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代农业的成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08:32
试论清代农业的成就

摘 要]本文从土地生产率、粮食亩产量、新生产部门、生态农业、农学著作及养活的人口等多方面论述了清代的农学成就,并指出其在中外农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同时,对于清代农具和劳动生产率不高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清代农业;农业成就

On the Agricultural Achievement in Qing Dynasty



Abstract: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land productivity, the grain yield per mu,the new production division,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the agronomy work and the populations supported by agriculture,etc,this paper tries to expound the fact of the agronomy achievement in Qing Dynasty, and points out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developing in Chinese and global agriculture. Meanwhile, the reason why the farm implement was not developed and the labor productivity was not high in Qing Dynasty was analyz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The agri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 Agriculture achievement




农业是农业社会中最基本的生产部门,同时也是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农业的兴衰是农业社会中经济兴衰的直接标志。本着这种认识,作者认为考察清代的农业成就,对于了解清代的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所说的农业成就是指清代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超越前代的水平而言的,也是和同时期西方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相比较而言的,并不是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清代的农业。



一、 清代农业的成就


(一)土地利用率的空前提高


清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同耕作制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一是从清以前的一年一熟制,发展成了二年三熟制,一年二熟制,一年三熟制。二是耕作制的发展遍及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闽广地区,是一种全国范围的变化;这种全国范围出现高复种指数的大变化,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清代由于人多地少矛盾的加剧,农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增加,以及栽培技术的发展,从而促成了耕作制度的大发展。耕作制度发展的具体情况如下:

1.黄河中下游的二年三熟制

黄河中下游,指今天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北京、天津等省市,这一地区的北部如山西寿阳,因气候偏寒,所以主要还是一年一熟制 [1],其他地区则是二年三熟制,其基本特点是禾谷类作物和豆类作物轮作,把用地和养地巧妙地结合起来,如山东沂水的麦――豆――高梁轮作 [2],山西凤台的黍――麦――豆轮作 [3]等等,都是当地典型的二年三熟制形式。

2.长江流域的一年二熟制

长江流域的一年二熟制有二种形式,一是水稻同旱作物一年二熟,二是种植双季稻。稻与旱作物一年二熟制,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又以稻麦复种为主,这是利用稻田秋后空闲的时机,种植冬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种办法。清代这种耕作制度在长江流域分布极广,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都有,成为这些省份利用冬闲田的一种主要方式。


双季稻是长江流域又一种重要的耕作制。双季稻在历史上主要分布于闽广地区,到清代才发展到长江中下游。清•道光时人李彦章在《江南催耕课稻编》中说:“以余所知,浙东、闽南、广东、广西,及江西、安徽,岁种再熟田居其大半,近闻两湖、四川在在亦渐艺此。”表明到十九世纪中叶,双季稻已发展到长江流域各省。笔者又查考了长江流域的方志,查到有51个县有双季稻种植的记载,其中只有二个县是明代开始种双季稻的,其他49个州县都是到清代才具有双季稻的记载,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双季稻绝大多数是在清代发展起来的 [4]。

3.闽广地区的二熟制和三熟制

闽广地区的双季稻,种植的形式多样,有连作、间作、混作等多种,其中以连作为多。由于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生长期长,早在汉代闽广地区已种植双季稻 [5],但长期没有推广,直到清代才成为一种普遍推行的耕作制度。据方志记载,在福建(包括台湾)第一次记载双季稻的35个县的方志中,明代12个,清代23个;广东61个县有双季稻记载,其中明代1个,清代的60个;广西19个县有双季稻记载明代也只1个,清代有18个 [6]。闽广地区115部方志中,记载清代才有双季稻的有101部,约占总数的88%。可见清代双季稻在闽广地区推广规模之大。

至于珠江流域(包括福建)的三熟制则完全是清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制度,它包括三季稻、稻稻麦、稻稻菜、稻稻烟、烟稻瓜、稻豆麦等多种三熟制的种植方式。分布的地区包括,福建的福州、台湾、临汀,广东的广州、嘉应、新会等地 [7]。

清代多熟制的发展和推广,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相对扩大了耕种面积。在北方二年三熟制地区土地利用率提高了50%;南方一年二熟制地区土地利用率提高了100%;华南三熟制地区土地利用率提高了200%,这对人多地少的清代来说,对缓和耕地不足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对不同多熟制可提高土地利用率而言的。至于当时究竟扩大了多少复种面积,因缺乏资料,目前当难具体回答,但从一些零星的资料看,复种的面积是不少的。


两湖地区,乾隆时稻麦二熟制已经普及,据记载“种麦之田十居七八。” [8]江西赣州是个双季稻地区,康熙时“田种翻稻者十之二。” [9]山东是一个二年三熟制地区,据有的学者研究,复种率达25%,由此可见多熟制的推行,土地利用率在不同地区分别提高了20~80%。扩大复种面积是相当可观的。

(二)提高了粮食亩产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粮食不足的矛盾


多熟制的推广,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粮食的亩产量,在二年三熟制地区提高约为12%~30%,在稻麦一年二熟制地区提高约为20%~91%,在双季稻地区提高约为25%~50%,详见清代多熟制的亩产量。

由此可见清代多熟制的推广,取得的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二)粮食亩产量达到超历史生产水平


粮食亩产量是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综合利用的结果,所以亩产量的高低,可视为衡量一个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于我国历代的粮食亩产量,不少学者都作过研究,虽然具体的产量数字,不同学者得出的数字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清代(前期)的粮食亩产量都高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现以吴慧的研究为例来说明。据研究,秦汉时我国的亩产量为264市斤/市亩,唐代是334市斤/市亩,清以前亩产量最高是明代,为346市斤/市亩,清代的亩产量达到了374市斤/市亩,分别比汉代增加了41.6%,比唐代增代11.9%,比明的亩产量高了8%,清代是历史上亩产量最高的一个历史时期。



(三)新产业部门的建立

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农业生产内容单一,生产范围狭小。明清时期由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和商品经济渗入到农业生产,从而出现了一些新的产业部门,据初步统计,约有13个之多。这些新的生产部门包括植棉业、棉纺织业、桑秧业、蚕种业、柞蚕业、丝织业、烟草业、蔗糖业、养珠业、养蜂业、渔苗业、海洋渔业、花卉业等,其中海洋渔业在东南沿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海民生理半年生计在田半年生计在海,故稻不收谓之田荒,鱼不收谓之海荒。”这些新的产业部门,有的在明代中期已经出现,但大部分形成于清代,由于新产业部门的建立,这就大大丰富了农业生产的内容,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范围,标志着清代的农业生产的新发展。




(四)生态农业的创立


生态农业是一种对水陆资源,动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并使其在生产中相互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农业,同时也是以少量耕地求得高经济回报的一种农业经营,被现代科学肯定为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经营模式。这是我国传统农业中的一大创造,也是古代传统农业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这种农业也是在明代中叶出现的,主要在清代形成的。主要形式有苏南地区的粮-畜-鱼-果-菜综合经营,浙北地区的粮-畜-鱼-桑-蚕的综合经营,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桑鱼、果鱼、蔗鱼等的综合经营。苏南地区的生态农业,其农业收入是普通农田的3倍,多种经营的收入又“视田之入复三倍” [1]。在珠江三角洲,推行的“桑基鱼塘”生产,取得了“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效果 [2]。这些记载证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仅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五)农学的发展

清代是我国传统农学的大发展时期,首先表现在农书的大量增加。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1]著录,我国历代所编著的农书共714部,其中清以前的二千一百多年间编著的农书为231部,清代267年,编著的农书为483部,为清代以前农书数量的2.09倍。可见清代农学发展之快。在清代的农书中,蚕桑类的农书增加最多,共155部,约占清代全部农书的三分之一强,而清以前所编写的蚕桑书,只有4部,相比之下,反映了清代蚕桑生产和蚕桑科技发展的迅速。

其次表现在农学研究的内容有了新的发展。蝗虫是我国古代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历史上只有宋代的董煟写过2本有关治蝗的著作,清代随着蝗灾的严重,研究治蝗的著作不断出现,保留至今的治蝗书,至少还有26部,清代成为我国研究治蝗技术最发达的一个时期。

对农作物的研究,也是清代农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对于外来作物如番薯、棉花、烟草等的研究,清代的学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写下了3部番薯著作,11部棉花著作,10部烟草著作,其中对棉花、烟草的研究都是开创性的工作,从而为我国传统农学研究外来作物填补了空白。

此外对于野蚕的系统研究,也是从清代开始的。尽管野蚕汉代已见记载,但很长时间中没有人作过系统的研究,清代的学者在关注桑蚕的同时,也注意了野蚕的研究,并写下了18部野蚕著作,这也是清代农学中的重要成就之一。


上述列举的事实说明,清代在农学上取得的成就是相当巨大的。



(六)创造了以少量耕地养活大量人口的记录

按照我国史书记载,在明代以前,我国人口都没有超过六千万,明代开始达到一亿几千万,也就是说,明代以前,我国农业生产最高只达到维持六千万人生活的水平,到明代开始提高到维持一亿几千万人。清代我国人口进一步发展到三亿至四亿。这表明农业生产已达到了养活三亿至四亿人口的水平,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再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来考察,则更能看出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据历史记载和近人研究,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为9.67亩,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为27.03亩,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为16.56亩,而明代则为6-7亩,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为3.56亩,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为2.41亩。这一事实反映出,清代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已十分尖锐,同时也说明清代养活一口人所需要的耕地远比汉唐时代要少,这就从另一方面说明,清代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一)怎样看待清代的农具没有发展的问题


清代的农具确实没有什么发展,使用的主要是明代以前创造的传统农具,这是客观的历史事实。通过对元代《王祯农书》、明代《农政全书》、清代《授时通考》中收录的农具和农业设施粗略的统计,可以发现《王祯农书》收录235种,《农政全书》收录184种,《授时通考》收录192种;除《农政全书》中收录了西洋灌溉农具外,《农政全书》和《授时通考》所收的全是《王祯农书》中的农具和农业设施,没有什么新的创造。清代出了一部新的农具书叫陈玉璂《农具记》,所收的农具也都是《王祯农书》中所收的农具。

农具没有发展,能说农业有发展吗?我们认为这是两个问题,尽管二者有联系。推动农业发展条件是多方面的,除了农具以外,还有肥料、水利、品种、技术等因素,不能用农具有没有发展,作为衡量农业生产有否发展的唯一条件。

清代农具没有发展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一,清代以前创造的传统农具,都是适应个体小农经营的农具,到明清时期,这些农具仍适应个体农民的经济水平,能满足在农业生产上的需要,客观上没有需求,因而阻止了人们的创造。二,明清以前创造的农具,都是以人力、畜力、水力、风力为动力的铁木工具。农具的进一步发展是以蒸汽、电力为动力,以及使用合金钢和许多现代科学技术,这个条件当时的中国是不存在的。同时,农田的零星分散,农民的贫困和缺少科学文化知识等原因也阻碍农具的改良。由此可见,清代农具没有发展,是受整个社会的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制约的,不只是农业本身的问题。但一如上述,农具的停滞并没有阻碍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




(二)如何看待清代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问题

清代,中国的土地生产率是相当高的,亩产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却是相当低的,就一个农业劳动力(实际是一个农户)所生产的粮食能养活的人口来说,据记载,战国时期,一个农业劳动力可养活5-9人,(下农养5人,上农养9人) [1];到农业生产最发达的清代,被称为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太湖地区,其农业劳动生产率仍是如此,并没有什么提高,即一个壮夫可养活5-9人。靳辅在《生财裕饷第一疏》中说:“臣访之苏松嘉湖之民,知壮夫一丁,止可种稻田十二三亩,其岁收粒米,肥地不过三十余石,瘠地亦可得二十石,以每人每日食米一升科之,有三十余石者,可食九人,而二十石者,可食五六人。” [2]

可见二千多年来,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提高,仍维持在同一水平上,唯一不同的是一夫可耕的土地面积不同,战国时一人可耕百亩(合69市亩),清代一人可耕12-13亩(市亩)。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前者耕作比较粗放,后者比较精耕细作;二是,清代存在着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均耕地相应减少。虽然后者的劳动生产率同前者一样,但后者是在耕地减少了82%(即57亩)的条件下取得的,按照清代农民的生产能力,劳动生产率还是可以提高的,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就是耕地不足,制约了农民生产能力的发挥。由此可见影响我国清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除了个体农民本身的生产能力以外,耕地的不足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清代农业在中外农业史上的地位




(一)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地位


清代是中国农业生产最发达的时期之一。乾隆时,中国人口已达3亿。当时全世界有9亿人口,中国的农业养活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

清代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在清代以前,我国的传统农业技术有过二次发展,一是在两汉时期,由于开发黄河流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成了以抗旱保墒为主要内容的北方旱地农业技术。二是在唐宋时代,由于开发长江流域低洼沼泽地区,形成了以防旱、排涝为内容的南方水田农业技术。可见,清以前的农业技术,重心都在于开发、利用黄河、长江流域的土地。即是以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生产,清代由于农区的耕地已开垦殆尽,人们便想尽办法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发展生产,创造了集约经营,多熟种植的精耕细作农业。这是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从以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产量为主,转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来发展生产的重要历史时期,是我国农业技术的新的发展。




(二)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地位

清代乾隆时期,即十八世纪,中国仍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英国学者亚•沃尔夫(Abraham Wolf)在他的名著《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中说,十八世纪西欧的农业,在耕作制方面,开始从两圃制、三圃制发展到诺福克轮作制,即四区轮作制,土地利用率从50%、66%提高到100%;在农具方面,耕作农具从6-8头牛拉动的轮犁,发展到二匹马拉动的木犁。播种农具,由手工播种,发展到畜力条播机 [1]。

这时中国已盛行多熟种植,土地利用率达到了150%、200%、300%,农具方面,虽然清代并没有新创造,但使用的却是一头牛牵引的木犁和一头牛牵引的耧车,即条播机,农业机械一点也不比西欧落后,可以说是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而耕作制和土地利用率,则远比西欧先进。

另外,据专家研究,在粮食收获率上,18世纪时,中国麦子的收获率为15:1,英国则是10:1 [2],中国的粮食收获率也远较英国为高。


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方面,英国一个劳动力能耕120亩旱地,岁收12000斤粮食 [3],中国在农业最发达的太湖地区,一个劳动力能耕12-13亩土地,岁收米20-30石,合稻谷4500-6750斤。

这说明,清代除劳动生产率不如西方高以外,其他的指标都高于西方或等同于西方,清代的农业在十八世纪时并不比西方落后。对此,国外的学者也都认为,十八世纪的中国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最发达的农业。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经济系赵冈教授在《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一文中说:“与欧洲比较,直到明清为止,中国的农业生产是最先进的,产量遥遥领先于欧洲,……比起欧洲的庄园制度,效率高出许多。” [4]

法国著名的汉学家谢和奈在《中国社会史》中也说:“中国农业于18世纪达到其发展的最高水平,由于该国的农业技术,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和单位面积的产量,其农业看来是近代农业科学出现以前历史上最科学和最发达者,……与此形成鲜明圣对照的是,同时代的许多欧洲地区的农业可能显得特别落后。” [5]

事实说明,到清乾隆时期,中国的农业在世界上还是相当先进和发达的,清前期的****也是有成效的,中国农业的落后是十九世纪时的事,这个问题只能留待以后来讨论了。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

[2]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哲学史[M].周昌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戴逸.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4]郝使君,等.中国500年比较[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5]赵冈.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1).

[6]谢和耐.中国社会史[M].耿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 《礼记•王制》;《孟子•万章下》;《吕氏春秋•上农》。

[2] 《切问斋文钞》卷十五“财赋”一。

[3] 李翊《戒庵老人漫笔》。

[4] 同治《高明县志》。

[5] 清•祁隽《马首农言》。

[6] 清•吴树声《沂水桑麻话》。


[7] 清•《凤台县志•食货》。

[8] 拙作《明清农业史》(待出版)。

[9] 东汉•杨孚《异物志》:“稻交趾冬又种,农者一岁再种。”

[10] 拙著《明清农业史》(待出版)。

[11] 拙著《明清农业史》(待出版)。

[12] 《孙文宅公奏疏》卷八,“请开曲麦疏”。


[13] 乾隆《会昌县志》。




[1] (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译《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586-592页。

[2] 《赴华使团》,转引自载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15页。

[3] 郝使君等《中国500年比较》,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7页。

[4]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一期,138页

[5] (法)谢和奈著、耿升译《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416-417页试论清代农业的成就

摘 要]本文从土地生产率、粮食亩产量、新生产部门、生态农业、农学著作及养活的人口等多方面论述了清代的农学成就,并指出其在中外农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同时,对于清代农具和劳动生产率不高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清代农业;农业成就

On the Agricultural Achievement in Qing Dynasty



Abstract: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land productivity, the grain yield per mu,the new production division,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the agronomy work and the populations supported by agriculture,etc,this paper tries to expound the fact of the agronomy achievement in Qing Dynasty, and points out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developing in Chinese and global agriculture. Meanwhile, the reason why the farm implement was not developed and the labor productivity was not high in Qing Dynasty was analyz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The agriculture of the Qing Dynasty; Agriculture achievement




农业是农业社会中最基本的生产部门,同时也是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农业的兴衰是农业社会中经济兴衰的直接标志。本着这种认识,作者认为考察清代的农业成就,对于了解清代的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所说的农业成就是指清代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超越前代的水平而言的,也是和同时期西方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相比较而言的,并不是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清代的农业。



一、 清代农业的成就


(一)土地利用率的空前提高


清代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同耕作制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一是从清以前的一年一熟制,发展成了二年三熟制,一年二熟制,一年三熟制。二是耕作制的发展遍及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闽广地区,是一种全国范围的变化;这种全国范围出现高复种指数的大变化,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清代由于人多地少矛盾的加剧,农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增加,以及栽培技术的发展,从而促成了耕作制度的大发展。耕作制度发展的具体情况如下:

1.黄河中下游的二年三熟制

黄河中下游,指今天的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北京、天津等省市,这一地区的北部如山西寿阳,因气候偏寒,所以主要还是一年一熟制 [1],其他地区则是二年三熟制,其基本特点是禾谷类作物和豆类作物轮作,把用地和养地巧妙地结合起来,如山东沂水的麦――豆――高梁轮作 [2],山西凤台的黍――麦――豆轮作 [3]等等,都是当地典型的二年三熟制形式。

2.长江流域的一年二熟制

长江流域的一年二熟制有二种形式,一是水稻同旱作物一年二熟,二是种植双季稻。稻与旱作物一年二熟制,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又以稻麦复种为主,这是利用稻田秋后空闲的时机,种植冬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种办法。清代这种耕作制度在长江流域分布极广,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都有,成为这些省份利用冬闲田的一种主要方式。


双季稻是长江流域又一种重要的耕作制。双季稻在历史上主要分布于闽广地区,到清代才发展到长江中下游。清•道光时人李彦章在《江南催耕课稻编》中说:“以余所知,浙东、闽南、广东、广西,及江西、安徽,岁种再熟田居其大半,近闻两湖、四川在在亦渐艺此。”表明到十九世纪中叶,双季稻已发展到长江流域各省。笔者又查考了长江流域的方志,查到有51个县有双季稻种植的记载,其中只有二个县是明代开始种双季稻的,其他49个州县都是到清代才具有双季稻的记载,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双季稻绝大多数是在清代发展起来的 [4]。

3.闽广地区的二熟制和三熟制

闽广地区的双季稻,种植的形式多样,有连作、间作、混作等多种,其中以连作为多。由于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生长期长,早在汉代闽广地区已种植双季稻 [5],但长期没有推广,直到清代才成为一种普遍推行的耕作制度。据方志记载,在福建(包括台湾)第一次记载双季稻的35个县的方志中,明代12个,清代23个;广东61个县有双季稻记载,其中明代1个,清代的60个;广西19个县有双季稻记载明代也只1个,清代有18个 [6]。闽广地区115部方志中,记载清代才有双季稻的有101部,约占总数的88%。可见清代双季稻在闽广地区推广规模之大。

至于珠江流域(包括福建)的三熟制则完全是清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制度,它包括三季稻、稻稻麦、稻稻菜、稻稻烟、烟稻瓜、稻豆麦等多种三熟制的种植方式。分布的地区包括,福建的福州、台湾、临汀,广东的广州、嘉应、新会等地 [7]。

清代多熟制的发展和推广,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相对扩大了耕种面积。在北方二年三熟制地区土地利用率提高了50%;南方一年二熟制地区土地利用率提高了100%;华南三熟制地区土地利用率提高了200%,这对人多地少的清代来说,对缓和耕地不足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对不同多熟制可提高土地利用率而言的。至于当时究竟扩大了多少复种面积,因缺乏资料,目前当难具体回答,但从一些零星的资料看,复种的面积是不少的。


两湖地区,乾隆时稻麦二熟制已经普及,据记载“种麦之田十居七八。” [8]江西赣州是个双季稻地区,康熙时“田种翻稻者十之二。” [9]山东是一个二年三熟制地区,据有的学者研究,复种率达25%,由此可见多熟制的推行,土地利用率在不同地区分别提高了20~80%。扩大复种面积是相当可观的。

(二)提高了粮食亩产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粮食不足的矛盾


多熟制的推广,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粮食的亩产量,在二年三熟制地区提高约为12%~30%,在稻麦一年二熟制地区提高约为20%~91%,在双季稻地区提高约为25%~50%,详见清代多熟制的亩产量。

由此可见清代多熟制的推广,取得的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二)粮食亩产量达到超历史生产水平


粮食亩产量是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综合利用的结果,所以亩产量的高低,可视为衡量一个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关于我国历代的粮食亩产量,不少学者都作过研究,虽然具体的产量数字,不同学者得出的数字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清代(前期)的粮食亩产量都高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现以吴慧的研究为例来说明。据研究,秦汉时我国的亩产量为264市斤/市亩,唐代是334市斤/市亩,清以前亩产量最高是明代,为346市斤/市亩,清代的亩产量达到了374市斤/市亩,分别比汉代增加了41.6%,比唐代增代11.9%,比明的亩产量高了8%,清代是历史上亩产量最高的一个历史时期。



(三)新产业部门的建立

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农业生产内容单一,生产范围狭小。明清时期由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和商品经济渗入到农业生产,从而出现了一些新的产业部门,据初步统计,约有13个之多。这些新的生产部门包括植棉业、棉纺织业、桑秧业、蚕种业、柞蚕业、丝织业、烟草业、蔗糖业、养珠业、养蜂业、渔苗业、海洋渔业、花卉业等,其中海洋渔业在东南沿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海民生理半年生计在田半年生计在海,故稻不收谓之田荒,鱼不收谓之海荒。”这些新的产业部门,有的在明代中期已经出现,但大部分形成于清代,由于新产业部门的建立,这就大大丰富了农业生产的内容,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范围,标志着清代的农业生产的新发展。




(四)生态农业的创立


生态农业是一种对水陆资源,动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并使其在生产中相互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农业,同时也是以少量耕地求得高经济回报的一种农业经营,被现代科学肯定为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业经营模式。这是我国传统农业中的一大创造,也是古代传统农业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这种农业也是在明代中叶出现的,主要在清代形成的。主要形式有苏南地区的粮-畜-鱼-果-菜综合经营,浙北地区的粮-畜-鱼-桑-蚕的综合经营,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桑鱼、果鱼、蔗鱼等的综合经营。苏南地区的生态农业,其农业收入是普通农田的3倍,多种经营的收入又“视田之入复三倍” [1]。在珠江三角洲,推行的“桑基鱼塘”生产,取得了“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效果 [2]。这些记载证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仅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五)农学的发展

清代是我国传统农学的大发展时期,首先表现在农书的大量增加。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1]著录,我国历代所编著的农书共714部,其中清以前的二千一百多年间编著的农书为231部,清代267年,编著的农书为483部,为清代以前农书数量的2.09倍。可见清代农学发展之快。在清代的农书中,蚕桑类的农书增加最多,共155部,约占清代全部农书的三分之一强,而清以前所编写的蚕桑书,只有4部,相比之下,反映了清代蚕桑生产和蚕桑科技发展的迅速。

其次表现在农学研究的内容有了新的发展。蝗虫是我国古代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历史上只有宋代的董煟写过2本有关治蝗的著作,清代随着蝗灾的严重,研究治蝗的著作不断出现,保留至今的治蝗书,至少还有26部,清代成为我国研究治蝗技术最发达的一个时期。

对农作物的研究,也是清代农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对于外来作物如番薯、棉花、烟草等的研究,清代的学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写下了3部番薯著作,11部棉花著作,10部烟草著作,其中对棉花、烟草的研究都是开创性的工作,从而为我国传统农学研究外来作物填补了空白。

此外对于野蚕的系统研究,也是从清代开始的。尽管野蚕汉代已见记载,但很长时间中没有人作过系统的研究,清代的学者在关注桑蚕的同时,也注意了野蚕的研究,并写下了18部野蚕著作,这也是清代农学中的重要成就之一。


上述列举的事实说明,清代在农学上取得的成就是相当巨大的。



(六)创造了以少量耕地养活大量人口的记录

按照我国史书记载,在明代以前,我国人口都没有超过六千万,明代开始达到一亿几千万,也就是说,明代以前,我国农业生产最高只达到维持六千万人生活的水平,到明代开始提高到维持一亿几千万人。清代我国人口进一步发展到三亿至四亿。这表明农业生产已达到了养活三亿至四亿人口的水平,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再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来考察,则更能看出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据历史记载和近人研究,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为9.67亩,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为27.03亩,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为16.56亩,而明代则为6-7亩,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为3.56亩,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为2.41亩。这一事实反映出,清代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已十分尖锐,同时也说明清代养活一口人所需要的耕地远比汉唐时代要少,这就从另一方面说明,清代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一)怎样看待清代的农具没有发展的问题


清代的农具确实没有什么发展,使用的主要是明代以前创造的传统农具,这是客观的历史事实。通过对元代《王祯农书》、明代《农政全书》、清代《授时通考》中收录的农具和农业设施粗略的统计,可以发现《王祯农书》收录235种,《农政全书》收录184种,《授时通考》收录192种;除《农政全书》中收录了西洋灌溉农具外,《农政全书》和《授时通考》所收的全是《王祯农书》中的农具和农业设施,没有什么新的创造。清代出了一部新的农具书叫陈玉璂《农具记》,所收的农具也都是《王祯农书》中所收的农具。

农具没有发展,能说农业有发展吗?我们认为这是两个问题,尽管二者有联系。推动农业发展条件是多方面的,除了农具以外,还有肥料、水利、品种、技术等因素,不能用农具有没有发展,作为衡量农业生产有否发展的唯一条件。

清代农具没有发展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一,清代以前创造的传统农具,都是适应个体小农经营的农具,到明清时期,这些农具仍适应个体农民的经济水平,能满足在农业生产上的需要,客观上没有需求,因而阻止了人们的创造。二,明清以前创造的农具,都是以人力、畜力、水力、风力为动力的铁木工具。农具的进一步发展是以蒸汽、电力为动力,以及使用合金钢和许多现代科学技术,这个条件当时的中国是不存在的。同时,农田的零星分散,农民的贫困和缺少科学文化知识等原因也阻碍农具的改良。由此可见,清代农具没有发展,是受整个社会的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制约的,不只是农业本身的问题。但一如上述,农具的停滞并没有阻碍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




(二)如何看待清代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问题

清代,中国的土地生产率是相当高的,亩产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却是相当低的,就一个农业劳动力(实际是一个农户)所生产的粮食能养活的人口来说,据记载,战国时期,一个农业劳动力可养活5-9人,(下农养5人,上农养9人) [1];到农业生产最发达的清代,被称为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太湖地区,其农业劳动生产率仍是如此,并没有什么提高,即一个壮夫可养活5-9人。靳辅在《生财裕饷第一疏》中说:“臣访之苏松嘉湖之民,知壮夫一丁,止可种稻田十二三亩,其岁收粒米,肥地不过三十余石,瘠地亦可得二十石,以每人每日食米一升科之,有三十余石者,可食九人,而二十石者,可食五六人。” [2]

可见二千多年来,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并没有提高,仍维持在同一水平上,唯一不同的是一夫可耕的土地面积不同,战国时一人可耕百亩(合69市亩),清代一人可耕12-13亩(市亩)。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前者耕作比较粗放,后者比较精耕细作;二是,清代存在着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均耕地相应减少。虽然后者的劳动生产率同前者一样,但后者是在耕地减少了82%(即57亩)的条件下取得的,按照清代农民的生产能力,劳动生产率还是可以提高的,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就是耕地不足,制约了农民生产能力的发挥。由此可见影响我国清代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除了个体农民本身的生产能力以外,耕地的不足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清代农业在中外农业史上的地位




(一)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地位


清代是中国农业生产最发达的时期之一。乾隆时,中国人口已达3亿。当时全世界有9亿人口,中国的农业养活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

清代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在清代以前,我国的传统农业技术有过二次发展,一是在两汉时期,由于开发黄河流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成了以抗旱保墒为主要内容的北方旱地农业技术。二是在唐宋时代,由于开发长江流域低洼沼泽地区,形成了以防旱、排涝为内容的南方水田农业技术。可见,清以前的农业技术,重心都在于开发、利用黄河、长江流域的土地。即是以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生产,清代由于农区的耕地已开垦殆尽,人们便想尽办法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发展生产,创造了集约经营,多熟种植的精耕细作农业。这是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从以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产量为主,转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来发展生产的重要历史时期,是我国农业技术的新的发展。




(二)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地位

清代乾隆时期,即十八世纪,中国仍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英国学者亚•沃尔夫(Abraham Wolf)在他的名著《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中说,十八世纪西欧的农业,在耕作制方面,开始从两圃制、三圃制发展到诺福克轮作制,即四区轮作制,土地利用率从50%、66%提高到100%;在农具方面,耕作农具从6-8头牛拉动的轮犁,发展到二匹马拉动的木犁。播种农具,由手工播种,发展到畜力条播机 [1]。

这时中国已盛行多熟种植,土地利用率达到了150%、200%、300%,农具方面,虽然清代并没有新创造,但使用的却是一头牛牵引的木犁和一头牛牵引的耧车,即条播机,农业机械一点也不比西欧落后,可以说是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而耕作制和土地利用率,则远比西欧先进。

另外,据专家研究,在粮食收获率上,18世纪时,中国麦子的收获率为15:1,英国则是10:1 [2],中国的粮食收获率也远较英国为高。


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方面,英国一个劳动力能耕120亩旱地,岁收12000斤粮食 [3],中国在农业最发达的太湖地区,一个劳动力能耕12-13亩土地,岁收米20-30石,合稻谷4500-6750斤。

这说明,清代除劳动生产率不如西方高以外,其他的指标都高于西方或等同于西方,清代的农业在十八世纪时并不比西方落后。对此,国外的学者也都认为,十八世纪的中国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最发达的农业。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经济系赵冈教授在《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一文中说:“与欧洲比较,直到明清为止,中国的农业生产是最先进的,产量遥遥领先于欧洲,……比起欧洲的庄园制度,效率高出许多。” [4]

法国著名的汉学家谢和奈在《中国社会史》中也说:“中国农业于18世纪达到其发展的最高水平,由于该国的农业技术,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和单位面积的产量,其农业看来是近代农业科学出现以前历史上最科学和最发达者,……与此形成鲜明圣对照的是,同时代的许多欧洲地区的农业可能显得特别落后。” [5]

事实说明,到清乾隆时期,中国的农业在世界上还是相当先进和发达的,清前期的****也是有成效的,中国农业的落后是十九世纪时的事,这个问题只能留待以后来讨论了。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

[2]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哲学史[M].周昌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戴逸.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4]郝使君,等.中国500年比较[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5]赵冈.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1).

[6]谢和耐.中国社会史[M].耿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 《礼记•王制》;《孟子•万章下》;《吕氏春秋•上农》。

[2] 《切问斋文钞》卷十五“财赋”一。

[3] 李翊《戒庵老人漫笔》。

[4] 同治《高明县志》。

[5] 清•祁隽《马首农言》。

[6] 清•吴树声《沂水桑麻话》。


[7] 清•《凤台县志•食货》。

[8] 拙作《明清农业史》(待出版)。

[9] 东汉•杨孚《异物志》:“稻交趾冬又种,农者一岁再种。”

[10] 拙著《明清农业史》(待出版)。

[11] 拙著《明清农业史》(待出版)。

[12] 《孙文宅公奏疏》卷八,“请开曲麦疏”。


[13] 乾隆《会昌县志》。




[1] (英)亚•沃尔夫著、周昌忠译《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586-592页。

[2] 《赴华使团》,转引自载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15页。

[3] 郝使君等《中国500年比较》,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7页。

[4]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一期,138页

[5] (法)谢和奈著、耿升译《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416-417页
所谓的“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有些中国历史学家们将“康乾盛世”称为辉煌,是因为他们觉得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创造了中国历史的奇迹。他们认为国家统一的最终完成,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学术文化的集大成趋势是“康乾盛世”最显著的历史特征。 清朝初年,由于经过数十年的战争,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集权统治,缓和日益激化的民族矛盾,不得不实行一些恢复经济的措施 。
人民多遭惨杀,
田土尽成丘墟。
官虽设而无民可治,
地已荒而无力可耕 。

然而事实如何呢?如果把“康乾盛世”和三代以降号称盛世的其他各个时期相比较,就会发现,无论是在繁荣的质上还是量上,它都远逊前代。

康乾盛世的工业


棉桑等经济作物只准种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粮食以外的作物尚且要禁,何况工商。满清皇帝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多次表示“招商开厂……断不可行”,“矿厂除严禁之外,无二议也”
但是所谓的康乾盛世是个什么情况呢:
1.古人的记载:
明末清初平民思想家唐甄在康熙四十年的盛世是这样概括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
(根据日本学者研究,康熙中期是康乾盛世中人均GDP最高的时期,从此以后在人口压力下,中国的人均GDP开始一路下滑)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农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贱而艰于食,布帛贱而艰于衣,舟转市集而货折赀,居官者去官而无以为家,是四空也。
金钱,所以通有无也。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见缗钱,无以通之。故农民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良贾无筹。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室,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吴中之民,多鬻男女于远方,男之美为优,恶者为奴。女之美为妾,恶者为婢,遍满海内矣。
乾隆朝诗人魏来朋的《鬻子行》写道:
潍北邑当丁丑年,沿海村落少炊烟。无麦无禾空赤地,家家真乃如磬悬。 膝下娇儿莫能蓄,百许铜钱即便鬻。但令得主免饥饿,宁甘下贱为人仆。 交钱交儿说分明,钱交儿不随人行。翁亦无奈强作色,驱之使去终不能。 望儿挥手频频打,旁观谁是解救者?频打频来怀中藏,儿声长号翁如哑。
2.西人的回忆
明末西方传教士还在赞扬中国物产极为丰富,物质生产能力远胜欧洲,声称"大明人"是"衣饰华美,风度翩翩".而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乾隆时期的出使日记中却说:
“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四章第一节。〕在马戛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是这样的..."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善褴褛甚至裸体","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
3.一些有良知的历史学家的记载
山西产好铁,满清就向山西的冶铁户征铁,所征之数不断增加。雍正时征2.5万斤,乾隆时增加到5万斤,嘉庆时又增加到20万斤。征铁给的铁价、脚费不到市价的1/6,近于掠夺!潞安府是当时北方最大的丝织业中心,潞绸精美,被满清列为贡品,每年派造的数量,大大超过机户的承受力。明朝盛时,潞安府有机织 1.3万多张,明朝派造3000匹。经过明末战乱,清代仅剩织机300张,居然还是派造3000匹,致使“机户支价赔累,荡产破家”,逃亡的不少,但满清朝廷并不因此放弃派造,直到机户完全逃光,潞绸在历史上消逝,才算停止。
松江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成为明朝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苏松财赋半天下”,苏州、松江两府的田赋位居全国榜首,其上缴中央的钱粮总额超过了浙江全省。当时松江的面积是苏州的十分之三,而赋税额却是苏州的一半,因此,在明代,松江的赋税额为全国最高。然而松江的棉纺织业到清代开始退步,叶梦珠在《阅世编》中说:明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计,少亦以万计”,而到了清朝,“标客巨商罕至,近来多者所挟不过万金,少者或二三千金,利亦微矣。”令:"闻开矿之事,甚无益于地方,嗣后有请开采者,悉不准行"。对于不能封闭的冶铁厂,则抽十分之二的重税。到乾隆时,全国合法的铁矿厂只有九十三处了。
第一个对康乾盛世提出质疑的人大概是鲁迅,他看了外国人的一些记载,怀疑康乾盛世完全是文字狱吹出来的.康乾盛世的工业总产量其实不及明末万历年间。
大家都知道宋朝工商业极为发达,而明朝则有进一步发展,铁产量为北宋的两倍半,棉布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产品.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而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无论是在繁荣的质上还是量上,“康乾盛世”都远逊明代,具有历史上罕见的全面颓废崩溃之势。
康乾盛世”的农业
农业种植方法的进步,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广东部分地区收获早稻以后,又插晚稻;收获晚稻以后,再种油菜或甘薯,一年三熟。江西土薄,早稻收获以后不能续种晚稻,就种荞麦,一年两熟。由于南方多熟种植的推广,每年可增产粮食60多亿公斤。
  清朝时候,专门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增多了。北京郊区的菜农,利用“火室”、“地窖”等设备,在冬季栽培韭黄、黄瓜等新鲜蔬菜,拿到市场上出卖。乾隆年间,原来不种棉花的河北一些地区,栽培棉花的占十之八九。清朝前其,甘蔗种植遍及东南沿海各省。广东一些地方种植的甘蔗,往往上千顷连成一片,远远望去像芦苇一样。
清朝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美洲植物玉米、番薯、马铃薯的推广。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多种农作物 从明代就自美洲经南洋输入。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贮藏、加工法。讲到番薯育苗越冬、剪茎分种、扦插、窖藏干藏等技术,是最早系统介绍番薯种植法的著作。此后清人陈世元撰《金薯传习录》,记述了冷床育苗,包世臣《齐民四术》中记述了翻蔓技术,番薯种植技术逐渐完善。 但是番薯等高产作物也有其弱点:营养低且单一、味道差,可深加工的价值少。作为一时的救急尚可,长期为主食必然导致人的营养不良,“面如菜色”,身体素质大幅下降,也必然影响人的正常智力发育。经过清初到中叶100多年的兴旺蓬勃,“番薯盛世”也就终于走到了尽头。

“康乾盛世”的疆域

国家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是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然而与唐、元几代不同,在清代,统一问题,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和中原地区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像北方游牧民族,自准格尔葛尔丹一统漠西,即在中亚一带建立相对统一的政权组织,与中原地区相抗衡。康熙有过不彻底的短暂的大一统,但不久即被分裂,继之而起的雍正,又对新疆出现的分裂苗头不加重视。只是到了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以统?新疆为标志,才勉强恢复了前几代的疆域,所谓的“康乾盛世”从此达到了繁荣的顶峰,即所谓“鼎盛”、“全盛”时期。学者王鸣盛在《平定准噶尔赋》赞扬清廷:“天祚神圣,六合雍和;中外?福,寰宇一家。文轨齐于要荒,声教讫于幽遐”,即是对这种表面繁荣景象的歌颂。然而为了这所谓的“鼎盛”,康雍乾三代却付出了极高的代价,甚至弄到康熙驾崩时整个国库只剩下50万两白银的尴尬境地。这就是康熙时代庞大而又低效的军队和频繁的愚蠢的战争带来的后果。而号称“十全武功”的乾隆,其后期更是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政黑洞。
“康乾盛世”的人口
康乾时期之所以能以盛世得名,在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个时期番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养活了大量的人口,创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奇迹:然而事实上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口爆炸(在盛世时期,中国人口从1亿增至3亿)这就给后来的工业化埋下了祸根,使得中国后来的工业化时期人口失去了增长的空间,从而严重制约了工业化进程。(传统的早期工业化必然导致人口增加。)

)“康乾盛世”的文化氛围

学术文化的凋敝是康乾时期中国文化的显著趋势。学术在任何时候都是客观社会生活在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与表面“繁荣”的社会形势不同的是,康乾时期的学术文化表现出与盛世不协调的凋敝气象。明末发达的哲学一夜之间似乎消失了,传统儒学的人文关怀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以考经证史为重要特色的考据学兴起,推动着学术向着无聊的方向发展。考据学对清代学术的败坏,不但表现为它彻底断送了古代哲学的发展,也表现为它促使知识界彻底地进入了“考古期”。满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制造了几百起的文字狱,(连“清风明月”四字都可以导致文字狱,想象力倒是很丰富)还将百万以上的知识分子流徙到穷山恶水的满洲。康乾对文人的极端摧残焉能不导致文化的凋敝?于是乎八股与考据得以茁壮成长。
)“康乾盛世”的残酷统治
1.沿海迁界
沿海迁界,大部分的历史书都是不谈的,即便谈到了,也多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仿佛是无足轻重,无关大雅。然而个人以为沿海迁界这个事件的重大性是被严重低估的低估,其残暴程度,骇人听闻程度,对历史影响程度都是空前绝后的,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一个重大事件,在世界历史上也绝对能算的上一个重大事件。
  究竟什么是沿海迁界呢?简单来说,它就是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让中国从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具体点,满清政府划定一个濒海范围(从濒海三十里左右,到濒海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设立界碑,乃至修建界墙,强制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有敢不迁移的,杀无赦,有敢越界的,也杀无赦。总之,让距离海边三十里到二三百里不等的整个中国沿海地区,成为一个无人区。在这期间,如果清廷统治者觉得迁海的距离太近,还会继续下令,迁的更远一点,他们对海洋的恐惧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
沿海迁界的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呢?是不是象现在的移民那样,先安置好移民的落脚,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偿,然后再一步步把居民迁移出去?不是的!沿海迁界的过程许其说是移民,不如说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屠杀和掠夺。
  按照当时人的记载“勒期仅三日,远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逾二日,逐骑即至,一时跄踉,富人尽弃其赀,贫人夫荷釜,妻襁儿,携斗米,挟束稿,望门依栖。起江浙,抵闽粤,数千里沃壤捐作蓬蒿,土著尽流移。” 翻成白话,就是限期三天迁移,距离远的人根本来不及知道消息,距离近的人就算知道了消息,也不相信。过了两天,军队骑兵就到,于是富人全部抛弃自己财富,贫穷的人拿着锅子带着妻子儿女,全部流离失所,从江浙到广东福建,沿海数千里肥沃的土壤全部变成了荒野蓬蒿。可以想象,就算现代的人从筹划搬家到实施,具体运作准备,也绝对不是三天里就能完成。然而当时中国的沿海居民,就是在这样没有任何预兆准备的情况下,在清廷统治者的淫威逼迫下,迁离故土,凄惨悲苦的情状不问可知。
当时人的描述是“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石之粮,饿殍已在目前。……” 也就是迁的时候,沿海居民就死了超过一半,剩下百分之二十不到的人,就算能够到内地,离饿死也不远了。
迁的同时,就是烧。“稍后,军骑驰射,火箭焚其庐室,民皇皇鸟兽散,火累月不熄。而水军之战舰数千艘亦同时焚,曰:‘无资寇用。’” 烧房子,烧战舰,也确实是做的彻底。 对于不肯迁移的居民,就是一个字“杀”。清廷统治者,和它的爪牙走狗,在这方面从来就是不手软的。
“初,(广东香山县)黄梁都民奉迁时,民多恋土。都地山深谷邃,藏匿者众。”“……计诱之曰点阅,报大府即许复业。愚民信其然。际盛乃勒兵长连埔,按名令民自前营入,后营出。入即杀,无一人幸脱者。复界后,枯骨遍地,土民丛葬一阜,树碣曰木龙岁冢。木龙者,甲辰隐语也。” 不仅烧房子,杀人民,就连树木青草也不房过,日本的三光政策和满清的残暴彻底程度相比,实在是差了一个数量等级。
  “当播迁之后,大起民夫,以将官统之出界,毁屋撤墙,民有压死者。至是一望荒芜矣。又下砍树之令,致多年轮囷豫章、数千株成林果树、无数合抱松柏荡然以尽。……三月间,令巡界兵割青,使寸草不留于地上。” 至于为什么要砍树,要对果树松柏都斩尽杀绝,大约意思也是为了防止海上的反清复明力量利用吧。清廷统治者残暴的彻底性和想象力确实是可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只可惜在明朝时访问中国的那些西方传教士记载下明朝中国广大沿海地区到处鸟鸣林幽,果树松柏成群,富裕繁盛的景象在满清的统治下是灭绝了。
康乾盛世?番薯盛世。:D
原帖由 长久等待 于 2008-6-16 12:57 发表
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


对于无知的货色,总喜欢把自己的意淫和历史事实等同起来。
麻烦去查清楚两朝的各自产量再来发贴吧,这种自慰的垃圾文章不要到超大来污染环境。
顺便说一句,说明朝的铁产量超过清朝,多数是网上自己拉自己吃的帖子互相转贴的结果。

我从来没看见给过出处的。

意淫无罪!;P
奇怪啊,怎么一要数据出处就没有回复了:o
  饥荒连年,死者枕藉,人相食的“康乾盛世”
    
    康熙元年,吴川大饥。二年,合肥饥。三年春,揭阳饥。秋,交河、宁晋饥。四年春,曹州、兖州、东昌大饥。夏,惠来饥。秋,怀远饥。冬,乌城饥。六年,应山饥。七年,无极大饥。十年夏,海盐大饥。秋,临安、东阳大饥。十一年,永康、峡江、大冶饥。秋,遂安、汤溪大饥。十二年,乐亭大饥。十三年春,兴宁、镇平、京山大饥。十四年,东光饥。十五年春,大冶饥。夏,连平饥。十六年春,嘉应州大饥。夏,郧县、郧阳、郧西大饥。十七年秋,曲江饥。十八年春,真定府属饥。夏,兴宁、长乐、嘉应州、平远饥。秋,无为、合肥、庐江、巢县、博兴、乐安、临朐、高苑、昌乐、寿光大饥。冬,满城饥。十九年春,江夏大饥。夏,大同、天镇饥。冬,万泉、遵化州、沧州饥。二十年夏,儋州、永嘉饥。二十一年春,桐乡饥。冬,信宜、真定、保安州饥。二十二年春,宜兴饥。秋,单县饥。二十三年春,济宁州、剡州、费县饥。秋,巴县、江安、罗田饥。二十四年春,沛县饥。二十五年秋,恭城大饥。冬,★城大饥。二十六年,博兴大饥。二十七年秋,蔚州饥。二十八年春,高邑、文登饥。夏,潜江大饥。秋,龙门饥。二十九年夏,黄冈、黄安、罗田、蕲州、黄梅、广济饥。秋,襄垣、长子、平顺饥。三十年春,昌邑饥。秋,顺天府、保安州、真定饥。三十一年春,洪洞、临汾、襄陵饥。夏,富平、盩厔、泾阳饥。秋,陕西饥。三十二年夏,庆阳饥。秋,湖州饥。三十三年,沙河饥。三十四年,毕节饥。三十五年夏,长宁、新安、★城饥。秋,大埔饥。三十六年夏,广宁、连平、龙川、海阳、揭阳、澄海、嘉应州大饥。秋,庆元、龙南、潜江、酉阳、江陵、远安、荆州、郧西、江陵、监利饥。三十七年春,平定、乐平大饥,人相食。夏,济南、宁阳、莒州、沂水大饥。三十八年春,陵川饥。夏,婺源、费县饥。秋,金华饥。三十九年秋,西安、江山、常山饥。四十年,靖远饥。四十一年春,吴川大饥。夏,沂州、剡城、费县大饥。冬,庆云饥。四十二年夏,永年、东明饥。秋,沛县、亳州、东阿、曲阜、蒲县、滕县大饥。冬,汶上、沂州、莒州、兖州、东昌、郓城大饥,人相食。四十三年春,泰安大饥,人相食,死者枕藉;肥城、东平大饥,人相食;武定、滨州、商河、阳信、利津、沾化饥;兖州、登州大饥,民死大半,至食屋草;昌邑、即墨、掖县、高密、胶州大饥,人相食。四十四年,凤阳府属饥。四十五年春,汉川、锺祥、荆门、江陵、监利、京山、潜江、沔阳、郧县、郧西饥。四十六年秋,东流、宿州饥。四十七年,平乡、沙河、钜鹿饥。四十八年春,无为、宿州饥。夏,沂城、剡城、邢台、平乡饥。秋,武进、清河饥。四十九年,阜阳饥。五十年,通州饥。五十一年,古浪饥。五十二年春,苍梧饥,死者以千计。夏,长宁、连平、合浦、信宜、崖州、柳城饥。五十三年春,阳江饥。冬,汉阳、汉川、孝感饥。五十四年夏,临榆饥;遵化州大饥,人食树皮。五十五年春,顺天、乐亭饥。五十六年春,天台饥。五十七年,广济饥。五十八年春,日照饥。夏,静宁、环县饥。五十九年春,临潼、三原饥。夏,蒲县饥。六十年春,平乐、富川饥。夏,邢台饥。秋,咸阳大饥。冬,兖州府属饥。六十一年夏,井陉、曲阳、平乡、邢台饥。夏,蒙阴、沂水饥。秋,嘉兴、金华饥。冬,怀集饥。
    
      雍正元年夏,通州饥。秋,嘉兴饥。二年春,蒲台大饥。夏,乐清、金华、嵊县饥。冬,英山饥。三年夏,顺德、胶州饥。冬,惠来饥。四年春,嘉应州饥。秋,澄阳江饥。五年冬,江陵、崇阳饥。七年,寿州饥。八年夏,肥城、武城饥。冬,铜陵大饥。九年春,肥城大饥,死者相枕藉;莒州、范县、黄县、招远、文登饥。夏,章丘、邹平大饥。冬,济南大饥。十年,崇明、海宁饥。十一年冬,上海、嘉兴饥。十二年秋,武进大饥。十三年秋,庆远府属大饥。冬,垣曲饥。
  乾隆元年夏,海阳饥。三年秋,平阳饥。四年春,葭州饥。夏,砀山饥。五年,巩昌、秦州、庆阳等处饥。六年,甘肃陇右诸州县大饥。七年春,山阳饥。夏,宜都饥。秋,亳州饥。八年春,南昌、饶州、广信、抚州、瑞州、袁州、赣州各府大饥。夏,天津、深州二十八州县饥。九年,高邑大饥。十年,正定、赞皇、无极、★城、元氏等县饥。十一年春,沾化饥。夏,庆云、宁津饥。十二年,曹州、博山、高苑、昌乐、安丘、诸城、临朐饥。十三年春,曲阜、宁阳、济宁、日照、沂水饥。夏,福山、栖霞、文登、荣成饥,栖霞尤甚,鬻男女。十四年春,安丘、诸城、黄县大饥,饿殍载道,鬻子女者无算。十五年秋,广信饥。十六年春,福山、栖霞饥,民多饿死。夏,南昌、广信饥。冬,建德饥。十七年春,全州饥。夏,同官、洵阳、白河饥。冬,房县饥。十八年春,庆元饥。秋,郧县饥。十九年,罗田饥。二十年,溧水、通州饥。二十一年春,青浦、东流、湖州、石门、金华饥。夏,沂州、武城饥。冬,济南府饥。二十二年夏,博白饥。秋,掖县饥。二十三年春,翁源、苍梧饥。夏,日照饥。二十四年秋,陇右诸州县大饥。二十五年,平定、潞安、长子、长治、和顺、天门饥。二十六年,江夏、随州、枝江饥。二十七年春,济南饥。夏,枣强、庆云饥。二十八年夏,永年、永昌大饥。
  
  满清入关后,取消三饷,却加征更沉重的火耗。顾炎武对这场灾难这样写:
  今来关中,……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至征粮之日,财村民皆出,谓之人市。其逃亡或自尽者,又不知凡几也。何以故,则有谷而无银也。
  “答徐甥公肃书”写道:“关辅荒凉,非复十年以前风景。而鸡肋蚕丛,尚烦戎略,岂顾民生。至有六旬老妇,七岁孤儿,挈米八升,赴营千里。”“山西 汾州米价,每石二两八钱,大同至五两外。”结果“人多相食。”
  清初唐甄是这么描写所谓康熙盛世的:
  “ 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农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贱而艰于食,布帛贱而艰于衣,舟转市集而货折赀,居官者去官而无以为家,是四空也。金钱,所以通有无也。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见缗钱,无以通之。故农民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良贾无筹。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室,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吴中之民,多鬻男女于远方,男之美为优,恶者为奴。女之美为妾,恶者为婢,遍满海内矣。”
  乾隆时期如何呢?
  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乾隆时期的出使日记中说当时的中国:“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人们衣善褴褛甚至裸体”,“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康乾盛世”的中国,跟现在的黑非洲一样,饥荒众多,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中国从一等国降到三等国地位。
在1979年第2期的《学术论坛》上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明代钢铁生产的发展》,里面有一个表格是比较唐宋元明清的铁产量
  唐元和初年,每年的铁产量是207万斤
  北宋治平年间,铁产量是824万1千斤
  南宋初年是216万2144斤(不包括北方的金国)
  元朝中统四年(1263年)584万4000斤
  而到了明朝永乐初年,铁产量是1957万5026斤,而到明代中期以后,仅仅广东一个省的铁产量就相当于永乐初年全国铁产量的三分之一。这篇文章说“一直到17世纪晚期,年铁产量最多的俄罗斯也只有2400多吨,而永乐初年(1403-1410年)我国的铁产量就已经是9700多吨。  
  同一篇文章说“由于害怕钢铁业的发展会吸引大量的城乡过剩人口聚集于清朝统治力量薄弱的的穷山僻壤地区,随时都会给清朝统治者造成威胁,所以清朝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限制钢铁生产的发展。
  措施一,禁止商民自行开矿冶炼。清朝政府多次颁布停开旧矿,禁开新矿的命令。康熙十四年,皇帝谕令‘闻开矿之事,甚无益于地方,嗣后有请开采者,悉不准行’
  措施之二,大大加重铁课,清朝政府对于不能用武力封闭的铁冶厂则征收重税,根据陕西,广东、湖南、浙江、四川等地区的铁矿课材料,一般都是将才的的铁砂以‘十分抽二’交给清朝政府,比明朝的三十分抽二,重了三倍,结果许多民营铁冶业因交不起繁重的铁课而被关闭,致使明代已经高度发展的钢铁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到乾隆二十年(1755年)全国合法的铁矿厂只剩下93处,远远不及明代”
]]
我很遗憾地告诉12楼:那篇文章里面还就是没有清朝的钢铁产量数字。所以你需要自己去寻找了。
偶去搜索了一下,结果搜出妖蛾子来了。

“清代自康熙二十四年(l685)到道光十五年(l875),全国民营铁冶厂达到1062个,金、银、铜、锡等矿场1109处。而且有的规模相当大。乾隆年间(1736—1795),佛山的炒铁、铸铁工人达到20000—30000人。自从铁冶业允许民营以后,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使产量大幅度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嘉靖年间(1522一1566年),全国民营铁产量达到45000吨……到了清代前期,仅广东一省的铁产量就达到27000吨……这些数字表明民营矿业的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

哈哈,清朝一个省的产量就是明朝全国的60%,哇咩哈哈。

偶还有一个包袱没有抖出来:D
清朝就是个垃圾王朝,还有这么多人为它叫好。
原帖由 堡垒出击 于 2008-6-24 18:17 发表
清朝就是个垃圾王朝,还有这么多人为它叫好。

应该到黄帝陵前去集体合唱《原始社会好》;P
原帖由 堡垒出击 于 2008-6-24 18:17 发表
清朝就是个垃圾王朝,还有这么多人为它叫好。


请把你说的垃圾王朝的铁产量说出来,看看和明朝哪个更垃圾,不是很直接么。

请你讨论问题,不要当鹦鹉。
其实就算明朝钢铁产量超清代N倍又怎么样?前工业社会里钢铁产量能代表什么?;P

一帮经济学小白瞎嚷嚷,无非就是想在明清比较里多一些明朝超过清朝的地方而已.所以现在网上所谓明清比较十分之九都是比的无聊项目
我看了标题就知道后面要转来一堆什么样的帖子......
事实说明,到清乾隆时期,中国的农业在世界上还是相当先进和发达的,清前期的****也是有成效的,中国农业的落后是十九世纪时的事,这个问题只能留待以后来讨论了。
=========================================
^_^因为19世纪西方农业通过政府投入发展起来了
19世纪中期是高峰,法国1850-1860年间兴建的大小水利工程超过此前的总合
政府还免费发给农民石灰水种子以防止坏种和虫害
结果农民成了保皇党的一大票源,
当时社会主义者就此认为农民冥顽不化
^_^至于大清……小农佃农经济算是蹦跶不出去了
原帖由 dark_knight 于 2008-6-25 00:08 发表

应该到黄帝陵前去集体合唱《原始社会好》;P

;P 轩辕陵是个伪陵吧?
“黄帝崩,葬桥山”——司马迁这么说的,就算是假的,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假陵,全世界也没多少啦。
清粉真厉害,把原始资料“到了清代前期广东一省的铁产量2700吨”改成“27000吨”,我自愧不如!;P
原帖由 长久等待 于 2008-6-25 20:35 发表
清粉真厉害,把原始资料“到了清代前期广东一省的铁产量2700吨”改成“27000吨”,我自愧不如!;P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6031

不识数的自己看去。:D

我就认定这群不学无术的角色也就是当当网络鹦鹉,要他们识数,要求未免太高了。

鹦鹉的价值就在于被摸摸,捏捏。
明清的时候因为统治阶级鼓励生育,导致中国人口激增,原来的耕地根本不够用,就只好去毁林开荒,围垦湖泊,开垦草场,导致中国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这种现象一直到现在都存在。还什么盛事,笑话!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2008-6-25 16:00 发表
“黄帝崩,葬桥山”——司马迁这么说的,就算是假的,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假陵,全世界也没多少啦。

成吉思汗假陵连1000年也没有,曹操倒是有疑冢72,不过恐怕早就给别人挨个挖过吧
挖曹操的干嘛?量他是不是只有16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