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电磁波认知的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3:57:52
走出电磁波认知的误区

■王君学
2008-07-10  来源:解放军报第12版
  
     
    时下,围绕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与训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全军轰轰烈烈开展。针对一些报章中出现的:诸如“电磁波需要媒质才能传播”、“电磁波的频率从零到无穷大”等模糊甚至错误的概念表述,急需匡正视听。只有正确认识电磁波的概念,才能深刻地把握其本质和规律,才能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军事实践,以更好地驾驭复杂电磁环境。

    误区之一:电磁波需要媒质才能传播

    波是振动在空间的传播。产生机械波的条件,除了必须有振源外,还必须有传播振动的媒质。没有媒质,机械波是无法传播的。例如,在真空中就不能传播声波。但是,电磁波在真空中却能传播。也就是说,电磁波不需要媒质也能传播,如人类与宇宙空间中的卫星、飞船等的联系就是靠电磁波这一唯一的途径来实现信息交流的。

    误区之二:电磁波的频率从零到无穷大

    频率是“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特征是电磁波的主要参数之一。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电磁波的频率不可能为零。“频率为零”的电磁波是振不动、荡不起的,也不会产生电磁波。实质上,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方式不同,频率(波长)范围不同,特性和作用也有很大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电磁波的辐射强度随着频率的减少而急剧下降,因此波长为几百千米的低频电磁波通常不为人们注意,比较实用的无线电波是从波长约几千米(相当于频率在几百千周左右)的电磁波开始。

  误区之三: 电磁波看不见

    人的感官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只能接受一定范围的自然信息。如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研究表明,人的视觉器官能够感受到的电磁波,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光(可见光);在明视距离(25厘米)内的分辨力,也只能达到0.1毫米左右。所谓白光,不论来自太阳或是来自人工光源,都是电磁辐射的一种混合,由原子或分子等微观客体的振荡所激发出的电磁波。白光的范围很窄,其波段占电磁波谱中的极小部分,其波谱的顺序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可见光。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见缤纷异彩的世界,主要得益于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这束白光。一般而言,在感受范围之外,仍然存在物质世界的许多现象和过程,它们不能直接引起人类感官的感知。但科学仪器弥补了人的生理感官的不足,帮助人类扩大和改进自己的感觉器官,大大丰富了感性认识的内容。军事上的电子对抗、光电伪装、制导与反制导、隐形与反隐形等的角逐,见证了电磁波并非“看不见”,“电磁波看不见”恰恰是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军事斗争所追求的。

    误区之四: 电磁波摸不着

    从可见光两边扩展,波长比它长的是红外线,它的热效应特别显著;波长比它短的是紫外线,它有显著的化学效应和荧光效应。虽然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类的视觉所不能感受的,但它们的电磁效应是能被人们所感知的。可见,电磁波并非“摸不着”。如“新概念武器”中的电磁武器是目前发展迅速的一族,主要包括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和电磁炸弹等定向能武器。高功率的定向能武器能在瞬间攻击远至几千公里外快速运动的目标,并可迅速再次瞄准。定向能武器若作用于人,轻则受伤,重则毙命,甚至化为灰烬。

    总之,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是美妙绝伦的电磁波辐射到有形的战场地理空间所滋生的瞬息万变的电磁环境,是展示信息化武器装备风采的大舞台,也是信息化战争军事角逐的依托。在追逐电磁波的梦幻,评说信息化战争的风云,大抓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之时,正确认识电磁波的属性和规律是基础之基础,也是把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融入部队正常训练,在全军普及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之真谛。走出电磁波认知的误区

■王君学
2008-07-10  来源:解放军报第12版
  
     
    时下,围绕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与训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全军轰轰烈烈开展。针对一些报章中出现的:诸如“电磁波需要媒质才能传播”、“电磁波的频率从零到无穷大”等模糊甚至错误的概念表述,急需匡正视听。只有正确认识电磁波的概念,才能深刻地把握其本质和规律,才能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军事实践,以更好地驾驭复杂电磁环境。

    误区之一:电磁波需要媒质才能传播

    波是振动在空间的传播。产生机械波的条件,除了必须有振源外,还必须有传播振动的媒质。没有媒质,机械波是无法传播的。例如,在真空中就不能传播声波。但是,电磁波在真空中却能传播。也就是说,电磁波不需要媒质也能传播,如人类与宇宙空间中的卫星、飞船等的联系就是靠电磁波这一唯一的途径来实现信息交流的。

    误区之二:电磁波的频率从零到无穷大

    频率是“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特征是电磁波的主要参数之一。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电磁波的频率不可能为零。“频率为零”的电磁波是振不动、荡不起的,也不会产生电磁波。实质上,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方式不同,频率(波长)范围不同,特性和作用也有很大差异。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电磁波的辐射强度随着频率的减少而急剧下降,因此波长为几百千米的低频电磁波通常不为人们注意,比较实用的无线电波是从波长约几千米(相当于频率在几百千周左右)的电磁波开始。

  误区之三: 电磁波看不见

    人的感官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只能接受一定范围的自然信息。如人的耳朵听不见超声波。研究表明,人的视觉器官能够感受到的电磁波,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光(可见光);在明视距离(25厘米)内的分辨力,也只能达到0.1毫米左右。所谓白光,不论来自太阳或是来自人工光源,都是电磁辐射的一种混合,由原子或分子等微观客体的振荡所激发出的电磁波。白光的范围很窄,其波段占电磁波谱中的极小部分,其波谱的顺序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可见光。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见缤纷异彩的世界,主要得益于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这束白光。一般而言,在感受范围之外,仍然存在物质世界的许多现象和过程,它们不能直接引起人类感官的感知。但科学仪器弥补了人的生理感官的不足,帮助人类扩大和改进自己的感觉器官,大大丰富了感性认识的内容。军事上的电子对抗、光电伪装、制导与反制导、隐形与反隐形等的角逐,见证了电磁波并非“看不见”,“电磁波看不见”恰恰是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军事斗争所追求的。

    误区之四: 电磁波摸不着

    从可见光两边扩展,波长比它长的是红外线,它的热效应特别显著;波长比它短的是紫外线,它有显著的化学效应和荧光效应。虽然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类的视觉所不能感受的,但它们的电磁效应是能被人们所感知的。可见,电磁波并非“摸不着”。如“新概念武器”中的电磁武器是目前发展迅速的一族,主要包括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和电磁炸弹等定向能武器。高功率的定向能武器能在瞬间攻击远至几千公里外快速运动的目标,并可迅速再次瞄准。定向能武器若作用于人,轻则受伤,重则毙命,甚至化为灰烬。

    总之,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是美妙绝伦的电磁波辐射到有形的战场地理空间所滋生的瞬息万变的电磁环境,是展示信息化武器装备风采的大舞台,也是信息化战争军事角逐的依托。在追逐电磁波的梦幻,评说信息化战争的风云,大抓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训练之时,正确认识电磁波的属性和规律是基础之基础,也是把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融入部队正常训练,在全军普及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之真谛。
多谢科普:lol :lol
这点内容还要解放军报来科普?咱们全高中化的部队建设到哪里去了?
这个......初中物理的内容吧
:D :D 实际上从根本上讲,所有的物质都有波粒二像性。
任何实体物质,甚至人体,都可以算出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time: ;funk 质量建军,任重而道远啊......
电磁波需要媒介?
Yes,以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