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与苏35争锋?歼-11、歼-10的系统定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1:49:18


自从杜黑提出空权论以来,对于建立进攻型空军的规划,一直是各国空军军人的梦想。在“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指导下的中国空军,也在努力建设一个强大的空中力量,以夺取空天战场的控制权,并且在国家战略体系中建立有力的地位。作为重型战斗机的歼-11是这种努力最初的尝试。它的前身是苏-27SK,在被国产化后赋予了这个新编号,但是完成100架产量之后,沈飞就开始尝试独立生产歼-11B,也就是山寨版的苏-27战机。在经历了各种波折之后,现在歼-11B已经大量装备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并且在与美军P-8A反潜巡逻机的较量中展示了可靠的飞行性能。沈飞的歼-15和歼-16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研制而成,这是令俄国人感到极为恼火的地方。然而,俄罗斯并没有因此中断AL-31F发动机的供应,依旧向中国出口这种发动机来装备歼-15和歼-10。当然,后期的歼-11B和歼-16开始逐步换装国产太行发动机以取代俄国进口机械。

中国的重型战斗机部队规模十分庞大,据估计其数量已经接近500架。90年代中期刚刚进口来的苏27是中国空军的精华,但并非主力作战力量。因为当时的苏-27整合度不高,训练还没有跟上来,所以真正挑大梁的还是那些老机型。直至2000年以后,随着上百架进口的苏27、苏30和国产版歼11的服役,这种重型战斗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但没过多久,歼10战斗机在2006年后公开亮相,对歼-11的地位提出了挑战。虽说歼-10A是一种轻型战斗机,但是歼10与歼11之间并非单纯的高低搭配关系。

这要从80年代初期,我国上马歼10项目的动因说起。当时中苏之间还没有解冻,阿富汗战争、越南侵略柬埔寨和中苏边境冲突三大障碍尚未解除。中国空军在经过歼9、歼13的失败之后,要求生产一款能够执行空战任务的新式战斗机。宋文骢设计师根据未来空战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歼10的构想,以一种非常戏剧化的方式拿下了这个项目。那么,宋文骢设计师所依据的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在1984年的项目确定之前,爆发了马岛战争和黎巴嫩战争。马岛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在电磁空间你来我往,展示了现代海空战的一些基本要素;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空军首次使用E-2空中预警机、F-15、F-16战斗机等第三代武器系统,并且利用无人机干扰诱导和反辐射武器,痛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在当时虽然还没有形成网络中心战这样的时髦概念,但是电子高科技作战其实已经成为了深入人心了。同时,欧洲战斗机计划开始推进,当时鸭翼布局成为台风、阵风、鹰狮,甚至日本F-X的共同选择。这是针对第三代战斗机的气动布局特点、雷达电子技术和制导技术的进步而进行的改进。因此,歼10的新潮布局其实是契合80年代以后各国的新战机研制思路的。

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何在金头盔军演中,歼10面对歼11表现出了很好的对抗能力。歼10战斗机大批量服役后,中国空军的任务结构开始发生了变化。歼10凭借较强的空战性能,可以扮演攻势制空角色,在加油机的保障下,扫荡敌人空域中的飞机,这个距离大概在我国边境线外500公里以内。歼11可以作为远程奔袭的主力,从侧翼方向打击敌人;或者前往遥远的南沙群岛进行巡逻作战;或者进行长时间的空中巡逻掩护任务,保护我国空域安全,为预警机、加油机、轰炸机提供安全通道。这样看来,两者的关系其实更加类似于二战时美军的P-47与P-51之间的关系。

歼-10集中了台风和阵风战斗机的特点,强化了空战性能,超音速瞬时转向率已达机体结构安全承载能力的极限。代价则是挂载能力减弱:歼-10的鸭翼面积较大且升力系数出色,固然可以提高空战机敏性,但也造成该机升力重心较为靠前;另一方面,歼10的三角翼后掠角较大,在减小超音速阻力和提高涡流升力的同时,导致外翼段挂架偏后。综合结果就是歼-10只能在靠近翼根的两个挂架上携带重型载荷。因此,歼-10A和歼-10B、歼-10C其实都是空优战斗机,而不存在我们原先设想的双座多用途战斗机。最早对歼-10C的设想是类似于以色列的“雷暴”战斗轰炸机,但是现在看来,综合歼-10的设计思想,这应该是一种错误的猜测。


由此看来,与苏-35能够构成竞争的,其实不是歼-11D,而是歼-10C。现在俄罗斯空军能够依靠的战斗机只有苏27系列,因此在苏35战斗机身上加载了许多强化其制空作战性能的设备。特别是在安装了推力矢量发动机之后,既弥补了苏27气动上的弱点,又避免了三翼面的缺陷。苏35是完善版的苏27,具备了三代半作战飞机的性能,是一种很好的制空作战飞机。但是,恐怕正是这种改进思路,令苏35与中国空军无缘。

1. 从中国制空战斗机的进化路线来看,在连续两代战斗机选型中,空军都否定了强调亚音速性能的方案,而强调超音速性能。成飞的方案强调在超音速空战条件下的高速高机动能力,而兼顾亚音速条件下不亚于第三代战斗机的机动力,符合国际上空军技术的发展潮流。相反,沈飞的三翼面布局遭到否定,而三翼面与老版本苏-35的思路比较类似,强调亚音速条件下的机动性。在制空性能方面,苏35尽管已经弥补了缺陷,但是并非中国空军的习惯类型,也不是中国空军在制空作战观念上所接受的,这恐怕才是最大的问题。

2. 歼-11D在雷达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方面可以满足中国空军的需要,而且可以很方便地升级,更换新型号的制导弹药。然而,苏35战斗机在引进后,意味着中国必须一发一发地从俄国进口导弹、炸弹、零配件,其处境与当年的北洋水师无异。上世纪90年代中国空军一穷二白时代,这也是无奈之举,而现在有国内型号可以补充战斗力需求,再寻求外购型号就没有必要了。尽管歼-11D的性能很可能不如苏-35,但是作战系统的配置完整性和补给方便,比单件武器更为重要。因此,从多用途作战角度来看,歼-11D是一种性能差一些,但是更加廉价、方便,使用起来更加熟练的工具

3. 苏-35战斗机的价格不便宜,假设购买一个飞行团的话,这笔钱足够中国海军采购24艘野牛气垫登陆舰,或者可以给陆军组建2个国产版的斯特赖克机步旅。相较之下,陆海军的现代化需求同样迫切,特别是在筹备对台作战的时候。

自从杜黑提出空权论以来,对于建立进攻型空军的规划,一直是各国空军军人的梦想。在“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指导下的中国空军,也在努力建设一个强大的空中力量,以夺取空天战场的控制权,并且在国家战略体系中建立有力的地位。作为重型战斗机的歼-11是这种努力最初的尝试。它的前身是苏-27SK,在被国产化后赋予了这个新编号,但是完成100架产量之后,沈飞就开始尝试独立生产歼-11B,也就是山寨版的苏-27战机。在经历了各种波折之后,现在歼-11B已经大量装备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并且在与美军P-8A反潜巡逻机的较量中展示了可靠的飞行性能。沈飞的歼-15和歼-16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研制而成,这是令俄国人感到极为恼火的地方。然而,俄罗斯并没有因此中断AL-31F发动机的供应,依旧向中国出口这种发动机来装备歼-15和歼-10。当然,后期的歼-11B和歼-16开始逐步换装国产太行发动机以取代俄国进口机械。

中国的重型战斗机部队规模十分庞大,据估计其数量已经接近500架。90年代中期刚刚进口来的苏27是中国空军的精华,但并非主力作战力量。因为当时的苏-27整合度不高,训练还没有跟上来,所以真正挑大梁的还是那些老机型。直至2000年以后,随着上百架进口的苏27、苏30和国产版歼11的服役,这种重型战斗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但没过多久,歼10战斗机在2006年后公开亮相,对歼-11的地位提出了挑战。虽说歼-10A是一种轻型战斗机,但是歼10与歼11之间并非单纯的高低搭配关系。

这要从80年代初期,我国上马歼10项目的动因说起。当时中苏之间还没有解冻,阿富汗战争、越南侵略柬埔寨和中苏边境冲突三大障碍尚未解除。中国空军在经过歼9、歼13的失败之后,要求生产一款能够执行空战任务的新式战斗机。宋文骢设计师根据未来空战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歼10的构想,以一种非常戏剧化的方式拿下了这个项目。那么,宋文骢设计师所依据的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在1984年的项目确定之前,爆发了马岛战争和黎巴嫩战争。马岛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在电磁空间你来我往,展示了现代海空战的一些基本要素;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空军首次使用E-2空中预警机、F-15、F-16战斗机等第三代武器系统,并且利用无人机干扰诱导和反辐射武器,痛击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在当时虽然还没有形成网络中心战这样的时髦概念,但是电子高科技作战其实已经成为了深入人心了。同时,欧洲战斗机计划开始推进,当时鸭翼布局成为台风、阵风、鹰狮,甚至日本F-X的共同选择。这是针对第三代战斗机的气动布局特点、雷达电子技术和制导技术的进步而进行的改进。因此,歼10的新潮布局其实是契合80年代以后各国的新战机研制思路的。

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何在金头盔军演中,歼10面对歼11表现出了很好的对抗能力。歼10战斗机大批量服役后,中国空军的任务结构开始发生了变化。歼10凭借较强的空战性能,可以扮演攻势制空角色,在加油机的保障下,扫荡敌人空域中的飞机,这个距离大概在我国边境线外500公里以内。歼11可以作为远程奔袭的主力,从侧翼方向打击敌人;或者前往遥远的南沙群岛进行巡逻作战;或者进行长时间的空中巡逻掩护任务,保护我国空域安全,为预警机、加油机、轰炸机提供安全通道。这样看来,两者的关系其实更加类似于二战时美军的P-47与P-51之间的关系。

歼-10集中了台风和阵风战斗机的特点,强化了空战性能,超音速瞬时转向率已达机体结构安全承载能力的极限。代价则是挂载能力减弱:歼-10的鸭翼面积较大且升力系数出色,固然可以提高空战机敏性,但也造成该机升力重心较为靠前;另一方面,歼10的三角翼后掠角较大,在减小超音速阻力和提高涡流升力的同时,导致外翼段挂架偏后。综合结果就是歼-10只能在靠近翼根的两个挂架上携带重型载荷。因此,歼-10A和歼-10B、歼-10C其实都是空优战斗机,而不存在我们原先设想的双座多用途战斗机。最早对歼-10C的设想是类似于以色列的“雷暴”战斗轰炸机,但是现在看来,综合歼-10的设计思想,这应该是一种错误的猜测。

以色列“雷暴”战斗机.jpg (58.47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8-11 20:16 上传

歼10C的CG想象图,中国的“雷暴”战斗机.jpg (40.71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8-11 20:16 上传



由此看来,与苏-35能够构成竞争的,其实不是歼-11D,而是歼-10C。现在俄罗斯空军能够依靠的战斗机只有苏27系列,因此在苏35战斗机身上加载了许多强化其制空作战性能的设备。特别是在安装了推力矢量发动机之后,既弥补了苏27气动上的弱点,又避免了三翼面的缺陷。苏35是完善版的苏27,具备了三代半作战飞机的性能,是一种很好的制空作战飞机。但是,恐怕正是这种改进思路,令苏35与中国空军无缘。

1. 从中国制空战斗机的进化路线来看,在连续两代战斗机选型中,空军都否定了强调亚音速性能的方案,而强调超音速性能。成飞的方案强调在超音速空战条件下的高速高机动能力,而兼顾亚音速条件下不亚于第三代战斗机的机动力,符合国际上空军技术的发展潮流。相反,沈飞的三翼面布局遭到否定,而三翼面与老版本苏-35的思路比较类似,强调亚音速条件下的机动性。在制空性能方面,苏35尽管已经弥补了缺陷,但是并非中国空军的习惯类型,也不是中国空军在制空作战观念上所接受的,这恐怕才是最大的问题。

2. 歼-11D在雷达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方面可以满足中国空军的需要,而且可以很方便地升级,更换新型号的制导弹药。然而,苏35战斗机在引进后,意味着中国必须一发一发地从俄国进口导弹、炸弹、零配件,其处境与当年的北洋水师无异。上世纪90年代中国空军一穷二白时代,这也是无奈之举,而现在有国内型号可以补充战斗力需求,再寻求外购型号就没有必要了。尽管歼-11D的性能很可能不如苏-35,但是作战系统的配置完整性和补给方便,比单件武器更为重要。因此,从多用途作战角度来看,歼-11D是一种性能差一些,但是更加廉价、方便,使用起来更加熟练的工具

3. 苏-35战斗机的价格不便宜,假设购买一个飞行团的话,这笔钱足够中国海军采购24艘野牛气垫登陆舰,或者可以给陆军组建2个国产版的斯特赖克机步旅。相较之下,陆海军的现代化需求同样迫切,特别是在筹备对台作战的时候。
以后的J-20和J31也可能继承这种关系~{:soso_e141:}
   J11D如果大致能到F15C的性能就非常不错了 J16对应的是F15D 如此一来 三代机谱系算是真正完整了
其实歼20就是继承棍子的机动性,筷子的长航程,再加上现代战争隐身和信息战的特点打造出来的。
只会讲真话 发表于 2015-8-11 17:27
J11D如果大致能到F15C的性能就非常不错了 J16对应的是F15D 如此一来 三代机谱系算是真正完整了
16居然对应F15D??
幽冥虎 发表于 2015-8-11 17:33
16居然对应F15D??
  不好意思 打错了 应该是F15E
只会讲真话 发表于 2015-8-11 17:27
J11D如果大致能到F15C的性能就非常不错了 J16对应的是F15D 如此一来 三代机谱系算是真正完整了
歼16对应的是多用途的F-15E,歼-11d对应f-15c相控阵版。
就目前来看,攻势防空还是11系为主
航程也是一种战斗力,这方面十号还是替代不了十一号的
j11如果能换装两台大推力的发动机,提高推重比,还是不错的
确实,目前扮演进攻角色的依然是11.
漆室葵忧 发表于 2015-8-11 17:40
歼16对应的是多用途的F-15E,歼-11d对应f-15c相控阵版。

歼-11D 对应的还是F-14D或者F/A-18E比较恰当。


我一直觉得歼-11B和歼-10A不够完美,直到歼-10B出来,才对歼-10系列绝对信任!

但歼-11系列,就要看歼-11D和歼-16了,不知道服役后效果怎么样?不担心别的,只担心机体结构和发动机,机体结构即便是达到苏-35S 70%的水平,那也是成功的;另外就是发动机,始终感觉太行和歼-11系列衔接的程度达不到AL-31F的水平。

我一直觉得歼-11B和歼-10A不够完美,直到歼-10B出来,才对歼-10系列绝对信任!

但歼-11系列,就要看歼-11D和歼-16了,不知道服役后效果怎么样?不担心别的,只担心机体结构和发动机,机体结构即便是达到苏-35S 70%的水平,那也是成功的;另外就是发动机,始终感觉太行和歼-11系列衔接的程度达不到AL-31F的水平。
J11D如果大致能到F15C的性能就非常不错了 J16对应的是F15D 如此一来 三代机谱系算是真正完整了
纠正一下,歼-16对应的是F-15E。
其实歼20就是继承棍子的机动性,筷子的长航程,再加上现代战争隐身和信息战的特点打造出来的。
超机动能力估计不足。
幽冥虎 发表于 2015-8-11 17:33
16居然对应F15D??
应该是E吧~~~~
确实,目前扮演进攻角色的依然是11.
歼-10A/B也是非常重要!

比如,我们要打台湾,歼-11系列作主攻机种,这时候其他国家有可能会借此机会妄动,所以就需要先进的歼-10B防护祖国的其他方向,其实就是歼-10系列管好歼-11系列的后方。
歼-11D 对应的还是F-14D或者F/A-18E比较恰当。
你这都对应到银河系去了。
超机动能力估计不足。
全动尾翼的确可以增加瞬盘能力,低速还是比不上矢量发动机,如果歼20的完全体出来那机动我认为才能称为超机动。
全动尾翼的确可以增加瞬盘能力,低速还是比不上矢量发动机,如果歼20的完全体出来那机动我认为才能称为超 ...
完全体必须要上矢量,不然机动肯定比不上F-22。
感觉歼11一直是突击作用吧,过去是,现在仍是。
j11系列  需要大推力 发动机 14t太行 才是j11发挥实力的 关键
谁能证明中国空军的歼-11或其他战斗有飞到南沙过?
2015年的不知道,2014年的金头盔异型机对抗胜利者是J11B而不是J10

我不知道你J10制空强于J11B的结论是如何意淫出来的

错误的论据永远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KJ-2000 发表于 2015-8-11 19:51
我一直觉得歼-11B和歼-10A不够完美,直到歼-10B出来,才对歼-10系列绝对信任!

但歼-11系列,就要看歼-1 ...
你感觉技能开得太多了吧,老感觉……
歼-10A/B也是非常重要!

比如,我们要打台湾,歼-11系列作主攻机种,这时候其他国家有可能会借此机会 ...
J10争夺台湾上空制空权,作战半径绝对够。J11为飞豹轰六苏30之类的专业对海对陆打击飞机护航,和敌方航母舰载机交战。而且J11必要时也能承担一下对海打击任务,J10这方面的能力要差一些。
整个沿海800多架3代机已经足够了,太多飞机机场也吃不消。其他方向用2代改镇着也足够。
J10争夺台湾上空制空权,作战半径绝对够。J11为飞豹轰六苏30之类的专业对海对陆打击飞机护航,和敌方航母 ...
现在我们整个沿海都有800架三代机了?
其实歼20就是继承棍子的机动性,筷子的长航程,再加上现代战争隐身和信息战的特点打造出来的。
这点很同意~就是个人认为J10这个底子的局限性很大→_→
KJ-2000 发表于 2015-8-11 20:01
歼-10A/B也是非常重要!

比如,我们要打台湾,歼-11系列作主攻机种,这时候其他国家有可能会借此机会 ...
j10系列是我兔的首款自主研发三代机,棍子是正宗血统的空优,无论a还是b,对地攻击 仅仅做的是兼顾罢了,随着高精度武器系统的现代化,su25 a10之类的对地专业户以不在适应现代化战争,但是他们飞行平台的对地攻击飞行性能是胎里带的,这个是三代机做不到的,只能靠电子设备来强化。

j11系列源自su27,其实整个侧位都是空优底子,即便是su34也算是战斗轰炸机里的的狗斗高手了。

j11系列因为是重型机航程大的特点,恰恰第一梯队由j10来完成,j10腿短,第一波后 j11系列挂载各种弹药在 湾湾上方盘旋着 久久不肯离去。湾湾根本不鸟j10.....
由此看来,与苏-35能够构成竞争的,其实不是歼-11D,而是歼-10C

——得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说出这话啊
。。。。和35比,还是要看歼11D吧
zdx0000zdx 发表于 2015-8-11 18:35
j11如果能换装两台大推力的发动机,提高推重比,还是不错的
估计还得加强结构吧,不然上俩推力加大发动机机身会撑不住
KJ-2000 发表于 2015-8-11 23:57
现在我们整个沿海都有800架三代机了?
我的意思是把全部三代都调来沿海,要和美日干,800架我还嫌少了,到时还可以适当征用一些民用机场来使。
东北那边200架次2代半看场就够了,黄海这边的飞机也能照顾下,三哥那边400架2代半配上几架平衡木(咱们现在有KJ500,大规模列装迟早的事,不怕这几架的缺),人家再逗也知道占不了便宜。
强烈呼唤出14T的太行··········
我怎么没看懂本篇表达什么意思,看标题我原以为是外贸市场争夺

一看感觉是对抗,那11d和35有差距能差多少,先进航电雷达和自主化的武器不是优势?在体系下讨论这个有啥意义,还把10c推出来。意思是不需要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