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日本五式中型坦克…偷懒少译了动力部分的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9:44:51


五式中型坦克(チリ)是为了扭转战局而密秘开发的坦克。是为了在”本土决战“时期胜过同盟国的装备,而开发的”决战兵器”。
原先的计划、采用试制超重型坦克(オイ坦克)经验,摆脱了当时坦克用来支援步兵,摧毁碉堡的作战思维。改为安装大口径,高初速的火炮,与坦克作战。
   因为在中国战线,诺门坎战线,マレー战线的战斗中和同盟军的坦克实际遭遇,从而给新坦克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搭载大口径的火炮,第2要加强装甲,由于加强了装甲和火炮,就必然的使其重量上升,安装550马力的大马力发动机。
        要求与同盟国先进的坦克作战。可是原先要求可以在水网稻田作战,从而有重量限制。
       由于安装了75MM的加农炮,使得战斗全重到了30吨以上。超出了原先的计划。
      基于这个原因,武器行政本部动员技术人员进行了研讨,由三菱重工业东京机器制作所继续五式中型坦克(チリ)的研制。
      五式中型坦克的车体和发动机以及炮塔,在1945年3月前便完成了,但到了2战结束,也没有安装主炮。
    唯一的一辆五式中型坦克的样车被运到了美国马里兰州的阿伯丁(アバディーン)武器试验场,在那里结束了。
     本来有过安装500马力风冷柴油机的五式II型计划,也随着战争而终止。

火力
        主炮为75mm坦克炮,位于炮塔正面;车体正面左侧副炮、一门37mm坦克炮作为辅助武器。
       坦克机枪,计划安装九七式7.7mm坦克机枪2挺。
       一挺机关枪于37mm坦克炮同轴安装在车体正面左侧;另1挺安装在炮塔顶部用于对空自卫,还有一种说法是安装在炮塔左侧。
主炮为75mm坦克炮,位于炮塔正面;车体正面左侧副炮、一门37mm坦克炮作为辅助武器。
       坦克机枪,计划安装九七式7.7mm坦克机枪2挺。
       一挺机关枪于37mm坦克炮同轴安装在车体正面左侧;另1挺安装在炮塔顶部用于对空自卫,还有一种说法是安装在炮塔左侧。
       乘员为6名,有两挺一〇〇式8mm冲锋枪用于近距离作战。
       75mm炮弹的车内的位置,车体前放有两个32发的弹药箱,主炮两旁有2个8发的弹药箱,炮塔尾舱有一个18发的弹药箱。炮塔尾舱有18发的弹药箱1个,圈座上有1个32发的弹药箱,圈座下有15发的弹药箱4个。共100发。
      37mm炮弹的位置与75mm炮弹的位置大致相同。
      机枪弹的位置,车体两侧有15发的弹夹48个,炮塔后部有20发弹夹70个,炮塔前部有20发弹夹30个;底盘上有180发的弹药箱9个,还有660发子弹装在20发的发弹夹中。
      由于车体内到处都是37mm和75mm的炮弹,还有7.7mm机枪弹以及冲锋枪弹,使得车体内十分的拥挤,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
      五式75mm坦克炮,是改进了四式75mm高射炮(原型博福斯式75mm高射炮)使之装备到坦克上,反坦克炮弹,与75mm自行反坦克炮(ナト车)相同。
五式75mm坦克炮的炮口初速大约是850m/秒,五式75mm坦克炮的重量为2t。
       炮弹的装填,采用了半自动装填装置。
       原型四式75mm高射炮,直到战争结束时大约只生产了70门,没有多余的来改装坦克炮。
       五式中型坦克的主炮,虽于四式中型坦克(注)相同。但其炮塔设计考虑了安装火力更强的火炮。有安装88mm坦克炮的计划。
      如果这样改装,五式中型坦克在火力上将达到当时的世界水准,与德国虎式重型坦克和美国M26重型坦克相当。
      这种88mm坦克炮是从九九式88mm高射炮改装而来的,而九九式88mm高射炮又是由战场上缴获的中国军队使用的德制88mm高射炮改装而来的。
      中国军队使用的德制88mm高射炮1939年仿制完成并大量生产到战争结束约生产了1,000门左右,在四式75mm高射炮不足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选择。
      在此之前的日本坦克都没有炮塔吊篮;装填手站在车体上,当炮塔转动时,装填手则要步行,跟随其转动。五式中型坦克安装了炮塔吊篮。装填手站在炮塔吊篮的地板上,从而使装填手的动作更集中了。
      炮塔吊篮最早出现在德国的III号坦克和美国的M3中坦克上,之后的德国和美国的坦克都采用了这种方法,但2战苏军和英军的坦克则很少采用。
     五式中型坦克的车体形状和四式中型坦克非常相似。
     四式中型坦克的炮塔形状非常复杂左,右,后3个面分别铸造最后焊接到一起,五式中型坦克为全面焊接构造,炮塔带有棱角。
     考虑到开发了带半自动装填装置的75mm坦克炮,炮塔尾舱变的十分巨大。
     车体车体的外型,由于采用焊接结构,变得很流畅。
    装甲厚度,车体前部75mm、侧面25?50mm、后部50mm、顶部20mm、底部12mm、炮塔前部75mm、侧面35---50mm、后部50mm、顶部20mm、和四式中型坦克比较,车体侧面装甲稍微减少了一点,没有很大程度的改变。

   


〈五式中型坦克〉

车长:7.30m  车宽:3.05m
车高:3.05m
车重:37.0t
乘务员:6名
发动机:九八式4冲程V型12缸水冷汽油机
最大功率:550hp/1,500rpm
最大时度:45km/
最大行程:200km
火力:五式53倍口径75mm坦克炮×1(100发)

        一门46倍口径37mm坦克炮×1(102发)
        九七式车载7.7mm重机枪×2(5,020发)
甲厚:10----75mm

五式中型坦克(チリ)是为了扭转战局而密秘开发的坦克。是为了在”本土决战“时期胜过同盟国的装备,而开发的”决战兵器”。
原先的计划、采用试制超重型坦克(オイ坦克)经验,摆脱了当时坦克用来支援步兵,摧毁碉堡的作战思维。改为安装大口径,高初速的火炮,与坦克作战。
   因为在中国战线,诺门坎战线,マレー战线的战斗中和同盟军的坦克实际遭遇,从而给新坦克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搭载大口径的火炮,第2要加强装甲,由于加强了装甲和火炮,就必然的使其重量上升,安装550马力的大马力发动机。
        要求与同盟国先进的坦克作战。可是原先要求可以在水网稻田作战,从而有重量限制。
       由于安装了75MM的加农炮,使得战斗全重到了30吨以上。超出了原先的计划。
      基于这个原因,武器行政本部动员技术人员进行了研讨,由三菱重工业东京机器制作所继续五式中型坦克(チリ)的研制。
      五式中型坦克的车体和发动机以及炮塔,在1945年3月前便完成了,但到了2战结束,也没有安装主炮。
    唯一的一辆五式中型坦克的样车被运到了美国马里兰州的阿伯丁(アバディーン)武器试验场,在那里结束了。
     本来有过安装500马力风冷柴油机的五式II型计划,也随着战争而终止。

火力
        主炮为75mm坦克炮,位于炮塔正面;车体正面左侧副炮、一门37mm坦克炮作为辅助武器。
       坦克机枪,计划安装九七式7.7mm坦克机枪2挺。
       一挺机关枪于37mm坦克炮同轴安装在车体正面左侧;另1挺安装在炮塔顶部用于对空自卫,还有一种说法是安装在炮塔左侧。
主炮为75mm坦克炮,位于炮塔正面;车体正面左侧副炮、一门37mm坦克炮作为辅助武器。
       坦克机枪,计划安装九七式7.7mm坦克机枪2挺。
       一挺机关枪于37mm坦克炮同轴安装在车体正面左侧;另1挺安装在炮塔顶部用于对空自卫,还有一种说法是安装在炮塔左侧。
       乘员为6名,有两挺一〇〇式8mm冲锋枪用于近距离作战。
       75mm炮弹的车内的位置,车体前放有两个32发的弹药箱,主炮两旁有2个8发的弹药箱,炮塔尾舱有一个18发的弹药箱。炮塔尾舱有18发的弹药箱1个,圈座上有1个32发的弹药箱,圈座下有15发的弹药箱4个。共100发。
      37mm炮弹的位置与75mm炮弹的位置大致相同。
      机枪弹的位置,车体两侧有15发的弹夹48个,炮塔后部有20发弹夹70个,炮塔前部有20发弹夹30个;底盘上有180发的弹药箱9个,还有660发子弹装在20发的发弹夹中。
      由于车体内到处都是37mm和75mm的炮弹,还有7.7mm机枪弹以及冲锋枪弹,使得车体内十分的拥挤,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
      五式75mm坦克炮,是改进了四式75mm高射炮(原型博福斯式75mm高射炮)使之装备到坦克上,反坦克炮弹,与75mm自行反坦克炮(ナト车)相同。
五式75mm坦克炮的炮口初速大约是850m/秒,五式75mm坦克炮的重量为2t。
       炮弹的装填,采用了半自动装填装置。
       原型四式75mm高射炮,直到战争结束时大约只生产了70门,没有多余的来改装坦克炮。
       五式中型坦克的主炮,虽于四式中型坦克(注)相同。但其炮塔设计考虑了安装火力更强的火炮。有安装88mm坦克炮的计划。
      如果这样改装,五式中型坦克在火力上将达到当时的世界水准,与德国虎式重型坦克和美国M26重型坦克相当。
      这种88mm坦克炮是从九九式88mm高射炮改装而来的,而九九式88mm高射炮又是由战场上缴获的中国军队使用的德制88mm高射炮改装而来的。
      中国军队使用的德制88mm高射炮1939年仿制完成并大量生产到战争结束约生产了1,000门左右,在四式75mm高射炮不足的情况下,这是最好的选择。
      在此之前的日本坦克都没有炮塔吊篮;装填手站在车体上,当炮塔转动时,装填手则要步行,跟随其转动。五式中型坦克安装了炮塔吊篮。装填手站在炮塔吊篮的地板上,从而使装填手的动作更集中了。
      炮塔吊篮最早出现在德国的III号坦克和美国的M3中坦克上,之后的德国和美国的坦克都采用了这种方法,但2战苏军和英军的坦克则很少采用。
     五式中型坦克的车体形状和四式中型坦克非常相似。
     四式中型坦克的炮塔形状非常复杂左,右,后3个面分别铸造最后焊接到一起,五式中型坦克为全面焊接构造,炮塔带有棱角。
     考虑到开发了带半自动装填装置的75mm坦克炮,炮塔尾舱变的十分巨大。
     车体车体的外型,由于采用焊接结构,变得很流畅。
    装甲厚度,车体前部75mm、侧面25?50mm、后部50mm、顶部20mm、底部12mm、炮塔前部75mm、侧面35---50mm、后部50mm、顶部20mm、和四式中型坦克比较,车体侧面装甲稍微减少了一点,没有很大程度的改变。

   


〈五式中型坦克〉

车长:7.30m  车宽:3.05m
车高:3.05m
车重:37.0t
乘务员:6名
发动机:九八式4冲程V型12缸水冷汽油机
最大功率:550hp/1,500rpm
最大时度:45km/
最大行程:200km
火力:五式53倍口径75mm坦克炮×1(100发)

        一门46倍口径37mm坦克炮×1(102发)
        九七式车载7.7mm重机枪×2(5,020发)
甲厚:10----75mm
其实
搞成多炮塔也是不错~~~~
谁知道
却是单炮塔和底盘的结合~~~~
注定了失败了
有个日本作家写了本意淫到了极点的书,大概就是日本在太平洋把美国彻底击溃。德国从欧洲打到了西伯利亚,日本和德国在利益分配上产生矛盾。于是发生了日德战争……最不可思议的是作者幻想用五式火拼豹……
兵器上登过,结果编辑借机会好好把小日本羞辱了一下
<B>以下是引用<I>北大路花火</I>在2004-4-24 19:03:00的发言:</B>
其实
搞成多炮塔也是不错~~~~
谁知道
却是单炮塔和底盘的结合~~~~
注定了失败了

<P>我看你的精神已经不正常了</P>[em14][em13]
这是TM什么烂坦克
不怎么样的装备!
<P>霉菌都懒的研究</P>
薄皮大馅。
小日本哪有钢材,薄皮,妄想拼豹,痴人说梦。
据说可以在500M内击穿豹式
<B>以下是引用<I>bzf123</I>在2004-5-24 8:31:00的发言:</B>
兵器上登过,结果编辑借机会好好把小日本羞辱了一下


我也看过,很幽默的说.[em01][em01][em01]
我..只知道 战后的  61式 ,75式,90式,别的不知道..[em03]
搞笑
日本二战期间的坦克更像是铁棺材
也就是在中国战场上日本的坦克才可以用一用吧,换成欧洲,那东西都不如装甲车!
<B>以下是引用<I>兰色之伤</I>在2004-8-15 15:59:00的发言:</B>
也就是在中国战场上日本的坦克才可以用一用吧,换成欧洲,那东西都不如装甲车!

<P>如果不计空中和炮兵等因素,在中国战场上日本的坦克连中国坦克都打不过,中国的200师对那个日本坦克师团打不赢,T-26足可以搞二战日本的所有坦克</P>
<P>日本二战期间的坦克么...跑的还算不慢...别的优点...还有么..</P><P>重量轻也算吧~</P>
<B>以下是引用<I>碧落红尘</I>在2004-8-15 21:11:00的发言:</B>

<P>日本二战期间的坦克么...跑的还算不慢...别的优点...还有么..</P>
<P>重量轻也算吧~</P>


机动性其实也不行,那95式和T-34来比就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