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兵工的SD10A应该有话题的,怎么没有反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6:48:47
采访虽然问题比较简单,内容还是可嚼的。是裤衩们没看懂吗?采访虽然问题比较简单,内容还是可嚼的。是裤衩们没看懂吗?
;P ;P 人家美国老早就实现的技术!!!没有什么吹头!!!!
没细看,两点:1,为什么增重,2,什么样的数据链。好象没人争议啊。

本人是打酱油的,路过一下。
美国实现的技术海了去了,剩下国家的人就混吃等死了?

no pain,no gain.美国的一句名言,送给某些人。
因为前一阵子CD踩PL12和SD10A踩过火了,搞的大家对SD10A没兴趣了;P
偶没看
根据某小霸说的,SD-10本来只存在于纸面,真正的PL-12出来之后才有10A。但工作人员又说PL-12和SD-10A不同。
原帖由 seele9999 于 2008-11-21 16:17 发表
美国实现的技术海了去了,剩下国家的人就混吃等死了?

no pain,no gain.美国的一句名言,送给某些人。



=======兄弟这是人家老美120B上就实现的技术!!!不是说中国人有点进步咱就不高兴!!!可是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吹头啊!!!

国内的好东西论文上说是10年这个节点!!!!
好像是C才搞了个低速的数据链,银子涨不少的说。孤陋寡闻B是啥链。

人家阿三的阿斯特拉就有的耶。还没有混吃等死哟。

这个是什么泥,单向还是双向,混合的还是单一的,问题很严重耶。

这重量增加了,射程却没涨,看来TB技术退步了。火星技术!
高山大靠谱,赞一个。请继续
偶RP不好,在常去的几个书摊居然没买到,还不知道内容。。。。
我刚刚看了才买到的增刊,里面介绍的SD10A,但没提过PL12。在讲10A的时候是这样讲的:10A是在10的基础上改进的。直径203,蛋重199,最大射程(指的是有效射程)大于70。而且在讲这个70的时候似乎就是指的不可逃逸区。而用120对比的时候讲的120的最大射程也是70,但FF们往往在50以内才射,是为了增大击中率。10A是为出口而设计的,目前在10上已经通过了测试(其他J型没谈)。其他的JJ要装也必须通过测试。10A采用主动+被动指令。惯性+末端制导。可用数据链对中途进行修正。MS好隐约指出蛋重的增加是为了增大战斗部。

书现在没在手上,大概记到这些。
]]
把原文贴上来吧
原帖由 hlnuaa 于 2008-11-21 19:03 发表
典型动力射程才5x千米的导弹,如何做到不可逃逸区70?;P

不好意思,书上确实是这样介绍的,另外那个10A的弹体上也有英文介绍如此。至于动力射程才5X的问题,你还是去问中航的人好了。
]]
原帖由 benshan 于 2008-11-21 18:41 发表
我刚刚看了才买到的增刊,里面介绍的SD10A,但没提过PL12。在讲10A的时候是这样讲的:10A是在10的基础上改进的。直径203,蛋重199,最大射程(指的是有效射程)大于70。而且在讲这个70的时候似乎就是指的不可逃逸区。而用120对比的时候讲的120的最大射程也是70,但FF们往往在50以内才射,是为了增大击中率。10A是为出口而设计的,目前在10上已经通过了测试(其他J型没谈)。其他的JJ要装也必须通过测试。10A采用主动+被动指令。惯性+末端制导。可用数据链对中途进行修正。MS好隐约指出蛋重的增加是为了增大战斗部。

书现在没在手上,大概记到这些。


有效射程,不是动力射程,更不是不可逃逸区
有效射程只是指在这个距离上,仍有足够的存速来保证导弹的机动性和可控性,实际上超过这个距离,导弹仍可以飞行,只是指望还能击中目标,只能靠人品。
AIM120实战中实际射程,别说50KM,基本上都是40KM以内,甚至30KM以内。
弹重的增加是为了增大战斗部,这个说法倒是可信,因为中国在导弹的导引头、战斗部、引信和导弹的飞控方面和美国有比较大差距,这就造成PL12/SD10的精度肯定比AIM120差,所以只能通过增大战斗部来实现对目标的毁伤,这方面和俄罗斯的空空弹、地空弹的战斗部普遍比美国大的情况是一样的。
贴原文吧,看原文说的到底是“最大射程”,“有效射程”,还是“不可逃逸区”。同一种弹,最大射程和不可逃逸区至少差2倍。
比如说120A/B,最大射程70~80千米,有效射程50千米,不可逃逸区估计在30千米以内
[:a10:] nai nai的,叫我上传,还得让我去买台扫描仪啊。其他朋友有买到的没,有条件的麻烦上传一下。
原帖由 Kuraki 于 2008-11-21 20:35 发表
贴原文吧,看原文说的到底是“最大射程”,“有效射程”,还是“不可逃逸区”。同一种弹,最大射程和不可逃逸区至少差2倍。


不可逃逸区能达到70KM的,应当目前地球上还没有服役的,这个指标,应当只有AIM120D和流星能达到。
原帖由 千羽 于 2008-11-21 20:51 发表


不可逃逸区能达到70KM的,应当目前地球上还没有服役的,这个指标,应当只有AIM120D和流星能达到。

所以说他的那个说法没谱嘛
我现在落后了.
原帖由 千羽 于 2008-11-21 20:51 发表


不可逃逸区能达到70KM的,应当目前地球上还没有服役的,这个指标,应当只有AIM120D和流星能达到。

我猜对部分波音和大部分空客的飞机的不可逃逸区都有这个数
目前估计对某类目标18公里不可逃以前不是有人泄了下?但没说明具体情况。
原帖由 ef22000 于 2008-11-21 23:41 发表
目前估计对某类目标18公里不可逃以前不是有人泄了下?但没说明具体情况。


肯定是不止这个数值的,就算P12的导引头再差,大概也有18KM,都到了主动段了,当然是不可逃逸区。70KM的射程,不可逃逸区应当在30—40KM左右。
就是007之前说过飞豹空战性能,18公里内歼十也要掂量掂量。

是什么就不知道了,说不定是PL-10呢
不可逃要看动力。不能只看导引头。成像导引头能在100多公里外发现战机。但他射程也就20来公里。
没看到那个文章
原帖由 千羽 于 2008-11-21 20:51 发表


不可逃逸区能达到70KM的,应当目前地球上还没有服役的,这个指标,应当只有AIM120D和流星能达到。


这个70千米120D和星星真打起来也未必啊!!!
[:a2:] ..吹.慢慢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