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武将才,真伟人”李秉衡的‘九宗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20:57
这是一个被一部分人当作“民族英雄”来供奉的人!又是一个被另一部分人唾骂为“民族罪人”的人

        其“功绩”在后人编纂的《李秉衡评传》中已经大肆宣扬过了!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盉对其的评价是“文武将才,真伟人”!(吹捧上了云天!)那么我这里就来列举列举这位“真伟人”的另一面——九宗罪!

为求自保出卖副将、推阎德胜当替罪羊


        威海战云密布之时,将精锐尽藏登、莱一带的李秉衡为了敷衍朝廷救援威海的命令——派出了5营河防军交副将阎德胜统领前往荣成,‘助防’威海——军容、装备之差让人触目惊心!每营人数缺额高达五分之二,火器除了鸟枪、抬枪外再无其他!而黄县的军械库内储存着大批的武器弹药却被李秉衡禁止运往前线!但是在对外宣传的时候,李秉衡却刻意掩饰了他派出的是什么性质的军队!摆出自己在全力援助威海的假象!但当河防军毫无‘悬念’的在荣成败给了日军后,一手造成此严重后果的李秉衡面对战败责任的追查,居然无耻地、‘心安理得’地出卖了自己忠实的下级阎德胜,将失败的责任一干二净地推在了这个可怜的将领头上!结果阎德胜被斩立决正法——而战败的真正的罪魁祸首李秉衡却继续逍遥在他山东巡抚的位子上!此罪一也——

空头许诺援军、晃点戴宗骞


        当威海守将戴宗骞在布置威海南、北两帮炮台的防务时,李秉衡非常“热心肠”地提议:由山东省派出援军“助守”南、北帮炮台,信以为真的戴宗骞随即下令防守北帮炮台的部队除少数留守之外全数调往南帮,山东省派出的援军只需要填补北帮炮台的空缺即可(毕竟南帮炮台是前线,北帮炮台算是后方,颇有照顾友军之举措!)——可是——当戴宗骞的三营绥军老营在南帮炮台与日军血战,几乎拼光的时候——李秉衡许诺派出的“援军”却依然没有进驻北帮炮台!致使最后退守北帮炮台的防守力量连戴宗骞在内也不过18人!导致北帮炮台实际弃守!戴宗骞被丁汝昌接上刘公岛后羞怒难当,于上岛当夜吞金自尽——军中向无戏言,而李秉衡晃点起友军来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其无耻之嘴脸暴露无遗!此罪二也——

炮制假新闻、谎称北洋水师已灭


        1895年2月7日,就在北洋水师和护军士兵依旧在刘公岛同日本人死战的时候,李秉衡却迫不及待地给军机处发去电报(2月8日被翁同盉收到,并以此作为攻击李鸿章的筹码!即便是在被揭穿后依然死抓不放!顺便插一句:翁、李二人倒是惺惺相惜、相互吹捧,“文武将才、真伟人”成了翁老头子乃至后世某些不长脑子的历史研究者给李秉衡戴上的一顶高帽子!这点看,翁、李之间用“臭味相投”来比喻一点都不为过!),称北洋水师已经覆灭!至于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李秉衡却只字未提!此电报的谎言在2月8日当天黄昏就被戳破:往来于上海和烟台之间的英国印度支那轮船公司“益生”轮到达烟台,船长称:“2月7日下午3时左右从威海湾外经过时,观测到刘公岛上依旧飘扬着黄龙旗。”李秉衡得报竟不振奋反而扫兴!此罪三也——

罗织罪名、陷害业已殉国的丁汝昌


        面对自己的副将尚能毫不犹豫的牺牲出卖,那么对于李秉衡来说,陷害非本系统的将领那简直就是天经地义的了!利用朝廷派遣他调查海军覆亡的机会,(一个在战争中四处拆台、截停援军,伪造信息,亲手葬送北洋水师最后生的希望的罪犯居然换了一副嘴脸、堂而皇之地调查起了北洋水师灭亡的原因来——这无论是对于清政府、还是对所有在前线竭力抗敌的将领来说,都是莫大的讽刺!说方伯谦“精明谙练”,我看跟李秉衡比起来,小方还差得远的多!)在没有任何可靠正据的前提下,于调查报告中一口咬定是丁汝昌在向日本人乞降后‘畏罪自杀’!并建议朝廷“不与抚恤”!致使一个为国家与敌人拼尽最后一口气,甚至得到了敌人的尊重的老英雄死后得不到应该得到的荣誉和敬仰!此罪四也——

为逃脱救援不力之罪、扣留援军


        1895年2月9日深夜,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提笔写信给老战友——淮系铭军马队统领陈凤楼(陈部系清政府指派救援威海的部队之一),盼求援军速来(陈部此时已经到达潍县,离威海已不远)。而李秉衡却令陈部驻扎海阳、莱阳一带,防守日军!又早于1895年2月5日截停当日到达潍县,准备救援威海的贵州古州镇总兵丁槐部的5营(2500人)云贵苗兵,将其扣在黄县当作加强登州的外线防御力量!而自己的山东省军队——则一直龟缩在登州莱州一带,丝毫没有出援威海的迹象!陆军外援的一切努力均被李秉衡一手捻灭!(此公要求“训练纯熟”后才能谋划如何救援威海,笑话!等他老兄‘训练纯熟’了,黄花菜都凉了!)而其动机,无一不是为了逃避救援的责任和因为他的撒谎而有可能要担上的“救援不力”的罪名!为一己之私利而毁国家之利器!此罪五也——

为邀功请赏、谎报捷报


        甲午战争后期(北洋水师覆灭后),日本人为了收缩兵力,主动从文登等地撤走!一直龟缩一隅的李秉衡这才敢派兵“收复”文登!但是他又不甘寂寞——偏偏把一次地地道道的“和平进驻”行动吹嘘成了杀得日寇‘血流成河’的“文登大捷”,恬不知耻的向朝廷邀功请赏!欺上瞒下、信口雌黄!居然还以堂堂巡抚大人的身份,炮制出了蓬莱炮台前明火炮重创日舰‘吉野’这种天大的笑话来!(前明的老古董、近乎出土文物的火炮重创当时世界上最快防护巡洋舰,这种天方夜谭和中法战争中招宝山炮台上的‘缺嘴将军’的笑话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天知道前明的火炮是怎么从射程上盖过‘吉野’的152毫米速射炮的!)此罪六也——

利用义和团民的朴素爱国主义达到自己阴暗的政治目的


        当义和团运动逐渐深入的时候,李秉衡和其他清流派大臣对这种盲目的排外运动加以大力支持!但并不因为他有多么同情义和团!而是觉得“民心可用”,转而达到其打击洋务派的阴险目的!这也表达了在朝廷中大多数清流派的观点!利用或者说是操纵人民(主要是农民)朴素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对洋人的厌恶来为自己的政治目的(驱逐洋人,但不是为了民族独立,而是顽固地为了恢复闭关自守的封建统治!)服务!正是在这种阴险政治目的操纵下,义和团运动逐渐由反帝爱国运动逐渐蜕化为盲目排外运动!而清流派的“变本加厉”和一贯的妄自尊大亦成为庚子国乱的导火索之一!此罪七也——

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许景澄和袁昶


        对于义和团的处理问题上,吏部侍郎许景澄(此前为驻德国公使,参与办理北洋购买及监造‘定远’、‘镇远’、‘济远’、‘经远’、‘来远’等以及重建海军时期的‘飞鹰’、‘海容’、‘海琛’、‘海筹’等军舰重大事宜,为建立北洋水师和甲午战争后重建海军立下功劳)和太长寺卿袁昶主张“拳匪不可恃,外衅不可启”、坚持对已经成为盲目排外工具的义和团进行“剿”的政策!与李秉衡意见相左!而当大脑发热的清政府向八国‘宣战’诏书下达后、东南各省封疆大吏称之“乱命”而不从,“东南互保”局面出现,为了打击反对军队进攻东郊民巷(使馆区——历次战争中向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使馆区大举进攻的例子还真的不多见!)的许景澄,李秉衡无中生有的参奏“许与袁违背廷意,擅改电谕,致南北异局”,天马行空地以导致‘东南互保’的‘罪名’栽赃许景澄。以至于朝廷诛杀许景澄后“举国称冤”!此罪八也——

纸上谈兵、空口阔论却抗敌无方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当八国联军进攻大沽口后,李秉衡率江苏之兵北上‘勤王’,并统帅各路“勤王”之兵在杨村(今武清县)于联军相遇。而此战李秉衡根本未作任何军事部署,只知道一味催动部下向联军阵地发动无谓的冲锋,致使敌阵地岿然未动而本方却死伤枕藉,空有人数优势却白白消耗在联军的机枪、大炮之下!(此举和以“喝兵血”闻名的格兰特、谢尔曼之流毫无二致!唯一区别在于:格、谢二人还算是当时数得上的军事家!而李秉衡不过一只知道纸上谈兵的书生耳——)最终大军溃散——(这么一大群当兵的,让一个屁军事知识都不懂的书呆子带领着送死!还有某些蠢驴将其归为‘民族英雄’——不是民族的悲哀是什么?)李秉衡退到通县张家湾后吞金自尽身亡,事传北京,士人“无一觉痛惜者”!(说白了就是认为这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死不足惜!)此罪九也——

        而就是这个满口空头爱国话、习惯光说不练,连丧命沙场都“无一觉痛惜者”的李秉衡却在清流派的吹捧下——成了“文武将才,真伟人”!除了感叹掌握舆论工具的当权者的伟大之外,也只能说明有文化的人确实能左右民众的意志!(看李秉衡的文笔——慷慨激昂,充满‘爱国主义’情操。不知道真相的还真以为他是个民族英雄呢!)将一个恶行累累的罪人当作“民族英雄”(幸好仅仅是一小部分人!)来‘供奉’——不知道是李秉衡个人的‘幸运’,还是国人的悲哀!这是一个被一部分人当作“民族英雄”来供奉的人!又是一个被另一部分人唾骂为“民族罪人”的人

        其“功绩”在后人编纂的《李秉衡评传》中已经大肆宣扬过了!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盉对其的评价是“文武将才,真伟人”!(吹捧上了云天!)那么我这里就来列举列举这位“真伟人”的另一面——九宗罪!

为求自保出卖副将、推阎德胜当替罪羊

        威海战云密布之时,将精锐尽藏登、莱一带的李秉衡为了敷衍朝廷救援威海的命令——派出了5营河防军交副将阎德胜统领前往荣成,‘助防’威海——军容、装备之差让人触目惊心!每营人数缺额高达五分之二,火器除了鸟枪、抬枪外再无其他!而黄县的军械库内储存着大批的武器弹药却被李秉衡禁止运往前线!但是在对外宣传的时候,李秉衡却刻意掩饰了他派出的是什么性质的军队!摆出自己在全力援助威海的假象!但当河防军毫无‘悬念’的在荣成败给了日军后,一手造成此严重后果的李秉衡面对战败责任的追查,居然无耻地、‘心安理得’地出卖了自己忠实的下级阎德胜,将失败的责任一干二净地推在了这个可怜的将领头上!结果阎德胜被斩立决正法——而战败的真正的罪魁祸首李秉衡却继续逍遥在他山东巡抚的位子上!此罪一也——

空头许诺援军、晃点戴宗骞

        当威海守将戴宗骞在布置威海南、北两帮炮台的防务时,李秉衡非常“热心肠”地提议:由山东省派出援军“助守”南、北帮炮台,信以为真的戴宗骞随即下令防守北帮炮台的部队除少数留守之外全数调往南帮,山东省派出的援军只需要填补北帮炮台的空缺即可(毕竟南帮炮台是前线,北帮炮台算是后方,颇有照顾友军之举措!)——可是——当戴宗骞的三营绥军老营在南帮炮台与日军血战,几乎拼光的时候——李秉衡许诺派出的“援军”却依然没有进驻北帮炮台!致使最后退守北帮炮台的防守力量连戴宗骞在内也不过18人!导致北帮炮台实际弃守!戴宗骞被丁汝昌接上刘公岛后羞怒难当,于上岛当夜吞金自尽——军中向无戏言,而李秉衡晃点起友军来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其无耻之嘴脸暴露无遗!此罪二也——

炮制假新闻、谎称北洋水师已灭

        1895年2月7日,就在北洋水师和护军士兵依旧在刘公岛同日本人死战的时候,李秉衡却迫不及待地给军机处发去电报(2月8日被翁同盉收到,并以此作为攻击李鸿章的筹码!即便是在被揭穿后依然死抓不放!顺便插一句:翁、李二人倒是惺惺相惜、相互吹捧,“文武将才、真伟人”成了翁老头子乃至后世某些不长脑子的历史研究者给李秉衡戴上的一顶高帽子!这点看,翁、李之间用“臭味相投”来比喻一点都不为过!),称北洋水师已经覆灭!至于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李秉衡却只字未提!此电报的谎言在2月8日当天黄昏就被戳破:往来于上海和烟台之间的英国印度支那轮船公司“益生”轮到达烟台,船长称:“2月7日下午3时左右从威海湾外经过时,观测到刘公岛上依旧飘扬着黄龙旗。”李秉衡得报竟不振奋反而扫兴!此罪三也——

罗织罪名、陷害业已殉国的丁汝昌

        面对自己的副将尚能毫不犹豫的牺牲出卖,那么对于李秉衡来说,陷害非本系统的将领那简直就是天经地义的了!利用朝廷派遣他调查海军覆亡的机会,(一个在战争中四处拆台、截停援军,伪造信息,亲手葬送北洋水师最后生的希望的罪犯居然换了一副嘴脸、堂而皇之地调查起了北洋水师灭亡的原因来——这无论是对于清政府、还是对所有在前线竭力抗敌的将领来说,都是莫大的讽刺!说方伯谦“精明谙练”,我看跟李秉衡比起来,小方还差得远的多!)在没有任何可靠正据的前提下,于调查报告中一口咬定是丁汝昌在向日本人乞降后‘畏罪自杀’!并建议朝廷“不与抚恤”!致使一个为国家与敌人拼尽最后一口气,甚至得到了敌人的尊重的老英雄死后得不到应该得到的荣誉和敬仰!此罪四也——

为逃脱救援不力之罪、扣留援军

        1895年2月9日深夜,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提笔写信给老战友——淮系铭军马队统领陈凤楼(陈部系清政府指派救援威海的部队之一),盼求援军速来(陈部此时已经到达潍县,离威海已不远)。而李秉衡却令陈部驻扎海阳、莱阳一带,防守日军!又早于1895年2月5日截停当日到达潍县,准备救援威海的贵州古州镇总兵丁槐部的5营(2500人)云贵苗兵,将其扣在黄县当作加强登州的外线防御力量!而自己的山东省军队——则一直龟缩在登州莱州一带,丝毫没有出援威海的迹象!陆军外援的一切努力均被李秉衡一手捻灭!(此公要求“训练纯熟”后才能谋划如何救援威海,笑话!等他老兄‘训练纯熟’了,黄花菜都凉了!)而其动机,无一不是为了逃避救援的责任和因为他的撒谎而有可能要担上的“救援不力”的罪名!为一己之私利而毁国家之利器!此罪五也——

为邀功请赏、谎报捷报

        甲午战争后期(北洋水师覆灭后),日本人为了收缩兵力,主动从文登等地撤走!一直龟缩一隅的李秉衡这才敢派兵“收复”文登!但是他又不甘寂寞——偏偏把一次地地道道的“和平进驻”行动吹嘘成了杀得日寇‘血流成河’的“文登大捷”,恬不知耻的向朝廷邀功请赏!欺上瞒下、信口雌黄!居然还以堂堂巡抚大人的身份,炮制出了蓬莱炮台前明火炮重创日舰‘吉野’这种天大的笑话来!(前明的老古董、近乎出土文物的火炮重创当时世界上最快防护巡洋舰,这种天方夜谭和中法战争中招宝山炮台上的‘缺嘴将军’的笑话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天知道前明的火炮是怎么从射程上盖过‘吉野’的152毫米速射炮的!)此罪六也——

利用义和团民的朴素爱国主义达到自己阴暗的政治目的

        当义和团运动逐渐深入的时候,李秉衡和其他清流派大臣对这种盲目的排外运动加以大力支持!但并不因为他有多么同情义和团!而是觉得“民心可用”,转而达到其打击洋务派的阴险目的!这也表达了在朝廷中大多数清流派的观点!利用或者说是操纵人民(主要是农民)朴素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对洋人的厌恶来为自己的政治目的(驱逐洋人,但不是为了民族独立,而是顽固地为了恢复闭关自守的封建统治!)服务!正是在这种阴险政治目的操纵下,义和团运动逐渐由反帝爱国运动逐渐蜕化为盲目排外运动!而清流派的“变本加厉”和一贯的妄自尊大亦成为庚子国乱的导火索之一!此罪七也——

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许景澄和袁昶

        对于义和团的处理问题上,吏部侍郎许景澄(此前为驻德国公使,参与办理北洋购买及监造‘定远’、‘镇远’、‘济远’、‘经远’、‘来远’等以及重建海军时期的‘飞鹰’、‘海容’、‘海琛’、‘海筹’等军舰重大事宜,为建立北洋水师和甲午战争后重建海军立下功劳)和太长寺卿袁昶主张“拳匪不可恃,外衅不可启”、坚持对已经成为盲目排外工具的义和团进行“剿”的政策!与李秉衡意见相左!而当大脑发热的清政府向八国‘宣战’诏书下达后、东南各省封疆大吏称之“乱命”而不从,“东南互保”局面出现,为了打击反对军队进攻东郊民巷(使馆区——历次战争中向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使馆区大举进攻的例子还真的不多见!)的许景澄,李秉衡无中生有的参奏“许与袁违背廷意,擅改电谕,致南北异局”,天马行空地以导致‘东南互保’的‘罪名’栽赃许景澄。以至于朝廷诛杀许景澄后“举国称冤”!此罪八也——

纸上谈兵、空口阔论却抗敌无方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当八国联军进攻大沽口后,李秉衡率江苏之兵北上‘勤王’,并统帅各路“勤王”之兵在杨村(今武清县)于联军相遇。而此战李秉衡根本未作任何军事部署,只知道一味催动部下向联军阵地发动无谓的冲锋,致使敌阵地岿然未动而本方却死伤枕藉,空有人数优势却白白消耗在联军的机枪、大炮之下!(此举和以“喝兵血”闻名的格兰特、谢尔曼之流毫无二致!唯一区别在于:格、谢二人还算是当时数得上的军事家!而李秉衡不过一只知道纸上谈兵的书生耳——)最终大军溃散——(这么一大群当兵的,让一个屁军事知识都不懂的书呆子带领着送死!还有某些蠢驴将其归为‘民族英雄’——不是民族的悲哀是什么?)李秉衡退到通县张家湾后吞金自尽身亡,事传北京,士人“无一觉痛惜者”!(说白了就是认为这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死不足惜!)此罪九也——

        而就是这个满口空头爱国话、习惯光说不练,连丧命沙场都“无一觉痛惜者”的李秉衡却在清流派的吹捧下——成了“文武将才,真伟人”!除了感叹掌握舆论工具的当权者的伟大之外,也只能说明有文化的人确实能左右民众的意志!(看李秉衡的文笔——慷慨激昂,充满‘爱国主义’情操。不知道真相的还真以为他是个民族英雄呢!)将一个恶行累累的罪人当作“民族英雄”(幸好仅仅是一小部分人!)来‘供奉’——不知道是李秉衡个人的‘幸运’,还是国人的悲哀!
这种人——死一个好一个!
]]
原帖由 林苑竹 于 2008-6-27 16:33 发表
楼主最好能附上参考资料(书目)。
:handshake

有时间我就整理一下.
这个跟明亡时候不一样了。清末这种空谈误国,热衷党争的,多点也好,让大清国早死早投胎去吧。;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