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人民币近期大幅贬值 不利于中国应对经济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31:19
2008年12月03日11:34               南方网              作者: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



在市场几乎习惯了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之时,人民币汇率却出现了大幅下跌。12月1日美元兑人民币在询价系统收报6.8848,人民币汇率较上日收盘价6.8349重挫0.73%,创下汇改以来单日最大跌幅,而这一收盘价也触及0.5%的当日涨跌幅区间的下限。

本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引起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中国海外出口形势趋于恶化,让有关人民币汇率将由升值转贬值的判断占据了上风。而单日人民币汇率的大幅下跌,似乎让这一判断得到了印证。然而,综合各方面因素,笔者认为,断言人民币汇率趋势就此走向贬值的可能性并不大,单日汇率走势的大跌更像是调控部门观察市场反应的尝试性举措。


事实上,任何对于人民币趋势性方向的判断,都必须遵从中国汇率管理机制的现状。目前中国的汇率管理机制遵循的是“以供求关系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的要害不在于“供求”,也不在于“浮动”,而是在于“有管理的”四个字。12月1日当天人民币汇率走势恰恰表明了这一点。基于中国庞大的美元外汇储备规模,以及自身货币供给规模调控的主动可控性,人民币被单方面封死在跌停板完全不可能出现。因此,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调控部门选择暂时地放弃了“有管理”,但基于管理制度规范,这一举动不可能是常态选择。


有关未来人民币汇率政策变化的方向,单纯站在中国经济利益角度,选择本币贬值显然是最佳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单方经济利益的表达是否能够得到最终现实的利益回报。


出口萎缩是本轮中国经济调整的最初表现,也是抑制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负面因素。通过本币贬值,能够使得出口商品的海外货币计价标准降低,是国际贸易领域惯常的“奖出限入”措施。基于对出口产业的鼓励、缓解社会整体失业压力、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等目的,试图通过人民币贬值鼓励出口并非没有道理。然而,现实的经济状况要比理论测算复杂得多,单方面货币贬值的最终经济效果往往达不到理论测算。


首先一点,货币间的汇率高低是一个相对价格,本币贬值并非一国所独有的“法宝”,能够被贸易伙伴轻易复制。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时,东南亚各国都试图通过本币大幅贬值来输出危机,但集体一致的货币贬值,根本无法改变相互间货币兑换基准,贬值刺激贸易的实际效果被各自抵消。


其次,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只有各大经济体联合起来一致应对才有可能取得政策成效。之前各大央行的集体降息就是表率。反言之,一旦“联盟”被打破,只会让各个调控部门自乱阵脚,使得金融危机的危害性进一步扩大,对各个经济体都是负面影响。此时此刻,究竟选择同仇敌忾还是“与邻为壑”,各个经济体的贸易政策就是最佳的观察点。单个经济体本币大幅贬值极有可能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全面兴起,在互相敌视的贸易环境下,显然不利于各经济体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第三,之前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将长期维持升值状态,也正因此,大量的所谓海外热钱纷纷涌入境内。尽管有关热钱规模大小众说纷纭,但其经济影响不宜低估。对于这些热钱而言,一旦人民币长期趋势由升值转为贬值,必然会选择及时套利了结,并回流本土。如果估算中数千亿美元规模的热钱突然撤出,对于中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实体运行的冲击之大可想而知。


综上可以看出,即便由于海内外经济形势近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币汇率趋势有可能因此而进行及时修正,但这一转变过程也必须是长期而充满波折的。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大幅贬值不利于应对金融危机。而在“有管理的”汇率政策背景下,对汇率政策的调控必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当下,刺激内需的政策才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核心,汇率政策目前很难成为调控政策的主角。2008年12月03日11:34               南方网              作者: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



在市场几乎习惯了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之时,人民币汇率却出现了大幅下跌。12月1日美元兑人民币在询价系统收报6.8848,人民币汇率较上日收盘价6.8349重挫0.73%,创下汇改以来单日最大跌幅,而这一收盘价也触及0.5%的当日涨跌幅区间的下限。

本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引起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中国海外出口形势趋于恶化,让有关人民币汇率将由升值转贬值的判断占据了上风。而单日人民币汇率的大幅下跌,似乎让这一判断得到了印证。然而,综合各方面因素,笔者认为,断言人民币汇率趋势就此走向贬值的可能性并不大,单日汇率走势的大跌更像是调控部门观察市场反应的尝试性举措。


事实上,任何对于人民币趋势性方向的判断,都必须遵从中国汇率管理机制的现状。目前中国的汇率管理机制遵循的是“以供求关系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的要害不在于“供求”,也不在于“浮动”,而是在于“有管理的”四个字。12月1日当天人民币汇率走势恰恰表明了这一点。基于中国庞大的美元外汇储备规模,以及自身货币供给规模调控的主动可控性,人民币被单方面封死在跌停板完全不可能出现。因此,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调控部门选择暂时地放弃了“有管理”,但基于管理制度规范,这一举动不可能是常态选择。


有关未来人民币汇率政策变化的方向,单纯站在中国经济利益角度,选择本币贬值显然是最佳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单方经济利益的表达是否能够得到最终现实的利益回报。


出口萎缩是本轮中国经济调整的最初表现,也是抑制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负面因素。通过本币贬值,能够使得出口商品的海外货币计价标准降低,是国际贸易领域惯常的“奖出限入”措施。基于对出口产业的鼓励、缓解社会整体失业压力、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等目的,试图通过人民币贬值鼓励出口并非没有道理。然而,现实的经济状况要比理论测算复杂得多,单方面货币贬值的最终经济效果往往达不到理论测算。


首先一点,货币间的汇率高低是一个相对价格,本币贬值并非一国所独有的“法宝”,能够被贸易伙伴轻易复制。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时,东南亚各国都试图通过本币大幅贬值来输出危机,但集体一致的货币贬值,根本无法改变相互间货币兑换基准,贬值刺激贸易的实际效果被各自抵消。


其次,此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只有各大经济体联合起来一致应对才有可能取得政策成效。之前各大央行的集体降息就是表率。反言之,一旦“联盟”被打破,只会让各个调控部门自乱阵脚,使得金融危机的危害性进一步扩大,对各个经济体都是负面影响。此时此刻,究竟选择同仇敌忾还是“与邻为壑”,各个经济体的贸易政策就是最佳的观察点。单个经济体本币大幅贬值极有可能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全面兴起,在互相敌视的贸易环境下,显然不利于各经济体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第三,之前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将长期维持升值状态,也正因此,大量的所谓海外热钱纷纷涌入境内。尽管有关热钱规模大小众说纷纭,但其经济影响不宜低估。对于这些热钱而言,一旦人民币长期趋势由升值转为贬值,必然会选择及时套利了结,并回流本土。如果估算中数千亿美元规模的热钱突然撤出,对于中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实体运行的冲击之大可想而知。


综上可以看出,即便由于海内外经济形势近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币汇率趋势有可能因此而进行及时修正,但这一转变过程也必须是长期而充满波折的。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大幅贬值不利于应对金融危机。而在“有管理的”汇率政策背景下,对汇率政策的调控必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当下,刺激内需的政策才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核心,汇率政策目前很难成为调控政策的主角。
好多的砖家啊......[:a3:] :L
狗屁专家!
一个博士也出来冒充专家
一涨一降,正好没帐
现在的专家都热衷于把脸贴到西方的冷屁股上

但是西方的冷屁股在等到我们的一些所谓的专家把脸贴上去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放一个响亮的屁
这个玩艺是怎么读上博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