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险 这次死定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4:10:38
平安保险 这次死定了.不死也要掉层皮.
到税务局上班十多年了,记得动用全国的税务力量去查特定的一个公司,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远华专票案(赖昌兴),这次平安保险恶意融资居然动用专案(三处),一直查到县级,看来平安没100E搞不定.
有平安的股票的同志快跑啊平安保险 这次死定了.不死也要掉层皮.
到税务局上班十多年了,记得动用全国的税务力量去查特定的一个公司,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远华专票案(赖昌兴),这次平安保险恶意融资居然动用专案(三处),一直查到县级,看来平安没100E搞不定.
有平安的股票的同志快跑啊
平安有点自不量力,敢和TG作对
???????????????????????????
点指兵兵,点到谁是谁:D
希望平安这种把中国股民当傻子的公司垮掉
联系到最近传言平安增发是为了收购汇丰控制的英国一家保险公司 实质是用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去给汇丰填次贷窟窿。 看来高层生气了 后果很严重
======================================================================
是给各路买办一个讯号, 谁敢出手去救西方的金融公司於次贷危难水火谁倒霉. 再联想下前几日西方各大机构联手炒高建议买入.:D
平安的东家一家是汇丰

还有就是温总.:b
楼主未免危言耸听。自从2005年提出加强对非银行类金融企业的年度审计和税务稽核以来,这又不是第一家了。我记得保险公司中:06年是人保财险和太平洋保险,07年是天安财险、中国人寿、阳光财险。08年轮到平安,很正常的啊,只是这个具体进驻时间选的有些“技术性”。
放心吧,会达到一个交易点的
关键是时间很敏感啊
平安最大的骨董就是汇丰,因此说平安保险并不是一家中国公司.
平安的东家一家是汇丰

还有就是温总.
股民力量大啊
原帖由 rickytchen 于 2008-2-29 12:50 发表
楼主未免危言耸听。自从2005年提出加强对非银行类金融企业的年度审计和税务稽核以来,这又不是第一家了。我记得保险公司中:06年是人保财险和太平洋保险,07年是天安财险、中国人寿、阳光财险。08年轮到平安,很正常 ...


你错了,给你背下税收征管法关于稽查局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第九条 "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

你说的以前的06年是人保财险和太平洋保险,07年是天安财险、中国人寿、阳光财险。是标准的例行检查,也就是上说公司机构所在地税务局查查就是了,而平安保险,不但用各地稽查局去查,而且指定国家税务总局三处专司.明白了么?:D
:D 平安 嘿嘿 嘿嘿
希望看看是不是真的有温总儿子参与
查偷漏税跟增发有什么关系?就算偷税了,能阻止增发吗?能阻止人家收购海外公司吗?
难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再说为什么要提前公布检查消息,人还没去?这不是给人做伪证的时间吗?
哈哈,看了前面几位的回复,感觉真是好笑。各位也真是太把平安当回事了。也不想想,假使证监会不同意平安融资,他有必要拐这么个大弯,让国家税务总局出面以稽核为名来施加间接的不痛不痒的影响吗?他只要私下里告诉平安你融资我肯定定不批准,你看他还会不会融资。再说了,你觉得国家税务总局有可能为了证监会而花四个月的时间从上到小去稽核平安,难道他们自己没事让证监会给自己找事干。靠,证监会能请的动他们?呵呵,有的人就是会自作多情,浮想联翩。税务总局稽核平安是很平常的事情,只不过让某些人觉得时间凑巧而已,但对税务总局来说,你股市涨跌关我屁事,我查与不查自己决定,难道还会听证监会的,难道还会考虑小股民散户的想法?最近几年税务总局每年都会稽核一家大型金融企业,去年就是稽核的中国人寿,只要查就没有查不出问题的,去年就查出中国人寿18多亿的问题资金,屁大的事没有,所以即使这次查平安有什么数据问题,那也是没有各位想象的那样,说的清楚一点,国家没有必要,也不屑去惩罚整治平安,平安融资在国家来说屁大的事都不是。至于说平安是一家外国公司什么的,然后如何如何,说这样话的人,那真是没法跟你交流了,哈哈
原帖由 走路雨中 于 2008-2-29 10:49 发表
平安保险 这次死定了.不死也要掉层皮.
到税务局上班十多年了,记得动用全国的税务力量去查特定的一个公司,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远华专票案(赖昌兴),这次平安保险恶意融资居然动用专案(三处),一直查到县级 ...

不知道您在哪国的税务局上班,去年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就稽核过中国人寿
原帖由 hxdz123 于 2008-2-29 12:35 发表
平安有点自不量力,敢和TG作对

呵呵,我看您看问题的想法有点问题,呵呵,哪一方面表现出和TG作对?难道TG事先说过不允许融资,而平安非要融资?;P
死了也是老百姓来买单
原帖由 jasonzhang 于 2008-2-29 12:41 发表
这次苗头不对的 从总公司 分公司 地市分公司 一直查到县支公司。 不把平安的问题弄出来看来不罢休了, 联系到最近传言平安增发是为了收购汇丰控制的英国一家保险公司 实质是用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去给汇丰填次贷窟窿。  ...

呵呵,您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佩服。以传言做论据,去得出自己的结论,高。
而中投公司投资黑石,现在已经亏损了几市亿美元。请问这是否是真的,中投公司的钱是谁的?;P 请问有没有什么不对的苗头?;P
原帖由 小猪做fan 于 2008-2-29 12:43 发表
希望平安这种把中国股民当傻子的公司垮掉

呵呵,是谁把谁当傻子呢,人不要像日本人似的有自虐的倾向。一,上市公司不在股价高的时候融资难道等待股价跌的很低的时候去融资,二,你见到过古今中午历史上有因为融资而导致股市崩盘的例子?三,平安融资是他自己的事情,但决定权在谁手里?在股民手中,股民觉得平安融资不对,不划算,可以用脚投票啊,我股民就不买,你还融个屁,你不得放弃?又没有规定说平安决定融资,我们股民必须要买?这傻子俩字从何谈起?;P
可怜。。。。现在还重仓的基本是最后一棒了

一个小小平安融资不融资,股民们何必讹传到要国家干预。

为啥中石油融资的时候你们不跳?
原帖由 屠城校尉 于 2008-2-29 12:48 发表
联系到最近传言平安增发是为了收购汇丰控制的英国一家保险公司 实质是用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去给汇丰填次贷窟窿。 看来高层生气了 后果很严重
===================================================================== ...

什么叫去救西方的金融企业?第一,投资西方金融企业是为了他们吗?第二,你是如何知道平安要投资西方的金融企业,难道你是平安的董事会成员?;P 中投公司投资黑石已经亏损几十亿美元,你看到他已经或要倒霉了吗,而且现在中投正打算投资日本股市,你怎么看?;P
原帖由 dadaduo 于 2008-2-29 12:50 发表
平安的东家一家是汇丰

还有就是温总.:b

呵呵,第一句话没错,第二句请给出出处和证据;P
原帖由 rickytchen 于 2008-2-29 12:50 发表
楼主未免危言耸听。自从2005年提出加强对非银行类金融企业的年度审计和税务稽核以来,这又不是第一家了。我记得保险公司中:06年是人保财险和太平洋保险,07年是天安财险、中国人寿、阳光财险。08年轮到平安,很正常 ...

明白人。清醒人,理智人。:victory: :victory: :victory: :handshake
原帖由 tomcat650093 于 2008-2-29 14:51 发表
平安最大的骨董就是汇丰,因此说平安保险并不是一家中国公司.

最大的股东是汇丰,这没错,但你可清楚汇丰股份占平安总股本的比重只有18%多一点,且平安总股本中,内资股占约65%,外资股占约35%,请问,一,你评定一家公司是否是中国公司的标准是什么?二,你认为平安不是一家中国公司,那他是哪一个国家的公司?;P
原帖由 走路雨中 于 2008-2-29 18:32 发表


你错了,给你背下税收征管法关于稽查局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第九条 "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

你说的以前的06年是人保财险和太平洋保险,07年是天安财险、 ...

嘿嘿,我不太明白,不知你能否说的清楚一点,按照你的说法,税务总局这次不是例行检查,而是有关“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P 这就奇怪了,是有人举报平安有这些问题吗,然后税务总局去稽核?还是税务总局的领导坐在办公室一拍脑袋,觉得平安有那些问题,然后以次为名去稽核呢?如果这样,那事情就严重了,呵呵,还没开始查,就先弄个犯罪的嫌疑:D 若到时候查不出来什么问题怎么办呢?到时候税务局的领导再拍拍大腿,屁股走人吗;P 听你的口气似乎是税务局的内部人士,来给大家透露下?;P
刚买了平安天使保险
看了楼主的贴之后
一点反应都没有.
够遗憾的.
原帖由 j10s30 于 2008-2-29 21:41 发表
查偷漏税跟增发有什么关系?就算偷税了,能阻止增发吗?能阻止人家收购海外公司吗?
难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再说为什么要提前公布检查消息,人还没去?这不是给人做伪证的时间吗?

呵呵,你的第二句很好很强大。你以为是去突击一下,看看有什么问题吗?呵呵,税务总局这次检查要持续四个月时间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还给人做伪证的时间?;P 几天后要检查了,给这么点时间来得及做伪证吗?之前聘请的国际国内的顶尖会计师事务所都是吃干饭的?要是做伪证的话,早不做现在用几天的时间去做?;P 你的想法真的是很强大;P
原帖由 重剑无锋 于 2008-2-29 22:30 发表
可怜。。。。现在还重仓的基本是最后一棒了

一个小小平安融资不融资,股民们何必讹传到要国家干预。

为啥中石油融资的时候你们不跳?

呵呵,说的好。看问题透彻有见地:handshake
平安保险,公司给买的。

自己买的招商信诺和友邦。
我印象里平安是招商局集团创立的, 不过多年的培育,却在平安 关键时期退出,当时就很让人疑惑; 不过平安和招商的联系甚为复杂,  当时就有人质疑变相MBO,  似乎MBO 得不厉害只搞了20%左右的股权,其它还是雨露均沾,时间也早,就没人怎么查了
原帖由 adnazbp 于 2008-2-29 22:51 发表

呵呵,你的第二句很好很强大。你以为是去突击一下,看看有什么问题吗?呵呵,税务总局这次检查要持续四个月时间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还给人做伪证的时间?;P 几天后要检查了,给这么点时间来得及做伪证吗?之前聘 ...

税收征管法关于稽查局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第九条 "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

  你说的以前的06年是人保财险和太平洋保险,07年是天安财险、中国人寿、阳光财险。是标准的例行检查,也就是上说公司机构所在地税务局查查就是了,而平安保险,不但用各地稽查局去查,而且指定国家税务总局三处专司.我觉得的这两点很说明问题了.
  2006年后,国家税务总局有全国公司和企业开具,使用的任何一张发票的数据,每一张都有,你觉得就凭作假的会计可以通过检查么?
国家税务总局有全国公司和企业开具,使用的任何一张发票的数据,包括:金额,税额,开票日期,发票号码,发票代码等7项,再加上84位密文防伪。再加上税务总局可以调用银行系统的数据,你觉得可以作假么?
应彻查平安、浦发再融资内幕
        时寒冰


    中国平安与浦发银行的再融资计划,引发A股市场大跌,导致A股数万亿元市值灰飞烟灭,无数投资者欲哭无泪。
    但是,这两个公司在再融资方面的态度依然非常坚决。2月28日,浦发银行公布了不超过8亿股的融资方案,再融资360亿,与之前传出的400亿基本接近,使得27日刚刚步入反弹的股市再次回落,痛苦地寻找方向(事实上,如果对照再融资计划的整个进程,就会发现,只要股市一有反弹,马上就会有再融资消息传出对股市迎头痛击,就好像在传递一个无形的“接力棒”,往往是一剑封喉,迫使股市下跌,显得十分诡异。本人在《再融资背后藏着多少猫腻》亦有分析)。中国平安与浦发银行的巨额再融资,似乎已成为A股前进中的两只拦路虎。
    再融资不仅可能正在演变成一种对抗民意的力量,也可能正在演变成一种对抗政府意志的隐形力量——在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有外资背景的公司在融资问题上拒不退让,给股市造成重压,正在成为影响两会和谐乃至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因素。
    但突然传出的一个消息,为再融资事件增添了许多戏剧性。据《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国税总局将于3月3日全面进驻中国平安集团以及下属各省、市、县级的所有公司,进行为期4个月的税务稽查。这个时机选择非常微妙。因为3月5日,中国平安就将提交千亿融资计划在公司临时股东大会上讨论。这意味着两个结果:其一,在3月至7月稽查期间,税务稽查没有发现平安存在大的问题,平安继续进行再融资计划,继续走相关程序。其二,在3月至7月稽查期间,税务稽查发现平安存在重大问题,再融资方案搁浅或被迫作出大的调整。
    对于“狮子大张口”的再融资方案,人们曾经寄希望于证监会直接叫停。但是,这既可能有上述公司深不可测的背景因素,也受限于程序。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应先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再融资申请,证监会在正式受理发行人融资申请后,视市场情况以及融资方案的可行性、合规性,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对发行人的融资申请进行审核,然后才能决定放行或叫停。而目前中国平安与浦发银行都没有把申请递交到证监会。
    在这种情况下,税务部门的介入是一步冷棋,这很可能是相关公司行为触及国家可容忍底线的结果。
    税务部门的介入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再融资事件,鉴于其复杂而深厚的背景,司法部门、国家安全部门也应该介入进行深入调查。在QFII额度从100亿美元扩充到300亿美元、在国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涌入我国等待建仓良机的情况下,那些有外资背景的上市公司的离谱的再融资计划,在客观上导致了对中国股市直接而沉重的打压效果,已经威胁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国家经济安全。

    首先,从经济安全的角度来剖析这一问题

    巨额再融资计划的结果有二:
    其一,再融资计划被否,但之前对股市的重创已经在客观上为QFII及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的巨额热钱低价建仓创造了条件,这等于以中国股民数亿元的资金损失为QFII及热钱创造机会,无异于对中国民众财富的掠夺和对中国民族利益的蚕食。对于浦发银行而言,根据浦发银行与花旗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合作第二补充协议》,花旗承诺将继续增持浦发银行股份至19.9%,如果股价下跌,对花旗增持股份是否更为有利?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其二,再融资计划通过,提出巨额再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可以获得低价增发的良机——增发价格要按增发公告之前的20个交易价的平均价格来计算。当然,这一低价是以损害中国广大股民利益为代价的。
    不难看出,无论天量再融资计划最终是否得以通过,相关有外资背景的公司或其背后的外资力量,都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
    中国平安对其巨额再融资计划的用途语焉不详,这是引发民众对其再融资动机强烈质疑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平安的第一、第二大股东分别为“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有报道认为,中国平安拟用从A股再融资的钱去购买汇丰受次债危机困扰的不良资产,倘若这一报道属实,将意味着有些人可能在通过敛取中国人的血汗钱去为海外不良资产买单,谁是受益者不言自明。这一点同样值得调查。而中国平安只在A股再融资而不在H股再融资本身,就显得非常蹊跷——中国平安H股流通股的48.18%属汇丰。
    事实上,此前,中国平安就有类似的收购行为。据国内媒体报道,2007年11月28日,中国平安控股子公司平安人寿通过二级市场买入9501万股富通(富通集团是欧洲一家以经营银行及保险业务为主的国际金融服务提供商),占富通总股本的4.18%,成为富通第一大股东。这笔交易花费18.1亿欧元,平均每股19.05欧元。而截至1月24日,富通报14.62欧元,这意味着平安投资的18.1亿欧元已出现约4.2亿欧元(约44亿元人民币)的浮亏。
    那么,中国平安此次的巨额融资,是否还要被用于填补那些无底洞?
    另有其他一些问题,见本人此前所写《再融资背后藏着多少猫腻》
   
    其次,从司法角度来分析再融资问题

    在中国平安与浦发银行再融资计划公布之前,都可能存在着严重的泄密问题和内幕交易问题。
    2月20日,浦发银行再融资400亿元的传闻弥漫于市场,引发股市大跌,而随后,这一传闻得到浦发银行的证实,只不过“具体方案目前尚未确定”。在浦发银行董事会召开之前,增发消息何以传遍市场?而此后的报道显示,有些机构在市场有传闻浦发银行即将再融资以前就已得到消息。有媒体引述一位银行业研究员的话说:“这次浦发尚未发布增发公告,得到消息的基金经理就提前减持,以应对增发预期。”
    中国平安可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某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105家机构在暴跌前夜已经逃遁中国平安。去年12月28日,超过330家机构持有中国平安约62.8%股权,而到今年1月18日,持股机构已缩减至225家,持股比例首次低于50%,仅有46.3%。而在这一过程中,散户手中的筹码却在逐步上升。更有媒体在报道中直接提出质疑:“似乎有些机构在中国平安发布再融资消息前半个月就得到了讯息”。
    上市公司泄密,让一些机构提前逃遁、提前落袋为安的同时,把风险转嫁给了高价接单的散户投资者手中,这对他们是一种非常大的不公,严重损害了市场交易的公平与公正,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严重伤害。而那些提前出逃者,则可以赚取一个差价,获取更大的利润,依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已经涉嫌利用提前知道的消息进行内幕交易。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的规定:“对于正在筹划中的可能影响公司股价的重大事项,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交易对手方及其关联方和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聘请的专业机构和经办人员,参与制订、论证、审批等相关环节的有关机构和人员,以及提供咨询服务、由于业务往来知悉或可能知悉该事项的相关机构和人员等在相关事项依法披露前负有保密义务。在上市公司股价敏感重大信息依法披露前,任何内幕信息知情人不得公开或者泄露该信息,不得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而泄密在事实上为内幕交易提供了便利,涉嫌违规。南开大学经济法研究室主任万国华教授表示,“我认为暂且不论浦发再融资的动机或对市场影响如何,但其再融资的信息未经合法的程序而正式在公开渠道披露前就被泄露,有关人员或行为从公司和证券法理上讲有相当的违法违规之嫌疑。”
    因此,有关再融资计划的泄密情况,国家司法部门与安全部门,应各自成立独立的专案组进行调查,追查上市公司再融资计划提前泄密的原因,严惩泄密的上市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并彻查再融资计划与做空中国股市的海外资金的联动性、QFII与热钱低价建仓与再融资计划的联动性等等问题,维护广大股民的利益,维护民族利益与经济安全。
    同时,鉴于以上原因,我支持那些抵制相关上市公司产品的正义行为。
    因时间关系,今天写到这里结束。
            2008年2月28日深夜

链接:烟花三月下扬州(图/视频)

链接:警惕理财产品和基金中的陷阱

链接:再融资背后藏着多少猫腻  

链接:“严格审核再融资”细节耐人寻味

链接:警惕疯狂再融资摧毁股市根基
融资背后藏着多少猫腻
        时寒冰
   
    对比最近的股市走势,再融资其实成为打压股市的重磅炸弹,往往是一剑封喉。回首最近的种种反常现象,再融资对股市造成的重创,难道仅仅是意外效果吗?这背后隐藏着什么?

    1.再融资“接力棒”刀刀见血

    1月21日,多家媒体在首页重要位置刊登新闻:《中国平安或创A股史上最大再融资》。其中提到:在A股上市近一年后,中国平安再次开启融资“阀门”,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同时拟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不超过412亿元。当时的收盘价测算,中国平安公开增发募集资金额将达到约1178亿元,再加上412亿分离债募资额度,其再融资规模将接近1600亿元。
    沪指当即从5200点狂泻,一口气跌倒4195.75点,触及政策底线,2月1日,证监会批准两只创新型封闭式股票基金发行,A股大涨,2月4日,上证指数涨351.40点,创出历史最大上涨点数,重上4600点,股市人气重新恢复。
    但是,2月20日,市场突然传出浦发银行再融资400亿元的传闻,引发恐慌性抛盘,股市再次大跌。2月22日,又有两只股票基金和两只债券基金获批,对低迷的股市可谓利好,但当天早上马上有大秦铁路再融资传闻发出,利好因素被化解,大秦铁路跌停,大盘猛跌。2月23日,中国联通再融资的传闻传出,联通跌停,沪指创下4182.77点最低点。市场人气几近崩溃。大秦铁路与中国联通先后辟谣。
    再融资,围绕打压股市一个接一个展开,犹如在传递一个无形的接力棒,配合得可谓天衣无缝。倘若2月25日证监会不明确表态,这一接力棒恐怕会继续延续下去。而且,这一接力棒重点打压的思路非常清晰,“以小博大”,尽可能大地产生恐吓效果,压低股市,逼出散户投资者的筹码,让他们的绝望中亏损血汗钱。事实上,股市的恐慌性下跌也的确证明某些人的目的达到了。


    2.谁提前走漏了再融资的消息

    中国平安再融资给脆弱的市场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但是,随后,《理财周报》以翔实的数据证明,105家机构在暴跌前夜已经逃遁中国平安!据上证所授权发布的Topview数据显示:去年12月28日,超过330家机构持有中国平安约62.8%股权;今年1月3日,持股机构缩减为253家,持股比例下降至57.3%;1月11日,机构再次缩减为243家,持股比例下降至53%。在大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18日,持股机构已缩减至225家,持股比例首次低于50%,仅有46.3%。而在这一过程中,散户手中的筹码却在逐步上升。
    媒体推测,“似乎有些机构在中国平安发布再融资消息前半个月就得到了讯息”。中国平安股价从2007年10月24日149.28元的最高点,跌到1月29日的72.48元,跌去了一半多。在机构逃遁之时,散户接过筹码。
    是什么让机构成了先知先觉者?如果机构与散户一样,在大跌开始时才得到消息,中国平安将面对什么?浦发银行也上演了类似的故事。在再融资传闻传出前,一些机构资金就已开始撤退——“这次浦发尚未发布增发公告,得到消息的基金经理就提前减持,以应对增发预期。”
    离奇的是,在中国平安再融资引发股市大跌时,它像一只半个月没有吃到食物的恶狼,紧紧地咬着再融资计划不松口,客观上强化了利空效果。
    2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报道称: 由马明哲(中国平安董事长)带队,中国平安总精算师兼总经理助姚波、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万放等组成的团队,日前集中拜访上海多家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另一队中国平安高管则前往北京拜访当地各大基金公司。出访主要目的是介绍中国平安战略构想、阐述寿险业务对于中国平安的重要性和初步解释“天量”再融资的用途。
    这种高调“拜访”的必要性暂且不说,“拜访”同样发生在1月22日,两只股票基金和两只债券基金获批之时,与浦发银行再融资的传闻一样,进一步强化了利空效果,令投资者丧失信心。

    3.再融资背后的外资身影

    《货币战争》中描述的场景令人震惊,如果说它因为带有的民族情绪多少影响了人们的信任的话,那么,如果看了约翰·珀金斯根据自己写的《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你会发现,《货币战争》只不过是在展示真实的预言而已。
    在中国平安再融资的消息公布后,人民网做了一个《谁的“中国”平安 1600亿元融资计划要干什么》的专题,其中提到:
    2002年10月8日,汇丰集团(HSBC)以6亿美元(约人民币50亿元)认购平安股份,持股比例为10%。汇丰集团成为平安第二大股东。2004年6月平安上市后股权摊薄,汇丰又斥资12亿港元(以平安发行价10.33元)增持平安股权至9.9%、成为中国平安第一大股东。2005年6月,汇丰以81.04亿港元(每股13.2港币,较当日香港二级市场溢价9%)的价格,增持中国平安已发行股本9.91%,将汇丰持有的平安股份增加到19.9%。中国平安正式进入“汇丰时代”。现在汇丰更是已经持有中国平安48.18%的流通股份,稳居中国平安流通股东之首。
    从中国平安数据中可以知道,十大股东中“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为其第二大股东。在十大流通股中,位居前两名的仍是“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再看看浦发银行,花旗银行持有浦发银行4.20%股份,但是,根据浦发银行与花旗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合作第二补充协议》,花旗承诺将继续增持浦发银行股份至19.9%。有一个问题值得追问:如果股价下跌,对花旗增持股份是否更为有利?
    事实上,尽管目前再融资消息很多,但大都仅停留在传闻层面,只有金额巨大的中国平安与浦发银行的再融资计划是得到确认的。在中国平安的再融资计划已经对股市人气造成重创的情况下,浦发银行选择这一时机(尽管是消息提前走漏所致)难道不显得诡异吗?因为必然会导致股市加速下跌。
    实际上,这两家是最没有必要再融资的。有评论指出:“光是中国平安一家所提出的再融资计划就达到1600亿元,而此前其发行A股筹资382亿元还未满一年,且原来的募资使用计划还未付诸实施。近日提出400亿再融资计划的浦发银行和平安一样也是刚刚发行60亿元的债券。”

    4.谁在做空中国股市

    关于这波股市的下跌,有几家媒体进行了调查。比如,《广州日报》的一篇报道指出:作为A股第一权重股中石油的最大空头,第四大权重股中国银行的最大空头,第五大权重股中国神华的最大空头,第十三大权重股大秦铁路的最大空头,T28335席位是近期不折不扣的最大空头。那么,谁是T28335?“T28335极有可能是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分红。”
    在这波下跌中,先做空者是最大受益者,他们因此变得更加主动。一方面,他们是在相对高位出仓,赚取了很可观的差价。另一方面,为新资金建仓提供了契机。如果再因再融资而获利,可谓一举三得。
    这还只是从中国市场而言,如果从国际资本市场层面来看,做空中国股市在国外,仍可以使一些人获取暴利,并且是更惊人的暴利——哪怕是在中国股市短暂虚亏,他们都可能获取暴利。这意味着,海外资金做空中国股市有了一个隐蔽但更重要的理由。
    去年11月8日,全球首只通过做空中国股票市场来获利的ETF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2007年11月9日的英国《金融时报》是这样报道的:“8日,全球首只通过做空中国股票市场来获利的ETF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这只以中国股票市场下跌获利的ETF,将双倍反向于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的日回报率。”另有评论指出:“一旦这只抛空中国股市获利的ETF产品在美国挂牌,将会引来大量的巨鳄闻腥而来,尤其是已经通过QFII在中国A股投资的大行。”
    这意味着,做空中国股市,能给海外资金带来比投资于股市更丰厚的回报——更何况,他们是最早通过抛售股票打压中国股市者,机会更好。同时,打压中国股市可以为他们低价建仓提供契机。
    我们都知道一个消息,即QFII额度从100亿美元提高到300亿美元。这一消息最早出现在2007年5月23日(5月22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华盛顿正式启幕,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美国财长保尔森等中美政府高官均出席这次会议),其中对“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上升、适当放宽金融机构持股比例等领域”达成新的共识。而QFII新增额度的真正审批新闻是在2007年12月9日见报的,当时报道的时间为“日前”,内容是“已将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总限额提升至300亿美元”。如果这个日前是“一个月前”或“两个月前”,股指都是在接近6000点位置。这显然不是最佳建仓良机。

    5.一个个奇妙的巧合

    如果QFII新增额度的正式获批时间向前推一个月,那么,正好是在中国股市接近六千点高位时,同时,也正好是全球首只通过做空中国股票市场来获利的ETF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时间。QFII需要中国股市下跌,以寻找最佳建仓良机。自此以后,中国股市开始步入漫长的调整阶段。我承认中国股市当时存在市盈率过高等问题。但是,从5·30大跌后一直到A股步入6000点,QFII有几个提到过泡沫问题?相反,在5·30以前,他们倒是拼命强调泡沫,“A股泡沫太大,沪指有可能在今后3个月内跌破3000点”;“目前A股散户持股比例已达65%-70%,高出成熟市场一倍,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见顶信号。”有的外方研究机构甚至露骨地呼吁政府干预——“应采取措施阻止泡沫的进一步形成。”这些来自自由市场的投资者,对行政力量频频招手,令人诧异。随后,印花税率提高,A股暴跌,QFII集体沉默。等到持仓结果公布,人们才发现,QFII实实在在地抄了一个大底。
    政策市,被QFII利用了。
    这次打压中国股市,最早是从对瑞银抛售中国石油的质疑开始。中国石油由于对指数的影响大(据统计,中国石油每下跌10%就将拖累上证指数下跌200点),正因为这一点,中国石油成为拖累股市下行的重要力量,如果从工具的角度来看,它何尝不是打压中国股市的利器?
    QFII是更贪婪的逐利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惜发布虚假的股指报告欺骗国内投资者,也不惜违反中国的法律。
    因为境外股东违规买卖股份超过5%,短线炒作获益上亿元而没有公告,南宁糖业从2月21日起临时停牌。这是一起典型的外资股东违规事件。2月20日,南宁糖业披露的一则公告显示:南宁糖业的境外机构股东马丁居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MCIM)、马丁居里公司(MCI)于2007年8月分别买入公司股票716.8469万股及975.4179万股,分别占南宁糖业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73%及3.71%。由于马丁居里有限公司(MCL)是MCIM和MCI的母公司(均为100%控股),MCL被视为持有南宁糖业5.90%的股权。MCIM、MCI于2008年1月4日至1月25日所卖出南宁糖业股份累计已达1453.5656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额的5.07%,并因此获利近亿元。
    而这一短线炒作获利行为,多处涉嫌违规:在“控制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五”的情况下,它未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也未通知该上市公司予以公告。并且涉嫌触犯我国《证券法》。根据该法规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据此,南京糖业有充分理由和明确法律依据,向MCIM和MCI追讨其短线操作获得的违法收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南宁糖业是MCL在国内A股的唯一一单交易,MCL短线炒作的计划不可谓不缜密,如果说不是提前策划好的,这种巧合实在过于完美!离奇的是,有人竟然发出此事即使起诉也难以执行的论调。我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合格投资者的境内股票投资,应当遵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持股比例限制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如果QFII处罚中国法律而逍遥法外,法律的尊严何在?对国内投资者是否公平?

    6.一边唱空一般做多

    心口不一是外资的常见做法。当股市调整到4000多点,有某海外分析师指出:中国股市即使跌到2000点仍有泡沫。这种论调为何在6000点之前没有出现,反而在股市调整到如此位置密集发出呢?而大量的数据显示,在他高调唱空时候,他所供职的投行却在做多。  
    当中国平安再融资消息刊发之时,与美联储紧急降息75个基点的时间相差仅一天。倘若不考虑期限差异,仅以两国基准利率比较,中美基准利率倒挂0.64个百分点。如果以相同期限的市场利率衡量,中美利差已经倒挂近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国际热钱不仅受到升值收益的吸引,同时还将受到利差的吸引,“汇差”加“利差”所形成的叠加效应,将对国际热钱进入中国产生更诱人的吸引力。1月30日,美联储再度宣布降息50个基点,中美利差进一步扩大。
    当然,热钱进入中国,看重的绝不仅仅是“汇差”、“利差”,而更流入中国的股市和楼市。这与当年日本的情况何其相似!一旦国际热钱打算进入,提前就会唱衰中国股市,炒作中国股市的风险性,以推动股市下跌,而一旦他们建仓完毕,又会借助其能够控制的权威的机构发布唱多信号,以吸引资金跟风,一旦获利足够丰富,达到他们的预期,他们就会悄然抽身而退,从而,产生助涨助跌效应,加大我国股市的波动。
    日本股市在热钱推动下,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指数达到其历史最高点38915点。但随着热钱获利退出,日本股市崩盘,到2003年4月,跌至7607.88点,1989年创下的高点时至今日仍可望而不可及。楼市同样如此。
    问题在于,QFII为什么可以随意操纵话语权,甚至影响到相关决策?QFII的声音为何更容易受到有关部门和市场的追捧?
    一切皆源于利益。瑞银亚洲矿业主管白仲义在其撰写的研究报告中,将中国神华H股的目标价从此前的35.15港元陡然提升至101港元所引发的风波,很久没有停息。外资报告被神化的光环,为何至今受到一些人的顶礼膜拜?

    7.可怕的漏洞

    有关中国平安再融资的投资,语焉不详,有人推测了几个版本。其中,有人怀疑将要收购的海外某公司与汇丰存在着联系。在次债危机蔓延的今天,我们必须对种种成本或风险转嫁行为保持警惕。防止恶意圈钱行为的肆虐——无论是外国公司来圈钱还是国内公司圈钱,都是广大投资者所不能容忍的。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再融资规定不规范,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在用途都没有说明的情况下,就张开了血盆大口。面对这种贪婪的欲望,难道不应该对制度的漏洞进行深刻反省吗?
    在中投公司还没有正式成立的情况下,我国对黑石基金的投资即已经作出。这种不符合程序的做法,已经使30亿美元的投资亏损近半。中国没有为次债危机买单的义务。事实上,由于我们的大方,一些外国投资者从我国金融投资者获取的好处已经超过了其次债损失。
    一位同行列举了一组数据: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10%的股份,收购价格1.16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汇丰银行(汇丰)持股交行19.9%的股权,出资144.61亿元购买91.15亿股,每股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现在市价超过10港元,净赚近800多亿,07年国内A股发行上市又赚取500多亿,合计将近1400亿,10倍回报……
    对比一下我们购买的美国次债产品,动辄数亿美元的损失,交易结果的反差难道不令我们心中隐隐作痛吗?
    中国是一个穷国,许多人仍生活在贫困线下。1978年至2006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减少了2.28亿多人;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但是,我国划分贫困人口的标准较低,是以人均年收入637元(月均53元人民币)计算的———2007年公布的标准是693元。2003年,温家宝总理坦言,目前的贫困人口标准是低水平的,如果提高200元,贫困人口总数就会上升到9000万。而国际上通用的贫困人口计算标准是人均每天收入低于一美元或者是两美元。即使按最低值一美元计算,综合考虑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差异,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也至少在1亿以上。
    动辄数亿美元的损失,如果用到这些穷苦人身上,将给多少人带去脱贫的希望和生活的欢乐?
    在崇洋媚外之风自上而下蔓延的今天,谈民族气节之类已经落伍,但是,无论任何一个国家,忽略国民的感受,对外国掠夺者提供便利都是非常危险的。
    回到本文的主题,在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庄严承诺发出后,就应该严格监管制度,规范市场,使投资者真正受益而不是产生被掠夺感。
         于2008年2月26日凌晨
    由于太劳累,今天连写两篇,相关细节来不及处理,改天再做修改。
融资背后藏着多少猫腻
        时寒冰
   
    对比最近的股市走势,再融资其实成为打压股市的重磅炸弹,往往是一剑封喉。回首最近的种种反常现象,再融资对股市造成的重创,难道仅仅是意外效果吗?这背后隐藏着什么?

    1.再融资“接力棒”刀刀见血

    1月21日,多家媒体在首页重要位置刊登新闻:《中国平安或创A股史上最大再融资》。其中提到:在A股上市近一年后,中国平安再次开启融资“阀门”,拟公开增发不超过12亿股,同时拟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不超过412亿元。当时的收盘价测算,中国平安公开增发募集资金额将达到约1178亿元,再加上412亿分离债募资额度,其再融资规模将接近1600亿元。
    沪指当即从5200点狂泻,一口气跌倒4195.75点,触及政策底线,2月1日,证监会批准两只创新型封闭式股票基金发行,A股大涨,2月4日,上证指数涨351.40点,创出历史最大上涨点数,重上4600点,股市人气重新恢复。
    但是,2月20日,市场突然传出浦发银行再融资400亿元的传闻,引发恐慌性抛盘,股市再次大跌。2月22日,又有两只股票基金和两只债券基金获批,对低迷的股市可谓利好,但当天早上马上有大秦铁路再融资传闻发出,利好因素被化解,大秦铁路跌停,大盘猛跌。2月23日,中国联通再融资的传闻传出,联通跌停,沪指创下4182.77点最低点。市场人气几近崩溃。大秦铁路与中国联通先后辟谣。
    再融资,围绕打压股市一个接一个展开,犹如在传递一个无形的接力棒,配合得可谓天衣无缝。倘若2月25日证监会不明确表态,这一接力棒恐怕会继续延续下去。而且,这一接力棒重点打压的思路非常清晰,“以小博大”,尽可能大地产生恐吓效果,压低股市,逼出散户投资者的筹码,让他们的绝望中亏损血汗钱。事实上,股市的恐慌性下跌也的确证明某些人的目的达到了。


    2.谁提前走漏了再融资的消息

    中国平安再融资给脆弱的市场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但是,随后,《理财周报》以翔实的数据证明,105家机构在暴跌前夜已经逃遁中国平安!据上证所授权发布的Topview数据显示:去年12月28日,超过330家机构持有中国平安约62.8%股权;今年1月3日,持股机构缩减为253家,持股比例下降至57.3%;1月11日,机构再次缩减为243家,持股比例下降至53%。在大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18日,持股机构已缩减至225家,持股比例首次低于50%,仅有46.3%。而在这一过程中,散户手中的筹码却在逐步上升。
    媒体推测,“似乎有些机构在中国平安发布再融资消息前半个月就得到了讯息”。中国平安股价从2007年10月24日149.28元的最高点,跌到1月29日的72.48元,跌去了一半多。在机构逃遁之时,散户接过筹码。
    是什么让机构成了先知先觉者?如果机构与散户一样,在大跌开始时才得到消息,中国平安将面对什么?浦发银行也上演了类似的故事。在再融资传闻传出前,一些机构资金就已开始撤退——“这次浦发尚未发布增发公告,得到消息的基金经理就提前减持,以应对增发预期。”
    离奇的是,在中国平安再融资引发股市大跌时,它像一只半个月没有吃到食物的恶狼,紧紧地咬着再融资计划不松口,客观上强化了利空效果。
    2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报道称: 由马明哲(中国平安董事长)带队,中国平安总精算师兼总经理助姚波、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万放等组成的团队,日前集中拜访上海多家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另一队中国平安高管则前往北京拜访当地各大基金公司。出访主要目的是介绍中国平安战略构想、阐述寿险业务对于中国平安的重要性和初步解释“天量”再融资的用途。
    这种高调“拜访”的必要性暂且不说,“拜访”同样发生在1月22日,两只股票基金和两只债券基金获批之时,与浦发银行再融资的传闻一样,进一步强化了利空效果,令投资者丧失信心。

    3.再融资背后的外资身影

    《货币战争》中描述的场景令人震惊,如果说它因为带有的民族情绪多少影响了人们的信任的话,那么,如果看了约翰·珀金斯根据自己写的《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你会发现,《货币战争》只不过是在展示真实的预言而已。
    在中国平安再融资的消息公布后,人民网做了一个《谁的“中国”平安 1600亿元融资计划要干什么》的专题,其中提到:
    2002年10月8日,汇丰集团(HSBC)以6亿美元(约人民币50亿元)认购平安股份,持股比例为10%。汇丰集团成为平安第二大股东。2004年6月平安上市后股权摊薄,汇丰又斥资12亿港元(以平安发行价10.33元)增持平安股权至9.9%、成为中国平安第一大股东。2005年6月,汇丰以81.04亿港元(每股13.2港币,较当日香港二级市场溢价9%)的价格,增持中国平安已发行股本9.91%,将汇丰持有的平安股份增加到19.9%。中国平安正式进入“汇丰时代”。现在汇丰更是已经持有中国平安48.18%的流通股份,稳居中国平安流通股东之首。
    从中国平安数据中可以知道,十大股东中“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为其第二大股东。在十大流通股中,位居前两名的仍是“汇丰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再看看浦发银行,花旗银行持有浦发银行4.20%股份,但是,根据浦发银行与花旗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合作第二补充协议》,花旗承诺将继续增持浦发银行股份至19.9%。有一个问题值得追问:如果股价下跌,对花旗增持股份是否更为有利?
    事实上,尽管目前再融资消息很多,但大都仅停留在传闻层面,只有金额巨大的中国平安与浦发银行的再融资计划是得到确认的。在中国平安的再融资计划已经对股市人气造成重创的情况下,浦发银行选择这一时机(尽管是消息提前走漏所致)难道不显得诡异吗?因为必然会导致股市加速下跌。
    实际上,这两家是最没有必要再融资的。有评论指出:“光是中国平安一家所提出的再融资计划就达到1600亿元,而此前其发行A股筹资382亿元还未满一年,且原来的募资使用计划还未付诸实施。近日提出400亿再融资计划的浦发银行和平安一样也是刚刚发行60亿元的债券。”

    4.谁在做空中国股市

    关于这波股市的下跌,有几家媒体进行了调查。比如,《广州日报》的一篇报道指出:作为A股第一权重股中石油的最大空头,第四大权重股中国银行的最大空头,第五大权重股中国神华的最大空头,第十三大权重股大秦铁路的最大空头,T28335席位是近期不折不扣的最大空头。那么,谁是T28335?“T28335极有可能是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分红。”
    在这波下跌中,先做空者是最大受益者,他们因此变得更加主动。一方面,他们是在相对高位出仓,赚取了很可观的差价。另一方面,为新资金建仓提供了契机。如果再因再融资而获利,可谓一举三得。
    这还只是从中国市场而言,如果从国际资本市场层面来看,做空中国股市在国外,仍可以使一些人获取暴利,并且是更惊人的暴利——哪怕是在中国股市短暂虚亏,他们都可能获取暴利。这意味着,海外资金做空中国股市有了一个隐蔽但更重要的理由。
    去年11月8日,全球首只通过做空中国股票市场来获利的ETF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2007年11月9日的英国《金融时报》是这样报道的:“8日,全球首只通过做空中国股票市场来获利的ETF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这只以中国股票市场下跌获利的ETF,将双倍反向于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的日回报率。”另有评论指出:“一旦这只抛空中国股市获利的ETF产品在美国挂牌,将会引来大量的巨鳄闻腥而来,尤其是已经通过QFII在中国A股投资的大行。”
    这意味着,做空中国股市,能给海外资金带来比投资于股市更丰厚的回报——更何况,他们是最早通过抛售股票打压中国股市者,机会更好。同时,打压中国股市可以为他们低价建仓提供契机。
    我们都知道一个消息,即QFII额度从100亿美元提高到300亿美元。这一消息最早出现在2007年5月23日(5月22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华盛顿正式启幕,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美国财长保尔森等中美政府高官均出席这次会议),其中对“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上升、适当放宽金融机构持股比例等领域”达成新的共识。而QFII新增额度的真正审批新闻是在2007年12月9日见报的,当时报道的时间为“日前”,内容是“已将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总限额提升至300亿美元”。如果这个日前是“一个月前”或“两个月前”,股指都是在接近6000点位置。这显然不是最佳建仓良机。

    5.一个个奇妙的巧合

    如果QFII新增额度的正式获批时间向前推一个月,那么,正好是在中国股市接近六千点高位时,同时,也正好是全球首只通过做空中国股票市场来获利的ETF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时间。QFII需要中国股市下跌,以寻找最佳建仓良机。自此以后,中国股市开始步入漫长的调整阶段。我承认中国股市当时存在市盈率过高等问题。但是,从5·30大跌后一直到A股步入6000点,QFII有几个提到过泡沫问题?相反,在5·30以前,他们倒是拼命强调泡沫,“A股泡沫太大,沪指有可能在今后3个月内跌破3000点”;“目前A股散户持股比例已达65%-70%,高出成熟市场一倍,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见顶信号。”有的外方研究机构甚至露骨地呼吁政府干预——“应采取措施阻止泡沫的进一步形成。”这些来自自由市场的投资者,对行政力量频频招手,令人诧异。随后,印花税率提高,A股暴跌,QFII集体沉默。等到持仓结果公布,人们才发现,QFII实实在在地抄了一个大底。
    政策市,被QFII利用了。
    这次打压中国股市,最早是从对瑞银抛售中国石油的质疑开始。中国石油由于对指数的影响大(据统计,中国石油每下跌10%就将拖累上证指数下跌200点),正因为这一点,中国石油成为拖累股市下行的重要力量,如果从工具的角度来看,它何尝不是打压中国股市的利器?
    QFII是更贪婪的逐利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惜发布虚假的股指报告欺骗国内投资者,也不惜违反中国的法律。
    因为境外股东违规买卖股份超过5%,短线炒作获益上亿元而没有公告,南宁糖业从2月21日起临时停牌。这是一起典型的外资股东违规事件。2月20日,南宁糖业披露的一则公告显示:南宁糖业的境外机构股东马丁居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MCIM)、马丁居里公司(MCI)于2007年8月分别买入公司股票716.8469万股及975.4179万股,分别占南宁糖业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73%及3.71%。由于马丁居里有限公司(MCL)是MCIM和MCI的母公司(均为100%控股),MCL被视为持有南宁糖业5.90%的股权。MCIM、MCI于2008年1月4日至1月25日所卖出南宁糖业股份累计已达1453.5656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额的5.07%,并因此获利近亿元。
    而这一短线炒作获利行为,多处涉嫌违规:在“控制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五”的情况下,它未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也未通知该上市公司予以公告。并且涉嫌触犯我国《证券法》。根据该法规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据此,南京糖业有充分理由和明确法律依据,向MCIM和MCI追讨其短线操作获得的违法收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南宁糖业是MCL在国内A股的唯一一单交易,MCL短线炒作的计划不可谓不缜密,如果说不是提前策划好的,这种巧合实在过于完美!离奇的是,有人竟然发出此事即使起诉也难以执行的论调。我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合格投资者的境内股票投资,应当遵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持股比例限制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如果QFII处罚中国法律而逍遥法外,法律的尊严何在?对国内投资者是否公平?

    6.一边唱空一般做多

    心口不一是外资的常见做法。当股市调整到4000多点,有某海外分析师指出:中国股市即使跌到2000点仍有泡沫。这种论调为何在6000点之前没有出现,反而在股市调整到如此位置密集发出呢?而大量的数据显示,在他高调唱空时候,他所供职的投行却在做多。  
    当中国平安再融资消息刊发之时,与美联储紧急降息75个基点的时间相差仅一天。倘若不考虑期限差异,仅以两国基准利率比较,中美基准利率倒挂0.64个百分点。如果以相同期限的市场利率衡量,中美利差已经倒挂近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国际热钱不仅受到升值收益的吸引,同时还将受到利差的吸引,“汇差”加“利差”所形成的叠加效应,将对国际热钱进入中国产生更诱人的吸引力。1月30日,美联储再度宣布降息50个基点,中美利差进一步扩大。
    当然,热钱进入中国,看重的绝不仅仅是“汇差”、“利差”,而更流入中国的股市和楼市。这与当年日本的情况何其相似!一旦国际热钱打算进入,提前就会唱衰中国股市,炒作中国股市的风险性,以推动股市下跌,而一旦他们建仓完毕,又会借助其能够控制的权威的机构发布唱多信号,以吸引资金跟风,一旦获利足够丰富,达到他们的预期,他们就会悄然抽身而退,从而,产生助涨助跌效应,加大我国股市的波动。
    日本股市在热钱推动下,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指数达到其历史最高点38915点。但随着热钱获利退出,日本股市崩盘,到2003年4月,跌至7607.88点,1989年创下的高点时至今日仍可望而不可及。楼市同样如此。
    问题在于,QFII为什么可以随意操纵话语权,甚至影响到相关决策?QFII的声音为何更容易受到有关部门和市场的追捧?
    一切皆源于利益。瑞银亚洲矿业主管白仲义在其撰写的研究报告中,将中国神华H股的目标价从此前的35.15港元陡然提升至101港元所引发的风波,很久没有停息。外资报告被神化的光环,为何至今受到一些人的顶礼膜拜?

    7.可怕的漏洞

    有关中国平安再融资的投资,语焉不详,有人推测了几个版本。其中,有人怀疑将要收购的海外某公司与汇丰存在着联系。在次债危机蔓延的今天,我们必须对种种成本或风险转嫁行为保持警惕。防止恶意圈钱行为的肆虐——无论是外国公司来圈钱还是国内公司圈钱,都是广大投资者所不能容忍的。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再融资规定不规范,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在用途都没有说明的情况下,就张开了血盆大口。面对这种贪婪的欲望,难道不应该对制度的漏洞进行深刻反省吗?
    在中投公司还没有正式成立的情况下,我国对黑石基金的投资即已经作出。这种不符合程序的做法,已经使30亿美元的投资亏损近半。中国没有为次债危机买单的义务。事实上,由于我们的大方,一些外国投资者从我国金融投资者获取的好处已经超过了其次债损失。
    一位同行列举了一组数据: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10%的股份,收购价格1.16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汇丰银行(汇丰)持股交行19.9%的股权,出资144.61亿元购买91.15亿股,每股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现在市价超过10港元,净赚近800多亿,07年国内A股发行上市又赚取500多亿,合计将近1400亿,10倍回报……
    对比一下我们购买的美国次债产品,动辄数亿美元的损失,交易结果的反差难道不令我们心中隐隐作痛吗?
    中国是一个穷国,许多人仍生活在贫困线下。1978年至2006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减少了2.28亿多人;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但是,我国划分贫困人口的标准较低,是以人均年收入637元(月均53元人民币)计算的———2007年公布的标准是693元。2003年,温家宝总理坦言,目前的贫困人口标准是低水平的,如果提高200元,贫困人口总数就会上升到9000万。而国际上通用的贫困人口计算标准是人均每天收入低于一美元或者是两美元。即使按最低值一美元计算,综合考虑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差异,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也至少在1亿以上。
    动辄数亿美元的损失,如果用到这些穷苦人身上,将给多少人带去脱贫的希望和生活的欢乐?
    在崇洋媚外之风自上而下蔓延的今天,谈民族气节之类已经落伍,但是,无论任何一个国家,忽略国民的感受,对外国掠夺者提供便利都是非常危险的。
    回到本文的主题,在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庄严承诺发出后,就应该严格监管制度,规范市场,使投资者真正受益而不是产生被掠夺感。
         于2008年2月26日凌晨
    由于太劳累,今天连写两篇,相关细节来不及处理,改天再做修改。
原帖由 走路雨中 于 2008-3-1 01:41 发表
国家税务总局有全国公司和企业开具,使用的任何一张发票的数据,包括:金额,税额,开票日期,发票号码,发票代码等7项,再加上84位密文防伪。再加上税务总局可以调用银行系统的数据,你觉得可以作假么?

哈哈,我的意思是说作假吗?我只是认为前面有位老兄说的什么要检查还提前公布消息,这就给了平安做伪证的时间这句话很荒谬可笑
原帖由 ml__roin 于 2008-3-1 00:55 发表
我印象里平安是招商局集团创立的, 不过多年的培育,却在平安 关键时期退出,当时就很让人疑惑; 不过平安和招商的联系甚为复杂,  当时就有人质疑变相MBO,  似乎MBO 得不厉害只搞了20%左右的股权,其它还是雨露均沾 ...

没错,但是你可知道,袁庚晚年的时候很感慨欣慰的一点就是让当时的招商局的三家企业走出了当时所谓的体系之外,这三家就包括现在的平安和招商银行。当时深圳的蛇口是特区中的特区,非常辉煌,但是随着袁庚的去世,蛇口变得跟深圳,跟其他特区没什么不同,唯独当时走出那个体系之外的三家企业,变的越来越强。