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特殊行为机制 让我们都是虐待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0:52:10
一个名为“斯坦福监狱”的实验显示,某些行为机制会使我们变得异常残暴。不相信?请随我们去亲历一下当时的实验场景吧。

编译 李佳


    请设想一下,现在的你是一名身处战争之中的士兵。上级命令你审讯一名嫌犯,他有可能是个恐怖分子。为了让他开口,你会使用哪些手段?不让他睡觉,动用铁棒,甚至电击?什么?你永远不会这么做?你说这样的事只有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或神经病才干得出来?可是,从古至今,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变成恶魔的例子不胜枚举。内心里一直认定自己如羊羔般温顺善良的我们怎么会犯下如此暴行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浦·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却认为这并不足为奇。在他看来,全新的外部环境会使我们的心态失衡,甚至转变为恐惧。他于197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所做的令人齿寒的实验足以证明这一点。

完全自愿的实验对象
    当时,年轻的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教心理学,他对监狱特别感兴趣。他想知道监狱是如何改变看守的行为的,被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对犯人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可惜无法进入监狱实地进行研究!津巴多想出一个办法:在大学校园里重现监狱场景!于是,在几个学生的帮助下,津巴多开始了这个异想天开的实验。在学校的一栋楼房内,津巴多发现了一个理想的地下室。它长长的走廊正好可以用来给犯人放风,三间长3米宽3米的房间则是理想的牢房。厕所可作为禁闭室。麦克风和摄像头安装完毕后,“监狱”布置完成。为了寻找“实验对象”,津巴多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则广告:“寻找大学生参加监狱生活实验。酬劳是每天15美元,期限为两周。”结果共有70人报名,经过一系列医学和心理学测试,24名身心健康的年轻人入选。他们被随机分成三组:9名犯人,9名看守,6名候补。一切准备就绪,“斯坦福监狱”实验即将开始。

    8月14日 星期天  身穿卡其制服,胸前挂着口哨,戴着深色太阳镜,腰里别着警棍和手铐,9名看守的装扮绝对可以乱真,他们正等待着囚犯的到来。前一天,津巴多以管理者的身份对看守们作出如下要求:所作所为尽可能贴近真实,不能使用暴力维持监狱秩序。在这个周日的上午,看守们准备“接收”囚犯,这些囚犯只穿→→着一件白色囚服,上面印着一个号码。从今以后,他们不叫保尔或格伦,而是“3401”或“5704”,9名囚犯均戴有脚镣,为的是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这个方法奏效了。


    8月15日 星期一  看守实施了第一次惩罚:如果有谁忘记指示或床铺整理得不合格,就要做10个、20个或是30个俯卧撑。监狱里立刻弥漫开紧张气氛,整个上午,囚犯们都把自己关在牢房中。面对反抗,看守毫不让步,他们用灭火器喷射囚犯,将他们赤身裸体地锁在床腿上,有些囚犯还被关了数小时禁闭。这一切超出了道格,也就是“8612”的承受极限。“我受不了了!”他在禁闭室里大喊。是演戏还是真的精神崩溃?连津巴多也没了想法: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实验组最终决定让道格离开……


    8月16日 星期二  实验监狱重新恢复了平静。但犯人一个个全都没精打采,包括新来替换道格的囚犯。整个监狱成了猪圈,这是必然的,因为为了惩罚反叛者,看守不允许他们上厕所。而津巴多那方面,他坚信被放出的囚犯道格会尝试帮助狱友越狱,从而导致实验夭折。监狱中的紧张气氛达到顶点。


    8月17日 星期三  监狱里虽没有正面冲突,但气氛依旧紧张。看守的惩罚措施越来越别出心裁。他们强迫犯人玩跳山羊,这对于只穿囚服而没有穿内衣的犯人来说不啻一种侮辱。再或者强迫犯人背着两名狱友做俯卧撑……一个名叫史都华的犯人出现了严重的歇斯底里症状。这一次,津巴多没有任何迟疑便将其释放,并马上找人替代了他。三天内两人退出!但这并没有动摇津巴多的决心。


    8月18日 星期四  “老板”没动摇,看守更加没有。虐待在不断升级,不公正的处罚相继上演,又有两名犯人达到精神崩溃的边缘。津巴多这一天的日子也不好过,他的女朋友来实验室看他,眼前的景象让她错愕不已。本来,津巴多正等着他的女朋友夸奖他极具创意的研究工作,没想到她说:“你在折磨这些男孩,这太可怕了!”津巴多的信心动摇了,但仍然没下决心结束这一切,直到他发现了看守的最新玩法——两个犯人被迫模仿动物交配。侮辱和暴力已经无可复加!这大大超出了津巴多的极限,监控屏幕前的他被这一幕惊呆了。第二天一早,他便宣布实验结束,比预期提前了9天!
    不到一周的时间便让9名遵纪守法、毫无前科的大学生,9个个性和经历各异的年轻人,变成了残酷的看守。津巴多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开始,拥有绝对权力的科学家就指定了好人和坏人。“坏人”不被当作人来看待, 他们的名字被剥夺,由数字取而代之,像动物一样被铁链束缚……相反,“好人”则被授予了武器和权力。“一旦你穿上制服,就好像开始扮演一个角色,你不再是你自己,你的所作所为要与这身制服、与这身制服所代表的职责相匹配。”其中一个看守如此说道。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重要因素。首先是隔离。远离他人的目光,我们会觉得更自由,言行可以随心所欲。其次是团队效应,在一个团队中,某些人会表现得越来越残忍,试图借此使自己成为团队的领导者。其他人或跟随,或沉默,但他们都愿不惜一切地加入这个团队。最后一个原因是无聊,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人们感到空虚,要通过折磨别人来消遣。


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
    一旦跨出了第一步,也就开始了恶性循环。当然,起初,打一个无力反抗的人会让人有犯罪感。人们便开始寻找理由,而这样的理由数不胜数:“这个罪犯骂我”,“这就是我的工作,拿了工资就要干活”,“这是出于实验的需要”。而且,如果同事和头儿都没提出抗议,我为什么要停下呢?就连津巴多自己都掉入自己设的陷阱,不能自拔。在这6天里,本应结束实验的他选择了沉默。在这6天里,他既是这一幕幕惨剧的演员,同时又是观众。这就解释了他在2004年5月的一天,看到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的虐囚照片后所感到的不适。这些画面对他来说十分熟悉,不论是一个美国女兵牵着一名囚犯,还是她把一个赤身裸体的囚犯当成板凳坐在身下。对于津巴多教授来说,事情再清楚不过,史坦福监狱实验里的一幕在伊拉克监狱里又一次真实上演。
    津巴多所揭示的这种心理上的条件反射当真如此厉害,没有人可以抗拒吗?无论你我,处在同一环境中,都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吗?现在下此结论还为时过早。还有一些因素没有被考虑在内,例如我们的品格和所接受的教育。“我们是否学会了说不,学会抗拒,这是你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反应的决定因素。”专门治疗施虐者和施虐行为受害者的心理治疗师弗朗索瓦兹·希罗尼(Fran峯ise Sironi)解释道。此外她还强调:“参加津巴多实验的学生的行为并不一定真实。实验只作用于那些回应广告的人。也有很多人拒绝参加。也许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实验与自己的原则相悖。在这些人中间,也许我们能找到懂得抗拒的人。”津巴多的观点受到一些科学家的强烈指责:通过一个不可重复的实验,怎能总结出共性呢?研究人员既然也参加游戏,便失去了他们的客观性,那么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有什么可信度呢?
    无论如何,这个37年前的实验震惊了所有人。至少,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教训。比如,不能天真地认为人性本善,无论处于什么情况我们都不会犯下暴行。在津巴多看来,这甚至十分危险,他坚持认为:“如果不了解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做坏事,我们就会任由负面力量摆布,如果能够承认自己可能会受到负面力量的毒害,我们就更有能力去避免。”
http://post.blog.hexun.com/lifebaidu/trackback.aspx?articleid=18783058&key=633453325320770000
一个名为“斯坦福监狱”的实验显示,某些行为机制会使我们变得异常残暴。不相信?请随我们去亲历一下当时的实验场景吧。

编译 李佳


    请设想一下,现在的你是一名身处战争之中的士兵。上级命令你审讯一名嫌犯,他有可能是个恐怖分子。为了让他开口,你会使用哪些手段?不让他睡觉,动用铁棒,甚至电击?什么?你永远不会这么做?你说这样的事只有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或神经病才干得出来?可是,从古至今,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变成恶魔的例子不胜枚举。内心里一直认定自己如羊羔般温顺善良的我们怎么会犯下如此暴行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浦·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却认为这并不足为奇。在他看来,全新的外部环境会使我们的心态失衡,甚至转变为恐惧。他于197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所做的令人齿寒的实验足以证明这一点。

完全自愿的实验对象
    当时,年轻的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教心理学,他对监狱特别感兴趣。他想知道监狱是如何改变看守的行为的,被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对犯人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可惜无法进入监狱实地进行研究!津巴多想出一个办法:在大学校园里重现监狱场景!于是,在几个学生的帮助下,津巴多开始了这个异想天开的实验。在学校的一栋楼房内,津巴多发现了一个理想的地下室。它长长的走廊正好可以用来给犯人放风,三间长3米宽3米的房间则是理想的牢房。厕所可作为禁闭室。麦克风和摄像头安装完毕后,“监狱”布置完成。为了寻找“实验对象”,津巴多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则广告:“寻找大学生参加监狱生活实验。酬劳是每天15美元,期限为两周。”结果共有70人报名,经过一系列医学和心理学测试,24名身心健康的年轻人入选。他们被随机分成三组:9名犯人,9名看守,6名候补。一切准备就绪,“斯坦福监狱”实验即将开始。

    8月14日 星期天  身穿卡其制服,胸前挂着口哨,戴着深色太阳镜,腰里别着警棍和手铐,9名看守的装扮绝对可以乱真,他们正等待着囚犯的到来。前一天,津巴多以管理者的身份对看守们作出如下要求:所作所为尽可能贴近真实,不能使用暴力维持监狱秩序。在这个周日的上午,看守们准备“接收”囚犯,这些囚犯只穿→→着一件白色囚服,上面印着一个号码。从今以后,他们不叫保尔或格伦,而是“3401”或“5704”,9名囚犯均戴有脚镣,为的是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这个方法奏效了。


    8月15日 星期一  看守实施了第一次惩罚:如果有谁忘记指示或床铺整理得不合格,就要做10个、20个或是30个俯卧撑。监狱里立刻弥漫开紧张气氛,整个上午,囚犯们都把自己关在牢房中。面对反抗,看守毫不让步,他们用灭火器喷射囚犯,将他们赤身裸体地锁在床腿上,有些囚犯还被关了数小时禁闭。这一切超出了道格,也就是“8612”的承受极限。“我受不了了!”他在禁闭室里大喊。是演戏还是真的精神崩溃?连津巴多也没了想法: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实验组最终决定让道格离开……


    8月16日 星期二  实验监狱重新恢复了平静。但犯人一个个全都没精打采,包括新来替换道格的囚犯。整个监狱成了猪圈,这是必然的,因为为了惩罚反叛者,看守不允许他们上厕所。而津巴多那方面,他坚信被放出的囚犯道格会尝试帮助狱友越狱,从而导致实验夭折。监狱中的紧张气氛达到顶点。


    8月17日 星期三  监狱里虽没有正面冲突,但气氛依旧紧张。看守的惩罚措施越来越别出心裁。他们强迫犯人玩跳山羊,这对于只穿囚服而没有穿内衣的犯人来说不啻一种侮辱。再或者强迫犯人背着两名狱友做俯卧撑……一个名叫史都华的犯人出现了严重的歇斯底里症状。这一次,津巴多没有任何迟疑便将其释放,并马上找人替代了他。三天内两人退出!但这并没有动摇津巴多的决心。


    8月18日 星期四  “老板”没动摇,看守更加没有。虐待在不断升级,不公正的处罚相继上演,又有两名犯人达到精神崩溃的边缘。津巴多这一天的日子也不好过,他的女朋友来实验室看他,眼前的景象让她错愕不已。本来,津巴多正等着他的女朋友夸奖他极具创意的研究工作,没想到她说:“你在折磨这些男孩,这太可怕了!”津巴多的信心动摇了,但仍然没下决心结束这一切,直到他发现了看守的最新玩法——两个犯人被迫模仿动物交配。侮辱和暴力已经无可复加!这大大超出了津巴多的极限,监控屏幕前的他被这一幕惊呆了。第二天一早,他便宣布实验结束,比预期提前了9天!
    不到一周的时间便让9名遵纪守法、毫无前科的大学生,9个个性和经历各异的年轻人,变成了残酷的看守。津巴多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开始,拥有绝对权力的科学家就指定了好人和坏人。“坏人”不被当作人来看待, 他们的名字被剥夺,由数字取而代之,像动物一样被铁链束缚……相反,“好人”则被授予了武器和权力。“一旦你穿上制服,就好像开始扮演一个角色,你不再是你自己,你的所作所为要与这身制服、与这身制服所代表的职责相匹配。”其中一个看守如此说道。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重要因素。首先是隔离。远离他人的目光,我们会觉得更自由,言行可以随心所欲。其次是团队效应,在一个团队中,某些人会表现得越来越残忍,试图借此使自己成为团队的领导者。其他人或跟随,或沉默,但他们都愿不惜一切地加入这个团队。最后一个原因是无聊,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人们感到空虚,要通过折磨别人来消遣。


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
    一旦跨出了第一步,也就开始了恶性循环。当然,起初,打一个无力反抗的人会让人有犯罪感。人们便开始寻找理由,而这样的理由数不胜数:“这个罪犯骂我”,“这就是我的工作,拿了工资就要干活”,“这是出于实验的需要”。而且,如果同事和头儿都没提出抗议,我为什么要停下呢?就连津巴多自己都掉入自己设的陷阱,不能自拔。在这6天里,本应结束实验的他选择了沉默。在这6天里,他既是这一幕幕惨剧的演员,同时又是观众。这就解释了他在2004年5月的一天,看到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的虐囚照片后所感到的不适。这些画面对他来说十分熟悉,不论是一个美国女兵牵着一名囚犯,还是她把一个赤身裸体的囚犯当成板凳坐在身下。对于津巴多教授来说,事情再清楚不过,史坦福监狱实验里的一幕在伊拉克监狱里又一次真实上演。
    津巴多所揭示的这种心理上的条件反射当真如此厉害,没有人可以抗拒吗?无论你我,处在同一环境中,都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吗?现在下此结论还为时过早。还有一些因素没有被考虑在内,例如我们的品格和所接受的教育。“我们是否学会了说不,学会抗拒,这是你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反应的决定因素。”专门治疗施虐者和施虐行为受害者的心理治疗师弗朗索瓦兹·希罗尼(Fran峯ise Sironi)解释道。此外她还强调:“参加津巴多实验的学生的行为并不一定真实。实验只作用于那些回应广告的人。也有很多人拒绝参加。也许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实验与自己的原则相悖。在这些人中间,也许我们能找到懂得抗拒的人。”津巴多的观点受到一些科学家的强烈指责:通过一个不可重复的实验,怎能总结出共性呢?研究人员既然也参加游戏,便失去了他们的客观性,那么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有什么可信度呢?
    无论如何,这个37年前的实验震惊了所有人。至少,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教训。比如,不能天真地认为人性本善,无论处于什么情况我们都不会犯下暴行。在津巴多看来,这甚至十分危险,他坚持认为:“如果不了解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做坏事,我们就会任由负面力量摆布,如果能够承认自己可能会受到负面力量的毒害,我们就更有能力去避免。”
http://post.blog.hexun.com/lifebaidu/trackback.aspx?articleid=18783058&key=633453325320770000
选择题
这篇文章的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A.美军虐囚是环境因素使然,参与虐囚的美军士兵和美国军队本身都是没错的,是好人。
B.在美国这个大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都有虐待狂的本质。
C.其他。

[: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