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世界肾脏日系列科普(取消转载限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31:06
]]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CKD)?
    肾脏功能受损(表现为病理改变、血液、尿液相关指标或影像学检查异常)超过三个月,或肾小球滤过率(GFR)小于等于60ml/min/1.73m2超过三个月,满足其中任何一条标准就能够诊断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慢性肾脏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肾脏病家族史和高龄(大于60岁);次要危险因素包括:肥胖、自身免疫性疾病、尿路感染和系统性炎症。

维持肾脏健康,平时我们应作些什么?
1.        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
2.        切勿滥用止痛药或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消炎药
3.        控制体重
4.        每年进行体检
5.        健康饮食
6.        了解家族的疾病史
7.        控制血压和血胆固醇
8.        了解肾脏疾病
9.        戒除吸烟和酗酒
10.        如果存在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及时就诊

哪些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肾脏疾病?
1.        食欲减退
2.        睡眠障碍
3.        皮肤干燥瘙痒
4.        夜间肌肉痉挛
5.        足背和脚踝浮肿
6.        晨起眼睑浮肿
7.        夜间多尿
8.        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和增加
  请大家配合楼主,不要转载,谢谢!
对这种偶就知道点皮毛,没说的支持楼主:victory:
]]
]]
学习下,顶一个!:b
]]
还有经常扁桃腺发炎的人也易造成肾损害 有一些小病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方面我知道的不多 还请NEITHER讲讲
好文加精
扁桃体炎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上感之后出现的肾损害有几种情况。

    1.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最多见于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或皮肤感染,也可见于其他细菌或病毒导致的感染后。一般感染和出现肾脏损害症状有2周左右的间隔期。临床症状包括血尿、蛋白尿、浮肿(多首先出现于眼睑、面部)、一过性的轻/中度高血压、一过性的肾功能不全。比较特异的化验变化是补体C3降低。一般八周内病情自行缓解或完全恢复。一般不需要做肾脏穿刺活检。病理类型一般是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2.IgA肾病:也见于感染后,但感染和肾病表现的间隔只有几小时或几天,属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但有些病人会伴有轻、中度蛋白尿,少数病人甚至会出现大量蛋白尿。检查里比较特异的是血免疫球蛋白IgA升高。病情容易反复,有些病人会进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明确诊断需要做肾脏穿刺活检。检查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该病有原发性IgA肾病和继发性IgA肾病之分,后者常见于乙肝相关性肾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其实许多其他类型的慢性肾脏病也容易在感染后出现肾脏症状加重。

    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型为抗肾小球基底膜型,II型称免疫复合物型,III型称非免疫复合物型。其中II型出现肾脏损害前常有上感症状,可能也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它的特点是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症状明显比急性肾小球肾炎严重,可以在短期内出现肾功能衰竭,甚至需要急诊透析治疗,不加治疗死亡率极高。明确诊断需要做肾脏穿刺活检。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近日忙于其他事务,没法帮大家收集科普资料了,在此致歉!
如果大家对肾脏病或其他内科疾病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此跟帖,将尽量为大家解释。
看到标题偶就想到医院的血透室
很恐怖;funk
宣传肾脏疾病就是为了避免出现终末期肾衰病人必须靠透析或移植生存的结局,而且透析和移植不能解决尿毒症病人的所有问题,同时有许多病人在肾脏疾病发展到尿毒症阶段之前就已经死于心脑血管病变等并发症了。和其他所有的疾病一样,肾脏病也应该重视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且一定要规范。
世界肾脏日(WKD)和慢性肾脏病(CKD)简介

为什么要设立世界肾脏日(WKD)?
        目前世界上超过5亿人口患有不同的肾脏疾病,每年超过百万人口死于与慢性肾脏病相关联的心脑血管疾病,并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慢性肾脏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为面向社会公众宣传肾脏病的科普知识,提高全社会对肾脏的了解,从而有利于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减少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减少其造成的危害,2006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IFKF)联合提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今年的第三届世界肾脏日定于2008年3月13日,主题为“令人惊奇的肾脏”。      

肾脏究竟是什么?
    正常人的肾脏左右各一,位于我们腰背部肋弓以下,相当于拳头大小。它的主要功能是清除人体血液当中的毒素和过多的水分,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我们的肾脏每天累计滤过约200升血液,相当于200个1L装饮料瓶的容量!除此之外,肾脏每天还在从事着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包括调节血压,促进红细胞生成以及维持骨骼的健康等等。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CKD)?
    肾脏功能受到损伤(表现为病理改变、血液、尿液相关指标或影像学检查异常)超过三个月,或肾小球滤过率(GFR)小于等于60ml/min/1.73m2超过三个月,满足其中任何一条标准就能够诊断慢性肾脏病(CKD)。随着疾病发展,肾脏逐渐失去它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除了出现蛋白尿、血尿、浮肿、肾功能不全等症状,高血压、贫血、冠心病、骨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最终导致尿毒症、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一系列危急生命的情况。由于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特征性的表现,人们常常不能感觉到自身存在的异常,而且肾脏本身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当肾脏功能下降到正常水平的50%以下时肌酐等指标才出现异常,所以,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很容易在疾病早期被忽视,因而被成为“沉默的杀手”。

慢性肾脏病仅仅是“个人事务”吗?
    如今,慢性肾脏病已经超越个人范畴,成为一个是公共健康问题。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形势也非常严峻,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8%到9%。然而与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大众对肾脏疾病的知晓率不到10%,许多肾脏衰竭或者尿毒症的患者大多是在检查其他疾病的时候被发现的,而直接通过体检发现患病的比率还不到20%。发病率与低知晓率导致肾脏疾病患者往往花费大量金钱仍难以避免肾功能衰竭和并发严重心血管疾病的结局。

    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仅2006年上海市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而新增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病人就高达4988例,而据估计全国范围内各个阶段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数量更高达总人口的将近10%,据估计未来的患病人数将进一步上升,由此产生的巨额诊疗费用数以亿计,不仅对个人和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同样需要全社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有限的医疗资源,给社会保障带来沉重的负担。
]]
心  肾  相  连

    肾病患者大多十分关注如何保护自己的肾脏,对于应该如何控制饮食、服用药物可以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那么是否护理好肾脏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其实肾脏病人还需要关心自己方方面面的健康,其中心脏和肾脏就犹如一对“难兄难弟”,肾病会恶化心脏疾患,反之,心脏隐患可能会以肾病发作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如果患有肾病,别忘了给看似健康的心脏做一下检查;如果心脏有问题,最好也留心一下肾脏。 
 
  说到肾脏疾病,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肾衰竭后接受透析或者肾移植等等可怕的情景,但医生们已经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肾病患者在病情远未发展到肾衰竭之前,已经不幸死于心血管疾病了。其实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必然联系的。

    所谓心血管疾病,并不单单指心脏方面的病变,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等,其实还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一系列病变。

    如今,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公认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例如,蛋白尿是肾脏病的最常见表现之一,而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的尿排泄率达到30-300 mg/天)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人增加10到30倍,一旦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就意味着心血管疾病的进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如不进行治疗,将会进一步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导致严重心血管事件甚至死亡。
      
    那么心血管疾病对肾脏又有什么影响呢?研究证实, 在心血管疾病全过程中,肾功能损害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以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高血压为例,如果不控制好血压,久而久之会导致肾脏局部缺血进而发展为肾小球硬化,出现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曾有科学家跟踪调查了500名高血压患者长达20年,结果显示42%的患者后期出现蛋白尿、18%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  由此可见,即使是轻中度心血管疾病患者,对肾功能的评价和治疗也非常重要。

    因此,心脏病人应该定期检查肾脏,以便把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当肾脏指标恶化时,人们最好同时留意自己的心脏。无论哪个器官发生问题,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合理饮食、科学用药都至关重要。
健康生活,远离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以往被称为“富贵病”,如今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使之成为常见病,在男性中尤其多见,并且逐渐出现了发病低龄化、女性发病增多的趋势。高尿酸血症不但会引起痛风、痛风石、肾结石、关节破坏,也与肾功能衰竭、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明显相关,但由于只在痛风发作时产生关节剧痛,平时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容易被人们忽视,因而是一个隐形的健康杀手。

    高尿酸血症重在预防,合理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是预防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1.由于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因此限制摄入过多的嘌呤成分是首要的防治措施,具体来说就是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糖分饮食,将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等,烹调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炖等用油少的方式。

2.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尤其应该禁饮啤酒,因其富含嘌呤成分,同时限制食盐和辛辣食物的摄入。

3. 大量饮水可以稀释尿液,促进尿酸排泄,而且不宜长期饮用红茶,建议饮用绿茶或者白开水。

4. 多进食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果,促使尿酸盐的溶解和排泄。

5.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健身、跳舞、游泳、打球等,达到少量出汗的程度即可,剧烈活动会使有氧运动转变为无氧运动,反而造成血尿酸升高。

6.工作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饮食小贴士:
  根据每100克食品含嘌呤的毫克数,大致将常用食品分为4类。
  一类:富含嘌呤食品(>100mg/100g)。主要有: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以及浓肉汤、啤酒等。
  二类:多含嘌呤的食品(50~100mg/100g)。主要包括:大部分鱼类、贝类、肉食及禽类。
  三类:较多含嘌呤食品(25~50mg/100g)。主要有:青鱼、鲱鱼、鲑鱼、鱼等,牛、羊、鸡肉类,虾、蟹及蔬菜中的芦笋、菜花、四季豆、菜豆、菠菜、蘑菇、花生等。
  四类:少含或不含嘌呤的食品(<25mg/100g),奶、蛋、米及面制品和大部分蔬菜。
]]
感谢楼主!我国人一直对肾病不太重视!呼吁国人注意肾健康!
谢谢楼上的支持。相信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国人对肾脏病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
另外,希望大家正确认识肾病和肾虚的区别,西医中没有肾虚的说法,这是中医的概念。我本人没有好好学习过中医,只能说些粗浅的感受,对于肾脏病,确诊和治疗应该以西医为主,中医对于调理和某些难治肾脏病有作用,比如我们这里的许多主任、副主任都是搞中西医结合出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