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夜郎王室后裔”盛装亮相 史学者震惊(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1:46:53
    贵州“夜郎王室后裔”盛装亮相 史学者震惊(图)

2009年01月13日  来源:金黔在线







  昨日,(贵州安顺市)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省夜郎文化研究进入到一个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和有目标的时代。 
  据介绍,在镇宁、紫云、西秀区以及长顺县等县区,居住有夜郎竹王后裔4万余人,在这支苗族同胞的手中,传承着一枚被称为夜郎王自制的大印和一枚朝廷颁发的县印(云庭县之印),并世代沿袭着“竹王崇拜”的习俗。
  昨日,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宣布成立后,随即召开了第一次由116名夜郎王室后裔代表参加的会议。会上,夜郎王室后裔们盛装亮相,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
  记者看见,穿戴盛装的男子们均身穿青蓝色的长衫,外加一件白色的小褂。据称,这件小褂名为旗帜褂,上面还绣有夜郎王印,穿戴旗帜褂,这与祖先们打仗有关,他们头上戴的用黑布包裹的帽子有五个角,看上去让人顿生威严之感(如图);而夜郎美女们穿戴的是一套漂亮的有各种色调的衣裙,据她们说,这叫七江裙,上面记录有他们的祖先约3000多年前迁徙的历史。而最令人注目的,还是这些夜郎美女们的发型。只见她们的头上均插了一根约两尺长的竹片,长长的头发绕着竹片使头发在右侧成了一个半弧形(如图)。她们告诉记者,这种发型也是竹王崇拜的一种。
                           

  据专家讲,在这支苗族中,女人是将竹片戴在头上,而男人们则是将竹片供在房屋中,死后作为陪葬。
  当天,出席会议的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昌茂、贵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田玉隆等文史专家目睹了夜郎王室后裔们的原生态盛装后,均表示非常震惊,称他们是将夜郎文化穿在了身上。(贵州都市报 记者 徐荣锋)
    贵州“夜郎王室后裔”盛装亮相 史学者震惊(图)

2009年01月13日  来源:金黔在线







  昨日,(贵州安顺市)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省夜郎文化研究进入到一个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和有目标的时代。 
  据介绍,在镇宁、紫云、西秀区以及长顺县等县区,居住有夜郎竹王后裔4万余人,在这支苗族同胞的手中,传承着一枚被称为夜郎王自制的大印和一枚朝廷颁发的县印(云庭县之印),并世代沿袭着“竹王崇拜”的习俗。
  昨日,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宣布成立后,随即召开了第一次由116名夜郎王室后裔代表参加的会议。会上,夜郎王室后裔们盛装亮相,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
  记者看见,穿戴盛装的男子们均身穿青蓝色的长衫,外加一件白色的小褂。据称,这件小褂名为旗帜褂,上面还绣有夜郎王印,穿戴旗帜褂,这与祖先们打仗有关,他们头上戴的用黑布包裹的帽子有五个角,看上去让人顿生威严之感(如图);而夜郎美女们穿戴的是一套漂亮的有各种色调的衣裙,据她们说,这叫七江裙,上面记录有他们的祖先约3000多年前迁徙的历史。而最令人注目的,还是这些夜郎美女们的发型。只见她们的头上均插了一根约两尺长的竹片,长长的头发绕着竹片使头发在右侧成了一个半弧形(如图)。她们告诉记者,这种发型也是竹王崇拜的一种。                            
  据专家讲,在这支苗族中,女人是将竹片戴在头上,而男人们则是将竹片供在房屋中,死后作为陪葬。
  当天,出席会议的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昌茂、贵州大学历史系教授田玉隆等文史专家目睹了夜郎王室后裔们的原生态盛装后,均表示非常震惊,称他们是将夜郎文化穿在了身上。(贵州都市报 记者 徐荣锋)
叫兽?;P ;P
扯淡吧,接下来就又是什么“历史搭台,经济唱戏”,为了搞旅游项目任意糟蹋历史,真TM的……
这个导游可能是真的呐。;P

在东北亚洲的勘察加半岛的土著部落里,俄罗斯考古学家发现了几枚印章,居然是明朝初年和清朝初年中国政府委派当地酋长担任地方官的印章,而这些土著人没有人认得上面的字,只知道这是祖传的宝物。;P
问题是夜郎王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明朝那会儿还有这个国家存在么?
什么狗屁夜郎王室后裔,想搞地方政权还是想搞垃圾国复辟!!!:@
挖掘点地方旅游资源而已...楼上被藏毒台毒搞得神经过敏了吧
什么玩意!

夜郎国亡于公元前,其后更无记载。他们怎么解释2000年来的传承?编个口传家谱?

我看这完全是“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和有目标的”造假。
夜郎国是并入大汉疆土吧.不知道是投诚还是被屠城
至于后面有组织有目的的造假,基本同意.
跟安徽那个地方政府给王直一些个大汉奸立墓碑一样,根本就是强奸历史的幌子……
探寻古文明:夜郎国究竟在哪里

  历史上,夜郎王的一句“汉孰与我大?”让世人贻笑千年。“夜郎自大”作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典故,几乎成了贵州人的代名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夜郎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人文价值正在为世人看重。一段时间以来,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都在抢“夜郎”。夜郎国究竟在哪里?

  可乐,揭开千古之谜一角

  夜郎国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300年。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这个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记载中留下了一团迷雾。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

  中华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复合体。当汉文化在中原大地崛起时,边疆也出现了多民族文化,“西南夷”便是其中之一。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志》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西南夷在历史上泛指云贵高原与川西的古老民族,夜郎文化便是西南古老民族文化的代表。

  据负责可乐墓葬考古发掘的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梁太鹤介绍,自1958年在赫章县可乐民族乡发现第一批出土文物以来,考古部门先后进行了9次发掘,但再次引起国家和考古界关注的还是2000年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及历年调查有几方面值得重视,一是可乐墓葬分布面大,涉及范围达3.5平方公里以上;二是墓葬高密集中,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墓葬80多座,其中有不同时期的墓葬叠压在一起,为省内考古罕见;三是延续的时代长。战国、西汉、东汉时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现;四是反映的文化底蕴丰厚。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独特的夜郎民族文化,以及秦汉时期的汉文化与夜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可乐”以其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属性,荣获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可乐遗址·古墓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以史书记载及考古成果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后,夜郎国在贵州已成为不争的史实,但夜郎国的都邑究竟在哪里?梁太鹤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可乐“西南夷””墓群的发掘,对探究古夜郎族属和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神秘的柯洛倮姆

  可乐,彝文古籍称为“柯洛倮姆”,意为“中央大城”,史志记作“柯乐”,后演变为“可乐”。今天杂居可乐的彝、苗、布依等少数民族中,彝族人最多。当地人说,彝族最先进入可乐,他们将这批“西南夷”墓葬叫做“莕人坟”或“莕人洞”。

  一直生活在“柯洛倮姆”的百姓们,哪里想到他们捡回家去砌猪圈、盖茅厕的砖瓦,竟是秦砖汉瓦;那些从“莕人洞(坟)”挖出来,认为带有邪气而随手扔掉的坛坛罐罐,竟然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今天,人们无不惊喜慨叹,贵州这片一直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土地上,竟然沉淀着厚重的古老文明。

  据彝文古文献记载,当时与贵州可乐齐名、能称“倮姆”的,有成都(勒姑倮姆)、重庆(储奇倮姆)、昆明(勒波倮姆)等西南地区的著名城市。贵州考古专家宋世坤研究员分析,将历史的发掘与文献对照研究推断,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可乐地区很可能是属于夜郎国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

  宋世坤说,可乐地处滇、黔边界,交通发达。据文献记载,这里曾是进入贵州的彝族默部(黔西北彝族水西始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贵州何处是夜郎

  夜郎国的疆域究竟有多大?有专家分析,夜郎在建邑可乐时,已发展到鼎盛时期。夜郎王为了扩展地域,先后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多处建立城池,由于夜郎王在这些城池都有过短时间居住,便成了后人争夜郎古国的理由。

  梁太鹤说,从可乐“西南夷”墓群看,只能说明可乐当时的繁荣,夜郎的都邑究竟在何处,疆域有多大,发掘才刚刚开始。目前除了可乐遗址外,在周边地区发掘的遗址中,还陆续出土一批夜郎时期地方特色的重要文物。

  梁太鹤感慨地说,夜郎文化与周边发掘、研究成熟的巴蜀、滇、楚和南越文化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但由于经费、人才紧缺等问题,使古夜郎文化的发掘、研究进展迟缓。

  贵州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学家们因此殷切呼吁,希望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对夜郎历史文化发掘的力度,这不仅对贵州文化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为填补中华民族文化的完整。

新华社记者 刘义
参考资料:2003年05月08日04:05 中国青年报
几位记者手持相机在拍摄陶器。古夜郎使考古学家"迷失了方向"
    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满腔热忱的考古学家们难以面对尴尬的现实:夜郎古国神秘的面纱刚刚揭开一角,探寻之路却已山重水复。
    学者们认为,时至今日,夜郎古国至少还存在四大谜团:夜郎中心区域在哪里?谁是夜郎的主体民族?夜郎的社会性质是什么?夜郎存在多长时间?这四大谜团困扰着学术界,使夜郎国的真面目云遮雾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说:"这四大谜团实际上是夜郎之谜的集中表现。"
    夜郎考古至今已经发掘了3批共2300余件文物,包括一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青铜器。北京大学教授孙华认为,夜郎出土文物不够丰富,尤其缺乏对夜郎时期高等级墓葬的发掘。区域文化的确定,需要一个从定量到定性分析的过程。
    白云翔说:"由于关于夜郎的文献记载十分贫乏,而且彼此存在出入,夜郎研究的突破口就自然地寄希望于考古发掘。"        
    1996年,贵州省成立了由一副省长担任组长,省文化厅长、财政厅长担任副组长的夜郎考古领导小组。是年,领导小组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对夜郎考古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进行了安排。不久,贵州省组建考古研究所,大力推进考古工作。
    一系列的举措曾使夜郎考古出现了短暂的繁荣。2000年,赫章县可乐墓葬群出土了大量被专家认为极具价值的属于夜郎时期的文物,这一发现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贵州夜郎考古举步维艰。
一位男子在仔细观看一件被专家认为属于夜郎时期的铜剑鞘。    谜团之一:古夜郎的疆域、中心区域在哪里?学者们对此分歧最大、争论最为激烈。通常认为,作为一个国家,应该有自己的统治范围,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种"中心说"目前有10多种。贵州省内就有安顺、桐梓、六枝、望谟、惠水、长顺和三都等地认为古夜郎的中心在今天它们的行政区划内,云南的宣威、广西和湖南也认为在自己的区域内。各方提出的"中心说",并非子虚乌有,都能引经据典,甚至找出专业的学术论文。随着研究范围的拓展,虽然夜郎国的轮廓日显明朗,但是未能得到普遍认可。
    谜团之二:谁是夜郎的主体民族?其中包括谁是夜郎的统治民族或人口最多的民族。夜郎的族属主要有4种观点:苗族说、彝族说、布依族说和仡佬族说。如今,这四个民族都成立了自己的民族学会,并为争取本民族是贵州的先民而广泛求证。一些学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甚至受到了民族感情、政治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谜团之三:夜郎的社会性质是什么?根据对夜郎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理解和评价,对夜郎社会性质的认识大体可以归纳为四种观点。一是奴隶制社会的早期阶段。二是原始社会的末期阶段。三是封建社会早期。四是双重经济体制,即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因素已经对夜郎产生了较大影响,并逐步改变当时的社会状态,处于一个过渡阶段。
    谜团之四:夜郎存在多长时间?学术界对夜郎的时间界定大相径庭。由于夜郎国灭亡的事件史书有明确记载,所以,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夜郎国存在了300年左右。但是,它建于何时,它的上限在哪里,仍然没有获得统一认识。夜郎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文献记载都是寥寥数语,而且彼此存在分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说:"历史研究只能逐渐接近真实,而无法复原,这恰恰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这是贵州省威宁中水镇出土的青铜箭镞,依然锋利。    在夜郎考古迟迟没有突破性发现的同时,有独辟蹊径的学者认为:"几十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伟大辉煌的夜郎国,可能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一个空中楼阁。"
    云南省博物馆研究员王海涛说:"我们研究发现,很多研究夜郎的学者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存在一个有雄伟国都、庞大主体民族、发达文明的夜郎国。在这种思路主导下进行研究,是一种潜意识的误导。"
    王海涛及其同事的研究方法是,把30余年来专家们发表的关于夜郎的论文输入电脑,并对其中20多位著名的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和民族学专家的文章进行重点分析,模拟辩论的结果发现,任何一位专家的观点,都存在与之针锋相对的观点。这项研究产生了考古学上的悖论:夜郎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
    专家们对夜郎古国的研究似乎山穷水尽!
这是贵州省威宁中水镇出土的穿孔石刀    考古专家先后两次在位于贵州西南部的普安铜鼓山遗址发掘出铸造铜器的石范和陶模等1000多件文物。有学者认为,普安铜鼓山是夜郎时期的"兵工厂"。此后,考古学家两次在贵州赫章可乐发掘出大量被专家认为极具价值的属于夜郎时期的文物。但是,据文献考证,这里可能是当时夜郎的一个重要城镇,而不是夜郎时期的中心区域。
    王红光博士说:"贵州省自成立文物考古研究所伊始,就把黔西南作为夜郎考古的重点区域。虽然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但是很难再有突破。从2000年开始,夜郎考古的重点区域转移到黔西北的赫章县。"
    随着田野考古和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考古学家们的目光又转移到了距赫章直线距离约40公里,距云南昭通直线距离约10公里的贵州威宁中水。
    去年底的这些发现,使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学者激情澎湃,踊跃参与。国家文物局也希望在威宁中水进行3-5年全面细致的区域考古调查与发掘,以期获得重大突破。王红光博士披露说:"联合考古队将于近期对威宁进行再次发掘。"(完)
镇宁蒙正苗族三大遗存:可能是夜郎国历史文化的佐证
2007-11-19

人文崇拜+古城遗址+“王”字印章

镇宁蒙正苗族三大遗存:可能是夜郎国历史文化的佐证

  多少年来,在围绕夜郎国的所有争论中,安顺一直是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目标之一。清代郑珍、现代刘琳这些鸿学大儒都力主夜郎首邑就在安顺。然而由于一直未在考古和民族民间文化发掘上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安顺开始淡出夜郎研究的视野了。直至最近,安顺市所辖镇宁自治县相关方面人士理直气壮地走进省城举行新闻发布会称:镇宁“蒙正”苗族——夜郎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我们也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究。

崇拜竹王的蒙正苗族

  史书上对夜郎国的明确记载是从夜郎竹王国开始的,后世人们所探论的夜郎国主要是指夜郎竹王国。《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武帝采纳唐蒙献策,遣使结交夜郎王多同,欲利用夜郎有精兵十万和境内牂牁江可通番禺之便利以攻南越国。

  夜郎竹王国的主体民族或者说王室成员究竟是何民族,这一直是夜郎学术探讨中最敏感、争议最大、矛盾最突出、同时又是回避不了的焦点问题。贵州大学历史系苗族教授田玉隆先生《夜郎国史研究》的论文中认为,夜郎庄王国和夜郎竹王国是一脉相承的,竹王多同是苗民后裔,竹王室成员是苗族。

  奇妙的是,在镇宁蒙正苗族身上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这一支苗族每家的长房长子都要供奉夜郎竹王偶像,偶像由一棵长1尺5寸的三节竹(含夜郎王诞王于三节竹之意)和竹片、竹枝、麻丝等构成,制作礼仪神圣而隆重,要杀牛、猪、羊祭祀竹王,对这些普遍贫困的苗族村民来说,往往要罄其一生财产才能请到竹王偶像。竹王偶像制作好后,即放在屋顶隐秘处供奉起来,除非是翻修房屋,否则一生一世不得移动,直到该户人家男主人过世,才由巫师将竹王偶像取下与其陪葬。蒙正苗族认为人死时若没有竹卦陪葬,老祖宗就不承认是其子孙。

  70余岁的苗族教授田玉隆在去年亲自目睹了蒙正苗族葬礼的全过程,他肯定表示听见巫师祷词中多次提及“竹王多德”之名。始创编于清道光,重修于民国年间的《镇宁县志》开篇也有“古时北盘江流域两岸,皆为苗民居住”的记载。镇宁苗族仅3万余人就分为8个支系。但迄今为止只发现蒙正苗族既不搞原始崇拜,也不信仰任何宗教、任何鬼神,他们唯一崇拜信仰夜郎竹王,并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神秘、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祭祀礼仪和民族认同感,这在社会发展中属于高级形态的人文崇拜,是他们迥然不同于其他苗族支系和省内其他世居民族的明显特征。

  蒙正苗族的民风民俗每一处都与史书中记载的夜郎国的事迹紧密相连,史书中关于夜郎历史的每一处记载都能在蒙正人的民风民俗中找到对应的载体。例如《华阳国志》、《三国志·蜀书》卷十三《张嶷传》等载相关史实与蒙正苗寨现今尚存有许多“活人坟”遗址及当地习俗等极为吻合。
史学家眼中贵州最大的古城遗址

  前不久,省及安顺市的新闻媒体记者及有关专家一同见证了江龙古城遗址的风貌。在镇宁江龙镇的大干丈高山上,现存一座有三道围墙,占地约10平方公里的古城遗址,现存墙身有3米多高,不用粘合物而用石块自然堆砌而成,一望便知是建筑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建造。

  据田玉隆教授肉眼初步判断,这座城至少有千余年历史,是他目前所看到的贵州最大古城。而据山下村民介绍,在20年以前古城墙身尚有5米左右高,后被村民拆毁来做田埂。而在古城脚下有一座占地近一亩的旧殿遗址,村民说这是古时的竹王庙。庙内建筑早已毁坏,但里面的大树,非几十年不能长成,可见此庙建筑时间极长。

  有关研究人士称,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修建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和竹王庙,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政权驻扎在此,因此古城极有可能就是夜郎国都,夜郎王很可能在这里生活过。如果能对大干丈古城进行大规模的考古挖掘,极有可能找出与夜郎国有联系的地下文物来。

待解的夜郎王印之谜

  根据《史记》记载,在古代西南地区,“独滇、夜郎受王印”。而考古人员于1956年在昆明晋宁石寨山滇王墓群发掘出了滇王金印,从而证明了《史记》的记载是准确无误的。而夜郎王印至今杳无音信,因此有学者认为找到夜郎王印也就等于找到了夜郎王国。

  有关专家却认为:这些学者忽略了一个基本史实,夜郎国最后一个王“兴”是因造反作乱而被汉朝诛杀的,而根据汉朝典章,对作乱藩王的印章必须搜回销毁。因此汉武帝授予多德的夜郎王金印可能在汉成帝年间已被毁掉。也正因为如此,另外一些学者判定夜郎王印不可能找到。

  但这种观点又忽略了另外一个事实,即夜郎王多德开始是“自立为夜郎侯”的,在未受汉朝封王授印之前,多德应该是有一枚自制印章来号令臣民的。非常奇妙的是蒙正苗民中世代相传有一枚夜郎王多德自制王印,该印为青铜质地,印上可见有清晰的篆书“王”字和“多德”的名字。今年5月北京文物局专家孙晓虹给这枚印章断代为“汉代少数民族地区文物”。这就给蒙正人的历史传说增添了可信度。

  有关人士认为,根据蒙正苗民心口相传,夜郎最后一个王被杀后,官府只将其心脏归还族人,于是直至今日蒙正人是不吃任何动物心脏的,以表示对祖先死于非命的悼念。而这一习俗又同史书记载夜郎王兴被汉大臣陈立斩首于且同亭是相符合的。

  当然,上述观点是否正确,最终的确定还有待相关专家进一步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