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中央加强国产芯片实施步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06:37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草案)》、《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草案)》和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

  会议认为,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明显加强,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投资者结构逐步改善,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会议指出,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发育时间还不长,许多方面不够成熟,亟待完善,构建透明高效、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资本市场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资本市场发展和运行规律的认识,继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会议决定,《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会议指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二十一世纪信息战略高技术的发展重点。要通过专项的实施,逐步实现核心电子器件的国产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研发与产业化体系;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制造成套先进工艺与所需新材料技术,带动装备制造业和材料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会议认为,以上两个重大专项经过科学、民主、严格的论证,已基本成熟,具备启动实施的条件,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抓紧组织实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草案)》、《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草案)》和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

  会议认为,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明显加强,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投资者结构逐步改善,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会议指出,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发育时间还不长,许多方面不够成熟,亟待完善,构建透明高效、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资本市场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资本市场发展和运行规律的认识,继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会议决定,《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会议指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二十一世纪信息战略高技术的发展重点。要通过专项的实施,逐步实现核心电子器件的国产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研发与产业化体系;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制造成套先进工艺与所需新材料技术,带动装备制造业和材料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会议认为,以上两个重大专项经过科学、民主、严格的论证,已基本成熟,具备启动实施的条件,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抓紧组织实施。
好贴,支持下,早就该这样了!
成套工艺
这个是重点啊。
这个早应该拨钱了,,
]]
不要说什么技术封锁,那是借口,今年国内就有企业定购了ASML最顶级的浸入式光刻机1900i,用于45nm的DRAM生产。实际上近年来随着我国IC制造的发展,已经创造了略小于欧洲的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市场,我们想要买设备的限制不是很大,造成我们落后的原因太多,太复杂了,但主要是人的问题。
这种东西,最后还要看私企。
Broadcom博通的部分产品是中芯制造的,对某些人来说也算是一种中国制造吧
硬件不懂
对于软件,我认为是骗银子的,如果要搞好,看看NASA是怎么玩的,最好都开源。别到最后,拿国外的开源,改改,编译一下来充数。
半导体工业的落后充分证实了,小平同志在20年前的论断

落后的生产关系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如果不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30年的的成绩会毁于一旦。
原帖由 桃华月惮 于 2008-4-23 23:21 发表
很遗憾地说,这个只有象征意义,雷声大可就是没雨来,这根本不是什么利好,中央70年代末就意识到半导体制造的重要性了,一直到80,90年代的908,909工程,付出的努力也不少了,在各方面有利的情况下达到今天的水平真 ...


表里有些公司的名字比较奇怪哦,比如INTEL产品(上海)有限公司,这公司和INTEL有关系么?
]]
确实是重大利好消息。
会议指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二十一世纪信息战略高技术的发展重点。要通过专项的实施,逐步实现核心电子器件的国产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研发与产业化体系;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制造成套先进工艺与所需新材料技术,带动装备制造业和材料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会议认为,以上两个重大专项经过科学、民主、严格的论证,已基本成熟,具备启动实施的条件,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抓紧组织实施。


===============================================

胡启立在《“芯”路历程》中总结了“909”工程的经验。他认为,第一在高科技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同步发展的战略,“真正的核心技术很难通过市场交换得来,引进不是目的,目的是发展自己,为我所用,最终实现自主创新,走自己的路,企业必须从引进之日就要消化吸收的具体措施和今后创新的长期战略规划,并积极努力加以实施。”第二,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进某高科技项目,往往首先向导为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容易导致从技术出发,忽视市场导向。”“如果与市场不合拍,即使技术水平在高,也得不到市场的回报,就会被淘汰出局。”第三,牢牢抓住人才这个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核心,优秀人才是创新的主力和中坚。
原帖由 始于绝望的希望 于 2008-4-24 20:02 发表


表里有些公司的名字比较奇怪哦,比如INTEL产品(上海)有限公司,这公司和INTEL有关系么?

就是个封装的,就是INTEL的独资,没什么意义。
原帖由 始于绝望的希望 于 2008-4-24 20:06 发表


我感觉中国软件业最大的敌人是多年来国人所养成的用盗版的习惯。

习惯是因为政府的不作为,光注意到盗版省得钱,不发展软件产业挣钱,典型的“朝三暮四”
原帖由 马头星云 于 2008-4-24 20:30 发表
会议指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二十一世纪信息战略高技术的发展重点。要通过专项的实施,逐步实现核心电子器件的国产化 ...

事实证明,909工程在市场上不是很成功的,我对几年前华虹NEC算是非常了解的,那种八股文就不要拿出来了,SEMI行业没人会把那种东西当回事
原帖由 桃华月惮 于 2008-4-25 00:34 发表

事实证明,909工程在市场上不是很成功的,我对几年前华虹NEC算是非常了解的,那种八股文就不要拿出来了,SEMI行业没人会把那种东西当回事


胡启立在《“芯”路历程》中总结了“909”工程的经验。

。。。。。。。。。。。。。。。。。。。。。。。。
:L :L :L

这牛皮吹的,看来国家主席对于你来说都放在眼里啊,呵呵。
那种文章就是吹的!!!怎么了吧,你要是想要华虹NEC的工艺文档我现在就可以发给你!!!无知者无罪!!!
知道为什么和NEC合作吗?知道华虹NEC的产品线吗?知道华虹NEC亏损了多少年吗?要不是二代证和上海公交一卡通他早就倒了要么卖给NEC了!!!最讨厌只知道看这种无聊文章的HKC了!!!
中国的IC产业真正有大发展是在2000年中芯和其它一大批企业建立之后,909工程的巨大投入和他的微小产出比起来就是根本失败的!!!!!还好意思出书?
原帖由 桃华月惮 于 2008-4-25 00:56 发表
那种文章就是吹的!!!怎么了吧,你要是想要华虹NEC的工艺文档我现在就可以发给你!!!无知者无罪!!!
知道为什么和NEC合作吗?知道华虹NEC的产品线吗?知道华虹NEC亏损了多少年吗?要不是二代证和上海公交一卡 ...


胡启立在《“芯”路历程》中总结了“909”工程的经验。


他都总结什么经验了?拜托,别胡说八道好不好?

呵呵,

另外,胡启立是谁啊?

靠,他如果你都不放在眼里,那国家主席自然也不算什么的。

就如此水平,还上来扯什么淡啊,呵呵。
原帖由 桃华月惮 于 2008-4-25 00:59 发表
中国的IC产业真正有大发展是在2000年中芯和其它一大批企业建立之后,909工程的巨大投入和他的微小产出比起来就是根本失败的!!!!!还好意思出书?


他当然好意思出书了,比那些不懂装懂,一知半解

就乱放炮的人比起来,他确实非常有资格出书。

对于某些人的帖子里动辄就有:永远。这样的绝对字眼的人来说。

他确实有资格出书,呵呵。

当我看见“永远”两个字的时候,那样的帖子我连看都不看,呵呵。
胡启立新书《芯路历程》出版 披露909工程内幕  
浏览:62    时间:2006-4-13    信息产业部网站

2月16日,由胡启立同志撰写的《“芯”路历程》一书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芯”路历程》一书以作者的亲身实践,详细记述了我国最大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909”工程的决策、建设和运营过程。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基础性产业的重大尖端科技项目,“909”工程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同时也为全球产业界所瞩目。作为“909”工程的直接领导,胡启立同志以大量一手资料,生动、翔实地披露了“909”工程在立项准备、对外谈判、工程建设和经营管理中的艰难曲折和奋斗历程,讲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在长达十年的奋斗实践中,作者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思路、对策,及如何实现自主创新的思考和探索,更是引人深思,成为全书的精髓和亮点。
   
    全书总计六篇、二十四章,另附作者的自序和结束语。第一篇《知难而进》,记述了“909”工程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立项的经过;第二篇《西方不亮东方亮》,记述了“909”工程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的指导思想、寻找合作对象的复杂过程,以及对外谈判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不乏戏剧性的经历;第三篇《自古华山一条路》,生动具体地记述了“909”工程的决策和建设者,冷静判断复杂的市场形势、克服不利的施工环境,迎难而上,为人之所不敢为,以出其不意的高速度建成了一条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并于新一轮市场高潮中实现量产;第四篇《打造产业链》,记述了作者对集成电路产业生存环境的思考,提出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概念,并以生产线节余资金成功开展了产业链的初步建设;第五篇《走自己的路》,记述了“909”工程通过国际合作,借助外力,开展自主工艺技术研发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催生了国内首家企业主导、产、学、研结合,面向大生产技术的集成电路工艺研发中心。第六篇《提前收回经营权》,记述了“909”工程在投产一年后遭遇全球集成电路市场低迷,在困难的经营环境中转型“代工”,并提前从外方收回经营权,继而实现盈利的曲折过程。
   
    在《自序》中,作者以朴素简约的笔墨,回顾了自己在机械电子部和电子工业部工作的主要经历;道出了此书的写作背景和创作初衷。而《结束语》,则以精炼的文字,总结概括了全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道路的思考。这两部分内容文字不长、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作者以自己的亲历亲闻,记述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介绍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瞻远瞩的运筹和决策,首次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热情赞颂了广大“909”工程建设者的英雄风貌,同时作者又不局限于对“909”工程发展进程的表面叙述,而是围绕中国电子工业乃至整个中国民族工业的方向道路及发展模式进行深层思考并做出精辟概括。书中提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模式,必须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突出自主创新,下大功夫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市场导向是产业发展的命脉;人才是产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资源,体制创新是保证各种人才在国有企业能够充分发挥潜能的迫切需求;管理与技术同等重要,管理也是生产力;走国际化道路,充分利用全球范围的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国家振兴高科技产业的明智选择。
   
    《“芯”路历程》虽然是以集成电路这一高新技术项目建设为主题,但是全书并没有围绕技术问题展开单纯的学术探讨,而是以大量的一手资料、曲折多变的矛盾冲突、真实生动的具体事件,通俗、感人地讲述了一段中国人对自主高新技术产业的探索历程。全书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1991-1998年间,胡启立同志先后担任机械电子部副部长和电子工业部部长,这是他事业生涯中一段收获颇丰的重要时期。此间,由他倡导并亲自主持的几件大事,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力导电子工业要从单一的装备制造向电子信息产业转变,并提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概念;二是打破电信垄断,推动电信体制改革,成立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三是冲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提出并主持建设“909”工程,开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新局面。2001年出版的《中国信息化探索与实践》一书,对前两件大事已多有论述,今次《“芯”路历程》一书则详细记述了“909”工程整个建设和初期经营过程。
   
    来自全国人大、政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信息产业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以及产业界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首发式。我部苟仲文副部长出席并致辞。
   
    与会的领导、专家和业界人士对《“芯”路历程》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芯”路历程》一书生动描述了“909”工程的建设者,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振兴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对如何实现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有益探索。 “909”工程闯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集成电路产业振兴之路。在全国科技大会刚刚召开之际,“909”工程建设的创新实践和创新思维,有助于深入学习和理解胡主席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有助于引发人们对我国发展核心技术的关注和对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思考。《“芯”路历程》是学习和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此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将于近期在全国发行。
(读书)《芯路历程》镜鉴:自主创新离不开策略支持

(2006-02-26 20:38:50)

   前任电子工业部部长胡启立日前出版了一本名为《芯路历程》的新书,介绍了中国半导体工业20多年的坎坷发展,并结合90年代他主持909工程的经验,提出了相关领域自主创新的方向。

“十一五”刚刚开局,中央提出自主创新的国策,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科技行业的责任最大。《芯路历程》提出,如果具体到科技行业的电子工业的诸多板块,半导体则最应为核心。

《芯路历程》提示说,日本在半导体工业这方面的浮沉经历颇值得国内半导体业界、政策制订者借鉴。80年代末,日本半导体叱咤风云,英特尔根本望尘莫及,南韩三星更是不起眼的小角色。1988年,NEC、东芝、日立是全球最大的三家半导体生产商,日本企业占全球半导体销量的51%;但现在,按iSuppli的数字,10大中日本公司只占3家,占全球半导体市场(2373亿美元)的23.4%。

为了扭转局势,3大日本半导体厂——日立、东芝、Renesas决定联手,在政府资助下成立一家半导体厂,对抗美国、南韩竞争。其实,藉联手、合并求存对日本半导体已不新鲜。Renesas就是由日立、三菱电机旗下的芯片部门在03年合并而成,但仍不敌南韩、台湾。可见,仅靠联手合并无法解决问题,半导体业持续经营,讲究与时俱进的策略,懂得怎样运用手上的资源。

当然,还要有足够的财力资金。胡启立谈到的909工程项目,就是由国务院与上海市政府出资,工程注册资金达40亿元,中央与上海6、4分账,成立上海华虹微电子,后来,中央又增资1亿美元。

在日本主导的情况下,美国的公司如何突围而出?靠的是策略。80年代,美国公司以发展国际市场为目标,选定主攻对象,集中精力做一小部分的产品类型,如英特尔主攻处理器,德仪(TI)主攻手提电话芯片。只做某一部分的产品有一定风险,但除了前景外,也要看自己的实力,包括人才、技术资产、资金。另一方面,美国公司看到了对手的弱点。日本半导体冒起,令日本消费电子产品占据全球市场。但亚洲平价的电子产品充斥市场之后,日本企业因为本身的企业文化、官僚作风无法转身---企业过于依靠日本自身的电子产品市场,忽略国际版图,让美国,甚至南韩、台湾有机可乘。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企业一时应变慢了,便造成资金的问题。日本的工厂设施也因此逐渐落后对手,技术也有所不及,令半导体工业走下坡。

中国的芯片之路从70年代初引进日本7条半生产线至今,走了30多年。胡启立这位前辈从中总结了3个经验。(1)核心技术很难从外国获得,必须找自己的方法发展;(2)以市场主导;(3)优秀的人才至为关键。

芯片工程、企业如雨后春笋,但数量多并不意味成功。企业要在国际上竞争,只懂大理论,不细心研究市场具体运作的窍门,往往一招走错,满盘皆输。 /XBI
]]
]]
原帖由 马头星云 于 2008-4-25 01:06 发表
(读书)《芯路历程》镜鉴:自主创新离不开策略支持

(2006-02-26 20:38:50)

   前任电子工业部部长胡启立日前出版了一本名为《芯路历程》的新书,介绍了中国半导体工业20多年的坎坷发展,并结合90年代他主持9 ...

这不就是我在17楼和20楼的总结吗?你有没有认真看?
你自己发的帖子至少要自己先看一下吧
这个领域我完全外行,不过就是有几句话不说不行。
现在俺已经从关心武器装备指标的层次进化到了关注实用的工业生产技术的阶段,和同桌讨论问题的时候也总喜欢往这方面说,虽然我知道得比他更少。
首先是落后的原因。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国家实力的问题。当然这最主要的还是由于我们前面建设中走过的弯路造成的,在文革时期国家不可能给高速发展中的微电子产业以足够的支持,无论是资金上的还是人员上的。后来的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力决定的,也还是不能和西方相比。直到现在有条件相比了,可是已经落后太多了。
任何国家的微电子一出生都肯定是为军事服务的,最早的计算机不是说计算导弹弹道的么,因特网长期不是只军用么。问题是只有处于领先地位的那一家才有可能有心思有能力拿出东西来搞民用。其他落后的家,本职都做不好,叫他们也来抢民用市场是揠苗助长,只会加速其灭亡。所以也别埋怨TG的只做军用的办法。
其实说到底,这就是一个吸积的过程。高技术领域的特点就是技术越高,实力强的一方就能越快速的挤垮弱者而独霸一切。最初的那一点点优势就是在于国家的资金政策乃至外交扶持,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实力。但是这个链条开始用转起来后,再要追赶很快几乎就不可能了
想想芯片产业有一个我认为很恰当的比较——大飞机。都是高端的技术,需要非常高的产品质量。要庞大的产业链(芯片的话要算上光刻机等等东西),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如果在各自的意义上成功了具有真正非凡的意义。但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壁垒和差距,特别是还有自己内部体制上的诟病。
大飞机的问题是军用的就死活买不到了,而芯片不仅CPU,就连军用的MMIC看来都可以买。但军用的大飞机至少给了大飞机一个一定要成的压力,有了压力才有动力,这方面芯片却没有这么一个压力。这应该不是一件好事
TG现在确实是有钱。对外1.7万亿美元储备,对内有那么多财政收入,又不是藏富于民,都在政府手里压着。资金投入当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像这种关系未来国家各方面实力重大项目,投多少都不过分。说句玩笑话,如果1.7万亿美元可以用于国内的话,我觉得砸10%进去都不为过。
诚然如前面桃花月禅老大说的,体制上的问题不能完全用砸钱来弥补。那么现实的做法,也许应该是力所能及的多上项目,分散投资。大大扩充项目的数量。每个科研项目争取细化,同时引入竞争,在尽可能多的领域都有国家扶植的至少两家的竞争存在。体系尽量完整。每个小项目的资金够用即可,别出现一个项目拿过剩资金的情况。
重要的是,用巨额资金作薪金挖外资的墙脚,自己这边把钱真正发到做事的人手里
既然国家决定投资于此,那本质上就不是一个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虽然应该追求投资收益,但是也不能只盯着这个而都只砸到一家上就想一家成功。四代机虽重,好歹也有沈飞成飞竞争。广种薄收吧
同时非常希望政府在尽可能多的能够支配的采购中,本着够用就行的原则,采购国产的产品。处理数据库时奔三能做的坚决不用Intel core2,用龙芯+Linux等等(我并不是说龙芯好,当然上windows是必须的)。别追求多余的性能,多追求一下自己产品的生存空间。如果政府都不能这么带头做,那就等着让美国从高科技领域开始统一天下吧
搞产品不是搞物理. 搞基础科学可以慢慢来, 搞产品一旦失败就没有站起来的机会了.
另外1.7万亿美元不是政府收入不能乱用.
这种计划经济的模式早就该滚蛋了
要真有兴趣,搞些风险投资,降低赋税还来得实在!
说实在的,我真觉得现在的温相不如老朱,有走计划经济的嫌疑
投资大风险高回报时间长的找那个去投资 ? 有钱的都去玩房地产.;P
:L 高新技术企业不是可以减税15%的么?
原帖由 cardinalwu 于 2008-4-25 10:28 发表
利好个GB!凡是党让发展的都没有成功的,我国发展汽车工业那么久,现在连棒子都不如(棒子比我们还要晚)
发展航空工业,中国多久才造出来独立研制的发动机?
房地产行业,中央有说要大力发展吗?很兴旺么
满街的第 ...

:D 继续骂 tg真要严办性服务行业的话 ……
应用材料恼羞成怒要起诉中微了,差距100年?赶起来很快的
原帖由 飞天太阳 于 2008-4-25 11:33 发表
应用材料恼羞成怒要起诉中微了,差距100年?赶起来很快的

我说的是整体,CVD/PECVD设备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取的突破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光刻呢?不要说仍然基本空白的krF,ArF步进光刻机了,连光刻胶都不行,连宁波中纬都不敢用华飞的光刻胶.
原帖由 青椒肉丝 于 2008-4-25 11:14 发表
:L 高新技术企业不是可以减税15%的么?

减税有什么用?很多企业是靠风投的,就是要完全免税!!!!!
咳,TD芯片企业凯明已经倒了,从C114上看到的.
什么利好?这才是利好!!!
大连市着力实施半导体产业“511”计划 建设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重要的不是INTEL的工厂,而是它捐赠给大连理工大学的一套8英寸晶圆生产线主要设备!人才的培养!)
http://www.sichinamag.com/article/html/2008-04/2008425103432.htm
中芯国际将暂停代工DRAM 全面转向逻辑IC
http://www.semi.org.cn/news/news_show.aspx?id=6306
借鉴国际俱乐部模式打造先进研发平台 上海投入11.5亿元建12英寸65至45纳米级产品中试线(终于知道要向IMEC学习了,不知道前景如何,但方向是对的.)
http://www.semi.org.cn/news/news_show.aspx?id=6166
原帖由 桃华月惮 于 2008-4-25 14:27 发表

我说的是整体,CVD/PECVD设备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取的突破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光刻呢?不要说仍然基本空白的krF,ArF步进光刻机了,连光刻胶都不行,连宁波中纬都不敢用华飞的光刻胶.


100nm光刻机下半年就要出来了

http://www.smee.com.cn
离实用化还远,离成功还远,毕竟还没有出来,唯一可取的地方就是ArF准分子激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