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吉林林市明清船厂遗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15:44
吉林林市明清船厂遗址

探访明代摩崖碑
在丰满区阿什哈达村吉丰东线处的阿什哈达摩崖碑刻附近,市文物管理处的讲解员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起来。

据介绍,阿什哈达是一句满语,原意为“一山忽分为二”,也就是断崖峭壁的意思。明朝建国之初,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统治,首先于洪武八年(1375)成立了辽东都指挥使司,并广设卫所。明永乐七年(1409),明朝政府为了有效管理居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女真等族,又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500多年前的吉林市,地理环境优越,是东北地区水路交通的枢纽,且盛产松木。明朝永乐七年(1409)闰4月,明朝政府在地处松花江之滨的吉林市设置成造船基地,把吉林市当作加强辽东都司与奴儿干都司之间联系的纽带,专司建造运载官兵、粮草和赏赐品、贡品的船只,同时也把这里作为官兵、粮草的转运站。

那么又是什么时间、什么人领兵到此造船呢?当地人广为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九缸十八锅,不在前坡在后坡,你要不相信,去问刘二哥。”民谣中所说的“刘二哥”就是曾经3次率军来这里造船的刘清。

遗址现存的两处明代摩崖刻石详细记载了明代膘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清3次率领数千官兵、工匠来吉林市造船的具体时间。

第一刻石,刻于永乐十九年(1421),我们叫它摩崖刻石,刻石虽然经过多年风化,但字迹还清晰可辨。上有文字三行,阴刻楷书,内容是:甲辰 丁卯 癸丑□□ 膘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 大明永乐拾玖年岁次辛丑正月吉□□□记。“膘骑”是古代将军的名号,“膘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这里只有姓而没有名,大明永乐十九年是公元1421年。文收的纪年干支,据考古学家考证,是为了纪念首次造船结束,于班师回辽东之日在原刻石上补刻的,甲辰指永乐二十二年(1424),丁卯为二月,癸丑为初七日,从年代顺序来看,甲辰指永乐十九年之后,所以说它是补刻的。

第二摩崖碑刻,刻于宣德七年(1432),在崖壁上,有一条上圆下方的碑形刻线,中间高122cm,宽62cm,刻线内有7行文字,也是阴刻,楷书,字体大小不等。内容是:钦委造船总兵官膘骑将军辽东都司指挥使刘清 永乐十八年领军至此 洪熙元年领军至此 宣德七年领军至此 本处设立龙王庙宇永乐十八年创立 宣德七年重建 宣德七年二月三十日□□。这几行字指明了膘骑将军刘清3次率军来吉林造船的时间和兼任造船总兵官以及修建龙王庙、重修龙王庙的具体时间。

到目前为止,这两处摩崖刻石是吉林省内唯一的明代石刻,196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初在拉法渡口造船始末

提起清代东北的船厂,熟知东北历史的人自然会想起松花江畔的吉林市。但吉林附近另一个制造过船只的地方却很少有人提起,这就是宁古塔将军所辖地域内的拉法渡口(今蛟河市境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内阁满文秘档史料证明,顺治年间曾经在这里制造过多之战船,并在抗击沙俄侵略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17世纪中叶,清政府正在忙于统一中国、巩固统治的时候,沙俄侵略势力已经越过贝加尔湖和外兴安岭,扩张到了黑龙江流域乃至松花江流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被称为“罗刹”。“罗刹”严重地破坏了当地居民的安宁生活,不断地威胁着清政府的主权和疆域完整。顺治十二年(1655年)九月,清廷兵部根据镇守宁古塔昂邦张京沙尔虎达的呈请,上奏酌派官兵征剿“罗刹”。经议政王贝勒大臣等反复研究,以“罗刹沿着河道进行劫掠,但不知彼之栖息处所”为由,未同意发兵征剿。顺治十四年初,沙尔虎达再次向兵部呈请出兵征剿“罗刹”,他阐述自己的见解说:“今年于盛京以东拉法渡口,建造战船二十只。宁古塔现有兵丁四百四十名,将军炮二十门,朝鲜鸟枪兵三百名,由职等臣率兵出征,与来年沿松花江而下,寻觅罗刹,遇则招抚之,若不能招抚,则可战之。倘若罗刹退入东海,不复出来,则可趁便招抚尚未归顺我朝之赫哲、费雅喀等部落。”兵部沙尔虎达这一建议于十四年二月十八日上奏,认为对前来松花江流域骚扰滋事的“罗刹”,“不得不发兵剿灭之。在拉法渡口建造战船十五只,船只已经建造完毕,再酌议发兵之事。”兵部这一意见,很快得到顺治的允准,并密令有关部门组织人力,集中物力,在拉法渡口抓紧建造所需战船。

由此可见,清廷之所以要在拉法渡口制造战船,是出于以下两点考虑:其一,为了把前来侵扰松花江流域的沙俄侵略者驱逐出境,保护该地区居民的生命安全,维护疆域统一。其二,可以借此行动继续招抚尚未归顺朝廷的赫哲、费雅喀、奇勒尔等部落。

拉法渡口的地理位置(按拉法站计算),距吉林160里,距宁古塔475里。《吉林通志》载:“拉法河,源出吉林府东北霍伦川西,即金史世纪之和抡水也。河出其间,西南流四十里后,有大沙河、桦树河、石头河、大交河汇入,凡行三百余里,西往松花江。”在松花湖形成以前,拉法河水势颇旺,且直接通往松花江连为一体,因此在拉法渡口造船后可经松花江驶入吉林,为日后设立吉林水师营奠定了基础。

清政府决定在拉法渡口建造15只战船之后,顺治仍不放心,于同年二月三十日又颁发一道谕旨说,“敕谕兵部,镇守宁古塔地方昂邦京沙尔虎达奏请建造战船,以征剿罗刹一案,经由议政王大臣等议奏后,朕已俞允。思之,若该所造战船之体小而桅杆高,则甚不合。若船体大而桅杆矮,亦为不当。至于造船之木匠、匠役、扬帆人、舵公以及所需各种物料,仍着议政王大臣等详议具奏,不得有误。”根据这一谕旨,议政王贝勒大臣等又经过详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其一,在拉法渡口建造战船时,凡参加造船的木匠、匠役,以及所需的各种工料等,均交工部准备;其二,造船之后所有需用的舵公、扬帆人、水手等,均交兵部统筹办理;其三,造船时所派的章京、木匠、匠役等人员所需食用粮食,均交户部事先核算,并派一名户部章京前去具体办理;其四,凡派人前去锯开造船用木板时,每翼各派心灵手巧章京,每旗各派一名妥当骁骑校,由工部派选一名章京以统领制。此项选派章京、骁骑校等人事安排,可交吏部办理;其五,曾在舟山监造过战船的现驻杭州正白棋汉军章京金丁保、浙江定海水师左营游击镶黄旗含君王扬名,此二人熟悉造船,令他们携带家眷速来京师。又令浙江巡抚选派能造战船、懂得对接桅杆、风帆的好木匠4名来京,派往拉法造船。

此次建造的15只战船,基本按照计划如期竣工后,清廷拨给20门将军炮,又从汉军八旗抽调熟练操作大炮的好炮手每旗各5人,每2人负责操作一门大炮。每门大炮配给弹药150斤。从京师抽调满洲兵260人,再加上在宁古塔原有兵440名,和朝鲜鸟枪兵300名,共为1000兵。从江南调取掌舵人23名,扬帆人23名,水手110;从山东调取水手80名。以上共为390名,平均每一船上分配掌舵人3名,扬帆人3名,水手20名。至此,宁古塔船队已基本组成,由镇守宁古塔地方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统率,从顺治十五年下半年开始,船队沿松花江而下之至黑龙江出海口进行巡逻,担负起把“犯我边境,扰害民生”的沙俄侵略者驱逐出境的艰巨任务。顺治十六年(1659)沙尔虎达病逝之后,由其子巴海出任宁古塔昂邦章京,继续其父未竟之业。

吉林船厂的历史沿革
阿什哈达摩崖碑刻记载了辽东都司指挥使、钦委造船总兵官刘清3次领军在松花江畔造船的历史。这一行动不仅为明廷管理奴儿干都司起到了保障作用,也为清初在吉林市造船开创了先河,使吉林市成为明清两代重要的造船基地,因而,吉林市又有“船厂”之称。造船不仅为明代管辖松花江沿岸、黑龙江下游女真各部落,也为清初抵御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吉林时间城、水路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在《明实录》中多次出现松花江畔造船运粮的记载,但没有具体地点。根据第二处摩崖刻石的内容及其附近地势地貌可知,明代造船遗址就在阿什哈达摩崖碑刻下的土崴子。

根据记载推测,每次造船的官兵都有上千人,造船50艘以上,根据造船运粮任务的需要,应以货船为主,但又要护送粮草,所以也应有一定数量的战船。

清朝初年,由于沙俄入侵的威胁,顺治十五年(1658),清政府命令在吉林市设厂造船。但由于种种原因,清代造船厂的具体位置移至临江门头到码头至温德河一带松花江沿岸。

顺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又在今天的临江门头到码头处设立了吉林水师营。从康熙二十四年(1685)起,在争夺雅克萨、抗击沙俄的4年间,吉林水师营直接参与作战,有力打击了沙俄的侵略气焰。随着船厂造船和水师营的不断发展,船厂吉林市为捍卫边疆、反击沙俄、保卫领土做出了极大贡献。

从康熙元年(1662)起,清政府改奉天昂邦章京为辽东将军,改古宁塔昂邦章京为古宁塔将军。吉林市当时就隶属于古宁塔将军管辖。吉林城建于康熙十二年(1673),有古宁塔将军副督统安珠瑚监造。最初的吉林城,城南面以朱雀山为屏障,东、西、北三面立松木为墙,外有护城河。伴随着清王朝的兴衰,吉林成先后扩建过3次,直到1940年前后,由于城墙年久失修,造成城内外交通不便,被陆续拆除。

吉林市不仅是明代船厂,也是清代船厂,经过若干年的风雨洗礼,古老的船厂深深刻上了沧桑巨变的历史印记。而船厂的史话,则永远铭记在江城人民的心中。因此,江城广场上的市标是“摇橹人”形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火烧船厂
“火烧船厂”这件事,发生在宣统三年(1911)旧历四月初十。

旧城的西门脸一带,有个“倴城馆”,火就在这个饭馆起的(汗,改写吉林市历史的饭馆啊!)。这天,正赶上世西风,因为火势特别大,火焰便逐渐蔓延到城里。

那时的吉林市,可以说是木材遍地,就连街道上铺的全是木头,两旁阴沟上全镶着木板,因此火烧越烧越厉害,由西大街一直烧到牛马行、通天街……很快半个城都变成了火海。老百姓叫苦连天,无处安身,满街流浪。一些官员们,怕烧了自己房屋财产,却不顾广大民众以后的生活,把当时仅有的消防支队全部调到将军府四周,用水龙头往房上墙上乱喷。同时又逼着老百姓到松花江挑水。当时城门紧闭,不许出入,老百姓眼看着自己的房子、家具全被这熊熊的大火吞没了。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两天两夜,整个城市转眼变成了灰烬,瓦砾成山。

这场悲剧的事情,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老百姓找不到真正的起火根源,只好听信传说什么“天火”“神火”等。因此,“火烧船厂”就在人们中间流传出许多奇怪的传说。在起火的同时惊动了很多乌鸦、鸽子满天乱飞,有人说这是“火鸭子”;还有人说:有两个人抬着很大很大一捆纸,走到河南街的一个小十字街中心,就走不动了,刚放下就把纸烧着,风一吹满天是火。还有一种传说,是说在起火的那天上午,牛马行有两个白胡子老头,一个卖火药,一个卖大糖,他俩上午卖完一走,下午就起火了,人们说这是“火神爷”来“火烧大堂”。

刘清简介
刘清,膘骑将军,一生严于律己,治军有方,征战南北,为明朝立下了不朽功勋。然而他的一生却是坎坷的。刘清戴罪立功,3次下放吉林造船厂造船。他在第三次来吉林造船后的第三年,又奉命押运船料、粮米去奴儿干都司,走到黑龙江下游,被野人女真部落抢劫。朝廷本打算治他死罪,但念其功劳,撤销了他辽东都指挥使职务,发配至甘肃。

刘清先后3次来吉林造船,为明朝治理东北及奴儿干都司,加强对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管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资料来源:《江城晚报》《江城日报》《话说吉林》第23页

(空间内部连接):吉林市阿什哈达摩崖碑、吉林市备忘


http://hi.baidu.com/muqiandedeng ... 8d2cf8fbed50ce.html吉林林市明清船厂遗址

探访明代摩崖碑
在丰满区阿什哈达村吉丰东线处的阿什哈达摩崖碑刻附近,市文物管理处的讲解员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起来。

据介绍,阿什哈达是一句满语,原意为“一山忽分为二”,也就是断崖峭壁的意思。明朝建国之初,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统治,首先于洪武八年(1375)成立了辽东都指挥使司,并广设卫所。明永乐七年(1409),明朝政府为了有效管理居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女真等族,又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500多年前的吉林市,地理环境优越,是东北地区水路交通的枢纽,且盛产松木。明朝永乐七年(1409)闰4月,明朝政府在地处松花江之滨的吉林市设置成造船基地,把吉林市当作加强辽东都司与奴儿干都司之间联系的纽带,专司建造运载官兵、粮草和赏赐品、贡品的船只,同时也把这里作为官兵、粮草的转运站。

那么又是什么时间、什么人领兵到此造船呢?当地人广为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九缸十八锅,不在前坡在后坡,你要不相信,去问刘二哥。”民谣中所说的“刘二哥”就是曾经3次率军来这里造船的刘清。

遗址现存的两处明代摩崖刻石详细记载了明代膘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清3次率领数千官兵、工匠来吉林市造船的具体时间。

第一刻石,刻于永乐十九年(1421),我们叫它摩崖刻石,刻石虽然经过多年风化,但字迹还清晰可辨。上有文字三行,阴刻楷书,内容是:甲辰 丁卯 癸丑□□ 膘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 大明永乐拾玖年岁次辛丑正月吉□□□记。“膘骑”是古代将军的名号,“膘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这里只有姓而没有名,大明永乐十九年是公元1421年。文收的纪年干支,据考古学家考证,是为了纪念首次造船结束,于班师回辽东之日在原刻石上补刻的,甲辰指永乐二十二年(1424),丁卯为二月,癸丑为初七日,从年代顺序来看,甲辰指永乐十九年之后,所以说它是补刻的。

第二摩崖碑刻,刻于宣德七年(1432),在崖壁上,有一条上圆下方的碑形刻线,中间高122cm,宽62cm,刻线内有7行文字,也是阴刻,楷书,字体大小不等。内容是:钦委造船总兵官膘骑将军辽东都司指挥使刘清 永乐十八年领军至此 洪熙元年领军至此 宣德七年领军至此 本处设立龙王庙宇永乐十八年创立 宣德七年重建 宣德七年二月三十日□□。这几行字指明了膘骑将军刘清3次率军来吉林造船的时间和兼任造船总兵官以及修建龙王庙、重修龙王庙的具体时间。

到目前为止,这两处摩崖刻石是吉林省内唯一的明代石刻,196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初在拉法渡口造船始末

提起清代东北的船厂,熟知东北历史的人自然会想起松花江畔的吉林市。但吉林附近另一个制造过船只的地方却很少有人提起,这就是宁古塔将军所辖地域内的拉法渡口(今蛟河市境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内阁满文秘档史料证明,顺治年间曾经在这里制造过多之战船,并在抗击沙俄侵略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17世纪中叶,清政府正在忙于统一中国、巩固统治的时候,沙俄侵略势力已经越过贝加尔湖和外兴安岭,扩张到了黑龙江流域乃至松花江流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被称为“罗刹”。“罗刹”严重地破坏了当地居民的安宁生活,不断地威胁着清政府的主权和疆域完整。顺治十二年(1655年)九月,清廷兵部根据镇守宁古塔昂邦张京沙尔虎达的呈请,上奏酌派官兵征剿“罗刹”。经议政王贝勒大臣等反复研究,以“罗刹沿着河道进行劫掠,但不知彼之栖息处所”为由,未同意发兵征剿。顺治十四年初,沙尔虎达再次向兵部呈请出兵征剿“罗刹”,他阐述自己的见解说:“今年于盛京以东拉法渡口,建造战船二十只。宁古塔现有兵丁四百四十名,将军炮二十门,朝鲜鸟枪兵三百名,由职等臣率兵出征,与来年沿松花江而下,寻觅罗刹,遇则招抚之,若不能招抚,则可战之。倘若罗刹退入东海,不复出来,则可趁便招抚尚未归顺我朝之赫哲、费雅喀等部落。”兵部沙尔虎达这一建议于十四年二月十八日上奏,认为对前来松花江流域骚扰滋事的“罗刹”,“不得不发兵剿灭之。在拉法渡口建造战船十五只,船只已经建造完毕,再酌议发兵之事。”兵部这一意见,很快得到顺治的允准,并密令有关部门组织人力,集中物力,在拉法渡口抓紧建造所需战船。

由此可见,清廷之所以要在拉法渡口制造战船,是出于以下两点考虑:其一,为了把前来侵扰松花江流域的沙俄侵略者驱逐出境,保护该地区居民的生命安全,维护疆域统一。其二,可以借此行动继续招抚尚未归顺朝廷的赫哲、费雅喀、奇勒尔等部落。

拉法渡口的地理位置(按拉法站计算),距吉林160里,距宁古塔475里。《吉林通志》载:“拉法河,源出吉林府东北霍伦川西,即金史世纪之和抡水也。河出其间,西南流四十里后,有大沙河、桦树河、石头河、大交河汇入,凡行三百余里,西往松花江。”在松花湖形成以前,拉法河水势颇旺,且直接通往松花江连为一体,因此在拉法渡口造船后可经松花江驶入吉林,为日后设立吉林水师营奠定了基础。

清政府决定在拉法渡口建造15只战船之后,顺治仍不放心,于同年二月三十日又颁发一道谕旨说,“敕谕兵部,镇守宁古塔地方昂邦京沙尔虎达奏请建造战船,以征剿罗刹一案,经由议政王大臣等议奏后,朕已俞允。思之,若该所造战船之体小而桅杆高,则甚不合。若船体大而桅杆矮,亦为不当。至于造船之木匠、匠役、扬帆人、舵公以及所需各种物料,仍着议政王大臣等详议具奏,不得有误。”根据这一谕旨,议政王贝勒大臣等又经过详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其一,在拉法渡口建造战船时,凡参加造船的木匠、匠役,以及所需的各种工料等,均交工部准备;其二,造船之后所有需用的舵公、扬帆人、水手等,均交兵部统筹办理;其三,造船时所派的章京、木匠、匠役等人员所需食用粮食,均交户部事先核算,并派一名户部章京前去具体办理;其四,凡派人前去锯开造船用木板时,每翼各派心灵手巧章京,每旗各派一名妥当骁骑校,由工部派选一名章京以统领制。此项选派章京、骁骑校等人事安排,可交吏部办理;其五,曾在舟山监造过战船的现驻杭州正白棋汉军章京金丁保、浙江定海水师左营游击镶黄旗含君王扬名,此二人熟悉造船,令他们携带家眷速来京师。又令浙江巡抚选派能造战船、懂得对接桅杆、风帆的好木匠4名来京,派往拉法造船。

此次建造的15只战船,基本按照计划如期竣工后,清廷拨给20门将军炮,又从汉军八旗抽调熟练操作大炮的好炮手每旗各5人,每2人负责操作一门大炮。每门大炮配给弹药150斤。从京师抽调满洲兵260人,再加上在宁古塔原有兵440名,和朝鲜鸟枪兵300名,共为1000兵。从江南调取掌舵人23名,扬帆人23名,水手110;从山东调取水手80名。以上共为390名,平均每一船上分配掌舵人3名,扬帆人3名,水手20名。至此,宁古塔船队已基本组成,由镇守宁古塔地方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统率,从顺治十五年下半年开始,船队沿松花江而下之至黑龙江出海口进行巡逻,担负起把“犯我边境,扰害民生”的沙俄侵略者驱逐出境的艰巨任务。顺治十六年(1659)沙尔虎达病逝之后,由其子巴海出任宁古塔昂邦章京,继续其父未竟之业。

吉林船厂的历史沿革
阿什哈达摩崖碑刻记载了辽东都司指挥使、钦委造船总兵官刘清3次领军在松花江畔造船的历史。这一行动不仅为明廷管理奴儿干都司起到了保障作用,也为清初在吉林市造船开创了先河,使吉林市成为明清两代重要的造船基地,因而,吉林市又有“船厂”之称。造船不仅为明代管辖松花江沿岸、黑龙江下游女真各部落,也为清初抵御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吉林时间城、水路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在《明实录》中多次出现松花江畔造船运粮的记载,但没有具体地点。根据第二处摩崖刻石的内容及其附近地势地貌可知,明代造船遗址就在阿什哈达摩崖碑刻下的土崴子。

根据记载推测,每次造船的官兵都有上千人,造船50艘以上,根据造船运粮任务的需要,应以货船为主,但又要护送粮草,所以也应有一定数量的战船。

清朝初年,由于沙俄入侵的威胁,顺治十五年(1658),清政府命令在吉林市设厂造船。但由于种种原因,清代造船厂的具体位置移至临江门头到码头至温德河一带松花江沿岸。

顺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又在今天的临江门头到码头处设立了吉林水师营。从康熙二十四年(1685)起,在争夺雅克萨、抗击沙俄的4年间,吉林水师营直接参与作战,有力打击了沙俄的侵略气焰。随着船厂造船和水师营的不断发展,船厂吉林市为捍卫边疆、反击沙俄、保卫领土做出了极大贡献。

从康熙元年(1662)起,清政府改奉天昂邦章京为辽东将军,改古宁塔昂邦章京为古宁塔将军。吉林市当时就隶属于古宁塔将军管辖。吉林城建于康熙十二年(1673),有古宁塔将军副督统安珠瑚监造。最初的吉林城,城南面以朱雀山为屏障,东、西、北三面立松木为墙,外有护城河。伴随着清王朝的兴衰,吉林成先后扩建过3次,直到1940年前后,由于城墙年久失修,造成城内外交通不便,被陆续拆除。

吉林市不仅是明代船厂,也是清代船厂,经过若干年的风雨洗礼,古老的船厂深深刻上了沧桑巨变的历史印记。而船厂的史话,则永远铭记在江城人民的心中。因此,江城广场上的市标是“摇橹人”形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火烧船厂
“火烧船厂”这件事,发生在宣统三年(1911)旧历四月初十。

旧城的西门脸一带,有个“倴城馆”,火就在这个饭馆起的(汗,改写吉林市历史的饭馆啊!)。这天,正赶上世西风,因为火势特别大,火焰便逐渐蔓延到城里。

那时的吉林市,可以说是木材遍地,就连街道上铺的全是木头,两旁阴沟上全镶着木板,因此火烧越烧越厉害,由西大街一直烧到牛马行、通天街……很快半个城都变成了火海。老百姓叫苦连天,无处安身,满街流浪。一些官员们,怕烧了自己房屋财产,却不顾广大民众以后的生活,把当时仅有的消防支队全部调到将军府四周,用水龙头往房上墙上乱喷。同时又逼着老百姓到松花江挑水。当时城门紧闭,不许出入,老百姓眼看着自己的房子、家具全被这熊熊的大火吞没了。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两天两夜,整个城市转眼变成了灰烬,瓦砾成山。

这场悲剧的事情,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老百姓找不到真正的起火根源,只好听信传说什么“天火”“神火”等。因此,“火烧船厂”就在人们中间流传出许多奇怪的传说。在起火的同时惊动了很多乌鸦、鸽子满天乱飞,有人说这是“火鸭子”;还有人说:有两个人抬着很大很大一捆纸,走到河南街的一个小十字街中心,就走不动了,刚放下就把纸烧着,风一吹满天是火。还有一种传说,是说在起火的那天上午,牛马行有两个白胡子老头,一个卖火药,一个卖大糖,他俩上午卖完一走,下午就起火了,人们说这是“火神爷”来“火烧大堂”。

刘清简介
刘清,膘骑将军,一生严于律己,治军有方,征战南北,为明朝立下了不朽功勋。然而他的一生却是坎坷的。刘清戴罪立功,3次下放吉林造船厂造船。他在第三次来吉林造船后的第三年,又奉命押运船料、粮米去奴儿干都司,走到黑龙江下游,被野人女真部落抢劫。朝廷本打算治他死罪,但念其功劳,撤销了他辽东都指挥使职务,发配至甘肃。

刘清先后3次来吉林造船,为明朝治理东北及奴儿干都司,加强对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管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资料来源:《江城晚报》《江城日报》《话说吉林》第23页

(空间内部连接):吉林市阿什哈达摩崖碑、吉林市备忘


http://hi.baidu.com/muqiandedeng ... 8d2cf8fbed50ce.html
地方史志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咱们超大历史版, 可以多些考证详备的地方史志内容。
能够配发图片就更好了。
过年从吉林到哈尔滨,走202国道,路况非常好
您的文章页面还没有做广告吗?资源浪费,内文广告自动标记关键词,并通过语义匹配系统,实现广告与文字精准匹配的网络广告服务产品
酷告广告的表现形式十分多样,文字、图片、轮播(百变浮窗)、Flash、视频相结合,受众可以通过酷告广告简洁的描述对酷告广告有整体认识,同时也可以点击广告浮窗进入相应网站或页面进一步了解广告
手机?听器
手机?听器
[手机窃?器/url]
[url=http://www.qie78.cn/]手机?听器
手机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