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当 关=======中国要塞探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9 14:36:38
作者:蔡石夫

 当 关=======中国要塞探秘
  
  
  
  
  
  古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军事要塞的作用可见一斑。中华历史上下几千年,让要塞有许多历史可说,也让要塞拥有了种种传奇与神秘。那么,要塞的得名,有什么样的来历?那凭险而设的要塞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攻防战?到底有多少战争围绕着要塞展开?千古名将与中华要塞如何相映成辉?历代帝王与中华要塞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历史与传奇,究竟有多少不同?家与国围绕着要塞上演了多少悲欢离合?许多人渴望了解这些,但浩如烟海的史书大多局限于一个时代,而且只为人立传,要塞专门的史书没有刊行于世。人们想了解要塞而不可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情!现在,号称共有200余座的中华要塞已所剩无几。侥幸存在的要塞,有的正在被无知者用各种方式破坏,有的则在人们的忽视中慢慢风化、垮塌。如果我们任由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必将给后人留下不可挽回的遗憾。
  
  由于种种原因,笔者无法将所有的要塞介绍给读者,只能选取部分著名要塞,竭力将其所经历过的历史事件与传奇经历进行筛选,呈献给每一位关爱要塞的读者。虽然有不能一一到来的遗憾,但选取的这18座要塞,力求东西南北中面面俱到,特点各异,经历丰富,处境不同,足以成为众多中华要塞的代表。相信读者将从中领略它们独有的风姿,对历史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了解要塞,传承历史,是华夏传人不可推卸的责任;爱护要塞,爱护家园,是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义务。
  
  废话不多说了,鸣锣开场

 第一章 古今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贡人梯航通异域,天开图画落尘寰。
  
  老臣巡历瞻形胜,追想高皇创业艰。
  
  
  
  
  这首《山海关》是明朝弘治初年一位闵姓顺天巡抚所作,虽有颂上之辞,但仍将“枕山襟海”的山海关写得威风凛凛,豪气冲天。
  
  然而,到达山海关的人会发现,这首诗仍未道出山海关傲视寰宇、力压群雄的恢宏气势。
  
  山海关位于河北秦皇岛市以东约5公里处,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重要关隘。它南望渤海,北临燕山,登关远望,不禁使人有天开海岳、雄襟万里之豪情。
  
  这座原名榆关的军事要塞,一直是中华200余座雄关之魂,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象征!
  
名不虚传的山海关
  
  
  
  
  提及中华关隘,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恐怕就是山海关。
  
  山海关的城楼上悬挂着明朝进士肖显所书的“天下第一关”巨幅匾额——山海关“天下第一关”的美誉即由此而来。
  
  不过,山海关的威名并非仅来自于区区一块匾额。“天下第一关”绝非浪得虚名,这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即可看出。
  
  山海关属古代滨海走廊要塞,商朝时属孤竹国,周朝时属燕国,秦汉时属辽西郡。隋朝开皇三年(583),正式在此处建关,名为榆关,又称临榆关。唐朝时,榆关属榆县,至辽代,特在此设迁民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重新在此建关设卫,始名山海关。
  
  山海关位处辽西走廊,依恃周围的防御工事,控扼着从东北进入华北的狭长通道的咽喉。平时,这里是关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隘;战时,这里则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明代有人曾以“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山海关的险峻。
  
  不仅所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山海关的关城及其周围的防御工事建筑得也极为雄伟、坚固。拥有10大关隘、30座敌楼、62座城台、18座烽火台、16座墩台,可以想象出山海关是一个多么险要、牢固的军事要塞!因地势险要,战略地位极高,山海关一带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多次在此发生战争。
  
  唐开元二十年(732),依附于突厥的契丹王可突于率军入侵,在榆关外大败唐军。后唐玄宗调张守珪迎战,才大破契丹,并使之归顺。
  唐天复三年(903),耶律阿保机又率兵进犯榆关,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军队击败。
  
  唐朝灭亡后直到明朝建立之前,榆关先后落入契丹、女真、蒙古人之手,并成为了这些民族向其他势力进攻的重要通道。
  
  但到了明朝以后,这里的战事便日益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两位历史名人分不开:徐达和戚继光。
  
  明朝建立后,为防蒙古族势力的侵扰,大将军徐达因榆关一带枕山襟海,“实辽蓟之咽喉”,便征得太祖同意,建关设塞,命名为“山海关”。
  
  徐达主持修筑的山海关,关城周长4.3公里,城高14米,城墙为土筑砖包,厚7米。在城墙外围着一条宽约15米,深约7米的护城河。仅凭这些数据,即可看出这座要塞的坚固程度之高!在冷兵器时代,想攻下这样一座关隘,是要大伤元气的,难怪游牧民族的铁骑见之胆寒。
  
  徐达建山海关时,从关城向南修建了一条4公里长的长城,直达渤海岸边,认为万无一失了。但后来戚继光上任后,发现每逢退潮或冬季水枯,海边就会出现一段空地,足以让蒙古骑兵趁机通过。为了防止这一隐患发生,戚继光便动员士兵修建了一座深入海中的石城,即今天的老龙头。这座附属于山海关的石城一经建成,就使山海关“天下第一关”的形象凸显了出来。
  
  但戚继光并不满足于此,他又在山海关周围修筑了许多敌台。敌台五丈高,中空为三层。敌台驻一百人,盔甲、武器、干粮全都齐备。这些敌台实际上就是微型城堡,是边军驻守和战斗的堡垒。此外,戚继光还重新修缮了长城,并修建了许多预警烽燧。
  
  这样,山海关的整体防御系统就大功告成了。这种规模的军事防御系统,是我国其他关隘所不具备的,甚至许多大城市的防御系统也望尘莫及。
  
  正因为如此坚固的关隘存在,辽西走廊平静了许多年。后金天聪汗皇太极在位期间后,曾相继发动了5次大规模对内地的侵扰行动,却没有一次是从山海关进入的。军事家最清楚雄关的价值,山海关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显然是不可动摇的。
  作者:蔡石夫

 当 关=======中国要塞探秘
  
  
  
  
  
  古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军事要塞的作用可见一斑。中华历史上下几千年,让要塞有许多历史可说,也让要塞拥有了种种传奇与神秘。那么,要塞的得名,有什么样的来历?那凭险而设的要塞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攻防战?到底有多少战争围绕着要塞展开?千古名将与中华要塞如何相映成辉?历代帝王与中华要塞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历史与传奇,究竟有多少不同?家与国围绕着要塞上演了多少悲欢离合?许多人渴望了解这些,但浩如烟海的史书大多局限于一个时代,而且只为人立传,要塞专门的史书没有刊行于世。人们想了解要塞而不可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情!现在,号称共有200余座的中华要塞已所剩无几。侥幸存在的要塞,有的正在被无知者用各种方式破坏,有的则在人们的忽视中慢慢风化、垮塌。如果我们任由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必将给后人留下不可挽回的遗憾。
  
  由于种种原因,笔者无法将所有的要塞介绍给读者,只能选取部分著名要塞,竭力将其所经历过的历史事件与传奇经历进行筛选,呈献给每一位关爱要塞的读者。虽然有不能一一到来的遗憾,但选取的这18座要塞,力求东西南北中面面俱到,特点各异,经历丰富,处境不同,足以成为众多中华要塞的代表。相信读者将从中领略它们独有的风姿,对历史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了解要塞,传承历史,是华夏传人不可推卸的责任;爱护要塞,爱护家园,是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义务。
  
  废话不多说了,鸣锣开场

 第一章 古今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
  
  长城远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贡人梯航通异域,天开图画落尘寰。
  
  老臣巡历瞻形胜,追想高皇创业艰。
  
  
  
  
  这首《山海关》是明朝弘治初年一位闵姓顺天巡抚所作,虽有颂上之辞,但仍将“枕山襟海”的山海关写得威风凛凛,豪气冲天。
  
  然而,到达山海关的人会发现,这首诗仍未道出山海关傲视寰宇、力压群雄的恢宏气势。
  
  山海关位于河北秦皇岛市以东约5公里处,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重要关隘。它南望渤海,北临燕山,登关远望,不禁使人有天开海岳、雄襟万里之豪情。
  
  这座原名榆关的军事要塞,一直是中华200余座雄关之魂,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象征!
  
名不虚传的山海关
  
  
  
  
  提及中华关隘,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恐怕就是山海关。
  
  山海关的城楼上悬挂着明朝进士肖显所书的“天下第一关”巨幅匾额——山海关“天下第一关”的美誉即由此而来。
  
  不过,山海关的威名并非仅来自于区区一块匾额。“天下第一关”绝非浪得虚名,这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即可看出。
  
  山海关属古代滨海走廊要塞,商朝时属孤竹国,周朝时属燕国,秦汉时属辽西郡。隋朝开皇三年(583),正式在此处建关,名为榆关,又称临榆关。唐朝时,榆关属榆县,至辽代,特在此设迁民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重新在此建关设卫,始名山海关。
  
  山海关位处辽西走廊,依恃周围的防御工事,控扼着从东北进入华北的狭长通道的咽喉。平时,这里是关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隘;战时,这里则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明代有人曾以“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山海关的险峻。
  
  不仅所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山海关的关城及其周围的防御工事建筑得也极为雄伟、坚固。拥有10大关隘、30座敌楼、62座城台、18座烽火台、16座墩台,可以想象出山海关是一个多么险要、牢固的军事要塞!因地势险要,战略地位极高,山海关一带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多次在此发生战争。
  
  唐开元二十年(732),依附于突厥的契丹王可突于率军入侵,在榆关外大败唐军。后唐玄宗调张守珪迎战,才大破契丹,并使之归顺。
  唐天复三年(903),耶律阿保机又率兵进犯榆关,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军队击败。
  
  唐朝灭亡后直到明朝建立之前,榆关先后落入契丹、女真、蒙古人之手,并成为了这些民族向其他势力进攻的重要通道。
  
  但到了明朝以后,这里的战事便日益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两位历史名人分不开:徐达和戚继光。
  
  明朝建立后,为防蒙古族势力的侵扰,大将军徐达因榆关一带枕山襟海,“实辽蓟之咽喉”,便征得太祖同意,建关设塞,命名为“山海关”。
  
  徐达主持修筑的山海关,关城周长4.3公里,城高14米,城墙为土筑砖包,厚7米。在城墙外围着一条宽约15米,深约7米的护城河。仅凭这些数据,即可看出这座要塞的坚固程度之高!在冷兵器时代,想攻下这样一座关隘,是要大伤元气的,难怪游牧民族的铁骑见之胆寒。
  
  徐达建山海关时,从关城向南修建了一条4公里长的长城,直达渤海岸边,认为万无一失了。但后来戚继光上任后,发现每逢退潮或冬季水枯,海边就会出现一段空地,足以让蒙古骑兵趁机通过。为了防止这一隐患发生,戚继光便动员士兵修建了一座深入海中的石城,即今天的老龙头。这座附属于山海关的石城一经建成,就使山海关“天下第一关”的形象凸显了出来。
  
  但戚继光并不满足于此,他又在山海关周围修筑了许多敌台。敌台五丈高,中空为三层。敌台驻一百人,盔甲、武器、干粮全都齐备。这些敌台实际上就是微型城堡,是边军驻守和战斗的堡垒。此外,戚继光还重新修缮了长城,并修建了许多预警烽燧。
  
  这样,山海关的整体防御系统就大功告成了。这种规模的军事防御系统,是我国其他关隘所不具备的,甚至许多大城市的防御系统也望尘莫及。
  
  正因为如此坚固的关隘存在,辽西走廊平静了许多年。后金天聪汗皇太极在位期间后,曾相继发动了5次大规模对内地的侵扰行动,却没有一次是从山海关进入的。军事家最清楚雄关的价值,山海关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显然是不可动摇的。
 命运的转折点
  
  
  
  
  
  山海关建成后第一次经历的意义重大的战争,是在明、清交替之际。
  
  公元1644年,即农历甲申年春四月,在山海关西石河一带发生了一场决定清、明、大顺三方政权存亡的大战——甲申山海关石河大战。
  
  明代后期,满洲贵族统一东北各部,定都盛京(今沈阳)后,对明政权开始虎视眈眈,一心想取而代之。
  
  此时的明朝,朝政更加衰落,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明朝的封建统治,其中规模较大的起义军之一便是李自成部。
  
  李自成于公元1629年(崇祯二年)参加王嘉胤起义军,后又投“闯王”高迎祥部下,号称“闯将”。
  
  公元1636年(崇祯九年),高迎祥战死,众人推举李自成为闯王。在李自成的率领下,起义军势力日盛,在与明军交战中屡战屡胜。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称大顺王,改元永昌。二月,他挥师进军北京。三月十七日,起义军围攻北京城,十九日城破,推翻了朱明王朝的统治。
  
  这样一来,在当时就形成了中国的两大政治势力:大顺政权和清政权。但在两大势力中间,还有退守山海关的明朝宁远总兵吴三桂这支劲旅。对于农民军来讲,是收买还是攻取这支军队,是关系到能否抵制新兴清政权的一个关键问题。清政权统治者也认识到,利用吴三桂,控制山海关这一战略要地,是关系到清王朝能否夺取中原江山的焦点。
  
  吴三桂出身军官世家,于公元1639年(崇祯十二年)即任辽东总兵,驻守宁远(今辽宁兴城市)。他曾用重金从国戚田畹手中买下苏州名妓陈圆圆为妾,日日放纵于歌舞声色之中。李自成农民军进攻北京时,崇祯皇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驰援京师。三月十六日,吴三桂率大军进入山海关,而李自成农民军已攻破北京城,吴三桂遂率军回保山海关。
  
  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取北京后,命吴三桂的父亲吴襄遣书招吴三桂投降,并以白银万两、黄金1000两犒赏吴三桂。而在此之前,满清统治者已多次写信劝吴三桂献关投降。所以,摆在吴三桂面前的有两条路:降大顺或降清。
  
  在收到父亲吴襄的书信后,吴三桂首先选择了接受大顺政权的招降。
  三月二十二日,吴三桂率领部下兵马准备前往北京接受李自成的任命。三月二十六日左右,吴军行至河北玉田县,突然改变主意,由投降大顺转持敌对态度。产生这一急剧变化的原因在史籍中有三种说法:一是吴三桂听说他的父亲吴襄被大顺政权拘捕追赃,一是误信从京中私自逃出的奴仆谎报吴襄全家被大顺军抄没,另一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说法是吴三桂留在北京的爱妾陈圆圆为大顺军将领所掠,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真实情况已难考定。但结果是吴三桂骤然变卦,带领部下兵马直奔山海关,从背后对镇守关门的大顺军唐通部发起突然袭击。唐通的兵力大约只是吴三桂部的五分之一,加之猝不及防,山海关遂被吴三桂占领。
  
  吴三桂的叛变,使山海关地区顿时阴云密布,笼罩着一片紧张的战争气氛。跟吴三桂采取同一立场的只有原山海关总兵高第和卫城(即清代的临榆县)一小撮缙绅地主。关、辽两镇兵力合计不过5万,山海关一隅之地又难以筹措粮饷。当时内无军需,外无援兵,军心不稳,朝不保夕。吴三桂明白,凭借这点实力根本不足以同大顺政权抗衡。他决定投靠清廷。为了给自己增添一些本钱,证明他不是以丧家之犬的形象向清军投降,便一面派人向清朝求援,以京东要塞山海关城为见面礼,一面派人欺骗李自成以拖延李自成发兵,为清朝援兵的到来赢取时间。
  
  李自成获悉吴三桂叛变占领山海关的消息后,一面安抚吴襄,以吴襄的名义写信规劝吴三桂,希望借父子之情使他幡然悔悟;一面作好武力解决的准备,出兵平叛。四月十三日晨,李自成、刘宗敏亲自统率大军向山海关进发。随行的有明朝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晋王、秦王和吴襄等人,这说明李自成仍希望通过君、亲之义招降吴三桂。然而,吴三桂心意已决,被招降的可能性不复存在了。
  
  此时,清廷统治者早已处心积虑利用汉族内部阶级拼搏谋取渔翁之利。公元1643年(清顺治元年四月初九),清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统领满洲、蒙古及汉军大军向中原进发。清廷这次出兵,战略目的已由掠夺财物子女变为进取中原,准备由蓟州、密云破边墙而入,避免顿兵山海关坚城之下。
  
  四月十五日,清军遇上了吴三桂派来的使者,要求清朝感念亡国孤臣的一片忠肝义胆,速选精兵进入中原;吴三桂本人愿率领所部与清军一道攻入北京,消灭农民起义军,昭示君臣大义。多尔衮接见了来使后,当即决定改变进军路线,直趋山海关。
  
  后来,吴三桂得知李自成亲统大顺军主力迫近山海关,再次派人催促清军火速来援,请求多尔衮速来山海关支援。多尔衮立即下令兼程前进。次日,清军以一天200里的速度急行军,于当晚到达距离关城10里的地方驻营。这时,大顺军与吴三桂正在激战之中。
  
  此时,参战各方兵力情况是:大顺军随李自成、刘宗敏前往平叛的兵马大约为近10万名;吴三桂的关、辽兵合计约为5万;而多尔衮所统满、蒙、汉军队大约为7~8万人。在三支军队中清军战斗力最强;吴三桂部是原明朝官军中的精锐;大顺军是迅速扩展起来的队伍,大部分兵员素质不如清军。但大顺军接连打胜仗,锐气正盛。因此,集结在北京地区的大顺军击破吴三桂是绰绰有余的,而与清军相比,虽不能战胜,但也不至于惨败。但是吴三桂降清,使双方兵力对比和态势就颠倒过来,清、吴联军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
  
  四月十三日晨,大顺军在由北京向山海关进发的途中遇到了吴三桂派来的使者,谎称吴三桂仍愿意投诚,请求缓师。李自成上当了,派明朝降官以兵部尚书的官衔去山海关同吴三桂谈判,并放慢了进军速度。从北京到山海关大约5天可达,大顺军却在8天之后才进抵关西。这时,李自成才知道吴三桂的军队在关内沿石河一线做好了作战准备,只能武力解决。
  
  山海关城西有石河,河西地势开阔,便于用兵,是此次大战的主战场。四月二十一日晨,李自成再次劝降遭拒绝后,一面派部将唐通率一部兵力,自山海关北20里的九门口迂回出关,从吴三桂的侧背实施夹击;一面指挥大顺军由西、北、东三面攻城。负责攻打山海关西罗城的大顺军首先与在石河西布阵的吴三桂部数万辽东兵和乡勇展开激战。战至中午,吴军西北阵脚发生动摇,大顺军数千骑兵乘势冲破对方防线,直逼西罗城下,并准备攻城,吴三桂见形势不妙,急忙派代表假意投降。当大顺军攻城将领准备入城受降时,突遭城上守军的猛烈炮击,大顺军毫无戒备,伤亡甚众。吴三桂乘势派出骑兵从侧面进行突袭,这一路大顺军无力抵挡,被迫败退。
  
  与此同时,大顺军以重兵猛攻北翼城。城上守军拼死抵御,战况极为激烈。战至次日清晨,城上守军死伤近半,力渐不支,不少大顺军战士乘势攀城而上,城上一部分守军被迫投降。该城守将全力督战,恰值吴三桂援兵及时赶到,才打退力大顺军,保住关城。
  
  四月二十一日晚,驰援的清军前锋与大顺军唐通部在九门口外一片石相遇。清军以铁骑击败唐通部,并将其逐回关内,使李自成从关内外夹击山海关的企图受挫。随后,清军至关城东2里欢喜岭的威武台附近扎营。次日清晨,吴三桂见战势危急,率数百亲兵冒险出城,至威武台清营拜见多尔衮,剃发称臣投降清军,并开关门请多尔衮率清军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进入关内。
  
  这时,李自成因攻城未遂,已改令全军在石河以西,从北山至海边,摆开一字长蛇阵,等待决战。多尔衮见状,命8万清军于李自成阵尾薄弱处列阵,吴三桂军以白布系肩为标志,列于清军右翼之末。吴三桂挥军首先发起攻击,清军则按兵不动。李自成以主力迎战吴军。两军步骑兵反复冲杀,吴军终于力不能支,陷入大顺军的包围之中。战至中午,李自成为尽早歼灭吴军,将机动兵力全部投入战斗。正当吴军阵脚已乱,大顺军胜利在望,但也人困马乏之时,一直在观旁战的多尔衮忽令阿济格、多铎率两万骑兵,从右翼驰入战阵,直冲大顺军中坚。大顺军正全力围歼吴军,猝遇清军自侧背突击,不及防备,阵脚渐乱。多尔衮见势指挥清军全面出击,吴军也乘机反扑。在内外夹击之下,大顺军终于支撑不住,全军溃败。清军乘胜追杀40里,大顺军伤亡惨重,李自成仅率数千骑兵且战且退。当退至永平时,李自成杀吴襄以泄忿,二十六日回京后,又杀吴襄全家30余口。
  
  为保存实力,大顺军于三十日分两路出京撤往山西。
  
  从此,清军终于打开了进入中原最便捷的大门,大举入关,占领了北京,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山海关,在忠于职守的将士手中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屏障,但在吴三桂中却成了一个摆设。吴三桂的引清军入关,其历史意义自不必细言。而吴三桂其人的功罪,世人尚一直争辩不休。且不论他给中国人带来的是喜是忧,单以其将关城献于敌手来说,毕竟不是英雄所为,不是君子所为!
  
纳兰公子与他的榆关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一首婉约的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长相思》。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当时,纳兰性德随康熙帝出山海关,前去祭祀长白山,在山海关驻息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优美的词句。词的大意是: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就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怎么这里就这样让人不能成眠呢?
  
  这位纳兰公子,在清代文坛上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提起纳兰性德,知道的人大概还少些,但要说起纳兰容若,知道的人就更多了。“容若”正是纳兰性德的字。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他的父亲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康熙朝宰辅——明珠,即纳兰明珠。
  
  纳兰明珠早年任侍卫,后来地位一路攀升,任内务府总管、弘文院学士、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又晋太子太师,成为名噪一时、权倾朝野的康熙朝重臣,人以“相国”荣称。他的妻子觉罗氏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与正妃所生的第五女,纳兰性德是明珠与觉罗氏的长子。
  
  纳兰性德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于22岁时殿试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后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他一生所交,多是汉族布衣文人,如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常与朋友们在自己府内雅聚。
  
  纳兰性德31岁便与世长辞。虽然生命短暂,但著作颇丰,且多是在鞍马扈从之余完成,笔力惊人。他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后世称之为《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王国维认为他的词在北宋以后堪称第一。
  
  纳兰性德一生多次出行塞北,在旅途中留下了大量词作,其中有相当比例是写山海关附近风物的,通称榆关词,开清代以词咏山海关之先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本节开头提到的《长相思》。与之相仿佛、同为吟咏山海关的,还有一首《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纳兰性德的榆关词,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他的榆关词包罗甚广,有的描绘边关雄奇瑰丽之景,有的观千古浮沉,发兴亡之叹,同时也有大量对乡愁、爱情的抒发。纳兰性德生长于清初盛世,但他的榆关词作并无胜利者的自豪,有的只是古今之思、兴亡之叹,对爱情、人生、大自然的诚挚。
  
  一般论及纳兰性德的词作,大多着眼于他那些凄婉哀怨的作品。但是他的榆关词,向我们展现了他的多变的词风。
  
  除以上两首外,纳兰性德还有以下几首榆关词:
  
  
  浣溪沙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满庭芳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燐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菩萨蛮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清平乐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这些清新的词句,经纳兰性德之手传出,为雄关要塞增添了积分浪漫色彩。
  
  无论在纳兰性德之前还是以后,吟咏山海关的名作都相当稀少。传世诗词的产生在于感时伤怀。纳兰性德虽然不是中原汉人,面对苍凉的天下第一关,却能情有所感,与历史产生共鸣,与要塞情感交融,自然也就写出了一首首好词。
第二章 海防重地——蓬莱水城
  
  
  
  
  
  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
  
  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
  
  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
  
  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舡。
  
  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的一首《蓬莱镇》。诗中提到的边城,就是指中国古代少有的几座座海上要塞之一——蓬莱,也就是蓬莱水城。
  蓬莱水城位于今日的山东省蓬莱市城北丹崖山东麓,始建于北宋庆历二年(1042)。整个水城由小海、水门、城墙、炮台、空心台、码头、灯楼、平浪台、防浪坝等部分组成,负山扼海,进可攻退可守,是我国现存古代海军基地之一。
  
  
云雾缭绕下的天然要塞
  
  
  
  
  蓬莱,古代又名登州,自唐以来就是登州府治所在地,地处胶东半岛北端,负山面海,陡壁悬崖,天险自成,与隔海的辽东半岛对峙,像一对巨大的蟹螯,抱住了偌大的渤海。两螯之间拢成了渤海海峡,海峡之中,长岛县群岛逶迤罗列,守卫着京津的门户,因此蓬莱历来是军事要塞,也是沿海南北航行的要冲和通往东北亚的启航点。
  
  蓬莱水城也叫“刀鱼寨”,又叫“备倭城”。,为土、石、砖混合结构,呈长方形,周长约1.5公里,面积为25万平方米。出于军事需要,水城仅开二门,南门叫振扬门,与陆路相联,北门叫水门,是出入水城的海上咽喉。水城中的小海,面积7万平方米,是停泊船只的港湾。当年戚继光就是在这里操练水师,抗击倭寇。水城西北角城垣之内有一座蓬莱阁,是道教圣地,也是文人墨客登临、吟咏之所。
  
  蓬莱水城原本是山东一带最早的人工海港。建设者巧妙地利用丹崖山的地势,沿山脚东侧堆筑马蹄形沙堤,使小海北端不是直通水门,而是转折向东,形成一个几乎与小海垂直的迂回缓冲地带。滚滚而来的海浪进入水门,受到南岸码头的阻挡,被迫折转西流,从而减弱了冲击力,减缓了流速,然后又折转南流,徐徐进入小海。这样尽管水门外波涛汹涌,小海海面却是水平如镜。从军事角度看,水寨坐落在丹崖山左侧,具有相当的隐蔽性,水师活动不易被敌军发觉,而在战时进可攻,退可守,是一处难得的军事要塞。正因为极具战略意义,蓬莱水城港口的性质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自然港变成了人工港,商业码头变成了军事要塞。
  
  前面提到的“刀鱼寨”与“备倭城”这两个名字,是蓬莱水城分别在宋代和明代使用过的名称。这两个名字都与军事有关。
  
  宋代,中国北方地区宋辽对峙、宋金对峙的局面紧张而持久,为维护国家安全,蓬莱的海防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宋廷又接受了知州郭志高的建议,在丹崖山周围建寨栅以防敌侵,在海口筑沙堤以护战船,在小海东西两侧建寨城以安军营。就这样,一座海防军垒得以形成。据苏轼《登州召还议水军状》所说,这里宋朝以来,常屯驻重兵,不下四五千人,每日操练水战,设有烽火台,以传递战争情报。每年四月,这里的驻军就开拔,驻扎到砣矶岛,到八月返回蓬莱,以备不虞。可见当时朝廷对这里海防的重视。后代,宋朝又在这里这里设立了水军指挥机构——巡检司,并在水军中挑选精兵驻防港外海岛,把水军的海上巡逻和海战训练纳入了正规化管理轨道。
  
  到了明代,为了外御“倭寇”,内严“海禁”的双重目的,朝廷接受了登州卫指挥谢观的建议,对刀鱼寨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挑浚小海,绕以土城,北砌水门引海入城,名新开口。改造后的水城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海港设施,包括以小海为中心的水门,防浪堤、平浪台、泊船码头等;二是陆地设施,包括城墙、城门、敌台、炮台、天桥、营房、署衙等。水城外的交通通道有两条,一条是水上通道,即位于小海北端的通海水门,专供船舰出入;一条是陆地通道,即位于小海南端的振扬门,供车马行人出入。明永乐六年(1408),设备倭都司府(水师帅府)于城内,这里也因此被称为“备倭城”。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553~1554),戚继光曾以都指挥佥事职坐镇于此,总督三营二十五卫所防备倭寇之事。至万历二十四年(1596),因倭寇再度猖獗,总兵李承勋率兵加固土城,墙体甃以砖石,东、北、西三面各增筑一座敌台,改画河河道绕水城南、东,由水城东侧入海形成一条防护城河。
  
  备倭城环抱着军港,护城河环绕着备倭城。城围港,水绕城,这正是备倭城布局巧妙、结构独特之处,被后人称为城中港,水上城。
  
  水城经过几番改造、修建,西凭丹崖形势险峻,负山控海,东南有改道的画河绕城入海,形成天然的护城河,还有水门、防堤浪、平浪台、码头、灯塔、城墙、敌台、炮台等海港建筑和防御性建筑,成为当时驻扎水师,停泊船舰、水上操演,出哨巡洋的水军基地,形成了严密的海上防御体系,成为中国最大的古军事要塞,水城的建筑设计也充分显示了古人的聪明和才智。水城东扼东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作为港口可以接济京师,所谓御敌之所则是坚不可摧的要塞,为京师之藩篱,中原之门户,防卫范围东至山东荣成成山头,西至武定营大沽河,北至北隍城,1700多里海疆,又是海防要塞中心。
  
  蓬莱水城是我国古代海上运输和对外交通的重要口岸。早在唐朝,这里就同广州,扬州、胶州并称四大通商口岸,是东渡日本的主要海上通道。
  
秦皇汉武到蓬莱
  
  
  
  
  蓬莱在中国古代是传说中的仙山。传闻中,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总称为东方的蓬莱仙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一诗中曾写道:
  
  
  …………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
  
  
  这里的仙山指的就是蓬莱。
  
  古人迷信,喜欢求仙访道,追寻长生不老之法。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帝王中的秦皇汉武,据说就是此道中人。因此,他们与蓬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公元前221年,通过商鞅变法而日益强盛起来的秦国,终于在秦始皇嬴政的手上完成了扫灭六国的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同时也让中国那条绵延万里的海岸线第一次得到完整的联结。
  
  秦朝的疆域广阔,海岸线绵长,自北往南依次面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也就是说,我国今天所辖的四个海域,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成为了我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巡海。这是我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航海。他巡视沿海各港,就到达了蓬莱,留住三个月,亲自布置建港工作,同时派遣方士徐福率船第一次出海远航。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二次巡海,再次来到蓬莱。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四次巡海,第三次巡视蓬莱,在此命徐福再次率船出海。回程途中,秦始皇染病不起,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病逝。
  
  秦始皇在第一次巡游海上时,曾派徐福出海远航。那么,徐福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又为什么要出海呢?
  
  徐福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方士。方士大多数来自于劳动人民当中,他们熟知人民的生产技术和实践经验,会一些炼丹术、医药术、占星术、航海术。由于齐国是一个海上强国,所以来自齐国的方士对航海技术更为精通,故《史记》称:“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蓬莱时,徐福带领一些人拜见秦始皇。上书称,海外有三座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州”,是神仙们居住的地方,如果去拜访他们,便可得到长生不死之药。徐福打出“三神山”这个旗号是有原因的,《史记•封禅书》中说:“天下名山八,而五在中国,三在夷蛮。”这三座在夷蛮的山就是所谓的“三神山”,战国时期诸侯都对其向往不止,多次派方士前往。一心想要长生不老的秦始皇闻言极为高兴,对徐福的索要无有不允。于是徐福便带了数千名童男童女出海远航。
  
  送走了徐福的秦始皇翘首以盼,深切地渴望徐福携带不老药归来,好让自己这个始皇帝能够永远地统治这片亘古未有的广阔疆土。然而过了数年,直到公元前210年,徐福才两手空空地只身返回。秦始皇大怒。徐福诈称,自己已到了蓬莱,但是仙人们却嫌秦始皇送的礼物太薄了,不肯给药。秦始皇便问仙人还要什么,徐福又索要了3000童男童女,还有五谷的种子,数百名精通各种技艺的能工巧匠。秦始皇再一次满足了他的要求。
  
  徐福又称,大海中常有鲛鱼出没,对海上航行来说非常危险,一定要派善于使用连弩的射手去才能排除来往的困难。秦始皇也答应了他。
  满足了的徐福第二次出海,从此一去不返,再无音讯。秦始皇以为徐福被鲛鱼所害,便命令凡是下海的人都必须携带能够捕捉到大鱼的器具,自己则准备了连弩,等看见大鱼时便将其射杀,也是为了证明徐福所说的鲛鱼确有其事。秦始皇在巡游的过程中,沿海路由琅琊直到成山港,也没有见到一条大鱼;等到了芝罘,方看见有巨大的海鱼在附近海域出没,秦始皇亲手射死一条,至于是不是徐福所说的鲛鱼就无从得知了。
  
  射死鲛鱼并不能换回秦始皇日思夜想的不死药。始皇帝无可奈何,悻悻而归,同年七月,病逝于沙丘平台。
  
  徐福出海的目的表面上是给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而是一次秦始皇开疆拓土的探险行为。这么说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其一,秦始皇并不信鬼神。秦始皇自己说:“古代帝王假借鬼神的旗号统治一方,其实完全是自欺欺人,所以才不能久长。”他认为自己不需要像三皇五帝那样去借助鬼神的声名来维系统治,认为以自己的治国方略就可以令国家安定。秦始皇不信鬼神,因此对于追求长生不老也许并没有史书记载的把杨热衷。
  
  其二,“三神山”确有其处,且像《史记》中所记的那样伫立于海外。蓬莱,并不是指今天的山东省蓬莱市,蓬莱市是当年汉武帝在此望见蓬莱山,因此修建的城市,以“蓬莱”为名。而“三神山”中所指的蓬莱,其实是今天的日本北九州;“方丈”,经近代史家考证,是今天韩国南海中的济州岛;瀛洲,即琉球,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岛。古人之所以将这三座岛看作所谓的“三神山”,是受当时的科技条件及知识程度所限得出的错误认识。在海面上,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出现“海市蜃楼”的奇观。当航海者在大海上看到原本处于远方的岛屿突然出现在天空上时,就会以为是仙人居住之处。李白有诗云:“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指的大概就是这一点了。明明就在咫尺眼前,却总也觅寻不到那渺茫的烟波,难怪李白怀疑它的存在。而秦始皇也未必相信蓬莱是存在的。
  
  其三,徐福一去经年,回来时两手空空,所带的数千人也不知下落,秦始皇也没问。然后又要了3000人,还有百谷之种、能工巧匠。仙人不食人间烟火,要这些何用?而秦始皇见此情形,问都没问,就答应了他。秦始皇是什么样的人,如此自相矛盾的说法岂能瞒过他?所以,徐福出海就不是寻仙求药那么简单了。
  
  徐福出海的真正目的,可能是奉秦始皇之命开拓海疆的,探索蛮荒之地。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大规模的皇家探险活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多次巡海,已足见其对海疆的重视。开拓海疆,再展国土,是秦始皇的宏愿。秦始皇第一次巡海时便派徐福带人出海探险。而第二次,则给到达那里的徐福以百谷百工,再派数千人前往。实质上,已经属于一种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这在我国历史上属于首次。而当徐福之所以一去不归,有人说是怕秦始皇发怒而逃跑,其实也可能是大海广阔,徐福或他派出的信使无法回到中国。就连在唐朝,唐与日本之间来往的海船还几乎九死一生,何况是远在唐朝近1000年前的秦朝呢?徐福一去不归,秦始皇梦想为之中断,命人在海上搜索不得,亲自射杀了一条大鱼以泄心头之愤。
  
  徐福究竟到了哪里呢?《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中所记载的淮南王刘安与谋士伍被的一次对话中透露:“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这片“平原广泽”仙踪何处?历史上众说纷纭。今天的考古成果已经向人们揭开了这片尘封已久的历史的中神秘面纱;徐福到达的地方是今天的日本列岛。
  
  在中国的战国时期,日本还处于新石器时代的绳纹文化之中,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也就是说,尚处于原始氏族社会时期。但到了战末秦初,日本突然开始使用青铜和铁的生产工具,开始了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种植技术毫无征兆地凭空出现。日本仿佛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便由新石器时代的绳纹文化过渡到早期铁器时代的弥生文化,而且与之前的绳纹文化没有什么传承关系,这与前文提到的墨西哥突然出现的青铜器时代十分地类似。弥生文化起自公元前200多年,至公元后300多年之间,正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末年及秦汉时期,这与徐福出海的时间十分地吻合。
  
  弥生文化的遗址里,还有铜剑、铜鉾、铜铎的发现。铜铎以中央日本为多,铜剑、铜鉾则以九州为多,后二者被推定与秦式青铜文化有关。日本学者认为,其原料来自中国,在日本再回炉铸成。日本学者八木奘三郎说,中国山东省有类似铜剑、铜鉾的器物出土;梅原末治等人说,铜鉾之见于日本,是意味着秦汉人的东渡。此外,还有中国古钱、古镜或秦式匕首的出土。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日本的弥生文化,其实就是由徐福带到日本的中国秦朝文化。
  
  日本人也承认这一点。日本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徐福是日本民族开国始祖”,并称:“日本民族的始祖,是徐福和他带来的一批人。日本历史上所谓‘造化三神’的三座神山圣迹,与天皇氏之源义,根本就是徐福的化身。”据统计,在日本的徐福遗迹不下50处。清代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写有“避秦男女渡三千,海外蓬瀛别有天。镜玺永传笠缝殿,倘疑世系出神仙”一诗,并注“日本传国重器三:曰剑、曰镜、曰玺,皆秦制也”。
  
  徐福从蓬莱东渡日本,竟促成了一代弥生文化的形成,使日本由蛮荒之地飞跃进了文明社会,这对于日本岛国来说,是一个无量的福荫。
  继秦始皇之后,汉武帝也对蓬莱仙山发生兴趣。
  
  汉武帝第一次巡海是在公元前110年春。平定东南与南方的沿海地区之后,武帝即东巡海上。山东当地有许多人上疏讲述神怪、奇方的,武帝听了兴致高涨,派数千人寻找蓬莱的神仙,自己则亲自在今日的蓬莱水城督促筹措。后来,武帝赴泰山封禅,再度返回蓬莱海边巡视,还打算亲自出海求仙”。
  
  公元前109年春,由于汉朝与卫氏朝鲜关系紧张,武帝有意出兵,第二次来到蓬莱,视察海疆情况。此行武帝虽以求仙封禅为名,但却是行视察海疆之实。秋季,他在劝谕卫氏朝鲜无效后,遣左将军荀彘从陆上出辽东,楼船将军杨仆率水军五万从山东渡渤海攻朝鲜。
  
  武帝信神,更迷信长生不死,所以武帝巡海多带有寻仙求不老药的目的。公元前89年,已是69岁高龄的武帝自知时日无多,渴求长生的欲望也显得更强烈。于是在该年春,武帝最后一次巡海至蓬莱,欲亲自浮海求神山,群臣谏阻不听。适逢海上大风十余日,海水沸涌,楼船不能出港,只得返回。两年之后(前91年),71岁的汉武帝刘彻因病驾崩。
海上要塞的神仙传说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住,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八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杀奔众仙而来。危急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大显神通,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
  
  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
  
  
  铜井的来历
  
  在蓬莱十大景中,有一景叫做“铜井金波”。说起铜井当地百姓会告诉你:那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用他的铁拐造的。
  
  传说,当年铁拐李周游四方,一日来到登州的一个渔村。时值三伏天气,铁拐李热得大汗淋漓,口渴难忍,只得去渔民家中讨瓢水喝。一位七旬老太太颤颤巍巍地从自家水缸里舀出半瓢混浊的水,说:“客人你别嫌弃,这点水还是老妇从十里外的悬崖下一滴一滴接来的。俺这里祖祖辈辈都喝它。”铁拐李听完老人这番话,一仰脖,“咕冬咕冬”,几口就把水喝光了。
  
  拜别了老人,铁拐李来到海边,口中念咒,手擎铁拐朝下猛地一戳,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直震得渤海龙宫东倒西歪,摇摇欲坠。渤海龙王大怒,急率虾兵蟹将出海察看,喝问:“何方狂妄歹徒!竟敢惊扰龙宫?”铁拐李道:“渤海龙王,你枉为一方水神,为何让渔民世世代代受那无水之苦?今日不对你略施薄惩,难消我心头之恨!”说罢,舞起手中铁拐,杀将过去。
  
  龙王哪里听得进去,急忙调兵遣将,要捉拿铁拐李。于是,海面上波涛滚滚,好一场撕杀。这场恶斗,自然是邪不胜正,以龙王败北而告终。龙王自知理亏,又不敌铁拐李,索性潜入海底,任凭铁拐李在海上如何叫骂也不露头。于是铁拐李告上天庭。玉帝大怒,将渤海龙王拘上天宫,钉在锁龙柱上,派小白龙下界为渤海龙王。铁拐李跟龙王撕杀的时候,海中巨浪汹涌澎湃,等到海水消退,碧波之中现出一眼水井,清澈的泉水咕噜咕噜直往外冒,尝一口,甘甜甘甜。人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有人发现敲击井壁会发出铜钟般的响声,于是就把这口井取名为“铜井”。这个渔村也改名叫“铜井村”天晴时,每当落潮,只见碧波之中现出一口水井,古铜色的井沿井壁,溢出的泉水在阳光照射下泛着耀眼的金光。这就是“蓬莱十大景”中的一景“铜井金波”。
  
  九顶会仙山
  
  乘车由蓬莱城出发,往西南方向走16.5公里,便可见到景色秀丽的蔚阳山。蔚阳山有九座山峰,形态各异,有大有小。关于这九座山峰,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
  
  相传,某年三月初三,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然后备显神通,渡海访友。而在此之前,八仙在去蓬莱阁的路上,经过蔚阳山时还留下了一段佳话。那一天,八仙被蔚阳山的景色所吸引,纷纷按落云头,饱览山光水色。吕洞宾兴致勃勃地脱下道袍蒙在一方大青石上,宝剑一指,青石上现出杯盏和酒壶,酒壶中盛着饮不尽的美酒。众仙席地而坐,一边欣赏山景,一边交杯换盏地畅饮起来,不一会儿都有了醉意。铁拐李倚着宝葫芦醉眼迷离,说:“此番过海访友,诸位只须躺在我这宝葫芦上,忽忽悠悠,一会儿就过去了。”张果老瞪着醉眼不服气地说:“谁稀罕你那破葫芦,俺老张毛驴倒骑,一拍驴腚,噢一声就过去了。”其他仙人也纷纷夸耀各自的能耐。看看吵不出个结果来,汉钟离腆着大肚一锤定音:“今日过海,大家各施法力,请太上师祖前来评判,谁的能耐大,那时自然知晓。”于是,吕洞宾摘下道冠,恭恭敬敬地盘膝而坐,双目微合,默运神功,一缕青烟自他头顶冉冉升起,化作一道金光,直上云霄。很快,西南天空飘来一朵祥云,太上老君骑着青牛来了。八仙收拾起趔趔趄趄的醉态,肃立恭迎。太上老君降下云头,问道:“洞宾急急发来金光请我,所为何事?”吕洞宾上前躬身禀道:“师祖,小徒等有一事难决,烦劳圣驾。”将渡海比试法力的事说了一遍。老君听后,略一沉吟,说道:“渡水之术乃区区小技,何足道哉!尔等修道之人,怎可轻起争雄好胜之心?!”众仙听了,个个面有愧色。老君又道:“随缘行善,广布福泽,乃修道正途。这里风光秀丽,尔等何不竞相施展造山之术,为凡间留下福泽?”
  
  众仙如听当头棒喝,顿时大彻悟,一齐上前叩谢教诲之恩。吕洞宾道:“小徒不敏,先在师祖面前放肆了。”说罢,披发仗剑,步天罡,踩地煞,口中念念有词,宝剑一指,喝声“起”,一座陡峭山峰赫然而现。众仙齐声喝彩。张果老抖擞精神,倒骑毛驴兜了一围,一座怪石横生的山峰立时出现在眼前。接着,铁拐李、汉钟离、曹国舅、韩湘子、何仙姑、蓝采和等也相继施展神通,备造了一座山峰。太上老君见了,心下欢喜。说道:“尔等且站过一边,待老夫也造上一座,以不虚此行。”说罢,神功默运,手中拂尘一挥,一座高峰拔地而起,峰头峥嵘崔嵬,峰上莽莽苍苍,壮美远在其他山峰之上……待八仙回过神来,老君已跨上青牛,一道青光径往兜率宫而去,这就是蔚阳山上九座山峰的来历,那居中最高峰是太上老君造的,而那较矮小的两座据说是功力稍逊的何仙姑、蓝采和造的,蔚阳山从此又有了“九顶会仙山”的美名。后来人们在山上建了一座大庙,叫做天清宫,规模很大,光架梁就有72根,每年三月初三--也就是众仙造山这一天一一方圆百里的百姓都去烧香、还愿,形成了一年一度盛大的“九顶山庙会”。如今,还有两块龙头巨碑耸立在山门前,碑文中有“九顶会仙山”的记载。
  
  
  蓬莱阁下的桥
  
  说起蓬莱阁下的桥梁,能引出一连串动人的故事。
  
  蓬莱阁下的水城城墙外有条画河,画河上建有三座给中外游客以美好印象的桥梁:会仙、迎宾、迎仙桥。其中,会仙桥和迎宾桥具现代风格,分别建于1988年和1979年;而迎仙桥则是明朝初年的古桥。有趣的是,这三座桥梁虽然风格面貌迥异,却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名满天下、传说颇丰的“来宾桥”。
  
  来宾桥坐落在原画河人海口小海南部画河上,长约8米,为单孔拱式石结构,无扶栏,桥面拱状,由于桥下常泊商船,桥上有各地商客过往,来宾桥由此得名。来宾桥还是唐宋时期联接蓬莱城与丹崖山上海神庙的重要交通要道,是人们登临丹崖山朝拜海神的必由之路。到了北宋嘉佑六年(1081),登州郡守朱处约建蓬莱阁,来宾桥在由宋至明的300多年中受蓬莱仙阁的影响,逐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据康熙十二年《蓬莱县志•仙释》记载,宋代曾有九名神丐在登州落脚。八丐俱瞽,一丐只目,出游时一只眼乞丐在前领路,其余八位一个扶一个肩膀,蹒跚而行,看似迟缓,但若想追赶,快马也追之不及。他们自日行乞于市,夜晚憩息于来宾桥下;常在闹市作“踏路歌”,预昭郡内灾变,“草鞋鞑杖,一路狂唱”。这九位神丐曾在蓬莱城外种植槐、枣、柳、桃,为后人留下了绿荫和果香。后人把这九位神弓称做“一目九仙”,把一目九仙出示天书的来宾桥改名为迎仙桥。
  
  到了明洪武九年(1376)筑备倭城(今水城前身),将画河改为护城河,为方便蓬莱居民、沿海渔民和慕名而来登临蓬莱阁的游客,在备倭城东南角的画河上以来宾桥为原型,建起一座石拱桥,坐名迎仙桥。当时,蓬莱城北只有这座跨越画河的桥梁,由县城去水城登阁,都必须经过这里。清光绪七年(1880)该桥重修,官方称之为“赛画桥”(注:蓬莱城内画河上有桥,名画桥),民间仍沿称迎仙桥。
  
  如今,迎宾桥、会仙桥正以崭新的风姿,古老而美好的桥名在蓬莱阁下每年迎接200万以上的“仙客”,而古老的迎仙桥则作为登州镇境内如今唯一的古桥,仍吸引着不少游客。
  
  
  “狗咬吕洞宾”的来历
  
  吕洞宾成仙得道之前,原是个读书人。他的好友中有个同乡叫苟杳。苟杳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为人忠厚,是一个老诚君子,读书又很勤奋。吕洞宾很赏识他,与他结拜为金兰兄弟,并请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读书,以后能有个出头之日。
  
  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材,读书用功,便对吕洞宾说,想把妹妹许配给苟杳。吕洞宾深怕苟杳贪恋床第之欢误了锦绣前程,连忙推托。没料到,苟杳本人听说林家小姐貌美,执意要应允这门亲事。吕洞宾思索良久同意了。他对苛杳说:“贤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不阻拦,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听了大吃一惊。寄人篱下,怎得不低头?再说,婚礼的一切花费都得仰仗吕家,谁让自己一贫如洗呢?思前想后,还是咬咬牙答应了。
  
  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跑前跑后张罗一切。而苟杳却无脸见人,干脆躲到一边。到了晚上,送走了宾客,吕洞宾进了洞房。只见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吕洞宾不去掀那红盖头,也不说话,只管坐在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了。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可苦坏了林小姐,回头再说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一连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顾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起头来一看,更是惊诧莫名:怎么丈夫换了个人?半天,夫妻俩才恍然大悟。苟杳双脚一跺,仰天大笑:“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啊!”林小姐也是心中欢喜,对吕洞宾充满了敬意。夫妻俩都说:吕兄此恩,将来一定要报答。
  
  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而去,一晃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家不慎失火,偌大一份家财化灰烬。吕洞宾和妻子只好在残砖破瓦搭就的茅屋里寄身,不用说,日子过得是够难的。吕洞宾只好出门去找苟杳帮忙。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上了苟杳府。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非常同情,热情接待了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吕洞宾一住几个月,一点银子也没拿到。吕洞宾仰天长叹:“人情薄如纸,一阔脸就变,滔滔然天下皆是也!”一气之下,不辞而别。
  
  回到家乡,吕洞宾老远就见自家的破茅屋换成了新瓦房,大为诧异:自己远离,子幼妻弱,怎能大兴土木?及至走近家门,更是惊得三魂走了两魄:大门两旁竟贴了白纸。家里死了人?他慌忙进屋,见屋里停着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陶大哭。吕洞宾愣了半天:她为哪个戴孝?轻轻叫一声:“娘子。”娘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颤颤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还是鬼?”吕洞宾更觉诧异:“娘子怎出此言?我好好地回来了,如何是鬼?”娘子端详了半天,才敢相信真是吕洞宾回来了,说:““哎呀!当真吓死我了!这不会是在梦中吧?”原来,吕洞宾离家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了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口棺材,说是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妻子一听,天塌地陷,哭得死去活来。今天正哭着,不想吕洞宾竟回来了。
  
  吕洞宾心下明白:都是苟杳玩的把戏。他操起一把利斧,狠劈棺材。“咔嚓”一声,棺材劈开了,里面竟全是金银财宝,还有一封信。吕洞宾展开信读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如梦初醒,苦笑一声:“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
  
  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苟杳”与“狗咬”同音,传来传去竟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苏东坡访八仙
  
  苏东坡在登州做了官,听说有人在蓬莱阁上见过八仙,就动了访八仙的念头。可是,什么时候,哪里去找八仙呢?问来问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告诉他:每年三月初三,八仙都要去蓬莱阁上聚会,至于能不能见着他们,那就要看缘分了。
  
  三月初三这天一大早,苏东坡就上了蓬莱阁,东转悠,西转悠,就是不见八仙的影子。天太早了,连个游人也没有。百无聊赖地到了显灵门,见两个老翁在下棋。俩老翁年纪估计都过了80岁,满头白发,白胡子在胸前飘动,只是一个红脸,一个黑脸。见了苏东坡,红脸老翁就向他招手:“来来来,这位小兄弟,给我俩做个评判如何?”
  苏东坡才高八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平日里自视极高,见老人相招,也不客气。可是近前一看棋局,惊得目瞪口呆:别说当裁判了,连棋路都看不出来。读书人都有个毛病,让他暗地里佩服他人可以,公开承认自己不如人,那可不行。苏东坡也未能免俗,就借口有事,想要推辞。
  
  红脸老者就说了:“你要找的人今天准来,我们在这儿也是等他们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你就不必客气了。”苏东坡一听,诧异不已:他怎知我是来寻人的?老翁不是寻常人,信他的话没错。于是安下心来,静观棋局,慢慢看出了门道,什么也不去想了。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走来个老叫化,老远就招呼下棋的老翁:“老伙计,今天轮到我请客,走吧,走吧!”红脸老翁一指苏东坡:“这儿还有一位呢。”老叫化瞥了苏东坡一眼,说:“那就一块儿来吧!”
  苏东坡看那老叫化,要多埋汰有多埋汰,破衣烂裤,脏得看不出颜色来,脸上的油泥厚得能揭下一层。本来不想应邀,可一想到方才对下棋老翁的疑心,也就跟随着去了。
  
  上了蓬莱阁,见阁上已经先到了七位,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其中还有一个是女的。桌上摆着两只小锅、一方年糕。
  
  老叫化说:“今天也没什么好招待的,就弄了三样小菜,诸位凑合着吃吧!”苏东坡探头一看,一条半生不熟的死狗,一个眼歪嘴斜的死孩子,一方长满霉醭的年糕。
  
  这伙人谁也没客气,抓起就吃,吃得津津有味,还连赞“好吃”。苏东坡却只觉得恶心。特别是那死孩子,让这伙人你扯胳膊我拽腿,血淋淋的,看得叫人心惊肉跳。他本想尝尝那方年糕的,可一看沾上了血腥气,又打消了念头。那两位白发老翁倒是直让苏东坡,可是苏东坡哪里敢吃?眼睁睁看着人家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兴冲冲地纷纷离去,只剩下下棋的两位长者。
  
  老翁把苏东坡招到跟前,问道:“你猜我俩是谁?”苏东坡摇摇头。红脸老翁就说了:“我是南极仙翁,他是北极星君。刚才在座的那八位,就是你要寻访的八仙。桌上的那三样菜我也告诉你吧。那死狗是万年狗,寿狗;那死孩子是千年人参;那发霉的年糕是寿糕。吃一口活一百岁,吃两口活二百岁。铁拐李为弄这三样东西费事不少哩!”说完,两个白发老翁倏地不见了。
  
  苏东坡后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为什么刚才就不硬着头皮吃一点呢?!
  
  
  铁拐李收伏蝗精度李吉
  
  传说清代登州府出了个青天大老爷,名叫李吉。李吉体恤下情,爱民如子,把个登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
  
  话说这一年春天,庄稼长势喜人,眼看又是一个好年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忽然飞来无数的蚂蚱(蝗虫),遮天蔽日,落到地里,绿油油的庄稼顷刻之间就被吃个精光,连杆都剩不下。
  
  李吉得报,连忙发动百姓下地灭蝗,连三班衙役也都打发到地里去了。可仍旧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他只好连夜给巡抚、朝廷修书,命人飞马报灾。谁知道,巡抚大人正花天酒地,歌舞升平,责怪李吉的信败了他的兴致,并回信斥责李吉“小题大作”、“耸人听闻”。李吉忧心如焚,装了一车蝗虫,亲自去见巡抚。待那狗巡抚心惊胆颤地看到满地满墙满树满院子见什么都啃的蚂昨,方才如梦初醒,才肯相信登州遭了蝗灾。
  
  不久,朝廷发下了赈灾粮银,可是经过层层克扣,运到登州已所剩无几。李吉无奈,一面派人发放那点赈粮,一面去大户人家打拱作揖,劝他们开仓捐助灾民,行善积德……
  
  再说那一天,铁拐李正在蓬莱阁后的仙人洞中静坐练功,忽觉心中一惊,掐指一算:“不好,登州有难,正遭七七四十九天蝗灾。”他急忙出洞,起在空中,见一妖女正在云端作法,指挥黑压压的蝗虫吞食庄稼,不由大怒,喝道:“何方妖孽,竟敢为害人间。看打!”那妖女认得是上八洞神仙之一的铁拐李,怒道:“臭瘸子,敢来管老娘的闲事,待老娘教训教训你!”手擎钢叉上前迎战。两个在空中你来我往,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铁拐李暗暗心惊:“这妖孽如此厉害,怕是有些来历。不如先上天庭查访一番,再作道理。”主意打定,于是卖个破绽,抽身就走,驾云往南天门而去。正行间,忽然金光一闪,被人拦住了去路,定睛看时,却是太白金星。铁拐李拱手问道:“大仙何往?”太白金星哈哈一笑,说道:“贫道此来,为的正是刚才与你争斗的那个孽障。它本是贫道后花园中看守灵芝的蝗精,不知何时偷下凡间,野性不改,在此做恶。待贫道助你将它收了。”说罢,附在铁拐李耳边,如此这般地一说。铁拐李大喜,返身再去向那妖女叫战。那妖女以为一战成功,不料铁拐李去而又返,顿时杀气腾腾,张口喷出一团黑气,举叉来战。战了几个回合,铁拐李卖个破绽,转身就走。妖女笑道:“臭瘸子,这回看你往哪里走。”正待祭起钢叉,太白金星在云端现出身形,喝道:“孽障,还不快现出原形!”妖女抬头见是主人到了,顿时骨软筋酥,站立不住,就地打个滚,现了原形——原来是只斗大的母蝗虫。太白金星使个袖里乾坤法,将蝗虫精拢在袖中。铁拐李接着作法,一场大雨,把地面的蝗虫都冲进了海里。蝗灾既解,太白金星说道:“贫道这就回转天庭,玉帝阶前领受御下不严的责罚。那登州李吉,前世与我道有缘,夙根深厚,不妨度他一度,还是道友去成此功德吧。”说完,驾祥云冉冉而去。
  
  再说登州知府李吉,见一场大雨解了蝗灾,心感上苍的恩德,便选择吉日,前往丹崖山上的三清殿进香。轿子行至蓬莱阁下的迎仙桥,忽见一个疯疯颠颠的老叫化,端个破碗拦住了去路。衙役们上前驱赶,老叫化却用碗筷打着节拍,旁若无人地唱了起来:“知府爷,苦蝗灾,没有蝗灾我不来,来了见他好痴呆,纸扎的乌纱头上戴,摇头晃脑让人抬,受气的滋味全忘怀。”李吉听了砰然心动,知道这者叫化有些来历,慌忙下轿,来到叫化跟前,见他端着的破碗中有些烂菜臭汤,便问:“老人家,这些东西能吃吗?”老叫化瞅了李吉一眼,说道:“不吃肚里饥(不痴度李吉)啊。”李吉何等聪明?听了这句话,顿时明白,倒头便拜。老叫化一见,扭身往海边就走。李吉随后便追。别看那老叫化趿着破草鞋不紧不慢懒洋洋的样子,走得可是真快,,李吉一路急跑还撵不上,索性脱了厚底官靴,赤着脚追去。
  来到海边,老叫化脱下一只草鞋随手抛出,那鞋化作一只仙鹤,载着老叫化乘风而去。李吉追到海边,见地上只有老叫化遗下的一只草鞋,就依样画葫芦,抓起来望空一抛,那草鞋也化作一只仙鹤,翩然落地。海边的百姓眼看着李吉上了鹤背,只听一声嘹亮的鹤唳,一人一鹤,转眼间升人云端。后来,登州的人们把李吉叫做“赤脚王”,尊为“耍祖”,并在丹崖山上建祠纪念他。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抗倭前哨,英雄故里
  
  
  
  
  
  要说蓬莱为军事文化重地,这里必须涉及到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戚继光与蓬莱关系深厚。
  蓬莱境内的登州正是戚继光故里,
  戚继光生于将门世家。据说,他的祖籍是安徽定远,六世祖戚祥参加过元末朱元璋的起义,为明王朝立过功勋,后来阵亡。朝廷追念戚祥,为表彰他的功绩,就让他的后裔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属世官第三等,职务为管理屯田或主管练兵的官吏),镇守蓬莱水城。因为世代在山东任职,于是戚家就定居在了山东牟县(今山东莱芜)。父亲戚景通早年即承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后又曾任山东、大宁、京师等地的都指挥使,以后又升至京师神机营(使用火器的部队)副将。嘉靖七年(1528)闰十月初一,戚继光就在这样的将门之家里出生了。
  
  戚继光降生时,戚景通已经56岁。人到老年才喜得贵子,戚家上下自然视戚继光为掌上明珠,戚景通也对他十分疼爱。
  
  因为戚继光是戚家的长子,长大后是要承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的,因此戚景通不仅疼爱他,更对他进行严格教育,希望他将来能继承戚家的遗风,建功立业,不辱家门。所以,戚继光很小的时候,戚景通就常给他讲:身为武将当怀舍身报国之心,临阵应身先士卒,方能保国卫民,百战百胜。
  
  戚景通还特别注意言传身教。一次,他问儿子:“你日后长大意欲何为?”
  
  戚继光恭恭敬敬地回答:“儿志在读书。”
  
  戚景通就因势利导、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说:“读书之目的在于弄清‘忠孝廉洁’四字而已。若不懂‘忠孝廉洁’,则读书万卷也是无用之人。”说完,命令随从将这四字书写在了新刷的墙壁上。
  
  从此,戚继光每天一看到墙上书写的这四个字,就想起父亲古稀之年尚忧心国家大事,苦心研究备边方略。年幼的戚继光暗暗立志,要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不负父亲的厚望。
  
  他一面勤习武艺,一面发奋读书。因为刻苦用功,博览群书,戚继光的学业大有长进。15岁时,戚继光就以博学多才、尤通兵法而闻名乡里。
  
  嘉靖二十三年(1544)八月,戚景通病故,17岁的戚继光袭职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成为了朝廷的命官,就有了报效国家的机会。为了表达自己立志报国的心愿,戚继光在自家堂前的柱子上刻写了一副对联:
  
  
  功名双鬓黑,书剑一身轻。
  
  
  后来,戚继光有感于倭寇为患海疆,写下了一首题为《韬钤深处》的五言律诗: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鏖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戚继光为国分忧、安定海疆的远大志向。
  
  嘉靖二十五年(1546),19岁的戚继光被任命在登州卫管理屯务。这是一个常与钱粮打交道的肥差,但戚继光为官清廉,克己奉公,竭力整顿屯政,屯务为之一清。
  
  自明朝建立以来,前元蒙古各部对于明朝,时而臣服时而对抗。嘉靖年间,蒙古族鞑靼、土蛮和朵颜等部落多次南下进攻。为了巩固北部防务,嘉靖二十七年(1548),戚继光奉命带领士兵与其他将领一同戍守蓟门(今北京市东北)。此后连续五年,戚继光都因才能出众而被推为中军指挥官,作为蓟门全体官兵的统帅,率山东郡卫所戍卒守护着京师的门户。
  
  戚继光在整训作战之余,还非常注重结合时势研究军事,以筹划平定边疆、保国安民的策略。
  
  他仔细调查了蓟门一带的防御状况后,经过深思熟虑,写了一篇洋洋千言、文采飞扬的《备俺答策》,希望朝廷能重视蓟门防务,加强蓟门的防守力量。虽然朝廷并未采纳他的献策,但朝中许多有识之士都对他在文中显示出的杰出军事才能十分欣赏。
  
  嘉靖二十八年(1549)十月,戚继光参加山东乡试,得中武举。第二年秋天,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到京不久,鞑靼首领俺答率领蒙古骑兵自长城古北口南下,攻进密云、顺义、通州等地,兵临北京城郊,京师告急,这就是有名的“庚戌之变”。情况危急,朝廷急调各地兵马火速救援,同时命前来会试的武举参加守城。戚继光被委任为传达命令的总旗牌官,督防京师九门。他分析了当前形势,向朝廷献了一套御敌方略。方略中所提的几十条条陈,被兵部全部采纳,并奏请嘉靖帝准予颁布,供将士作退敌致胜的参考。不久,俺答败退,戚继光因功由朝廷列为“将才”,被人们誉为“国士”。
  
  嘉靖三十四年(1555),浙江沿海倭患越发严重。戚继光率水师在水城备战抗倭,继而转战南北,或在东南沿海扫灭倭寇,廓清海疆:或在北方练兵御边,使京师安然。他戎马生涯40余年,身经百战,无一败绩,成为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和杰出的军事家,将帅诗人,声望誉满华夏,功盖千秋,名垂千古。
第三章 水下长城——喜峰口
  
  
  
  
  
  
  自古名关说喜峰,岩岩非豹亦非熊。
  
  悬崖松影遥摩汉,绝顶泉声半入空。
  
  
  
  
  喜峰口,地势险要,与山海关相依相辅。姜永一首《喜峰口》将这雄关要塞跃然纸上,使人依稀可见喜峰口当年的雄姿。
  
  这座古关位于河北迁西县西北80多公里处。当年,那里是交通要冲,而如今,因为潘家口水库的缘故,已成为了一片汪洋。喜峰口关城就被淹没于水下,只有水枯时节,偶尔露一点峥嵘。
  
  昔日戍卫一方,不屈不退,今日沉入水下,无怨无悔。喜峰口,让五尺汉子见了不禁泪下的古关,并不在意自己的境遇。它与流水相伴,无声述说着往昔岁月。
喜相逢断人肝肠
  
  
  
  
  
  喜峰口,原名“喜逢口”,这个名字包含着一段催人泪下的民间故事。
  
  相传,当年有一个青年被征召到边塞戍守,久久未归,也无消息。他的老父亲思念儿子,不辞辛苦、不远万里前来寻找。当老人找到一座山下时,正遇见自己的儿子。父子二人悲喜交集,相抱大笑,双双喜极而死。
  
  元代诗人许有壬曾专为此写了一首《喜峰口》诗:
  
  
  
  滦阳驿北四十里有双冢,世传昔有久戍不归者,其父求之。适遇此山下,相抱大笑,喜极而死,遂葬于是。因谓之曰“喜逢口”,亦犹望夫之有石也。虽莫究其世代、姓氏,而其言其诗曰:
  
  儿寒解衣重抚摩,儿饥推食孰忍呵。
  
  长成与国远负戈,一去不返当如何。
  
  去时云戍东北鄙,直出榆关度辽水。
  
  白头郎罢与影俱,岂惮关山千万里。
  
  天教此地适相逢,父曰从天坠吾子。
  
  笑疲乐极俱殒身,谁谓情钟遽如此。
  
  官家开边方未已,同生又别宁同死。
  
  山云漠漠风飕飕,山头双冢知几秋?
  
  当时不忍一朝别,今日翻为千古愁。
  
  犹胜贞女化为石,终古孤身双不得。
  
  清江形影日悠悠,行人一去无消息。
  
  
  诗人感受到了传说中那对父子之间深挚的血脉亲情,写出了这样一首有悲伤也有愤怒的传世诗篇。喜峰口,从此背负了一段沉重情感。
  
  据考证,喜峰口在《水经注》中称“林兰陉”,宋、辽、金时称“松亭关”。得名“喜逢口”当在宋末元初。直到明永乐年间,喜逢口才最终定为喜峰口。
  
  在冀东长城的重要关隘中,山海关是不可动摇的第一要关,而除它之外,就要数喜峰口了。
  
  喜峰口自古即为中原出关的交通要冲之地,在明代时还是北方蒙古族进出的主要通道。关口左右,高山对峙,地势之险,无须赘述。
  
  据《四镇三关志》记载,喜峰口为“洪武年建”。至明景泰三年(1452)七月,关门上又建了镇远楼,楼高四丈。明嘉靖年间,关口处还建有来远楼。
  
  喜峰口关的建筑十分独特,关有三重,三重关门之间由坚固的石基砖墙连结成一体。关门与城墙的6个接触点均有空心敌楼,内驻士兵戍守。关的东、西城墙与万里长城主体相连。在关口东南2公里处,有喜峰城。据《永平府志》记载:“关城石筑,城高二丈,城周四百十八丈六尺,堑八十一丈五尺。西、南各有一门。”从方方面面的史料记载中均可以看出,明朝对喜峰口是非常重视的。
  
  就在这个喜峰口,曾发生了一次在中国封建帝王中很少见的以少战多的战役。
  
  明宣德三年(1428),明宣宗朱瞻基进行了一次向北的狩猎及巡边活动,希望在游乐的同时寻机打击一下时常南下劫掠的北方蒙古族。八月末,朱瞻基率领一支精锐之师从北京出发,一路向东北开进。不久,他接到来自喜峰口的情报,称有一万多蒙古铁骑越过大宁,将到达喜峰口附近的宽河一带。
  
  朱瞻基分析了情报后认为,前来进犯的蒙古人必不知道自己正在巡边,没有想到会有一支军队在附近,如果自己率兵前去,必会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但要到达宽河,明军必须经过喜峰口。喜峰口地势险峻,不利于大军通过。朱瞻基当机立断,决定亲率3000精兵突袭。经过昼夜疾驰,他很快率军到达宽河附近。蒙古兵发现了明军踪迹,误以为是明朝照例巡边的普通队伍,便一拥而上。朱瞻基镇定自若,命令士兵分成两翼。待敌人冲到近前,他引弓搭箭,接连射倒了三个冲在最前面的蒙古兵。两翼明军趁势合围,利用火器打得敌人溃不成军。
  
  作为汉族皇帝,敢亲率士兵主动攻打数量占优的敌人,除朱瞻基外恐怕没有几个。他的勇敢果断,为喜峰口增色不少。
  
  在朱瞻基之后不久,喜峰口又迎来了一位大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原本在东南沿海一代主持抗击倭寇事宜。在扫清了倭寇之后,正逢明廷同蒙古各部势力矛盾日益激烈之时。
  
  嘉靖末年,蒙古鞑靼、朵颜、土蛮等部经常南下攻掠。世宗死后,其子明穆宗朱载垕即位,改年号为隆庆。此时精明有为的张居正入主内阁,与高拱等共同执政,决心加强北方防务。
  
  隆庆初年,给事中吴时来因为蓟门经常有警报,请求召俞大猷、戚继光专职负责训练边境的士卒。兵部的意见是只用戚继光,于是召他担任神机营副将。刚好谭纶在辽、蓟指挥军队,遂集中了步兵3万人,征集了浙江兵3000人,交戚继光训练。隆庆二年(1568)五月,戚继光以都督同知的身份,总理蓟州、昌平、保定几个镇的练兵事宜,总兵官以下全部归他指挥。戚继光上任后,给皇帝上奏章指出,蓟门防务有“七害”、“六失”、“四弊”,要求朝廷给予他更大的权力对防务进行整顿。
  
  戚继光这份奏章被下发到兵部。兵部认为蓟镇既有总兵又设总理,权力分散,众将领容易推诿观望,于是请朝廷任命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各处,停止对浙江兵的调动,确认戚继光剿灭乱匪吴平的功劳,升戚继光为右都督。
  
  自嘉靖以来,边界的城墙虽有修筑,但没有建造墩台。戚继光在塞上巡视,提出建造敌台。他向朝廷上疏请求准许“垮墙建台”,并想调一支浙江军队来做北方守军的榜样。建议得到批准。浙江兵3000来到,戚继光命令他们排列在郊外。时逢天降大雨,浙江兵从早上直站到傍晚,在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前,依然屹立不动。边防兵士十分惊骇,从此才知道什么是军令如山。隆庆五年(1571)秋天,戚继光督建的墩台完工,精细坚固,雄伟壮观,2000里间声势相联。
  
  当时,俺答汗已经来朝贡,宣府、大同以西,全无战事。只有土蛮部迁居到插汉(今察哈尔)之地,拥有10多万军士,经常威胁蓟门。而朵颜部首领董狐狸和他的侄子长昂勾结土蛮,时叛时服。万历元年(1573)春天,这两股敌人计划入侵。骑兵到了喜峰口,勒索赏赐没有得到,便大肆烧杀抢掠,又到边塞附近打猎,以引诱明军。戚继光突然出击,差点抓到了董狐狸。夏天,董狐狸、长昂又来侵犯,但都被明军击溃,边关的官员劝其投降,董狐狸才老老实实地到关请求入贡。廷议每年给他赏赐。第二年春天,长昂再窥喜峰口各个关口,均无法入内,于是和董狐狸一同逼使长秃进犯明朝。戚继光率兵追击,擒获长秃。长秃是董狐狸的弟弟、长昂的叔父,这两个家伙不敢不救,只好率领着族内300人求见请罪。董狐狸穿着白色冠服,叩头请求赦免长秃。戚继光派遣副将史宸、罗端前往喜峰口受降。董狐狸等都围着他们参拜,献还所抢去的边界百姓。这样,戚继光才又释放了长秃,准许他们依旧朝贡。从此,戚继光镇守蓟州期间,他们再也不敢侵犯。
  
  喜峰口既有哀婉动人的传说相伴,又有秀丽风景环绕,还有帝王、英雄曾在此拒敌,作为一座雄关,可称没有遗憾了。而在戚继光降服鞑靼等三部族以后,喜峰口又与几次在中国甚至世界有名的战争联系在了一起,使其在中华民族所建造的众多关隘中脱颖而出,就更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荣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