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21:28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个卓有建树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在军事上可圈可点处并不多,远非《三国演义》所渲染的那样用兵如神。《三国演义》在民间影响非常之大,但它是演义,是小说,而非史书,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真正史书是《三国志》。鲁迅先生批《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似妖”的评语,可谓一针见血。

    受《三国演义》之深远影响,民间对诸葛亮奉若神灵,认为诸葛亮是古今第一的军事天才,并纷纷为其最终的失败找来“不得其时”等等借口。军事造诣颇深的毛泽东却不这样看,他对诸葛亮的屯田、兵器革新、民族和戎等历史功绩是肯定的,但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基本持否定态度。这是为什么呢?

    熟谙历史与军事的毛泽东分析事物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让人无法不佩服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功力,总是能切中要害,入木三分。他曾多次指出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严重过失,认为诸葛亮的最终之败怨不得天时,失败的根源在于其军事战略与实践的屡屡失误。

    毛泽东先后指出诸葛亮在军事上的三大失误。

    一是选错将帅。

    1948年5月中旬,西柏坡。一天上午,李银桥正在花山村毛泽东住的房间里收拾,从外边散步回来的毛泽东像个孩子似的蹑手蹑脚地走到李银桥的身后,猛然大喝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

    突然间,李银桥一个转身动作,双手急出抱住了毛泽东的双臂。毛泽东挣开双臂,笑道,“你这个卫士组长,我没有选错哩!”

    李银桥说:“主席什么时候选错过人啊。” 毛泽东摇摇头说,“我毛泽东一不是释迦牟尼,二不是诸葛亮;就是诸葛亮,也有错用关羽和错用马谡的时候啊!”

    李银桥不解地问:“诸葛亮怎么错用关羽了?” 毛泽东回答:“当初诸葛亮留守荆州,刘备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是一着错棋呢!关羽骄傲呢!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失掉了根据地、丢了荆州,自己也被东吴杀掉了。”

    李银桥点点头:“我只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马谡失了街亭,害得诸葛亮用了空城计。”  “这也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呢……”毛泽东回答。

    荆州,《三国志》说“北据汉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可见一斑。由于诸葛亮用了骄傲且拒不执行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的关羽,才有了后来的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悲剧。荆州失守,孙刘反目,蜀汉的局势便从此无可逆转。错用关羽守荆州,诸葛亮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蜀汉是毁灭性的打击。连很少评说历史的小平同志也说“诸葛亮用人是讲手段的,但对关羽就非常迁就甚至不讲原则,

助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故后来铸成大错”。

    用错马谡导致街亭之失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正如毛宗岗在评三国时所说的:“街亭失而几使孔明无退足之处矣。……于是南安不得不弃,安定不得不捐,天水不得不委,箕谷之兵不得不撒,西城之饷不得不收。遂使向之擒夏侯、斩崔谅、杀杨陵、取上邽、袭冀县、骂王朗、破曹真者,其功都付之乌有。悲夫!”总之,它使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整个形势发生逆转,蜀军除了撤退之外,已别无他途。夸夸

其谈的马谡失败的原因,毛宗岗对此也有比较恰当的评论:“马谡之所以败者,因熟记兵法之成语于胸中,不过曰‘置之死地而后生’耳,不过曰‘凭高视下,势如破竹’耳。孰知坐论则是,起行则非;读书虽多,致用则误,岂不重可叹哉!故善用人者不以言,善用兵者不在书。”

    二是不懂关键时刻主帅应亲自临阵调度以策应战事。

    《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纪三》记载:“初,越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毛泽东读此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街亭之战诸葛亮应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又在《魏纪四》就诸葛亮出师木门道杀张郃事,作了眉批:失街亭后,每出,亮必在军。他认为,这是诸葛亮接受了教训,所以街亭之败,诸葛亮也是要负重要责任的。

    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者要随时把握敌我强弱形势的变化,选择有利的时机,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克敌致胜。诸葛亮北伐之际,蜀汉的总体实力弱于曹魏。时因刘备去世,魏边关多年无犯,关中及陇右地区兵力空虚,守备废弛。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诸葛亮本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率大军直取长安一举平定关中。但是,诸葛亮没有采纳大将魏延集中兵力攻取关中的建议,而是以赵云、邓芝为一部攻打箕

谷,以马谡、王平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军驻足祁山,不能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攻取,把本已相对强势的蜀汉兵力进行分散,变强势为弱势,致使马谡兵败街亭。张合围困马谡之时,诸葛亮当北进街亭,策应马谡,与张合展开决战,战胜张合。这就是毛泽东评点中所说的“亮宜自临阵”的关键所在。  

    诸葛亮对于自己的失误后来也意识到了。毛泽东又在《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纪四》就诸葛亮出师木门道杀张郃事,作了眉批:“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说明自街亭之败,诸葛亮已经吸取了教训。据《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诸葛亮也曾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两处战败,一人之责。一人者谁?亮自身也。诸葛亮初战失利的更深层

的原因,还在于他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的失误,过于强调战争手段,主动进攻,穷兵黩武,缺乏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平定天下中作用的认识。这一深层的原因不仅决定了诸葛亮初次北伐的失败,也决定了他整个北伐战争的失败。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明帝青龙二年(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今陕西省眉县西南),筑防于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马懿抵御蜀军。诸葛亮大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多次挑战,诸将欲与亮战,司马懿皆不从,按兵不动,静待其衰。亮无奈派人送给司马懿“巾帼妇人之饰”,以激怒司马懿出兵应战。司马懿知亮计已穷,佯装大怒上表朝廷请求决战,朝廷不允,并派骨鲠之臣辛毗杖节监军,不许魏军出

战。司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藉王命制御诸将是其智略的显现。司马懿更大的智略还在于不战,使亮自败。因此,毛泽东评点时说“司马懿敌孔明之智”。毛泽东还曾说,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纵观毛泽东的这两个评价:司马懿的军事智慧在曹操与诸葛亮之上。

    三是军事战略的失误。

  毛泽东在读苏洵《权书·项籍》中有关评说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一条时,写下了精彩的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历来史家大都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思路赞誉有加,但毛泽东的评价却独树一帜,很有卓见。

  毛泽东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毛泽东却很清楚,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

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毛泽东所说“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这“三分兵力”依次展开,前两次分兵都失败得很惨,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而诸葛亮的北伐本钱也便所剩无几。所以,毛泽东叹道: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诸葛亮的这三大失误,使蜀汉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历来认为他是伟大军事家的错误舆论在历史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将诸葛亮演义成了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04页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大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在这段话中,毛泽东把赤壁之战定义为“

吴魏赤壁之战”,说明他并不认为诸葛亮对赤壁之战有多大贡献。1953年,毛泽东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说:“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时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这段话表明了毛泽东的立场,他认为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是周瑜,而并非诸葛亮。

    毛泽东尽管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以为然,但对其别的方面的才华很欣赏。1930年夏天,毛泽东在红四军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讲到宣传鼓动工作时,他介绍了三国时黄忠大败夏侯渊的故事:黄忠本来年迈体衰,很难战胜夏侯渊。但是,智谋高超的诸葛亮使用“激将法”,把黄忠的勇气鼓动起来了,于是黄忠立下军令状:如不斩夏侯渊于马下,则甘受军法。他说,我们的战士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用不着使用“激将法

”。但是,我们要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鼓动工作。1950年4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对董其武将军说:有人害怕共产党,那有什么可怕呢?共产党心口如一,表里一致,没有私利可图,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把我们国家搞好。你看过《三国演义》吧?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

  毛泽东对诸葛亮采用屯田制巩固边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55年元旦,他在与王震讨论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时,说:可以组织屯垦戍边嘛!中国古代就有屯垦制,管仲搞过,诸葛亮在汉中也搞过呢!开荒就业,治疗战争创伤,巩固边疆,应该是个好办法。

  毛泽东还很欣赏诸葛亮在实践中革新。1962年2月,他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孔从洲谈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时,又谈了诸葛亮的兵器改革,说:我们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类属于进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发展。由于射箭误差大,于是又有了弩机,经诸葛亮改进,一次可连发十支箭,准确性提高了。他征孟获时使用了这种先进武器。可是孟获也有办法,他的三千藤甲军就使诸葛武侯的弩机失

去了作用。诸葛亮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藤甲是用油浸过的,于是一把火把藤甲军给烧了。

  毛泽东对诸葛亮的“七擒七纵”非常赞赏,认为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其执行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毛泽东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汉晋春秋》的一段注文空白处,画了很多圆圈,这条注文记载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彝族领袖孟获,以及在平定南中后大力安排、任用地方豪强为官吏的事迹。他说:这也是诸葛亮的高明处。1953年8月,当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向毛泽东汇报贵州

擒获布依族女匪首程莲珍时说:这个女匪首,下面要求杀。毛泽东说:不能杀。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他又说: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刘继兴)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个卓有建树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在军事上可圈可点处并不多,远非《三国演义》所渲染的那样用兵如神。《三国演义》在民间影响非常之大,但它是演义,是小说,而非史书,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真正史书是《三国志》。鲁迅先生批《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似妖”的评语,可谓一针见血。

    受《三国演义》之深远影响,民间对诸葛亮奉若神灵,认为诸葛亮是古今第一的军事天才,并纷纷为其最终的失败找来“不得其时”等等借口。军事造诣颇深的毛泽东却不这样看,他对诸葛亮的屯田、兵器革新、民族和戎等历史功绩是肯定的,但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基本持否定态度。这是为什么呢?

    熟谙历史与军事的毛泽东分析事物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让人无法不佩服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功力,总是能切中要害,入木三分。他曾多次指出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严重过失,认为诸葛亮的最终之败怨不得天时,失败的根源在于其军事战略与实践的屡屡失误。

    毛泽东先后指出诸葛亮在军事上的三大失误。

    一是选错将帅。

    1948年5月中旬,西柏坡。一天上午,李银桥正在花山村毛泽东住的房间里收拾,从外边散步回来的毛泽东像个孩子似的蹑手蹑脚地走到李银桥的身后,猛然大喝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

    突然间,李银桥一个转身动作,双手急出抱住了毛泽东的双臂。毛泽东挣开双臂,笑道,“你这个卫士组长,我没有选错哩!”

    李银桥说:“主席什么时候选错过人啊。” 毛泽东摇摇头说,“我毛泽东一不是释迦牟尼,二不是诸葛亮;就是诸葛亮,也有错用关羽和错用马谡的时候啊!”

    李银桥不解地问:“诸葛亮怎么错用关羽了?” 毛泽东回答:“当初诸葛亮留守荆州,刘备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是一着错棋呢!关羽骄傲呢!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失掉了根据地、丢了荆州,自己也被东吴杀掉了。”

    李银桥点点头:“我只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马谡失了街亭,害得诸葛亮用了空城计。”  “这也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呢……”毛泽东回答。

    荆州,《三国志》说“北据汉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可见一斑。由于诸葛亮用了骄傲且拒不执行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的关羽,才有了后来的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悲剧。荆州失守,孙刘反目,蜀汉的局势便从此无可逆转。错用关羽守荆州,诸葛亮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蜀汉是毁灭性的打击。连很少评说历史的小平同志也说“诸葛亮用人是讲手段的,但对关羽就非常迁就甚至不讲原则,

助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故后来铸成大错”。

    用错马谡导致街亭之失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正如毛宗岗在评三国时所说的:“街亭失而几使孔明无退足之处矣。……于是南安不得不弃,安定不得不捐,天水不得不委,箕谷之兵不得不撒,西城之饷不得不收。遂使向之擒夏侯、斩崔谅、杀杨陵、取上邽、袭冀县、骂王朗、破曹真者,其功都付之乌有。悲夫!”总之,它使诸葛亮首次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整个形势发生逆转,蜀军除了撤退之外,已别无他途。夸夸

其谈的马谡失败的原因,毛宗岗对此也有比较恰当的评论:“马谡之所以败者,因熟记兵法之成语于胸中,不过曰‘置之死地而后生’耳,不过曰‘凭高视下,势如破竹’耳。孰知坐论则是,起行则非;读书虽多,致用则误,岂不重可叹哉!故善用人者不以言,善用兵者不在书。”

    二是不懂关键时刻主帅应亲自临阵调度以策应战事。

    《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纪三》记载:“初,越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毛泽东读此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街亭之战诸葛亮应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又在《魏纪四》就诸葛亮出师木门道杀张郃事,作了眉批:失街亭后,每出,亮必在军。他认为,这是诸葛亮接受了教训,所以街亭之败,诸葛亮也是要负重要责任的。

    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者要随时把握敌我强弱形势的变化,选择有利的时机,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克敌致胜。诸葛亮北伐之际,蜀汉的总体实力弱于曹魏。时因刘备去世,魏边关多年无犯,关中及陇右地区兵力空虚,守备废弛。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诸葛亮本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率大军直取长安一举平定关中。但是,诸葛亮没有采纳大将魏延集中兵力攻取关中的建议,而是以赵云、邓芝为一部攻打箕

谷,以马谡、王平为一部攻打街亭,自率大军驻足祁山,不能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攻取,把本已相对强势的蜀汉兵力进行分散,变强势为弱势,致使马谡兵败街亭。张合围困马谡之时,诸葛亮当北进街亭,策应马谡,与张合展开决战,战胜张合。这就是毛泽东评点中所说的“亮宜自临阵”的关键所在。  

    诸葛亮对于自己的失误后来也意识到了。毛泽东又在《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纪四》就诸葛亮出师木门道杀张郃事,作了眉批:“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说明自街亭之败,诸葛亮已经吸取了教训。据《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诸葛亮也曾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两处战败,一人之责。一人者谁?亮自身也。诸葛亮初战失利的更深层

的原因,还在于他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的失误,过于强调战争手段,主动进攻,穷兵黩武,缺乏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平定天下中作用的认识。这一深层的原因不仅决定了诸葛亮初次北伐的失败,也决定了他整个北伐战争的失败。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明帝青龙二年(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今陕西省眉县西南),筑防于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马懿抵御蜀军。诸葛亮大军远道而来,利在速战,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多次挑战,诸将欲与亮战,司马懿皆不从,按兵不动,静待其衰。亮无奈派人送给司马懿“巾帼妇人之饰”,以激怒司马懿出兵应战。司马懿知亮计已穷,佯装大怒上表朝廷请求决战,朝廷不允,并派骨鲠之臣辛毗杖节监军,不许魏军出

战。司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藉王命制御诸将是其智略的显现。司马懿更大的智略还在于不战,使亮自败。因此,毛泽东评点时说“司马懿敌孔明之智”。毛泽东还曾说,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纵观毛泽东的这两个评价:司马懿的军事智慧在曹操与诸葛亮之上。

    三是军事战略的失误。

  毛泽东在读苏洵《权书·项籍》中有关评说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一条时,写下了精彩的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历来史家大都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战略思路赞誉有加,但毛泽东的评价却独树一帜,很有卓见。

  毛泽东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毛泽东却很清楚,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

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毛泽东所说“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这“三分兵力”依次展开,前两次分兵都失败得很惨,导致蜀汉元气大伤,而诸葛亮的北伐本钱也便所剩无几。所以,毛泽东叹道: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诸葛亮的这三大失误,使蜀汉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历来认为他是伟大军事家的错误舆论在历史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将诸葛亮演义成了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04页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大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在这段话中,毛泽东把赤壁之战定义为“

吴魏赤壁之战”,说明他并不认为诸葛亮对赤壁之战有多大贡献。1953年,毛泽东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说:“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时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这段话表明了毛泽东的立场,他认为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是周瑜,而并非诸葛亮。

    毛泽东尽管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以为然,但对其别的方面的才华很欣赏。1930年夏天,毛泽东在红四军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讲到宣传鼓动工作时,他介绍了三国时黄忠大败夏侯渊的故事:黄忠本来年迈体衰,很难战胜夏侯渊。但是,智谋高超的诸葛亮使用“激将法”,把黄忠的勇气鼓动起来了,于是黄忠立下军令状:如不斩夏侯渊于马下,则甘受军法。他说,我们的战士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用不着使用“激将法

”。但是,我们要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鼓动工作。1950年4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对董其武将军说:有人害怕共产党,那有什么可怕呢?共产党心口如一,表里一致,没有私利可图,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把我们国家搞好。你看过《三国演义》吧?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

  毛泽东对诸葛亮采用屯田制巩固边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55年元旦,他在与王震讨论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时,说:可以组织屯垦戍边嘛!中国古代就有屯垦制,管仲搞过,诸葛亮在汉中也搞过呢!开荒就业,治疗战争创伤,巩固边疆,应该是个好办法。

  毛泽东还很欣赏诸葛亮在实践中革新。1962年2月,他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孔从洲谈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时,又谈了诸葛亮的兵器改革,说:我们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类属于进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发展。由于射箭误差大,于是又有了弩机,经诸葛亮改进,一次可连发十支箭,准确性提高了。他征孟获时使用了这种先进武器。可是孟获也有办法,他的三千藤甲军就使诸葛武侯的弩机失

去了作用。诸葛亮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藤甲是用油浸过的,于是一把火把藤甲军给烧了。

  毛泽东对诸葛亮的“七擒七纵”非常赞赏,认为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其执行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毛泽东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汉晋春秋》的一段注文空白处,画了很多圆圈,这条注文记载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彝族领袖孟获,以及在平定南中后大力安排、任用地方豪强为官吏的事迹。他说:这也是诸葛亮的高明处。1953年8月,当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向毛泽东汇报贵州

擒获布依族女匪首程莲珍时说:这个女匪首,下面要求杀。毛泽东说:不能杀。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他又说: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刘继兴)
这是架空军事讨论,并不能真正表现某个人的军事才能。
本来历史学界的定论就是诸葛亮政治和内政管理才能强,军事才能并不突出
难道要GCD的元帅将军们去学习如何借东风?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战略上还是不错的,战术上还是算了吧。
老实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还真和演义里差太远了,演义里的无能大都督曹真在真实历史上简直就是他的克星。
街亭他确实要负责,但是不用关羽守荆州用谁守?在当时那种局势下不分兵守荆州,难道不要荆州了?或者不要益州了?换了毛在三国那会还不知道混的怎么样呢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才,优于将略。这是正史的评价。诸葛亮跟军事才能挂钩是资治通鉴之后的事了。

再说了,让关羽守荆州不能说是诸葛亮的意思,记住当时刘备还活着,诸葛亮没那么大权力说留下谁就留下谁。

另外,说诸葛亮不知道关键时刻应亲临调度,殊不知兵法云: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更何况诸葛亮不是战术家,如何让他亲临调度?只怕未必能比马谡做得好。人倒确实是用错了。

最后,定军山不是诸葛亮激黄忠拿下的…………要么写这个帖子的不了解毛主席,要么毛主席不了解这个事,但我始终觉得是前者…………
就是在《三国演义》中,亮与吴、魏作战,打过几次胜仗???
]]
其实觉得周相国和孔明挺像的[:a9:]
三国志上也说了,诸葛亮不是将才嘛。
诸葛亮绝非将才,他更适合做萧何。至于关羽的任用,有位历史爱好者查阅了大量资料证明选将守荆州时诸葛亮的实际职务要比演义中低得多,根本就不具备决策权。
同意,以街亭的地形,魏军先到,街亭必失,怪不得马谡。若蜀军先到,还有希望。关键是蜀军出发太晚,是诸葛亮的责任。
关于街亭, 有篇不错的分析
原文http://ctkpl1981.i.tiexue.net/blog/post_3178392_1.html
可惜打不开
以下内容COPY自google快照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由于马谡在街亭阻击战中的惨败,导致整个战役大好局势的丧失,诸葛亮不得不撤回汉中。对本次战役的兵力和街亭的实际位置,已经有专文进行探讨。这里不再叙说。本文的重点是从作战地形和军事历史的角度,探讨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1、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街亭作为阻击的战场?
2、 街亭城能够作为阻击的堡垒吗?
3、 这是一场仓促进行的阻击战吗?
4、 马谡为什么选择上山防守?
5、 诸葛亮是如何对马谡布置的?

一、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街亭作为阻击的战场?
上图是甘肃秦安东北90里的陇城乡之街亭的实地照片(好象贴不上,在本站三国遗址一文中有此照片)。根据最新的论点和本人专文的论述,可以说这里就是真正的街亭古战场。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里的地形比较平坦,清水河既浅又窄,附近的山势也很平缓(当然在1800年前,河水或许与现在有所不同,但是地形基本应是不变的),应当说根本不是阻击的理想战场,更谈不上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了。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安排马谡在这样的地方阻击优势的魏军主力呢?
我们先看一下在同期这个地区的防御作战:公元30年,刘秀大军西上陇山,进攻陇右的隗嚣集团。隗嚣大将王元抢先占据陇坻的险要,伐木塞道,依险据守,打得进攻的刘秀军大败而回。(陇坻位于甘肃张家川,在街亭的东面60里的陇山中,扼关中通向陇右,穿越陇山的大道)公元32年,刘秀大将来歙率2千人袭占战略要点略阳(今秦安陇城镇,街亭西5里左右),并抗击隗嚣数万大军的围攻达数月,为刘秀大军的全线进攻消耗了敌军力量、赢得了时间。
公元214年,夏侯渊北上进攻显亲的韩遂,到达略阳,这时略阳没有人占领和防守,夏侯渊于是以此为基地,留下辎重,自率轻装部队袭击周围的敌军,取得了胜利。

由此可见,据守此路的要点有两处——街亭东面的陇坻或者是略阳城:陇坻在陇山上地形险要,而略阳城据此大道要冲,城小而坚固。而街亭正位于这两个要点之间,没有险要可守。所以此街亭一定不是诸葛亮开始选择的阻击战场。虽然诸葛亮本人没有到过街亭,但是一定在准备北伐时派人侦察了魏国关陇地区的地形。
二、街亭的略阳城能够作为阻击的堡垒吗?
根据214年夏侯渊作战的情况来分析,这时的略阳(街亭)已经不是公元32年时坚固的略阳城了。因为其对手根本没有占据略阳。为什么呢?由于在东汉时期,这里并不是前线,所以没有什么战事发生,故略阳城很可能已经残破荒废了,或者东汉为防止少数民族利用坚固城池造反,拆除了略阳城。否则韩遂不会不抢先占据这个战略要点来对抗夏侯渊的进攻。
而且从东汉初期来歙仅2千人守城数月来看,此城很小,马谡的大军必定不能全踞城中,只能是少部分入城,大部分驻守城外。
所以马谡的大军是无法用街亭附近的略阳城作为阻击的堡垒的。

三、这是一场仓促进行的阻击战吗
}根据前面的分析,既然略阳城不能作为阻击的堡垒,街亭的地形又不适宜作阻击阵地,那么马谡或者说诸葛亮是准备在哪里进行阻击战的呢?我以为,应当是街亭东面的陇坻(即甘肃张家川)。理由是:
1、这里位于陇山中,地形险要,只要当道扎营,或者伐木塞道,不使敌军通过,就能够比较容易地阻击优势的敌军;
2、公元30年隗嚣大将王元据守此处,大败刘秀几乎所有的战将(包括耿弇、盖延、马武、王常、祭遵、刘歆、刘尚等),诸葛亮等人熟读历史与兵书,不会不知道这样成功的战例;
3、由于诸葛亮发动战役比较突然,加上还有赵云的疑兵,其估计魏军增援部队不会很快来到,马谡军应当可以很从容地在此地部署防御阵地;
4、从诸葛亮给马谡的命令中,也可看出,是令其当道扎营,不使敌军偷过。如果是在街亭那样的平坦地形,即使马谡当道扎营,也无法阻止敌军从旁边迂回偷过到其后方。
那么为什么马谡没有到陇坻去阻击呢?我的分析是:
1、蜀军对魏军增援的速度估计不足,以为魏军主力从洛阳赶来,还受到赵云疑兵的牵制,必定不会很快出陇山增援,所以诸葛亮派出马谡军时间偏晚或者马谡在路上走的不够快;
2、在萨苏先生的大作《马谡的街亭》中,认为马谡是比张郃军早两天到达的街亭。虽然还不清楚这个时间是否正确,但是从史书记载来看,马谡军并没有等很长时间,魏军就开始了进攻。如果提前两天的时间准确的话,那就说明,马谡是在仓促中临时部署的这次阻击战;
3、在古代交通与通信很不发达的时候,提前两天的时间转化为距离是很短的。估计马谡的部队正在按计划向陇坻前进,突然接到侦骑报告说魏军已经到达前面的陇山上了。马谡估计了双方的距离和兵力,认为已经不可能赶在魏军前面到达陇坻,只好就地选择有利地形组织防御了。
4、诸葛亮是228年1月开始出兵的,估计2月能够到达西县一带,而魏军的增援也非常快,2月上旬连魏明帝都赶到了长安,估计其主力这时应到达眉城与曹真会合了。所以,张郃军和马谡军大致是在同时分别从眉城和西县向街亭开进的。眉城到街亭约500华里,西县到街亭约300华里,按正常行军速度,两军应相差7天左右,如果魏军是有意加快速度,相信这个时间差距会有所减少。
5 所以我认为,马谡是准备赶到陇坻去阻击魏军的,由于魏军援军出乎意料的快速到达陇山,使马谡没有时间抢先占据陇坻,也就无法按诸葛亮的部署进行阻击战了。
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场仓促之间进行的阻击战,完全打乱了蜀军的原作战部署。
四、马谡为什么选择上山防守?

由于是仓促之间部署阻击战,马谡自然只能利用附近的有利地形来组织防御了。根据萨苏先生的街亭实地考察和有关照片,我们可以发现,街亭的地形实在是不适合于防御:
1、由于已经出了陇山,这里的山已经很平缓了,而且山与山之间距离较远,无法使防御各山的部队有效地建立连续的防线;
2、清水河谷在这里已经非常开阔和平坦,沿着河谷的道路基本上无法防守。虽然有一些水冲击出来的沟,但是对于5万大军(步兵为主,辅以部分骑兵)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险阻;
3、街亭后面的略阳城由于太小而且可能已经残破,已经不能作为防御的坚强支撑点;
4、魏军有5万大军,而且是曹军的精锐,由老练的张郃率领,而蜀军大约只有魏军的一半,在平川上与其交战,真是凶多吉少啊。
马谡观察了附近的地形后,制定了他的防御计划:
1、占领南山,这是此地唯一可以依险据守的地形,而且居高临下,可以观察到整个战场的形势,包括河对岸魏军的调动和部署,从山上向下面的魏军进行冲击,或许可以抵消一部分两军战斗力上的差距;
2、黄袭、李盛的部队据守河岸,待魏军渡河时展开攻击,希望能够阻击魏军于渡河时;
3、王平的部队驻守河谷中的大道,与南山部队遥相呼应,还可以接应河边的守军;
马谡的部署有问题吗?当然有:
如果南山的地形象萨苏先生描述的那样,其三面为陡峭的山崖,只有对着河岸的一面可以上下,而且山上没有水源,那这就是一座死山,试想,只有一条路,如果被敌军封锁、切断,部队失去了机动能力,只有等死了,何况对手还是优势的敌军呢?
但是,马谡没有办法。从他不能赶到陇坻的时候起,就已经注定了本次阻击战的结局。只是马谡的实战经验太少,在这样的地形还要组织防御,真是太难为他了。
实际上,在这种地形,换谁也阻击不了魏军的突击。而马谡的最大错误并不是守不住街亭,而是防御失败后,完全失去了对整个部队的控制,使整个兵团成了四散奔逃的一大群溃兵。其实魏军并没有进行追击,也就是没有对马谡军继续施加压力。试想,如果张郃已经击溃了马谡的2万多人,还会害怕王平的数千人的所谓埋伏吗?何况出了街亭,已经基本没有险要地形,想埋伏也找不到好地方呀。何况张郃的主要目标并不是消灭多少蜀军,而是尽快解救被围攻的陇右各城。当然张郃自然会派遣部分军队做出继续攻击马谡的势态。
在这等情况下,马谡还是完全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与王平相比,这就是有实战经验和没有的差别。
各位,如果是你在这种情况下,能怎么办呢?请为马谡出出注意吧!
1、全军在河谷中据守,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修建强固的军营和堡垒,正向黄袭和李盛的部队那样在河岸边就被优势的敌军击垮了,好象不行。
2、全军据守河岸,由于地形限制,不可能展开很多兵力,其结果与黄袭差不多。
3、全军退守略阳城,由于城太小又残破,大部分部队还是要在野外的平原上与魏军决战,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4、全军向诸葛亮中军撤退,待与中军会合后,再回头与魏军决战。结局或许会不一样。
总之,我觉得马谡的防御计划在当时的突变情况下,还是比较合理的一个阻击方案。虽然其结果并不理想。可是这里面还有许多其它的因素,比如:
黄袭、李盛军的阻击失利与失去控制;
马谡军被魏军击败黄袭军的能力所吓倒;
马谡军的战斗力不强,根本冲击不动魏军背水所列之阵;
马谡的实战经验差,控制部队能力弱。
五、诸葛亮是如何对马谡布置的?
先来看一下史书的记载:
《三国志诸葛亮传》——“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三国志马谡传》——“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
《三国志王平传》——“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
《三国志张郃传》——“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根据以上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说马谡不据城的只有张郃传,而王平传和张郃传都提到了马谡缺水的问题。而诸葛亮传则很笼统地说是违亮节度,举动失宜。那么诸葛亮到底是给了马谡什么节度呢?是否指示马谡应当道扎营,占据城池并且不能上山,特别是无水之山呢?
从这些记载来看,诸葛亮没有这样详细的指令。原因很简单,在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的条件下,诸葛亮是不可能给马谡如此详尽的指令的,何况在诸葛亮看来,马谡是一个非常知兵的人。如果诸葛亮本就安排马谡在街亭阻击魏军,应当知道南山的危险地势,应特别告知其不可以南山为屯兵基地。而实际上这个意见仅来自裨将军王平,而王平的建议来自其多年的实战经验。否则,如果这是诸葛亮的指令,马谡再大胆,也不敢违抗的。从诸葛亮前后数次作战的情况看,其对各个战场的地理是很了解的,那么为什么安排马谡在街亭阻击魏军?而且不预先告戒马谡此地的防御要点和禁忌呢?诸葛亮也没有指示马谡据城,王平也没有这个建议,这说明王平也看到小城残破无法坚守;而诸葛亮没有指示,我以为是因为本来派马谡去的是陇坻,那里根本就没有城。
所以本文认为,街亭并不是诸葛亮预计的阻击战场,计划的阻击战场在街亭东面60里的陇坻一带。马谡是在仓促中临时决定在街亭部署对魏军的阻击。略阳(街亭)城小且残破,无法进行防御。马谡上南山在理论上是一个不坏的部署,只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马谡兵败如山倒。最关键的是蜀军没有能够提前赶到陇坻一线,而被迫在地形不利的街亭进行阻击战。就象电影《南征北战》里一样,两军抢占摩天岭,先到的一方基本就已经宣告了胜利的结局。是错误估计了魏军的增援速度,造成了抢占陇坻险要的失败。这个责任在谁目前还没有答案。
参考资料:中国战争史、三国遗址资料、马谡的街亭(萨苏)、三国志
蜀汉军队经略凉州的计划建立在一个煽动地方势力一起反对曹魏的基础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