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中国首批航天员培训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20:45:09
30多年前的中国,已经有了载人航天的计划。

  那时,曙光号飞船的设计已经开始,还在四川西昌建立了宇航发射场,并且秘密选拔了19名预备宇航员。

  中国飞天人的基地,在北京西北郊,一个叫做唐家岭的地方。

  这里坐落着中国的航天城。中国载人航天的指挥控制中心,飞船制造工厂以及航天员训练基地,都集中于这座现代化的航天城内。

  代号为“921”的重大工程,曾一直作为国家机密不被人们知晓。

  1996年,中国空军接受了一项秘密任务:从现役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中国的航天员,在条件具备时乘我们自己的飞船遨游星河。而这次中国航天员的基本条件是,年龄25—35岁,身高1.60—1.72米,体重55—70公斤,飞行600小时以上。还有,要五官端正,语言清晰,甚至不能打呼噜。

  空军对中国飞天人的选拔极为看重,几乎所有的飞行员都自愿报名参加。时任空军副司令员的吴光宇将军甚至表示:“我愿意第一个报名上飞船,而且不计一切后果!”

  中国的飞天人首先在符合基本条件的1500多名飞行员中初选。有60名飞行员有幸入围,随后秘密进京,接受更为严格的特殊检查。

  最终,根据检查结果和专家评审意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14名飞行员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飞船的预备航天员。在这些天之骄子中,特级飞行员1名,一级11名,二级2名。遴选严谨苛刻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有意思的是,中国空军并不是第一次接受这样的秘密使命。

  1971年,还是在北京。

  30多年前的中国,已经有了载人航天的计划。

  那时,曙光号飞船的设计已经开始,还在四川西昌建立了宇航发射场,并且秘密选拔了19名预备宇航员。

  当时参加复选的88名飞行员被集中到北京空军总医院一个严密封闭的小楼里。他们被严令禁止与外界的接触,包括与家人的电话通信。在戒备森严的保密状态下,就连参选的飞行员也只知道是体检。其他的一概不知,也不允许打听。

  这些最终与冲天巡游擦肩而过的人,回忆了当时的选拔情景。那个年代的故事似乎遥远了许久,可读来依然生动有趣令人感动。

  时任空军某飞行团长的方国俊回忆说,当时我还在指挥部队飞行。我们空七军的军长,战斗英雄刘玉堤利用中午吃饭换班的时间找我说,你把工作简单地交待给副团长,晚上就去北京,票给你订好了。就这样,飞行完以后,我洗一洗换换衣服,晚上就走了。家人呢,就说有紧急任务上北京了。到北京以后,就把我们关到八里庄,现在的空军总院,专门腾出来一栋楼。然后换上病号服。

  这些身着病号服的特殊人物肯定会让人感到奇怪:上午看他们在做详细的身体检查,下午却见他们活蹦乱跳地奔跑在篮球场上。

  选拔过程既是对受试人员身体功能的检测,也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当时的人,都把毛主席的话作为一种真正的精神力量,毛主席语录随处可见,随时可听。时为选拔工作人员的周殿敏回忆说,一般刚进来的时候,我们把他们接进来以后,首先一起念语录。一般情况下我们念“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是的,他们和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都是为了航天,为了“曙光一号”这个飞船走到一起来了。针对性更强的语录就是“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念这个比较多,而且反复强调“认真”二字。

  方国俊说,每当增加负荷训练时,心里难受和脑袋难受的时候呢,自己就默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条语录。基本上,在每项检查里最困难的时候,都是用的这条语录。

  在宇航员选拔训练之前,就有一批称作锻炼员的人进行相同的测试体验。

  一切都是从头做起。当时各种测试数据的建立,就来自于这些无名的锻炼员。有意思的是,后来有好几位锻炼员都生了双胞胎。他们开玩笑地说,都是让离心机给甩出来的。在这之前,一架小型失重飞机被成功改装出来。

  失重飞机是用一架成都飞机制造厂刚造好的歼教五飞机改造成的。锻炼员坐在后舱,前面安放了一架电影摄影机,记录试验的全过程,包括航天员吃东西喝水。这架飞机失重过程达到42秒。一共进行了300多次的失重试验。时为锻炼员的何瑞琴回忆说,第一次飞的时候,就带着很紧张的心情上去。一进入失重之后,感觉自己的心脏让别人给掏出来一样。那会儿年轻啊,才22岁。

  1971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航天员训练由空军负责。一个月后,空军某师师长薛伦接到一封绝密电报,命令他放下手头的工作,务必于两天之内到位于北京东交民巷的空军招待所报到。

  时任航天员训练筹备组组长的薛伦回忆说,那个时候空军给我们的任务很坚决,十一月份一定要集中。就这么短短的几个月,我们要是有个窝也好办,没有,只得住到空军学院。在空军学院住得很保密,连它那院长政委都不知道,只有一个副政委可能知道。他们都说你们是神秘的人物。

  5月15日,“宇航员训练筹备组”宣布成立。筹备组的当务之急,是立即着手筹备宇航员训练基地,为半年之后的集中训练作准备。

  中国最初的计划是,到1973年,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曙光一号飞船,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没有人料到,一个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让所有的一切马上有了不同。

  薛伦说,当时,他们已经购买了9月14日的飞机票,准备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了解一些星空知识。但就在动身的前一天,忽然接到紧急通知,所有参加航天计划的人员原地待命。

  前一天,即1971年9月13日夜晚,其时中国的二号人物林彪,调用一架空军的三叉戟仓皇出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当时许多人受到牵连,空军成了“重灾区”,包括宇航员训练在内的许多工作全部中断。

  “宇航训练筹备组”随即被解散。

  中国最初的载人航天计划就此停顿,直到上个世纪末。




  <B>来  源:</B> 科技日报网站

  <B>责任编辑:</B>陈宁30多年前的中国,已经有了载人航天的计划。

  那时,曙光号飞船的设计已经开始,还在四川西昌建立了宇航发射场,并且秘密选拔了19名预备宇航员。

  中国飞天人的基地,在北京西北郊,一个叫做唐家岭的地方。

  这里坐落着中国的航天城。中国载人航天的指挥控制中心,飞船制造工厂以及航天员训练基地,都集中于这座现代化的航天城内。

  代号为“921”的重大工程,曾一直作为国家机密不被人们知晓。

  1996年,中国空军接受了一项秘密任务:从现役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中国的航天员,在条件具备时乘我们自己的飞船遨游星河。而这次中国航天员的基本条件是,年龄25—35岁,身高1.60—1.72米,体重55—70公斤,飞行600小时以上。还有,要五官端正,语言清晰,甚至不能打呼噜。

  空军对中国飞天人的选拔极为看重,几乎所有的飞行员都自愿报名参加。时任空军副司令员的吴光宇将军甚至表示:“我愿意第一个报名上飞船,而且不计一切后果!”

  中国的飞天人首先在符合基本条件的1500多名飞行员中初选。有60名飞行员有幸入围,随后秘密进京,接受更为严格的特殊检查。

  最终,根据检查结果和专家评审意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14名飞行员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飞船的预备航天员。在这些天之骄子中,特级飞行员1名,一级11名,二级2名。遴选严谨苛刻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有意思的是,中国空军并不是第一次接受这样的秘密使命。

  1971年,还是在北京。

  30多年前的中国,已经有了载人航天的计划。

  那时,曙光号飞船的设计已经开始,还在四川西昌建立了宇航发射场,并且秘密选拔了19名预备宇航员。

  当时参加复选的88名飞行员被集中到北京空军总医院一个严密封闭的小楼里。他们被严令禁止与外界的接触,包括与家人的电话通信。在戒备森严的保密状态下,就连参选的飞行员也只知道是体检。其他的一概不知,也不允许打听。

  这些最终与冲天巡游擦肩而过的人,回忆了当时的选拔情景。那个年代的故事似乎遥远了许久,可读来依然生动有趣令人感动。

  时任空军某飞行团长的方国俊回忆说,当时我还在指挥部队飞行。我们空七军的军长,战斗英雄刘玉堤利用中午吃饭换班的时间找我说,你把工作简单地交待给副团长,晚上就去北京,票给你订好了。就这样,飞行完以后,我洗一洗换换衣服,晚上就走了。家人呢,就说有紧急任务上北京了。到北京以后,就把我们关到八里庄,现在的空军总院,专门腾出来一栋楼。然后换上病号服。

  这些身着病号服的特殊人物肯定会让人感到奇怪:上午看他们在做详细的身体检查,下午却见他们活蹦乱跳地奔跑在篮球场上。

  选拔过程既是对受试人员身体功能的检测,也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当时的人,都把毛主席的话作为一种真正的精神力量,毛主席语录随处可见,随时可听。时为选拔工作人员的周殿敏回忆说,一般刚进来的时候,我们把他们接进来以后,首先一起念语录。一般情况下我们念“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是的,他们和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都是为了航天,为了“曙光一号”这个飞船走到一起来了。针对性更强的语录就是“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念这个比较多,而且反复强调“认真”二字。

  方国俊说,每当增加负荷训练时,心里难受和脑袋难受的时候呢,自己就默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条语录。基本上,在每项检查里最困难的时候,都是用的这条语录。

  在宇航员选拔训练之前,就有一批称作锻炼员的人进行相同的测试体验。

  一切都是从头做起。当时各种测试数据的建立,就来自于这些无名的锻炼员。有意思的是,后来有好几位锻炼员都生了双胞胎。他们开玩笑地说,都是让离心机给甩出来的。在这之前,一架小型失重飞机被成功改装出来。

  失重飞机是用一架成都飞机制造厂刚造好的歼教五飞机改造成的。锻炼员坐在后舱,前面安放了一架电影摄影机,记录试验的全过程,包括航天员吃东西喝水。这架飞机失重过程达到42秒。一共进行了300多次的失重试验。时为锻炼员的何瑞琴回忆说,第一次飞的时候,就带着很紧张的心情上去。一进入失重之后,感觉自己的心脏让别人给掏出来一样。那会儿年轻啊,才22岁。

  1971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航天员训练由空军负责。一个月后,空军某师师长薛伦接到一封绝密电报,命令他放下手头的工作,务必于两天之内到位于北京东交民巷的空军招待所报到。

  时任航天员训练筹备组组长的薛伦回忆说,那个时候空军给我们的任务很坚决,十一月份一定要集中。就这么短短的几个月,我们要是有个窝也好办,没有,只得住到空军学院。在空军学院住得很保密,连它那院长政委都不知道,只有一个副政委可能知道。他们都说你们是神秘的人物。

  5月15日,“宇航员训练筹备组”宣布成立。筹备组的当务之急,是立即着手筹备宇航员训练基地,为半年之后的集中训练作准备。

  中国最初的计划是,到1973年,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曙光一号飞船,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没有人料到,一个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让所有的一切马上有了不同。

  薛伦说,当时,他们已经购买了9月14日的飞机票,准备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了解一些星空知识。但就在动身的前一天,忽然接到紧急通知,所有参加航天计划的人员原地待命。

  前一天,即1971年9月13日夜晚,其时中国的二号人物林彪,调用一架空军的三叉戟仓皇出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当时许多人受到牵连,空军成了“重灾区”,包括宇航员训练在内的许多工作全部中断。

  “宇航训练筹备组”随即被解散。

  中国最初的载人航天计划就此停顿,直到上个世纪末。




  <B>来  源:</B> 科技日报网站

  <B>责任编辑:</B>陈宁
没人回?
有更多细节吗?
听起来不错啊[em05][em05][em05]
<P>人定胜天,人也会误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