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囚事件锐挫美中东战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47:16
凤凰卫视5月12日消息 美军虐待伊拉克囚犯事件近来愈演愈烈,布什政府公开承认,这件丑闻严重影响美国外交政策,值此总统大选年,此事也很可能在国内造成重大冲击。而美国官员已经开始将虐囚事件称作「外交珍珠港」事件,美国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叹道,对中东人而言,美国的象征不再是自由女神像,而是「站在箱子上、穿戴深色罩袍和连衣帽、身上绑着电线的男囚」。


美中东战略受挫


美国智囊机构卡托研究所的两位学者1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虐俘事件使美国在伊拉克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更加糟糕,美国将更难赢得这一地区民众的信任,美国试图以伊拉克为「样板」来改造中东的战略严重受挫。


卡托研究所防务和外交政策研究部副主任特德.盖伦.卡彭特说,美军虐待伊拉克俘虏事件使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正面临一场危机,美国的声誉遭到了「永久性」破坏。在今后几年乃至几十年当中,伊拉克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民众心中都将难以消除美军士兵残酷虐待伊拉克俘虏的印象。美国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本来就不佳,虐俘事件必将使美国的形象更加糟糕。


卡彭特说,虐俘事件发生前,在伊拉克进行的民意调查表明,57%的伊拉克民众希望美军立即撤离伊拉克,对美军表示赞同或欢迎的只占23%。虐俘事件使美军更加不得人心。他认为,随着更多虐俘照片被曝光,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反美行列,美军在伊拉克驻留的时间越长,情况就会越糟糕。


把伊拉克交给联合国


卡托研究所防务和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利昂.哈达尔认为,布什政府本来计划把一个「自由民主」的伊拉克作为「样板」向中东地区推广,以推动中东阿拉伯国家进行民主改革,但受到虐俘事件影响,这一原本就遭遇阻力的战略将更加难以推行。


哈达尔说,尽管布什政府仍准备在今年的八国首脑会议上提出旨在改造中东的「大中东民主计划」,但美国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已越来越「不现实」和「不可行」,因为美国连把伊拉克转变成民主国家的目标都难以实现,更不要说整个中东地区了。此外,由于虐俘事件加剧了伊拉克人的反美情绪,大多数伊拉克人都要求美军撤离,这无疑加大了美国在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推行民主改革的难度。


哈达尔认为,虐俘事件将迫使美国修改其对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的战略,降低其对该地区的期望值。美国应及早制订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向伊拉克人交权,同时改变目前美国独自主导伊拉克事务的局面,让联合国全面负责伊拉克的安全和重建,并由联合国来统领一支国际维和部队。


布什面国内四大政治挑战


《洛杉矶时报》近日发表文章认为,美军在伊拉克的虐俘丑闻将使布什在国内面临四种不同的政治挑战。


挑战之一是同国会疏远。美国会长期以来就对政府不愿与它分享信息的局面感到沮丧。五角大楼未能告知国会他们对士兵不正当行为的调查进展到什么程度,这使国会的沮丧感进一步加剧。


二是因逃避责任受指责。布什曾许诺要开始一个「负责任的时代」,但作为美国总统,他不愿追究任何人的责任。他没有因为发生「9.11」恐怖袭击或未能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罢免中情局局长特尼特或其他情报官员。如今,在虐俘事件上,他又一味袒护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三是管理风格受质疑。布什连任的核心理由是他在反恐战争中是一位坚决果断的领导人,但文章认为,虐俘丑闻可能强化人们早前对其管理风格的质疑。


四是失去伊拉克。对布什来说,比所有这些更危险的是这一丑闻会削弱美国在伊拉克的地位,使美国人更加担心在伊拉克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文章最后指出,对白宫来说,最大的危险在于,这一丑闻会使人们更加担心伊拉克局势会失控。美国公众也许可以接受持续不断的伤亡,认为这是为成功付出的痛苦代价。但他们也许不大能容忍为执行混乱不堪的任务而牺牲生命。凤凰卫视5月12日消息 美军虐待伊拉克囚犯事件近来愈演愈烈,布什政府公开承认,这件丑闻严重影响美国外交政策,值此总统大选年,此事也很可能在国内造成重大冲击。而美国官员已经开始将虐囚事件称作「外交珍珠港」事件,美国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叹道,对中东人而言,美国的象征不再是自由女神像,而是「站在箱子上、穿戴深色罩袍和连衣帽、身上绑着电线的男囚」。


美中东战略受挫


美国智囊机构卡托研究所的两位学者11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虐俘事件使美国在伊拉克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更加糟糕,美国将更难赢得这一地区民众的信任,美国试图以伊拉克为「样板」来改造中东的战略严重受挫。


卡托研究所防务和外交政策研究部副主任特德.盖伦.卡彭特说,美军虐待伊拉克俘虏事件使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正面临一场危机,美国的声誉遭到了「永久性」破坏。在今后几年乃至几十年当中,伊拉克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民众心中都将难以消除美军士兵残酷虐待伊拉克俘虏的印象。美国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本来就不佳,虐俘事件必将使美国的形象更加糟糕。


卡彭特说,虐俘事件发生前,在伊拉克进行的民意调查表明,57%的伊拉克民众希望美军立即撤离伊拉克,对美军表示赞同或欢迎的只占23%。虐俘事件使美军更加不得人心。他认为,随着更多虐俘照片被曝光,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反美行列,美军在伊拉克驻留的时间越长,情况就会越糟糕。


把伊拉克交给联合国


卡托研究所防务和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利昂.哈达尔认为,布什政府本来计划把一个「自由民主」的伊拉克作为「样板」向中东地区推广,以推动中东阿拉伯国家进行民主改革,但受到虐俘事件影响,这一原本就遭遇阻力的战略将更加难以推行。


哈达尔说,尽管布什政府仍准备在今年的八国首脑会议上提出旨在改造中东的「大中东民主计划」,但美国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已越来越「不现实」和「不可行」,因为美国连把伊拉克转变成民主国家的目标都难以实现,更不要说整个中东地区了。此外,由于虐俘事件加剧了伊拉克人的反美情绪,大多数伊拉克人都要求美军撤离,这无疑加大了美国在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推行民主改革的难度。


哈达尔认为,虐俘事件将迫使美国修改其对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的战略,降低其对该地区的期望值。美国应及早制订策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向伊拉克人交权,同时改变目前美国独自主导伊拉克事务的局面,让联合国全面负责伊拉克的安全和重建,并由联合国来统领一支国际维和部队。


布什面国内四大政治挑战


《洛杉矶时报》近日发表文章认为,美军在伊拉克的虐俘丑闻将使布什在国内面临四种不同的政治挑战。


挑战之一是同国会疏远。美国会长期以来就对政府不愿与它分享信息的局面感到沮丧。五角大楼未能告知国会他们对士兵不正当行为的调查进展到什么程度,这使国会的沮丧感进一步加剧。


二是因逃避责任受指责。布什曾许诺要开始一个「负责任的时代」,但作为美国总统,他不愿追究任何人的责任。他没有因为发生「9.11」恐怖袭击或未能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罢免中情局局长特尼特或其他情报官员。如今,在虐俘事件上,他又一味袒护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三是管理风格受质疑。布什连任的核心理由是他在反恐战争中是一位坚决果断的领导人,但文章认为,虐俘丑闻可能强化人们早前对其管理风格的质疑。


四是失去伊拉克。对布什来说,比所有这些更危险的是这一丑闻会削弱美国在伊拉克的地位,使美国人更加担心在伊拉克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文章最后指出,对白宫来说,最大的危险在于,这一丑闻会使人们更加担心伊拉克局势会失控。美国公众也许可以接受持续不断的伤亡,认为这是为成功付出的痛苦代价。但他们也许不大能容忍为执行混乱不堪的任务而牺牲生命。
希望美国乱一些,再乱一些,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