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行业也完蛋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42:35
经记者 胡玉慧 王炯业(实习)

他们曾经是市场资金的宠儿,他们曾经因与多晶硅攀上关系备受投资者青睐,就连他们自己,也曾经为行业的暴利所心动。

然而,随着下游需求萎缩以及新增产能进入集中释放期,这些在上轮大牛市中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多晶硅概念股却猛然发现,等待他们不是期望中的盛宴,而是残羹剩饭。

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去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持续高涨,然而此时业内已经看到了盛景之下的风险。数位长期跟踪光伏产业的券商分析师均在撰写的报告中指出,随着新增产能快速释放,供需关系将在明年逆转,多晶硅价格将大幅下跌。

去年三季度末骤然爆发的金融海啸,让分析师们的预测提前变成现实。今年才释放产能的新进入者,将与行业暴利时代擦肩而过。

供需失衡或逐步扩大

2008年12月25日,江苏阳光在宁夏石嘴山年产1500吨的多晶硅项目正式投产。

2009年1月9日,南玻A宜昌子公司年产1500吨高纯度多晶硅项目也正式投产。

而按照原定规划,到今年年底,天威保变旗下多晶硅公司将有合计产能为6000吨的两个在建项目投产。

在今年释放产能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已披露的项目规划显示,江西赛维有5000吨项目在今年6月投产,亚洲硅业年产6000吨多晶硅项目也在去年年底试产,江苏大全2650吨扩产项目计划在本月底建成……据不完全统计,经过2008年一系列扩产和新建项目,目前国内规划的多晶硅产能已高达8.8万吨,在建产能约4.4万吨。

“这个产业已经畸形了。”不久前,国内南方省市一大型硅企的高层这样告诉记者。

长城证券分析师表示,供需失衡将在今明两年逐步扩大,预计今明两年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的全球供应量将达8.2万吨和14.4万吨,而同期需求量仅为5.6万吨和6.5万吨。

市场向买方倾斜

“以前这个市场是卖方市场,不过今年将转变为买方市场。”长城证券分析师表示。

前述高层向记者描述了前几年情况,“那个时候买家全部是到厂里来买现货,有些怕买不到,还会提前给首付款。”

那么,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在南方一大型企业不久前投产的项目所在地,记者偶遇了前来看货的客户。这位人士来自于江浙一家太阳能硅片厂,他告诉记者,现在选择范围广了,下游厂商的议价能力更强了。“最典型的变化就是,我们可以签长单,不用囤现货。”

从现货到长单,这大概是这个市场最大的变化。长城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从2004年起,五年间多晶硅现货价格从一公斤40美元暴涨至400美元,而长单价格最高时也才攀升至150美元/公斤。

而现在,多晶硅厂商首先考虑的是保证有客源,保证产品能卖出去。《每日经济新闻》从江苏阳光了解到,子公司阳光硅业已与下游硅片厂商海润科技签订供货合同,今年向对方供应多晶硅1000~1200吨;而亚洲硅业不久前也透露,公司6000吨多晶硅项目已与无锡尚德签订了供货合同,期限长达七年!这在几年前的行业景气期,完全是无法想象的。

金融风暴“刺痛”全球光伏产业

◆长城证券分析师说,“(多晶硅)行业现在这样子,是去年好多事都撞到一起了。”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小平对记者讲,“这是一个典型的圣诞节行业。”◆前述大型硅企高层表示,“如果没有金融危机,多晶硅的景气转折不会来得这么快。”

许多光伏企业停产半停产

作为产业链下游,我国光伏组件企业极度依赖出口。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西方发达国家实体经济,我国光伏企业不可避免受到波及。下游需求的萎缩,是多晶硅企业乃至整个全球光伏产业都面临的严峻问题。

政策依然是决定光伏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主要发达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开始向下修正。2004年《可再生能源法》中对太阳能发电的强制上网电价补贴,使德国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长城证券分析师表示,德国的大力补贴,反而造成了光伏组件居高不下,与其希望达到的效果偏离;再加上金融危机,继续维持之前的扶持政策会让国家财力吃紧,所以出现了各国纷纷向负面调整产业政策,全球光伏装机容量会逐步放缓。

而韩小平指出,终端需求萎缩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就算补贴还在,目前愿意去购买的用户也会少很多;“只要国外的经济形势未见转机,多晶硅需求萎缩将持续。”

此前曾有消息称,目前国内有300家光伏组件企业倒闭,这一规模得到了前述硅片厂人士的认同。他告诉记者,欧洲是光伏组件出口的主要市场,但现在欧洲两个主要的光伏大国德国和西班牙都减少了对产业的扶持,再加上汇兑损失,好多没有稳定客源的组件厂都停产、半停产了。该人士还透露,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所在企业产能就没有充分释放。

“在目前的形势下,光伏企业要么倒闭死掉,要么就必须开发新市场。”此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对媒体表示。

新技术挑战晶体硅电池

新进入者既要发愁产品销售情况,又要担心技术方面的升级换代。今年年初,太阳能薄膜电池已经被二级市场资金所追逐发掘。

在衡量电池优劣最重要的指标——光电转换效率方面,薄膜电池已经被证实优于传统晶体硅电池。韩小平介绍称,目前多晶硅硅片厚度约为180微米,但实际发电中有用的只有3微米,剩下的部分光过不去,不能产生电流。而薄膜电池就规避了晶体硅电池的这一问题。

在韩小平看来,薄膜电池的前景更为广阔。韩小平还表示,严格意义上来讲,多晶硅电池并不是完全的清洁能源,这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的产业。因此,随着新技术的成熟,多晶硅电池也会遭遇挑战。

先知先觉的风投资金已向这一新领域聚集。去年7月,联想投资出资浙江先进太阳能;11月,英特尔投资与国际金融公司先后投资深圳创益科技与河北新奥太阳能,这些投资对象均从事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长城证券分析师表示,在这一轮产业调整中,最后能够活下来的是两类厂商:产业链有向下游延伸;或有进行薄膜电池技术储备。

千亿投资恐蒸发多晶硅企业何去何从

据不完全统计,A股上市公司中至今已有超过10家投资多晶硅项目,已公告的投资额近60亿元,总投资额高达300多亿元。而这个范围再放大至非上市以及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总投资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如今行业面临着上游产能过剩和下游需求萎缩两端的压力,这些企业的投资何时才能收回?

韩小平表示,进入得早的企业多少还尝到了暴利,新进入企业就难说了。长城证券分析师则指出,国内多晶硅企业的成本价格为每公斤40~50美元,只能说是还有赚而已。

但是前述硅企高管认为,价格还会往下走,甚至会触及成本线。专家预计,随着今年产能快速释放,多晶硅价格将继续下跌,现货价格将与长单价格靠拢。

几乎没有人是乐观的。早在2007年9月,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就对媒体表示,预计到2010年国内光伏产业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洗牌过程;而多晶硅行业,业内甚至有分析师认为,最终存活下来的企业可能仅有3到5家。

那么,那些巨额投资如何收回?今年这些新进企业该如何应对?记者就此联系了江苏阳光、特变电工、南玻A等多家上市公司,但遗憾的是并无一家公司给出答复。

在美上市的光伏股中,已跻身全球前三的光伏组件制造商无锡尚德,一年前的股价接近50美元,如今仅剩7.40美元;而全球最大的硅片制造商赛维LDK,股价也由去年51美元以上的高位,跌至现在的4.85美元。而在常见的A股行情软件中,如今在天威保变等相关概念股中,已不能看到以无锡尚德为代表的海外中国光伏股前日报价。经记者 胡玉慧 王炯业(实习)

他们曾经是市场资金的宠儿,他们曾经因与多晶硅攀上关系备受投资者青睐,就连他们自己,也曾经为行业的暴利所心动。

然而,随着下游需求萎缩以及新增产能进入集中释放期,这些在上轮大牛市中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多晶硅概念股却猛然发现,等待他们不是期望中的盛宴,而是残羹剩饭。

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去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持续高涨,然而此时业内已经看到了盛景之下的风险。数位长期跟踪光伏产业的券商分析师均在撰写的报告中指出,随着新增产能快速释放,供需关系将在明年逆转,多晶硅价格将大幅下跌。

去年三季度末骤然爆发的金融海啸,让分析师们的预测提前变成现实。今年才释放产能的新进入者,将与行业暴利时代擦肩而过。

供需失衡或逐步扩大

2008年12月25日,江苏阳光在宁夏石嘴山年产1500吨的多晶硅项目正式投产。

2009年1月9日,南玻A宜昌子公司年产1500吨高纯度多晶硅项目也正式投产。

而按照原定规划,到今年年底,天威保变旗下多晶硅公司将有合计产能为6000吨的两个在建项目投产。

在今年释放产能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已披露的项目规划显示,江西赛维有5000吨项目在今年6月投产,亚洲硅业年产6000吨多晶硅项目也在去年年底试产,江苏大全2650吨扩产项目计划在本月底建成……据不完全统计,经过2008年一系列扩产和新建项目,目前国内规划的多晶硅产能已高达8.8万吨,在建产能约4.4万吨。

“这个产业已经畸形了。”不久前,国内南方省市一大型硅企的高层这样告诉记者。

长城证券分析师表示,供需失衡将在今明两年逐步扩大,预计今明两年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的全球供应量将达8.2万吨和14.4万吨,而同期需求量仅为5.6万吨和6.5万吨。

市场向买方倾斜

“以前这个市场是卖方市场,不过今年将转变为买方市场。”长城证券分析师表示。

前述高层向记者描述了前几年情况,“那个时候买家全部是到厂里来买现货,有些怕买不到,还会提前给首付款。”

那么,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在南方一大型企业不久前投产的项目所在地,记者偶遇了前来看货的客户。这位人士来自于江浙一家太阳能硅片厂,他告诉记者,现在选择范围广了,下游厂商的议价能力更强了。“最典型的变化就是,我们可以签长单,不用囤现货。”

从现货到长单,这大概是这个市场最大的变化。长城证券分析师告诉记者,从2004年起,五年间多晶硅现货价格从一公斤40美元暴涨至400美元,而长单价格最高时也才攀升至150美元/公斤。

而现在,多晶硅厂商首先考虑的是保证有客源,保证产品能卖出去。《每日经济新闻》从江苏阳光了解到,子公司阳光硅业已与下游硅片厂商海润科技签订供货合同,今年向对方供应多晶硅1000~1200吨;而亚洲硅业不久前也透露,公司6000吨多晶硅项目已与无锡尚德签订了供货合同,期限长达七年!这在几年前的行业景气期,完全是无法想象的。

金融风暴“刺痛”全球光伏产业

◆长城证券分析师说,“(多晶硅)行业现在这样子,是去年好多事都撞到一起了。”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小平对记者讲,“这是一个典型的圣诞节行业。”◆前述大型硅企高层表示,“如果没有金融危机,多晶硅的景气转折不会来得这么快。”

许多光伏企业停产半停产

作为产业链下游,我国光伏组件企业极度依赖出口。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西方发达国家实体经济,我国光伏企业不可避免受到波及。下游需求的萎缩,是多晶硅企业乃至整个全球光伏产业都面临的严峻问题。

政策依然是决定光伏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主要发达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开始向下修正。2004年《可再生能源法》中对太阳能发电的强制上网电价补贴,使德国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长城证券分析师表示,德国的大力补贴,反而造成了光伏组件居高不下,与其希望达到的效果偏离;再加上金融危机,继续维持之前的扶持政策会让国家财力吃紧,所以出现了各国纷纷向负面调整产业政策,全球光伏装机容量会逐步放缓。

而韩小平指出,终端需求萎缩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就算补贴还在,目前愿意去购买的用户也会少很多;“只要国外的经济形势未见转机,多晶硅需求萎缩将持续。”

此前曾有消息称,目前国内有300家光伏组件企业倒闭,这一规模得到了前述硅片厂人士的认同。他告诉记者,欧洲是光伏组件出口的主要市场,但现在欧洲两个主要的光伏大国德国和西班牙都减少了对产业的扶持,再加上汇兑损失,好多没有稳定客源的组件厂都停产、半停产了。该人士还透露,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所在企业产能就没有充分释放。

“在目前的形势下,光伏企业要么倒闭死掉,要么就必须开发新市场。”此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对媒体表示。

新技术挑战晶体硅电池

新进入者既要发愁产品销售情况,又要担心技术方面的升级换代。今年年初,太阳能薄膜电池已经被二级市场资金所追逐发掘。

在衡量电池优劣最重要的指标——光电转换效率方面,薄膜电池已经被证实优于传统晶体硅电池。韩小平介绍称,目前多晶硅硅片厚度约为180微米,但实际发电中有用的只有3微米,剩下的部分光过不去,不能产生电流。而薄膜电池就规避了晶体硅电池的这一问题。

在韩小平看来,薄膜电池的前景更为广阔。韩小平还表示,严格意义上来讲,多晶硅电池并不是完全的清洁能源,这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的产业。因此,随着新技术的成熟,多晶硅电池也会遭遇挑战。

先知先觉的风投资金已向这一新领域聚集。去年7月,联想投资出资浙江先进太阳能;11月,英特尔投资与国际金融公司先后投资深圳创益科技与河北新奥太阳能,这些投资对象均从事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长城证券分析师表示,在这一轮产业调整中,最后能够活下来的是两类厂商:产业链有向下游延伸;或有进行薄膜电池技术储备。

千亿投资恐蒸发多晶硅企业何去何从

据不完全统计,A股上市公司中至今已有超过10家投资多晶硅项目,已公告的投资额近60亿元,总投资额高达300多亿元。而这个范围再放大至非上市以及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总投资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如今行业面临着上游产能过剩和下游需求萎缩两端的压力,这些企业的投资何时才能收回?

韩小平表示,进入得早的企业多少还尝到了暴利,新进入企业就难说了。长城证券分析师则指出,国内多晶硅企业的成本价格为每公斤40~50美元,只能说是还有赚而已。

但是前述硅企高管认为,价格还会往下走,甚至会触及成本线。专家预计,随着今年产能快速释放,多晶硅价格将继续下跌,现货价格将与长单价格靠拢。

几乎没有人是乐观的。早在2007年9月,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就对媒体表示,预计到2010年国内光伏产业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洗牌过程;而多晶硅行业,业内甚至有分析师认为,最终存活下来的企业可能仅有3到5家。

那么,那些巨额投资如何收回?今年这些新进企业该如何应对?记者就此联系了江苏阳光、特变电工、南玻A等多家上市公司,但遗憾的是并无一家公司给出答复。

在美上市的光伏股中,已跻身全球前三的光伏组件制造商无锡尚德,一年前的股价接近50美元,如今仅剩7.40美元;而全球最大的硅片制造商赛维LDK,股价也由去年51美元以上的高位,跌至现在的4.85美元。而在常见的A股行情软件中,如今在天威保变等相关概念股中,已不能看到以无锡尚德为代表的海外中国光伏股前日报价。
“订单已经签到5年后了!”昨(19)日,四川瑞能多晶硅项目总经理涂建林表示。最近5年之内,基本都购买不到这一四川省重点项目的产品了。

  在眉山铝硅产业园区,瑞能公司一期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厂前区主体已经全部完成,在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做着最后的冲刺准备。“下月就将进入安装调试阶段,明年2月将出产品。”涂建林表示。

  据悉,瑞能公司一期3000吨/年多晶硅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0亿元,利润20亿元,税金10亿元。而按照建设进度,2009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2010年50亿元以上,2015年100亿元以上。

  而除了一期项目,瑞能公司二期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也已经于今年8月正式签约,计划投资19亿元。“如果一、二期建成投产顺利,我们将考虑三期建设,再扩增6000吨/年多晶硅产能。”涂建林表示,届时,他们将同时投资硅片、电池片等相关产业链项目,实现产业“一条龙”。

  --------------------------------------------------------------------------------------------------------

[:a8:] 看来我老家这条线是重复建设啊
看样子太阳能快普及了!
原帖由 jerrygen 于 2009-3-21 22:41 发表
看样子太阳能快普及了!

政府不补贴还是不行
主要是政府需要对电价补贴

不过多晶硅的效率不过单晶硅吧?
:lol 这个污染不是一般的厉害。。。等着太阳能干净。。。先把产业上游的污染搞好吧
前几年的绿能概念泡沫太多
这个行业主要靠政府的补贴过日子,随着金融风暴的继续深入,美国和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先后降低了对太阳能发电的补贴,汉斯们更是将《可再生能源法》的有效期从20年减少为15年。
   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太高,国家批准的上海崇明岛光伏电站,每发一度电国家补贴4元。而且上游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
   失去了政府支持,又没有经济性,准备猫冬吧!
干嘛要挤在一起搞这个东西
这个才是问题的重点
太阳能行业是出了名的两头在外,原料进口,产品出口,这么多企业上马为的就是扩大太阳能的产业链,向上游发展,扩张,避免受国外的牵制,现在出现的问题原因在于国外因为经济危机减少订单,但是一旦经济渐渐恢复,需求还是会回来,产业链的垂直整合,现在正是良机啊。。。
原帖由 重剑无锋 于 2009-3-21 22:54 发表
主要是政府需要对电价补贴

不过多晶硅的效率不过单晶硅吧?

多晶硅是单晶硅生成的。。。单晶硅不能用来做电池。。。
原帖由 nikefox 于 2009-3-22 10:01 发表

多晶硅是单晶硅生成的。。。单晶硅不能用来做电池。。。


说反了吧,生产单晶硅是以多晶硅为原料的。单晶硅当然可以用来做太阳能电池,而且效率高,但价格太高。

市场经济就这样,暴冷暴热。
国内就是这样,看到什么赚钱,就一窝蜂而上,接着就是价格战,再接着就是市场重新被国外企业占主导.
这种产业不搞宏观调控, 一拥而上, 肥了股民, 亏了国家.
唉,缺少规划啊
感觉国家更支持风能发电
原帖由 我心飞扬1234 于 2009-3-22 11:47 发表
唉,缺少规划啊

有人会说那是计划经济,政府管得太多了

不要紧,市场竞争啦

经济不景气,也是比谁能熬过寒,这也算竞争力:victory:
这位筒子也是眉山的么?
经济危机的时候就看谁能活下来
此文所言极是。

光伏行业从去年以来受到影响极其明显。

而且,晶体硅电池实在称不上绿色产业,成本高,生产过程高耗能,高污染,搞这个没有前途的。
多晶硅除了用来做太阳能电池外,还能干啥?谁知道?
多晶硅产业污染····:L :L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