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勿“中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8:00:11
读书勿“中毒”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李智金

《健康时报》 ( 2008-9-15 第07版 ) 【字号 大 中 小】【评论】【打印】【关闭】


  人们都熟悉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获取知识极其重要的途径是读书,但现实中很多有知识的人在职场的竞争中显得苍白无力,问题不是出在该不该读书上,而是出在如何读书上。书主要提供两点:传播知识和揭示规律。书中如果传播的是知识,知识有过时的时候,书一写出来,知识就定格了、凝固了,就像书中最早介绍的“火车”,已经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等演变,甚至时速超过三百公里的城际特快已经开始运行。书本本身不会与时俱进,但读书者的思想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死的书才能读活。否则,就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职场中很多人不成功,一是书读得太少,二是书读得太死。


  书还能揭示规律。人们对规律有一个逐步认识、循序渐进的过程,大部分人学知识的目的不是做学问,而是学以致用,所以重要的不是皓首穷经、读遍天下之书,而是理论联系实际,将书中阐释的理论拿到实践中去对照和检验,不但要善于把书从薄读到厚,更要善于把书从厚读到薄,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举一反三,力戒僵化成本本主义。职场中很多人尽管读了很多书却仍然不成功,重要的原因是没有领悟书中知识蕴藏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读书会被时代淘汰;但读死书、中了“书毒”也同样难有作为。如今发达的网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读书”途径,但网上没有经过严谨考据论证的东西不少,甚至不负责任的垃圾信息也大量存在,如此这般,做一个会读书的人就显得很重要了。 读书勿“中毒”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李智金

《健康时报》 ( 2008-9-15 第07版 ) 【字号 大 中 小】【评论】【打印】【关闭】


  人们都熟悉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获取知识极其重要的途径是读书,但现实中很多有知识的人在职场的竞争中显得苍白无力,问题不是出在该不该读书上,而是出在如何读书上。书主要提供两点:传播知识和揭示规律。书中如果传播的是知识,知识有过时的时候,书一写出来,知识就定格了、凝固了,就像书中最早介绍的“火车”,已经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等演变,甚至时速超过三百公里的城际特快已经开始运行。书本本身不会与时俱进,但读书者的思想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死的书才能读活。否则,就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职场中很多人不成功,一是书读得太少,二是书读得太死。


  书还能揭示规律。人们对规律有一个逐步认识、循序渐进的过程,大部分人学知识的目的不是做学问,而是学以致用,所以重要的不是皓首穷经、读遍天下之书,而是理论联系实际,将书中阐释的理论拿到实践中去对照和检验,不但要善于把书从薄读到厚,更要善于把书从厚读到薄,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举一反三,力戒僵化成本本主义。职场中很多人尽管读了很多书却仍然不成功,重要的原因是没有领悟书中知识蕴藏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读书会被时代淘汰;但读死书、中了“书毒”也同样难有作为。如今发达的网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读书”途径,但网上没有经过严谨考据论证的东西不少,甚至不负责任的垃圾信息也大量存在,如此这般,做一个会读书的人就显得很重要了。
钱穆:张弛有度好生活
读书 下棋 养花 吹箫

《健康时报》 ( 2008-6-23 第19版 ) 【字号 大 中 小】【评论】【打印】【关闭】


  钱穆(1895~1990年),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国学概论》、《国史大纲》、《秦汉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著作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分甲编思想学术、乙编文史学术、丙编文化论著,计56种54册,约1500万字。

  读书怡情

  钱穆是当世公认的学术大家,一代宗师。他以史学成名,但学问之渊博,已经使其治学超越了史学而成为国学大师。


  钱穆先生读书成癖,读书不仅给了他知识的营养,而且造就了心智的顺畅融合。

  即使在晚年,在钱先生视力衰退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读书写作。因为对于他来说,这已经是他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正是在书中找到了寄托,在写作中找到了快乐,钱穆先生的晚年依然是创作欲极为旺盛,完成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工作。按照医学理论把看书之所知、所思、所悟,写成文章,见诸报刊、网站,更能使人增强自信,交流增广,从而克服失落、失意、自卑等不良的心态。

  这种读书获知成功的心境反馈给生理、心理、器官、代谢、免疫……进而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不仅会获得精神的享受,而且还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自然养性

  钱先生自称:“游历如读史、尤其如读一部活历史”,“读书游山,用功皆在一心”。

  钱穆夫人胡美琦女士说:“他喜欢接近大自然,我们在香港时,先后两个家都可以望月,可以观海。得了空闲,他喜欢自香港山顶看海上落日,看夜景,或是到九龙乡村漫游。他对于一年四季阴晴冷暖的变化,都觉得意味无穷。”

  如今台北东吴大学校园的西南角,有一幽静的院落,院门挂有“素书楼”的木牌,院前卧石上镌刻着:“钱穆故居”。这里风景优美,有松有竹,还有数十棵夹道摇曳多姿的枫树。这些树木都是钱穆夫妇亲自选择或者种植的。

  晚年“四宝”保不老

  钱穆先生兴趣爱好很多,如盆栽、围棋、箫笛乃至昆曲、京剧。这些生活兴趣不仅陶冶了他的情怀而且也时刻给人“精神焕发、元气淋漓”之感。

  1.下围棋

  钱穆在《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中曾写道:“余在府中学堂时,即好围棋,先兄亦然……广罗晚明以下各种围棋谱,课余在此对弈,或摆谱……几乎每日必对弈一局。”

  下围棋不但可以增强记忆,启迪思维,培养数学逻辑,更能提升专注力与耐性,陶冶性情。钱穆先生的棋艺不错,余英时先生回忆道:“钱先生那时偶然还有下围棋的兴趣,陈伯庄先生是他的老对手,因为两人棋力相等。我偶然也被他让几个子,指导一盘,好像我从来没有赢过。”

  胡美琦女士说:“钱穆也喜欢围棋。但不喜欢和人对弈,他嫌那样费时伤神,所以更喜欢摆棋谱。在我觉得心情沉闷时,他常说,我来替你摆一盘棋吧。偶然也夫妻对下,他说:只有如此,胜也好,败也好,可以不伤神。”

  以棋为乐,可以激活大脑的机能,提高生活的质量,可以健康地度过老年生活。今天的台北钱穆故居玻璃柜里,陈放着钱穆自幼喜好的竹箫和围棋以及生前所获的文化奖章。

  2.养花草

  钱穆先生还痴情于养花草。胡美琦女士说:“我们钻石山的那个家,仅有二十余平方米,就养了大大小小近百盆花草,摆满在窗框上柜子上书桌上茶几上阳台上。他用栽花赏花代替一部分书房运动。”

  清代医学家吴尚先曾经说过:“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现代医学科学和生活实践都证明,老人养花不仅是闲情逸致,而且是一种益康、益智、益寿的行为。

  养花需要进行移盆、换盆、松土、施肥、浇水、剪枝等劳动,钱穆先生种起花来一点都不含糊,同时他也得到了全身较均衡地不停运动,从而达到全面锻炼身体的目的。

  另外,养花还要有科学技术知识。比如花的构造、色彩、香味等涉及植物学、化学等学科知识;花卉的光照、温度、空气、土壤、水分、营养元素的关系又涉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等。每个爱好花卉的人都希望自己亲手莳养的花卉能常开常香。但不掌握上述科学知识,是很难达到这一目的的。这就要求老年人要多学习,多动脑,多实践。

  3.下午茶

  钱穆先生和夫人还喜欢饮下午茶,经常还以各种茶点招待客人。下午茶对人的身体也极有益处。

  中国和英国都是世界上以饮茶而闻名的国家,但在喝什么茶及怎么喝上,两者却有着很大的区别。英式下午茶通常在下午4~5点钟时进行,并且要搭配一定的甜点。

  下午茶中的“茶”当然以红茶为主。在英国,红茶的种类非常多,下午茶的专用茶为大吉岭与伯爵茶、锡兰茶等几种。红茶品性温和、香味醇厚,首先有助于强健骨骼。

  其次,喝红茶可以防治流感、心肌梗死、脑中风和皮肤病等。

  经常用红茶漱口或饮用有预防流感的作用;红茶富含微量元素钾,冲泡后,70%的钾可溶于茶水内,可增强心脏血液循环,并能减少钙在体内的消耗。每天喝5杯红茶的人,脑中风的发病危险比不喝红茶的人低69%。此外,红茶中的茶黄素在预防皮肤癌方面比绿茶效果更好。

  4.乐箫笛

  钱穆曾自述:“好吹箫,遇孤寂,辄以箫自遣,其声乌乌然,如别有一境,离躯壳游霄壤间,实为生平一大乐事。”钱穆在常州府中学堂曾随童伯章先生学过昆曲,极好箫笛。

  胡美琦女士说:“我最爱听他吹箫。我们住在九龙沙田的那一段日子,每逢有月亮的晚上,我喜欢关掉家中所有的灯,让月光照进我们整条的长廊,我盘膝坐在廊上,静听他在月光下吹箫,四周寂静,只听箫声在空中回荡,令人尘念顿消,满心舒畅。

  宾四告诉我,他年轻时学唱昆曲,所以也学吹箫笛,他曾下过很大功夫。冬天下雪在户外练,在当风口处练,还要一腿而起,做金鸡独立式慢慢蹲下又起来练,要练到那箫笛声音不断不变。”

  音乐对人健康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音乐有时能起到药物所不能起到的医疗效果,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病人及其家属的认可。

  据研究表明:一些音乐的声音的波动能带来有益的刺激,对于调整情绪、改善睡眠、延缓大脑早衰、保持活力具有很好的效果。

  摘自《国学大师的养生智慧》东方出版社,作者:余开亮、李满意
读书、饮茶、摄影、贪玩
———著名京剧花脸艺术家尚长荣先生的养生之道

2003.04.03科学养生 老年养生 【字号 大 中 小】【评论】【打印】【关闭】


  64岁的尚长荣先生是全国政协委员,不久前,趁他来北京参加“两会”的机会采访了他。

  接触尚长荣先生是愉快的。作为当今京剧舞台第一花脸名家,他没有一点架子,谈话中不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让人感觉非常亲切。他说,自己的人生座右铭就是:做平常的人,演不平常的戏。

  尚长荣是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尚小云之子,自幼受到严格的教导:先学做人再学演戏,勤学苦练,功底深厚。他的表演细腻丰富,擅长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曾成功塑造过许多不同类型的舞台形象,并荣获过多种奖项。


  上海威海路有座文海大楼,里边住着不少文化名人,尚长荣的家也在这里。尚长荣的书房叫“长立书屋”,夫人叫高立丽,几年前,他们迎来了结婚30周年纪念。依照“三十而立”的说法,夫妻二人从名字中各取一个字,这个“长立书屋”就诞生了。此外“长立书屋”的含义还有三:一是夫妻相伴相依、互相搀扶,共度晚年;二是互相帮助,互相勉励,力争永葆艺术青春;三是热爱生活,互相体贴,互相支持,白头到老。

  尚先生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现在这个家,育子、治家多亏了我太太。就像歌里唱的‘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我常对她说,‘我得了那么些个奖,是你的多一半,我的少一半’。”

  尚先生对养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说:“越是工作忙,越要保健。身体是工作的本钱,只有体魄健全、精力充沛,才能胜任最繁重的任务。所以,老年养生应从青年锻炼、中年保健发展而来。就如同去银行存钱,多储蓄才会有财富。但是养生也不要过头,因为刻意的追求,会使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变得乐趣全无。人的生命应该讲究质量,它包括健康的身体、开朗的心境、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多彩的生活内容。”

  生活中的尚长荣酷爱读书,他说:“小时候,父亲让我读古文、学习书画。一些启蒙读物像《三字经》、《千字文》都念过。我对书画也很有兴趣,可惜后来没有坚持,忘了不少。以后有机会,还要拾起来,古文、书画对陶冶性情很有帮助。”

  尚先生一直对读书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一个宣纸册子,里面全部是他自己用毛笔抄录的古人格言警句、隽语名篇。作为一名优秀演员,尚先生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化领域,丰富自身,来塑造鲜明深刻的艺术形象。他认为读书为他在生活和舞台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从而使两者能够自由地结合起来。

  “其实,读书也是使人保持年轻的一个方法。学习对五六十岁的人来说,其意义甚至比二三十岁的人更加重要。首先,学习能使人保持年轻的生存状态。快乐、长寿的人大都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无论年龄几何,他们都不会失去方向感。其次,学习为人生充电,使生命之车能走得更远、更快。一个人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也就失去了生命的动力。梁启超说,对生活不感到趣味的人,生命便成了沙漠,要它何用?”

  尚长荣认为随着年事增高,对生活的调剂就显得更加重要。在饮食上,他没有什么偏好,只是好饮茶,尤喜花茶,而且沏得很酽。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还能做一手好饭,中餐不错,西餐也很地道。他闲下来时,喜欢逛小菜市场,陪太太一起去采购。即使到国外演出,他也会忙里偷闲地去国外的超市转一转。

  摄影是尚先生的又一爱好。当年是受二哥尚长麟的影响。而摄影是要走出家门的,这就要走路、要旅游、要回归大自然,而这些恰恰又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手段。“有的朋友说我贪玩。能‘贪玩’且会‘玩’确实对身心健康有益。老年人常到户外走走,除可活动筋骨外,更重要的是接触阳光。老年人经常参加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垂钓、下棋等,可使身心愉悦,从而可避免消极的自我暗示,如‘人老了’、‘不中用了’等失落感、自卑感。老人在玩的过程中,通过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使大脑得到有效的运用,从而越用越灵活、越用越聪明……”
偶就剩下"贪玩"了:D
我的两个双胞胎弟弟就是这毛病.什么时候都在看书.吃饭的时候,也是拿着书看,一边看一边吃.家里到处都是书,想起来就拿起来书看. 学习是好了,全校前几名,眼睛也完了,俩人也除了看书就不会干别的了..........
到时候你那双胞胎弟弟定会“美女金屋”双丰收的:D
原帖由 朽木枯石 于 2008-9-16 11:14 发表
到时候你那双胞胎弟弟定会“美女金屋”双丰收的:D

宅男吧.生活在自己虚构中的金屋和漫画中的美女的.
天啊,知言若见人?[:a9:]
我的神啊,我也太没内涵了:Q
偶就是原来很爱看书,眼镜视力不好啦,现在就不看啦:D
你升级的速度太快了?可有什么秘方?:$

分享一下。
原帖由 蝶舞 于 2008-9-16 17:25 发表
偶就是原来很爱看书,眼镜视力不好啦,现在就不看啦:D

"刘皇叔":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