控系统和被动观瞄仪,火炮威力较大。它与M48H坦克相配合,是台湾目前的主要作战坦克。

  M48A3/A5型(也称CM12坦克)

  M48系列坦克是美军当年为了对付苏军大量的T-54/55坦克而快速研制的,M48A3中型坦克是美国1964年在M48A1的基础上改装的,是台湾陆军1991年以前的主战坦克。其主要战术性能为:全重47.2吨,乘员4人,车长8.7米,高3.07米,火炮口径90毫米,一挺12.7毫米机枪,炮弹基数62发,单位功率11.86千瓦/吨,车上有红外线瞄准仪,最大速度48公里/小时。1991年后,台湾对部分M48A3中型坦克进行改造,定型为M48A5型坦克,也称CM12。

  M48H主战坦克(也称CM11)

  M48H"勇虎"坦克是台湾于1990年正式装备服役的主战坦克,是台湾与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自1984年始共同研制的。它采用美国M60A3坦克的底盘加装自行改进的M48A5炮塔而成。动力装置选用泰莱达因·大陆汽车(Teledyne Continental Motors)公司的750马力AVDS-1790-2C柴油机和底特律柴油机公司阿里逊分部(Detroit Diesel Allison)的CD-850型传动装置。坦克上还安装了美国乌尔旦工业(Urdan Industies)公司的低矮外型指挥塔。该坦克采用了M48A3坦克上曾使用的扭杆式悬挂装置。火控系统为指挥仪式,双向稳定式瞄准具上带有1个与美国M1坦克上相同的热成像通道。共生产450辆,每辆坦克的成本约300万美元。

  该坦克采用M68式105毫米主炮(配弹60发),一挺7.62毫米机枪,装有激光测距仪,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最大速度48公里/小时,最大行程480公里。车重50吨,乘员4人。2组(每组6具)烟幕发射器。坦克长(炮向前)9.306米,宽3.631米,高3.086米。爬坡31°。过垂直墙0.9米,越壕2.4米,涉水1.2米,装甲厚度:车体前上101毫米,侧前76毫米,侧后51毫米,顶57毫米,底12.7~63毫米,后44毫米,炮塔前110毫米,侧76毫米,后50毫米,顶25毫米 。

  M24型坦克

  M24轻型坦克是美国1944年服役的轻型坦克。台湾装备此坦克后,进行了改进,目前现役275辆。该坦克机动性好,可空投作战。坦克全重18.37吨,乘员4人,车长4.99米,车高2.475米,车宽2.97米,最大时速5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281公里,爬坡31°,越壕2.44米。主要武器为备弹48发的75毫米火炮,以及备弹4125发的7.62毫米机枪一挺、备弹440发的12.7毫米机枪一挺。

  M41D轻型坦克

  M41D轻型坦克是美国1950年代生产的M41型坦克的改进型。因美国M41型坦克是在M24坦克的基础上改进的,所以M41型坦克与M24型坦克在外形上很接近。

  1980年代以来,台湾军方多次试探从国外引进先进轻型坦克。一直未能如愿,于是便开始在现有M41轻型坦克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改造,即为M41D轻型坦克。M41D的单辆改进费用高达2000万新台币,改进后的M41D将可以使用10-15年,用以填补台湾第三代主战坦克问世前的空白。

  M41D轻型坦克重点改进了原车火力和动力系统,装备了改进的76毫米火炮,尽管火炮口径仍然保持原状,炮弹出口初速达到1400米/秒,可以在 2000米距离上穿透倾斜45度的250毫米钢板。M41D的火控系统采用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和激光瞄准仪,命中率大幅提高,其夜视观瞄系统可以保证在1000米距离上瞄准目标。但由于未采用火炮稳定系统,仍不具备行进间射击能力。M41D的动力系统换用了405马力的两冲程8V-71T柴油发动机,同时采用了新型的悬挂系统,越野机动能力仍有提高。新型柴油机油耗较低,加上油箱容量由530升扩至760升,所以M41D的最大行程由原来的160公里提高到450公里。

  坦克全重25吨,乘员4人,车长8.2米,宽3.2米,高2.7米,最大车速每小时72公里,有76毫米火炮一门、12.7毫米高射机枪与7.62毫米机枪各一门,载炮弹57发、机枪子弹7000多发。T85型烟幕发射器一具。

  2.装甲车

  M113系列装甲输送车

  M113系列装甲运输车是台湾1960-1970年代自美国陆续引进和改装的,有多种变种车型,如:81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自行迫击炮、126毫米多管火箭炮、20或30毫米机关炮的步兵战车、"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昆吾"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等。另外,还有火力支援车、侦察车、喷火车、运货车、水陆输送车及救护车等。

  该车驾驶员在车体前部左侧,动力舱在其右侧,载员舱在车体后部。车体彩铝装甲焊接结构,前部、两侧和后部均有附加钢装甲,并用螺栓固定。在附加装甲与主装甲之间填有网状聚氨酯泡沫塑料,用以提高车辆在水中行驶时的浮力。动力舱有灭火装置,装有1台英国珀金斯(Perkins)公司的TV8.640柴油机,功率215马力。与之匹配的传动装置系台湾工业大学研制,与M113A1相似。车长在驾驶员后面,其指挥塔上有观察镜、1挺12.7毫米的M2 HB机枪和护板。观察镜的配置便于车长环形观察;护板使指挥塔的前部和两侧能防枪弹,护板两侧各有1组烟幕弹发射器,每组3具,用电操纵。 载员舱位于车体后部,人员通过车后动力操纵的跳板上下车。左侧有安全门,顶部有顶舱门。全车有5个射孔,每侧2个,后部1个,每个均有1个潜望镜或观察镜。由于有射孔,步兵可用5.56毫米步枪从车内射击。除车长兼射手以及驾驶员外,可容纳6~8人。 行动部分采用扭杆悬挂,有5对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无托带轮。 电气系统与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相似,标准设备有排水泵和红外夜视器材。

  M113装甲输送车战斗全重8.9吨,车长4.86米,车宽2.68米,车高2.19米,乘员2人, 载员10人,爬坡31°,越壕1.68米,制式武器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最大时速64公里, 最大行程321公里。

  M113"陶"式导弹发射车是在M113底盘上安装了可伸缩的M220型"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架。车长4.87长,高2.22米,除"陶"式导弹外,还有一挺12.7毫米机枪,最大速度为每小时67.6公里。

  CM31轮式装甲车

  CM31轮式装甲车首次公开曝光是在1997年台北国际航天展览会上。它是台湾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六轮式装甲车。

  CM31具有低矮的流线型车身,类似于国际流行的瑞士"剪刀鱼"装甲车。车身采用匀质钢板焊接结构,正面装甲可以承受14.5毫米穿甲弹射击。车内是宽敞的载员舱,可以搭载1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乘员每边5人面对面乘坐,步兵舱与驾驶座椅之间还可额外容纳3名士兵或1名携带通讯装备的人员。据说该车设计时十分强调乘员舒适性,车内每名乘员均有独立的个人座椅。从外形看,每侧只有3个观察射击孔。车尾部配有2具水上推进螺旋桨,具有两栖作战能力。除了作为设计原型的人员输送型外,CM31宽敞的内部空间使其拥有良好的改进潜力,可以加装多种武器改装成轻型战斗车。装甲救护车、迫击炮车、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等多种车型。

  CM31采用350马力柴油发动机,配合16吨的战斗重量,单位重量功率达21.87马力/吨,最大爬坡率达75%,最大公路速度100公里/小时,持续作战时间长达18个小时。CM31配备有独立的6轮悬挂装置,单轮垂直行程400毫米,轮胎胎压由中央电脑自动控制,可根据各种不同的路况自动调节胎压。在胎压全部丧失后,仍可行驶一段距离。

  CM21步兵战车履带式装甲步兵战车

  CM21装甲输送车是台湾1979年以美国M113装甲输送车为蓝本研制的,1984年首次公开,目前共有225辆。车重11.34吨,乘员2人,可载员11人,车长4.87米,宽2.68米,高2.22米,最大时速65公里,舱门有一挺12.7毫米机枪,弹药基数2000发,装有夜间红外线观察仪。台湾还在此车的基础上改装成M22型107毫米迫击炮车、M29型81毫米迫击炮车、M24装甲弹药运输车、M25拖式导弹车及M26装甲指挥车。
V150轮式装甲车


  V-150是美国1962年研制的多用途(4×4)轮式装甲车。台湾于1980年代初引进此型车300余辆,主要装备机械化步兵师的装甲步兵战斗群和独立装甲旅的装甲步兵营,也装备宪兵部队。主要特点:车型小,机动能力强;一车多型,车族庞大,如装甲战斗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装甲救护车、"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具有水、陆两栖能力;装甲防护弱,火力弱。

  V150装甲人员输送车车重9.55吨,车长5.689米,车宽2.6米。最大时速88.54公里(公路),4.8公里(水上),最大行程965公里。爬坡31°,越障高0.60米。乘员1人,载员11人。载重量2.268吨。装备机枪12.7毫米机枪1挺,车首装有1具绞盘,可拖拉4535公斤重物。装甲均质12毫米(最大)。
M733装甲登陆车


  M733装甲登陆车是台湾从美国购买的两栖作战装甲车,可载7名登陆士兵。它与M116使用相同底盘,车速每小时60公里,车上有3挺机枪。与此相同的有M733"小槲树"导弹发射车。
M998"悍马"战斗车


  M998"悍马"战斗车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于1983年研制定型,台湾1986年开始引进,共购买了2000辆,并改装成许多种战斗车,如配有导弹发射车、106毫米无后座力炮车、救护车、指挥车等。
M116两栖运输车


  M116两栖运输车是台湾从美国购买的货物登陆运输车。载员14人,其底盘与M733相同,车上无武器,水中速度为每小时68公里,行程480公里。

  LVTP5两栖装甲突击车

  LVTP5两栖装甲突击车系台湾购自美国的登陆作战人员输送车,曾于1980年代改进了动力系统。车重37.4吨,乘员3人,载员34人,车长9.07米,宽3.57米,高2.92米,陆上最大速度每小时48.3公里,陆上最大行程300公里,水上时速10.9公里,最大行程91公里,车上有一挺7.62毫米机枪,弹药基数2000发,可载一辆0.25吨的吉普车。台湾在此基础上改装出了LVTH6两栖装甲突击炮车、LVTE1登陆工兵车、陆战队两栖车辆、LVTR1抢修车等各型车辆。

  LVTH6两栖装甲突击炮车

  LVTH6两栖装甲突击炮车是台湾装备的美国LVTP5两栖装甲突击车的演变型。车上装有M49型105毫米榴弹炮(备弹100发)、7.62毫米机枪(备弹1000发)及12.7毫米高射机枪(备弹1050发),载员34人,最大陆上速度每小时48.3公里,水上10.9公里。

  CM24装甲弹药输送车

  CM24装甲弹药输送车是台湾自行研制的弹药运输车,1988年开始服役。其底盘采用M113型装甲车底盘,车重20吨,乘员23人,货舱一次可携带90枚155毫米炮弹或42枚203毫米炮弹,车上武器为一挺12.7毫米机枪。

  M88A1装甲修理车

  M88A1装甲修理车是台湾1986年研制成功的。其主要任务是将在战场上发生故障、中雷、陷入壕沟或受损的战车拖回抢修。该车能吊拖M48、M60坦克,车上装有一挺12.7毫米机枪及12具烟雾发射器,行程450公里。

  火炮

  台湾陆军使用的火炮包括大炮、榴弹炮、高射炮、火箭炮、迫击炮等,主要品种有M109A2自行榴弹炮、M110A2自行榴弹炮,M108自行榴弹炮、M42双管自行高射炮、"工蜂"4型多管火箭、"工蜂"6型多管火箭、雷霆2000多管火箭、"六五"式155毫米榴弹炮、"六四"式105毫米榴弹炮、Mll0榴弹炮、M59型大炮、M166型野战炮及几种型号的迫击炮。在众多火炮中,以榴弹炮为主,重型远程加农炮较少,火箭炮品种比较单一。

  1.榴弹炮

  M109A2/A5自行榴弹炮

  M109A2自行榴弹炮,口径155毫米。美国1973年开始装备 M109A1型自行炮,台湾后来购进并仿制成M109A2榴弹炮,目前装备了250辆(门)。战斗全重24吨,炮管长6.67米,最大射速3发/分,最大射程18.1公里(榴弹)、24公里(增程弹),装弹50发,半自动装弹。最大时速53公里/小时,最大行程354公里。炮班人数6人。

  M109A5自行榴弹炮是M109A2的改进型,装有8V-71T405马力柴油机,全重24吨,速度56公里/小时,155毫米火炮1门,12.7毫米机枪1挺。

  XT86/A1型155毫米榴炮

  XT86型155毫米榴弹炮是T65式的改进型,将炮管长度由原来的23倍口径换为6米长的39倍口径,并加大了发射药室容量,可容纳更多的发射药。XT86型155毫米榴炮全长10米,火炮全重7300公斤,发射普通榴弹时最大射程18.1公里,使用增程弹时最大射程30公里。XT86榴炮的另一项改进是缩短了反应时间,火炮尾架上加装了液压助力装置和辅助轮,火炮发射时间减为3分钟,炮班人数也由11人减为7人。

   XT86Al型155毫米榴炮是XT86的改进型。火炮加装了国际流行的液压辅助动力系统,使火炮可作360°旋转,炮班人数也减为4人。火炮长度则减为7米,全重10400公斤,最大射程与XT86相同。

  M116型75毫米野战炮

  美军1920年代研制的榴弹炮,二战后命名为M116式75毫米驮载榴炮。台湾军队引进后,主要用于为步兵山地作战提供直接火力支援。该炮全重仅653公斤,可分解空投或者骡马驮运。火炮配件标准化程度高,便于维护、维修。操作简便,行军状态和战斗状态转换快速。

  该炮口径75毫米,初速(榴弹)381米/秒,最大射程8790米(有效7500米),最大射速6发/分钟,持续射速3发/分钟。身管长1195毫米,高低射界-5°~+45°,方向射界6°。配用榴弹、破甲弹、发烟弹。行军状态长3658毫米,宽1194毫米,高940毫米。运动方式为吉普车牵引或骡马驮运。炮班人数5人。

  M110 A2型203毫米自行榴弹炮(60门)

  美国于1950年代末开始研制,1961年定型并命名为M1l0式,1963年开始装备美军。台湾军队于 1980年代后期引进此炮,主要装备机械化步兵师和独立装甲旅。 Mll0A2炮在作战中,需一辆供弹车伴随。该炮射程远,威力大,采用火箭增程弹最大射程可达29公里,榴弹杀伤面积达72×18平方米;采用履带式驱动,越野机动性能好;行军状态和战斗状态相互转换快速。

  该炮口径203毫米,炮管长6.09米,最大射程,榴弹21300米、火箭增程弹29100米。初速747米/秒,最大射速2发/分,持续射速1发/分,高低射界-2°~+65°,方向射界左右各20°。配备榴弹、火箭增程弹、榴霰弹、化学弹。战斗全重28.4吨,车长5.72米,车宽3.15米,车高1.47米,最大时速54.7公里,最大行程523公里。爬坡31°,越壕1.90米,涉水1.066米,越障高1.016米。炮班5人。

  T65式155毫米榴弹炮

  "六五"式155毫米榴弹炮,是台湾1980年代获美国许可证后生产的 155毫米Mll4A1牵引式榴弹炮,主要装备联兵旅炮兵分队,用于实施直接火力支援。该炮结构较简单,机械性能可靠,故障率低;配用弹种多,可用于执行多种射击任务;可进行高射界射击,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作战。

  该炮口径155毫米,全重5吨,初速(榴弹)563.9米/秒,最大射程14600米,最大射速2发/0.5分钟、8发/4分钟、10发/10分钟,持续射速40发/小时。身管长23.4倍口径,齐发射药重5.9公斤。高低射界-2°~+63°,方向射界左24°,右25°。配用榴弹、杀伤子母弹、发烟弹、照明弹、化学弹。
T69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T69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是台湾吸收美国M109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和M108式155毫米榴弹炮的技术和结构特点,自动研制而成的自行火炮,主要用于火力支援和直接火力支援。该炮可进行高射界射击,火力死角较小;高度低,重量轻,越野机动能力强;具有两栖机动能力。

  该炮口径155毫米,最大射程:全膛榴弹30公里、底排弹35公里,最大射速6发/分,高低射界0°~+70°,方向射界左右各30°,携弹量25发,乘员人数5人。火炮右侧装有1挺M2HB式12.7毫米高射机枪。

  M115式203毫米榴弹炮

  美国于1930年代研制列装,二战后命名为M115式 203毫米榴弹炮。台湾于1950年代后期引进并装备。该炮射击精度好,弹丸杀伤威力大;配用弹种多,可执行多种任务。

  该炮口径203毫米,初速587米/秒,最大射程16800米,最大射速1发/分钟,行军状态长10972毫米,宽2844毫米,高2743毫米,身管长5142毫米。高低射界-2°~+65°,方向射界60°。配用榴弹、子母弹、化学弹。行军状态全重14.515吨,战斗状态全重13.471吨。炮班人数14人识别特征:

  T63式105毫米榴弹炮

  T63式105毫米榴弹炮是台湾引进自美国的M101A1式105MM榴弹炮。主要装备联合兵种旅炮兵分队,用于为步兵和机械化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该炮重量轻,除车辆牵引外,还可用直升机吊运,机动方便、快速;配用弹种多,可用于执行多种射击任务;可进行高射界射击,射击死角较小。

  该炮口径105毫米,初速(榴弹)472.4米/秒,最大射程榴弹(7号装药)11270米、火箭增程弹14600米,最小射程1800米,最大射速10发/分。身管长X.5倍口径。高低射界-5°~+66°,方向射界46°,配用榴弹、火箭增程弹、榴霰弹、子母弹、破甲弹、发烟弹、照明弹、化学弹。全弹重18.12公斤,行军状态长5991毫米,宽2159毫米,高1524毫米。行军状态全重2.258吨。炮班人数8人。

  2.多管火箭炮

  117毫米"工蜂"6式(45管自行式)

  "工蜂"6型多管火箭,是在"工蜂"4型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45管火箭炮。1970年代末开始研制、1980年代开始装备。该型火箭炮是目前台湾军队中的主要面杀伤火器,曾多次参加汉光系列演习。该炮射程远,威力大,具有较好的射击精度;机动性能较好;配用弹种多,可执行多种射击任务;再装填时间较长。

  该炮口径117毫米,定向管数45管(5×9),最大射程约20公里,有效射程15公里,射速45发/22秒,方向射界左右各90°,杀伤面积30000平方米(45发齐射)。载运车型M52A1型5吨载重卡车。弹长1.8米,弹径117毫米,弹重62.8公斤。炮班人数6人。

  126毫米"工蜂"4式(40管牵引式)

  "工蜂"4型多管火箭,是台湾1971年研制成功的多管火箭炮,1976年开始装备部队。分为牵引和自行两种型号。牵引式火炮安装在两轮拖车上,由2.5吨卡车牵引,主要装备陆军部队;自行式安装在Mll3A1或LVT-P5式装甲输送车上,主要装备海军陆战队。目前,该型炮逐渐被"工蜂"6型火箭炮取代。该炮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烈;机动性能较好;行军、战斗状态转换快速。

  该炮口径126毫米,定向管数40管(20×2),最大射程10500米,初速465米/秒,射速40发/16秒,方向射界左右各10°,高低射界-9°~+55°。战斗全重11.51吨,炮长1.66米,炮宽2.15米,炮高1.74米。弹长0.810米,弹径126毫米,弹重24.4公斤。

  "雷霆"式2000多管燃火箭炮

  "雷霆"2000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由台湾"中科院"研制,1990年代初完成了样车研制。1997年6月参加了台军"汉光13"演习。

  它采用M977轮式载重车装载,全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装填3种弹箱,发射MKl5、MK30及MK45共3种不同口径的火箭弹。"雷霆"2000系统类似于美国在1993年发展的高机动性炮兵火箭系统。"雷霆"2000型火箭发射系统可左、右旋转120°,发射车装有高精度定位定向系统,数据、语音无线电通信装备和火控计算机。可进行全天候射击指挥、控制,并配备电动发射架微调装置,能自动调整发射架方位,该火箭系统同时还拥有自主进行补给和检查维修能力。

  "雷霆"2000使用的3种火箭弹中,MKl5最小。弹径117毫米,长2.2米,重42.6公斤,是改良现装备的"工蜂"6型火箭,最大射程15公里。MKl5的发射箱为20联装,每辆发射车可带3个弹箱,共60枚火箭弹。MK30型火箭的弹径比MKl5大,射程增至30公里,除钢珠弹外,还配备了双用途杀伤弹头,既可用于杀伤人员,也能用来打击轻装甲目标。MK30的发射箱为9联装,每车可载3具,共27枚火箭弹。最大的MK45型火箭弹,射程达45公里,发射箱为6联装,每车可载2具,共12枚火箭弹。

  "雷霆"2000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应该说是近年来台湾自行研制装备中性能较高的大型装备,但至今尚未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2003年,参展第六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此间散发的材料中称,"雷霆"2000系统"射程涵盖泊地至滩头之间,火力投射量大、弹着涵盖面广,加以系统之装填时间短、机动力大、反应迅速,用为反登陆炮兵武器,可有效歼灭来犯敌军于泊地至滩头之海上"。主要特点是:采用弹箱式发射架,利用车上的收放式吊臂,可迅速再装填;具备数据/语音通信能力;火控系统采用中文操作界面,计算机内存储有射表诸元资料库;具备高精度定位定向功能,炮车能迅速测定位置与射向;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的炮瞄系统,可自动进行火炮瞄;具备三种火箭弹弹箱,即MKl5、MK30、MK45三种;火箭弹采用穿甲弹、双用途子弹药及钢珠高爆弹头,杀伤效果好;圆形公算偏差小于1%,精度比较优异;配备有相应的操作、战术及保修训练模拟器,可简化训练。
3.迫击炮

M29式81毫米迫击炮


  M29式81毫米迫击炮,美国1940年代开始研制,1951年开始装备美军。台湾军队引进装备后进行了改进,主要用于杀伤有生力量、施放烟幕和作战中对目标进行照明。该炮射程远,射速快,威力大;重量轻,便于机动,对复杂地形适应能力较强;有较好的配套改进性能。

  该炮口径81毫米,M374式榴弹初速264米/秒,M374A3式榴弹初速268米/秒。M36A1式榴弹最大射程3987米,M374A2式榴弹最大射程4595米,M374A3式榴弹最大射程4800米。M374A2式榴弹最小射程72米,M374A1式榴弹最小射程46米。M29A1式最大射速持续1分钟,30发/分钟;M29A1式最大射速持续2分钟,25发/分钟。炮身长1295毫米,高低射界+45°~+84°,方向射界(不移动脚架)10°。全炮重铝制座钣44.55公斤,钢制座钣54.98公斤。

  T62式107毫米迫击炮

  T62式107毫米迫击炮系美国1940年代开发的M30式107毫米迫击炮,1951年开始装备美军。台湾于1973年仿制成功。主要装备陆军步兵营兵器连和海军陆战队陆战团属迫击炮连,用于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台湾又将其装载于V-150轮式装甲上,作为自行迫击炮使用。该炮结构简单,机械性能可靠;采用线膛身管,弹道性能好,命中精度高,杀伤威力大;采用车载机动,速度快,越野能力强。

  该炮口径107毫米。最大射程:M329A1式榴弹5650米,M329A2式榴弹6800米,M34A1式榴弹4620米。最小射程:M329A1式榴弹920米,M329A2式榴弹770米,M34A1式榴弹870米。最大射速,最初18发/分钟,持续射速3发/分钟。炮身长1524毫米,内膛结构膛线24条。高低射界:近程+39.7°~+52.5°,远程+51.7°~+65°。方向射界14°。全炮重(含钢回转器,M24A1式座钣)305公斤,炮身重70.89公斤,炮架重26.95公斤。配用榴弹、发烟弹、照明弹、化学弹。杀伤面积40米×20米。

  T75式60毫米迫击炮

  该炮是台湾军队1986年依照美军M224式60毫米迫击炮生产的。主要装备陆军步兵连迫击炮排和陆战连火力排,用于为步兵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该炮炮身轻巧,携带方便;配用弹种多;便于山地、丛林地等复杂地形使用。

  该炮口径60毫米,初速237.7米/秒,最大射程3489米,最小射程50米,最大射速30发/分,持续射速15发/分。炮身长1016毫米,全炮重20.8公斤,炮身重6.4公斤,炮架重6.9公斤,座钣重6.4公斤,配备榴弹、照明弹、烟幕弹、高爆弹。运动方式为人携,炮手人数2人,杀伤面积15×15平方米。

  T75式81毫米迫击炮

  该炮是台湾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迫击炮。主要装备陆军步兵营兵器连、装步连装炮排和陆战队支援营,用于为步兵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该炮机动性能较好,射击方向调整迅速,杀伤威力较大。

  该炮口径81毫米,最大射程3500米。方向射界360°,杀伤面积20-15平方米。全炮重40公斤,配用弹种M43ABl高爆弹、照明弹。运动方式为人携或车载。炮手3人。

  T41式81毫米迫击炮

  该炮是台湾仿照美军M1式81毫米迫击炮生产,主要用于为步兵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该炮口径81毫米,最大射程3016米(榴弹),初速211米/秒,最大射速30发/分,持续射速18发/分。高低射界+45°~+85°,方向射界10°(不移动脚架)。全炮重59.86公斤,炮身重20.18公斤,炮身长1.266米,炮架重19.27公斤,座钣重20.41公斤。配备榴弹、照明弹、烟幕弹。运动方式为人携或车载。炮手3人。

  T73式60毫米迫击炮

  该炮是台湾1984年仿制美军M19式60毫米迫击炮生产的,主要装备步兵连迫击炮排和陆战连火力排,用于为分队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该炮口径60毫米,最大射程1830米,最小射程45米,初速157米/秒,最大射速30发/分,持续射速18发/分,高低射界-45°~+85°,方向射界14°(不移动脚架)。杀伤面积9米×18米,全炮重21.03公斤,炮身重7.25公斤,炮身长0.762米,炮架重7.42公斤,座钣重2.03公斤。配备M49A2榴弹、M83A2E照明弹、烟幕弹,运动方式为人携,炮班3人。

  T86式120毫米迫击炮

  T86式120毫米迫击炮是台湾198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大口径迫击炮。主要用于取代T62式107毫米迫击炮。该炮射程远,威力大。能够实施快速机动。以之为基础,台湾又研制了双管车载型,配装于"悍马"吉普车后部。主要改进是身管加长到2334毫米,射速达到 16-20发/分,能够与射击指挥仪和GPS系统配合使用,火力密度、精度有所提高。

  该炮口径120毫米,身管长2148毫米,最大射速15发/分,最大射程9300米,初速450米/秒,战斗全重240公斤,炮车重量200公斤,高低射界+45°~+80°。配用TC63、TE86式120毫米高爆弹、TC86高爆弹。配用瞄准具为M53、T586式,炮班人数3人。
4.无坐力炮

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


  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是美国1940年代的一种反坦克无坐力炮。台湾陆军1950年购入,主要装备在步兵营和装甲步兵营,作为步兵伴随火炮使用。该炮机动方便,战场适应能力强,可配用M79、M92和M149E5三种炮架,既可固定于地面使用,也可以安装在M274轻型拖车、各型吉普车和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上使用;配用弹种多,使用范围广。配用弹种包括,杀伤人员的榴弹和对付装甲目标的破甲弹、碎甲弹;配用新型瞄准系统和新弹后,对目标的命中概率和毁伤增大,与美制型号相比效能有所提高。

  M40系列无后坐炮自1950年代装备以来,美军对其进行了不断改进。现有主要型号M40A1式、M40A2式和M40A4式。其中,M40式配用三脚炮架,M40A1式和M40A2式配用M79炮架,M40A4式配用M92炮架。此外,该炮还可6门联装在M50式奥图斯轻型履带车上,构成火力强大的反坦克火力车。台湾军队主要装载于M151、M998吉普车上。

  该炮口径106毫米,初速(破甲弹)503米/秒,最大射程(破甲弹、碎甲弹)7700米,有效射程破甲弹、碎甲弹1100米、榴弹3300米。射速(持续)1发/分钟。炮身长2692毫米,高低射界(M79式炮架)-17°~+65°,方向射界360°。炮架重(M79式)88公斤。配用破甲弹、碎甲弹、榴弹破甲弹。全炮长3404毫米,全炮重(不含弹)709.5公斤。炮班人数2人。

  M825/ M998式106毫米自行无坐力炮

  该炮是台湾以M40式106毫米无坐力炮为基础自行改装的。主要是将M40式106毫米无坐力炮加装在M151吉普车或者美制"悍马"车上,形成车载型,分别称M825式106毫米自行无坐力炮和M825/ M998式106毫米自行无坐力炮。现主要装备步兵反装甲分队,是台湾陆军分队一级的主要反坦克火炮。该炮除具有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的主要特点外,机动能力有较大提高。

  M825式106毫米自行无坐力炮口径106毫米,炮身长2.692米,全炮重709公斤,最大射程5500米,有效射程1100米(破甲弹)、3300米(榴弹),初速503米/秒,最大射速5发/分,持续射速1发/分。高低射界-17°~+65°,方向射界360°。炮班人数3人。配备榴弹、破甲弹、碎甲弹。炮车重1.1吨,车高1.62米,宽1.94米,车长3.4米。最大时速80公里,最大行程483公里。
5.高射炮


  GDF-002式35毫米双管高射炮类别

  1950年代后期,瑞士设计制造,时称GDF-001式。GDF-002式35毫米双管高射炮系改进型,火控系统换装防空卫士系统,辅助瞄准具为费兰蒂GSAMK3型,同时还采用了新的光学校准装置。1962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台湾于1980年代初引进,与 MINI-7F"麻雀"防空导弹共同组成"天兵"防空系统,担负要地肋空任务。该炮自动化程度高,射速快,精度高,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可用卡车牵引,也可用飞机空运,机动性能好。

  该炮口径35毫米,初速1175米/秒,有效射程4000米,有效射高3000米,理论射速1100发/分钟。炮身长4424毫米,身管长99倍口径。高低射界-5°~+92°,方向射界360°。配用曳光燃烧榴弹、燃烧榴弹、曳光穿甲、燃烧榴弹。火控设备为防空卫士雷达火控系统,光学设备为费兰蒂GSAMK3型瞄准具。携弹量238发。行军状态长7870毫米,宽2260毫米,高2610毫米。战斗状态长8830毫米,宽4490毫米,高1710毫米。行军状态全重6.7吨,战斗状态全重6.3吨。炮班人数3人。
 M1式40毫米高射炮


  M1式40毫米高射炮系美国1940年研制,1943年装备部队。台湾于1950年代末引进该型炮,主要装备陆军步兵师的防空炮兵连和空军防空部队。该炮结构简单、紧凑,机械动作可靠、故障率较低;行军状态和战斗状态转换快;具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潜力,但已经是处于淘汰状态。

  该炮口径40毫米,初速(榴弹)880米/秒。最大射程4753米,最大射高4661米,有效射高2742米,理论射速120发/分钟,实际射速60发/分钟。身管长(含消焰器)2490毫米。高低射界-11°~+90°,方向射界360°。配用曳光榴弹、曳光穿甲弹、曳光燃烧榴弹,携弹量200发。行军状态长5728毫米,宽1829毫米,高2910毫米,全重2656公斤。炮班人数4-6人。

  M42式90毫米双管自行高射炮

  M42双管自行高射炮,美国于1951年研制,1951年底完成样炮,1953年 10月正式在美国陆军服役, 1969年逐渐退役。台湾于1958年引进,主要装备机械化部队的防空炮兵分队。该炮机动性较好,可对装甲部队实施伴随掩护;瞄准时间长,射程近,不能全天候作战;采用开放式炮塔,乘员生存率低。

  口径40毫米,初速(榴弹)880米/秒,最大射程9475米,最大射高5000米,射速240发/分钟,备炮弹480发,管数2个,身管长2400毫米。高低射界(人工)-5°~+80°,配用曳光榴弹、曳光穿甲弹、曳光榴弹。装备机枪7.62毫米机枪1挺。车体型号M41型坦克底盘,车体长5819毫米,车体宽3225毫米,车体高2847毫米。战斗状态全重22.452吨,最大时速72.4公里,乘员人数6人。

  6.机关炮

  T75M式20毫米机关炮

  T75式20毫米机关炮是台湾研制的多用途速射炮。分舰载S型和车载M型。主要是用于实施直接火力支援。在1997年台湾军队进行的"汉光十三"号演习中首次公开。该炮射速快,该炮每分钟最大射速达1200发。威力较大,200米距离上可击穿45毫米钢板。机动能力强。

  T75M式20毫米机关炮口径20毫米,全炮重85公斤,射速单发、3发、400/800/1200发/分,初速1030米/秒,有效射程2000米,精度100米/10发/直径0.1-0.2米,威力200米距离/90°/45毫米钢甲。弹箱容量200发。

  T82式双20毫米机关炮

  T82式双20毫米机关炮是台湾军队在T75式20毫米机关炮基础上研制的一种高、平两用炮。目前,主要布置于外岛,用于防空和封锁滩头。该炮射速快,配用弹种多,重量轻,配置方式灵活,射击精度高。主要分为可牵引的T型和固定F型。

  该炮口径20毫米,身管数量2个,初速1030米/秒,射速单发、50发点射、2000发/分持续,射程2000米(最大5000米)。方向射界360°,火炮旋转速度120°/秒,高低射界-10°~+80°,火炮俯仰速度60°/秒。瞄准具为TS76或者TS85。
TW的陆军能打仗吗?
长文啊
我看呀!都是一盘菜![em05][em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