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关系展现新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24:04
凤凰卫视3月29日消息 综合报道,据日本外务省官员星期日说,其外务相川口顺子将于这个星期到中国进行访问,有消息透露,钓鱼岛事件或将成为相关官员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最近一段时期,钓鱼岛事件、小泉一再声称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等等,使得中日关系遭遇到了很大的考验,而中国在中日关系问题上的表态更是备受瞩目。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曹景行先生认为,现在在处理一些对美日外交问题方面,中国表现的比较明快,也比较坚定。


小泉执意参拜神社遭中国严批

据法新社报道,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近日表示要再次参拜靖国神社的言论,引起了中国和其它亚洲邻国的批评,但小泉的回应却是这些批评「令人觉得奇怪」,声称他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要谴责他前往靖国神社参拜的行为。

小泉星期日在朝日电视节目中说:「我至今仍然相当困惑,为什么外国的一些人说我向本国在战争中死去的人表达我的悼念之情是不对的。」

此前在3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说,现在中日两国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日本的有些领导人多次参拜供有甲级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和亚洲人民的感情……日本领导人应当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不要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也不要影响中日两国领导人的正常互访和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钓鱼岛问题中方高调据以力争

最近,中国七名保钓人士登上中国钓鱼岛,再次引发中日领土之争。中国首次对这一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反映。

有人士表示,当前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主要来自海洋方向,主权问题在海上方向最为突出。

在东海应归中国管辖的约5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日本与中国重叠海域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特别是中日存在着钓鱼岛归属之争,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

此次,钓鱼台岛事件就是这种主权和利益的体现。据外电报道,日本外务省官员星期日说,外务相川口顺子本星期到中国访问期间,或将涉及上周七名中国人登上钓鱼台列岛一事。与此同时,在日本海岸防卫队于具有争议的钓鱼岛拘捕7名中国保钓人士一事上,北京表达了强硬反对的态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26日晚就因登上钓鱼岛而被扣留的7名“保钓”人士被强制遣返一事,向日本方面表示“强烈愤慨”,要求日方确保中国公民安全,并立即无条件放人。


对于一些民众的游行和示威,孔泉表示,正是由于日方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极大刺激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他们不得不通过某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强烈义愤。


对于战争遗留问题 中国要求日对历史负责

中国新泻劳工受害者起诉日本政府案26日作出判决,新泻地方法院判决中国劳工胜诉,并要求日本政府和地方企业一同承担责任。新泻地方法院的判决是中国劳工在近10年诉讼历程中获得的为数不多的胜利之一。

这次“法院宣判日本政府要承担责任,这说明日本法律界已经公开表示,侵华事实既然是战争罪行,对加害者的犯罪事实的认定,除了承认事实之外,还要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也首次对战争赔偿问题表达严正甚至强烈的态度。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就强掳中国劳工诉讼案新泻地方法院判决要求国家和企业支付赔偿金问题发表谈话表示:希望日方认真对待这个判决,显示出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他表示支持这个判决并要求尽快处理战后遗留问题。


发言人还就强掳中国劳工一事指出: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重大罪行。


石油管线之争体现中日利益摩擦?

石油乃国家经济之血。中日由于各自的原因,都正陷入极度“贫血”的状态中。面对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面对绕不过去的“马六甲困境”,近年来两国在俄罗斯、伊朗和北非进行了三场近乎惨烈的较量。

去年以来,作为东亚的两个能源需求大国,中国和日本围绕着同俄罗斯合作在西伯利亚敷设输油管道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日本是一个极端重视经济利益的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无论是在历史因缘上,还是现实政治上,都不是它所希望看见的景象。在21世纪的外交基本战略中,它已经把中日关系定性为“协调与共存”和“竞争与摩擦”混在的关系。这次的输油管道之争就是经济领域里两国“竞争与摩擦”关系的体现。


中国对日态度或趋强硬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就日中关系发表了讲话。温总理强烈批评了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并对小泉在2月的国会答辩中试图将参拜行为正当化的态度鲜明地表现出中方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


日本媒体分析,国会答辩后,互联网上的各种评论都反映出了中国人民高涨的反日情绪。由此可见,两国未能改善包括恢复中断至今的首脑间互访在内的日中关系这一目标,而中日关系的冷淡局面暂时将持续下去。


温总理此前曾呼吁:“有必要建立两国间良好的氛围”,但在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却一改温婉的言辞,强调“日中战争造成了中国方面2000多万人的死亡”以及中国人民在感情上遭受的伤害,表现出丝毫不妥协的强硬姿态。


虽然对于希望均衡发展经济的中国来说,对日关系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外交政策,而在温总理的此次发言中却流露出了因参拜问题阻碍日中关系发展而产生的强烈不满。


尤其是去年中方曾努力以灵活姿态缓和历史问题,但因小泉今年元旦参拜靖国神社以及2月国会答辩中对该神社供奉甲级战犯表示“并不反感”种种言行,招致了中方更为强烈的不满。


中日:“没有首脑互访的关系发展”

国际先驱导报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冯昭奎文章称,中日关系、特别是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的实质就是在全球范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全球范围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产业结构看,中日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从国家基本情况看又是同处东亚的两个不同类型的大国,两国经济具有极强的、持久的互补性。但不能否认,中日未能进行首脑互访,给两国关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但是,两国在政治、经济、民间、文化各方面的交流仍然向前发展,中日之间形成了“没有首脑互访的关系发展”的奇妙局面。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曹景行认为,目前中国在日本等问题上也显示相当坚定和明确。这样一种变化和当前整个国际环境有关系,特别是中国的周边环境。目前,如果中国和其他国家有分歧,有不同的利益,大家可以坐下来谈,以谈判解决,以各种方式达成解决目的,这是一个方式。但是如果你要搞对抗,中国也就奉陪到底。凤凰卫视3月29日消息 综合报道,据日本外务省官员星期日说,其外务相川口顺子将于这个星期到中国进行访问,有消息透露,钓鱼岛事件或将成为相关官员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最近一段时期,钓鱼岛事件、小泉一再声称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等等,使得中日关系遭遇到了很大的考验,而中国在中日关系问题上的表态更是备受瞩目。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曹景行先生认为,现在在处理一些对美日外交问题方面,中国表现的比较明快,也比较坚定。


小泉执意参拜神社遭中国严批

据法新社报道,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近日表示要再次参拜靖国神社的言论,引起了中国和其它亚洲邻国的批评,但小泉的回应却是这些批评「令人觉得奇怪」,声称他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要谴责他前往靖国神社参拜的行为。

小泉星期日在朝日电视节目中说:「我至今仍然相当困惑,为什么外国的一些人说我向本国在战争中死去的人表达我的悼念之情是不对的。」

此前在3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说,现在中日两国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日本的有些领导人多次参拜供有甲级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和亚洲人民的感情……日本领导人应当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不要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也不要影响中日两国领导人的正常互访和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钓鱼岛问题中方高调据以力争

最近,中国七名保钓人士登上中国钓鱼岛,再次引发中日领土之争。中国首次对这一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反映。

有人士表示,当前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主要来自海洋方向,主权问题在海上方向最为突出。

在东海应归中国管辖的约5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日本与中国重叠海域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特别是中日存在着钓鱼岛归属之争,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

此次,钓鱼台岛事件就是这种主权和利益的体现。据外电报道,日本外务省官员星期日说,外务相川口顺子本星期到中国访问期间,或将涉及上周七名中国人登上钓鱼台列岛一事。与此同时,在日本海岸防卫队于具有争议的钓鱼岛拘捕7名中国保钓人士一事上,北京表达了强硬反对的态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26日晚就因登上钓鱼岛而被扣留的7名“保钓”人士被强制遣返一事,向日本方面表示“强烈愤慨”,要求日方确保中国公民安全,并立即无条件放人。


对于一些民众的游行和示威,孔泉表示,正是由于日方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极大刺激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他们不得不通过某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强烈义愤。


对于战争遗留问题 中国要求日对历史负责

中国新泻劳工受害者起诉日本政府案26日作出判决,新泻地方法院判决中国劳工胜诉,并要求日本政府和地方企业一同承担责任。新泻地方法院的判决是中国劳工在近10年诉讼历程中获得的为数不多的胜利之一。

这次“法院宣判日本政府要承担责任,这说明日本法律界已经公开表示,侵华事实既然是战争罪行,对加害者的犯罪事实的认定,除了承认事实之外,还要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也首次对战争赔偿问题表达严正甚至强烈的态度。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就强掳中国劳工诉讼案新泻地方法院判决要求国家和企业支付赔偿金问题发表谈话表示:希望日方认真对待这个判决,显示出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他表示支持这个判决并要求尽快处理战后遗留问题。


发言人还就强掳中国劳工一事指出: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重大罪行。


石油管线之争体现中日利益摩擦?

石油乃国家经济之血。中日由于各自的原因,都正陷入极度“贫血”的状态中。面对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面对绕不过去的“马六甲困境”,近年来两国在俄罗斯、伊朗和北非进行了三场近乎惨烈的较量。

去年以来,作为东亚的两个能源需求大国,中国和日本围绕着同俄罗斯合作在西伯利亚敷设输油管道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日本是一个极端重视经济利益的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无论是在历史因缘上,还是现实政治上,都不是它所希望看见的景象。在21世纪的外交基本战略中,它已经把中日关系定性为“协调与共存”和“竞争与摩擦”混在的关系。这次的输油管道之争就是经济领域里两国“竞争与摩擦”关系的体现。


中国对日态度或趋强硬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就日中关系发表了讲话。温总理强烈批评了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并对小泉在2月的国会答辩中试图将参拜行为正当化的态度鲜明地表现出中方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


日本媒体分析,国会答辩后,互联网上的各种评论都反映出了中国人民高涨的反日情绪。由此可见,两国未能改善包括恢复中断至今的首脑间互访在内的日中关系这一目标,而中日关系的冷淡局面暂时将持续下去。


温总理此前曾呼吁:“有必要建立两国间良好的氛围”,但在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却一改温婉的言辞,强调“日中战争造成了中国方面2000多万人的死亡”以及中国人民在感情上遭受的伤害,表现出丝毫不妥协的强硬姿态。


虽然对于希望均衡发展经济的中国来说,对日关系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外交政策,而在温总理的此次发言中却流露出了因参拜问题阻碍日中关系发展而产生的强烈不满。


尤其是去年中方曾努力以灵活姿态缓和历史问题,但因小泉今年元旦参拜靖国神社以及2月国会答辩中对该神社供奉甲级战犯表示“并不反感”种种言行,招致了中方更为强烈的不满。


中日:“没有首脑互访的关系发展”

国际先驱导报援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冯昭奎文章称,中日关系、特别是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的实质就是在全球范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全球范围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产业结构看,中日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从国家基本情况看又是同处东亚的两个不同类型的大国,两国经济具有极强的、持久的互补性。但不能否认,中日未能进行首脑互访,给两国关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但是,两国在政治、经济、民间、文化各方面的交流仍然向前发展,中日之间形成了“没有首脑互访的关系发展”的奇妙局面。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曹景行认为,目前中国在日本等问题上也显示相当坚定和明确。这样一种变化和当前整个国际环境有关系,特别是中国的周边环境。目前,如果中国和其他国家有分歧,有不同的利益,大家可以坐下来谈,以谈判解决,以各种方式达成解决目的,这是一个方式。但是如果你要搞对抗,中国也就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